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资本杀手”到价值创造_第1页
由“资本杀手”到价值创造_第2页
由“资本杀手”到价值创造_第3页
由“资本杀手”到价值创造_第4页
由“资本杀手”到价值创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正文目录 HYPERLINK l _TOC_250018 面板周期框架分析 5 HYPERLINK l _TOC_250017 LCD TV 需求分析 5 HYPERLINK l _TOC_250016 面板三周期分析 5 HYPERLINK l _TOC_250015 面板价格涨势强劲,未来价格稳中有升 5 HYPERLINK l _TOC_250014 需求端:大尺寸增长拉动面板整体需求 5 HYPERLINK l _TOC_250013 供给端:日韩产能陆续退出,大陆主导全球产能 10 HYPERLINK l _TOC_250012 价格端:供需紧平衡,涨价强支撑 16 HYPERLIN

2、K l _TOC_250011 全球两强格局已定,进入稳定盈利期 19 HYPERLINK l _TOC_250010 复盘上一轮涨价周期,当前两强格局已定 19 HYPERLINK l _TOC_250009 技术路线多样,LCD 仍是未来大尺寸主流 22 HYPERLINK l _TOC_250008 Mini LED 技术革新,延长 LCD 生命周期 24 HYPERLINK l _TOC_250007 柔性 OLED 有望在中小尺寸加速渗透 26 HYPERLINK l _TOC_250006 OLED 需求端以中小尺寸为主 26 HYPERLINK l _TOC_250005 OLE

3、D 供给端韩国主导,国内处于追赶阶段 29 HYPERLINK l _TOC_250004 回顾 模式,政策+资金实现面板超越 30 HYPERLINK l _TOC_250003 融资历程总结 30 HYPERLINK l _TOC_250002 面板产业相关政策梳理 32 HYPERLINK l _TOC_250001 投资建议:关注面板龙头及产业链上游国产替代机会 33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风险提示 43图表目录图表 1:面板下游面积需求占比 5图表 2:全球电视出货量四十年数据统计 6图表 3:全球电视出货量趋势 6图表 4:LCD 电视渗透率趋势 6图表

4、5:电视面板平均尺寸趋势(英寸) 7图表 7:2020 年全球电视面板分尺寸出货量 7图表 8:TV 面板按尺寸出货结构趋势(百万片) 7图表 11:LCD 电视面板出货面积趋势 8图表 12:全球车载面板出货量预测(亿片) 9图表 13:车载显示面板出货结构 9图表 14:车载显示出货面积预测 10图表 15:面板投产产线按区域分布情况 10图表 16:1965 年 RCA 发现液晶“动态散射”效应 11图表 17:1990 年代初夏普彩色 TFT-LCD 产线 11图表 18:1990-2020 年全球 LCD 产能区域结构变化 12图表 19:大陆 LCD 产线明细 13图表 20:大尺

5、寸 TV 产品近年来处于供过于求(2019 年) 14图表 21:海外 LCD 产线明细 15图表 22:2020 年 5-12 月全球 TV 面板主流尺寸价格增长率 16图表 23:大尺寸 TV 面板供需差预测 17图表 24:面板库存天数仍偏低(单位:周) 17图表 25:上游玻璃基板供需差 18图表 26:上游驱动 IC 供需差 18图表 27:液晶电视供应链生产周期和库存情况(2021.03 数据) 18图表 29:2020-2025 年厂商 LCD 面板产能占比变化预测 19图表 30:8.5、10、10.5 代线切割效率对比 20图表 31:近年面板行业集中度变化 20图表 32:

6、近年面板厂商市场份额(出货面积)排名变化 21图表 28:各尺寸 TV 面板价格走势(美元) 21图表 33:面板厂商盈利水平随价格波动趋势 22图表 34:LCD/LED 屏与 OLED 屏差异对比 22图表 35:TFT-LCD 薄膜工艺制程 23图表 36:TFT-LCD CELL 工艺制程 23图表 37:a-Si、IGZO、LTPS 技术特点统计 23图表 38:主要面板厂商发展方向 24图表 39:不同技术路线 TV 面板出货量趋势(百万片) 24图表 40:Mini LED 与 Micro LED 介绍 25图表 41:Micro LED 显示性能参数对比 25图表 42:OLE

7、D 与 LCD 结构示意对比图 26图表 43:OLED 面板可用于超薄屏 27图表 44:手机端 OLED 屏占比快速提升数据 28图表 45:2020 年手机品牌各类显示屏占比预计(单位:百万台) 28图表 46:WOLED 29图表 47:三星 QLED 29图表 48:全球主要 OLED 产线汇总 29图表 49: 融资路线 30图表 50: 产线建设政府投资 31图表 51: 历次融资总结 31图表 52:平板显示相关政策指引 32图表 53:平板显示相关财税政策 32图表 54:面板产业链全景图 34图表 55:主要面板企业业绩梳理(、三利谱、长阳科技采用 Wind 一致预期数据,

8、单位:亿元) 34图表 56:TCL 科技业务结构 35图表 57:TCL 技术路线图 36图表 58:TCL 科技营业收入(单位:亿元) 36图表 59:TCL 科技归母净利润(单位:亿元) 36图表 60:精测近年营业收入构成(单位:百万元) 37图表 61:精测近年净利润变化(单位:百万元) 37图表 62:精测主要子公司及主要业务 37图表 63:三利谱产线规划 39图表 64:三利谱营业收入(单位:亿元) 39图表 65:三利谱归母净利润(单位:亿元) 39图表 66:三利谱盈利预测(Wind 一致预期) 40图表 67:彩虹股份营业收入(单位:亿元) 41图表 68:彩虹股份归母净

9、利润(单位:亿元) 41图表 69:彩虹股份盈利预测(Wind 一致预期) 41图表 70:长阳科技主要产品及竞争对手 41图表 71:长阳科技营业收入(单位:亿元) 42图表 72:长阳科技归母净利润(单位:亿元) 42图表 73:液晶模组构造图 42图表 74:长阳科技盈利预测(Wind 一致预期) 43面板周期框架分析LCD TV 需求分析LCD TV 需求=终端 TV 出货量* LCD 渗透率* TV 平均尺寸。终端 TV 出货量:2011 年后进入成熟期稳定在 2 亿片中枢,10%内波动(偶数年赛事拉动);LCD 渗透率:2013 年后全球 LCD 电视渗透率上升到 95%+后趋于稳

10、定;TV 尺寸趋势:2025 年高世代线面板产能(55-75 寸)占比 60%。面板三周期分析三周期框架:短周期(库存)+中周期(供需)+长周期(技术)短周期:面板企业到渠道库存水位,当前受上游驱动 IC 等原材料缺货影响。中周期:产能端供应链转移完成,、TCL 形成两强格局,投资产线资本高壁垒,供给弹性降低。长周期:LCD 仍为最主流显示技术,技术过渡期内中大屏 LCD+中小屏 OLED 发展格局,下一轮技术周期 2025-2030 年。面板价格涨势强劲,未来价格稳中有升需求端:大尺寸增长拉动面板整体需求面板大屏化带动出货面积稳步增长显示面板下游应用广泛,TV 面板占需求 77%。根据 Wi

11、tsview 统计,电视(TV)当前占面板需求比例为 77%,显示器居其次,占比为 11%,其他方面,商用显示占比 3%,笔电占比 5%,平板占比 1%。图表 1:面板下游面积需求占比Public Notebook, display,Tablet, 1Other, 153OLED TV,2Monitor, 11LCD TV,77来源:Witsview,全球电视出货量保持平稳。2020 年全球 TV 面板年出货量约为 2.76 亿片,其中液晶电视面板占主导出货 2.72 亿片,OLED 电视面板为 440 万片。随着大型赛事奥运会、世界杯的召开,短期将拉动下游面板消费需求。2013 年后全球 L

12、CD 电视渗透率上升到 95%+。我们认为电视作为成熟家电产业,出货量在未来也将保持稳定,预计 2020-2025 年电视出货量 CAGR 为 0.15%。图表 2:全球电视出货量四十年数据统计250TV出货量(百万台)YoY35%20030%25%15020%15%100500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202010%5%0%-5%-10%来源:Omdia,图表 3:全球电视出货量趋势图表 4:LCD 电视渗透率趋势250

13、200150100500全球TV出货(百万台)2018 2019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1009080706050403020100LCDOLED99%99%98%98%98%97%96%95%1%1%2%2%2%3%4%5%2018 2019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来源:Omdia,测算来源:Omdia,测算大尺寸液晶电视渗透推动面板平均出货尺寸增长。据 Omdia 数据,电视面板平均尺寸从 2018 年 45 英寸增加至 2020 年的 47.3 英寸,我们预计到 2025 年将增长至 51 英寸,

14、即在 5 年内增长约 4 英寸。图表 5:电视面板平均尺寸趋势(英寸)LCD 尺寸变化(右轴)TV平均尺寸LCD TV平均尺寸552.0501.5451.0400.53520192020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0.0来源:Omdia,测算我们认为大尺寸面板在电视市场快速渗透主要归因于于以下几方面:高画质规格和视觉效果促进消费市场趋向于大尺寸产品。UHD(4K/8K)、 Mini LED 背光、QLED、高色域、超窄超薄等画质规格和视觉效果提升主要集中在大尺寸和超大尺寸上,尤以 55 英寸及以上产品为甚。促使更多消费者开始购买 55 英寸及以上的电视作为客厅电视,尤其是

15、在中国和北美市场。高世代线经济效益。65 英寸和 75 英寸是面板厂商 10.5 代线的经济型产品,国内 10.5 代面板陆续投产有助于促进大尺寸面板的供应。图表 6:2020 年全球电视面板分尺寸出货量图表 7:TV 面板按尺寸出货结构趋势(百万片)出货量(百万片)同比(右轴)28847 6416162-37-18-13-1-4980706050403020100 350300250200150100500-50-10025020015010050010-2930-3940-4950-596022.125.231.435.940.843.745.946.862.264.367.972.775

16、.878.179.681.663.361.459.157.153.950.648.545.860.158.553.811.210.59.650.647.19.28.743.18.239.035.47.56.72018 2019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来源:AVC Revo,测算来源:Omdia,测算3) 行业供需循环推动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成长。当市场供过于求时,面板厂商为了保持产能高稼动率,面板价格会大幅降低。同时液晶电视面板的尺寸越大,其价格降幅相对越大,从而有助于品牌商推广产品。另一方面,当出现供应短缺时,面板厂商更倾向于生产大尺寸的产品,以便

17、高效地利用其产能,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价值。综合上述因素,平均尺寸的增长将带动电视面板整体出货面积持续上升。根据我们预测,2020-2025 年全球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复合增速达 3%。结合 LCD TV 面板+LCD 手机+OLED 面板,预计全球面板市场规模超 4000 亿元。图表 8:LCD 电视面板出货面积趋势出货面积(百万平米)yoy(右轴)190185180175170165160155150145201820192020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105.44.12.41.81.10.40.286420来源:wind、AVC Revo,测算车载多屏化催生市场新增量

18、当前车载已成为中小尺寸面板市场第二大应用。据数据,2018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总量为 1.62 亿片(TFT-LCD),同比增长 9.4%。中控显示面板是车载显示面板最大的应用市场,出货量为 7830 万片,同比增长 7.9%,占全年出货总量的 48.5%,;仪表显示面板出货 6080 万片,同比上年增长 5.6%,占全年出货量比重为 37.6%,是第二大应用场景。此外,抬头显示屏、电子后视镜显示屏和后座娱乐显示屏近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图表 9:全球车载面板出货量预测(亿片)2.5全球车载显示出货量2.01.51.00.50.02019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

19、5E来源:群智咨询,测算车载面板呈现大屏化、多屏化,催生市场新增量。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加深,车载显示屏将朝大屏化、多屏化、交互化、复杂化、高清化等方向演进,未来将成为面板市场重要的新增量。近几年车载显示屏主流尺寸为 7-8 英寸,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车企开始采用 15-17 英寸的大屏,甚至部分车企出现 27 寸、32 寸等超大尺寸显示屏的配置规划。同时,屏幕数量也在显著增加,当前车内的数字屏幕平均数量为1.78 块,预计到 2025 年将上升至 2.11 块。图表 10:车载显示面板出货结构13.9048.5037.60中控显示仪表显示面板其他来源:产业信息网,预计 2020-2025 年

20、车载面板市场 CAGR 达 12%。目前中控显示大屏化的渗透率正在逐步提升,中大尺寸触控屏幕的应用已经从特斯拉逐渐渗透至包括宝马、奥迪等高端车型,扩展到丰田、福特、比亚迪、本田等中低端车型。在目前车载显示行业的销售上,10 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显示屏所占比重在两年内增加了两倍多,从 2017 年的 16.8%上升至 2019 年 Q3 的 37%。根据我们测算,预计 2020-2025 年车载面板市场 CAGR 达 12%,在各应用领域中增速最快。图表 11:车载显示出货面积预测3.5车载显示出货面积(百万平方米)YoY20%3.015%2.510%2.05%1.50%1.0-5%0.5-10%0

21、.02019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15%来源:IHS,测算供给端:日韩产能陆续退出,大陆主导全球产能回溯面板发展历程,呈现为“美国起源-日本发展-韩国超越-台湾崛起-大陆发力”的路径。目前美国和日本以及德国主要致力于行业上游原材料;而韩国、台湾和大陆则主要在行业中游面板制造环节谋求发展。随着大陆高世代线的相继投产,我国面板产能、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图表 12:面板投产产线按区域分布情况日本发展台湾崛起1614121086420中国大陆台湾韩国日本韩国超越大陆发力 来源:OFweek,第一阶段-美国起源:液晶时代开启:1968 年由美国 RCA 公司利用液晶

22、的“动态散射”效应制成世界上第一个液晶平板电视模型DSM-LCD。液晶投资终止:19 世纪 70 年代先后,涉及过液晶显示技术的美国企业 RCA、罗克韦尔、西屋电气、摩托罗拉、AT&T、通用电气、施乐和惠普都由于项目投入大、风险高等原因放弃了平板显示技术的开发。掌握上下游关键领域:美国企业虽然放弃对 TFT-LCD 的投资量产,但如康宁公司(供应玻璃基板)、应用材料公司(供应化学气相沉积 CVD 设备)等公司供应上游关键原材料与设备,苹果公司和 IBM 公司(生产使用液晶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等公司也创造了大面积应用 LCD 屏的需求。虽然美国已没有面板产线,但上游玻璃基板供应商康宁公司全球市占

23、率超 70%。图表 13:1965 年 RCA 发现液晶“动态散射”效应图表 14:1990 年代初夏普彩色 TFT-LCD 产线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来源:夏普,第二阶段-日本发展:液晶技术引入:1972 年初,日本夏普(SHARP)公司花费 300 万美元买下美国 RCA 公司的 LCD 技术,并在次年推出了第一款采用 TN-LCD 为显示面板的计算器,数月后美国 RCA 工厂关停;辉煌时代开启: 1991 年到 1996 年,全球兴建了 25 条以上 TFT 液晶面板生产线,其中有 21 条建在日本。1990 年,日本 TFT 液晶面板占据了全球市场 90%的份额,到 1994 年这一数

24、字上升至 94%,美国仅占 3%。全球第一条 6 代、8 代、10 代线均由夏普创造。辉煌时代终结:2003 年日本金融危机后失去行业龙头地位,到 2008 年后夏普由于等离子显示技术投资失误、太阳能电池项目持续亏损、液晶 10 代线负担过重开始走下坡路一蹶不振;2016 年夏普接受鸿海收购。退出面板生产转向上游材料设备供应:目前日本仅剩夏普(鸿海)、JDI、松下产线,但日本平板制造上下游配套体系完整,在退出平板生产后转向上游,如旭硝子和电气硝子生产玻璃基板,尼康和佳能的扫描式光刻机和步进式光刻机,NEC-安内华制造干刻机设备,日东电工做彩膜和偏光片等。第三阶段-韩国超越:获取液晶面板技术:

25、1987 年三星开始发展液晶业务。第一次衰退期(1993-1994 年)中,三星、LG、现代为代表的韩国企业雇佣过剩的日本工程师,获得液晶显示相关的技术能力;三星在发展初期连续 7 年亏损,在1991-1994 年间,平均每年亏损 1 亿美元。逆周期投资产线:在 1995-1996 年的第二次衰退周期里,韩国企业继续大规模投资新产线。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面板市场陷入低谷,日本厂商虽然占据垄断地位,但大多面临亏损,但三星电子和 LG 采取反周期的投资战略,果断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线,凭借韩元贬值和生产规模扩大,三星到 1997 年末实现了扭转。超越日本:1998

26、 年三星的液晶面板出货量,跃居世界第一。1999 年,三星在全球液晶平板市场占据 18.8%的份额,名列第一,LG 为 16.2%,名列第二,同时超越了日本夏普;2001 年三星、LG 率先建设第 5 代生产线,推动了 TFT-LCD 进入电视领域,实现超越日本。转向 OLED/QLED 新技术:2019 年后,三星与 LG 放弃 LCD 路线并全面转型 OLED/QLED,韩国的液晶市场领先地位被中国超越。图表 15:1990-2020 年全球 LCD 产能区域结构变化中国大陆台湾韩国日本其他100%90%80%70%60%50%40%30%20%10%0%19901995200020052

27、01020152020E2025E来源:赛迪顾问,测算第四阶段-台湾崛起:技术源于日本: 80 年代初,夏普和爱普生先后在高雄和台中设厂。1997 年底亚洲金融危机导致液晶面板市场急剧收缩,日企将技术转让给台湾企业,一方面收取高额的技术转让费,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日本在产能上的不足。台湾五虎崛起:1997 年第三次液晶产业衰退期,让台湾企业获得了进场机会。2003 年到 2004 年进入了产业黄金期,台湾厂商开始新建大批高世代线。2005 年以前,台湾面板厂商众多,近 10 家厂商共同角逐。后来产业不断整合重组,形成友达、奇美、华映、群创、瀚宇彩晶面板五虎局面。台湾的困境与现状:台湾的核心矛盾在

28、于,台湾面板产业缺少上下游产业的支撑。在全球金融危机、液晶面板需求不振的背景下,索尼、三星、LG 等日韩企业在 2008 年 8 月取消了此前向台湾面板的订单,台湾面板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随着业绩 2010 年随着大陆面板厂商的建设投资,台湾面板企业发展进入停滞。目前台湾仅剩友达、群创,8.5 代线仅剩 3 条。第五阶段-大陆发力:摸索阶段:大陆在起步时主要通过技术引进方式摸索面板制造路径。截止到2008 年,中国进入 TFT 产业的主要企业有上广电(NEC 合资 5 代线)、(韩国现代电子的 2.5、3、3.5 代线,自建亦庄 5 代线)和昆山龙腾(台湾合资 5 代线)。逆周期扩张,

29、面板产能向大陆转移: 与韩企一样采取逆周期投资,于 2009 年开始建设合肥 6 代线和北京亦庄 8.5 代线。此后,外企开始在大陆投资建设高世代线。2009 年 8 月,夏普宣布与南京熊猫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进行“8 加 6”代线计划;韩国 LGD 投资 30 亿美元在广州建设 8 代线,10月,三星电子宣布投资 22 亿美元在苏州建设一条 7.5 代线。2010 年,TCL与与深超投资(代表深圳市政府)联合成立深圳华星光电,投资 245 亿元在深圳建设一条 8.5 代线,这是即 后第二家自主建线的中国企业。往后一批国内企业开始投资建设 LCD 产线。大陆开始主导全球产能:梳理当前大陆 LCD

30、 面板产能情况,2021 年占全球产能达 67%,我们预计到 2025 年大陆 LCD 产能占比将达到 79%。图表 16:大陆 LCD 产线明细公司项目地点技术世代设计产能(千片/月)投产时间目前进展投资金额(亿元)B1北京a-Si-IPSG56005Q2量产中110B2成都a-Si-TNG4.54509Q4量产中34B3合肥a-Si LCDG69010Q4量产中175B4北京a-Si LCDG8.514011Q3量产中280B5合肥a-Si/Oxide LCDG8.511014Q1量产中285鄂尔LTPS LCD/刚性多斯AMOLEDB8重庆a-Si/Oxide LCDG8.516015Q

31、1量产中328B9合肥a-Si/Oxide LCDG10.512017Q4量产中400B10福州a-Si/Oxide LCDG8.516017Q1量产中300B17武汉a-Si/Oxide LCDG10.512019Q3产能爬坡460CEC南京IGZO LCDG8.56016Q3量产中292CEC成都IGZO LCDG8.612018Q3量产中280华星光电T1深圳TFT-LCDG8.516011Q3量产中245T2深圳TFT-LCDG8.515016Q3量产中244T3武汉LTPS-LCDG65017Q1量产中160T6深圳TFT-LCDG119019Q1产能爬坡465B6G5.5601Q1

32、6量产中 220T7深圳TFT-LCDG1110521Q1建设中426.8T9广州LTPS TFT-LCDG8.61802022建设中-T10苏州TFT-LCDG8.512013Q3收购三星苏州-深天马/上海TFT-LCDG4.53008Q1量产中32.9/上海TFT-LCDG57509Q4量产中25/成都TFT-LCDG4.53010Q2量产中30/武汉TFT-LCDG4.59010Q4量产中40/厦门LTPS TFT-LCDG5.53015Q3量产中190/厦门LTPS TFT-LCDG63016Q3量产中120一期 70K 量产惠科/重庆a-Si LCDG8.67017Q1中,二期建设2

33、40中/郑州LCDG119020Q2建设中400/绵阳LCDG8.612020Q2产能爬坡240/长沙IGZO LCDG8.613821Q1产能爬坡320/滁州LCDG8.612019Q2量产中220CEC/南京a-Si LCDG6602012满产中138a-Si、 IGZO/咸阳G8.612018Q3量产中280LCD产能爬坡,20鸿海/广州a-Si LCDG10.59019Q3年底达到 63K,61021 年完成满产华映科技/莆田TFT-LCDG63017Q1量产中120信利/仁寿TFT-LCDG514018Q4量产中125华锐光电/郑州TFT-LCDG512020Q219Q3 封顶40龙

34、腾/昆山LCDG5.5902011量产中63友达/昆山LTPS-LCDG66016Q3量产中210深超光电/深圳TFT-LCDG590/量产中130益丰泰/井冈TFT-LCDG650202019Q2 搁浅265山LG广州TFT-LCDG8.5120延缓至 202214Q3 240年退出三星/苏州TFT-LCDG8.512013Q3出售给TCL来源:整理国内厂商积极扩张,大尺寸产能持续增加。大陆厂商的不断扩张,2017 年以来使得 55 寸以上的大尺寸产品产能持续增加,同时需求又较为弱势,供需明显不匹配;32 寸和 39-45 寸的产品供需状况相对更好,价格也相对稳定。图表 17:大尺寸 TV

35、产品近年来处于供过于求(2019 年)供需情况11.60%8.20%7.80%8.40%8.70%5.90%4.80%14%12%10%8%6%4%2%0%65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公司项目地点世代设计产能(千片/月)进展三星L7-2汤井G7160计划 20Q4 关停,延期一年L8-1汤井G8150计划 20Q4 关停,延期一年L8-2汤井G8120计划 20Q4 关停,延期一年LGP7坡州G72302020 年底前停线,包括 30K的 IT 产能,延期一年2020 年底前停掉 TV 产线,P8坡州G8200延期一年,但40K IT产能仍将继续生产P9坡州G860继续为苹果提供 IT 产品日韩

36、产能陆续退出,大陆面板产能占比 2021 年将达到 67%。2017 年面板价格高位以来,2018-2019 年面板价格持续低迷,各面板主要厂家营业利润大幅下滑。迫于营业压力,日韩 LCD 厂家纷纷计划退出,LG Display 和三星 SDC 于 2019 年开始宣布在 2020 年底全面退出关停 LCD 产线,并向盈利能力更高的 OLED 转型。预计此轮韩国厂商退出之后,大陆面板厂的产能占比 2021 年将进一步跃升至 67%,全球 LCD 供给格局正在加速改善之中。图表 18:海外 LCD 产线明细友达L3C新竹G3.530/L3D龟山G3.530/L4A龙潭G460/L5A龙潭G575

37、/L5B龙潭G575/L5C台中G575/L5D龟山G575/L6A台中G6120/L6B龙潭G6120/L7A台中G7.575/L7B台中G7.588/L8A台中G8.590/L8B台中G8.590/群创Fab 7台南G7.5132/Fab 8高雄G8.570/鸿海/夏普/龟山G830/龟山G830/松下/HimejiG8302020 年底退出来源:整理价格端:供需紧平衡,涨价强支撑2020 年下半年以来,面板价格涨势延续。随着 2020Q2 电视面板需求的持续增长,电视面板处于供不应求态势。根据 AVC Revo 数据,相比 5 月份的价格最低点,中小尺寸 32/39.5/43/50/55

38、 英寸 Open cell 面板价格 2020 年内涨幅 50%-100%,而大尺寸 65 英寸、75 英寸 Open cell 面板价格也分别上涨 33%、15%。图表 19:2020 年 5-12 月全球 TV 面板主流尺寸价格增长率96.9%80.0%68.2%63.6%57.4%33.1%15.2%1201008060402003239.54350556575来源:AVC Revo,从供求角度看,此轮涨价有较强支撑。由于过去数年行业的持续投资,到 2019年仍处于供过于求状态(供需差 13.6),导致 LCD TV 面板价格在 2019 年全年持续下跌,创下历史新低。随着韩厂 LCD

39、产能的陆续退出,预计 2021 年供需差缩小至 8左右,并且到 2025 年供需差将达到平衡状态,因此未来较长周期内价格波动将趋于平缓。(供需差=供给/需求-1*100%)图表 20:大尺寸 TV 面板供需差预测300250200150100500供给端玻璃基板产能面积需求端面积供需差供需平衡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14%12%10%8%6%4%2%0%-2%来源:Omdia,群智咨询,DSCC,测算从库存角度,自 2020 年 7 月整体处于较低位置,补库存需求较为强劲。2020Q3开始电视需求复苏,品牌厂商加大面板采购量,面板厂库存水位持续走低,从 20

40、20年 7 月份开始,面板库存整体处于安全区间以下。2021Q1 厂商和渠道仍存在较强补库存需求,Omdia 数据显示国内电视厂商 Q1 面板采购计划环比增长 6%,同比增长 14%,创下历史新高。其中部分一线电视厂商将计划大幅增加面板采购数量,预计比上一季度增加 20-25%。图表 21:面板库存天数仍偏低(单位:周)2.5面板库存天数(周)2.12.01.91.81.61.61.61.51.51.41.41.31.31.2安全区间1.21.11.21.11.0 1.01.0 1.00.9 0.92.01.51.00.5Jan-19Feb-19Mar-19Apr-19May-19Jun-19

41、Jul-19Aug-19Sep-19Oct-19Nov-19Dec-19Jan-20Feb-20Mar-20Apr-20May-20Jun-20Jul-20Aug-20Sep-20Oct-20Nov-20Dec-200.0来源:AVC Revo,上游原材料供应短缺成为涨价新因素。到 2021Q1,电视面板需求依然热度不减,上游玻璃基板、驱动 IC 及偏光片等材料缺货导致面板产能吃紧,NEG 玻璃熔炉停电事件则进一步强化市场的紧张情绪,进而推高面板涨价的空间。截至 2021 年 3 月,面板平均涨幅环比仍近 5%(Sigmaintell 数据),其中大尺寸面板涨幅短期有扩大的趋势。图表 22:上

42、游玻璃基板供需差图表 23:上游驱动 IC 供需差1510供需平衡供应过剩供需平衡供应紧张510501Q20 2Q20 3Q20 4Q20 1Q21E 2Q21E 3Q21E 4Q21E0-5-10-15-20供应紧张1Q20 2Q20 3Q20 4Q20 1Q21E 2Q21E 3Q21E 4Q21E来源:Omdia,来源:Omdia,图表 24:液晶电视供应链生产周期和库存情况(2021.03 数据)上游中游下游项目玻璃基板驱动ICOpen Cl/LCD 模块整机/OEM/ODM零售商生产周期4-5 周8-10 周3-4 周6-10 周运输周期2-3 周1-2 周1-2 周4-6 周玻璃制

43、造商的玻璃IC 厂商的IC 凸点/面板厂商的PureOEM/ODM 的在制品库存材料库存封装库存Cell 库存SKD/CKD 库存5-8 周-正常库存水平4-6 周5-6 周1-1.5 周SKD/CKD/OpenCell面板厂商或BMS面板厂商的储备玻面板厂商的储备OEM/ODM的液晶电零售商安全缓冲完成品库存厂商的LCD 模块璃基板库存COB/COF 库存视机库存期库存库存线下:6-8 周,线-正常库存水平3-4 周5-6 周3-4 周区域组装厂 1-2 周上:1-2 周目前库存情况部分 1-2 周库存,零库存,短缺转紧张零库存甚至负库存Open Cell 库存 1-2周,Pure Cell

44、 库存 2-3 周少于 2-3 周,短缺转紧张周,短缺转紧张,销售旺盛来源:Omdia,全球两强格局已定,进入稳定盈利期复盘上一轮涨价周期,我们认为有以下方面明显差异:1.对比 2017 年价格高点,各尺寸面板仍具备向上涨价空间。2.对比 2017 年供给端,产能供给不断收缩,全球寡头垄断局面显现。3.从技术趋势角度,LCD 及相关升级未来 3-5 年被替代可能性较小。综合竞争格局、技术发展趋势,我们认为 LCD 行业周期性显著弱化,面板价格波动未来将趋于平缓,由此保证龙头厂商在较长周期内稳定持续的盈利能力。复盘上一轮涨价周期,当前两强格局已定大尺寸面板上一轮涨价周期在 2016Q2-2016

45、Q4,并在 2017H1 持续在高位。该轮面板价格上涨驱动因素主要是:三星 L7-1 关厂,该厂月产能 15 万片,约占当时全球产能 3%、松下退出 TV 液晶面板业务、台湾地震影响群创产能。随着大陆厂商积极的产能扩张导致 2018 年和 2019 年连续两年供过于求,面板价格持续下降。使得台湾厂商转向利基市场和 IT 面板制造,而韩国 LCD 厂商也因为这两年的严重亏损而逐步关闭 LCD 产能,转而采用 OLED 战略。对比 2017 年供给端,当前两强格局已定,国内厂商产能优势显著。2020 年、华星光电分别以20、14.4的出货面积占比居于全球大尺寸面板前两名。相比2017年,当前面板行

46、业竞争格局已趋于明朗,国内厂商经过此前的几轮扩产,高世代线的产能规模和运营效率优势明显,日韩包括台厂落后产线将逐步退出竞争。预计到 2025年, 和 TCL 产能将超 55%。图表 25:2020-2025 年厂商 LCD 面板产能占比变化预测2020E2021E2022E2023E2025E35%30%25%20%15%10%5%0%TCL惠科中电熊猫友达群创三星LG夏普来源:测算高世代线效率优势明显。高世代 LCD 产线凭借更高的切割效率更适宜切割大尺寸电视面板。、TCL 为首的国内面板企业往年的新建产线也多为 8.5 代线及以上世代,10.5 代线也基本落在中国,相对日本、台湾的 5、6

47、 代线规模优势显著,生产成本更为经济。根据中华液晶网数据,10.5 代线在 43、49、60、65、70、75 寸等大大尺寸 LCD 面板生产过程中的切割效率显著优于 8.5 代线。图表 26:8.5、10、10.5 代线切割效率对比尺寸8.5 代线切割片数切割效率10 代线10.5 代线切割片数切割效率切割片数切割效率43 英寸874%1588%1893%49 英寸672%861%1280%60 英寸354%668%880%65 英寸363%680%895%70 英寸249%347%682%75 英寸256%354%695%80 英寸264%361%353%来源:中华液晶网,逆周期收购+扩张

48、策略助力大陆厂商份额持续提升。、TCL 在行业低景气度周期时可以通过更有利的价格收购兼并产线,市场份额扩张后可以通过调节产能应对行业价格波动,未来大尺寸面板价格会逐步趋于稳定,LCD 面板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两强格局已定。图表 27:近年面板行业集中度变化全球TOP7 出货量份额64%59.9%60.5%60.5%58.3%56.9%55.5%54.6%656055501Q192Q193Q194Q191Q202Q203Q204Q20来源:Sigmaintell,TCL 方面,2020 年先是投资日本面板 JOLED、紧接着收下中环集团后,随后收购了苏州三星电子 60%的股权和苏州三星显示 10

49、0%的股权,两条产线能够提供 120K 的LCD 月产能和 3.5M 的显示模组月产能,其面板产能约占全球总产能的 4%。除此之外,TCL 科技正准备新增一条产能为 180K/月的 8.5 代线,产品定位于 IT 市场,进一步扩大自身在 IT 领域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方面,根据公告 2020 年收购中电熊猫旗下的南京 8.5 代液晶产线和成都的 8.6 代液晶产线。完成之后, 将拥有 5 条 8.5 代线,1 条 8.6 代线、2 条 10.5代线,稳坐国内产能第一。图表 28:近年面板厂商市场份额(出货面积)排名变化来源:Sigmaintell,对比 2017 年,短期价格仍有向上空间,长

50、期价格波动趋于平缓。对比 2017 年, 50 英寸以下面板在 2020Q4 的 ASP 已接近 2017Q4 水平。而 55 寸及以上面板相较前一轮价格高点仍有较大空间。长期来看,在两强格局下,我们预计未来 LCD 行业周期性显著弱化,面板价格波动将趋于平缓,由此保证龙头厂商在较长周期内稳定持续的盈利能力。图表 29:各尺寸 TV 面板价格走势(美元)32-HD43-FHD50-UHD55-UHD65-UHD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1Q173Q171Q183Q181Q193Q191Q203Q20 1Q21E 3Q21E 1Q22E 3Q22E 1Q23E 3Q2

51、3E来源:Omdia,周期性减弱,龙头厂商盈利能力将持续改善。我们认为当前高景气下,价格大幅上涨将显著增厚面板厂商业绩。拉长周期看,当前行业已进入成熟期,海外企业退出,大陆厂商继续做整合,行业集中度提高,带动价格周期性减弱,面板价格有望维持在较高位随下游需求小幅波动,以保证龙头厂商盈利的稳定性。图表 30:面板厂商盈利水平随价格波动趋势面板行业平均毛利率32寸面板价格(右轴)3012025100208015601040520002013 2013 2014 2014 2015 2015 2016 2016 2017 2017 2018 2018 2019 2019 2020 2020Q2Q4Q

52、2Q4Q2Q4Q2Q4Q2Q4Q2Q4Q2Q4Q2Q4来源:Bloomberg,技术路线多样,LCD 仍是未来大尺寸主流目前主流的面板技术有 LCD 与 OLED 技术,OLED 面板相对性能更优但受限技术成熟度目前单价远高于同尺寸 LCD 屏。同时,Mini LED 将有效延长 LCD 工艺的生命周期,我们认为未来 3-5 年 LCD 仍将是大尺寸面板显示的主流技术路线。显示面板从发光原理出发可分为两类:一类的原理是有背光源的 LCD 屏;另一类是自发光 OLED 屏,而 OLED 又可分为 AMOLED 和 PMOLED。两大类产品在技术支撑和应用领域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图表 31:LCD

53、/LED 屏与 OLED 屏差异对比类型主要技术优点缺点应用领域LCDTN/STN-LCD功耗小、成本低色彩差,响应慢,水波纹响应快、改善水波纹,比 STN早期中低端彩屏,MP3、MP4显示器、笔电、手机、TFT-LCD饱和度高,能做大屏,亮度高,颜色还原度好耗电,对比度低电视等笔电、TV车载显示、PDA、MP3产品易泛黄大尺寸有困难,寿命短低温性能好,能做柔性曲屏制程较简单,结构单纯自主发光、省电、无视角限值, 耗电,良率尚低,价格高, 车载显示、高端手机、PMOLEDAMOLEDOLED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目前主流 LCD 屏均采用 TFT-LCD。LCD 屏经过多年发展,早先的 STN

54、-LCD技术由于成像质量等多方面因素都劣于 TFT-LCD 技术已被市场淘汰,目前主流的 LCD 屏均采用 TFT-LCD。TFT-LCD 即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低功率、全彩化等优点。它主要包括三段制程:前段部分的 Array 制程和半导体制程相似,但是不同的是将薄膜电晶体制作在玻璃之上,而非硅晶圆上;中段 Cell 部分,是以前段的 Array 玻璃作为基板,和彩色的滤光片玻璃基板相结合,并且在两片玻璃基板之间灌入液晶(LC);后段模组组装(Module Assembly),将 Ce

55、ll 制程之后的玻璃和其他的如电路、外框、背光板等等多种零组件组装生产的作业。图表 32:TFT-LCD 薄膜工艺制程图表 33:TFT-LCD CELL 工艺制程来源:OFWEEK,来源:OFWEEK,TFTLCD 基底主要有 a-Si、IGZO、LTPS 三种。a-Si 技术简单、成本低廉,应用范围最广,但能耗较高,分辨率低。IGZO 显像性能优秀,可用于大小尺寸,但成本较高,寿命较短。LTPS 具有高亮度,高分辨率,高反应速度等优势,但成本最高,多用于中小尺寸高端 LCD 屏。图表 34:a-Si、IGZO、LTPS 技术特点统计TFT 技术种类a-SiIGZOLTPS电子迁移率0.5c

56、m2/Vs10cm2/Ns100cm2/Vs可靠性较差好好像素密度低中高面板尺寸大中小大中小中小良率高中低来源:OFweek,OLED 目前受制于原材料成本、生产良率与短寿命,相比 LCD 屏价格仍然较高,在中短期内 LCD 仍具有产量与成本优势,中长期看还有 Micro LED/Mini LED 等新技术的革新,未来主流显示技术仍未确定,各厂商技术路径也各不相同。图表 35:主要面板厂商发展方向来源:Omdia,LCD 未来仍是大尺寸市场主流。从整体趋势来看,面板行业技术升级加快, WOLED、量子点液晶电视(QLED)、QD OLED 电视、QNED 电视、Mini LED 背光液晶、FA

57、LD 背光液晶和 Micro LED 等新技术为终端用户带来了更高的规格和更好的观看体验,并随着规模效应逐渐降低的成本提高渗透率。但其中大部分是基于 LCD的升级,预计到 205 年 LCD(包含 MiniLED 背光和QLED)大尺寸面板出货占比仍将占 96%。图表 36:不同技术路线 TV 面板出货量趋势(百万片)Micro LED TVMini LED Backlight LCD TV QD OLED TV/ONED TV Quantum Dot LCD Tv(QLED)wOLED TVStandard LCD TV350300250200150100500201820192020202

58、12022202320242025来源:Omdia,3.3 Mini LED 技术革新,延长 LCD 生命周期Mini LED 和Micro LED 具有高分辨率、高亮度、省电及反应速度快等特点,被视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吸引苹果、三星、LG、索尼等大型企业布局发展。Micro LED 技术,即 LED 微缩化和矩阵化技术将 LED(发光二极管)背光源进行薄膜化、微小化、阵列化,可以让 LED 单元小于 50 微米,与 OLED 一样能够实现每个像素单独定址,单独驱动发光(自发光)。它的优势在于既继承了无机 LED 的高效率、高亮度、高可靠度及反应时间快等特点,又具有自发光无需背光源的特性,体积小

59、、轻薄,还能实现节能的效果。从本质上来说,Micro LED、Mini LED 一样,都是基于微小的 LED 晶体颗粒作为像素发光点,区别在于,Micro LED 是采用的 1-10微米的 LED 晶体,实现 0.05 毫米或更小尺寸像素颗粒的显示屏;Mini LED 则是采用数十微米级的 LED 晶体,实现 0.5-1.2 毫米像素颗粒的显示屏。目前,LED inside将 Micro LED 的尺寸界定为 75 微米以下,且不带蓝宝石衬底。图表 37:Mini LED 与 Micro LED 介绍比较项目Mini LEDMicro LED关键差异带有蓝宝石衬底无蓝宝石衬底尺寸范围75-30

60、0um75 um 以下应用类别背光显示、商用小间距显示器技术优势多区调控背光、制造成本较低背光应用已于2019 年量产,预计车用显示、穿戴装置、AR/VR、大尺寸电视轻薄、应用弹性更大、显示效果再升级量产状况来源:EEPW,2021 年放量预计 2025 之后目前制约Mini LED 背光应用的重要因素是成本,而 Micro LED 尚未大规模量产,难点集中在巨量转移、芯片、驱动等方面,技术尚未成熟。图表 38:Micro LED 显示性能参数对比LCDOLEDMini LED+LCDMini-LED RGBMicro-LED亮度(cd m-2)500100010003000107发光效率低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