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公社大合唱》结构音乐分析_第1页
《巴黎公社大合唱》结构音乐分析_第2页
《巴黎公社大合唱》结构音乐分析_第3页
《巴黎公社大合唱》结构音乐分析_第4页
《巴黎公社大合唱》结构音乐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巴黎公社大合唱结构音乐分析 穆棣Summary:巴黎公社大合唱是由作曲家刘福安创作的一部大型合唱套曲,分为六个乐章。是以歌颂巴黎公社为主题,进而歌颂早期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精神。本文仅从合唱套曲的创作背景、整体的音乐结构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现代中国合唱创作技法的运用,使这部合唱作品具有了时代精神和意义。Key:巴黎公社大合唱 创作背景 音乐分析一、作曲家刘福安简介刘福安,1927年生于四川富顺。1958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长期从事作曲、和声、复调的教学工作,同时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兼任上海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兼上海歌声编委等。刘福安的创作题材广泛,擅长用西方传统作曲思维

2、,也有许多以民族化音乐特征为基础创作。其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以及深厚的爱国情怀。主要代表作品有:群众歌曲奋发图强、独唱曲延安夜月、钢琴曲采茶扑蝶八一交响诗等,还有著作民族化复调写作。二、巴黎公社大合唱的创作时代背景20世纪时,国内涌现出多部优秀的合唱作品,例如最早的由黄自创作的抗敌歌和旗正飘飘;大型合唱套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马思聪祖国大合唱、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复杂的多声部合唱:刘炽祖国颂;等等。这类作品多是歌颂祖国,反映革命斗争历史,以及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合唱创作成为反映重大题材的首选。在这一热潮的引领下,巴黎公社大合唱随着时代号角的呼唤孕育而生。巴黎公社大合唱实际创作

3、时间为1972年,1986年5月在第二届北京合唱节上首次演出了这部规模庞大的合唱作品。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并于3月28日成立巴黎公社,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1888年,一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问世,它唱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心声,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传遍世界。1972年,词作者陈学娅,曲作者刘福安,受马克思的名著所影响,深深地为巴黎公社烈士们的事迹所感动,在强烈的创作欲望支配下,创作出一部歌颂革命的合唱作品巴黎公社大合唱。整部合唱结构清晰严谨,各乐章既形成對比,又完整统一,每一乐章均表现出一种音乐形象。描

4、写了巴黎公社这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从成立,到保卫的斗争历程。这部作品抱着缅怀先烈、宣传巴黎公社革命精神的态度,描述了巴黎公社从起义到被镇压的坎坷之路,同时也表达出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即为实现共产主义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此部作品的问世既是对巴黎公社先烈的缅怀,也是对巴黎公社革命精神的再次传播。三、巴黎公社大合唱的音乐学分析纵观整部合唱,其表现内容深刻,表现手段多样。全曲涉及混声合唱、无伴奏合唱、独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整部合唱为六个乐章的大型合唱套曲,第一乐章:拿起枪,向旧世界宣战(混声合唱);第二乐章:巴黎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女高音独唱与混声合唱);第三乐章:飞吧,公社的气球(无伴奏合唱);第四

5、乐章:保卫公社的战斗(男声合唱);第五乐章:公社社员墙(女中音独唱与女声合唱);第六乐章: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混声合唱)。(一)拿起枪,向旧世界宣战混声合唱,前半部分描写革命前夕,后半部分描写巴黎无产者举行的武装起义。此部分为四个声部的混声合唱,多段体曲式结构。分别为:引子、A、B、C、D段。引子起始句采用起义者之歌的音调,三连音的倒影法和三连音的柱式和弦持续进行,加以每分钟138的速度,奏出战斗性的情绪。第二句旋律渐强式地奏出,配以简单的三连音柱式和弦表达出愤怒的情绪。第三句用极强的力度,多处符点柱式和弦用法,表达出悲痛情绪的转换,最后以中强过渡至A段。谱例1:A段,慢速每分钟63,4/

6、4拍,男声部领唱,女声部合。延长部分多处渐强符号,表达出愤怒的情绪,这也是A段的主题情绪。之后于第二句采用合奏齐唱的模式,更加提升了情绪的表达。谱例2:57小节处简单的两小节连接,起到了过渡作用,将调式转为bB自然大调,速度加快,伴奏处符点、三十二分音符、八分音符的处理手法,加以八度颤音,将进行曲式的感觉突出,节奏由缓至快,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之后进入B段。B段多处使用模仿复调,相互衬托,错落有致。单看旋律处,也一直使用模进手法,提升情绪,81小节处进入句2,女声部快速的旋律铺垫增强了进行曲的效果。谱例3:C段采用起义者之歌的音调,战斗性的情绪,从歌词方面来看多是“起义者,前进!”的呼喊,合唱

7、旋律大多是合奏齐唱。情绪表达非常具有力量感。126小节起,3小节的连接有离调、倒影法的处理,为过渡到D段起到作用。D段使用明亮的C自然大调,象征着巴黎公社的曙光,旋律中大量使用三连音,伴奏采用八度颤音,增强气势,最后在极强的力度中结束。谱例4:(二)巴黎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此部分为女高音独唱和混声独唱,描写巴黎公社成立时的热闹场景,为复三部曲式。朗诵部分也是整段的引子。旋律多处使用五度、六度的音程三连音式的重复演奏,描写了塞纳河上的黎明;右手伴奏使用快速上行的琶音、八度颤音,突出了人们为革命胜利而歌唱的激动情绪,柱式和弦的一拍一音或两拍一音表达出一种庄严的氛围。谱例5:a部分分为两段,由D自然大调

8、转为bB自然大调。A段为A段的扩充式再现,将歌词意思表达得更为完整,情绪渲染得更为强烈。整体为一种舞曲性的色彩,速度节奏欢快,调式调性明亮。合唱部分多采用混声,以及高低音声部的模仿复调。46小节处进入A段,力度符号的大量使用,伴奏织体的八度进行与柱式和弦加强了情绪对比,后以齐唱结束合唱部分。连接处大量使用琶音手法。谱例6:b部分分为两段,为女高音独唱。C段歌词为一问一答的形式,速度较缓慢,具有歌唱性,旋律处具有鲜明的对比,“问”处急,“答”处缓。伴奏织体多处采用空拍与三连音。D段改为6/8拍,女高声部分为两个部分,起到了和声的效果,丰富了旋律织体。连音线与渐强符号大量使用,将歌唱、赞美的情绪表

9、达得更为完美。伴奏持续三连音,配合歌唱部分,具有打击乐的效果。谱例7:于169小节起为a部分的完全再现。(三)飞吧,公社的气球无伴奏合唱,描写战士们宣传巴黎公社的革命真理。分为朗诵部分与一整段无伴奏合唱部分。朗诵部分为bD自然大调,合唱部分转bG自然大调,多采用bD和声大调的六级音,并且穿插bG和声大调的特点。朗诵处伴奏旋律优美而深情,速度稍慢,基本为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进行,后在即将进入主段落部分时使用重复三连音。整段合唱部分,有模仿復调的手法,也有一领众合的手法。歌词在变化,旋律的变奏式处理也推动着情绪的变化。其中一领众合的手法常见于中国多声部民歌中,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调式调性方面由bG

10、自然大调贯穿,但在47小节处见“bbE”音,这也是其和声大调的特点。歌词中“啊飞吧”不断重复,作为铺垫使用。谱例8:(四)保卫公社的战斗男声合唱,描写战士们与敌奋战,保卫公社。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朗诵部分的题材有点类似于第一乐章的开始部分,都为战斗性的情绪,三连音、三十二分音符、附点的结合实现了这一情绪的表达,速度每分钟138。最后有持续低音的进行,显现出人们的勇往直前,为了革命而不畏惧的精神色彩。谱例9:A段,男声部雄厚的声音齐唱,每个音符都带着力度符号,伴奏处一直采用持续低音进行,与朗诵部分一致,将不畏惧的战斗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第55小节处开始,每个音符的时值越来越长,伴奏中柱式和弦与

11、八度颤音结合,力量感更足,男声齐唱,表达出一种呐喊式的感觉。谱例10:67小节处进入简短的连接部分,速度更快,通过持续进行的织体过渡至B段。B段的合唱为完整的男声部合奏齐唱,和声效果让旋律线更加饱满,也将此部分的主题含义表现得更加贴切。97小节处是此段的第二句,与前一句形成向上的旋律模进,将无所畏惧的情绪表达得更进一步。谱例11:第113小节开始,采用朗诵部分的题材,为再现做铺垫。144小节开始,随着持续低音的进行,再现段开始,再次强调主题色彩。(五)公社社员墙女中音独唱与女声合唱,描写一位公社妇女,控诉反动派的滔天罪行。为并列单三部曲式。此乐章速度缓慢,情绪多为悲痛地、悲壮地、愤恨地等等。开始部分中强力度,4/4拍,以歌词“啊”音展现出悲壮的情绪。后接长时值柱式和弦,表达出沉痛的情绪,每种不同的节奏用法改变了一种情绪。伴随着的还有多处临时变化音、离调,不协和的和弦色彩使这种情绪更为浓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