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全册知识点总结_第1页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全册知识点总结_第2页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全册知识点总结_第3页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全册知识点总结_第4页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全册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政治体制国家时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以某种特定的权力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为特征的政治体制来实现社会治理的。东西方的政治体制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大体上说,贵族制、君主制、民主和共和制是集中主要形式。第一课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一)、夏朝从禅让制到世袭制(二)、商朝内外服制(三)、西周1、贵族等级分封体制内容:周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东都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国

2、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体制,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1的统治权,但也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2、宗法制周天子鱼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3、礼乐制维护统治的文化制度4、等级分封政体的特征政治权力和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整体的基本特征。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中央集权。王权具有神秘色彩。二、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一)、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政治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专制加

3、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二)、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1、皇帝制度(秦朝政治体制的核心)特点: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裁2、三公九卿制(中央政府)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2九卿:分掌各类政务的机构运作:国家重大事情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3、郡县制(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丞、尉。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4、文书行政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建立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传送到全国各地。三、两汉至

4、明清行政体制(一)、中央行政体制1、西汉汉承秦制,中央行政体制仍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期:中朝中朝:又称内朝,包括侍中、尚书令、常侍,负责决策。影响: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西汉晚期后,丞相制被三公制取代,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2、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3、魏晋3三省体制逐渐形成4、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评价:三省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

5、立,标志着中央行政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5、宋朝宋朝设置三省六部制,但职能废弛瘫痪。另设中书门下省拥有实权,其长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履行宰相的职权。6、元朝一省制: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7、明朝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亲理政务,绵延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终结,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更高阶段。内阁制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政务,成为事实上中央行政的中枢首脑。4性质: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是内侍顾问机构,无决策权。作用:加强了君主专制8、清朝军机处特点:简、速、密地位: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影响: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二)、地方行政体制1

6、、汉朝郡县两级制(京师所在地设内史或京兆尹,级别高于一般郡)郡:太守、郡尉、郡丞;太守开府分曹理事。县:(有少数民族地方设道)县令或县长,丞、尉及分曹属吏。王国与侯国:不断被削弱,武帝后不再威胁中央集权。2、东汉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3、魏晋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4、隋朝5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5、唐朝继承隋制,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唐中期后,设节度使(州以上的地方军政长官),逐渐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安史之乱后,道变

7、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6、宋朝路、府、县三级制7、元朝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形成省、路、府、州、县的多级行政体制。意义: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8、明朝废行省,设三司三司:布政使、按察便、都指挥使(原本行省权力由三司分割)明朝后期,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9、清朝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直隶州),府下设县(州),相对较为稳定,6形成省、府、县三级级行政体制。第二课西方政治体制的产生和演变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国家形成,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

8、管理,其制度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但各城邦实行的制度千差万别。(一)、雅典1、雅典是古典民主城邦的代表。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手中。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议事会: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主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官员:由选举产生,大多一年一任,在任时需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陪审法庭:主要的司法机关,陪审员全体6000人。2、雅典城邦制度特征:直接民主轮番而治小国寡民公民积极参与国家管理(二)、斯巴达斯巴达式希腊城邦国家中寡头政治的代表。7虽然公民大会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国王

9、世袭继承,垄断了军事统帅权;长老会:议员30人,终身任职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一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不利于充分发挥作用。(三)、罗马共和国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等高级官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执政官:两人,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执行相关决议。元老院: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公民大会:有权立法、宣战、媾和和审判,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当选。(四)、罗马帝国公元前1世纪末

10、,罗马共和国崩溃,吴大维建立元首制。在罗马帝国中,皇帝(元首)掌握罗马国家的权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军队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二、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8中古西欧的政治制度以法国、英国为代表,分别形成了等级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一)、法国1、王权和基督教会长期并立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2、三级会议组成:教士、贵族、市民代表内容: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影响: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二)、英国1、大宪章限制王权2、国会(议会)过程:1265年,召开国会(大贵族、骑士

11、代表、市民代表)1295年,再次召开14世纪中期,议会分为上下两院,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618世纪,资产阶级对专制王权与封建制度发起冲击,进行了多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其中以英国君9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制和法国共和制最为典型。(一)、英国君主立宪制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权利法案3、责任内阁制1721年,沃波儿担任首席财政大臣,责任内阁形成内阁与议会的关系4、议会改革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先后进行了3次议会改革。(二)、美国联邦制1、美国独立独立战争:1775-1871年独立战争的背景独立宣言:1776年邦联制的评价2、1787年宪

12、法制宪会议三大原则:人民主权、联邦制、分权与制衡原则宪法的评价3、民主制度逐渐完善1865年,废除奴隶制1920年,妇女获得公民权10(三)、法国共和制1、艰难的共和之路2、1875年新宪法宪法规定,法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有权通过法律,可以推翻内阁。总统任期7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这样,法国中央政府形成了总统和议会两大权力中心,导致第三共和国政局不稳。经过数年动荡后,共和派最终在国会中获得优势,并控制了总统职位。至此,法国成为一个议会制共和国。3、政党政治两党制的形成特点:两党交替,轮流执政第三课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一、中华民国成立(一)、辛亥

13、革命时间:1911年背景:影响: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规定实行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11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三)、政党政治的尝试1、民国初期的党派三大党:同盟会、共和党和统一共和党宋教仁案二次革命2、1928年后的政治“训政”时期训政纲领规定: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托付给国民政府总揽执行,五权分立的

14、五院制即依此而设;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则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实质:国民党一党专政“宪政”时期1948年,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二、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一、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1、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2、地位:是创立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12二、抗日战争时期1、边区政府抗日根据地初期称为“边区”,后期称“解放区”。初期的根据地有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边区,抗战胜利时发展为19个解放区。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2、三三制原则在政府和其

15、他民意机构中,共产党员只占1/3。意义: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三、解放战争期间1、设置行政区背景:战局的发展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内容:东北、华北、中南、西北行政区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政府机关,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意义: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建立:1949年,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2、共同纲领(临时宪法性质)13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3、

16、八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意义:从根本上解决了民主党派的发展前途问题,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4、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使得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954年9月,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正式建立起来。2、通过第一部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文革结束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恢复和完善。例如:改进选举制度: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实行差额选举;扩大人大常委会的权力,固定任期(5年)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17、14第二单元古代官员的选拔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标解读1.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概括出该制度变革的基本内容。2.从史料实证角度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提高对不同选官制度的比较、概括能力,以及辩证客观地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3.结合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对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并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时空坐标知识点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1)世官制: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2)察举制形成:汉武帝时期。含义: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影响:为两汉国家选拔了

18、大批人才。(3)九品中正制15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开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作用: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2官员管理(1)上计制:秦汉时期考核官员的主要办法。(2)刺史制度: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知识点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的选拔科举制(1)背景:南北朝以来,庶族地主势力上

19、升。(2)特点:分科考试选拔人才。(3)内容: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2官员的考核(1)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2)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3官员的监察(1)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16(2)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知识点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的选拔科举制(1)元朝:1314年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2)明清形式: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

20、会试与殿试三级。内容: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程序: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会试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殿试在会试后举行,考中者分别称“举人”“贡士”“进士”。2官员的考核(1)明朝:考核有考满和考察。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2)清朝: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3官员的监察(1)元朝: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2)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3)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都察院的监察职能没有改变。

21、171819202122第四单元名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标解读时空坐标23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汉朝北逐匈奴,凿通西域,打通丝绸之路,派使臣出使大秦的史实。2.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汉、唐两朝和周边民族及邻近各国的关系,认识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开放时期,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情况。3.从家国情怀角度了解元朝为我国统一以及多民族国家重建作出的贡献。知识点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1秦(1)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2)秦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2汉(1)汉朝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2)汉初,对

22、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大败匈奴。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两部。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3)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4)在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5)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知识点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1隋唐时期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礼部及鸿胪寺。242隋朝(1)隋朝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2)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的统治。589年,百越女首领冼夫人被册封为谯国夫人。(3)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三次派人抵达流求。3唐朝(1)唐朝政府与边疆地区保持着密切

23、联系,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2)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3)南诏王曾多次被唐朝加封并遣子弟入唐学习。(4)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北方设安北、单于都护府,东北设安东都护府,南方设安南都护府。4宋朝:先后与辽、西夏、金并立,各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未中断过。知识点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1元(1)元朝疆域辽阔,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2)元世祖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3)元朝还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役。2明(1)明朝有礼部、鸿胪寺管理民族事务,还有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

24、的提督四夷馆。25(2)修筑长城,并沿长城布置“九边”。(3)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4)在东北设都司、卫、所,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在西北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在西南设土司。(5)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对西藏地方进行管辖,并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3清(1)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2)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3)通过军事斗争平定噶尔丹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西北边疆。(4)清政府分别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

25、驻藏办事大臣。(5)在西南,清政府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知识点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1汉(1)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2)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国国王“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2隋唐至宋(1)陆路:隋唐时期与西域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管理26通商事务。唐朝与大食国的接触,使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地区。(2)海路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国王也遣其子随常骏来到中国。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将唐朝文

26、化带到日本。宋朝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又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3元: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13世纪,马可波罗抵达中国,17年后,由泉州经海路回到威尼斯,留下马可波罗行纪。4明: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5清(1)1689年,中俄就双方边界订立尼布楚条约。(2)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但清政府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思维导图27民族交融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基本现象和最高形式(1)民族交融的含义:民族交融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自然的交融,是历史上进步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提。(2)民族交融的基本

27、途径: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民族迁徙;通婚;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民族之间的战争;国家统一实行的有关民族政策等。(3)民族交融的作用:民族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开发了边疆地区,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以唯物史观认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特点1由开放走向闭关:明清以前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2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陆上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是海路为主。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

28、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4交往形式以和平为主:和平交往:汉朝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战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第12课28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1简述近代西欧国家王权加强的表现。提示:(1)英国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2)法国路易十四(16381715)统治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峰。(3)其他欧洲

29、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2简述近代西欧国家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提示: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各国纷纷鼓励和组织对爱国人士的崇拜,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转变为民族国家。3简述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意义。提示:结束了长达30年的欧洲混战,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奠定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开创了用国际会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4简述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表现。提示:(1)建立: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

30、不再满足仅仅派遣临时使者与他国保持稳定关系,而是派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在此基础上,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29(2)发展: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维护和平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另外,国际社会还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5简述一战后国际法发展的表现。提示: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此后,各国还签订了非战公约。6简述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表现。提示:1945年6月,成立联合国;国际法院也在荷兰海牙成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

31、国际法的领域也大大扩大。7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基本内容(1)它开创了用国际会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以后这种结束国际争端和战争、从而恢复和平的形式便成为惯例。(2)它通过承认德意志数百个诸侯国的主权,确认荷兰和瑞士的独立国的地位,实践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出现的一些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即国家主权平等、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原则,并将这些原则规定为近代以来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近代国际法的主要原则。(3)它创立并确认了国际法中缔约国对条约必须遵守、违约国应被视为和平的破坏者、其他缔约国对违约国可以进行集体30制裁的原则,使之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4)它通过承认德意志各诸侯国的主

32、权以及承认新教和天主教享有同等权利的方式进一步确认了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使世俗的王权国家的统治体制得到加强。(5)它确立了国家之间常驻外交代表机关即外交使团制度,这一制度首先在欧洲普遍实行,为主权国家之间经常性的交往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8正确认识一战之后建立的国际联盟(1)国际联盟的历史地位: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国际组织,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国际联盟宣称它的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但它作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的前提下,实际被英、法所操纵。它始终是少数帝国主义国家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2)国际联盟没能制止

33、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因在英国和法国的控制下,国际联盟成为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工具,中小国家在国际联盟中没有决定权。国联盟约规定也使国际联盟无法制止侵略战争。这是因为国联盟约规定在形成决议时需要通过“全体一致”的同意,这就使制裁侵略者成为空话。国联提出的一些裁军计划,也由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成为泡影。因此,到了20世纪30年代,英、法对法31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推行绥靖政策,国联也成为它们推行这一政策的工具。最初为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国际联盟,最终没能够阻止世界大战的爆发。9联合国成立的原因及历史意义(1)成立原因国联的教训。一战后建立的国联,对法西斯的侵略没有起

34、到抑制作用,反而成为资本主义列强推行霸权的工具。二战的全面爆发宣告了它的彻底破产。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需要。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毁灭性灾难,激发了人们反对侵略战争、要求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二战后的世界迫切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国际组织,避免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大国之间相互制约的需要。各大国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和现实利益的考虑,都对战后建立国际安全机构提出了各自的设想,希望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2)历史意义成立联合国是战时盟国集体智慧的产物。它适应了时代进步的客观需要,体现了各国人民渴望消除战争劫难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人类渴望和平、平等、合作和繁荣的美好理想。联合国的成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成果,

35、是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晶。32联合国的成立是战时盟国实行平等协商原则的胜利,体现了各国和平相处的精神。联合国的成立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中小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伸张正义。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课标解读1.通过学习当代中国民族政策的概况,让学生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角度了解其形成过程。2.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当代中国实施中国民族政策的意义。时空坐标知识点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背景(1)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逐渐形成多元一体格局。(2)在旧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

36、,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3)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逐步明确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4)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2标志: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内容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33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2)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此外,还成立了一批自治州、自治县(

37、旗)。知识点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全面恢复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2表现(1)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被纳入法制轨道。(2)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进行了有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工作。(3)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4)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5)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

38、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3作用(1)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2)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34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3)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知识点三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1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铸牢中华民族共

39、同体意识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4党和国家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思维导图35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3637383940第16课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1)赋税制度的沿革41春秋初税亩从春秋末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秦汉赋

40、税:编户制度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但汉朝田租轻而人头税重。两汉赋税制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租是土地征收的税额,赋以丁计,包括算赋、口赋。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专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影响:A汉代统治者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B加剧了土地兼并,引发了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C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逃避难以负担的赋役,或托庇豪门,加强了豪强地主的势力,或沦

41、为流民,成为社会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D大量的编户齐民从政府的户籍中消失。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危机。隋唐租庸调制租庸调制开始实行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指导思想:轻徭薄赋42内容: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纳绢代役(指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隋有年龄限制,唐无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特征:“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作用:A以庸代役,一方面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另一方面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劳动积极性也相应提高。B农民负担相对减轻,有

42、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唐前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历时一百年繁荣局面的出现,正是实行租庸调制和均田制的结果。同时也促使开垦荒地;C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D由租调制到租庸调制的转变,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唐中后期两税法。原因: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手里无地可分,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唐德宗即位后,宰相杨炎建议改革赋税制度。建中元年(780年)唐朝政府颁布两税令,实施两税法。目的: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改行两税法。内容:A课税对象:由过去的主户扩大到客户,并对商人重新规定税率。客户纳税,

43、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的变化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B征课内容:将各种名目的赋税统一并到户税和地税这两税中。43C课税标准: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D征课时间:分为夏秋两季,相对集中并节省了征收时间。F征课原则:“量出以制入。”两税法提出,国家根据财政支出确立每年全国总税额,然后摊派各地征收。这种量出为入的原则可以说是创我国预算原则之先。特点: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即以资产税取代自战国以来的人丁税。这次改革的基本精神是改税丁为税产,这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升降的社会现实。两税法替代租庸调,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的结果,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叶中国古

44、代赋税的基础。作用:A两税法统一了税制,这样既简化了征课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确定,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B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惟资产为宗,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扩大了征税面,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D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E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局限性: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44北

45、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内容: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规定官僚也要交纳役钱,实行方田均税法,清查隐瞒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使官僚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后因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被废除。特征:交钱代役;清查隐瞒土地,使官僚地主不能逃税。实质: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明后期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背景:是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和土地集中、阶级斗争的产物。目的: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化繁为简、平均赋役,内容:A赋役合并: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B折成银两,C部分“摊丁入地”: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意义:A上承唐宋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制,改变了历

46、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纳银代役的规定,简化赋税名目和征收手续,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一件大事。B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的势力,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有利于生产的发展;C赋役统一征银的办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适应了明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45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对豪强漏税有一定限制作用。结果:虽然由于大地主的反对,不久就停止实行,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原因:旧的赋税制度使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社会安定,而且人头税使隐蔽人口现象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

47、要;1712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为摊丁入亩提供了条件。内容:雍正初年实行地丁合一,开始了单一的土地标准征税,正式废除了人丁税。地丁合一又叫摊丁入亩,丁随地起,即把丁银全部摊入地亩中征收。摊丁入亩的实行有助于封建国家税收的稳定,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它简化了税收原则和手续,把土地多少作为收税的惟一标准,改变了赋役不均的严重情况,从而调整了封建国家、地主和自耕农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评价:这一制度的实行,部分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

48、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2)规律总结:46特征分类(中国古代赋税史上的四大税种):A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人头税”,即丁税。如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B以土地和财产(田亩)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土地税,即田租。如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C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D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另外,还有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以及其他苛捐杂税。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沿革的趋势(演变特点)

49、:A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B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C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D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E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F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上述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自

50、然经济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统治者无法抗拒商品经济的发展等)47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系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知识梳理】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两者有区别又密切相关,户籍的建造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封建社会后期,宗族以及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西欧中世纪的基层治理以庄园和城市为中心,近代以来也一直强调基层自治。现代发达国家基本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1、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秦献公十年(

51、公元前375年),“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2、秦朝的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秦末,刘邦攻入秦都咸阳,萧何注意搜集丞相与御史府中的“律令图书”,因而能够了解秦朝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3、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地主豪强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4、魏晋南北朝:西晋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

52、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登记,不征收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糊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5、隋统一后,制定“输籍法”,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政府会通过人口核查将逃避登记的人口搜查出来,称为“刮户”。6、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北宋初,为国家承担赋役的主户人口所占比例上升。7、元朝的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48户、僧道户、儒户、灶户、渔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就得“各安生理”,世代相袭,不得变动。8

53、、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修造于洪武四年(1371年),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1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为止,共27次编制黄册。9、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到康熙年间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永停编审,名存实亡,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二、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一)基层组织形态1、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乡

54、官、里正、亭长都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2、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3、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二)基层社会治理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1、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2、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王安石实施的保甲制即渊源于此。3、明朝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4、清初实行里

55、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每户给印牌一张,写明本户丁口、从业状况,户内外有人外出或有客来访都要注明;保长、甲长、牌长每天傍晚稽查各户有无异样。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49(一)发展概况1、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公共粮仓“义仓”,令各州百姓在收获时按贫富分三等出粮,于当地造仓积蓄。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2、中国有尊老养老的传统。秦汉时期,皇

56、帝有时会赐给年高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3、宋朝以降,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4、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二)实施原因和作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客观上有利于

57、维护统治。(三)中国古代救济和优抚政策的特点1、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社会处于辅助地位。2、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3、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重点阐释】1、二战后与二战前比较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概况、特点?如何评价?概况:前提: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代表国家:英国、丹麦。资金组成: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特点:已经从单纯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了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这些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50惠多。评价:实质:福利制度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的社会化趋势。积极:使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