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人文主题为“情感哲思”,选编的五篇散文《背影》《白杨礼赞》《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和《昆明的雨》分属于四种类型:写人记事、托物言志、哲理散文、写景抒情。把握不同散文的基本特点,品析、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能力,是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五篇散文写作特色鲜明:《背影》是在回忆中呈现情感,以“背影”为线索,以祖母去世和父亲赋闲为背景,注重场景的描写、细节的雕琢、心理的刻画和双重叙述视角的运用,回忆往事,言情怀人,耐人寻味。《白杨礼赞》直面对象,直接抒情。作者目睹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看到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以“白杨树”为对象,由生长环境到外形特征再到精神内涵,先抑后扬,叙议结合,托物言志,表达对北方抗战人民的高度赞美。《昆明的雨》以雨季特有景物为寄托,片段组合,串联往事,双线串珠,勾勒昆明雨季的格调美、传统美、人情美和氛围美韵。语言直白而平和,流利而自然,简洁而富有韵味,生活气息浓郁。《散文两篇》属于哲理散文,带有些许议论文色彩。文章观点明确、深刻,重视以鲜活的语言、智慧的方式来揭示出问题的本质。《永久的生命》先抑后扬,热情地赞美了生命的永久;《我为什么而活着》直接说理,先总后分,说明“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人生追求是生命的主要动力,观点深刻,构思严谨。与此同时,五篇散文又有共性,都借物抒怀,所不同的是后两篇的“物”是虚的,前三篇的“物”是实的。五篇散文提供五种借物抒怀的不同逻辑结构、写作技法,呈现出语言连贯不同的语段样式和语言风格。学生梳理、学习这些篇章结构、写作技法、语段形式、语言特点,可以基本掌握借物抒怀的写作方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了“用借物抒怀的技法,写作一篇散文,完成‘讲述成长的故事——一朵花里见人生’主题征文活动”的核心任务。按照“梳理篇章结构”“鉴赏独特语段”“迁移知识写作文章”“展示评选佳作”四个课段展开学习,逐层深入,学以致用,抒写独特的人生情怀。【单元知识建构】【课标导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作为其中一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强调要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能把握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用多种形式介绍所读作品的基本脉络;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语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分类整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精彩段落和经典诗文名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能从作品中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对照他人的语言表达反思自己的语言实践”,并“能借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能根据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优秀文学作品时,应关注选材与结构、语言特色和写作技法三个方面的内容。【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学生此前已经学过不少散文,本单元再学这些散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要在七年级的文学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朗读、默读、比较阅读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语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积累语言。课文要点:朱自清的《背影》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2.学习叙事散文中记叙与抒情如何结合。茅盾的《白杨礼赞》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散文二篇》学习作者从自身生活经历谈起,表达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的写法。汪曾祺《昆明的雨》学会阅读和鉴赏抒情散文,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单元学习目标】一、语言目标(对接核心素养之“语言运用”)1.默读单元编选的五篇散文,用思维导图或列表概括重点语段的结构特点;2.从话题统一、顺序合理、自然过渡三个角度,分析“连贯语言”表达的方法和特点。二、思维目标(对接核心素养之“思维能力”)1.列表梳理五篇借物抒怀文章在选材、组材、情思方面的不同特点,总结“物”与“怀”之间的内在规律,学习从“思想”到“言语”输出的言语思维技能;2.概括每一种借物抒怀散文的写作特点,从物、人(事)、怀(情或志)三个方面画出思维导图,初步建构归纳和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三、价值目标(对接核心素养之“审美创造”)学习经典例文情思表达方式与表现技法,提升生活感受与认识的水平,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能借助生活中的物、事、人等抒写自己对生活独特的真情实感。【单元学习任务】核心任务:学校文学社举办一个“讲述成长的故事——一朵花里见人生”主题征文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作一篇散文,按要求投稿。要求:1.选择典型、独特的“物”作为抒发情怀的载体;2.布局谋篇要讲究,根据借物抒怀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文章结构;3.依据话题统一、顺序合理、自然过渡等要求,让语言表达连贯;4.用借物抒怀形式表达对人生体验的独特情感,字数800-1000字;5.举办“一朵花里见人生”征文展示会,评选出优秀作文,向校园文学社投稿。课段语文核心任务学习任务课时第一课段一朵花里见世界(含单元导读)明确散文的含义,学习散文分类。任务一:通过摘录的文本片段,请同学们判断它是否属于散文,并给出相关依据。任务二:深情朗读摘录片段,根据散文写作目的与写作方法,给散文分类,说一说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1掌握本单元知识基础与人文主题任务一:认识作者及代表作品,并了解写作背景。任务二:熟悉文章内容,把握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任务三:限时要求学生快速识记字词,老师听写。1通过朗读《白杨礼赞》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征,体悟作者情感任务一:速读——请找出文中直接“礼赞”白杨的关键句子。任务二:寻读——文中从哪些方面来写白杨树的不平凡?任务三:创读——根据课文内容,创编诗歌,并有感情地诵读自己的作品。任务一:了解写作背景,解读文本的“言外之意”。任务二: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特点。2列表梳理五篇借物抒怀文章在选材、组材、情思方面的不同特点,总结“物”与“怀”之间的内在逻辑规律。任务一:梳理五篇文章的写作内容,梳理文章所言之“物”与所“抒”之情的关系,填好借物抒怀信息表;任务二:分析五篇文章选材、组材和情思的联系,从物、人(事)、怀(情或志)三个方面画出思维导图,总结每一种借物抒怀散文的由“物”到“情”的语言过渡特点。1第二课段一枝一物总关情归纳总结这单元不同类型散文的写作特色。任务一:美句摘录,体悟情感任务二:美段精赏,品味语言任务三:美点探寻,总结特色。任务四:美文共聚,写法归纳。2继续学习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把握语言连贯的重要性。归纳整理阅读散文的方法和策略。任务一:比较五篇散文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把握不同类型散文的写作特色。任务二:通读文章,体会散文语言连贯的重要性1第三课段一物描摹人生意运用本单元所学方法阅读其它名家散文,感知内容,对其进行分类,完成“汇编散文集”任务一:小组内分工合作,阅读以下辅助资料,进行散文类型分类并完成以下表格。任务二:小组讨论设计散文集。11.通过回顾教材,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2.学会选取某种事物,描绘它们的形态特征,并从中发现一定的象征意义,借此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任务一:运用所学五篇借物抒怀中任一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以典型的“物”作为情感载体的散文。任务二、小组借助评价量表进行充分讨论、修改文章,选出一篇佳作进行班级展示。任务三、班级借助评价量表对小组推1写作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借助评价量表讨论、修改、评比文章,择优向学校校报投稿。任务一:运用所学五篇借物抒怀中任一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以典型的“物”作为情感载体的散文。任务二、小组借助评价量表进行充分讨论、修改文章,选出一篇佳作进行班级展示。任务三、班级借助评价量表对小组推选出的文章进行研讨及评价,指出改进之处。1单元检测反馈评价必做+选做1【教学实施】第一课时单元导读学习目标:1.通过梳理七年级上下册语文中的散文,学会总结散文含义,领会散文一般特点。2.通读所有篇目,熟悉内容,从写作目的和写作手法方面学会给散文分类。学习任务:梳理探究散文的一般特点,学会给散文分类,概括散文常见写法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读,并圈点勾画出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及要求。二、任务开展任务一:通过摘录的文本片段,请同学们判断它是否属于散文,并给出相关依据“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朱自清《散步》“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莫怀戚《散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宗璞《紫藤萝瀑布》“路过人家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的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留恋?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毕璞《第一次真好》散文定义: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最大的特点:形散神不散,写作时应有内在的线索,所谓一线串珠。任务二:深情朗读摘录片段,根据散文写作目的与写作方法,给散文分类,说一说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散文类型:1.叙事性散文叙事散文也称之为记叙散文,该类作品以叙事为主,但所叙之事不一定完整,作品的重点在于叙述人物和事件变化过程中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旨在通过所写之人、所叙之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如《散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2.抒情性散文抒情性散文也称之为写景散文,该类散文以景物描写为主,旨在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或意愿。抒情散文表现的是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作品依然有记叙和描写,但记叙和描写不是侧重点,即在对自然景物描写的同时,作者更多赋予它的是深刻的情感体验。比如《春》《紫藤萝瀑布》等。3.托物言志类散文托物言志类散文,又称“借物抒怀类散文”,文章往往有某种具有纪念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物既是写作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是勾连上下文的线索,更是作者反思追忆、抒发情感的载体,是人生感悟、哲思体验的触发点。比如小思的《蝉》。4.哲理散文哲理散文,又称“议论性散文”,是以散文的笔法来发议论文,也可以说是以某个论点为中心的散文,议论性散文和议论文不同,议论文侧重于对中心论点的论述,而议论性散文则侧重于对形象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作品逻辑严密、意蕴深刻,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体。比如冰心的《谈生命》。三、评价反馈默读《背影》《白杨礼赞》《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昆明的雨》五篇课文,给散文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篇目散文分类分类依据《白杨礼赞》托物言志类描写白杨树并赋予其象征意义《背影》《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昆明的雨》四、总结反思散文是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引发的哲思,它根据表现内容——写作目的、呈现方式——写作方法区分为写人记事散文、抒情散文、托物言志散文、哲理散文等几大类型,同学们只有掌握了相关依据,才能在后续学习中层层深入。五、课后延学自学有关散文线索的知识,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说一说这篇课文的线索是什么,并点明查找依据。知识链接:作者为达到散文“散”与“不散”的统一,在组织结构上,就要有明确的线索,把所有材料连缀起来,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但由于写作内容、意图与表达的中心思想各不相同,散文的线索安排也就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我们因文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散文常见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1)事物线索。在状物言志和写景抒情散文中,常用此法。(2)人物线索。以文中人物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引出其他材料,连缀成文。(3)事件线索。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顺序行文。(4)情感线索。主要用于抒情散文中,也就是围绕作者的情感变化来组织材料,串联成文。(5)事理线索。多用于议论类散文中,基本模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6)空间线索。用于写景状物的记叙类散文中。(7)时间线索。有些事物,从时间进程的角度去考察,更容易表现出其内涵的深刻性,或者美的丰富性。因而,写这类事物的散文构思,往往最适宜以时间的次第为线索。具体把握散文线索的几种方法:1.时空连“线”。在许多写人记事及游记类散文中,常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阅读时假如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看,就能领悟、把握文章的线索。如《鹤》(2014年广东卷)一文中有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一个初冬的薄暮第二天一早从此一天次晨几天后。由此可知,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组织安排材料的。又如《浣花草堂》(2014年山东卷)当中有不少表示地点和方位的词:走出西郊从大殿里出来从夹墙里穿出去穿过花径走进祠堂草堂后坐在水槛上。这些不同的处所表明了空间的变换。据此,我们可以断定此文的线索是:游踪。2.因物取“线”。不少叙事及抒情类的文章,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串全文。这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作为行文线索,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比如《比邻而居》(2015年江苏卷),全文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了出来,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3.反复出“线”。阅读时,我们可以通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抒情议论的语句或富有意味的事物去了解、把握线索。这类线索,抒情类、叙事类散文都常用。如《白杨礼赞》,“我赞美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在文章中反复出现四五次。据此可知,作者从树写到人,那赞颂的感情一层深似一层,一浪高过一浪,由含蓄到喷涌,就是靠“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这一线索如串珍珠般连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整体。4.以情导“线”。以上三种,都因有较明显的外部标志而较容易把握,而情感线索常常是隐伏于记叙的内容之中的,这就需要我们阅读时细心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此导出文章的线索。如《纸上故乡》(2015年福建卷),文章开头写“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接下来就有“心中始终挥不去的是故乡的景象”“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由此可知“我对故乡的情感”是本文的线索。5.定“神”看“线”。阅读文章时,先从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审阅、把握文章的线索,这种方法适用范围最广。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不管多么复杂的文章,只要把握住它的“神”,那么无论有无外部标志或内部标志,我们就能准确地把握它的线索。如《我的老师》一文,作者记叙的事情虽多,但都是为了表现蔡老师是最使“我”难忘的老师,抒发“我”对蔡老师的深厚感情。确定这一主题后,不难发现本文的一条感情线索: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第一课段一朵花里见世界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借助网络和线下资源,了解五位作者(朱自清、茅盾、严文井、罗素、汪曾祺)的生平及写作背景。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并能正确书写,掌握词义并能恰当运用。3.熟悉本单元课文内容,把握本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学习过程:二、导入新课散文是如此多姿,如此多彩,上节课我们对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散文进行了一个梳理,了解了散文的不同类型和写法,现在就让我们彻底进入第四单元散文的学习中,徜徉在作者为我们构建的文字海洋!二、任务开展任务一:认识作者及代表作品,并了解写作背景。利用工具及课下注释了解作者情况,再利用导读资料等详细了解作家作品及背景情况,时间15分钟左右。对于重要作家要重点掌握,能做到知人论世学文本。预设:【朱自清】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其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丰腴,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朱自清清贫而有气节,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是毛泽东同志称颂的“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写作背景:《背影》是记事散文,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往事。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20岁,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茅盾】作者简介: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他于1928年发表首部小说《蚀》(《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短篇小说《林家铺子》。背景链接:本文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作者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自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主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严文井】作者简介:闫文井,原名严文锦,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级中学,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1937年出版散文《山寺暮》。1938年5月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背景介绍:《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罗素】作者简介:罗素,英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文化巨人,在哲学、数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学、宗教等科学领域都有很大的建树。他一生写过70多本专著,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被视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汪曾祺】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著有小说集主《邂逅集》,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背景链接:《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汪曾祺在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的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强烈家乡情绪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汪曾祺晚年曾写过一副对联:“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任务二:熟悉文章内容,把握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1.组内成员先交流,之后由小组长负责整理,时间大约15分钟左右。2.由每组的小组长汇报交流成果,教师负责完善,时间大约5分钟左右。3.借助单元导读,说出本单元所学课文的体人文主题与语文素养。单元导读:这个单元学习多种类型的散文,它们或写人记事、或写景状物、或议论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阅读这些散文,进入作品境界,可以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任务三:限时要求学生快速识记字词,老师组织听写。1.组内组员互批读读写写版块注音,纠错改正,派代表展示组内总结的易错字,老师归纳并板书强调。2.课件展示重点词汇,学生释义,教师补充。预设:[触目伤怀]:怀,心。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比喻人非常直率,不加犹豫·现多用来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潜滋暗长]:潜:暗中,隐藏;滋:生长。在暗中不知不觉地生长。[恹恹欲睡]:形容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样子;恹:精神萎靡的样子欲:想要睡:睡觉[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不折不挠]:折: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的得到的(妙语佳句)。语出陆游的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一直都不中断。[张目结舌]:睁大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一般写作“瞠目结舌”。3.教师选取重点词语进行造句,并让小组代表判断正误。(1)听闻家中如此噩耗,他不由得触目伤怀(错误)(2)只见马球场开阔平整、坦荡入砥(正确)三、课后延学完成练习册《白杨礼赞》预习部分。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白杨礼赞》,并理清其脉络结构。2.理解其中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并在写作中学习运用。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多文人学者以笔为枪,把文学作为战斗武器积极投身抗日,茅盾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把视线投向了西北高原极为常见的白杨树。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茅盾写的散文《白杨礼赞》,感受作者的战斗情怀。齐读题目,并释题:题目为《白杨礼赞》,为什么叫做“礼赞”?明确:“礼”是尊敬的意思,“赞”是赞美,“礼赞”就是尊敬、赞美。标题的意思是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白杨树。二、任务开展任务一:速读——请找出文中直接“礼赞”白杨的关键句子。1.生齐读第一自然段,你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感受到全文的感情基调?(赞美!)那作者为什么赞美白杨树呢?(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作者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预设: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8段:白杨是不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朗读指导:注意重音、语气、语调与感情。3.小结:通过寻找关键句,我们发现:(1)对白杨树的观察由远到近,感情由浅入深;(2)赞美白杨树“不平凡”是礼赞的原因,也是本文的抒情线索,把全文内容贯穿起来。任务二:寻读——文中从哪些方面来写白杨树的不平凡?1.作者笔下的黄土高原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感受如何?(男同学朗读2、3自然段)师引导: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雄壮、伟大、单调,无边无垠的“垠”字是前鼻音,读yin,第二声;坦荡如砥的“砥”字注意偏旁,读作di,第三声。作者描写黄土高原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烘托、对比和欲扬先抑。白杨树生长的环境如此雄壮、伟大,那么生长其中的白杨树,也一定是不平凡的。这就对白杨树进行了很好的烘托。当你刚刚觉得有些“单调”时,“像哨兵似的”白杨树出现了,并且让“我”“惊奇地叫了一声”,这就与前边的感受形成了对比,先抑后扬,情绪一下子高扬起来,更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小结:白杨树的生长环境不平凡。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白杨树外形的?各有什么特点?(幻灯片出示关于白杨树各部分的图片)小结:白杨树的外形特点不平凡。3.白杨树的内在品质“不平凡”表现在哪些地方?小结:白杨树的内在品质不平凡。任务三:创读——根据课文内容,创编诗歌,并有感情地诵读自己的作品。示例:教师幻灯片出示并朗诵自己的作品无边无垠,黄绿错综的,傲然耸立着,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却不平凡的一种树。预设1:绝不旁逸斜出,笔直倔强挺立着的,不屈不挠的白杨树,西北极普通却不平凡的树。预设2: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却伟岸、正直、质朴,严肃、温和、挺拔,它坚强不屈,是树中的伟丈夫,是不平凡的一种树。三、评价反馈比较本单元五篇课文在写作手法方面的异同点。四、总结反思作者通过生长环境、外形特点、内在品质三方面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只是为了赞美它的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等品质吗?五、课后延学学习朗读散文的方法技巧:感情要真实:朗诵散文要展示作者在作品中的”情感“,充分表现作品中的人格意向,要真情流露,用心体会作品的主题,在不同作品中把握好自己的感情色调。表达方式要有变化:对作品中的叙述语言,朗诵时要语气舒缓,声音明朗轻柔,娓娓动听。对描写性语言,要用生动、形象、贴切的语气朗读。对抒情性语言要自然亲切,由衷而发等,具体地方具体处理。语速要有快慢:对作品中的语速要掌握好快慢、缓急,对作品分层次的划分和归纳,对于一般文章的语速自然流畅就行,对于动情、有感染力的地方语速要稳、沉、快或慢、有力、有深度。抓住动情点的表达:掌握好有声语言的朗读特点,在统一的基调上,感情是一步步铺垫、酝酿的,而不是一步到位。动情点的表达一定不要夸张,不能只用”拙劲“,用巧劲要找到动情点,一般文章是在中间和结尾部分找。练易读错字正音:每篇文章中都会有容易读错的字,通读时,要将容易读错的字打上标记,统一纠正,着重处理,反复练习。然后放在句子中多读多练,再加上感情色彩。学习好语流音变的相关内容:词的轻重格式、语气词”啊“的变化、变调技巧、声调变化等内容。每项内容都有具体的说明,分别掌握好有突出代表性的举例,改正好容易误读的错误。第四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征。2.把握文章昂扬向上的情感,体会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昂扬向上精神的赞美之情。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通过生长环境、外形特点、内在品质三方面学习了白杨树的不平凡。这节课,我们来继续领略白杨树的魅力。二、任务开展任务一:了解写作背景,解读文本的“言外之意”。1.阅读链接材料,结合课文深入解读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材料一: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材料二:韬奋对我说:现在重庆的文化出版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压迫,超过了三十年代的上海,在上海还有个租界可以回旋,而这里是戴笠的天下。现在的图书审查制度也比上海那时厉害了,现在的审查老爷从白纸上也能嗅出“异党”的气味来。——《茅盾回忆录·中》2.分角色朗读文章第7自然段,思考: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层层深入地把这种象征意义揭示出来的?朗读要求:读出作者对抗日军民的情感。女生: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男生: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师: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女: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男: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齐: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点拨:通过四个“难道”层层深入地揭示出来:第一个“难道”通过反问引起读者思考,为由树及人张本;第二个“难道”点明“至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第三个“难道”点明象征抗日军民——“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进一步抽象化,点明“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3.把“四个难道”改成陈述句,分组朗读,体会两组句子的不同效果。改成陈述句: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你不觉得它只是树。你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你也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你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小结:四个反问构成排比,层层深入地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气势充沛,酣畅淋漓。任务二: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特点。1.本文是借白杨树来象征北方广大抗日军民,这就是托物言志,采用的是象征手法。我们以前也接触过,比如《爱莲说》中的“莲花”“牡丹”,《荷叶·母亲》中的“荷叶”等。你能说说象征手法的特点吗?明确:象征是托意于物,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抽象的事物或思想感情。(一般来说,象征之物和被象征之物之间必须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例如:蜡烛象征无私奉献的教师。梅花象征坚强不屈的高洁品质。2.思考:《白杨礼赞》中作者是如何建立起白杨树和北方广大抗日军民之间的联想的?明确:白杨的精神——伟岸、正直、质朴、坚强不屈、傲然挺立、守卫家乡、力求上进。北方农民的精神——严肃、坚强不屈、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紧密团结、力求上进。结合特定的写作背景得出:白杨树象征着英勇不屈的广大抗日军民。3.《白杨礼赞》是典型的托物言志散文,我们通过三节课的学习,对这篇散文有了一定的认识。请以小组为单位,以《白杨礼赞》为例,归纳托物言志散文的主要特点。明确:(1)往往使用象征手法,借某一具体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或表达作者的思考。(2)细致描绘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突出其某些方面的特征,从而与被象征的事物建立起某种关联。(3)有时因写作时限于某种特定的背景,所以才使用象征手法来表达某种不能直接表达的含义。三、评价反馈堂上练笔,学习运用象征手法。试选取你熟悉的某个事物,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段落。四、总结反思作者寄托在白杨树上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对我们战胜强敌、发展复兴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让我们做白杨树那样的人,在生活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的精彩吧。五、课后延学与同桌交换课堂练笔,互相评价所写段落的优点和缺点,并用红色签字笔进行修改。第五课时学习目标:1.借助表格分析五篇课文选材、组材和情感的联系,总结散文的呈现特点。2.借助朗读、默读、批注等策略,通过画思维导图,模仿示例体会重复中流露出作者情感异同,把握语言过读的特点。学习任务:列表梳理五篇借物抒怀文章在选材、组材、情思方面的不同特点,总结“物”与“怀”之间的内在逻辑规律。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北师大教授刘锡庆曾经说,散文姓“散”(散行成体),名“文”(文学),字“自我”(具有独特个性的真实作者),散文是“自我”的文学,是表达作者“个性情感”的文学,那我们如何去感受散文的真情呢?二、任务开展任务一:默读课文,感知四种类型散文的不同风格,梳理五篇借物抒怀文章在选材、组材、情感方面的不同特点,参照《背影》示例,填好“借物抒怀信息表”,总结“物”与“怀”之间的内在规律。《背影》借物抒怀信息表(示例)所选之“物”选材组材情思“物”与“怀”的关系父亲的背影想念背影开篇点题,引起下文开门见山,揭示文章写作内容,交代写作的背景,开启后文对父爱的回忆与对父亲的思念物是情感的载体物是行文的线索
看父买橘父子分别
回忆过去,细化背影细致刻画父亲艰难翻过月台为“我”买橘的背影,在辛酸和感动中揭示父亲对“我”无言却深炽的爱,含蓄表达了“我”对于父爱由隔阂到理解的心理转变过程,倾诉着内心对父亲的愧疚与成长的反思看信忆父回到当下,思念背影简笔勾勒,凝练父亲的形象,将“我”心中对父亲的情感推至高潮,收束文章,首尾呼应“‘物’与‘怀’内在规律”五星评价量表序号评价内容五星评价评价标准1找出所选之物、归纳选材、分析组材☆☆☆☆☆准确找出所选之物,得一颗星;能归纳选材,但不准确,得一颗星;3.准确归纳选材,得两颗星;4.能分析组材,但不准确,得一颗星;5.准确分析组材,得两颗星。2分析情思☆☆☆☆☆能分析情思,得一颗星;能结合内容分析情思,得两颗星;能准确结合内容分析情思,得三颗星;能结合内容,准确分析情思,得四颗星;5.能结合内容,准确、完整分析情思,得五颗星;3总结“物”与“怀”的关系☆☆☆☆☆能总结“物”与“怀”的关系,一点得一颗星;2.能联系内容,总结“物”与“怀”的关系,得三颗星;3.能联系内容,全面总结“物”与“怀”的关系,得五颗星。任务二:分析五篇文章选材、组材和情思的联系,从物、人(事)、怀(情或志)三个方面画出思维导图,总结每一种借物抒怀散文的由“物”到“情”的语言过渡特点。写人记事类散文结构思维导图:《背影》(示例)三、评价反馈1.阅读冰心的散文《荷叶·母亲》,思考荷叶和母亲的关系,仿照《背景》的示例,画出文章的思维导图。2.同样是借物抒怀,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有何不同?至少写出2点的不同。四、总结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些文章都是有感而发,都借助了人(事)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在散文的情与思当中都有积极的意义,同学们通过分析“物”与“情”的关系,更好把握文章写法,也为下节课品析语言打下一定基础五、课后延学说一说鉴赏散文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试结合其中一篇散文,分析一至两条)知识链接:一、把握立意散文,或叙事,或抒情、或说理。它通过对某个人物某件事情的叙述,对某种风物的描绘,来抒发某种感情,表达某种思想,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启迪,使之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共鸣,或感情上激起激烈的震荡。有的思想比较集中,情感比较明显,有的则比较隐讳,这就要抓住中心、抓住立意。所以我们在鉴赏作品时,必须清理作品的材料。诸如生活画面、场景、人物、事件、风物等,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作者感受不断深化的脉络,进而揣摩作品的立意和主旨。二、善抓文眼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文眼”就是文章的眼睛。鉴赏散文,善抓“文眼”较为重要。抓住了本文的文眼,欣赏佳作就像按图索骥,顺藤摸瓜一样。三、明白情物散文中的“情”,常常是作品中组织人、事、物、景的重要线索,它使作品的结构显得紧凑严密、波澜跌宕。散文抒情的方式也很灵活,或是托物寓情,或是借景抒情;或是直抒胸臆,或是将感情深藏在字里行间。可以说,一篇优秀散文意境包括情和景(事、物)两种因素,其中情是主要的,景只是手段,写景是为了抒情明理。若离开了情,景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我们在鉴赏散文时要探索散文意境美,可以从即景、披事、体物入手,从而悟情、入情、察清、明情,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欣赏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之雅,理趣之妙。四、分析结构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我们鉴赏散文,就要在分析和梳理其组织材料的结构特点,明确其线索的基础上,把握文中的“神”。所以分析散文结构对理解把握散文的形和神都不无裨益。五、体味情言散文的语言风格很多。优秀的散文语言都能做到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针对不同作家的不同语言风格特点,如有的粗犷,有的细腻,有的豪放,有的婉约,就要仔细玩味,仔细体味散文的语言之美。另外还要注意修辞的作用,散文语言比较注重形象、生动。一般多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六、了解情技了解情技即弄清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也就是高考考点要求的“能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因此掌握诸如渲染、铺垫、象征、伏笔、照应、悬念等技巧有利于鉴赏散文,把握美文实质。第二课段一枝一叶总关情第六课时学习目标:1.品味、欣赏五篇散文各具特色的语言,2.培养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语言犹如文章的衣服,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精彩的语言,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下这单元的几篇散文的语言之美,领略散文的语言魅力。二、任务开展任务一:美句摘录,体悟情感你认为这两篇文章中哪些词语、句子用得准确、生动、富于表现力,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请你选择3-5句加以赏析,并把它们摘录下来,制作语言积累卡。示例:《昆明的雨》:“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中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预设:1.《背影》:(1)第6段“他用两手攀着上面……流下来了。”用动作描写写出父亲爬月台的艰难,更突出父亲对我深沉的爱。(2)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语句都很短,没有多余的话。其中“典质”“亏空”“惨淡”“赋闲”等词很文雅,但总体而言是口语,明白易懂。短促的语句,将事件、氛围、原因概述得清清楚楚,带给读者一种忙碌、沉重的感受。(3)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也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属托茶房好好照应我。作者基本上是以叙述代描写,表现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父亲“拣定椅子”,反复叮嘱,都是极琐细的事,作者却不厌其烦地一一写来,看似细碎,却并不让人觉得烦冗,因为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父爱的真实流露。其中写“我”用父亲“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座位,点出一个重要的细节,变换了叙事的视角,消减了从一个角度连续叙事可能存在的单调感。(4)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作者使用的是白描手法,笔法简净,却细致而传神地描画出了父亲的形象。这三个句子看似平淡,其实内有起伏,“本来”“只好”“尚不”“可是”“就”等词语,看似寻常,却表现出“我”心中并不平静的感情。(5)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这几句话的书面语特点明显,既用文雅的四字词语,还使用接近文言文的句式,强化了句子的概括力,短短几句,概括了父亲的人生历程。虽以第三人称来写,“哪知”“触目伤怀”等词语却写出了父亲的心境。连用两个“自然”,为父亲辩护,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2.《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直白而平和,流利而自然,简洁而富有韵味,并富于生活气息。(1)“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网。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有如大白话一般,没有任何秀丽华彩之处,但是直白平淡之中有一种拉家常的返璞归真风格,让人感到亲切。(2)“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引导读者发挥联想和想象,与秀丽华彩的语言相比,更易让人直接感受事物的形象。(3)“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说一半,留一半,富有余味。任务二:美段精赏,品味语言1.读《背影》第6段中描写父亲的语句,思考这些语句体现了父亲哪些特点。并用“通过_________句,我读到了__________________(形象)的父亲,体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情感)”句式汇报。预设:“他用两手攀着上面……流下来了。”我读到了爬月台很艰难的父亲,体现父亲对我深沉的爱。从“蹒跚”“慢慢探”“穿过”“爬上”“攀着”“向上缩”“向左微倾”等动词。我看到到了一个笨拙、吃力的父亲,展现了父亲对儿子全力以赴、毫无保留的爱。2.阅读《昆明的雨》,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语句,体会作者情感。并用“通过_________句,我读到了________________(特点)的雨/事物,体现了作者__________(情感)”句式汇报。预设:“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我读到下下停停的雨,体现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3.阅读《永久的生命》《谈生命》。找出其中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话。并用“我认为(文章)中____的句话富有哲理,我从中认识到了______”句式汇报。预设:“感谢生命的奇迹,他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生命是永久的同情心把我带回尘世。”我从中认识到了人要抱有同情心。4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散文的句子和段落进行了赏析,不同类型的散文,各具特色。在表达上使文章表达更具体、更形象、更传神。请同学们归纳总结这几篇课文的语言风格。三、总结反思诗人可以夸张,夸张到令人可以不感到夸张;散文常常是老实朴素,令人感到日用家常。散文的长处大概在于自然有致,而无矜持的痕迹。
——李广田《谈散文》散文阅读离不开对语言的鉴赏,鉴赏语言也是为了感受美感受美的语言。这节课通过散文语言的品味,了解不同类型散文语言风格。四、课后延学与同桌分享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语段,并进行互相评价。第七课时学习目标:学会归纳总结这单元不同类型散文的写作特色。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品析优美语句,去感悟五篇课文抒发的情思,那这节课我们试着归纳不同类型散文的写作特色。二、任务开展任务一:美点探寻,总结特色。再次阅读《背影》圈画重点语段,思考“作者是如何描绘这个背影的?从中你领会到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问题讨论:作者是如何描绘这个背影的?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细读片段:看父买橘(第6段)关键语句写作技法表达效果写作特色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显出努力的样子肖像、动作描写“蹒跚”“慢慢探”“穿过”“爬上”“攀着”“向上缩”“向左微倾”等等动词的精准使用,刻画出了一个笨拙、吃力的背影,尽显买橘之路的艰难,展现了父亲对儿子全力以赴、毫无保留的爱。作者通过场景描写,运用白描手法,刻画出父亲感人至深的“背影”,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情。2.根据《背影》重点语段的品读方法,自主、合作品析《白杨礼赞》《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昆明的雨》的重点语段,探究文章的写作特色。(完成任务单一)学习任务单一问题探究:作者笔下的白杨树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作者又是如何通过语句一层层揭示这种意义的?《白杨礼赞》关键语句写作技法表达效果写作特色问题探究:作者在提出观点后,是如何论述“永久的生命”的?细读片段:永久的生命(第2、3、4段)关键语句写作技法表达效果写作特色问题探究:作者如何阐释对爱情的渴望是“我”活着的理由?细读片段:第2段关键语句写作技法表达效果写作特色问题讨论:汪曾祺笔下的昆明景物美、滋味美、人性美、氛围美。你最喜欢哪一种?细细品味汪老先生是如何把美与情表现出来的?细读段落:关键语句写作技法表达效果写作特色任务二:美文共聚,写法归纳。1.小组讨论归纳五篇散文的内容与写法进行总结归纳,完成任务单二。学习任务单二篇目所属散文类型所咏之物所抒之情写作手法《背影》《白杨礼赞》《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昆明的雨》2.请把本单元课文与我们学过的《紫藤萝瀑布》《春》《济南的冬天》课文进行对比阅读,探究不同类型散文有何异同?三、总结反思探究归纳不同类型散文的异同有助于学生阅读不用类型的散文,提高鉴赏能力,领会作品的情思。四、课后延学以“又是一年花开时”为开头,从场景描写、叙议结合、先抑后扬、由形到神、分总结合、点面结合等五种段式结构中任选一种结构,综合运用动词链、短句、注重色彩、巧用标点、善用修辞、多角度描写等语言技法,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段落,结构清晰,情思明确。第八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把握语言连贯的重要性。2.归纳整理阅读散文的方法和策略。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请你谈谈阅读了本单元的五篇散文的感受是什么?散文是和诗歌、戏剧、小说并称的文学体裁之一,它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它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长的抒情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阅读散文。二、任务开展任务一:比较五篇散文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把握不同类型散文的写作特色。类型篇目写作目的写作方法预设:类型篇目写作目的写作方法写人记事《背影》描写人物事件,传达作者感受抓住背影,寓意深刻托物言志《白杨礼赞》描写景物特征,传达作者感受刻画“白杨”,托物言志阐发哲理《永久的生命》《谈生命》揭示本质,启发读者议论见长,发掘本质写景抒情《昆明的雨》描写景物特征,传达作者感受以“雨”为线,景情融合任务二:通读文章,体会散文语言连贯的重要性1.什么是语言连贯?语言连贯,是指说话或写作时,词与句、句与句、段与段、段与篇之间连接自然,语意连续贯通。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背影》《白杨礼赞》《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昆明的雨》五篇课文如何体现语言的连贯性?预设:(1)文章:段与段材料组合要有序以《背影》为例,全文围绕背影和泪水,双线组织文章内容(如下图),以清晰结构来保证文章的整体性,这就是一种语言的连贯。别时家境 --“簌簌地流下眼泪”背影和泪水望父买橘 --“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车门话别 --“我的眼泪又来了”再现背影 --“在晶莹的湿着”作坊(2)段落:句与句话题前后要统一以《昆明的雨》为例:昆明菌子极多。雨季连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个笑话……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枞随处可见。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昆明的雨》节选(3)句段之间运用过渡句(段)以《白杨礼赞》为例: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4)词句之间适当运用关联词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明确:第一句与第二句之间用了“但是”一词,表明两句之间是转折关系。第二句与第三句用了“因为”一词,表明前后是因果关系。第三句中间用了“不是”,前后形成对比,与第二句“并不使人厌烦”相照应。第三句中用了“而且”一词,表示递进关系。巧用关联词,不仅语言更加连贯,也使叙述变得曲折生动,更有情趣。此外,句子之间的连贯还要注意句序合理,一般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展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采用合理的顺序。任务三:归纳整理,总结提升1.散文阅读三部曲:把握主旨--揣摩语言--赏析技巧(1)把握主旨:要关注标题、文眼和议论抒情句。(2)揣摩语言:关注修辞、句式、词语的精妙和特点。(3)赏析技巧:如谋篇布局、描写技巧、叙述技巧、抒情技巧等。2.散文阅读的策略:①朗读背诵②关注细节③知人论世④比较阅读三、总结反思阅读散文,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是通过这些人、事、景、物,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触摸作者的心眼、心肠、心境、心灵、心怀,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掌握了阅读不同类型散文的方法。四、课后延学1.必做题:完成下一阶段导学案。2.选做题:运用本单元所学方法阅读其它名家散文,如:汪曾祺的散文集,朱自清的散文集等。第三课段一物描摹人生意第九课时
学习目标:运用本单元所学方法阅读其它名家散文,感知内容,对其进行分类,完成“汇编散文集”。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你最喜欢本单元哪篇散文?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散文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会因只读某一类文章,而有失偏颇。你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和事物,给我们打开一扇扇不同的窗。二、任务开展任务一:小组内分工合作,阅读以下辅助资料,进行散文类型分类并完成以下表格。篇目分类表写人记事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议论阐理辅助资源:《我的母亲》胡适、《拾馒头的父亲》莫言、《记念刘和珍君》鲁迅、《一个车夫》巴金、《金岳霖先生》汪曾祺、《谈生命》冰心、《活得有趣,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贾平凹、《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法】帕斯卡尔、《活珍珠》林清玄、《石缝间的生命》林希、《海上日出》巴金、《春之怀古》张晓风、《荷塘月色》朱自清、《绿》朱自清、《江南的冬景》郁达夫、《槐花》季羡林、《端午的鸭蛋》汪曾祺、《雅舍》梁实秋、《好一朵木槿花》宗璞、《米的恩典》甘典江预设:篇目分类表任务二:小组讨论设计散文集。教师介绍散文集的构成及相关任务(1)名字及封面。任务:给集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并设计封面。(2)序言。任务:给自己编辑的散文集写一段推荐语,300字左右。(3)目录。任务:参考语文课本的目录,编写散文集的目录。(4)散文分类。任务:①阅读辅助资料给散文分类,并编入集子。②借助网络和图书馆。阅读其它散文,选取自己喜欢的散文,分类并编入集子。(5)编委会构成:主编、编委、美工设计2.学习小组讨论分工,初步规划散文集汇编的制作。注意:教师巡堂并给予指导,并明确推荐语的写法。课堂小结:散文的素材皆来源于生活,甚至一些不为人知的小事。从大量的阅读中,不自觉地就会形成感悟,明白表达的方式,从中提炼自己的思想。从而将我们的素养提高,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三、评价反馈四、课后延学1.【能力提升】(必做)请把以上辅助资源中的19篇散文汇编成一本散文集,可进行适当的电脑排版。2.【拓展运用】(选做)根据自己的课外阅读经验,可在散文集中另外推荐一至两篇散文。第十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回顾教材,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2.学会选取某种事物,描绘它们的形态特征,并从中发现一定的象征意义,借此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一篇好的文章,作者都是带着强烈的感情来描绘客观事物,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客观事物之中,所写之景都被赋予了浓厚的主观色彩,这就是“移情于物,借物抒情”。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某种景或者物,心中似乎有所感,思绪万千,这就是所谓的“情随物生,触景生情”如“静静地走在这条长街,心中不由得颤抖些许,熟悉且又充斥着陌生。仰头看着阳光普照出的疲倦,这应是秋天,永不变却得颜色和忧伤。那些记忆中的事情,还有那个旧时光找那个,孤傲轻狂的年少,都将填满在回忆的脑海中翻阅出无数的过去。”二、任务开展任务一:运用所学五篇借物抒怀中任一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以典型的“物”作为情感载体的散文。任务二:小组借助评价量表进行充分讨论、修改文章,选出一篇佳作进行班级展示。任务三:班级借助评价量表对小组推选出的文章进行研讨及评价,指出改进之处。“一朵花里见人生”五星评价量表序号评价内容五星评价评价标准1中心明确,能够借物抒发自己的情怀,且文体特征鲜明。☆☆☆☆☆物与情怀联系不紧密,得1颗星;物与情怀有紧密的联系,得2颗星;能够借物有逻辑地抒发情怀,能清楚判断文章使用了何种方式借物抒怀,体现物与怀关系,得3颗星;能够展现独特情怀,能清楚判断文章使用了何种方式借物抒怀,体现物与怀关系,得4颗星;5.能够做到物与怀完美融合,文质兼美,得5颗星。2形式多样,能够综合使用场景描写、镜头描写、叙议结合、先总后分、点面结合、先因后果等段落呈现情怀,且结构合理。☆☆☆☆☆形式单一无亮点,得1颗星;每使用一种段式加得1颗星;3.能够综合使用多种段式,结构合理,且和内容紧密贴合,得5颗星。3语言表达连贯,能够灵活运用细节刻画、抑扬结合、由形到神、层层递进等表现手法和动词链、多种句式、注重色彩、巧用标点、善用修辞、多角度描写语言呈现形式。☆☆☆☆☆语言表达不连贯,层次不清晰,得1颗星;语言表达连贯,加1颗星;语言表达连贯,使用相关技巧,加1颗星;语言表达连贯,使用相关技巧注重描写刻画,加1颗星;5.语言连贯,语言的层次清晰,表达准确,综合使用两种以上表现技巧,得5颗星。4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对评选作品表达个人观点并提出合理建议,推选出班级优秀作品提交上报。☆☆☆☆☆参与小组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得1颗星;参与小组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并呈述合理的分析,得2颗星;参与小组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呈述合理分析,并为该作品提出1-2条改进建议,得3颗星;参与小组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呈述合理分析,并为该作品提出3条及以上有效改进建议,得4颗星;5.参与小组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呈述合理分析,并为该作品提出3条及以上有效改进建议,且本组内提交的优秀作品在班级内数量最高得5颗星。三、评价反馈“写物”的目的是为了“抒情”“寄意”。所写之物,其形状、特点等,一定要为大家所熟悉。只有熟悉,才能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所“寄”之“意”才容易被读者接受,才能引起读者情感共鸣。借物抒情,由于“情”是由所托之“物”生发而来,“绘物”“状物”是前提,对所选中“物”必须精描细绘,这样所寄托的“情”就越容易为人所接受,就越能感染人。四、总结反思借物抒情类文章以其情感表现真挚,表现手法多样而成为学生喜欢的写作样式。对于中学生而言,借物抒情似乎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文体样式。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了解掌握了借景抒情的具体写法,习作中能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但学生因生活阅历、时间、思维等方面的限制,习作中还存在不足,抒情不生动,呆板、干瘪,重复老一套的东西,不能给人以新鲜感。不新鲜、不生动,就不能打动读者。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要抒发得具体,是不容易的。而过于抽象或空洞的抒情,是没有力量的。我们要善于把抽象的、不易表达的感情写得具体,这需要长期的阅读、积累。五、课后延学完成第四单元的达标检测。第十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评改作文的基本方法,学会欣赏作品。2.掌握作文的评改方法,学会点评同学的作文。3.通过互评作文,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学习过程:一、学习任务写作还有一个过程,就是修改过程。修改时,把作品当成不是自己的,从别人的角度上去吹毛求疵,冷静地修改。——艾芜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老舍由此可见,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二、任务开展任务一:以小组为单位,对照以下评价量表,小组内进行作文互评。“一朵花里见人生”五星评价量表序号评价内容五星评价评价标准1中心明确,能够借物抒发自己的情怀,且文体特征鲜明。☆☆☆☆☆物与情怀联系不紧密,得1颗星;物与情怀有紧密的联系,得2颗星;能够借物有逻辑地抒发情怀,能清楚判断文章使用了何种方式借物抒怀,体现物与怀关系,得3颗星;能够展现独特情怀,能清楚判断文章使用了何种方式借物抒怀,体现物与怀关系,得4颗星;5.能够做到物与怀完美融合,文质兼美,得5颗星。2形式多样,能够综合使用场景描写、镜头描写、叙议结合、先总后分、点面结合、先因后果等段落呈现情怀,且结构合理。☆☆☆☆☆形式单一无亮点,得1颗星;每使用一种段式加得1颗星;3.能够综合使用多种段式,结构合理,且和内容紧密贴合,得5颗星。3语言表达连贯,能够灵活运用细节刻画、抑扬结合、由形到神、层层递进等表现手法和动词链、多种句式、注重色彩、巧用标点、善用修辞、多角度描写语言呈现形式。☆☆☆☆☆语言表达不连贯,层次不清晰,得1颗星;语言表达连贯,加1颗星;语言表达连贯,使用相关技巧,加1颗星;语言表达连贯,使用相关技巧注重描写刻画,加1颗星;5.语言连贯,语言的层次清晰,表达准确,综合使用两种以上表现技巧,得5颗星。4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对评选作品表达个人观点并提出合理建议,推选出班级优秀作品提交上报。☆☆☆☆☆参与小组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得1颗星;参与小组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并呈述合理的分析,得2颗星;参与小组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呈述合理分析,并为该作品提出1-2条改进建议,得3颗星;参与小组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呈述合理分析,并为该作品提出3条及以上有效改进建议,得4颗星;5.参与小组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呈述合理分析,并为该作品提出3条及以上有效改进建议,且本组内提交的优秀作品在班级内数量最高得5颗星。任务二:小组讨论,完成以下任务。1.选出本组批改作文中最好的作文。2.小组长组织组员结合评价量表,分析所评作文的优点和缺点,并给每一篇作文打好分,写好评语。3.对所选出的优秀作文由小组长作为代表在班上宣读。任务三:小组点评,由各小组长代表小组发言。三、总结反思通过本次作文互评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何疑惑?五、课后延学作文评改:1.认真阅读自己的文章和同学的评语。2.对自己作文再做润色和修改。单元检测一、必做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父亲的露珠李汉荣①每个夜晚,广阔的乡村和农业的原野,都变成了银光闪闪的作坊,人世安歇,上苍出场,叮叮当当,叮叮当当,上苍忙着制造一种透明的产品——露珠。按照各取所需的原则,分配给所有的人家,和所有的植物。高大的树冠,细弱的草叶,谦卑的苔藓,羞怯的嫩芽,都领到了属于自己恰到好处的那一份。那总是令人怜惜的苦菜花瘦小的手上,也戴着华美的戒指;那像无人认养的狗一样总是被人调侃的狗尾巴草的脖颈上,也挂着崭新的项链。②看看这露珠闪耀着的原野之美吧。你只要露天走着、站着或坐着,你只要与泥土在一起,与劳动在一起,与草木在一起,即使是夜晚,上苍也要摸黑把礼物准时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结尾教学课件
- XX年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湘教版)
- 体育课课文教学课件教学课件教学
- 2024年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发局农业农村科招考工作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 列夫托尔斯泰说课
- 正骨劳务合同模板
- 香港买车位合同模板
- 合同模板 合资
- 荒山赠与合同模板
- 租赁工程合同模板
- 葡萄糖酸钙片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施工机具及配件检查维修保养记录表
- 第四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如何在学习中注重培养自己的务实精神
- 创伤性硬膜下出血个案护理
- 公司治理 课件 第4章 董事会治理
- 在线学习平台的学习环境设计与学生支持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除混合计算练习300题及答案
- 山东航空公司招聘测试题
- 保山永子工艺图片
- 学会放松和冥想的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