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吉尔伽美什史诗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学作品。最早成书在巴比伦第一王朝时期比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早七个世纪。全诗共三千行用楔形文字分别记述在十二块泥板上,基本内容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时即具 雏形。是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思想内容丰富,艺术表现力高超。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歌颂了巴比伦 人民同自然灾难和社会暴力进行斗争的英雄事迹。1872年被发现后出现多种译本,中文译本转译自日文和英 文版本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十八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一部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一根黑色玄武岩 的大石柱上。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全文二百八十二条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 制度均作了规定。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所
2、发现的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 情况和奴隶主专政的实质。法国考古队于1901年在伊朗的苏撒发现了它。现存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巴比伦之囚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进攻巴勒斯坦,并占领了犹太王国的首都耶路 撒冷,曾将几万被俘的犹太人押送到巴比伦,大部分人被当作奴隶,少数人保留了人身自由。这些被俘的人,在 犹太历史上称为“巴比伦之囚”。他们直至波斯帝国灭新巴比伦后,才陆续返回故地,在波斯人控制下,又在耶路 撒冷建立了祭司贵族统治的神权国家犹太教犹太人信奉的宗教。该教奉雅赫维(基督教人读作耶和华)为“唯一真神”,认为犹太人是雅赫维的“特选 子民”,教义、教
3、规由雅赫维通过摩四传授而来。主要经典称为圣经,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 三部分,后为基督教所继承,称为圣经旧约全书。另有26世纪编纂的口传律法集塔木德。该教规定: 男孩出生后第八日需受割礼”,星期六为安息日,凡教中视为不洁之物,不得取食或接触,产妇和麻疯病患者亦 被视为不洁,应予回避,严禁拜偶像,禁止教徒与未受割礼的外族人通婚,外族人归化犹太教者必须受割礼。现 有正统犹太教、改革犹太教、保守犹太教等派别。由于历史和思想渊源上的原因,天主教习惯上将犹太教称 为“古教”。12世纪初,有少数犹太人来到中国开封,设立会堂,称其教为“天教”或“一赐乐业教荷马史诗公元前9世纪至前8世纪,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
4、据当时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整理加工而成的长 篇叙事诗。共有两部: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因作者的名字而被称作“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 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产物,它既反映了原始社会解体时期部落之间的矛盾与战争,也表现了当 时新兴奴隶主阶级的理想愿望。史诗的情节以特洛亚战争为背景,前一部是描写战争的巨著,后一部则记载了 特洛亚将领奥德修斯战争后海上飘流、归家团圆的故事。为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奔尼撒战争史古希腊史学名著。为史学家修昔底德所著。共八卷,大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追述 战争的起因;第二部分记述战争最初十年的历史;第三部分记述尼西阿斯和约和远征西西里的历史;第四部分 叙述雅典海
5、军在西西里及其全军覆灭的过程;第五部分记述战争的最后阶段。修昔底德是这次战争的目击者 和参加者,在其流放期间又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故书中的记述真实可靠,结构严谨,我们今天见到的伯罗奔 尼撒战争史,据说是古希腊史学家色诺芬对修昔底德的遗稿整理编辑而成。希腊化时代通常指地中海区域和近东自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或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至前30年 罗马灭埃及托勒密王朝这一历史时期。特点是:亚历山大帝国瓦解后鼎足而立的马其顿、托勒密、塞琉西三 王国称霸于东方,罗马势力则在西方悄悄兴起;前1世纪罗马霸权扩展到整个地中海区域。在此期间,希腊与 其他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广泛交流前人的成就得到发
6、扬光大,尤其在科学方面。亚历山大城图书 馆内各地学者云集,为当时最富盛名的国际学府伊壁鸠鲁学派又称花园学派,欧洲古代希腊化和罗马时期的重要哲学派别。公元4世纪末,唯物主义哲学家 在雅典买下一座花园,创办学校,形成学派。他们补充和发挥了原子论哲学,并把原子论作为建立快乐主义伦理 学的知识基础。浪柏沙可的梅特罗多洛被称为“伊壁鸠鲁第二”,但他早逝于老师,伊壁鸠鲁的继承人是赫尔 马柯。这个学派大约流传到公元前后。伊壁鸠鲁主义在哲学和伦理学上都是斯多亚主义的对立面米兰敕令313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位在米兰发布的敕令。311年后,君士坦丁依靠基督教会和蛮 族军队的支持,先后击败了帝国西部的几个竞
7、争者,于312年成为西部帝国唯一的奥古斯都,决心进一步利用 基督教。313年,他与战败的东部皇帝李锡尼在米兰达成协议,结束对基督教的迫害。米兰敕令主要内容 有,(一)正式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与其它宗教享有同等的权利;(二)没收的基督教堂和财产一律发还;(三)释 放被捕的教士教徒;(四)免除教士的赋税徭役;(五)给主教以释奴权等。米兰敕令是基督教史上的转折点,是罗 马帝国对基督教从实行宽容与镇压相结合的政策转为扶植、利用的政策的标志东正教亦称“正教”。基督教中坚持最初七次世界主教会议所确立的信仰和惯例的一派。导天主教、*新 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基督教产生后不久,逐渐分化为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
8、的东派和以拉丁语地区为中 心的西派。1054年东西两派正式分裂,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大部分东派教会自称“正教”,意即保有正统教义 的正宗教会。中世纪时,受拜占庭帝国的直接控制并为国教。18世纪后,东欧一些国家的正教教会陆续脱离君 士坦丁堡牧首的直接统辖而宣布行政上的自主,但它们在名义上仍共同尊重君士坦丁堡牧首在正教众主教中 的首席地位。主要分布于希腊、塞浦路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苏联等国古兰经也称可兰经。伊斯兰教的经典。初为穆罕默德口述,启示”或“圣言”的记录,分散于其弟子的手中。 共一百一十四章,六千二百余节。每一章节各有独立的意思,全书不成体系,一般按经文长短顺序排列。内容颇
9、为零乱,强调安拉是唯一的神,鼓吹善恶因果报应,宣扬宿命论,提倡刚健的德行,主张教徒之间的宽容与平等, 此外还针对社会中的各类具体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它不仅是伊斯兰教的经典,也是早期阿拉伯国家政治、 经济和法律的汇编阿维农之囚13091417年间在法王控制下的教皇,因这期间的教皇均住在阿维农城,故名。14世纪初,通过 三级会议,法国王权加强,同时也加剧了国王与教皇的矛盾1303年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去世,在法国国王支 持下,由法国人贝尔脱朗特哥继任教皇,称克里门五世后因罗马贵族的反对,教皇被迫1309年由罗马迁到法 国南部的阿维农城,以后历任教皇均成法王手中傀儡,史称邛可维农之囚”。后又在罗马
10、贵族的要求下,在罗马另 立教皇,于是1378年以后,出现阿维农和罗马两个教皇同时并存局面,1409年比萨会议又选出第三个教皇,暴 露了教会内部深刻矛盾。至1417年康斯坦茨宗教会议才恢复罗马教皇的合法地位,结束教会的分裂局面教父哲学早期基督教思想家的理论学说。公元25世纪的一些基督教学者在基督教的发展过程中,使基督 教的基本信条系统化、理论化,逐步形成完整的基督教教义,成为解释基督教信条的权威,被尊为“教会的父老”, 称为教父,他们的理论被称为教父哲学。较著名的教父有德尔图良、奥古斯丁。主要以哲学论证神、三位一 体、创世、原罪、救赎、预定、天国等教义。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前身为基督教神学和哲学的
11、发展奠定了 理论基础,其主要著作成为基督教的经典文献,对以后的西方文化有重大影响十字军东征西欧封建主、大商人和天主教会以维护基督教为名,对东地中海沿岸各国发动的侵略性远征。口号是从异教徒(穆斯林)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因东征军以红十字缀在衣上作标志,故名十字军。共进 行8次东征,历时近200年(10961291年)。十字军东征是封建主、天主教会和大商人以维护宗教为名扩张 势力,掠夺财富,并缓和西欧的社会矛盾的侵略战争。十字军东侵,曾占领了许多地区,建立起几个王国,但最后 却以失败告终。十字军东侵,给地中海沿岸各族人民带来沉重灾难,激起当地人民强烈反抗,并使西欧人民遭到 重大牺牲经院哲学欧洲
12、中世纪基督教会的官方哲学。它是以哲学的形式论证基督教教义的思想工具。在欧洲中世纪, 天主教会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取缔了一切非宗教的意识形态,并使一切意识形态都为宗教服务。经院哲学 的论证对象是教义,教义被认为是确定的真理,是上帝的启示,是不能怀疑的。经院哲学的任务只是以理性的形 式为教义作各种证明和解释,编织一个“理性”的体系。这种超自然的对象和纯粹辩护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方法 只能是一种纯粹抽象的逻辑推理,是一套烦琐的概念游戏和诡辩。经院哲学产生于9世纪,11世纪形成,13世 纪发展到顶峰。14世纪以后经院哲学日益没落,成为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批判的对象卡诺莎事件107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卡诺莎
13、城堡向教皇悔罪求恕事件。1076年,教皇格里哥利七世开除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的教籍,解除臣民对他效忠的誓约,于是德国大封建主们便乘机起来反抗皇帝,并 要挟亨利四世,如在一年零一天内不能恢复教籍就要另立皇帝。亨利被迫于1077年1月带着少数随从亲自到 意大利北部卡诺莎城堡(教皇所在地)向教皇悔罪求恕。据说,教皇拒绝接见,亨利在城外顶风冒雪站了三天, 才获准恢复教籍。此后,“卡诺莎事件”被视为王权向教权屈服的象征。此次事件使亨利争得喘息机会其地位 稳定后,于1084年进攻罗马,格里哥利七世被迫南逃,死于萨勒诺城。人文主义指与中世纪神学对立的、以人和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的研究;又指欧洲文艺复兴
14、时期资产阶级 新文化中所具有的一种基本精神,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人文主义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 社会政治思潮和新文化运动,也是欧洲早期资产阶级的一种人生观、世界观。人文主义运动最早兴起于14 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15、16世纪遍及西欧各主要国家。人文主义者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 权”。人文主义作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潮,在当时起了进步的、革命的作用,为近代唯物主义哲学的诞 生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希罗多德一一(约前484前425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生于小亚细亚西海岸的一个富有的家庭。他西方 史学的创立者,其传世之作历史西方史学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
15、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 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评的方法撰述历史,并且重视历史垂训的功用,在西方史学史上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客观主义史学一一十九世纪史学思想的主流,称雄西方史坛百余年,由兰克学派倡导。主要倡导以“如实 直书”为基础,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条件,以史料批判为保证。形成“内证”与“外证”相结合的模式则 为欧洲近代史料批判和文献考证学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范例,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研究的发展。 其最大的“失”过分强调客观性的科学理性,对历史发展的规律避而不谈。汤因比一一(1889 - 1975年)二十世纪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形态学的集大成者
16、,被誉为“近世以来最 伟大的历史学家”。传世之作历史研究影响巨大,提出了历史研究的单位,文明的数量,文明的可比性, 文明起源于“挑战与应战”,文明生长的尺度,文明衰落的原因,文明的解体等。并且对西方文明的前景进 行了分析,献身于寻求摆脱西方社会困境的人生道路。时至今日虽失去了昔日的光辉,但他在现代西方史 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却是不可动摇。修昔底德一一(约前460前396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出身于雅典一个显贵之家。所著伯罗奔尼撒战 争史为西方传统史学确立了一种范型,即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他高度发展了古代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 坚持更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重视历史垂训功用,成为西方史家长期效法与尊奉的
17、史学传统,对后世影响 深远。十二铜表法古代罗马共和时代制定的最早的成文法典。因传说刻在12块铜表上而得名。它的颁布与平民反对贵族 的斗争有关。平民要求编纂成文法典,以限制掌握司法权的贵族官员随意解释习惯法的专横行为。相传公 元前451和前450年,罗马先后选出两个十人委员会,负责制订法典。前者制订了十个法表,后者补充了 两个法表;但很多学者对第二个十人委员会及其续订法表的说法持怀疑态度。这些法律条文后经森图里亚 会议批准,公布于罗马广场。刻有法律条文的铜表于公元前390(或前387)年高卢人入侵时被毁,保存下来 的仅为不完整的片断条文,散见于较晚时代罗马著作家和法学家的论著和文集中。九十五条论
18、纲马丁.路德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论辩提纲。1517年罗马教皇利奥十世以修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为名,派人向各地推销赎罪券。同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按当时神学问题辩论会传统,在维登堡教堂门前张 贴此论纲,对赎罪券提出异议,要求进行辩论。论纲尚无反对教皇之意,不否认教皇对人有大赦之权,认为作为 上帝仁慈标志的大赦是不能轻视的,但不应滥用。论纲发表后,在德国和整个欧洲引起反响,随着事态发展, 成为宗教改革运动的标志之一耶稣会天主教修会之一。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后,天主教内反对该运动的主要集团。它自称是为“愈 显主荣”而战斗的“耶稣连队”。1534年由西班牙贵族军人罗耀拉依纳爵创立于巴黎,1540
19、年经罗马教皇批准。 耶稣会会规,强调会士必须绝对服从会长,绝对忠于教皇,无条件地执行教皇的一切命令。成立后,采用布道、 开办学校、担任封建王侯的“神师等手段,渗入社会和宫廷,广泛进行宣传活动,对抗宗教改革。18世纪欧洲资 产阶级革命时期,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抨击,因而在有些国家曾被取缔。罗马教皇迫于形势,也不得不在 1773年宣布将其解散,但在1814年又明令将其恢复。该会很早就派出传教士到亚洲、非洲、美洲各地进行 传教活动。明末曾有会士来中国。鸦片战争后更广泛地传入中国南特敕令1598年4月13日法王为结束胡格诺派和天主教派的内战,在南特城颁布的敕令。敕令宣布:天主 教仍为法国的国教,全
20、国恢复天主教的礼拜,没收的土地和财产归还天主教僧侣;胡格诺教派也有其信仰和崇 拜的自由,有权召集自己的宗教会议,与旧教徒享有担任国家官职的同等权利,并可保留一百多个堡寨作为履 行敕令的担保。该敕令实质上是交战双方的和约,标志着法国内战的最后结束。也是西欧第一个对异教宽容 的敕令。1685年,敕令为路易十四废除清教运动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利用清教(加尔文教)反对英国国教的斗争。16世纪以前,英国也是个 天主教国家。15291536年间,英王亨利八世实行宗教改革。此后,“圣公会”(即安利甘教)成为英国国教。这 次宗教改革,在组织上把基督教会的最高领导权由罗马教皇转到英国国王之手,英国国教成为
21、英国封建专制 制度的经济支柱和精神支柱。国王、封建贵族和主教是三位一体的反动势力。英国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 中,首先以加尔文教为思想武器,把攻击矛头指向英国国教。16世纪后半叶,加尔文教传入英国。英国的加尔 文教称为清教,其信徒称为清教徒。他们主张清除英国国教的繁琐仪式,废除偶像崇拜;反对教会勒索,提倡节 省教会费用,建立廉价教会;要求取消主教制和教会等级制,实现教会民主化,反对国王为教会首脑。清教徒反 对英国国教的斗争,称为“清教运动”。英国国教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后创立的民族教会,亦称安立甘教、圣公会。为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 以三十九信条为基本教义,以爱德华时期颁布的公祷书为统一的祈祷
22、书,以英国世俗君主为教会最 高首领,坎特伯雷人主教为名义教宗。与罗马天主教会脱离一切关系但保留了天主教中的主教制、基本教义 和礼拜仪式。英国国教会的创立对于加强专制主权摆脱罗马教廷对世俗政权的控制,有重大意义。但它不能 完全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故后来出现了清教运动。后来基督教圣公会发展到爱尔兰、苏格兰、英国自 治领和殖民地,并成为美国基督教主要教派之一百科全书派由狄德罗和达兰贝尔主编的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工艺详解辞典而得名。这部百科 全书总共35卷。该书撰稿者包括政治、哲学、经济、科学、等领域的百数十人。百科全书的编纂工 作屡次受到政府的干涉、阻挠、致使出版工作一度被迫停止。官方指责百
23、科全书派启蒙运动者是一个有组 织的团体,旨在“宣传唯物主义、消灭宗教,鼓吹独立精神,促使道德败坏”,禁止百科全书出版。故获百科 全书派之称。撰稿者们虽然在反对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统治具有共同的政治倾向,但他们社会成分复杂,思想观念矛盾,哲学观点有分歧重商主义产生于17世纪欧洲殖民时期的一套经济理论。认为世界财富有一个固定的量一个国家只有出口 多于进口才能富裕起来。直至19世纪,欧洲国家对殖民地的商业政策都以这种理论作指导,强调工业制成品 的大量倾销,严重制约了殖民地民族工业的发展。征服新法兰西后英国也在北美殖民地推行重商主义。但随 着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的废除,英国在北美的重商主义体制便寿终正寝
24、重农学派18世纪法国出现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有魁奈和杜尔哥。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 始人,他在1758年发表了经济表,系统地表述了重农主义理论。主张:鼓励资本家向地主租地,以发展 资本主义大农业;政府应该实行“放任政策”,允许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实行只向地主征税的“单一税制” 等。重农学派在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居重要地位,并对以后的自由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实证主义19世纪30-40年代产生于西欧的哲学思想。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孔德和英国的斯宾塞。183。年 出版的孔德的六卷本实证哲学教程,是其形成的标志。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 究,以现象论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
25、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实证 主义不仅对哲学而且对整个社会科学产生了深刻影响。汤因比J(Arnold Toynbee, 1889 一 1975)英国史学家。1889年生于伦敦。1919年作为英国政府代表团中的 近东问题顾问出席巴黎和会,同年受聘为伦敦大学教授。1937年任英国科学院研究员。汤因比最著名的著 作是历史研究1920年开始撰写此书。他1961年始出齐,共12卷。汤因比倡导“文化形态史观”,1961 指出人类历史出现多种自成体系的伟大文明。计量史学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历史学研究。其最大的特征是的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 运用自然科学中表了历史与
26、统计学,1882年,德国学者伊纳马斯坦格发弗拉特出版了这是关于计量史 学最早的著作。1972年,英国史学家历史学家计量方绪导论),被认为是计量史学的经典性著作。年鉴学派20世纪法国史学流派。得名于该派早期代表人物法国历史学家费弗尔和布洛克1929年创办的经济与社会史年鉴。二战以后以布罗代尔最为著名。该派先后提出“总体历史理论”、“深层历史理论”和“历 史时间三时段”说。认为历史学家应以撰写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在内的人的一切活动的历史为己任。 要揭示一定历史时期中普通群众的心理活动方式这种“深层”的变化。以不同的时间概念划分历史的层次与 结构为:变动极其缓慢,反映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变迁的自
27、然史时间;变动较为迟缓,反映人口、经济、社会 和文化结构演进的社会史时间;瞬息即变的政治、军事、人物活动史时间。并认为社会史时间最为重要,体 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方向。注重对历史各方面各层次有机联系的研究。50年代后尤重社会史研究,提倡 跨学科研究,还开创了现代比较史学。自创建以来一直主宰法国史学界并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兰克学派近代西方重要的资产阶级史学流派,19世纪20年代始形成于德国,因创始人是德国史学大师利奥 波尔德冯兰克,故名。兰克在长期的学术生涯中,以柏林大学为基地,用“习敏纳尔”的方法,按照他的治史观念 与方法,培养了众多弟子。兰克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标榜其师的史学理论遂形成了一个实
28、力雄厚的史学流派。 在19世纪德国,其主要成员有魏茨、吉塞布雷希特、威登巴赫和息贝尔等人。此外在欧美其他各国也有兰 克的传人。兰克及其学派所崇奉的客观主义的史学体系与方法,曾对19世纪及后世的西方史学产生过广泛而 深刻的影响高卢战记古罗马历史名著。为古罗马时代著名政治家、军事统帅恺撒所著。共分八卷。前七卷由恺撒亲自 撰写,第八卷为其助手奥卢斯伊尔文斯续写而成。记述了罗马征服高卢的战争进程。还描述了高卢、日耳曼 以及不列颠等地区的社会历史、山川形势、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等多方面情况。是研究罗马政治史和军事 史的珍贵史籍,也是研究公元前一世纪高卢、日耳曼社会制度、文化与生活的重要资料还是一部古代拉丁
29、文 学的佳作。恩格斯对此书颇重视,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及其它著述中曾大量引用此书中的 资料希腊波斯战争史被西方誉为“历史之父”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约成书于公元前443-前425 年之间。全书可能尚未最后完成。亦名历史。后亚力山大里亚的注释家将全书分为9卷。内容基本分为 两部分:第1卷至第5卷第28章叙述埃及、巴比伦、波斯、希腊等地区的历史往事、地理民俗,作为战争的 背景;第5卷第29章至第9卷记载希波战争经过,止于公元前479年。该书记叙了当时希腊人所及的世界范 围的历史,是关于西亚、北非和希腊城邦的第一部历史著作。作者有闻必录书中相当部分内容经过作者亲身 查访,因而保存了
30、大量珍贵史料,但也疏于考证。该书对异族人并无偏见,推崇东方的智慧和文化,拥护民主政 治反对专制帝王,颂扬希腊人抗击波斯侵略的英勇精神。含有浓厚的宗教神命思想,往往用神意来解释历史现 象。文笔流畅,叙事生动,创欧洲历史著作以史事为中心记叙的正规体裁苏格拉底希腊哲学家。公元前469年出生于雅典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工作。教学方法以谈话法为主, 常在雅典街头与人辩论。主张德性就是知识;反对雅典的激进民主,主张有德性的少数人治国公元前399 年被控告犯有蛊惑青年罪,被判处饮鸡死刑。未留下任何文字著作,其言论和思想通过其学生的记载而流 传于世。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约公元前427年出生于雅典,曾参加伯罗奔
31、尼撒战争,师从苏格拉底,创办希腊学 园,在那里从事学术研究、著述和教学活动达4年直到去世。他的社会政治观点集中体现在理想国和 法律篇中。他何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公元前384年出生于爱琴海北岸的斯塔吉罗斯。曾任顿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 公元前335年返雅典,在郊外的吕克昂体育场开设学园,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达13年。被誉为百科全 书式的学者,著述涉及哲学、经济学、动物学、物理学、伦理学、文学、修辞学等许多领域,是逻辑学和 政治学的奠基人。所著雅典政制、政治学两书是研究古代希腊政治制度、政治思想的极为重要的史 料。毕达哥拉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
32、家。曾游学埃及,巴比伦等国,后定居于克多内城,在那里形成毕达哥拉 斯学派,对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起过巨大影响。在数学方面,毕达哥拉斯约在公元前531年提出直角三角 形各边的平方关系,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他认为万物是由数构成的。【伊壁鸠鲁.】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伊壁鸠鲁曾在小亚细亚的许多城邦 邦教授哲 学,后来在雅典的一个花园里建立了自己的学校,称为“伊壁鸠鲁花园”逐渐形成了伊壁鸠鲁学派。伊壁 鸠鲁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提出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他的学说的主 要宗旨就是要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赫拉克利特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认为世
33、界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人创造的,而是一团永恒的火,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他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存在着对立面的斗争,这种对 立面的斗争引起事物不断发展变化。他说,人不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里,意思是说,当一个人第二次下水时, 所遇到的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的水了,以此来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奥古斯丁罗马基督教作家,思想家。他的美学言论大半见于他的神学著作和忏悔录。奥古斯丁给一般美 下的定义是“整一”和“和谐”,给物体美下的定义是“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再加上一种悦目的颜色”。不过,在他看 来,这都是上帝打下的烙印。他还接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神秘主义的影响,把数加以绝对化和神秘化,认为美的 基本要素是数
34、。他还提出丑的问题,认为美有绝对的而丑却没有绝对的,丑都是相对的,而且是形成美的一种因 素。因此,丑在美学中不是一种消极的而是一种积极的范畴。他还指出一个人能否从差异部分的统一中见出 和谐,要看他的资禀和修养如何。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美学家研讨形式美有很深远的影响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 1469-1527)意大利政治思想家。1469年出生于佛罗伦萨。1498-1512年任佛罗伦萨共和国掌管军事外交的“十人委员会”秘书。1513年由于美第奇家族复辟,被捕。 著有代表作君主论。君主论主要论为君之道,君主应具备哪些本领和条件,应该如_何夺取政权和巩 固政权。君主论】
35、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论著。1513年,马基雅维利完成君主论。该书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必须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 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狸的狡猾和狮子的勇猛。 同时要效法狐狸与狮子,有狐狸的狡猾和狮子的勇猛。霍布斯英国哲学家。主要著作有论物体、论人、论社会、利维坦、对笛卡尔形而上学的沉思 的第三组诘难等。在哲学上,他强调哲学的目的在于认识自然、征服自然、“造福人类”,从机械唯物主义一 元论出发批评了二元论、唯心论和神学。在逻辑上,他把推理仅看作是概念和语词的加减,提出“思维就是计 算”的观点
36、,主张“逻辑与计算合一”,即认为逻辑学研究的是名词、名称和三段论的运算。两个名词加在一起 形成一个肯定判断,两个肯定判断加在一起形成一个三段论推理,而许多三段论则形成一个证明,从总和或三 段论的结论中减去一个判断可找出另一个判断。他曾宣称他的逻辑是基于外延的原则他关于思维就是计算 的重要思想对于以后现代逻辑特别是数理逻辑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生于公证人家庭。自幼喜好文学,十二岁能作诗。1717年因发表 讽刺封建贵族的诗而被捕。于狱中创作悲剧哀狄蒲斯,首次署名伏尔泰。1723年出版史诗享利亚德, 描写宗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1725年因触犯贵族再度被捕。1
37、726年出狱后被驱逐出境,其后侨居英、德 等国,两度回法。1758年以后居住于法国和瑞士交界的费尔尼地方,广泛开展文学和社会活动。其主要功绩在 于以哲学和文学作品为武器,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统治和教会的残暴行为,为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博爱思想的传播扫除障碍。其政治观点代表大资产阶级温和派的利益。主要代表作有论各民族的风俗与 精神、哲学辞典、路易十四时代、形而上学论、查弟格、天真汉等洛克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主要著作有人类理解力论(1690)、政府论(16901692)、论宗 教宽容(1689)等。在伦理学上,继承和发展了霍布斯的功利思想,并兼收了霍布斯反对者昆布兰等人的一些 观点
38、:一方面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的存在,认为道德观念和原则产生于经验和习惯,另一方面又认 为没有宗教就没有道德,把道德的根据归结于上帝。他一方面认为追求个人幸福或快乐即利己是人的本性, 善恶就是快乐和痛苦,另一方面又认为人是一个有理性的动物,能够预见到行为的后果,应该使眼前的苦乐服 从将来长远的苦乐,以长远的最大快乐作为道德的内容和标准,主张应考虑他人的和社会的幸福和快乐,因为 社会总体的幸福必然包含着个人的幸福。从而使他的伦理思想带有明显的折衷调和的色彩孟德斯鸠。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出身于波尔多附近的贵族家庭,就学于波尔多大学。毕业后曾任律 师。1716年承袭伯父的波尔多法院院长一职
39、,并获“孟德斯鸠男爵”封号。1726年辞职。1728年到欧洲一些 国家考察。1731年回国后从事著述。主要著作有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严复 译作法意)。他反对神意决定社会生活的观点,提出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国家的幅员、气候、土壤条件 决定了民族的道德风尚、法律性质和政体。他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专横和腐朽,主张英国式的君主立宪 制,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说,认为立法、行政、司法分别行使,相互制约,可以避免滥用职权,实现政治自由。“三 权分立说”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理论基础,对于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论法的精神18世纪社会政法理论和哲学著作。孟德斯鸠著。主要论述一般法、法律与
40、政体的关系政体的 种类及其演变,各有关法律原则同政治因素、地理、气候、民族风习、贸易、土壤等的关系提出地理环境决 定论,认为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本书是近代世界历史上一个比较完整而又深刻 的资产阶级政治纲领,成为1789年法国大革命导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封建专制制度的哀歌、新兴资产 阶级政治制度的晨曲和“小百科全书卢梭法国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自幼漂泊流浪,没受过正规教育,当过学 徒、仆役、秘书、家庭教师、乐谱抄写员等。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遭法国当局通缉 被迫逃亡国外。1766年迁居英国。翌年回到巴黎。1778年死于贫困。在
41、哲学上,是自然神论者,承认物质世 界的存在,但不否认上帝及非物质的灵魂存在。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精神和物质两个永恒的实体,前者是积极的, 后者是消极的。在政治思想上致力于探究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以及克服这种不平等的办法。认为人生而平等 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认为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人民因放弃自然权利而获得了政治上的权利。因而 国家是代表人民的普遍意志的。主张人民主权思想。认为主权是公意的运用只能属于人民,是不可转让不可 分割的,要求建立民主共和国。还倡导法制国,认为法律是公意的行为,立法权只能属于人民。自由受到法律的 支配。此外,在教育、植物、音乐、文学等方面也颇有成就。主要著作有科学与艺术、社会契
42、约论、爱 弥儿、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忏悔录、音乐词典、新爱洛绮丝等社会契约论1762年法国思想家卢梭发表的政治论著。社会契约论分为四卷:第一卷论述了社会结 构和社会契约,第二卷阐述主权及其权利,第三卷阐述政府及其运作形式,第四卷讨论几种社会组织。社 会契约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欧洲的革命运动和英属北美殖民地 的独立战争。狄德罗法国启蒙思想家。曾主编百科全书他十分重视教育在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教育的作 用在于发展人的善良的自然素质,提倡义务教育、平等教育、科学教育和实科教育,主张增加现代学科。 狄德罗提出的民主、和世俗教育的主张,对后世影响很大,反映了当时进步资产阶级的要求。马尔萨斯主义英国庸俗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一书中所创立的人口理论体系。马尔萨斯在该 书中从两个抽象前提出发: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保持现状。在这两者中,人 口增殖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更为巨大。因此,如果不遇到阻碍,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料即使 在最有利的生产条件下,也只能按算术级数增长;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所以人口必定会 发生过剩现象。只有战争、瘟疫、繁重劳动、贫困和饥荒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2025年轮胎动平衡试验机项目发展计划
- Unit 1 Life choices Writing Workshop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
- 开店合股合同范本
- 2-1《改造我们的学习》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10 能源开发与利用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利用智能工具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
- 5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 我们有精神 (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 中建精装修施工工艺工法标准(做法详细值得收藏)
- 篆刻学ppt精品课件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题精练:九 乡村和城镇 考点1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课件(通用版)(31张PPT)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完整版课件(全)
- 智慧教育 云平台建设方案
- 灯泡贯流式机组基本知识培训ppt课件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培优补差记录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 DB61∕T 5006-2021 人民防空工程标识标准
- 产品结构设计(课堂PPT)
- 第九课_静止的生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