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1页
2022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2页
2022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3页
2022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4页
2022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八上期末物理试卷小刚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一些估测数据,不合理的是 A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 36.5C B他穿的鞋长度大约是 25cm C他坐汽车从蓝田到西安汽车站用了 5min D他的质量为 55kg 用久了的白炽灯泡,玻璃的内壁会发黑是因为 A钨丝升华,灯丝变细B钨升华后,在玻璃壁上凝华C钨丝蒸发,在玻璃壁上凝华D钨的蒸气在玻璃壁上凝固产生鱼缸中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金鱼立即受惊吓,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水的振动产生的B上述现象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金鱼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空气水鱼D在月球上进行上述操作,金鱼不会受到惊吓如图所示,小明和同

2、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西安世博园游学,在美丽的长安塔边他流连忘返,浮想联翩,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湖边的红花因为能吸收红色光所以是红色B长安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微风吹过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现象D湖边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 s-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0t1 做匀速直线运动B t1t2 做变速直线运动C 0t3 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D 0t1 比 t2t3 运动的速度小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有关噪声和控制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旦晚会上,舞台上同学们的歌声一定属于乐音B大剧场的四周墙壁修的粗糙不平,这是为

3、了防止噪声的产生C建筑工地周围设置高大的隔音板,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考试过程中,监考老师将手机调为无声模式,这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斜放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看起来向上“弯折”,这是因为 A筷子在空中的部分发出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看到的是变深的筷子B筷子在空中的部分反射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看到的是变深的筷子C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发出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看到的是变浅的筷子D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反射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看到的是变浅的筷子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相等时,甲物质质量比乙的大B质量相等时,甲物质的体积比乙的大C乙物质的密度是甲物质密度的 2 倍D分

4、别由甲、乙物质制成的物体,体积和质量都相等,乙物体一定是实心的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B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像,其口径越大越好C投影仪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D用放大镜看地图时,不可能看到缩小的像从地球发射激光到月球上,经过 2.6s 后接收到从月球反射回来的激光,已知激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速度为 3108m/s,那么地球距离月球的距离为 A 7.8107m B 7.8108m C 3.9107m D 3.9108m 按要求回答问题。(1)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i 应选择 (选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来研究

5、平面镜成像特点;ii 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iii 实验中所得蜡烛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2) 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看到最小极亮的一点(如图乙所示)。然后开始在光具座上做实验:i 该实验用的凸透镜焦距是 cm。(不用估读)ii 为了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应先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然后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iii 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的 点(选填“A”“B”“C”或“D”)。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

6、1) 图乙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该同学观察到的温度情况,此时温度计读数是 C。(2) 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该物质的熔点是 C,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 在第 10min 时,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4) 此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5) 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 20min 后继续加热。被研究物质的温度却不再升高。这是因为 某学习小组从商店得到一块蓝田玉。为了测量这块蓝田玉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 先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如图甲所示,则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cm3。(2) 调节好天平,将蓝田玉放在天平左盘

7、内,改变砝码个数和游码位置,天平再次水平平衡时砝码与游码如图乙所示,则这块蓝田玉的质量为 g。(3) 将蓝田玉放入上述中注有水的量筒里,测出蓝田玉和水的总体积为 65cm3,根据上述实验可求得该蓝田玉的密度为 g/cm3。(4) 该小组另一位同学想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器材只有一架天平和一个容积为 V0 的矿泉水瓶,请写出科学的实验步骤,尽量减小误差。(用相关字母表示出所测的物理量)先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 m1; ;写出盐水的密度的表达式是 。“有理不在声高”的“高”是指声音的 特性;“这首歌音太高”是形容声音的 特性;运用 3D 打印技术与医用 B 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 1:1

8、 的 3D 模型,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B 超发出的是频率大于 20000Hz 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利用 B 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如图所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这个现象说明了太阳光是由 混合而成的;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光在 处(选填“或”)。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霜,雪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或“放)热;医院用的氧气瓶中贮存的是 态氧,它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氧气液化的。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

9、比木头大;冬天里,北方的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一个杯里装有密度为 1.05g/cm3 的牛奶,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图甲所示是近视眼或远视眼成像示意图,其中属于远视眼的是 (选填“甲”或“乙”),形成甲的原因是晶状体太 (选填“厚”或“薄”)。折光能力太弱;乙所成的像在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乙图的情况需要佩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加以矫正。如图所示为一小球从 A 点沿直线运动到 F 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

10、每隔 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 B 点到 D 点需要 s,这个过程小球的平均速度是 m/s;小球从 A 点到 F 点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 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 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 350g .求:(1) 这个瓶子的容积。(2) 液体的密度。请回答下列问题:(1) 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如图所示,A 、 B 是由发光点 S 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作出发光点 S 和它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S。答案1. 【答案】C【解析】A人体正常的体温是 37C,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 36.5C,合理,不符

11、合题意;B中学生所穿鞋的长度一般在 26cm 左右,他穿的鞋长度大约是 25cm,合理,不符合题意;C蓝田到西安路程大约 45km,坐汽车从蓝田到西安汽车站大约 50min,不合理,符合题意;D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 110 斤即 55kg 左右,合理,不符合题意。故选C。2. 【答案】B【解析】用久了的白炽灯泡,玻璃的内壁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先发生了升华现象,钨蒸气碰到灯泡的内壁,在其表面发生凝华所致。故ACD错误;B正确。3. 【答案】B【解析】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声音是由鱼缸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金鱼立即受惊吓,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故B正确;声音通过鱼缸传到了水中,液体

12、也能传声,声波又通过水传播给了水里的鱼,从而使金鱼受到惊吓,故C错误;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在月球上进行上述操作,金鱼通过鱼缸和水听到声音,金鱼会受到惊吓,故D错误。4. 【答案】C【解析】湖边的红花因为能反射红色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故A错误;长安塔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湖面波光粼粼,这是由于水面反射太阳光形成的,属于光的反射,故C正确;湖边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5. 【答案】A【解析】 0t1 这段时间内,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汽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t1t2,汽车通过的路程不变,即汽车保持静止状态,故BC错误;由

13、图可知,0t1 比 t2t3 图象的倾斜程度大,即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故 0t1 比 t2t3 运动的速度大,故D错误。6. 【答案】C【解析】元旦晚会上,舞台上同学们的歌声,如果妨碍教室里同学学习,属于噪声,故A错误;将剧场的墙壁修得粗糙不平,以此来减弱声音的反射,使人能听清楚原声,故B错误;建筑工地周围设置高大的隔音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考试过程中,监考老师将手机调为无声模式,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错误。7. 【答案】D【解析】插入水中的筷子,由于筷子在水中部分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所以看到筷子在

14、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的,此时看到的是筷子变浅的虚像,故选D。8. 【答案】A【解析】图象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由图可知,体积相等时,甲物质的质量大,乙物质的质量小,故A正确;由图可知,质量相等时,甲物质的体积小,乙物质的体积大,故B错误;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都为 1cm3,甲的质量为 10g,乙的质量为 5g,甲乙的密度之比 甲乙=m甲Vm乙V=m甲m乙=10g5g=21,乙物质的密度是甲物质密度的 12 倍,故C错误;由甲、乙物质制成的物体,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甲乙物体可能都是空心,乙物体空心部分体积较大些,故D错误。9. 【答案】B【解析】显微镜的物镜和

15、目镜都是凸透镜,故A错误;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镜口径做得较大,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线,观察到较暗的物体,故B正确;投影仪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用放大镜看地图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10. 【答案】D【解析】激光从地球到月球的时间为:t=122.6s=1.3s,地球距离月球的距离 s=vt=3108m/s1.3s=3.9108m。11. 【答案】(1) i 平板玻璃ii 大小iii 虚像(2) i 15 ii 同一高度iii B 【解析】(1) i 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用玻璃时,既能成像,又能

16、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iii 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2) i 焦点在 75cm 处,光心在 60cm 处,所以,焦距为 75cm-60cm=15cm。ii 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iii 凸透镜成像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由图可知,蜡烛放在 B 点。12. 【答案】(1) 18 (2) 80;晶体(3) 固液共存态(4) 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5) 物质处于沸腾状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解析】(1) 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C,此时温度

17、计读数是 18C。(2) 根据图丙描绘的图线,从 6min13min 过程中,持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 80 不变,即熔点为 80,故该物质为晶体。(3) 该物第 10min 时正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状态。(4) 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5) 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 20min 后继续加热,此时物质处于沸腾状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13. 【答案】(1) 60 (2) 12 (3) 2.4 (4) 用天平测出一瓶盐水的质量 m2;=m2-m1V0 【解析】(1) 由图甲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 2ml,示数为 60ml,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60cm3。(2) 由图乙可知,这块蓝田玉

18、的质量为 m=10g+2g=12g。(3) 蓝田玉 V=65cm3-60cm3=5cm3,蓝田玉的密度 玉=mV=12g5cm3=2.4g/cm3。(4) 先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 m1;再用天平测出一瓶盐水的质量 m2;盐水的质量 m盐水=m2-m1,盐水的密度:=m盐水V0=m2-m1V0。14. 【答案】响度;音调;超声波;信息【解析】“有理不在声高”的“高”是指声音大,是声音的响度特性;“这首歌音太高”是指音调高; B 超发出的频率大于 20000Hz,属于超声波;医用“B 超”能观察到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15. 【答案】色散;红、橙、黄、绿、蓝、靛、紫;【解析】

19、 1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2 光的色散实验表明,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所以太阳光不是单色光; 3 由图可知,处为红光,处为紫光;紫光之外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16. 【答案】凝华;熔化;吸;液;压缩体积【解析】水蒸气遇冷会直接变成小冰粒,形成霜,发生的是凝华现象;雪在熔化时会从周围吸收热量,变成液态的水;医用氧气瓶中的氧是以液态存在的,它是通过对氧气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使之液化后储存在瓶中的。17. 【答案】密度;变大;变小;不变【解析】因为铁和木头的质量以及体积都不确定,但相同体积的铁比木头的质量大,所以“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头大;水结冰时,状态发生变化,虽然质量不变,但体积增大,所以会出现冬天室外的水缸被“冻破”的现象;质量不变,体积增大,由 =mV 可知密度变小;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所以,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仍为 1.05g/cm3 不变。18. 【答案】甲;薄;前;凹透镜【解析】图甲中,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