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工程技术交底_第1页
模型工程技术交底_第2页
模型工程技术交底_第3页
模型工程技术交底_第4页
模型工程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线路线别客运专线工程名称金鼎1号特大桥连续梁工程地点116#-119#墩工程部位模型工程编制刘庆波日期2007.11.2复核冯得礼日期2007.11.3编号:交底人另附劳务工学习签到表底樣与侧搂純魅纵向方木施工技术交底书接收人2007年11月5日1、模型拼装及加固本模型安装是在梁体支架施工完毕并做静载试压、测定变形量、调整好预拱度后进行的。底模型下有两层方木,一为中到中间距45cm的纵向10 x10cm方木,纵向方木上为中到中间距30cm横向10 x10cm方木。纵向方木与上支托之间缝隙须在调平方木前用小木楔块钉钉子填塞两边和下边缝隙,纵向和横向方木接头均须交错搭接,接头必须紧密,纵向方木接

2、头必须在上支托中心处,横向方木接头须在纵向方木中心处,纵横向方木接头处两边用爪钉钉牢固,纵向方木调平时只须固定单根方木两接头处标高,接头处纵向方木顶标高确定方式为(梁底标高+预拱度-底模厚 度-横向方木厚度),待纵向方木铺设完成一段时开始铺设横向方木,横向方木顶标高确定方式为(梁底标高+预拱度-底模厚度),以上纵横向方木顶标高由技术人员现场提供控制点,横向方木两边边界控制时须根据测量人员测放的纵向5米间距红油漆点拉线控制,由于梁底有弧度,所以横向方木和纵向方木之间调平时局部存在缝隙,在调平横向方木时用小木楔块两边对称填塞缝隙,采用3cm钉子固定小木楔块在纵向方木上,横向方木调平完成时用5cm钉

3、子斜着固定横向方木在纵向方木上,调平完成后开始安装模型,安装时先安装侧模,再安装底模,由于侧模为大块定型钢模,且钢模接缝为公母缝形式,考虑拼装钢模方便快捷,所以决定由116#向119#方向安装,模型分节示意图及侧模加工大样图如下:模型分节示意图呱細中删./叽r_1200812003_.JKU113ATA2A1A0L-B162B3B4A7一亠一一_外侧模型在加工时自带支架与底模高程相当,下设一根平行于底模的支架,支架放置于碗式扣件上方的方木上,安装时须按施工员提供的控制线和数据严格控制模型位置和高度,外模稳固采用上中下三层普管十字扣件连接稳定在外侧支架上并采用支托配合调整模型高度和位置,每0.9

4、米上中下各加固一道,侧模接缝须紧密平整,局部存在错台现象时须使用校模器协助调整,焊疤处使用打磨机磨光,侧模拼装完成一段时开始打摩并涂脱模剂和拼装底模,底模采用竹胶板,横向宽度为底模横向的直线长度减去两边侧模所占尺寸,由于该段连续梁为弯梁;所以安装底模时考虑从中线往两边铺设,在两边补模,安装时用4cm钉子把底模固定在横向方木上,要求模型接缝须平直,如局部存在错台现象时须用小木楔垫平。外侧采用16槽钢焊接在钢模立面10槽钢肋板上,外模加固时首先用对拉螺栓连接外模上下两层加固桩头,每0.9m一道,焊接槽钢须牢固并注意预留加固孔洞,且注意焊接时加固支撑槽钢须垂直于模型焊接点的法线方向以确保钢模受力稳定

5、。外侧上中下分三层利用普通钢管十字扣件连接固定在外侧架子上,支托配合加固,上中下一段面每0.9m一道。(加固形式如下图)116002、底模的安装底模采用竹胶板拼接而成,安装底模时,一要确保底模横向尺寸正确,高程、纵坡合理、曲线部分线型要满足设计要求,二要保证各钢模连接接缝密贴,工作面平整。特别是在底模与侧模的交界处应更加注意。3、箱室里面内模拼装及加固内模和端头模拼装采用普通钢模6015,3015,2015,1015几种型号钢模配合木模拼装,由于孔洞较宽,梁孔洞内不拼装底模,当底板砼灌注完毕后再铺木板,以作为内部人行通道。只拼装底倒斜角模、内侧模、顶倒斜角模和顶模,钢模纵向拼装,长钩头和短钩头

6、配合背双钢管连接,纵向6米普通钢管需交错连接,内模加固时一个断面采用5根立杆,每0.9米一道,立杆直接带PVC管立在底模上,注意PVC管的长度必须大于立杆处底板混凝土厚度10cm,这样能尽可能控制灌注梁体混凝土时灌入PVC管内,影响立杆拆出,立杆长度选择时须根据现场确认,选择方式为:立杆处内孔洞高-0.55米立杆长度立杆处内孔洞高-0.15米。横向采用3根普管配合十字扣件和支托加固,(加固图如下)11600张拉块处和隔板处模型采用木模配合钢模拼装,隔板处使用16圆钢作为对拉钢筋,背双钢管且两边钻丝戴螺帽加固,对拉钢筋横向间距0.9米,分三层。4、模型的拆除根据设计的要求,待全桥预应张拉压浆封锚

7、完成后,方可拆除支架及底模,故底模拆除时先松动支架可调托撑,再逐步依次拆除底模。由于侧模受力较小,几乎不承受重量,所以侧模的拆除在混凝土灌注完成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先拆除,不需张拉完成。侧模与翼缘模型一起拆除,但必须满足承压模型在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拆模强度后方可进行,侧模在砼强度达到2.5Mpa,不影响砼表面质量后即可拆除模板。模板拆除时与钢管支架、角钢支架、对拉螺栓的拆除同时进行。箱室内模必须满足承压模型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侧模在砼强度达到2.5Mpa不影响砼表面质量后即可拆除模板。拆模时通过箱顶预留人孔运出,预留人孔宽度为70 x70cm,设置位置在箱顶弯距较小砼受压区

8、。灌注前的模型检查上述模型安装完后,即可进行混凝土的灌注。灌注前需认真做好下列工作并做好记录:5.1、认真核实底模下侧的纵木、横木及与底模(及竹胶板)间的连接情况;5.2、技术人员要认真检查底模间的连接情况,如两模板间的拼接缝宽、相邻间模板面的高低差、模板的平整度等应符合规范要求;5.3、检查侧模与底模、横木间的连接情况,同时认真检查背管、钢管支撑、的安装情况;5.4、检查内模的安装情况及对拉螺栓的连接情况;5.5、检查整体模板工作面质量及模板间的连接情况。模板施工技术措施模板使用时,必须进行清理、铲除灰浆及混凝土残渣,对模板进行修整,脱焊部分进行补焊,必要时用板厚相同的钢片修补,并用砂轮等设备磨平、打光。经过清理处修正的模板,应涂刷脱模剂和防锈油后妥善保存。对无法完全修复的模板作报废处理。对各类模板配件,及时清理、整修,各类螺栓的丝牙应及时清理,并上防锈油,分类装箱使用。施工中模板保持完好无损,保证模板的足够强度及规定外观、尺寸。安全注意事项7.1、上班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穿防滑鞋。7.2、吊装模型过程中要配备专人指挥,做到信号清晰。吊车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回转半径内不得站人,吊运重物前检查钢丝绳等部位情况。7.3、高空作业时必须拴安全带,严禁重叠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