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适应性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适应性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适应性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26 2022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适应性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学校:_ 姓名:_ 班级:_ 考号:_一、单选题1人在欢乐时手舞足蹈、捧腹大笑,悲痛时捶头顿足,这是()A.声调表情B.身段表情C.面部表情D.激情表情答案:B解析:情绪发生时,身体各部分呈现的姿态称为身段表情。故选B。考点心理素质与社2下列选项对“慎独”理解不正确的是()A.君子在个人闲居独处的时候,言行也要谨慎不苟B.一个人需要在独立工作或独处、无人监督时,仍然自觉、严格地要求自己C.“慎独”强调道德修养必须达到在无人监督时,仍能严格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做事D.“慎独”对一般人而言是为了博得众人的好感或拥护答

2、案:D解析: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做任何事从开头就要十分谨慎,当事情结束时,要像开头一样慎重对待。慎独还需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故选D。考点职业道德与职3一位经济学家曾说:“政府一直试图代替这只看不见的手,想当上帝,那是不合时宜的角色。”这里的“不合时宜”意味着()A.政府与市场是互不相容的B.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资源应完全由市场来调节C.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D.计划是主体,市场为补

3、充答案:C解析:A项,政府与市场相互补充,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A项错误;B项,市场调节具有弊端和局限,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B项错误;C项,“不合时宜”意味着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C项正确;D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D项错误。故选C。考点思想政治素质4工业三废是指()A.废水、废料、废渣B.废水、废气、废料C.废水、废气、废渣D.废料、废气、废渣答案:C解析:工业三废是指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故选C。考点环境污染与海5有甲、乙两个瓶子,甲瓶里装了200毫升清水,乙瓶里装了200毫升纯酒精。第一次把20毫升纯酒精由乙瓶倒入甲瓶,第二次把甲瓶中20毫升溶

4、液倒回乙瓶,此时甲瓶里含有纯酒精的量()乙瓶里含水的量。A.小于B.等于C.大于D.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甲瓶里含有纯酒精的量为,乙瓶里含水的量为,则甲瓶里含有纯酒精的量等于乙瓶里含水的量。故选B。考点判断推理判断推理6下列属于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流星穿过大气层时发热发光B.冬天嘴对着双手哈气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D.不锈钢汤勺放在热汤中答案:C解析:A项,流星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项错误;B项,嘴对着双手哈气是通过热传递让手暖和的,B项错误;C项,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项正确;D项,是通过热传递让汤勺变热的,D项错误。故选C。考点物理常识7山火对生态环

5、境造成多方面影响。下列影响属于不可逆的是()A.当地生物种群数量降低B.植物燃烧留下许多有毒物质C.生物遗传多样性丧失D.森林植被被破坏答案:C解析:A项,只要生物本身没有灭绝,生物种群的数量就有可能恢复,A项错误;B项,自然分解或人工清除的方式可以降解、清除植物燃烧留下的有毒物质,B项错误;C项,火灾造成部分野生动物种类灭绝或处于濒危,而物种一旦灭绝就几乎不可能复生,这个影响是不可逆的,C项正确;D项,如果森林大火燃烧得当,它可以清除一些枯枝落叶、死亡树木和地面杂物,促进有机物分解,释放营养元素和矿物质,提高土壤肥力,有助于大火过后森林植被的恢复,D项错误;故选C。考点生物常识8男人:运动员

6、()A.军人:警察B.商人:父亲C.学生:大学生D.女人:礼仪小姐答案:B解析:男人与运动员之间是交叉关系,有的男人是运动员,有的运动员是男人;商人与父亲也是交叉关系,有的商人是父亲,有的父亲是商人。故选B。考点类比推理9在房间空调温度控制系统中,下列情况不属于影响其温度控制的干扰因素的是()A.有人走进房间B.打开房间窗户C.房间里在烧开水D.房间里的闹钟铃响答案:D解析:A.B.C项均是影响温度控制的干扰因素;D项不是干扰因素。故选D。考点通用技术10教师:教师法:尊重教师()A.企业:劳动法:招聘童工B.会计:会计法:虚报账目C.司机:交通法:肇事逃逸D.夫妻:婚姻法:婚姻自由答案:D解

7、析:教师、教师法、尊重教师的关系为关于教师有一部教师法,教师法规定要尊重教师;夫妻、婚姻法、婚姻自主的关系为关于夫妻有一部婚姻法,婚姻法规定要婚姻自由。故选D。考点类比推理11某业务处长和科员两人属相相同,科员的第一个本命年时处长是第三个本命年。科员今年20岁,当处长年龄是科员年龄的2倍时,需要经过的时间是()A.4年B.5年C.6年D.7年答案:A解析:处长的年龄比科员大24岁,今年科员20岁,处长44岁,设x年后,处长年龄是科员的2倍,44+x=2(20+x).解得x=40故选A。考点判断推理判断推理12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的领导人是()A.窦建德B.翟让、李密C.杜伏威D.王薄答案:A解析

8、: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的领导人是窦建德。故选A。考点历史常识1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B.诗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许多不同的形式。诗、词、曲从文学角度看都是诗歌,但赋除外C.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D.散文在写法上往往从细小处落笔,在细微的描绘中见精彩,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就采用了这样的写法答案:B解析:从文学角度看,诗、词、曲、赋都是诗歌的表现形式,其中的差异表现在和音乐的关系、外部形式、题材内容、语言特色、风格五个方面。故选B。考点人文常识14某新建小区计划在小区主干道

9、两侧种植银杏树和梧桐树绿化环境,一侧每隔3棵银杏树种1棵梧桐树,另一侧每隔4棵梧桐树种1棵银杏树,最终两侧各种植了35棵树,问最多栽种了()棵银杏树。A.34B.35C.36D.37答案:A解析:一侧每隔3棵银杏树种1棵梧桐树,共栽种35棵,银杏树最多的种法是按照“银杏、银杏、银杏、梧桐”顺序循环,此时银杏树共有27棵,另一侧每隔4棵梧桐树种1棵银杏树,可栽种7棵银杏树,则两侧最多栽种34棵银杏树。故选A。考点判断推理判断推理15在社会各个领域迅速发展的今天,全球却面临着气候方面的危机“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大量砍伐树木B.工业生产当中的大量二氧化碳进入到大气层中

10、C.全球植被面积减少D.人口增多答案:B解析: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工业过多地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进入大气。故选B。考点环境污染与海16智能手机有看视频、听音乐、浏览图片以及阅读小说等功能,这说明了智能手机有()A.多媒体功能B.数据库应用C.人工智能D.网络功能答案:A解析:智能手机有看视频、听音乐、浏览图片以及阅读小说等功能,这说明了智能手机有多媒体功能。故选A。考点计算机信息技17居民储蓄的直接目的是()A.为了更好地消费B.为了获得利息C.为了支援国家建设D.为国家经济建设筹集资金答案:B解析:A项,储蓄是居民投资理财的一种便捷的投资方式,储蓄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利息,

11、并不是为了更好地消费,A项错误;B项,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人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按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因此居民储蓄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利息,B项正确;C项,居民参加储蓄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但不是直接目的,C项错误;D项,居民参加储蓄可以为国家经济建设筹集资金,但不是直接目的,D项错误。故选B。考点思想政治素质18风格的形成也意味着艺术的成熟,风格越强烈,给人的印象越深刻。 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风格的形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能刻意设计而得。 颜柳欧赵,苏黄米蔡,风格鲜明,流传千古。 它是个人

12、漫长的艺术探索历程,有时甚至要付出一生的精力。 书法有个性,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几乎是每一位书法家的追求。 人云:“学书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句和句都含有重复词语“风格的形成”,因此这两句必然相连,且句对句形成了转折,应该是在之后;句中的代词“它”指代的是句中的“风格的形成”,所以在后,所以这三个序号的正确顺序应是。故选B。考点言语理解19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我国北方农民总结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可以创造规律C.规律具有条件性D.规律具有主观性

13、答案:A解析:A项,材料中人们总结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一农谚,体现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A项正确;B项,人不可以创造规律,这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B项错误;C项,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有一定的条件性,但规律没有条件性,C项错误;D项,规律具有客观性,D项错误。故选A。考点思想政治素质20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治理问题成为又一个重要的国际话题。世界各国面临多个需要携手解决的问题,治理需求上升,然而大国间由于嫌隙不断,协调能力变弱。过去作为全球问题主要解决者的欧美国家,自身问题重重,显得有心无力。在这种局面下,世界期待中国有所作为。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全球治理

14、问题,国国有责B.全球治理问题,欧美国家心有余而力不足C.全球治理问题,中国正在走进世界舞台中央D.全球治理问题,亟需解决答案:C解析:文段一开始介绍了“世界面临多个需要携手解决的问题”,然后介绍了“欧美国家有心无力”的现状,引出文段主旨:世界期待中国有所作为。A项,文段强调的是中国的作为,不是“国国有责”,A项错误;B项,欧美国家的现状不是重点,B项错误;C项,全球治理问题,中国正在走进世界舞台中央,C项正确;D项,全球治理问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在,重点在中国的作用,D项错误。故选C。考点言语理解21全球环境问题按其相对严重性,排在前三位的是()A.全球增温问题,臭氧空洞问题,酸雨问题B.海

15、洋污染问题,土壤荒漠化问题,物种灭绝问题C.森林面积减少问题,饮用水污染问题,有害废弃物越境迁移问题D.饮用水污染问题,土壤荒漠化问题,噪声污染问题答案:A解析:全球环境问题按其相对严重性,排在前三位的是全球增温问题,臭氧空洞问题,酸雨问题。故选A。考点环境污染与海22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文本图像等信息,所有的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都为()A.二进制B.八进制C.十进制D.十六进制答案:A解析:所有的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都为二进制形式。故选A。考点计算机信息技23在团队建设过程中的稳定期,需要一位()的领导者来帮助团队度过这一阶段。A.教练型B.支持型C.授权型D.告知型答案:B解析:在团

16、队建设过程中的稳定期,团队逐渐走向规范,相互间的信任加强,这一期间的领导者应该少指挥、多支持、共同做决定,所以需要支持型的领导者来帮助团队顺利度过这一阶段。故选B。考点团队合作24我国的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A.东汉B.魏晋C.隋朝D.唐朝答案:C解析: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由隋文帝杨坚创立。故选C。考点人文常识25下列有关台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台风是发生在西太平洋和南海海域,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213级的热带气旋B.台风的发生有季节性,一般发生在夏秋之间,最早发生在五月初,最迟发生在十一月C.台风的形成需要具备高温、高湿的大气D.台风眼区是最容易形成灾害的狂风暴雨区答案:D解析:台

17、风中最大风速发生在云墙的内侧,最大暴雨发生在云墙区,所以云墙区是最容易形成灾害的狂风暴雨区,并非台风眼区。故选D。考点灾害专项题库2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手或其他物品轻敲瓷器,通过声音就能判断瓷器的好坏B.地震、台风的信息可以通过监测次声波得知C.除了大型客车,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避免因平面镜成像而造成事故D.打开冰箱门,会有白气冒出,这是因为冰箱里的水蒸气遇热液化答案:D解析:A项,判断瓷器好坏,可以利用音色来辨别,如果声音清脆响亮,瓷器就没有裂缝,如果声音沉闷喑哑,瓷器就有裂缝,A项正确;B项,一些自然灾害发生时,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所以通过监测次

18、声波能获取相关信息,B项正确;C项,对于绝大多数汽车来说,如果前窗是竖直的,就相当于一块平面镜,除了透光还能反光,车内的景象就会映在前窗上,出现一个等大的虚像,司机会产生错觉,分不清车内和车外的景象,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如果前窗是倾斜的,车内的景象就会呈现在正上方,而车外的人是不可能走在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与车外的景象分开了,司机不会产生错觉,也就不会因此导致事故。而大型客车都比较高,车外行人的像不会出现在前窗上,所以司机容易区分车内与车外的景象,C项正确;D项,打开冰箱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D项错误。故选D。考点物理常识27张伟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下面几种情境中,他引用古诗

19、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张伟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B.张伟的同学王涛写作文时想用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张伟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呀!”C.张伟的同学李华要到外地上学,张伟为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李华,你现在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D.张伟的同学刘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张伟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答案:D解析:A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的是雪花,而不是梨花,A项错误;B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指的是人际交往方面,

20、不适合用于表现读书乐趣,B项错误;C项,“与君离别意,同时宦游人”说的是因为官场原因而远走,不适合用在去外地上学,C项错误;D项,“学而不思则罔”说的是学习了却不思考,不求甚解,符合语境,D项正确。故选D。考点言语理解28据此,洪堡提出了青藏高原“热岛效应”理论。这不符合常理。早在18世纪末,德国科学家洪堡就发现,赤道附近的高山雪线,比中纬度的青藏高原许多高山的雪线低200米左右。故其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他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得多。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青藏高原由于下垫面大面积提升,相当于把“火炉”升高了。由于赤道地区热量较高,高山雪线通常应该从赤道向

21、两极递降,到极地附近降至海平面。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观察选项,首先确定首句,首句在之中,句中有“由于”,是因果解释句,不适合做首句,故为首句,排除C、D项。句中的“这不符合常理”中的“这”指代前一句中不合理的现象,只有句中有不合理的现象,故捆绑,排除B项。故选A。考点言语理解29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桥梁吊绳中所使用的聚乙烯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蔬菜中残留的农药可以用酸性物质浸泡,降低农药的药性C.印刷电路板常用化学腐蚀剂来生产,这种化学腐蚀剂是氯化铁D.点燃蜡烛的黑炭具有吸附性,因此可点燃蜡烛去除烟味答案:B解析:

22、绝大多数农药都是偏酸性的,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用碱水浸泡可有效除掉蔬菜表面的农药,降低药性。故选B。考点化学常识30下列选项中,准确反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具体要求的是()A.互助协作B.爱岗敬业C.遵纪守法D.诚实守信答案:A解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故选A。考点职业道德与职31从一个装有水的水池向外排水,规定每周二、四、六每天排出剩余水量的吉,其余日期每天排出剩余水量的1/2。如此连续操作6天后,水池中剩余相当于总容量1/72的水。问最开始时水池中

23、的水量最多相当于总容量的()A.1/2B.1/3C.1/4D.5/8答案:A解析:设水池总容量为x,当连续排水的第一天为周日时,解得x=1/2。故选A考点判断推理判断推理32右手下坡去十来步,就是一条小溪,水却不深。踏着溪中的几块垫脚石过了溪,路旁有茅棚,住着一两家老百姓。小屋前门有一条小路,曲折向外,在松林中行数百米,便豁然开朗。还有很多美丽的骨牌草,有的还是很青翠,有的已经枯黄。左手上坡是一条较为正式的路,隔路又是一片松林,坡头长满了半人高的茅草。将上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B.C.D.答案:D解析:观察选项,确定能够捆绑的句子,中引出“小溪”的概念,接着中提

24、到“踏着溪中的几块垫脚石过了溪”,故捆绑。句句末提到“半人高的茅草”,而开头提到“还有很多美丽的骨牌草”,逻辑连贯,故捆绑。中提到“隔路又是一片松林”,中也提到“松林”,故在前。正确排序为。故选D。考点言语理解33甲、乙、丙三员工共同修剪6060平方米草地,甲的修剪效率为30平方米/分钟,乙的修剪效率为40平方米/分钟,丙的修剪效率为60平方米/分钟。上午,甲7点3开始修剪,乙7点45分开始修剪,丙8点15开始修剪,他们同一时间完成工作,乙用了()分钟。A.57B.58C.59D.60答案:A解析:设丙工作x分钟,则乙工作x+3钟,甲工作x+45分钟,由题意,得30(x+45)+40(x+30

25、)+60 x=6060,解得x=27,则乙工作57分钟。故选A。考点判断推理判断推理34“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百家中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孟子B.韩非子C.荀子D.老子答案:C解析:“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荀子天论,是荀子的观点。故选C考点人文常识35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某地政府不断拓宽和新建公路,但是这些新拓建的路面很快就被车流淹没,交通拥堵状况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无助于解释这一现象?()A.新拓建公路的最低限速比其他公路要高一些B.新拓建公路会诱使人们更多地购买和使用汽车C.新拓建公路会导致沿线居民区和商业区增加D.人们偏

26、向于在新拓建的公路上行驶答案:A解析:A项,最低限速与交通拥挤之间关系不明确,不能解释该现象,A项正确;B项,更多人购买和使用汽车,即使拓建路面,交通拥挤反而越来越严重,B项错误;C项,沿线居民区和商业区增加,人流量大,导致交通拥挤,C项错误;D项,人们偏向于在新拓建公路上行驶,导致新拓建的公路交通拥挤,D项错误。故选A。考点判断推理判断推理36次生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环境污染是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使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态破坏是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引起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27、()A.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不均,进一步加剧了水紧张状态B.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污染水质,影响生态平衡C.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土地荒漠化,使土地面积和产出量降低D.汽车排出的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作用下生有害的浅蓝色烟雾答案:D解析:A项,水资源分布不均,是自然环境和气候造成的结果,而非人为造成,A项错误;B项,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是人类直接破坏植被,而非“人类向环境排放超过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B项错误;C项,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土地荒漠化,是人类直接破坏土地,而非“人类向环境排放超过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C项错误;D项,汽车排出的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作用下生成的有害浅蓝色烟雾,是人类排放碳氢

28、化合物污染了空气,属于环境污染,D项正确。故选D。考点环境污染与海37对于法律事实分类正确的是()A.法律事件法律后果B.法律后果法律责任C.法律事件法律行为D.法律行为法律制裁答案:C解析: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它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故选C。考点法律常识38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答案:A解析: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爱好和平、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考点思想道德素质39“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告诉我们()A.任何人都有缺点,追求完美是不现实的B.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29、,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完善自己C.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我们不必完善自己的缺点D.有缺点我也不怕,因为“人无完人”答案:B解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指的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指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故选B。考点心理素质与社40雪中送炭:火上浇油()A.家喻户晓:默默无闻B.凤毛麟角:多如牛毛C.胸有成竹:不知所措D.锦上添花:落井下石答案:D解析:雪中送炭是褒义词,火上浇油是贬义词,且两词互为反义词;锦上添花是褒义词,落井下石是贬义词,两词互为反义词。故选D。考点类比推理41一辆汽车第一天行驶了5个小时,第二天行驶了600公里,第三天比第一天少行驶200公里,三天共行驶了800小时。已知第一天的平均速度与三天全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