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启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兴海县索拉沟铜多金属矿青海启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前言 1一、任务的由来 1二、编制目的 1三、编制依据 2四、方案适用年限 4五、编制工作概况 4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6一、矿山简介 6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6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8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25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 29一、矿区自然地理 29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32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40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40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 41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 41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 42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42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42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 61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 63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66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66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66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 75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 75III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76三、矿区土地复垦 83四、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90五、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 91六、验收标准 93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 95一、总体工作部署 95二、阶段实施计划 95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 97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98一、经费估算依据 98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 98三、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 101四、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 104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105一、组织保障 105二、技术保障 106三、资金保障 107四、监管保障 107五、效益分析 107六、公众参与 108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111III(一)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费用估算书;(二)土地复垦工程费用估算书;(三)采矿证;(四)资料真实性承诺书;(五)复垦责任承诺书;(六)开发利用方案批复;(七)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八)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表;(九)公众参与调查表。(一)青海启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兴海县索拉沟铜多金属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评估图(1:2000);(二)青海启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兴海县索拉沟铜多金属矿矿山土地利用现状图(1:2000);(三)青海启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兴海县索拉沟铜多金属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评估图(1:2000);(四)青海启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兴海县索拉沟铜多金属矿矿山土地损毁预测评估图(1:2000);(五)青海启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兴海县索拉沟铜多金属矿矿山土地复垦规划图(1:2000);(六)青海启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兴海县索拉沟铜多金属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1:2000)。1前言一、任务的由来为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资源,减少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资源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部令44号)、《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和《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等有关要求,青海启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编制了《青海启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兴海县索拉沟铜多金属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以下简称《方二、编制目的(一)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的政策法规,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和矿区土地,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分析,对矿山建设、运行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做出评价,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为实施保护、监测和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提供技术依据,为政府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督管理和矿山企业申请办理采矿权延续手续提供依据。(二)任务1、在充分收集分析已有的矿山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和矿区土地复垦进行调查,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范围和复垦区;2、阐明矿山基本情况和矿区的自然地理、地质环境背景、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现状、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并对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进行分析;3、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土地损毁进行现状分析与预测,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和土地损毁程度进行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确定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4、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25、编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编绘相关图件,估算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和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三、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第二次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年8月第二次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2014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修正);5、《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2011年3月);7、《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令)(2003年11月);8、《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64号)(2016年1月修正);9、《青海省地质环境保护办法》(青海省人民政府第72号令)等。(二)政策性文件1、《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63号);3、《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审查等有关工作的通知》(青国土资[2017]96号);4、《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63号);6、《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指导意见》(财建[2017]638号)等。(三)规范、规程、标准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3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3、《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2011);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5、《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6、《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TD/T1044-2014);7、《矿山土地复垦基础信息调查规程》(TD/T1049-2016);8、《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9、《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63/489-2004);10、《地质灾害分类分级》(DZ0238-2004);11、《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DZ/T0288-2015);1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13、《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Z/T0287-2015);14、《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HJ651-2013);15、《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规划)编制规范》(HJ652-2013);1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等。(四)主要基础资料1、《青海省兴海县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开发利用方案》(兰州有色冶金设计2、《青海省兴海县索拉沟铜多金属矿补充详查地质报告》(青海省核工业;3、《青海省兴海县索拉沟铜多金属矿2017年度矿山储量年报》(青海启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2017年12月);4、《青海启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青海省兴海县索拉沟铜多金属矿采选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青海省环境影响评价服务中心,2008年12月);5、《青海索拉沟铜多金属矿采选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青海青江水6、《兴海县土地利用现状图(部分)》;7、矿方提供的其它资料。4四、方案适用年限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可采储量(铜、铅、锌)共466.04万t;根据矿山2017年储量年报,矿山已动用矿石量40.25万t;则矿山剩余可采储山规划闭坑治理期2年;矿山土地复垦方向为草地,考虑3年管护期,综合确定方案服务年限为18年。基准期从该方案批准之日起算。矿山开发利用过程中,会对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资源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引发或加剧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为确保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的有序进行,每5年要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进行补充修编一次,工作量及最终投入资金量则应根据修编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在方案适用年限内,如采矿权人变更矿山开采方式、开采范围和生产规模,应当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方案服务年限随矿山服务年限做相应调整,并报原批准部门批准。五、编制工作概况我公司于2018年6月份开始着手编制本方案,成立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项目组,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中要求的工作程序,在充分收集、综合分析矿山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于2018年6月22日~6月23日对矿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质灾害、矿区土壤植被、土地利用及损毁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基本查明了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土地损毁现状,并征求社会公众(含土地权属人)的意见和建议;再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图》、《开发利用方案》和野外调查资料,确定了矿山开采影响范围,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矿山开采对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水土环境污染及土地损毁进行了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确定了土地复垦方向、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最后进行矿山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和费用估算。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工作程序见图0-1。工程地质调查点2个,地质灾害调查点18个,拍摄照片80张(表0-1)。5表0-1完成工作量统计表工作项目单位数量地质环境调查调查面积km2调查路线km6水文地质调查点个2工程地质调查点个2地质灾害调查点个照片张80综上所述,该方案是在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方案中的数据真实,我公司对相关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对方案中给定78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一)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属中型矿山。2、工程布局矿山生活办公区与选矿生活办公区建为一体,位于距矿区1.5km处的选矿厂内,矿区内布设的工程主要有平硐、工业广场、渣堆和矿区道路。矿山共建成了8个平硐,工业广场依平硐而建,用挖掘平硐和采矿废渣堆填而成(图1-2)。(1)工业广场(平硐、渣堆)矿区现已建成8个平硐,分别为:4390平硐、4360平硐、4330平硐、4300m已采完,4390平硐及其工业广场已废弃;4210平硐建成后发现不适宜开采,已弃用 表1-2工业广场(平硐、渣堆)统计表工业广场面积(m2)建筑面积(m2)平硐名称及硐口尺寸渣堆斜坡面积(m2)坡度(°)工业广场170502.5×2.5m252805802.5×2.8m690888002.5×2.5m0952052.5×2.8m77698600802.5×2.5m5366930875602.5×2.8m22470772502.5×2.8m25402060602.5×25m5665670合计108555304484449509图1-2矿区工程布局图该工业广场为4390平硐工业广场,已废弃,位于矿区中部,近似椭圆形,长轴长32m、短轴长24m,面积705m2,无建筑物。平硐硐口呈正方形,高宽各m。渣堆1边坡高约8m,坡度35°,堆渣量约1600m3(照片1.2)。照片1.1工业广场(4390平硐)长轴长52m、短轴长30m,面积1565m2;建筑物为简易板房结构,高3m,建筑面m(照片1.3)。平硐硐口呈拱形,宽2.5m、高2.8m(照片1.4)。渣堆2边坡高约13m,坡度35°,堆渣量约8880m3(照片1.5)。长轴长54m、短轴长34m,面积1640m2;建筑物为简易板房结构,高3m,建筑面积100m2(照片1.6)。平硐硐口呈正方形,高宽各2.5m(照片1.7)。渣堆3边坡高约15m,坡度35°,堆渣量约9520m3(照片1.8)。④工业广场4(4300平硐、渣堆4)长轴长51m、短轴长36m,面积1675m2;建筑物为简易板房结构,高3m,建筑面积150m2(照片1.9)。平硐硐口呈拱形,宽2.5m、高2.8m(照片1.10)。箱挡墙,挡墙高3m,宽0.5m(照片1.11)。照片1.104300平硐长轴长47m、短轴长35m,面积1610m2;建筑物为简易板房结构,高3m,建筑面积80m2(照片1.12)。平硐硐口呈拱形,宽2.5m、高2.8m(照片1.13)。箱挡墙,挡墙高3m,宽0.5m(照片1.14)。该工业广场为4240平硐工业广场,位于工业广场5东侧,近似椭圆形,长轴长36m、短轴长25m,面积875m2;建筑物为简易板房结构,高3m,建筑面积60m2(照片1.15)。平硐硐口呈拱形,宽2.5m、高2.8m(照片1.16)。渣堆6边坡高约7m,坡度35°,堆渣量约1950m3(照片1.17)。该工业广场为4210平硐工业广场,位于工业广场5东侧,近似椭圆形,长轴长34m、短轴长22m,面积725m2;该平硐修建后未进行采矿即废弃,工业广场内无建筑物。平硐硐口呈拱形,宽2.5m、高2.8m(照片1.18)。⑧工业广场8(4180平硐、渣堆8)该工业广场为4180平硐工业广场,位于工业广场7东侧,平硐入口近似梯形,工业广场近似椭圆形,面积2060m2;建筑物为简易板房结构,高3m,建筑m各2.5m(照片1.20),该平硐未正式投入使用。箱挡墙,挡墙高3m,宽0.5m(照片1.21)。(2)矿区道路矿区道路为土质路面,路宽2.5-4m,间隔200m左右设会车道,路面最大纵由开挖和铺垫修建而成,一般开挖0.5-2m,再由开挖下来的土方铺垫压实(照照片1.22矿区道路20照片1.23矿区道路(二)矿产资源及储量1、保有资源储量根据2008年提交的《青海省兴海县索拉沟铜多金属矿补充详查报告》,矿山累计查明的铜资源量(332+333+334)985.746万t,累计查明的铅资源量 (332+333+334)373.0945万t,累计查明的锌资源量(332+333+334)388.3671万t,保有铜矿石量:332+333+334矿石量945.496万t;保有铅矿石量:2、设计可采储量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可采储量(铜、铅、锌)共466.04万t,(三)矿山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矿山生产能力为33万t/a,矿山服务年限=可采储量/生产能力=425.79/33计算得矿山剩余服务年限为13年。(四)矿山开采方式211、采矿方式由于该矿埋藏深,不适合露天开采,故选择地下开采。2、中段划分及回采顺序(1)中段划分根据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选用的采矿方法等,中段高度确定为30m,从(2)回采顺序总体上采用自上而下逐中段开采,同一水平先上盘矿体后下盘矿体,同一矿体自两翼向中央逐矿块后退的正常回采顺序。根据从上到下的开采顺序和中段划分,确定首采地段为4390m、4360m中段。3、采矿方法(1)采矿方法的选择首先从矿体的赋存条件看,矿体的厚度变化大,平均厚度1~9m,上下盘围岩稳固,矿石品位较低,崩落法贫化大,因此不适合用崩落法开采;其次,由于矿石品位较低,充填采矿成本过高限制了充填采矿法在该矿的应用。在空场类采矿中,开采缓倾斜薄矿体,适宜的采矿方法有全面法和房柱法。采矿方法的适用全面留矿法:适用于倾角40°~60°、真厚度≤5m的矿体;浅孔房柱法:适用于倾角40°左右、真厚度2~8m的矿体;中深孔房柱法适用于倾角40°左右、真厚度8~15m的矿体;(2)采矿方法的比例、贫损指标和出矿块度法占20%。采矿综合损失率为13%,贫化率15%。全面留矿法和浅孔房柱法采矿方法的出矿块度均≤300mm,中深孔房柱法出矿块度≤500mm。(3)回采工艺和设备选型①全面留矿采矿法a、矿块构成要素223m,溜井间距50m。b采准切割工作采准工作包括穿脉运输巷道、沿脉运输巷道、人行材料通风天井、矿石溜井等。穿脉运输巷道每隔50m一条,人行通风天井布置在矿体内,矿石溜井布置在矿块底柱中。切割工作包括拉底平巷,切割上山。采准、切割平巷采用YT-28型气腿式凿岩机凿岩,人行材料通风天井、矿石溜井采用YSP-45型上向式凿岩机凿岩。c工作回采工作包括凿岩爆破、通风、撬顶和出矿,交替进行。以切割上山为自由面,由矿块一侧向另一侧推进,用YT-28型凿岩机凿岩,人工装药方式装药,崩落的矿石由电耙耙至矿石溜井中。出矿块度≤300mm。d矿柱回收及采空区处理矿柱回采是在矿房回采结束后回收部分顶柱及上中段底柱,矿房内不规则点柱作为矿山地压管理的统一措施原则上不回收。空区处理可以根据采场条件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由于空区大部分较小,一般采取封闭处理即可。②浅孔房柱采矿法a矿块构成要素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设计矿块长度为50m,底部结构高8m,矿房内设规则点柱,其尺寸为3×3m,其网度为12.5×12m,矿块顶柱厚3m。对于矿体倾角在30°左右的矿体开采时应设副中段。为保证采场内耙矿安全,设计每隔15m沿倾向布置一条耙矿上山,将矿块分为四部分,各部分均采用V型后退式回采,在上山内用电耙耙矿。矿块沿走向100m长共用一套采场溜井和人行通风天井。b采准和切割工作阶段运输巷道采用脉外沿脉加穿脉的布置方式,采用穿脉装矿。主要采准切割工作包括:自穿脉运输巷道内向上开凿的矿石溜井和人行通风23天井;底部结构及脉内沿矿体倾向紧贴底板掘进的采场耙矿上山及其相应的电耙硐室;在矿房上部靠近顶底柱开凿通风切割平巷,作为起始回采的自由面和回风巷道(兼第二出口)。c工作矿块回采遵循先上后下回采顺序。各部分均为由远离穿脉巷道的一侧向溜井及人行通风天井退采。回采工作从矿房上部向下后退式回采,采幅为12.5m,当矿体厚度≤3m时,采用YT-28水平浅孔凿岩机一次落矿,当矿体厚度>3m时,应分层回采,先采用YT-28凿岩机打水平孔采下部分层,分层高度2~2.5m,再用YSP-45型上向凿岩机打垂直孔挑顶。采场内耙矿在耙矿上山中进行,采用30kw电耙将矿石耙入水平聚矿巷道内,再用55kw电耙接力耙至矿石溜井,下放到阶段穿脉运输巷道内装车。采场通风:新鲜风流由穿脉运输巷道经人行通风天井进入水平聚矿巷道,再经过耙矿上山进入采场,清洗工作面后,污风经由采场上部回风巷道回到上中段穿脉运输巷道。落矿块度≤300mm,一般不产生大块,个别大块的二次爆破采用裸露药包爆d矿柱回收及采空区处理为安全生产需要,设计除在矿房内留有规则矿柱外,还留有阶段顶底柱以及维护穿脉巷道和电耙道安全的其它矿柱。阶段顶底柱部分回收,其余作为全矿地压管理和控制合理采矿顺序的统一措施,不予回收,维护巷道安全的保安矿柱也无法回收。矿房内的规则矿柱应在时机成熟时有计划地回收,并且矿柱回收应与空区处理有机结合,同步进行。空区处理可以根据采场条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采取封闭处理空区。③中深孔房柱采矿法a矿块构成要素本采矿方法的矿房主要构成与浅孔房柱法相同,由于矿厚的增加,规则点柱m随着矿厚和倾角的变化有相应的变化,矿块顶柱厚为5m。浅孔房柱法中的耙矿上山在此成为凿岩上山,断面为3×3m。24矿块沿走向100m长共用一套采场溜井和人行通风天井。b采准和切割工作阶段运输巷道采用脉外沿脉加穿脉的布置方式,采用穿脉装矿。主要采准切割工作与浅孔房柱法相同,仅是切割工作改在矿房下部采用井巷联合切割法开辟切割槽。c矿房回采工作矿块回采顺序为先采副中段以上部分,后采副中段以下部分。各部分均为由远离穿脉巷道的一侧向溜井及人行通风天井退采。回采工作从矿房下部向上推进,采幅为15m,在凿岩上山内用YGZ-90型凿岩机打扇形中深孔,用BQ-100A型装药器装药,每次爆破1~2排孔。采场内耙矿在空场下进行,采用30kW电耙将矿石耙入水平聚矿巷道内,再用55kw电耙接力耙至矿石溜井,下放到阶段穿脉运输巷道内装车。采场通风:新鲜风流由穿脉运输巷道经人行通风天井进入水平聚矿巷道,进入采场清洗工作面后,污风经由凿岩上山和采场上部回风巷道回到上中段穿脉运输巷道。由于凿岩工作应超前于回采工作提前完成,故不存在污风串联问题。落矿块度≤500mm,大块率约为15%,大块的二次爆破采用裸露药包在采场d矿柱回收及空区处理阶段顶底柱应部分回收,其余作为全矿地压管理和控制合理采矿顺序的统一措施,不予回收,维护巷道安全的保安矿柱无法回收。矿房内的规则矿柱应在时机成熟时有计划地回收。采空区处理可以根据采场条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矿区边缘和零星矿体可以采取封闭空区处理,其他可以采取强制崩落矿柱和顶板围岩处理采空区的方(五)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的排放量及处置情况1、固体废弃物矿山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m生产规划,除修建工业广场外,其余废渣不出平硐,直接回填在已有采空区内。矿山现已产生废渣44950m3,分25别堆放在8个平硐周围,修建了8个工业广场。2、废水矿山最低开采标高高于最低侵蚀基准面,矿区平硐内未见含水层,开采中采空区和巷道内仅在雨季有少量涌水,利用平硐及平巷内水沟自然排至地面,设计巷道坡度3‰-5‰。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1、矿山开采历史矿山于2008年提交了《青海省兴海县索拉沟铜多金属矿补充详查地质报告》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2009年8月份取得采矿许可证后进行基建开采。采出矿石量6077t;2016年因市场经济大幅度滑落及公司经济困难等原因,企业停产休整阶段;2017年8月份之前矿山因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要求处于停产状2、矿山开采现状矿山2010年即开始开采,2010-2011年开采4390m以上矿体,该层矿体已采完,且把顶板采透,形成了1处塌陷坑(照片1.24),近似长方形,长98m,照片1.24塌陷坑264360、4330、4300、4270、4240平硐已进行过开采,分别在各自的中段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巷道和采空区,各采空区平面投影均有重合,投影到平面总面积为30555m2,各中段巷道及采空区示意图见图图1-3、1-4、1-5、1-6、1-7。图1-34360m水平巷道分布示意图图1-44330m水平巷道分布示意图27图1-54300m水平巷道分布示意图图1-64270m水平巷道分布示意图28图1-74240m水平巷道分布示意图29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一、矿区自然地理(一)气象矿区属高原干寒大陆型气候,以干燥寒冷、降水量少、无霜期短、年温差和昼夜温差大为特点。据兴海气象站资料(1990-2015年),年平均气温为0.7℃,年平均最高气温在七月份12.2℃,年平均最低气温在元月份-11.6℃,日最高气温28.1℃,最低-34.4℃,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584小时,冬春两季西北风盛行,风速一般在1~3m/s。多年平均降水量395mm,雨季集中在六至九月份,占年降东向西具有随地势升高而气温降低,降水量递增的变化规律,其变化梯度约5.2mm/100m。(二)水文矿区内主要水系为索拉沟(照片2.1),系黄河四级支流,呈“弧”形由西向东南流经矿区汇入索妥曲。索拉沟全长7km,汇水面积为13km2,一般流量在0.3m3/s左右,暴雨时最大流量可达3.36m3/s。索拉沟和索妥曲交汇处,海拔标高为4000m,为当地的侵蚀基准面。照片2.1索拉沟30(三)地形地貌评估区整体地形是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海拔4153~4584m,最大相对高差431m,属侵蚀构造高山地貌,索拉沟从矿区北部穿过。1、侵蚀构造高山区岩性主要为三叠系中统砂岩、板岩、第四系残坡积物,山体近南北向展布,山坡坡度一般5°~35°,坡面较平顺,冲沟不发育(照片2.2)。2、沟谷区该区为矿区北部的索拉沟,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层砂卵砾石,河流总体方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河谷宽30-100m,纵坡比约5%。照片2.2矿区地貌(四)植被矿区属于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区内植被类型为高山草甸,主要为嵩草、羊茅等草本植物,在山腰及山坡底部植被覆盖度能达到50%,而海拔4400m以上的山顶基本无植被覆盖,覆盖度小于5%(照片2.3)。31照片2.3矿区植被(五)土壤矿区土壤类型为高山荒漠土,母质多为残坡积物,沟谷地区母质为坡积物及冲洪积物,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厚度一般10cm左右。第四系残坡积层较厚,最厚可达20m,该层通过施肥等手段增加土壤肥力,可作为覆土土源(照片2.4)。照片2.4矿区土壤32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一)地层岩性区内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中统(T2)、三叠系上统德亥龙组(T3d)及第四系,三叠系中统仅见b岩组第一岩性段和第二岩性段。1、三叠系中统b岩组(T2b)出露于图幅北部格尔至加亥沟一带,为一套滨一浅海相含火山物质的碎屑岩沉积建造,根据岩性组合、沉积韵律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岩性段,六个岩性层,矿区内仅见第一岩性段第二层和第二岩性段第一层、第二层共2段3个岩性层。(1)第一岩性段第二岩性层(T2b1-2)分布于矿区西侧索拉沟中游两侧,由于矿区西部斑状花岗岩的侵入破坏,其出露不连续,岩性以灰黑色板岩为主,下部夹不纯硅质岩,上部见有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层和岩屑晶屑凝灰岩透镜体。岩石普遍具弱绿泥石化、角岩化,局部见方铅矿化。该层厚度在索拉沟最大,向两侧明显变薄,最大厚度364米,与上覆第二岩性段呈渐变过渡关系。(2)第二岩性段第一岩性层(T2b2-1)分布于矿区大部分区域,为索拉沟矿床的主要含矿层,地层产状变化较大,索拉沟北侧岩层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北东、倾角30°-50°;矿区南部岩层走向又转为北东-南西向,倾向南东,倾角45°左右,地层总体呈“S”型展布。其顶部为一层厚度不大,且延伸稳定的不纯硅质岩,向下部以粉砂质变泥岩为主。其下部夹砂岩,中上部夹凝灰岩、粉砂岩、泥灰岩、泥晶灰岩,不纯硅质岩薄层。岩性沿走向和倾向变化较大,沿走向地层中岩石夹层不稳定,索拉沟附近不纯硅质岩、泥灰岩夹层较多,岩石成份以泥质、硅质、钙质为主,向南北两侧岩石成份以泥砂质为主.硅质、钙质夹层明显减少。地层中粉砂质变泥岩,不纯硅质岩、粉砂岩、凝灰岩、泥灰岩等交替出现.逐渐过渡。它们单层厚度不大,一般几毫米至几厘米不等,呈互层状产出,层理平直且较稳定,构成岩石中的条带(纹)岩石普遍具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硅化、碳酸岩化、角岩化、绢云母化等蚀变,并见黄铁矿化、磁黄铁矿化、局部见阳起石化、萤石化、沸石化、葡萄石化、钠长石化等蚀变。蚀变在索拉沟附近表现较强,蚀变种类也较齐全,向两侧蚀变33变弱,以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为主,地层厚度在索拉沟附近最大,达412.43米,向格尔明显变薄,与上覆第二岩性段第二岩性层呈整合接触。(3)第二岩性段第二岩性层(T2b2-2)出露于矿区北部,近南北向展布,倾向东,倾角30°-50°,局部产状变化较大,岩性以灰色板岩为主,下部夹条带状钙质变泥岩,上部夹少量不纯硅质岩和凝灰岩。岩石具绿泥石化,硅化,局部角岩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矿化蚀变弱。厚度自南而北有变厚的趋势,厚度大于301米,与上覆地层呈整合接触。2、三叠系上统德亥龙组(T3d)该组仅出露次火山岩组(λT3d(C)),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岩性为次流纹岩,呈岩株状侵入于三叠系中上统地层中,西部与印支期侵入岩呈侵入接触,岩石为灰白色,肉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及黑云mm被熔蚀成浑圆状或呈港湾状,部分黑云母具暗化边,长石多为半自形板状,基质为隐晶长英质,与围岩接触处可见冷凝和烘烤现象,局部见混染现象。岩石具弱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3、第四系冲全新统洪积层(Q4al-pl)该层主要分布于矿区山麓低洼地带及沟谷中,由一套次圆~次棱角状砾石、砂组成,砾石大小不一,最大约0.3m。该层厚度一般1-5米,最大厚度可达20(二)地质构造1、区域地质构造矿区地处鄂拉山造山带中南缘,东、西夹持于西秦岭和东昆仑造山带之间;大地构造上位于宗务隆山-青海南山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裂谷陷槽(D-T2)(Ⅰ6),宗务隆山-兴海坳拉槽(D-P)(Ⅰ6-1),其具有特殊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复杂的构造演化历程(图2-1)。34图2-1区域地质构造图2、矿区地质构造(1)构造矿区构造较简单,主要是褶皱构造,三叠系中统基本为一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三叠系中统b岩组走向变化大,自格尔至索妥曲b岩组总体“S”形展布,索拉沟矿区正处于“S”型的拱背部位,也是矿体赋存部位,地层显示向东倾伏的鼻状背形形态,背形规模不大,涉及的地层有限。(2)岩浆岩岩浆侵入活动发生于印支期,形成的侵入岩在矿区西侧和南侧较发育,主要有为斑状花岗岩(πγ15c),其岩性特征分述如下:斑状花岗岩(πγ15c);灰白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有斜长石、石英、黑云母。斜长石自形板状,粒度1.5—4mm,折光率≤树胶为更钠长石,具绿泥石化、弱帘石化。石英受熔蚀呈浑圆状、港湾状、粒度1.5—3mm。黑云母蚀变强。往往被绿泥石、方解石、绢云母、白钛石集合体替代。基质:由0.2—0.5mm的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构成细粒花岗结构,见有石英和长石构成蠕虫状和文象交生结构,副矿物有磷灰石、锆石、榍石等。岩石具绿35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蚀变,偶见星点状黄铜矿、黄铁矿。3、地震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5年5月15日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中附录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见图2-2)、附录B《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评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应的地震烈度Ⅶ度,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图2-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图(三)水文地质1、含水层分布及赋水性依据评估区按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含水介质、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将评估区地下水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坡角及山间沟谷地带,赋水性较差;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矿区西侧沟底及两侧坡麓地带,赋水性较差。2、地下水类型及动态特征(1)第四系冲洪积松散岩类孔隙层水主要分布在坡脚及山间沟谷地带,其含水层由砂砾石组成,砾石成份以斑状36花岗岩、砂岩、板岩为主,砾石直径一般为0.3~2.0cm,分选性及磨圆度较好,呈次圆~圆状。厚度2~3m,单泉涌水量一般小于1.0L/s,水量随季节变化明显,(2)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矿区西侧沟底及两侧坡麓地带,含水层岩性为碎石,具含水层厚度小、埋藏浅的特征,地下水依赖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的入渗补给和山区基岩类冻结层上水的侧向径流补给,受气候影响大,动态极不稳,每年气温转暖,地下水便开始由固态变为液态,9月下旬逐渐冻结,到12月全部冻结,水交替停止,一直延续到次年5月才从地面开始解冻重复上述过程。地下水富水性弱,季节性单泉流量小于1L/s。3、地下水开采与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矿区及周边生产生活用水主要是地表水,未开采利用地下水。区内浅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与地表水渗入补给,深部或深层地下水除接受上覆浅层地下水的渗入补给,还通过与地表沟通的裂隙、构造破碎带等接受大气降水与地表水的垂向与侧向补给,并通过孔隙、裂隙等发生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自西北向东南径流,在索妥河中排出地表,补给河流。(四)工程地质依据岩土体成分、成因类型、结构构造及物理力学性质,将矿区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划分为土体和岩体两类。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划可细分为坚硬的块状岩浆岩岩组和坚硬的层状弱变质岩岩组;土体为冻土。1、坚硬的硬块状侵入岩岩组主要分布在矿区中部,为印支期侵入岩,岩性为斑状花岗岩,该岩组新鲜岩石致密坚硬至半坚硬,呈块状结构。该岩体构造裂隙不发育,表层风化裂隙较为发育,强风化带厚度较薄,抗压强度158.7MPa,抗剪强度0.36MPa,抗拉强度5.2MPa。2、坚硬的层状变质岩岩组该岩组呈层状广布于评估区,分布面积占矿区面积的80%左右,主要为矽卡岩、斜长角闪岩、大理岩等。该岩组新鲜岩层呈中厚层状结构,岩石不易风化,强风化带厚度较薄,呈破碎结构。地层连续性较差,断层及断层破碎带、节理、37裂隙发育,节理面平直。岩石干抗压强度84.3MPa,抗剪强度0.17MPa,抗拉强3、冻土主要由全新统坡洪积层组成,分布于沟底及两侧坡麓地带,冻土深度30-70m,季节性融化深度一般0.9~1.5m,最大3m。土质成分以碎石为主,泥砂含量约占20%,碎石分选差,磨圆差,结构松散,厚度大于5m,属弱冻胀土,承载力特征值约240kPa,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五)矿体地质特征本矿床矿体产于T2b2-1地层中,矿体多呈似层状或大透镜状,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倾向80°~100°、倾角40~50°,呈总体向东倾的单斜状。目前有工程控制的矿体18个,共分为五个矿体群(编号MI—MV)。1、主要矿体特征MI矿体群由两个矿体组成,编号为MI-1、MI-2,主矿体为MI-2。MI-2矿体呈透镜状,倾向60º~90º,倾角40º~50º。沿走向延伸400m,矿体厚度1.40MII-3矿体:倾向80º~100º,倾角35º~50º,矿体沿走向地表及深部均具收缩、膨大尖灭再现特征。矿体沿走向控制长300m,厚度1.17—26.80m,平均MII-4矿体:倾向80º~100º,倾角35º~50º。矿体沿走向控制长600m,为Cu、Pb、Zn复合矿体,矿体沿走向、倾向均存在膨大收缩尖灭再现特征。矿体厚度1.06-34.31m,平均厚度9.10m。厚度变化系数107.07%,属不稳定型。MIII矿体群由五个矿体组成,主矿体为MIII-3矿体。MIIITb沿走向控制长800m,沿倾向控制最大斜深675m,矿体倾向60°~115°,倾角40°~50°。矿体为CuPbZnmmMIV矿体群由MIV-1~MIV-3三个矿体组成。主矿体为MIV-2矿体。MIV-2矿体:赋存于T2b2-1中上部,呈似层状产出,沿走向控制长600m,沿倾向控制最大斜深480m,矿体倾向80º~115º,倾角40º~50º。矿体中存在夹石,38并具分枝、膨大、收缩特征。矿体厚度0.6-34.30m。平均厚9.35m。厚度变化系MV矿体群由MV-1~MV-3三个矿体组成,其中MV-2矿体为主矿体。MV-2矿体:赋存于T2b2-1上部,呈透镜状,矿体沿走向控制长300m。矿体沿倾向延深45~635m。矿体倾向80°~120°,倾角40°~60°。矿体厚度0.67~mm不稳定型。Cu品位0.31~0.83%,各矿体特征见表2.1。2、矿石质量矿石矿物主要有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其次有白铁矿、胶状黄铁矿,偶见有黝铜矿、毒砂、白铅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粘土矿物,隐晶硅质,微粒石英、长石、方解石、绿泥石、绿帘石,次为绢云母、黑云母、阳起石、萤石等。矿石中主要有益组分为Cu,伴生有益组分为Pb、Zn、Ag、Cd、Ga。矿石的结构以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留结构为主,其次胶状结构、固溶体分构等。矿石的构造有条带(纹)状构造,星散浸染状构造,其次有角砾状构造。矿石的自然类型绝大部分属硫化矿石,仅地表破碎带及其附近有少量氧化矿石和混合矿石的存在。矿石的氧化程度低,氧化深度有限。工业类型以铜矿石为主,次为锌矿石、铅矿石、铅锌矿石及少量锌铜矿石等。39表2.1索拉沟矿区矿体特征一览表矿体编号产出位置矿体形态矿体产状(º)矿体规模(m)平均品位表内表外(%)赋存层位倾向倾角沿走向沿倾向视厚度CuPbZnT2b2-1下部似层状50º-90º40º-50º6002750.83—6.571.16∕0.56T2b2-1下部似层状60º-90º40º-50º2001.50—6.07∕1.29∕0.6T2b2-1中部透镜状80º-90º40º-50º2001.04—6.44MⅡ-2T2b2-1中部透镜状80º-90º40º-50º2002100.75—6.551.62∕0.38MⅡ-3T2b2-1中部似层状35º-50º3003001.51—26.80.64∕0.32MⅡ-4T2b2-1中部似层状35º-50º5005301.06—34.310.69∕0.340.77∕0.351.63∕0.64MⅡ-5T2b2-1中部似层状40º-50º200220∕T2b2-1中上部似层状40º-50º3002100.63∕0.320.99∕0.49MⅢ-2T2b2-1中上部似层状40º-50º5004100.65—6.740.57∕0.360.95∕0.4MⅢ-3T2b2-1中上部似层状40º-50º8006750.60∕0.350.84∕0.52.36∕0.64MⅢ-4T2b2-1中上部似层状40º-50º8004450.89∕0.40MⅢ-5T2b2-1中上部似层状80º-95º40º-50º3004701.15—3.700.52∕T2b2-1中上部似层状40º-50º3005000.94∕0.360.82∕0.361.18∕0.62MⅣ-2T2b2-1中上部似层状40º-50º6003901.10—34.301.13∕0.411.24∕0.42MⅣ-3T2b2-1中上部透镜状40º-60º6002001.10∕T2b2-1上部透镜状40º-60º5003050.50∕0.370.99∕0.49MⅤ-2T2b2-1上部透镜状40º-60º5006350.64∕0.410.83∕0.471.96∕0.72MⅤ-3T2b2-1上部透镜状20º-50º单线控制0.58∕0.91∕40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兴海”取“振兴青海”之意而命名,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西南部,地处“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核心区。兴海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山川巍峨,草原广袤,资源丰富,人民勤劳而智慧,民风淳朴而敦厚。全县总面积1.21万平方公里,南北长159公里,东西宽119公里。东面黄河,西邻海西,南连果洛,北接共和,距省会西宁270公里,距海南藏族自治州首府恰卜恰120公里。全县米,境内居住着汉、藏、回、蒙、撒拉、东乡、土、满等17个民族,现有人口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县。兴海有天然禀赋的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巨大:1、畜牧业资源。农牧业是我县的支柱产业,全县共有天然草场1515.34万09万(头)只,近几年来,生态畜牧业产业兴起,畜牧业年产值4.65亿元。2、矿产资源。境内矿产资源丰富,蕴藏着铜、铅、锌、锡等20余种金属、重点资源开发县之一,是海南州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基地。3、水电资源。境内黄河流流经142.6公里,黄河及其一级支流曲什安河、大河坝河飞流直下,巨大的落差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是海南州重点水电资源开发基地。黄河干流流域可供开发总装机容量356万千瓦的3座电站,其中班多电站已建成发电,羊曲电站和茨哈电站正在建设。曲什安河、大河坝河可供开发总4、中藏药材资源。兴海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蕴含其特有性、在极寒环境适应性等主要特点,境内名贵药材广布,主要有大黄、雪莲、红景天等,尤其以盛产冬虫夏草著称,是全省的主产区之一,以体大质好量多,享誉国内外市场。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一)矿区土地利用类型和面积根据兴海县土地利用现状图,矿区涉及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天然牧草地(041)、41裸地(127)和河流水面(111)(表2-2)。表2-2矿区土地利用类型说明表地类面积(hm2)一级类二级类编码名称编码名称矿区04草地041天然牧草地82.93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河流水面5.94其他土地裸地13.43合计102.3(二)土地权属矿区所涉及土地权属单位为兴海县子科滩镇公用地,土地权属性质为集体所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兴海县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已修建了8个平硐,进行了地下开采,矿业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矿区周边为天然牧草地,有牧民在此放牧,牧业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轻;矿区距城镇和交通要道较远,其他人类工程活动影响较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矿区周边无其他矿山分布,调查未取得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案例。42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我单位开始编制本方案后,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前期资料整理分析工作,主要包括矿山开发利用方案、资源储量年度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基础资料。野外调查采用1∶2000地形图做底图,同时参考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图件展开调查,采用线路穿越法、追索法、布点法等方法,使用GPS定位、填写野外调查表、地质土壤调查、数码拍照。针对矿区内地形地貌、地质环境问题、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人类活动特征,重点调查矿区工程活动的地质灾害特征、废弃物排放情况、人类活动布局、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损毁特征、植物生长状况、水土环境特征及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现状,详细对项目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等进行调查和测量。调查了矿区外围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人类工程活动情况,查明区域地质地貌背景、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区域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布特征及对矿区的影响等;查清了矿山地质环境、土地损毁、水土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已查明矿区地质、地形地貌、植物生长环境等生态地质环境条件;查清矿山开采现状、地质遗迹(人文景观)。并通过走访附近村民,积极采纳被访问调查相关人员的建议,为编制本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一)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1、评估范围的确定依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以下简称“编制规范”),矿山环境影响评估范围根据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确定,应包括矿区范围、矿业活动影响范围和可能影响矿业活动的不良地质因素存在的范围。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范围依据调查结果分析确定,包括采矿许可证范围和采矿活动可能影响到的范围,矿区道路超出矿区东边界135m,地面塌陷等影响范围未超出矿区边界,因此确定评估区边界为矿区东边界外扩135m,其他三侧为矿区边界,评估区面积为117.86hm2。432、评估级别的确定(1)评估区重要程度的确定评估区内无常住居住点;评估区无交通要道,附近无重要建筑设施;评估区无历史人文保护点,且远离各级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区(点);评估区所处沟谷平时无水流,附近没有地下水露头,无较重要水源地;评估区破坏土地类型为草地;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中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表3.2-1),评估区重要程度属较重要区。表3.2-1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重要区较重要区一般区1、分布有500人以上的居民集中居住区;1、分布有200-500人的居民集中居住区;1、居民居住分散,居民集中住区人口在200人以下;2、分布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铁路、中型以上水利、电力工程或其他重要建筑设施;2、分布有二级公路,小型水利、电力工程或其他较重要建筑设施;2、无重要交通要道或建筑设施;3、矿区紧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含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或重要旅游景区(点);3、紧邻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或较重要旅游景区(点);3、远离各级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区(点);4、有重要水源地;4、有较重要水源地;4、无较重要水源地;5、破坏耕地、园地。5、破坏林地、草地。5、破坏其他土地。注: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确定采取上一级别优先的原则,只要有一级符合者即为该级别。(2)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的确定矿山设计开采铜矿、铅矿、锌矿,生产规模33万t/a,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中矿山建设规模分类表(表3.2-2),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属中型。表3.2-2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表矿种类别计量单位年生产量备注大型小型铜万吨100-30<30矿石铅万吨100-30<30矿石锌万吨100-30<30矿石(3)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的确定矿区地处高海拔地区,矿区面积较大,微地貌形态较复杂,地形条件复杂;44采空区面积和空间大,多次重复开采及残采,采空区未得到有效处理,采动影响强烈。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中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表3.2-3),确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表3.2-3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复杂简单主要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矿坑进水边界条件复杂,充水水源多,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岩溶裂隙发育带等富水性强,补给条件好,与区域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地表水联系密切,老窿(窑)水威胁大,矿坑正常涌水量大排水容易造成区域含水层破坏主要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附近或以下,矿井进水边界条件中等,充水含水层和结构破碎带、岩溶裂隙发育带等富水性中等,补给条件较好,与区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地表水有一定联系,老窿(窑)水威胁中等,矿坑正常涌疏干排水较容易造成矿区周围主要充水含水层破坏主要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矿坑进水边界条件简单,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差,补给条件差,与区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地表水联系不密切,矿坑地下采矿和疏干排水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充水含水层破坏可能性小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碎裂、散体结构为主,软弱岩层或松散岩层发育,蚀变带、岩溶裂隙带发育,岩石风化强烈,地表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和矿床围岩稳固性差,矿山工程场地地基稳定性差矿床围岩岩体以薄-厚层状结构为局部有软弱岩层,岩石风化中等,地表残破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m10m,矿层(体)顶底板和矿床围岩稳定性中等,矿山工程场地地基稳定性中等矿床围岩岩体以巨厚层状-块状整体结构为主,蚀变作用弱,岩溶裂隙带不发育,岩石风化弱,地表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小5m,矿层(体)顶底板和矿床围岩稳定性好,矿山工程场地地基稳定性好地质构造复杂。矿层(体)和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大,断层构造发育或有活动断层,导水断层带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和主要含水层(带),导水性强,对井下采矿安全影响巨大地质构造较复杂。矿层(体)和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较大,断层构覆岩和主要含水层(带),导水断层带的导水性较差,对井下采矿安全影响较大。地质构造较简单。矿层(体)和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小,断层构造不发育,断层未切割矿层(体)和围岩覆岩,断层带对采矿活动影响小现状条件下原生地质灾害发育,或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多,危害大。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较多,危害较大。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少,危害小。采空区面积和空间大,多次重复开采及残采,采空区未得到有效处理,采动影响强烈。采空区面积和空间较大,重复开采较少,采空区部分得到处理,采动影响较强烈。采空区面积和空间小,无重复开采,采空区得到有效处理,采动影响较轻。地貌单元类型多,微地貌形态复杂,地形起伏变化大,不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大向与岩层倾向基本一致地貌单元类型较多,微地貌形态较复杂,地形起伏变化中等,不利于相对高差较大,地面倾向与岩层倾向多为斜交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微地貌形态简单,地形起伏变化平缓,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形于20°,相对高差小,地面倾向与岩层倾向多为反交注:采取就上原则。前6条中只要有一条满足某一级别,应定为该级别。45(4)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确定根据评估区重要程度为较重要区,矿山生产建设规模为中型,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依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表(表3.2-4),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级。表3.2-4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表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复杂简单重要区大型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小型一级一级二级较重要区大型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二级二级小型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大型一级二级二级一级二级三级小型二级三级三级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内容及分级依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是在资料收集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依据矿区地质环境条件,结合开发利用方案所确定的采矿活动方式、影响范围和废弃物处置方案,参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中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表3.2-5),对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危险性及矿业活动对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和水土环境的影响进行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46表3.2-5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影响程度分级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严重1、地质灾害规模大,发生的可能性大;2、影响到城市、乡镇、重要行政村、重要交通干线、重要工程设施及各类保护区安全;3、造成或可能造成直接元;4、受威胁人数大于100人。1、矿床充水主要含水层结构破坏,产生导水通道;2、矿井正常涌水量大于3、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4、矿区周围主要含水层(带)水位大幅度下降,或呈疏干状态,地表水体漏失严重;5、不同含水层(组)串通水质恶化;6、影响集中水源地供水,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供水困难。1、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大;2、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城市周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严重。较严重1、地质灾害规模中等,发生的可能性较大;2、影响到村庄、居民聚居区、一般交通线和较重要工程设施安全;3、造成或可能成直接经济损失100~500万元;4、受威胁人数10~100人。1、矿井正常涌水量2、矿区及周围主要含水层 (带)水位下降幅度较大,地下水呈半疏干状态;3、矿区及周围地表水体漏失较严重;4、影响矿区及周围部分生产生活供水。1、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大;2、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城市周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重。较轻1、地质灾害规模小,发生的可能性小;2、影响到分散性居民、一般性小规模建筑及设施;3、造成或可能造成直接元;4、受威胁人数小于10人。1、矿井正常涌水量小于2、矿区及周围主要含水层 (带)水位下降幅度较小;3、矿区及周围地表水体未漏失;4、未影响到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供水。1、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小;2、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城市周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轻。47(二)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分析与预测1、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根据野外调查和评估,评估区内现状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和冻胀融沉,现状调查发现1处地面塌陷,16段不稳定斜坡,其中9段为修建平硐开挖坡面形成,7段为废渣堆积修建工业广场形成。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将地质灾害危险性分为大、中等和小三级。详见表3.2-6和3.2-7。表3.2-6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表危害程度灾情死亡人数/人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受威胁人数/人可能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大00001~9<5001~99<500小0000表3.2-7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危害程度发育程度强弱大危险性大危险性大危险性中等危险性大危险性中等危险性中等小危险性中等危险性小危险性小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中附表确定地面塌陷和不稳定斜坡发育程度(表3.2-8、表3.2-9),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48表3.2-8地面塌陷发育程度分级表表3.2-9不稳定斜坡的稳定性(发育程度)分级表判据稳定性(发育程度)分级稳定(弱发育)欠稳定(中等发育)不稳定(强发育)发育特征①斜坡前缘坡度较缓,临空高差小,无地表径流和继续变形干燥;②滑体平均坡度小于25°,坡面上无裂缝发展,其上建筑物、植被未有新的变形迹象;③后缘壁上无擦痕和明显位移迹象,原有裂缝已被充填。①斜坡前缘临空,有间断季节性地表径流流经,岩土体较湿,斜坡坡度为30°~45°;②滑体平均坡度为25°~40°,坡面上局部有小的裂缝,其上建筑物植被无新的变形迹象;③后缘壁上有不明显的变形迹象;后缘有断续的小裂缝发育。①斜坡前缘临空,坡度较陡且长处于地表径流的冲刷下,有发展趋势并有季节性泉水出露,岩土潮湿、饱水②滑体平均坡度大于40°,坡面上有多条新发展的裂缝,其上建筑物、植被有新的变形迹象;③后缘壁上可见擦痕或有明显位移迹象;后缘有裂缝发育。(1)地面塌陷现状调查矿山开采形成了1处地面塌陷(XC1),位于矿区中部、工业广场1陷坑,未造成人员伤亡。塌陷坑近似长方形,长98m,宽33m,深5-15m,边坡坡度45-60°,面积3080m2。(照片3.1)根据地面塌陷发育程度分级表,地表存在塌陷坑,则地面塌陷发育程度强,威胁矿山生产人员,危害程度中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大。49照片3.1塌陷坑(2)不稳定斜坡评估区现状存在16段不稳定斜坡,编号为Q1~Q16(表3.2-10)。因不稳定斜坡数量多,不再一一叙述,仅对有代表性的4段不稳定斜坡进行细论述。①不稳定斜坡Q7300平硐时开挖形成,长28m,高7m,坡度48°,坡向146°。该坡为岩质斜坡,岩性主要为不纯硅质岩(照片3.2、图3-1)。该处地层产状为17∠35°,斜坡属斜交坡,坡面岩体破碎,主要发育3°、280°∠8°(见图3-2),裂隙宽度一般在1~5cm之间,常有碎块滑落,威胁矿山生产人员。现状评估该斜坡发育程度强,危害程度中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大。Q照片3.2不稳定斜坡Q750表3.2-10不稳定斜坡统计表不稳定斜坡位置长(m)最大高度(m)坡度(°)坡向(°)岩性发育程度危害程度危险性QQ1硐边坡6642斜交坡不纯硅质岩强大QQ2边坡38废渣QQ3硐边坡67斜交坡不纯硅质岩强大QQ4边坡44废渣QQ5硐边坡8845斜交坡不纯硅质岩强大QQ6边坡49废渣QQ7硐边坡8748斜交坡不纯硅质岩强大QQ8边坡废渣小小QQ9硐边坡68斜交坡不纯硅质岩强大QQ边坡废渣小小QQ硐边坡58砂砾石强大QQ边坡47废渣QQ硐边坡砂砾石强大QQ边坡废渣小小QQ硐南侧边坡655砂砾石强大QQ硐北侧边坡65砂砾石强大51图3-1不稳定斜坡Q7剖面图图3-2不稳定斜坡Q7持平投影图②不稳定斜坡Q6不稳定斜坡Q6位于矿区东南部、Q7西侧,为渣堆3东南侧边坡,长49m、坡性为硅质岩、板岩、砂岩等碎石,坡底为工业广场4、威胁矿山生产人员,偶有碎石滑落,不稳定斜坡发育程度中等,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52照片3.3不稳定斜坡Q6图3-3不稳定斜坡Q6剖面图③不稳定斜坡Q8质岩、板岩、砂岩等碎石,坡底为工业广场5,矿山在斜坡底部修建了石笼网箱挡墙,挡墙长30m,高3m,宽0.5m,可有效阻挡斜坡上方滑落的碎石,保护在工业广场5活动的矿山生产人员。现状评估该不稳定斜坡发育程度中等,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53照片3.4不稳定斜坡Q8④不稳定斜坡Q15不稳定斜坡Q15位于矿区东南侧,为修建4180平硐开挖形成的南侧边坡,长55m、坡向5°、高度15m、坡度65°(照片3.5)。该坡属土质边坡,坡面岩性为砂砾石,偶有零星碎块掉落,受降雨等影响,表层土体松动破碎,整体稳定性差,威胁矿山生产人员。现状评估不稳定边坡Q15发育程度强,危害程度中等,危险照片3.5不稳定斜坡Q1554(3)冻胀融沉(XD)评估区处于多年冻土区,由于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冻土层发生季节性融化,,到10月中旬达最大融化深度,融化深度一般0.9~1.5m。评估区内存在冻胀融沉地质灾害,土层冻结产生体积膨胀,融化使土层变软产生沉陷,会造成建筑物基础破坏,房屋开裂。矿区主要由基岩和第四系颗粒地层组成,为少冰冻土,属弱冻胀土。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修建了矿区道路、平硐及工业广场,冻胀融沉威胁矿山建筑和生产人员。现状评估冻胀融沉发育程度中等,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2、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依据矿山开采设计与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分析,有采矿活动引发、加剧以及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1)矿山开采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矿山平硐、工业广场、矿区道路已建设完成,预测期内无新建工程;废渣在预测期内回填已有采空区,不出井口,预测期内无新建废渣堆。预测评估矿山开采引发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2)矿业活动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矿山现状条件下有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冻胀融沉等地质灾害,预测期加剧各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评估如下:1地下开采加剧地面塌陷的危险性预测本矿山采用地下开采方式,预测期内扩大开采范围和开采深度,矿山在方案适用年限内开采4100-4500m标高的矿体,最终形成采空区投影到平面面积为14.47hm2,埋深100-500m,因矿体有重复开采情况,采空区平均厚度20m,采空区面积和开采深度、厚度均有增加,加剧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1)地表最大移动、变形和倾斜值根据矿山地质、矿体赋存条件采矿方法等开采技术条件,本次评价采用概率积分法进行地面变形预测。Wmax1.52r最大曲率值:Kmax1.52r55Wmax最大水平移动值:Umax=bWmaxWmax最大水平变形值:εmax=±1.52brM―开采厚度(m)r―主要影响半径,其值为采深与影响角正切值tgβ之比表3.2-11地面变形参数取值表平均采厚(m)倾角(°)正切值下沉系数(q)水平移动系数(b)拐点偏距(m)平均采深(m)影响角(°)0450.80.250.235065依据上述公式计算,可以得出地表移动变形最大值(表3.2-12)。表3.2-12地面移动变形最大值计算结果表最大下沉值Wmax(mm)最大倾斜值Imax(mm/m)最大曲率值Kmax(mm/m)最大水平移动最大水平变形1131361.40.512828.423.32)地面塌陷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铁系统顶管施工质量保障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应用调查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聚醚单体行业发展风险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版
- 2024-2030年中国综合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分析规划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红外气血循环机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社区银行行业转型升级模式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真空薄膜整糖机行业发展状况规划分析报告
- 河道治理植草沟施工方案
- 2024年度「惠州环保工程」合同标的:环保工程设计与施工
- 2024年度港琪月饼代理销售合同
- 短视频服务合同范本
- 2024年高考英语模拟试卷3(九省新高考卷) (二)
- 新媒体运营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黑龙江职业学院
- 耳鼻喉科病例讨论模板
- 《道路行驶记录仪检测装置校准规范-公示稿》
- 低分学生提升计划小学数学
- 滑坡泥石流-高中地理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
- 人工智能职业生涯规划报告总结
- 主题班队会教学设计
- 供应室停水停电应急预案
- JGJ72-2004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