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题型汇编之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47ad5d51bb304d61cdd11ae6fc7f1c6/d47ad5d51bb304d61cdd11ae6fc7f1c61.gif)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题型汇编之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47ad5d51bb304d61cdd11ae6fc7f1c6/d47ad5d51bb304d61cdd11ae6fc7f1c62.gif)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题型汇编之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47ad5d51bb304d61cdd11ae6fc7f1c6/d47ad5d51bb304d61cdd11ae6fc7f1c63.gif)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题型汇编之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47ad5d51bb304d61cdd11ae6fc7f1c6/d47ad5d51bb304d61cdd11ae6fc7f1c64.gif)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题型汇编之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47ad5d51bb304d61cdd11ae6fc7f1c6/d47ad5d51bb304d61cdd11ae6fc7f1c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题型汇编之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6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一) (二)(9分) 太宗自即位之始,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帝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恩德。是时,自京师及河东、河南、陇右,饥馑尤甚,一匹绢才得一斗米。百姓虽东西逐食,未尝嗟怨,莫不自安。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其得人心如此。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太宗:唐太宗,李世民。踊贵(ynggu):指价格上涨。嗟怨:嗟叹怨恨。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2、分) A.帝志在忧人恢弘志士之气 B.自京师及河东、河南、陇右手自笔录 C.饥馑尤甚急湍甚箭 D.咸自归乡咸来问讯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 11.文中唐太宗是如何“得人心”的?生活在衣食无忧的今天,简要谈谈你对太宗崇尚节俭的看法。(3分) (二)9.【答案】D(3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A项中的“志”,前者译为“心意”;后者译为“有志,立志”。B项中的“自”,前者译为“从,由”;后者译为“亲自”。C项中的“甚”,前者译为“严重”;后者译为“甚于”“比还快”。D项中的两个“咸”,都译为“全,都”。 10.【答案】
3、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3分)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根据句意来划分即可。 11.【答案】示例: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恩德。看法: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更是先贤的谆谆教诲。如今,尽管物质丰富,衣食无忧,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前人的教诲,不能铺张浪费。(3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通读全文。第一问:根据文章中“帝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
4、恩德”可知,太宗靠这几项举措,得了民心。第二问: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和文章内容来回答,答案扣住传统美德,简要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唐太宗从即位开始,霜降和干旱(就在全国范围内)成为灾难,米谷一类(粮食)的价格上涨,(再加上)突厥进犯骚扰,州县(更加)骚动不安。唐太宗的心意是忧心百姓,锐敏精明地治理国政,尊敬推崇节俭,广泛地散布恩德。当时,在京城到河东、河南、陇右(一带),饥荒尤其严重,一匹(上好的)丝绸才能换一斗米。百姓虽然四处奔走争抢食物,但从来没有人嗟叹怨恨,没有不安分守己的。到了贞观三年,关中(一带)大丰收,(百姓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竟然没有一个人逃散。唐太宗得人心
5、(竟)到了这种程度。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二) (二)(9分) 归钺,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数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钺依依户外,俯首窃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钺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后大饥,母不能自活。钺往涕泣奉迎。母内自惭,从之。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注释】归钺:人名。依依:依恋的样子。窃:偷偷地。乘(shng):春秋时晋国史书称“乘”,后用“乘”称史书。
6、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由是失爱/问今是何世 B.父大怒逐之/阴风怒号 C.而己有饥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D.予既列之家乘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 3.归钺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二)9.【答案】D(3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A项中的“是”前者作代词,译为“此,这”,后者译为“是”表判断;B项中的“怒”,前者译为“生气,发怒”,后者作形容词,“形容气势强盛”;C项中的“色”前者作名词,译为“脸色”,后者作名词,译
7、为“颜色,色彩”;D项“予”都是代词,译为“我”。 10.【答案】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3分)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根据句意来划分即可。 11.【答案】关心继母送食物;灾荒年接继母;忍饿让食物给继母;侍奉继母始终很高兴;从不说继母不好。(3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根据“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可以看出归钺关心继母送食物的孝行分;根据“后大饥,母不能自活。钺往涕泣奉迎。”可以归纳出归钺
8、在灾荒年接继母的孝行。根据“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可以看出归钺忍饿让食物给继母、侍奉继母始终很高兴的孝行。“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可以看出归钺从不说继母不好的孝行。 【参考译文】归钺,早年丧母,父亲又娶了后妻,生了个儿子,归钺从此失去父爱。家中贫穷,继母就没完没了地说归钺的过错,父亲十分生气赶走了他。归钺屡次遇到到困难,在路上爬行。等到回家,继母又用棍子打他,屡次近于被打死。归钺在门外留恋不舍,低着头偷偷地流泪,亲族没有不怜悯他的。 父亲死去,继母和她的儿子居住,归钺就在集市上卖盐,时常偷偷地见他的弟弟,询问继母的饮食,送给他们甘甜鲜美的食物。后来发生严重饥荒,继母不能
9、养活自己。归钺前去流泪哭泣着去恭敬地接她。继母内心自感惭愧,就跟随归钺去了。归钺有了食物,会先给继母和弟弟,而自己呈现出饥饿的脸色。他侍奉继母一直到死都很高兴。归钺一直到已老将死,始终不说继母的事。 归氏家族的孝子,我已经把他们写在家族史里了,因为他们的身份低贱但是行为高尚,只有他们的亲族邻居知道他们的事迹,于是想以此扩大他们的事迹。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三) (二)(9分) (晋悼公)五年,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和诸戎。公曰:“戎、狄无亲而好得,不若伐之。”魏绛曰:“劳师于戎而失诸华虽有功犹得兽而失人也,安用之?且夫戎、狄荐处,贵货而易土。予之货而获其土,其利一也;边
10、鄙耕农不儆,其利二也;戎、狄事晋,四邻莫不震动,其利三也。君其图之!”公说,故使魏绛抚诸戎,于是乎遂伯。 (左丘明国语.晋语) 【注释】嘉父:无终子国国君。魏庄子:即后文魏绛,姬姓,魏氏,名绛,谥号为庄,故史称魏庄子,春秋时晋国卿。和:和好。戎、狄:春秋时居民中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西边叫戎,北边叫狄。抚:安抚。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不若伐之伐竹取道 B.劳师于戎劳其筋骨 C.犹得兽而失人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故使魏绛抚诸戎必能使行阵和睦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劳师于戎而失诸华虽有功犹得兽而失人也 11.写出下列句子的
11、正常语序。(3分) 劳师于戎,而失诸华。 (二)9.【答案】B(3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A项中的两个“伐”,前者译为“讨伐,攻打”,后者译为“砍伐”;B项中的两个“劳”,均译为“使劳累”;C.【答案】项中的两个“得”,前者译为“得到,获得”,后者译为“感激”;D项中的两个“使”,前者译为“派”,后者译为“让”。 10.【答案】劳师于戎/而失诸华/虽有功/犹得兽而失人也(3分)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根据句意来划分
12、即可。 11.【答案】于戎劳师,而失诸华。(3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理解。本句介宾短语后置,将介宾短语提前即可。 【参考译文】(晋悼公)五年,无终子国国君嘉父派孟乐通过魏绛(的关系)献虎豹皮以求与戎族各部落和好。晋悼公说:“戎人、狄人与我们没有亲缘恩义且贪得财货,不如讨伐它们。”魏绛说:“使军队劳累去攻打戎人,而失掉中原各国,即使成功,就像获得禽兽而失掉了人一样,有什么用处呢?而且戎人、狄人聚族而居的地方,重视财货而轻视土地。给予他们财货而获得他们的土地,这是第一个好处;边境一带耕作的农民不再警戒担忧,这是第二个好处;戎人、狄人奉事晋国,四方的邻国没有不恐惧震动的,这是第三个好处。请
13、君王考虑考虑!”晋悼公(听了)很高兴,因此(便)派魏绛安抚戎族各部落,于是就称霸天下。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四) (二)(9分) 陈陶传 陶,字嵩伯,鄱阳剑浦人。尝举进士辄下,颇负壮怀。志远心旷,遂高居不求进达,恣游名山,自称“三教布衣”。大中中,避乱入洪州西山学神仙,咽气有得,出入无间。时严尚书宇牧豫章,慕其清操尝备斋供俯就山中谈终日。而欲试之,遣小妓莲花往侍,陶笑不答。陶赋诗赠之云:“近来诗思清于水,老去风情薄似云。已向升天得门户,锦衾深愧卓文君。”宇见诗益嘉贞节。 【注释】三教布衣:意为三教都未入门。三教,指儒、道、佛三教。咽气:道家吐故纳新的呼吸方法。严尚书宇:指严宇,官名是
14、尚书。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颇负壮怀/负箧曳屣 B.出入无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遣小妓莲花往侍/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D.宇见诗益嘉贞节/虽有嘉肴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慕其清操尝备斋供俯就山中谈终日 11.从陈陶不慕名利且有自己坚守的事迹中我们能获得哪些启示?(3分) (二)9.【答案】C(3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A项中的“负”,前者是“辜负”的意思,后者是“背着”;B项中的“间”,前者是“缝隙”的意思,后者是“间或,偶然”的意思;C项中的“遣”,都是“派遣”的意思;D项中的“嘉”,前者是“夸奖”的
15、意思,后者是“美味的”。故选C项。 10.【答案】慕其清操/尝备斋供/俯就山中/谈终日(3分)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根据句意来划分即可。 11.【答案】(3分)所有事情都不能强求,不要过于在乎外在的名利,要禁得住外界的诱惑,任何时候都要不忘初心,保持坚贞的节操。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根据“尝举进士辄下,颇负壮怀。志远心旷,遂高居不求进达,恣游名山”等句可以看出陈陶不慕名利的启示,根据严宇派小莲的歌女去试探陈陶,陈
16、陶作诗赠莲花的故事谈论坚守的启示。 【参考译文】陈陶,字嵩阳,鄱阳剑浦人。曾应试进士却总是落榜,很辜负自己的壮志和抱负。(他)胸襟广阔心志高远,于是隐居且不求在仕途上进取发达,恣意游览名山,自称为“三教布衣”。大中年间,陈陶为了避乱进入洪州西山,学习道家吐故纳新的呼吸方法,在行气术上颇有收获,出入于至微处。当时严宇尚书任洪州刺史,敬仰陈陶清高的操守,曾经准备好斋饭和其他供应品,放下身份来到山中,与陈陶一起清谈整天。(严宇)想要考验陈陶,就派一个叫莲花的年轻歌女前去侍奉他,陈陶笑笑却不回话。陈陶作诗赠与莲花说:“近来诗思清于水,老去风情薄似云。已向升天得门户,锦衾深愧卓文君。”严宇见到陈陶这首诗
17、更加赞许他坚贞的节操。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五) (二)(9分) 邯郸之难赵求救于齐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段干纶曰:“弗救,则我不利。”田侯曰:“何哉?”“夫魏氏兼邯郸,其于齐何利哉?”田侯曰:“善。”乃起兵,曰:“军于邯郸之郊。”段干纶曰:“臣之求利且不利者,非此也。夫救邯郸,军于其郊,是赵不拔而魏全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承魏之弊,是赵破而魏弱也。”田侯曰:“善。”乃起兵南攻襄陵。齐因承魏之弊,大破之桂陵。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田侯:指齐威王。段干纶:战国时齐国大臣。拔:打败。弊:使疲惫。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18、.田侯召大臣而谋曰为人谋而不忠乎 B.军于邯郸之郊蒙辞以军中多务 C.是赵不拔而魏全也苟全性命于乱世 D.齐因承魏之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邯郸之难赵求救于齐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 11.文中田侯的表现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3分) (二)9.【答案】C(3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A项中的“谋”,前者是“商量”的意思,后者是“谋划”的意思;B项中的“军”,前者是“驻军、驻扎”的意思,后者是“军队、部队”的意思;C项中的“全”,前后都是“保全”的意思;D项中的“因”,前者是“因此”的意思,后者“依靠、凭借”的意思。故选C。 1
19、0.【答案】邯郸之难/赵求救于齐/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3分)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根据句意来划分即可。 11.【答案】有大局意识,从谏如流,虚心。(3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田侯在面对赵国的求救时,能够与群臣共同商量讨论是否出兵救赵,这体现了他的大局意识。在商量过程中,他能够听取意见,并且虚心地询问原因,采纳正确、有利于齐国发展的建议,这体现了他的从谏如流、虚心。 【参考译文】在邯郸危难的时候,赵国
20、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商量说:“救援赵国还是不救援(赵国)呢?”段干纶说:“不救援(赵国),那么对我们是不利的。”齐威王说:“为什么呢?”(段干纶回答说)“如果魏国吞并了邯郸,这对我们齐国又有什么好处呢?”齐威王说:“好。”于是就出兵(救赵),(齐威王)说:“驻军在邯郸的郊外。”段干纶说:“我所说的(救赵)有利或不利,(并)不是指这样(直接出兵邯郸)。解救邯郸,如果驻军在它的城郊,这样赵国不会被魏国打败而魏国也保全了实力。所以不如向南进攻襄陵使魏军(南北都)疲惫,(若)邯郸被魏国打败,我军就趁魏军疲惫之际(进攻他们),这样赵军虽被(魏军)打败但魏军(也被我军趁机攻击而)削弱。”齐威王说:“
21、好。”于是发兵向南进攻襄陵。齐军因此趁魏军疲惫之际(进攻),在桂陵大败魏国军队。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六) (二)(9分) 今王公大人欲王天下、正诸侯,夫无德义,将何以哉?其说将必挟震威强,今王公大人将焉取挟震威强哉?倾者民之死也!民生为甚欲,死为甚憎。所欲不得而所憎屡至。自古及今,未尝能有以此王天下,正诸侯者也。今大人欲王天下正诸侯将欲使意得乎天下名成乎后世,故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此圣人之厚行也。 (选自墨子) 【注释】王公:是指被封为王爵和公爵者。亦泛指达官贵人。威强:强权。故:同“胡”。圣人:指被大众认为具有特别美德和神圣的人。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22、分) A.其说将必挟震威强不亦说乎 B.倾者民之死也俯身倾耳以请 C.而所憎屡至箪瓢屡空 D.未尝能有以此王天下或王命急宣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今大人欲王天下正诸侯将欲使意得乎天下名成乎后世 11.墨子认为“尚贤”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分) (二)9.【答案】C(3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A项中的“说”,前者是“说”的意思,后者通“悦”,“愉快”的意思;B项中的“倾”,前者是“衰败”的意思,后者是“侧着”的意思;C.【答案】项中的“屡”,都是“经常”的意思;D项中的“王”,前者是“称王”的意思,后者是“皇帝,君主”的意思。 10.【答案】今大人欲
23、王天下/正诸侯/将欲使意得乎天下/名成乎后世(3分)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根据句意来划分即可。 11.【答案】“尚贤”是为政的根本;“尚贤”是圣人崇高的品行所在。(3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根据选文中“故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和“此圣人之厚行也”可知“尚贤”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既是为政的根本,也是圣人崇高的品行所在。 【参考译文】现在的王公大人要统治天下、为诸侯之长,没有德行仁义,那依靠什么呢?他们说必用威力和强权
24、,现在王公大人将会从使用威力强权中得到什么呢?它必然把人民引上衰败死亡之路!人民对生都十分爱惜,对死都十分憎恨。(他们)得不到自己所想要的而经常得到所厌恶的。从古到今,从来没有以这种方式在天下称王、称霸诸侯的人。现在王公大人想在天下称王,称霸诸侯,将要使自己得志于天下,成名于后世,为什么不看到尚贤这一为政的根本呢?这是圣人崇高的品行所在。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七) (二)(9分) (赵武灵)王曰:“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故礼世不必一其道,便国不必法古。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而志淫,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而民易,是吴、越无俊民也。是以圣人利身之谓服,便事
25、之谓教,进退之谓节,衣服之制,所以齐常民,非所以论贤者也。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子其勿反也。” (选自战国策.赵策二,有删改) 【注释】循:按照、遵循。多:赞许、赏识。志淫:思想放荡。邹、鲁:古国名,均在山东省境内,是礼教最发达的地方。俗辟:风俗怪癖。御:驾车。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循礼未足多也食不饱,力不足 B.所以齐常民见贤思齐焉 C.故循法之功故余虽愚 D.子其勿反也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
26、之循 11.请联系实际,说说选文告诉你的道理。(3分) (二)9.【答案】(3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A项中的“足”,前者是“值得”的意思,后者是“充足”的意思;B项中的“齐”,前者是“使整齐”的意思,后者是“相同”的意思;C项中的“故”,都是“所以”的意思;D项中的“反”,前者是“反对”的意思,后者通“返”,“返回”的意思。 10.【答案】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3分)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根
27、据句意来划分即可。 11.【答案】示例:选文告诉我们不能只一味效法古代,还应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创新。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不能一味模仿别人的学习方式,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3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答题时,要在理解全文基础上抓住“效古”和“创新”两个点,还应注意联系实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赵武灵)王说:“古今的习俗不相同,为什么(要)效法古代?(历代)帝王互不继承,为什么(要共同)遵循古代的礼制?所以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用效法古代。那么反对古来旧俗(的人)不应受到非议,并且遵循旧制(的人)也就不值得
28、赞许了。如果说服装特殊(的地方)就会思想放荡,那么(服饰正统的)邹、鲁两国就应该没有不正的行为了;如果说风俗怪癖(的地方)百姓会变坏,那么(风俗特殊的)吴、越地区就没有杰出的人才了。所以圣人认为适合穿着的就是好服装,便于办事的就是好规章,(让人)知道前进后退的就是好法度,衣服样式的作用,是使百姓们(服饰)整齐,而不是用来评论贤能的人的。谚语说:照书上记载来驾车的人,对于马的习性(就)不能穷尽。用古老的办法来制定现代(规范)的人,对于变化(就)不能通晓世事的。所以遵循旧制的做法,不会建立盖世的功勋;尊崇古代的理论,不能治理当代。希望你不要再说反对(穿胡服)的话了。”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
29、(八) (二)(9分) 五国约以伐齐。昭阳谓楚王曰:“五国以破齐,秦必南图楚。”楚王曰:“然则奈何?”对曰:“韩氏辅国也,好利而恶难,好利,可营也;恶难,可惧也。我厚赂之以利其心必营我悉兵以临之其心必惧。彼惧我兵而营我利,五国之事必可败也。约绝之后,虽勿与地可。”楚王曰:“善。”乃命大公事之韩,公仲果惧兵而营利。韩之反赵、魏之后,而楚果弗与地,则五国之事困也。 【注释】五国:分别指赵、魏、韩、燕、楚五国。韩氏辅国:韩国大臣韩珉。后文“公仲”同此。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好利而恶难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B.其心必惧惧有伏焉 C.韩之反赵、魏之后窥谷忘反 D.而楚果弗与地未果,寻病终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我厚赂之以利其心必营我悉兵以临之其心必惧 11.结合上文说说昭阳为使五国之约落空所做的计划是什么?(3分) (二)9.【答案】A(3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A项中的“恶”,前后都是“厌恶”的意思;B项中的“惧”,前者是“害怕”的意思,后者是“担心,忧虑”的意思;C项中的“反”,前者是“抗拒”的意思,后者是“返回”的意思;D项中的“果”,前者是“果然”的意思,后者是“实现”的意思。故选A项。 10.【答案】我厚赂之以利/其心必营/我悉兵以临之/其心必惧(3分)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人员安全合同范本
-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二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3课 美苏争霸教学说课稿2 新人教版选修3
- vr技术合同范本
- 出差安装监控合同范例
- 动漫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 农民房买房合同范本
- 出租合同范例居间方
- 个人电缆销售合同范本
- 关于税费附加协议合同范例
- 2023年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手册(依据2023年版评审准则编制)
- 兴海县索拉沟铜多金属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三相分离器原理及操作
-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每节课后练习+答案(共28份)
- 轮值安全员制度
- 葫芦岛尚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环评报告
- 全国物业管理项目经理考试试题
- 水文水利课程设计报告
- 600字A4标准作文纸
- GB/T 18015.2-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
- DJI 产品交付理论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