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教版】初中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80)_第1页
最新【浙教版】初中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80)_第2页
最新【浙教版】初中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80)_第3页
最新【浙教版】初中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80)_第4页
最新【浙教版】初中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8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82课 题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日 期教学目标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2、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重难点体验使用符号与建立模型的思想【引入】回忆以前学习中,曾用用过的符号(略)。【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些符号?用这些符号来表示实物?板书一、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引语】除了符号,我们还使用模型,请举例。 如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眼球模型等。【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模型呢?1、因为地球太大,难以认识,所以人们常用地球仪。 因为细胞太小,难以观察,所以人们画出了细胞模式图。 由于眼球构造

2、太复杂,难以表达,人们制造了眼球模型。2、读图: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 通过读图,可知:一、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二、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3、建立模型的意义: 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4、模型的不同表示方法: 【练习】【补充】元素符号的记忆和书写。【引入】在我们已经学完的三册科学书里,我们接触了很多新的东西。例如:运动学:v t s 电学:R I U 单位:m/s s m 单位: A V请同学用一个次来概括一下以上的内容,可见这些都是一些符号【新授】一、请同学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符号二、请同学门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些符号? 讲解:例如时间

3、,不同国家用不同的文字表示,为了减少这种语言文化带来的差异,我们就用T来表示时间,再如一些复杂的事物,如电路图中的元件,如果都要用实物表示,那么电路图会变的十分复杂,所以我们就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可见符号的作用:1、简单的表明事物 2、避免混乱三、模型 1、请同学描述一下对地球的认识 2、请同学在地球仪上找到一些相应的位子,并描述一下。 3、同学们都知道,任何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请同学说一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画出细胞模式图 再请一位同学根据细胞模式图来分析一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4、眼球的结构很复杂,所以我们通常用人们制造的眼球模型来认识其结构5、请同学们填写书本第二页的填空

4、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眼球模型就是用模型来表示一些我们通过肉眼直接很难观察很难认识清楚的对象时采用的方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符号也是一种模型。四、请问同学水有几种状态? 水用符号表示为“H2O”也就是说它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用模型表示水分子从三态说明三种模型(略) 请同学在书上填空 通过模型,我们可以直观的区分出水的三态,从模型中我们也可以知道水在三态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分子间的距离,需要强调一点,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张图,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对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 示意,如光合作用,我们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的变化概括的写成一个简单的表达式就是一个模型,包括我们以后要学的化学方程

5、式都是模型。五:综述 通过学习同学们应该建立一种使用符号和模型的思想,它可以帮我们形象的认识事物的共同点,免去一些外因的科学研究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符号和模型就是中间的纽带,所以我们建立了模型和符号的概念对我们以后学习科学,研究科学是很有利的,同学们通过学习后经常去使用一些符号和模型,也可以去设计一些符号和模型,只要方便使用就可以。当然你设计的符号如果没有经过有关机构的认同,千万不要公开发表!包括你的作业和试卷。反思课 题第2节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日 期教学目标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2、知道原子组成分子时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

6、也不同。3、认识分子微粒的大小、质量的数量级。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知道物质的不同构成:分子、原子和离子。 知道物质构成与性质的关系。难点:认识微粒的数量级的大小。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用橡皮泥和牙签让学生制作分子模型实验:称量米的质量【复习】你对分子的了解有多少?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引入】分子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分析】水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水分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原子构成。由这个实验还可以知道: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

7、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介绍】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历程。(资料打印)【读图】我们用模型来认识分子、原子,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结论】一、物质分子原子 宏观微观物质组成的层次性【了解】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 金属由原子构成;石墨由碳原子组成; 说明哪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和固体非金属二、不同种类的物质【读图】【思考】不同物质的模型(1)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2)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金刚石中碳原子的排列成网状,石墨中碳原子的排

8、列成层状,足球烯中碳原子的排列成球状。重点讲解:金刚石和石墨在性质上的区别:物理性质上:硬度、导电性、熔点、沸点等; 化学性质上:一样。【举例】科学家做过的实验:在密闭的容器中充满氧气,分别放入金刚石和石墨,结构都生成唯一的产物二氧化碳。三、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认识】不同的分子和原子质量。【学生活动】感受1027千克质量大小。称量1克米,数出米的粒数。课后反思课 题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日 期教学目标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

9、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2、了解同位素的结构特点,能说出12项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3、知道物质也可由离子构成,认识离子微粒大小的数量级。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难点:对原子结构知识的初步了解【引入】1、练习: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判断)2、复习:物质的构成、电流的形成【新授】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 发现原子2、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 发现电子3、卢瑟福“卢瑟福模型”

10、:电子绕原子核运行【介绍】实验:粒子轰击原子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电子在核周围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多,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少,就象“云雾”一样笼罩在核的周围。 【小结】建立模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学习科学家提出问题、建立假设、修正模型的研究方法。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 原子核: 带正电(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带负电2、原子核大小与核外电子运动范围(原子大小)的比较。三、揭开原子核的秘密 1、原子核是由更小的两种粒子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读表】

11、思考:在原子中哪些数目总是相等的?(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2、质子、中子核电子的质量比较 质子、中子的质量大小几乎相等。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所以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读图】一杯水的微观层次分析3、一杯水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夸克四、原子的“孪生兄弟”同位素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氧原子的总称。 同种原子的原子核内核电荷数、质子数与中子数是一定的。但有的原子其核内的中子数会发生变化。【举例】氧的三种原

12、子的原子核:核内都有8个质子,但中子数分别是8个、9个、10个。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2、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氧的同位素原子是氧元素的不同种原子。【思考】氧的3种同位素其核外电子应各有几个?8个。如:氢有3种同位素原子:氕、氘、氚。 汞有7种同位素。3、同位素元素在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化学分析、消除细菌、医学诊断等。【阅读】利用碳14同位素测定年代五、带电的原子离子【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现象: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 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所以,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

13、组成元素不止一种)。 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学生实验】估计高锰酸钾离子的大小说明:这是一个思想实验。目的:让显示感受到离子的存在,利用简易可行的实验估计构成物质的粒子离子大小的数量级。基本操作技能:固体药品的取用;毫米刻度尺的使用;液体体积的测量;振荡。主要科学方法:估计方法、观察实验方法、对比方法。实验设计思路:已知经过多次按1/10稀释后,最后能看到的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中,每100毫升大约存在1000个高锰酸钾离子。根据稀释的次数克推算出高锰酸钾晶体中含有的高锰酸钾离子数为N。溶解前,先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并估算出离子的大小,这是一种通过宏观现象推测微观世界的思想方法。

14、课后反思课 题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日 期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界的物质由100多种元素组成,从组成物质元素角度出发理解物质初步分类思想。2、知道组成人体、地球的主要元素。重点难点重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难点:区别单质、化合物、混合物【引入】讲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历史【新授】一、元素的种类1、110多种,包括人造元素。元素分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在自然界含量极少,性质非常稳定)2、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氧气、金属铁等。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二氧化碳、水等。【注意】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及分类依据【阅读】元素名称的由来:进一步来了解元素的分类二、元素

15、的分布1、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2、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阅读】人体种元素的作用【校本课程】营养与各元素的摄取;广告与生活3、在海水中除了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以外,含量较高的是氯元素和钠元素(氧85.5%,氢10.7%,氯2.0%,钠、镁等1.5%),还有贵重的金属等海洋是资源宝库,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课外探究】海水中氕、氘、氚的利用4、生物所含的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如血糖、植物纤维主要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5、人造元素通过核反应制得的

16、,其中一部分人造元素核天然元素具有放射性。有利有弊:对人体有害;利用放射性可以治疗一些疾病。课后反思课 题第5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日 期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元素符号(H、0、C、S、Si、Na、Fe、Cu、Cl、Ca、Ag、Al、I、K、P),会查阅元素符号。2、通过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3、阅读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及应用的地形、典型历史事实,体会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常见元素符号难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和简单运用【复习】元素的种类、分布以及与物质、原子、分子间的关系【新授】一、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是国际上统一

17、采用的符号,通常用该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当元素的第一个字母与其它元素重复时,克写上该元素名称的第二个字母以示区别。2、元素符号一般表示:一种元素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这种元素的原子的质量【练习】“2N”等的意义;与“N2”的区别二、元素周期表【介绍】简单介绍元素周期表7个周期(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0族、第8族);112种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元素);【探究】寻找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之间的联系和规律1、提出问题:2、建立假设:规律可能表现在元素的性质上;规律可能表现在元素的种类上;规律可能表现在元素的质量上;规律可能表现在元素的质子数上;规

18、律可能表现在元素的中子数上;规律可能表现在元素的发现史上;3、设计方案:研究课本上的元素周期表4、记录考察结构5、验证假设6、交流【小结】课后反思课 题第6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 日 期教学目标1、会查元素的化合价,会运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2、能解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能根据化学式区分单质和化合价、金属和非金属。3、能用;表示离子或带电原子团。重点难点重点:会查元素的化合价,会运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难点:会运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复习】1、默写元素符号 2、说明符号的意义【新授】一、化学式1、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称化学式2、化学式的确定依据:由实验测定组成,如水的电解

19、实验测定水的组成。不能凭空想象,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3、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双原子分子: 稀有气体: 多原子分子:固态非金属(结构复杂,习惯上用元素符号表示): 金属(同上):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按一定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一定顺序: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左边;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写在右边。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的最简单整数比表示。【例】 【练习】4、化

20、学式的读法:一般从右向左读做“某化某”;或者要指出一个分子里的个数。5、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物质(纯净物) 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 表示物质分子的构成 表示分子的质量 【例】 【练习】 【补充】1化学式能代表某种质,如CO2这个化学式就代表二氧化碳。因为一种物质只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2化学式能表示物质组成。如H2O这个化学式能表示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3化学式能表示物质中原子或离子个数比。如NaCl这个化学式表示在氯化钠中氯离子和钠离子的个数比为11。4通过化学式可计算式量。如水的化学式是H2O,H2O的式量=1216=185通过化学式可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

21、比。如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32:162=116通过化学式可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二、离子的符号【引入】当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成为离子时,怎样用符号来表示呢? 1、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2、离子符号的意义:3、常见的离子(包括原子团所带的电荷数)三、化合价1、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用化合价来表示。2、常见化合价: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氢、氧元素的化合价规律;常见原子团(根)的化合价。3、原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4、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5、标价方式与离子表示方式。 6、应用: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推出各元

22、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例】课后反思课 题第7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日 期教学目标1、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2、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3、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含量、所含元素质量比。重点难点重点:能解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相对原子质量的了解及查阅;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的质量比。难点: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的质量比。【引入】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元素符号表示的量,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C”表示的意思 表示碳元素C 表示一个碳原子 表示碳元素的质量关于前面两层意思我们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其中的第三层含义【新授】我们知道“C”

23、这个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且由相关的表中可以查得 C:1.99310-26千克 H: 1.67410-27千克 O: 2.65710-26千克由此可见,原子的质量非常小,所以直接用它的真实质量会使计算复杂,且数据不容易记忆,所以我们取他们相对的值。在取这个相对的值之前我们必须先有一个标准。就像画地图时用的比例尺,我们就可以把一个国家按比例缩小画到一张纸上,现在我们的原子质量太小了,所以我们要让它按比例扩大,而且扩大后的数值要尽可能易记,实际上这就是建立原子质量模型。找出了原子质量的标准,我们就把其它原子的质量与之相比,把比值就定义为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下面就来规定这个标准C-12

24、(提问:12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12,由于碳有两种同位素,即C-12,C-14,所以必须指明是哪种碳原子。)C-12 M=1.99310-26千克1/12C-12 M=1/21.99310-26千克=1.66110-27千克先留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取1/12C-12作为标准?找到了标准,我们就可以给出任意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了例如:O: 2.65710-26千克/1.66110-27千克一、相对原子质量 以C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练习】查找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阅读】张青莲教授与相对原子质量激发爱国热

25、情二、相对分子质量1、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例题】注意规范及计算方法。H2SO4、3CO2、CUS04.5H2O等2、化学式的意义:5点(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 (3)表示各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4)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5)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讲解】及【练习】三、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确定 1、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的质量比【例题】H2O、NH4NO3 【练习】Fe2O3、CO2、H2SO4、NH4HCO3、 2、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例题】讲解例题。提醒学生注意:各元素的质量比跟原子个数比是

26、不同的。例如NH4NO3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7112,而它们的原子个数比是243。计算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时,【练习】【补充】计算5t氧化铁中含铁多少吨。解氧化铁的化学式是Fe2O3氧化铁的式量是562+163=160课后反思课 题第1节 空气(1课时)日 期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组成空气的各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2、了解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的利用。重点难点重点:空气的成分 难点:用实验证明空气的成分和体积关系 【引入】地球上空气和水等物质一起养育着地球上的生命,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的行星。空气是怎样的物质?空气与生命,以及人

27、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我们怎样来保护空气免受污染?【问题】先来谈谈你对空气的了解。一、空气里有什么 空气里有水蒸气降雨和降雪现象证实了这点。空气里还有什么?【实验】1、在呼出的气体和洁净的空气中比较线香的燃烧现象; 2、澄清石灰水验证呼出的气体现象:1、线香在洁净的空气中可燃烧较长时间。 2、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结论:证明空气中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红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瓶内水位上升,约有1/5体积的水进入瓶内。结论: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介绍】人类认识空气的历程:1773年瑞典化学家舍勒(Scheele),从碳

28、酸银、硝石、二氧化锰跟砷酸等物质里制出了氧气。但他的实验结果没有及时发表。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Priestley),用分解氧化汞的方法制出了氧气,并研究了它的一些性质。以后,经过拉瓦锡(Lavoisier)的研究,确定这种气体是空气的一种成分。在世界化学史上,一般认为氧气是舍勒和普利斯特列分别发现的。氧气的发现不仅加深了人们对许多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了解,而且,拉瓦锡在这基础上,利用氧气的性质解释了呼吸和燃烧的现象,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彻底否定了风行一时的曾经在化学理论上占支配地位的“燃素学说”,使化学前进了一大步。氧气,过去常叫“养气”。这名字是我国清末近代化学启蒙者徐寿取的,意

29、即“养气之质”,是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东西。后来为了统一起见,气体元素边旁一律写成“气”,才出现从“养”字演变而来的“氧”字。 空气里有氧气、氮气。还有氦、氖、氩、氙等稀有气体。还含有二氧化碳、,以及其它杂质。空气按体积计算:氮气占78,氧气21,其它气体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0、03)二、空气的利用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有着广泛的应用。1、氧气的用途:A.供给呼吸、维持生命和支持燃烧。 B氧气易跟其他物质反应,放出热量,因此用于炼钢、焊接、切割金属,也可作火箭燃料的氧化剂等。2、氮气的用途:氮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性质较不活泼的气体。A.灯

30、泡中充氮可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可防腐、保鲜。 B.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C.用作制冷剂3、二氧化碳的用途: A.固体二氧化碳称干冰,是致冷剂,可用来保藏食品,也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是一种工业原料,用于制造纯碱、尿素和汽水 C.用于灭火4、稀有气体用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A.在焊接金属时用于隔绝空气; B.充入灯泡时,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各种用途的电光源。 C.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用于医疗麻醉等。【小结】空气的成分和各成分的用途课后反思课 题第2节 氧气和氧化日 期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通过氧气的性质理解氧气的广泛用途。

31、了解氧气是空气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和我们人类生命最息息相关的部分。2、认识“氧化”这一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了解氧化反应及其概念。3、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分解和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仪器名称、装置的连接、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收集方法和检验氧气的方法。了解工业上制氧的方法。4、了解燃烧的条件,了解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并具有安全意识。了解灭火和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5、初步懂得用实验来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重点难点1、氧气的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用途。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 3、燃烧【引入】列举生活

32、中的氧化现象,并设问。一、氧气的性质【复习】1、“O2”的含义复习2、什么叫物质的物理性质?它包括哪些内容?什么叫物质的化学性质?举一例说明。【实验】观察氧气的颜色和状态及验证氧气的助燃的性质结论:1、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常状况下)【介绍】:观察气体的方法和闻气味的方法 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思考】氧气能溶解在水中吗?能。水中的生物就是靠水中溶解的氧气得以生存的。3、氧气不易溶于水常温下,1升水中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气。4、密度:1.429克/升,比空气的密度略大。5、较易液化和凝固: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和雪花状的蓝色液体。【问题】归纳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

33、:1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略大,1.429g/L3水溶性:不易溶于水。4液态1.013105Pa时,-183,淡蓝色;固态1.013105Pa时,-218,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实验】一、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在氧气中燃烧:(1)比空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并放出热量。(2)生成了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该气体叫二氧化硫。教师可举出生活中实例,如烟煤燃烧时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注意点:在集气瓶铺细砂或装少量水;细铁丝绕在火柴梗上,待将要烧完时,立刻伸入;铁丝悬在瓶内中央处勿触及瓶壁。现象:铁丝在空

34、气中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二、呼吸作用与氧化【问题】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之间由什么区别?【实验】用吸管向瓶内澄清石灰水吹气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知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这是鉴定二氧化碳的方法。) 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问题】为什么人通过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呢? 这是因为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呼吸作用的反应过程: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C6

35、H12O6 + O2 = CO2 + H2O呼吸作用: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或其它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 植物和微生物等其它生物也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对生命活动来说很重要。【讨论】食物燃烧和呼吸作用的差异。食物燃烧不属于生命活动,是一种简单的氧化过程。呼吸作用属于生命活动,是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需要酶的参加。三、氧化反应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 硫氧气二氧化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碳氧气二氧化碳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有些进行得非常剧烈,如硫的燃烧,铁在纯氧中的燃烧。有些进行得缓慢,如呼吸作

36、用、生锈过程、塑料和橡胶制品得老化。氧化性: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阅读】氧气的发现四、氧气的制备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分解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水氧气A、关于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能与水以任意比混合。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一般以1015为宜,以免反应剧烈而引起事故。B、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反应的速度。【介绍】(1)实验装置和操作原理:仪器:烧瓶、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不相溶的液体;装配气体发生器等反应装置,用于不断向烧瓶中添加液体试剂。装配气体发生器,用活塞控制添加剂,加液后关闭活塞,可防止气体冲出漏斗。)装置:发生装置(左边):常温下进行,注意检查气密性(夹住

37、导管,在分液漏斗中注水,看液面是否下降);装入液体和固体试剂(用漏斗和药匙或纸槽)。收集装置(右边):收集方法的确定(用排水集气法凡是不易溶于水的气体适于此法)。(2)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工业上叫触媒。特点就是:一变二不变,即改变(不只是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具有选择性,不是万能的,液不是唯一的。2、工业上制取氧气:A、分离空气法。【问题】工业制氧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工业制氧是物理变化。因为这里只是利用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把空气中的氧气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讲述】氮气

38、蒸发后,剩余的主要是液氧。国家规定储存氧气用的钢瓶一律漆成天蓝色。 B、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复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以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复集氧气。【学生实验】实验知识准备:1、装置的装配、连接及气密性的检查 2、固体试剂的取用 3、酒精灯的使用、加热方法 4、排水集气法的操作实验注意点:1、在正式实验前要先练习一下有关的操作,如排水法收集气体、铁架台的使用等 2、思考一些问题:见教参P61五、缓慢氧化与燃烧1、氧化反应进行得非常缓慢,甚至不易觉察,就是缓慢氧化。如呼吸作用、铁生锈等。2、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解释】燃烧的三个特点:1)发光、

39、发热;2)剧烈;3)氧化反应3、爆炸:燃烧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内累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就引起爆炸。【讨论】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人类对爆炸的利用你认识多少?4、燃烧的条件:【实验】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现象:(略) 实验结论: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一、要有氧气参与; 二、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着火点:每种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如白磷的着火点是40。5、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地自发燃烧叫自燃。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得热量如不能及时散失,会使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着火点时,不经点火,物质会自发地燃烧起来。【讨论】怎样预防自燃?六、灭火与火灾

40、自救【讨论】根据燃烧需要的条件,应该怎样来灭火? 消除燃烧发生的如何一个条件:或降低温度;或隔绝空气。1、灭火的方法:【读图】常见的灭火方法由哪些?采用媒体教学,并进行补充。2、火灾自救常识:【小结】课后反思课 题第3节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日 期教学目标1、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了解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区别。2、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了解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3、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了解化学方程式包含的意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原则,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

41、(最小公倍数法)。4、在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物质量和生成物质量之间的计算。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规范解题格式。重点难 点重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区别;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难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复习】 【新授】一、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例】硫氧气二氧化硫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碳氧气二氧化碳【特点】反应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生成物只有一种;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例】过氧化氢水氧气 水氢气氧气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特点

42、】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讨论】把学过的化学反应写出来,分析哪些是分解反应,哪些是化合反应,哪些不是?二、质量守恒定律【设问】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那么在氧化反应和其它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呢?【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白磷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前后质量没有变化天平保持平衡。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现象:两种溶液混合,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前后质量不变天平保持平衡。【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

43、个规律就是质量守恒定律。【讨论】能否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呢?关键是使产生的气体能被吸收、储存或反应掉。【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练习】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面两种现象: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2、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减少了。三、化学方程式:1、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叫做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A、宏观上:表示什么物

44、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说明物质。 B、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C、微观上:表示各物质间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 D、质量上: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举例】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A、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B、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式子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例题讲解】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连一条短线。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用“”连接。2、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同。【介绍】用观察法或用最小公倍数法来确

45、定化学计量数。3、说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号的使用范围: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强调要防止随意乱标)反应条件常见的有: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口诀:左反应,右生成;化学式、须正确; 系数平,原子等;等号连,条件清;生成气体和沉淀,上下箭头来表明。【练习】1下列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为什么?(1)C2H2+O2CO2+H2O (2)2HgO2Hg+O2(3)KMnO4=K2MnO4+MnO2+O2

46、(4)Zn+CuSO4=Cu+ZnSO42、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氢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Cu+O2CuO Al+O2-Al2O3 FeHCl-FeCl2+H2 HgOHgO2 KMnO4K2MnO4+MnO2+O2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氧气 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5.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并将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写在横线上。H2CuO=Cu+H2O ZnH2SO4(稀)=ZnH2SO4H2

47、KClO3KClO3ZFe3H2SO4(稀)=Fe2(SO4)3+3H2 2H2O22H2O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讲述】前面学过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该定律,利用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这种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提问】完成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算出反应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P31、O16)师:在完成这个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准确计算各物质的式量、式量和。 请讲出该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生:这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磷在点燃时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还表示磷、氧气和五氧化二磷3种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是124160284。师:从这位同学的回答中,说明化学方程式(1)表示化学反应中的反

48、应物和生成物,(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3)表明该反应进行的条件。【引言】从提问中我们重温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在生产和实验中常要涉及量的计算。例如,冶金工厂用氢气还原三氧化钨制取钨,要生产一定数量的金属钨,就要计算需要多少三氧化钨作原料。再如实验室里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要会计算能产生多少氧气才能满足某实验的需要。这些都要以化学方程式为依据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板书】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投影】例题1:加热分解5.8g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师:请同学们议论一下解题的根据是什么,应该找出哪些量的关系

49、,列怎样的算式求解。 【板书】 一、解题步骤:1设未知量。2写出化学方程式。3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或式量和)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 【讲述】现在黑板上出现的解题格式符合解题的步骤。今后我们在做计算题时,一定要严格按解题格式书写,并注意有关物质的量要左右对应,上下对齐,注明单位等项。例题2:在实验室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制取10g铜,需要氧化铜多少克?(一位同学上讲台板书。其他学生做书面练习。)例题3:工业上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电解4.5t水,能制得氢气多少吨?同时得到氧气多少吨?【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在于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里包括正确书写反

50、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解题思路和步骤,书写格式要规范,计算数据要准确。【练习】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加热分解5g氯酸钾和加热分解5g高锰酸钾,分别能制取氧气多少克?2根据化学式的计算:5g氯酸钾和5g高锰酸钾,各含氧元素多少克?比较1、2题的计算结果。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课后反思课 题第4节 生物是怎样呼吸的日 期教学目标1、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比较,认识空气中氧气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意义。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2、了解动物的呼吸。3、了解植物的呼吸,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4、了解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

51、的条件。重点难点重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呼吸作用。难点: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呼吸作用。【引言】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新陈代谢。呼吸就是生命的标志。生物只要活着,就要不停地呼吸。吸入外界地新鲜空气,呼出体内地废气。那么,这种气体交换在生物体内市怎样进行的呢?一、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问1】人通过呼吸,气体的成分有什么变化? 呼出的气体氧气的含量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同时水汽的含量也明显增加。【问2】你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用澄清石灰水和白色的硫酸铜粉末。【讲述】人体的气体交换是在呼吸系统内进行的。【读图】我们来认识一下人体的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构成?这些器官分别

52、有什么作用?1、人体呼吸系统的构成:呼吸道:鼻腔阻挡和粘住灰尘、细菌,还能温暖、湿润空气,感受气味刺激咽前后略扁的通道,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喉和气管气体的通道,由软骨作支架支气管管壁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能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和细菌肺:肺泡气体交换的场所;特点:数目多、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布满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有利于气体交换和使肺具有良好的弹性。【补充】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树枝状的分支,在分支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 2、呼吸运动:呼气和吸气使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的活动而产生的。吸气时

53、,膈肌收缩,横膈扁平,外肋间肌收缩,内肋间肌放松,肋骨向上升及向外移,胸廓扩大;胸腔内的压力减小,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流进入肺部。呼气时,过程与之相反。【补充】为什么婴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胎儿的身体在母体内处于蜷缩状态,胸腔很小,肺内没有空气。婴儿刚出生时,由于环境的变化,胸廓突然扩大,肺也随着扩张。这时候,婴儿才第一次吸入空气。吸气之后,与吸气有关的肌肉舒张,胸廓就缩小,肺随着回缩,迫使肺内的部分气体排出体外。当气体由肺排出,经过喉部,冲击喉腔中的声带时,引起声带的振动而发出声音婴儿的第一次“啼哭”。这就是婴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的缘由。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

54、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少。因此,静脉血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如图所示,氧便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同时,静脉血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就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氧从肺泡进入血液以后,绝大部分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体循环,将氧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里。 【思考】呼吸时,吸进的空气都能在肺部进行交换吗?不能全部。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哪几环节?二、动物的呼吸:动物也要不停地呼吸来维持生命。【问】动物呼吸是吸入什么气体,呼出什么气体?【实验】证明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试管B的设置有对照的作用。【实验

55、现象】试管A的红色水滴向试管移动。【结论】动物和人一样,也要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三、植物会呼吸吗?【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呼吸的实验【实验现象】1、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说明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生成。 2、有较多的小水滴出现 3、蜡烛熄灭说明氧气减少4、温度升高说明呼吸作用产生热【结论】植物和空气之间有气体交换(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植物也要呼吸。【讨论】呼吸和呼吸作用有什么不同? 呼吸是指肺换气,包括呼气和吸气。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发生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其它产物,同时八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是一个复杂、多步骤的过程。【小结】1、呼吸作用的一般概念 2、

56、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3、呼吸作用的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4、呼吸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在活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一旦停止,生物体就迅速死亡。课后反思课 题第5节 光合作用日 期教学目标1、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2、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和叶绿体,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3、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和用途。4、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重点难点重点:光合作用 难点:光合作用【引入】谈谈对光合作用的认识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对生命活动极其重要。一、光合作用的过程1、什么是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

57、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物质方面的转化:简单的无机物制成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能量方面的转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实验问题1:为什么天竺葵要在暗处放置一昼夜?利用呼吸作用来分解原来储存的淀粉,消除淀粉对实验的影响。2、为什么要用铝箔纸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从上下盖严?为了设置对比,证明绿叶光合作用需要光。3、为什么要水浴加热?酒精易燃,不能直接加热。4、酒精中漂洗的作用是什么?使叶绿素褪去【实验现象】被光照射到的叶片部位产生了 蓝色 ,被铝箔纸遮光的叶片部分没有 变蓝。【实验结论】说明光合作用产生 淀粉 。也说明光合作用发生的

58、条件之一是光。【思考】怎样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使会产生氧气?如图245所示,收集水生绿色植物产生的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来试验。需要设置对比实验,这样才能说明气体是绿色植物产生的,而不是由水直接产生的。【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1、这个实验有几个变量?3个:阳光、二氧化碳(主要的变量)、植物的叶片。2、如何防止植物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用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3、需要对照实验吗?需要。为了控制变量。4、改进建议:水不是由外界空气直接提供的。水应该是由根部吸收后运输到叶片的。(展示老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更加清晰)【探究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补充】教师出示并简单介绍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

59、碳的实验装置。指出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以及实验的简单过程。 问:甲、乙两套实验装置有什么主要区别?(要求回答:甲装置的槽里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乙装置的槽里放的是清水。)问:随着时间的延长,甲、乙两套实验装置的空间内,空气成分会发生什么变化?(要求回答:甲装置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比乙装置内二氧化碳量大大减少。)教师展示该实验的结果,指出:摘自甲装置内的叶片,经酒精脱色和碘液处理,未被染成蓝色。而摘自乙装置的叶片被染成蓝色。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最后概括。)结论:必须有二氧化碳参加,绿叶在光下才能制造淀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板书)教师指

60、出:经科学家实验证明,没有水参加,绿叶在光下也不能制造淀粉。结论: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水。(板书)【补充】问: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为什么是白色的?(要求回答:叶片边缘的细胞里不含叶绿素。)启发思考:将经过光照的银边天竺葵的叶片用酒精脱色和碘液处理后,叶片的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出示该实验的结果,指出叶片中部原是绿色的部分被碘液染成了蓝色,而白色的边缘部分未被染成蓝色。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最后概括。)结论:绿叶有叶绿素的部分经光照才能产生淀粉。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叶绿素。(板书)启发思考:光合作用为什么需要光?教师对有关能量的问题作出形象的解释之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