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通信技术复习知识点汇总复习课程_第1页
物联网通信技术复习知识点汇总复习课程_第2页
物联网通信技术复习知识点汇总复习课程_第3页
物联网通信技术复习知识点汇总复习课程_第4页
物联网通信技术复习知识点汇总复习课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联网通信技术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部分概述第0章概述物联网的框架结构信息的感知控制层数据采集子层短距离通信传输子层协同信息处理子层网络传输层应用层物联网通信系统感知控制层通信目的:将各种传感设备所感知的信息在较短的通信距离内传送到信息汇聚 系统,并由该系统传送(或互联)到网络传输层。特点:传输距离近,传输方式灵活,多样承载平台:有线、无线等网络传输层通信:如基于IP的通信协议由数据通信主机(或服务器)、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构成,在数据传 送网络支撑下的计算机通信系统。可由公众电话交换网 PST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分多址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TDCDMA数字数据网DDN异步传输模式ATM

2、帧中继第1篇数据通信基础第1章通信的基本模型与概念基带信号:信源(信息源,也称发送端)发出的没有经过调制(进行频谱搬移和变换)的原始电信号,信号频谱从零频附近 开始,具有低通形式。根据原始电信号的特征,基带信号可分 为数字基带信号和模拟基带信号(相应地,信源也分为数字信 源和模拟信源。)其由信源决定。频带信号:已调信号。在通信中,由于基带信号具有频率很低 的频谱分量,出于抗干扰和提高传输率考虑一般不宜直接传输 需要把基带信号变换成其频带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变换 后的信号就是频带信号。3模拟通信系统模型信道k噪声源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信息源信源编码信道编码数 字 调 制字 解 调信道译码道鼻信信

3、 源 译 码噪声源通信系统的分类按调制方式分:载波调制脉冲调制 按信号特征分: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按传输媒介分:有线无线 按信号复用分:频分时分码分通信方式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通信方式并行通信方式7信息量:信息多少的量度。在信息论中,认为信源输出的消息是随机的。即在未收到消息之 前,是不能肯定信源到底发送什么样的消息。而通信的目的也就是 要使接收者在接收到消息后,尽可能多的解除接收者对信源所存在 的疑义(不确定度),因此这个被解除的不定度实际上就是在通信 中所要传送的信息量。I lOga P(X)0或1,且相互独立,例,设二进制离散信源以相等的概率发送 则信源输出的每个符号所含信息量为

4、多少?1(0)lOgaP(0)log2 211(1)lOgaP(1)log2 21消息的信息量:一条消息由若干个事件组成,如果各事件相互独立,那么所有事件发生的概率即为各个事件信息量的总和Il(P(X1) l(P(X2)logaP(Xi)i 12log242log2例,一离散信源由0,1,2,3,四个符号组成,它们出现的概 率分别3/8,1/4,1/4,1/8,且每个符号的出现相互独立,则试求以下信息的信息量是多少?I(0) 3log 23I(1)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1I(2) 3log 2 ;I(3)4I I(0) I (1) I(2) I 收到一个符号时获得的平均信息量nH

5、(x)P(Glog2P(Gi 1例,一离散信源由0, 1, 2, 3,四个符号组成,它们出现的概 率分别3/8,1/4,1/4,1/8,且每个符号的出现相互独立,则试求信息2010230213的平均信息量是多少?3也38 U281, 11, 14log2; 4log24-log2-8 U281.906(bit / 符号)8.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主要性能指标比特(bit):是“信息量”的计量单位,1位二进制数所携带的 信息量即为1bit(比特),例如,10010110是8位二进制数字,所携 带的信息量为8bit。码元:(code cell)是携带信息的数字单位,是指在数字信道 中传送数字信号的一个波

6、形符号,也即“时间轴上的一个信号编码 单元”。在数字通信中常常用时间间隔相同的符号来表示一个二进 制数字,这样的时间间隔内的信号称为(二进制)码元。码元和比特的关系:一个以m波特传送信号的线路,其传送二 进制数据的速率不一定是 m比特/秒,因为每个信号可以运载几个比 特,例如,若使用0、1、2、3、4、5、6、7共8个电平级,则需要 2八3,即3个比特来表示一个信号值,可以理解为一个码元为三个比 特。信息传输速率:通信线路(或系统)单位时间(每秒)内传输的信 息量,即每秒能传输的二进制位数,通常用Rb表示,其单位是比特/秒(bit/s 或b/s,英文缩略语为 bps)。码元传输速率:其定义为每

7、秒钟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 波 特,又可以称为波特率码元速率和数据速率的关系:Rb=RBIbM误比特率二传输中出错信息的比特个数/传输信息的比特总数*100%。误码率二传输中的出错码元的个数/传输的码元的总个数*100%。误码率与误比特率的关系:误比特率=误码率/(log2M)信噪比是信号与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S PSN FN书上例题1.5.1-1.5.2第2章数据通信的基础理论1时域分析:在时域内对信号进行滤波、放大、统计特征计算、 相关性分析等处理,统称为信号的时域分析。波长: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 离,叫做波的波长周期T :任一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用符号T表

8、示,周期的单位是s。频率f :介质中任一质点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用符号f表示。单位是Hz.波速v :单位时间内振动(波形)所传播的距离。频域分析:在信号频域分析是采用傅立叶变换将时域信号x(t)变换为频域信号X(f),从而帮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信号 的特征。频域任一信号,只要符合一定条件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不同频 率的正弦(或余弦)分量的线性叠加;每一个特定频率的正弦 分量都有它相应的幅度和相位。频谱:对于一个信号,它的各分量的幅度和相位分别是频率的 函数;或者合起来,它的复数幅度是频率的函数。这种幅度 (或相位)关于频率的函数,就称为信号的频谱。频谱图:当把信号频谱,即幅度(或

9、相位)关于频率的变化关 系用图来表示,就形成频谱图1g2C4傅里叶级数:展开其实只是在做一个动作,那就是把函数“投 影”到一系列由三角函数构成的“坐标轴”上ansin(2 nft)bmcos(2 mft)n 1m 12 tan T o g(t)sin(2 nft)dt2 tbmT 0 g(t)cos(2 fmt)dtg(t)dt5傅里叶变换:傅里叶级数针对的是周期信号。即可针对周期信 号,也可针对非周期信号的是傅里叶变换 傅里叶逆变换|F( ) Ff(t) f兀f(t) F 1F( ) 21F( )ej td6信号带宽:是信号频谱的宽度,也就是信号的最高频率分量与最低频率分量之差例:如果方波信

10、号基频为 500Hz,最高频率分量是11次谐波的 频率为5.5kHz,其带宽只需要5kHz,远小于信道带宽,是否就 能很好地通过信道(通带为 1.5kHz至15kHz,其带宽为13.5kHz)呢?其实,该信号在信道上传输时,基频被滤掉了,仅各次谐波能 够通过,信号波形一定是不堪入目的。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电路交换:由于电路交换在通信之前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 条被双方独占的物理通路(由通信双方之间的交换设备和链路 逐段连接而成)。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是以报文为数据交换的单位,报文携带有 目标地址、源地址等信息,在交换结点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 式。分组交换:分组交换仍采用存储转发

11、传输方式,但将一个长报 文先分割为若干个较短的分组,然后把这些分组(携带源、目 的地址和编号信息)逐个地发送出去。分组交换有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交换方式数据报:在目的地需要重新组装报文。优点:如有故障可绕过故障点。缺点:不能保证按顺序到达,丢失不能立即知晓。虚电路:在数据传输之前必须通过虚呼叫设置一条虚电路。它 适用于两端之间长时间的数据交换。优点:可靠、保持顺序;缺点:如有故障,则经过故障点的数据全部丢失.第三章 数据通信中的信道1信道的模型狭义信道: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用以传输信号的传输媒介定义为狭义信道广义信道:从研究消息传输的角度,我们所关心的是通信系统 的基本问题,除了传输媒介,还包

12、括调制器,加密,编码等部 分,这种扩大了范围的信道叫广义信道。4恒参信道:信道的各项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信道,它对信号的影响 是确定的。恒参信道是对信号的影响是确定的或者是变化 极其缓慢的,通常包括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光纤,卫 星中继等。随参信道:信道的各项参数 随时间变化的信道,它对信号的影响一般是不确定的。随参信道是指信道传输特性承时间快速变化的信道,常见的随参信道有陆地移动信道,短波电离层反射 信道,超短波流星余迹散射信道,超短波及微波对流层散射信道等。离散信道:信道中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离散的,则信道是离 散信道。连续信道:信道中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的,则信道是连 续信道。

13、无记忆信道:信道的当前输出仅与当前输入有关。有记忆信道:信道当前输出不仅与当前输入有关,而且还与以前 的输入有关。模拟信道:传输模拟信号的信道。数字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信道物理信道:一个实际存在的物理实体信道称为物理信道,包含 实际存在的物理设备和传输物理媒质。逻辑信道: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在一个物理信道中来传输多路信 号而划分的信道称为逻辑信道。信道的容量:是衡量最大传输能力的重要参数。离散信道的信 道模型用转移概率表示!连续信道的信道模型用时变线性系统来 表示!P&)是发送端发送Xi的概率P(X/y)是信道输出符号为y 而信道输入符号为Xj的条件概率.互信息量:后验概率与先验概率之比的对数称为

14、互信息量 :i(xs,yj logP(xyJP(Xj)lbP(xJ lbP(xi/yi) lbP(x) ( lbP(x/y)信道传输的平均信息量l(X, Y) El(Xj,yj)nmnPd)lbP(Xi)P(yi) P(Xi/yi)lbP(Xi/yJi 1j 1i 1H(X) H(X/Y)例:设信息源由符号0和1组成,顺次选择两符号构成所有可能 的消息,如果消息传输速率是每秒1000符号,且符号出现的概率相等。传输中,平均每 100符号 中有一个符号不正确,试问 这时传输的信息的平均信息量是多少?1111”口H(X)(2log2-乙砲??)1(bit / 符号)H(X /Y)(0.99log2

15、0.99 0.01log20.01)0.081(bit / 符号)I (x / y收集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管1理员删除18信息传输速率:指信道在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的平均信息量,用R表示,即R H) Hi(X/ Y)Hl(X) rH (X) Hl(X /Y) rH (Y)B(Hz)例:设信息源由符号0和1组成,顺次选择两符号构成所有可能 的消息,如果消息传输速率是每秒1000符号,且符号出现的概率相等。传输中,平均每100符号 中有一个符号不正确,试问这时传输的信息的速率是多少?Rb r?I(X, Y) rH(x) H(x/y)1000(符号 / 秒)0.919(bit/ 符号)919(bit /

16、 秒)19信道容量:一个信道的传输通力应用信道最大可能传输的速率 来衡量,即对于一切可能的信源概率分布,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R的最大值为信道容量,记为CC maxp(x) R maxp&)l (X;Y) maXp(x)HO) H/ Y)信道容量定义为信道中每个符号平均所能传递的最大信息量, 也就是最大I (X ; Y)值。此时输入的概率分布称为最佳输入分 布二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在有噪声信道中,若信道带宽为B(Hz),信道输出的信号功率为S(W)以及连续信道的容量为C Blb(1 S/ N) (bit /sec)上式也叫香农公式。它表明,当信号与作用在信息上的起伏噪 声的平均功率时,在具有一定频

17、带宽度B的信道上, 理论上单位时间内可能传输的信息量的极限值。电视图像可以大致认为由300000个小像元组成。对于一般要求的对比度,每一像元大约取10个可辨别的亮度电平(例如对应黑色,深灰色,浅灰色,白色等)。现假如对于任何像元,10个亮度电平是等概率出现的,每秒发送30帧图像;还已知,为了满意地重现图像,要求信噪比为1000 (即30dB).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来计算传输上述信号所需要的带宽。每一个像元能以概率取10个亮度电平,所以每个像元的信息量 为log210 3.32(bit)每秒内传送的信息量为log210 300000 3099600 3029.9 106(bit)无线信道双绞线(T

18、wisted Pair ):双绞线是两根绝缘铜线相互缠绕而成的有规则的螺旋形介质,由1对线作为一条通信线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是由4对双绞线构成双绞线电缆。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 )以硬铜线为芯,外包一层绝缘材 料和网状的外屏蔽层,上面又覆盖一层保护性材料。光纤:光导纤维简称为光纤(optical fiber),它是发展最为迅速的传输介质。无线信道无线电波:波长从几千米到0.3米左右,一般的电视和无线电广 播的波段就是用这种波;微波:波长从0.3米到10-3米,这些波多用在雷达或其它通讯系 统;红外线:波长从10-3米到7.8 X 10-7米;可见光:这是人们所能感光的极狭窄的一

19、个波段.波长从(783.8 )X 10-6厘米.光是原子或分子内的电子运动状态改变时所发 出的电磁波.由于它是我们能够直接感受而察觉的电磁波极少的 那一部分;紫外线:波长从3X 10-7米到6X 10-10米.这些波产生的原因和光 波类似,常常在放电时发出.由于它的能量和一般化学反应所牵 涉的能量大小相当,因此紫外光的化学效应最强;伦琴射线:这部分电磁波谱,波长从2X 10-9米到6X 10-12米.伦 琴射线(X射线)是电原子的内层电子由一个能态跳至另一个能 态时或电子在原子核电场内减速时所发出的;丫射线:是波长从10-1010-14米的电磁波.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地波传播:无线电波沿地球表面

20、传播到达接收端的传播方式天波传播:自发射天线发射的电波,在高空被电离层反射回来 到达接收端的传播方式地波-电离层波导传播:电波在地面-电离层传播,通常用来长距 离通信。视线传播:发射的电磁 波像光线一样直线传播或经过大地反 射到接收端的传播方式。散射传播:利用对流层或电离层中的不对称性来散射无线电 波,使无线电波传播到视距以外的地方的传播方式。外大气层及行星际空间电波传播:电波传播的空间主要是在外大气层或行星际空间,并且是以宇宙飞船、人造地球卫星或星 体为对象,在地一空或空一空之间传播方式。第四章信源编码抽样抽样:对模拟信号在时域上的离散化,即对一个时间连续,幅 度也连续的信号转变成时间离散,

21、幅度连续的信号的过程。自然抽样:在调制中,得到的已调信号 xs(nTs)的脉冲顶部和原 模拟信号波形相同。这种抽样常称为自然抽样。平顶抽样:在实际应用中,则常用“抽样保持电路”产生的抽 样信号,平顶抽样。低通抽样定理:对于一个频率范围在0, f h范围的时间连续信号x(t),若抽样频率fs 2fH,对其均匀抽样,则x(t)被Xs(nTShT() x(t)s( nTs)完全确定,或者说抽样信号xs( nTs)将无失真地恢复出x(t)即若抽样频率fs 2fH,则Xs(f)中包含的每个X(f)互不重叠, 就能够用一个低通滤波器分离 X(f),也就是能从抽样信号中恢 复原信号。这一最低抽样速率2fH称

22、为奈奎斯特速率。与此相 应的最小抽样时间间隔称为奈奎斯特间隔。带通模拟信号的抽样定理:设带通模拟信号的频带限制在fL和fH之间,信号带宽B = f H f Lo则此带通模拟信号所需最小抽样频率fsfs 2B2(行 nB)nn为小于(fh / B)的最大整数部分,n =1 , 2,;例 4.1.1量化均匀量化:把输入信号的取值区域按 距离均匀分割的量化 称为 均匀量化。即量化间隔是均匀的。非均匀量化:把输入信号的取值区域按 距离非均匀分割的量化 称为非均匀量化。量化间隔随信号抽样值的不同而变化:信号 抽样值小时,量化间隔 也小;信号抽样值大时,量化间隔v也变大。在信号发射端,为实现非均匀量化,信

23、号需要进行适当的变 换,通常这一变换过程称为压缩压缩 y = f(x),在信号接收端,信号需要进行适当的反变换,通常这一变换过 程称为扩张扩张 x= f-1 (y),关于电话信号的压缩特性,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了两种建议,即A压缩律和 压缩律,以及相应的近似算法一13折线法和15折线法。 我国大陆、欧洲各国以及国际间互连时采用A律及相应的13折线法;北美、日本和韩国等少数国家和地区采 用律及15折线法。非均匀量化的过程:书上41页。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比较若用13折线法中的(第一和第二段)最小量化间隔作为均匀 量化时的量化间隔,则13折线法中第一至第八段包含的均匀量 化间隔数分别为 16

24、、16、32、64、128、256、512、1024,共有 2048个均匀量化间隔,而非均匀量化时只有128个量化间隔。因此,在保证小信号的量化间隔相等的条件下,均匀量化需要 11比特编码,而非均匀量化只要 7比特就够了。量化噪声:在语言编码通信中,解调后信号和原传递信号的差 异是因幅度和时间的量化而产生的,这种失真称为量化失真。 因为这种失真和杂乱的干扰一样,听起来和元件产生的热噪声 相似,所以叫做量化噪声。加性噪声:一般指热噪声、散弹噪声等,它们与信号的关系是 相加,不管有没有信号,噪声都存在脉冲编码调制 PCM 是Pulse Code Modulation 的缩写。脉 冲编码调制是数字通

25、信的编码方式之一。主要过程是将话音、图像等模拟信号每隔一定时间进行取样,使其离散化,同时将 抽样值按分层单位四舍五入取整量化,同时将抽样值按一组二 进制码来表示抽样脉冲的幅值。逐次比较法编码原理:7/11症换电路自然二进制码、格雷二进制码,折叠二进制码(书45)增量调制:增量调制的基本原理是于 1946年提出的,它是一 种最简单的差值脉冲编码。每个抽样值不是独立编码,而是先根据前几个抽样值计算出一个预测值,再取当前抽样值和预测 值之差。将此差值编码并传输;基本量化噪声:e(t)(a)基本量化噪声过载量化噪声:(b)过载量化噪声第五章数字基带传输基带传输:不经过调制直接进行数字信号传输的传输方式

26、频带传输:将数字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传输的传输方式码型:数字信号的电脉冲结构。码型变换:数字信息的电脉冲表示过程中传输代码之间的变换。 码型变换相当于信道编码,其目的是使信号利于信道传输。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单极性归零码(过渡码型):双极性归零码,差分编码过渡码型,可以直接提取同步信号,是针对其他适合信道传 输,但不能直接提取同步信号的码型,可将其变换为单极性归 零码后提取同步信号!带限系统对脉冲信号的影响:数字信号是由一个个脉冲组合而成的序列,其输入信号的频谱较宽,而信道对于信号的各个频 率成分传输的衰耗是不同的,各个频率成分在经过不同衰减后,再叠加在一起的波形肯定与原来的有形状不同了。当

27、一个 脉冲通过低通信道号,输出的是一个时间上展宽的信号,这是 由于输入冲激函数的频谱无限宽,而其中只有一部分能通过信 道,这部分对应的时域信号就有一个长长的拖尾。码间干扰:通信时,发送端是一个脉冲(码元)一个脉冲(码 元)传输的,在接收端接收信号时,恢复数据时,信号的拖尾 可能 会影响前一个码元和下一个码元的判决即它对其它码元的 判决引起的干扰称为码间干扰均衡:指对系统传输特性的补偿和校正。均衡器:在基带系统中插入的可以校正或补偿的系统,其位置 在接收滤波器之后抽样判决前。目的是减少码间干扰。时域均衡:时域均衡,则是直接从时间响应考虑,使包括均衡 器在内的整个系统的冲激响应满足无码间串扰条件。

28、时域均衡原理:利用均衡器产生相应波形去补偿畸变的波形,关在最后 通过抽样判决来最有效地消除码间干扰时域均衡器:由横向滤波器构成,具有固定的延迟间隔,增益 可调的多抽头滤波器。将输入端抽样时刻上有码间串扰的响应 波形变成抽样时刻上无码间串扰的响应波形。频域均衡:频域均衡是从频率响应考虑,使包括均衡器在内的 整个系统的总传输函数满足无失真传输条件。眼图:是一系列数字信号 在示波器上累积而显示的图形。 例:一个完整的眼图应该包含从“ 000”到“ 111”的所有状态 组,且每一个状态组发生的次数要尽量一致,否则有些信息将 无法呈现在屏幕上,八种状态形成的眼图如下所示。眼图的几点结论TTTwmnimn

29、丨丨ifTmH处!梆準一呻址时-r - 吠伯号ITTTTIII1IH最佳抽样时刻应是“眼睛”张开最大的时刻;眼图斜边的斜率决定了系统对抽样定时误差的灵敏程度: 率越大, 对定时误差越灵敏;图的阴影区的垂直高度表示信号的畸变范围;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图中央的横轴位置对应于判决门限电平;抽样时刻上,上下两阴影区的间隔距离之半为噪声的容限 ,噪 声瞬时值超过它就可能发生错误判决;图中倾斜阴影带与横轴相交的区间表示了接收波形零点位置的 变化范围, 即过零点畸变,它对于利用信号零交点的平均位 置来提取定时信息的接收系统有很大影响。第6章数字调制系统调制:待传输的低频信号托附到高频振荡的过

30、程就叫调制!调制技术概念延伸:用基带信号来控制高频载波信号某个参 数,即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个参数的变化与基带信号的变化具有 对应的关系!按调制器的功能进行分类幅度调制:用调制信号s(t)改变载波信号c(t)的幅度参数!频率调制:用调制信号s(t)改变载波信号c(t)的频率参数!相位率调制:用调制信号s(t)改变载波信号c(t)的相位参数!按调制信号的不同进行分类模拟调制、数字调制按载波信号的不同进行分类连续波调制、脉冲调制键控法:由于数字基带信号是离散的,即数字基带信号的每个 码元仅表示一个状态,数字基带信号就像一个开关的键一样, 所以数字调制采用的方法也叫键控法,即通过开关键控载波。幅度键控(

31、ASK、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的基本原 理7.模拟调制法基本原理(双边带调幅,相干解调)设信号f(t)的频谱为F ( j , )将f(t)乘以载波信号cos( ct)得到信号的已调信号即y(t) f(t)cos( ct)其中f (t)称为调制信号c 称为载波频率,y (t )称为已调信号.从频域上看,已调信号y(t)的频谱为原调制信号f(t)的频谱搬移到c处,幅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即1f(t)cos( ct) 2Fj( c) Fj( c)如果利用相干解调方法,即在解调的过程中,将接收信号(t)乘以载波(以后得到fb(t)即2 1 1 fb(t) y(t) cos( ct)f (t)c

32、os (t) - f (t) 一 f(t)cos(2 ct)2 2将信号fb(t)通过低通滤波器,只保留低频信号将得到) 1f(t) 2 f(t)2(t)与f(t)相比,除了幅度为原来的1夕卜,完全携带了原始信号的信息.2ASK振幅调制:通过高频载波信号的输出有,无来表示数字基 带信号“0”和“1”的。调制方法:直接相乘法、键控监控法解调方法:包络解调和相干解调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法)2FSK振幅调制:通载波的频率随二进制基带信号在 fl和f2两 个频率点间变化。e2FSK(t)Acos( itn),ACOS( 2tn),发送“1时 发送“0”时调制方法:直接调频、频移键控法 解调方法:包络解

33、调、 频移键控法、相干解调法、过零检测法、差分检测法 直接调频:是用数字基带信号直接控制载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频移键控法:用基带信号s(t )( 一个随机的1、0脉冲信号)分别控制两个电子开关,即分别与一个载波相乘即可得到调制后的2FSK信号,解调方法:包络解调和频移键控法包络检测法相干解调e2FSK过零检测法:过零检测法解调器的基本原理是,二进制频移键控 信号的过零点数随载波频率不同而异,通过检测过零点数从而 得到频率的变化差分检测法:输入信号经带通滤波器滤除带外无用信号后被分成两路,一路直接送乘法器,另一路经时延后送乘法器,相乘后再经低通滤波器去除高频成分即可提取基带信号二进制相移键控(2

34、PSK :在2PSK中,通常用初始相位0和 分别表示二进制“ 0”和“1”。因此,2PSK信号的时 域表达式为62psK(t) Acos( ct n)式中,n表示第n个符号的绝对相位:0,发送“0”时n ,发送“1时2PSK信号的调制:调制方法:直接调制的方法、相移键控法解调方法:相干解调法直接调制:s(t)双极性键控法:开关电路2PSK信号的解调:由于2PSK是一单频信号,只能用相干解调方法 来解调,该方法也称为极性比较法倒“n”现象:在2PSK信号的载波恢复过程中存在着的相位模 糊,即恢复的本地载波与所需的相干载波可能同相,也可能反 相,这种相位关系的不确定性将会造成解调出的数字基带信号

35、与发送的数字基带信号正好相反,即“1”变为“ 0”,“ 0”变为“1”,判决器输出数字信号全部出错。这种现象称为 2PSK方式的“倒n”现象或“反相工作”11相对相移键控DPSK利用前后相邻码元的载波相对相位变化传 递数字信息,又称相对相移键控。假设 为当前码元与前一码元的载波相位差,定义数字信息与 之间的关系为(国际标准)0,表示数字信息“0”,表示数字信息“1二进制数字信息:1 1 0 1 0 0 1 1 02DPSK信 号相位:0000或00 0000调制方法:直接调相法移键控法(书上71页)解调方法:相干差分译码和相位差分检测(书上71页)相位差分检测用这种方法解调时不需要专门的相干载

36、波,只需由收到的 2DPSK言号延时一个码元间隔,然后与 2DPSK言号本身相乘。相 乘器起着相位比较的作用,相乘结果反映了前后码元的相位差, 经低通滤波后再抽样判决,即可直接恢复出原始数字信息,故解 调器中不需要码反变换器。总结:调制方法解调方法幅度调制直接相乘法包络解调法、相干解调法幅移键控法频率调制直接法包络检测法,相干解调法、过频移键控法零检测法,差分检测法相移调制直接调相法相干解调法相移键控法相对相移调制直接调相法差分译码解调,相位比较差分相移键控法检测法第7章差错控制技术1)差错控制编码:为控制差错所采用的编码称为差错控制编码。基本原理概述:对二进制数字序列进行适当变化使原来彼此独

37、立,互不相关的信息码元序列产生某种规律,从而在接收端可 根据这种规律来检测所传输信息的正确性或纠正传输中所产生 的差错。检错码:只能发现错误但不能纠正的编码叫检错码。纠错码:不但能发现错误还不能纠正的编码叫纠错码。2)码长:码组中码元的总位数,又称为码组长度。3)码字的汉明重量: 在分组码中,把码组中“ T的个数称为码组 的重量,简称码重。4)码距:把两个码组中对应位上数字不同的位数称为码组的距 离,简称码距。码距又称汉明距离。码距反映的是码组之间的 差异程度,比如,00和01两组码的码距为1; 011和100的码 距为3。5)最小码距:多个码组之间相互比较,可能会有不同的码距,其中的最小值被

38、称为最小码距。比如,000、001、110三个码组相比较,码距有1和2两个值,则最小码距为 1。6)纠/检错能力与最小码距 dmin的关系根据理论推导,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一个码组内要想检出 e位误码,要求最小码距为dmine+1在一个码组内要想纠正t位误码,要求最小码距为 dmin 2 t +1(3)在一个码组内要想纠正t位误码,同时检测出 e位误码(et),要求最小码距为dmin t +e+1(et)7)编码效率:分组码一般用符号(n, k)表示,其中n是码组的总位数,又称为码组的长度(码长),k是码组中信息码元的数目,n-k=r为码组中的监督码元数目,或称监督位数目编码效率二信息码

39、位数/码组总位数8)差错控制方式:9)前向纠错法(FEC 接收端不仅能在收到的信码中发现有错 码,还能够纠正错码。对于二进制系统,如果能够确定错码的 地方,就能够纠正它。优点:不需要反向信道,也不存在由于反复重发而延误时间, 实时性好,缺点:但是纠错设备要比检错设备复杂。10)检错重发法(ARQ :接收端在收到的信码中检测出(发现)错码时,即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收到为止。所谓检测出错码是指在若干接收码元中知道有一个或一些是错 的,但不一定知道该错码的准确位置。采用这种差错控制方法 需要具备双向信道。11)混合纠错HEC :这一方式实质上是 FEC和ARQ方式的综合。当收端接收到少量错码

40、时,就在接收端直接纠正,即采用前向纠错方案;当错码太多超过其纠错能力时,则采用检错 重发方式。HEC充分利用了前向纠错和检错重发系统的特点,性 能较好。但需要双向信道,且系统设备较复杂。12)信息反馈(IRQ):接收端将收到的信码原封不动地转发回发 送端,并与原发送信码相比较。如果发现错误,则发送端再进 行重发,否则不做任何处理,继续发送后面的信息。这种方法 原理和设备都较简单,但需要有双向信道,传输效率较低。13)奇偶监督码:是数据通信中最常见的一种简单检错码,其编码 规则是:把信息码先分组,形成多个许用码组,在每一个许用码组最后(最低位)加上一位监督码元即可。加上监督码元后使该码组中1的数

41、目为奇数的编码称为奇数监督码,为偶数的 编码称为偶数监督码。对于偶数监督码必须保证an 1 an 2 an 3 La0对于奇数监督码必须保证an 1an 2an 3 Lao1简单的奇偶监督码只能检测出发生奇数个错误的码组14)定比码:又称等比码或等重码,它的每个许用码组中含1、0的个数是固定的。编码时,取所有含 I、0个数符合要求的码组 为许用码组,其余则为禁用码组。15)二维奇偶监督码:又称方阵码。二维奇偶校验码比一维奇偶校验码多了个列校验。因为比一维奇偶校验码多了个列校验,因此,其检错能力有所 提高。除了检出行中的所有奇数个误码及长度不大于行数的突 发性错误外,还可检出列中的所有奇数个误码

42、及长度不大于列 数的突发性错误。二维奇偶监督码不仅可用来检错,还可用来纠正一些错码。例如,当码组中仅在一行中有奇数个错误时, 则能够确定错码位置,从而纠正它。正反码:每一个正反码字由10个码元组成,其中5位信息 码,5位监督码。当信息码中的1为奇数时,监督码和信息码相同:如信息码为10101监督码为10101当信息码中的1为偶数时,监督码和信息码相反:如信息码为10010监督码为01101步骤在接收端,先将所接收码字中的信息位和监督位,按对应的 位进行模2加,得到一个5位的合成码,然后用合成码产生 一个校验码;如果接收的码字中的信息码中“ 1”的个数为奇数,则合成 码作为校验码,如果信息码中“

43、 1”个数为偶数,则合成码 的反码作为校验码,并根据书上表7.3.1作判决。例如发送码为10101 10101,接收码为1010110101, 合成码为10101 10101=00000,因为接收码字中的信息码中1的个数为奇数个,因此校验码为00000,根据表7.3.1无传输错误如发送码为10101 10101,接收码为1010100101, 合成码为 10101 00101=10000,因为接收码字中的信息码中1的个数为奇数个,因此校验码为10000因根据表7.3.1可看到错误发生在监督码“ T的位置上,故自动纠正为 10101。线性分组码定义线性码中信息位和监督位是由一些线性代数方程联系着

44、 的,或者说,线性码是按一组线性方程构成的,且监督码元仅 由本码组的信息码元确定。r.x编码过程 问:有践性&蛆码詡(叫k)为(7, 3)用 c G G G匸1 G G(愴宜鸟元)k (r佶且珂尤与盘脊码庫枸曲规下吴矗监捋位佶息位曲督位a6a5a4a3a2alaOa2a1ao0000000100011100010111001r ioo 1001010110100100011110101100101001101100r ooi 1r oioi1011101r oior oho0111110 110001110001111111弓 q - q + g + c循环码:若线性分组码各码字中的码元循环左

45、移位(右移位) 所形成的码字仍然是码组集合中的一个码字(除全零码外), 则这种码这是循环码。将k位信息位对应的码多项式 mx)乘以xn-k,得 y(x);用y(x)除以生成多项式g(x),得余式r (x);将余式r(x)对应的码列出,即为其校验码(监督码);将信息码与监督码一起构成循环码。xn km(x)g(x)Q(x)r(x)g(x)T(x) xnkm(x) r(x)例:信息码110,编(乙3)码信息码多项式m(x)=x2+x生成多项式g(x)=x 4+x2+x+1xn km(x) gxr65x xx4x2x1x2x1100000101111X21x x x 1101111 -10111于是

46、,编出码字 1100000+101=1100101第九章短距离有线通信技术数据终端间通信的系统结构数据终端间通信时需要通过数据通信设备对数据信息进行某种 变换和处理才能适合有线或无线信道的传输。数据终端设备(DTE, Data Terminal Equipment):指物联网终端或物联网中的计算机设备、以及其他数据终端设备。数据通信设备(DCE, Dat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可以是调制解调器(Modem)线路适配器、信号变换器等。接口标准:对于不同的通信线路,为了使不同厂家的产品能够 互联,DTE与 DCE在插接方式、引脚分配、电气性能及应答关系 上均应符合统一

47、的标准及规范。接口标准包括了机械性能、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4个方面机械性能:涉及的是 DTE和 DCE的实际物理连接。例:典型的是,信号以及控制信息的交换电路被捆扎成一根 电缆,该电缆的两端各有一个终接插头,该插头或者是公插 头、或者是母插头。位于电缆两端的DCE和DCE必须具有“性另相反的插头,以实现物理上的连接。如一端为公插头、则 另一端必须为母插头。电气特性:与电压电平及电压变换的时序相关。DET和DCE都必须使用相同的编码,相向的电压电平必须 不是相同的含义,还必须使用持续时间相同的信号元素等。这 些特性决定了能够达到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功能特性:定义的各种功能由具有不同含

48、义的各种交换电路 来执行这些功能分为数据电路、控制电路、时序电路以及电气 接地过程特性:定义了传输数据时发生的时间序列,它依据的是接口的功能特性。EIA RS-232C接口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于 1969年颁布的一个使 用串行二进制方式的 DTE与DCE间的接口标准。RS是Recommended Standard的缩写,232是标准的标记号码。RS-232C接口标准是一种非常广泛使用的标准,它广泛应用在 数据通信、自动化、仪器仪表等领域机械性能:第一排,从左到右共 13针,第二排从左到右共12 针。各针的功能如表 3.2.1所示。虽然RS-232C定义了 25个引 脚,但实际应用于串行通信时仅需

49、要 9个电压信号,即2个收 发数据信号RXD和TXD 6个控制信号和1个信号地。电气特性:电气标准特性主要规定了发送端驱动器与接收端接收器的电平关系、负载要求、信号速率及连接距离等。在TxD和RxD上要求,逻辑“ 1”(MARK为-3V-15V;逻辑“0”(SPACE为 +3V+15V 在 RTS CTS DTR和 DCD等控制线 上要求信号有效电压为+3V+15V信号无效电压为-3V-15V功能特性:DTE/DCE接口连线的功能特性主要是各引脚的功能进行定义,并说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RS-23C规定了 21条信号线和25芯连接,表9.2.2为接口电路的功能约定。过程特性:见书114。RS

50、-422A标准是一种以平衡方式传输的标准。平衡方式是指双端发送和双端接收,因此传输信号须采用两条线路,发送端和接 收端分别采用平衡发送器和差动接收器。RS-422A标准的电气特性对逻辑电平的定义是根据两条线间的电压差来决定的。当A的电平比B,的电平低-2V-6V时,表示逻辑“ 0”;当A的电 平比B,的电平高+2+6V时,表示逻辑“ 1”。当A的电平比B的电平大于200mA时,表示逻辑“ T;当 A的电平比B 的电平小于200mA时,表示逻辑“ 0”。RS-422标准规定了发送 端只有1个发送器,而接收端可以有多个接收器,这就意味 着,它可以实现点对多点通信,最多可接256个节点。即一个主 设

51、备(Master),其余为从设备(Slave ),从设备之间不能通 信。常用的RS-422A标准接口的芯片为 :MC3487/MC3486SN75174/SN75175等,它们是平衡驱动/接收器集成电路。RS-423A标准:是非平衡方式传输的,即以单线来传输信号,规定信号的参考电平为地。该标准规定电路中只允许有1个单端发送器,但可以有多个接收器。因此,允许在发送器和接收器间有一个电位差。标准规定逻辑“ 1”的电平必须超过 4V,但不 能超过6V;逻辑“0”的电平必须低于-4V,但不能低于-6V。 RS-423A标准由于采用了差动接收,提高了抗共模干扰能力,因 此与RS-232C相比,传输距离较

52、远、传输速率较快。当传输距 离为90m时,最大传输速率为100kbit/s ;若传输速率为 1kbit/s 时,传输距离可达1200mRS-485接口标准:是一种平衡传输方式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它与RS-422A兼容,并且扩展了 RS-422A的功能。RS-422A只允 许电路中有一个发送器,而 RS-485标准允许有多个发送器,RS-485采用共线电路结构,即在一对平衡传输线的两端配置终 端电阻,其发送器、接收器、以及组合收发单元可以挂在平衡 传输线上的任何位置,实现在数据传输中多个驱动器和接收器 共用同一传输线的多路传输。RS-485接口标准的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采用双

53、绞线,不用调制解调器 等通信设备的情况下,当传输速率为100kbit/s时,传输距离可达1200m 在9600bit/s 时,传输距离可达15km 在传输距 离为15m时,它的最大传输速率可达10Mbit/s。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 USB):是一种串行技术规范,其主要目的是简化计算机与外围设备的连接过程,USB并不完全是一个串行接口,而是一种 串行总线。目前,计算机 设备均配置了多个USB接 口,它可以接入种类繁多的外设,成 为了计算机及数据通信等电子、电气设备的通用接口USB的方便性体现在可自动设置、连接便捷、无需外部

54、电源、 接口通用等方面。在连接方面,USB等外设可直接插入到计算机的USB接 口上。不需要时,可直接将其拔下,USB设备的插拔不会损坏计算机和USB外设。USB 接口处包含了一个+5V的电源和地线接口, USB外设 可直接使用接入系统的电源和地,因此USB外设无需提供额外的电源,但当所接入的系统所提供的电源功率不足时,才需要给USB外设供电。it真机出唱JfeUS61 D1切usei 1车从日r补s(Full-spe*d;瞅年g月USS2 04购咖筑呵阳.科SVUOmAUSB3 0超息僅:6V/MOrnA.US6 3120V/5A20仆年12月CAN现场总线: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德国 BOS

55、CH公司为实 现现代汽车生产中众多的汽车内部测量与执行部件之间的数据 通信而开发的一种 串行数据通信协议。它是一种多主总线,具 有很高的可靠性,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1 )通信方式灵活。CAN为多主方式工作,网络上的任意节点 均可在任意时刻主动地向其他节点发送信息,而不分主从,且 不需站地址等结点信息;(2)CAN网络上的节点信息分成不同的优先级,以满足和协 调各自不同的实时性要求;(3)采用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技术,当多个节点同时发送信息 时,按优先级顺序通信,大大节省总线冲突仲裁时间,避免网 络瘫痪;(4)CAN通过报文滤波实现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及全局广播 等几种方式传送数据,无需专门的“调

56、度”;(5)传输速率最高可以达到 1Mbit/s(40m),直接传输距离最 远可以达到10km(传输速率在5kbit/s 以下);(6)CAN上的结点数主要取决于总线驱动电路,目前可达110个。报文标志符可达 2032种(CAN2.0A),扩展标准(CAN2.0B) 的报文标志符几乎不受限制;(7)短帧,传输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检错效果好。其中 每帧字节数最多为8个,能够满足工业领域的一般要求,也能 保证通信的实时性;(8)CAN每帧信息都有CRC校验及其他检错措施,保证了通 信的可靠性;(9)CAN总线通信接口中集成了 CAN协议的物理层和数据链 路层功能,可完成数据通信的成帧处理,包括位

57、填充、数据块 编码、循环冗余检验、优先级判别等;(10)通信介质可以为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选择灵活;(11)网络结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自动关闭输出功能,使总线上其他节点的操作不受影响;(12)已经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国际标准 ISO 11898 )。CAN的通信协议基于如下5条基本规则进行通信协调:1)总线访问。CAN控制器只能在总线空闲时开始发送,并 采用硬同步,所有 CAN空制器同步都位于帧起始的前 沿。为避免异步时钟因累计误差而错位,CAN总线中用硬同步后,满足一定条件的跳变进行重同步。信号使用差分电压传送,两条信号线被称为CANJ和CAN_L静态时均是2.5v左右,此时状态表

58、示为逻辑“ 1”,也可以叫 做隐性。用CAN_H:匕CAN_L高表示逻辑“ 0”,称为显性,2)非破坏性的位仲裁方式。当总线空闲时呈隐形电平,此 时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向总线发送一个显性电平作为一 个帧的开始。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同时发送, 就会产生总线冲突。CAN总线采用“载波监测/冲突避 免”(CSMA /CA)的通信技术。载波监测的意思是指在总 线上的每个节点在发送信息报文前都必须监测到总线上 有一段时间的空闲状态,一旦此空闲状态被监测到,那 么每个节点都有均等的机会来发送报文。这被称为多主 掌控。冲突避免是指在两个以上节点同时发送信息时, 节点本身首先会检测到出现冲突,然后采取相应

59、的措施 来解决这一冲突情况。当总线出现发送冲突时,通过仲 裁后原发送信息不会受到影响。所有的仲裁判别都不会 破坏优先级高的报文信息内容,也不会对其发送产生任 何时延。3)编码/解码:帧起始域、仲裁域、控制域、数据域和 CRC序列均使用位填充技术进行编码。在 CAN总线中, 每连续5个同状态的电平插入一位与它相补的电平,还 原时每5个同状态的电平后的相补电平删除,从而保证 了数据的透明。4)出错标注:当检测到位错误、填充错误、形式错误或应 答错误时,检测出错条件的 CAN控制器将发送一个出错 标志。5)超载标注:一些CAN控制器会发送一个或多个超载帧以 延迟下一个数据帧或远程帧的发送。Can 2

60、.0报文的帧格式:数据帧,远程帧,错误帧,超载帧第十章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 10m内)的无线电技 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 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蓝牙特点1)功耗低:由于蓝牙在的链路管理器中有功耗管理功能,可以 根据工作状况对功耗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不通信时,系统自 动进入休眠模式,来降低功耗。典型的蓝牙通信峰值电流一 般不超过30mA低功耗蓝牙峰值电流不超过 15mA蓝牙的三种类型的功耗分别为,远距离蓝牙发射功率为100mw (20 dBm),典型蓝牙发射功率为 2.5mw(4dBm),低功 耗蓝牙的发射功率为1m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