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疾病的控制_第1页
水产动物疾病的控制_第2页
水产动物疾病的控制_第3页
水产动物疾病的控制_第4页
水产动物疾病的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水产动物疾病的控制第一节 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第二节 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第三节 水产动物疾病的治疗第一节 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一、水产动物疾病预防的意义在水产养殖中,“防重于治”是预防鱼病的重要方针。其理由有: 1早期诊断困难 2有效给药途径有限 3当鱼病严重时,病鱼几乎没有食欲,因而无法通过内服药物进行治疗,即使是特效药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4对于一些病毒病、寄生虫病等,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二、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措施改善生存环境(1)建设符合防病要求的养殖场A 选择良好的水源条件 水源充沛,无污染B科学地建设进排水系统 (2)清整养殖场A 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B 药物清塘a. 生石

2、灰清塘(图1)干池清塘 仅留510厘米深的水,每667平方米(相当于1亩)用生石灰5070公斤。 带水清塘 每亩水深1米用125150公斤b. 漂白粉清塘 按照鱼池中水的容量进行计算,每立方米用药量为20克。(3) 保持良好的水质A 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的PH值B 定期加注新水,保持适宜水质C 适时开动增氧机,改善水体的溶氧状况D 采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改善水质2. 增强养殖动物机体抗病能力(1)加强饲养管理A 合理放养 合理的放养密度与放养比例B 科学投饵与施肥投饵:品质良好,营养全面,做好“四定”施肥:应根据池底质的肥瘦以及肥料种类等灵活掌握,有机肥应进行发酵处理。C 加强日常管理及细心

3、操作坚持每天巡塘,巡塘应注意:a.有无缺氧浮头现象b.观察鱼的活动情况 发现异常尽早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c.了解水质变化情况 适时加注新水d.清除水中杂物 清除杂物,防止水质污染d. 做好管理日记(2)人工免疫增强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采用口服、肌肉注射、浸洗等接种途径,使养殖动物获得特异性抗病能力。(3)选育抗病力强的养殖新品种3. 控制和消灭病原体(1)建立检疫制度(2)清整养殖场(3)机体消毒A 药液浸洗法B 药液全池遍洒法 (4)饵料消毒:主要针对水草应选用6ppm的漂白粉浸洗20-30分钟(5)食场消毒 (6)食场消毒 (7)鱼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 A 体外鱼病的药物预

4、防 采用全池泼洒消毒,针对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类型的药物。 B 体内鱼病的药物预防 采用药饵投喂 (8)消灭或驱杀一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或终末宿主第二节 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一、现场调查1.调查发病环境和发病史(1) 调查养殖环境 确定该环境是否适合养殖(2) 调查养殖史和发病史2. 水质情况调查与分析 (1)水温 (2)水色和透明度 (3) PH值(4)溶氧 (5)水的化学性质:如 硫化氢、氨氮、各种重金属的含量等。3.了解饲养管理情况4.了解鱼群的异常表现二、肉眼检查体表的检查鳃的检查内脏的检查:以肠道为主。三、显微镜检查 镜检一般是根据肉眼检查时所确定下来的病变部位进行的,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

5、步作全面检查。1.镜检的方法(1)玻片压展法(2)载玻片压展法(3)病理切片检查2.各器官的镜检(1)体表 (2)鳃(3)肠、胃 (4)其他器官(如血液)(图2、3、4)四、实验室诊断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五、疾病诊断时的注意事项1.在进行现场调查时,如果发生暴发性的大批死鱼,一般依“急剧缺氧农药或工业废水污染暴发性流行性鱼病人为投毒”的思路去分析鱼类的死亡原因。2. 要用活的或刚死亡的养殖动物检查,检查数应在5-10尾以上3. 要保持鱼体湿润4.取出鱼内部器官,要保持器官的完整和湿润5.用过的工具要洗干净后再用,避免把病原从一个器官带到另一器官或从一个机体带到另一个机体6.一时

6、无法诊断的疾病要保留标本第三节 水产动物疾病的治疗一、常见的给药方法1.体外用药(1)挂袋、挂篓法(图5) 在食场周围悬挂盛药的袋或篓(3-6只,每只装药100-150g),形成一个消毒区,当鱼来摄食时达到杀灭鱼体外病原体的目的。优点:用药量少,方法简便,适用于预防及早期治疗。缺点:杀灭病原体不彻底 (2)全池遍洒法 即鱼池遍洒药液,使池水达到一定的浓度,杀灭体外及池水中的病原体。优点:杀灭病原体彻底,预防、治疗均可使用;缺点:用药量大(3)浸洗法(图6) 又称洗浴法或药浴法。将鱼集中在较小容器、较高浓度的药液中进行短期强近药浴,以杀灭体外病原体。优点:用药量少,且用量准确缺点:不能杀灭水体中

7、的病原体(4)涂抹法在鱼体表患处涂抹较浓的药液,以杀灭病原体。优点:用药量少,安全,副作用小,适用于亲鱼及个别外伤或局部炎症的治疗缺点:费时、费力(5)浸沤法 此法只适用于中草药防治鱼病,将中草药捆成小束,放在食场附近(上风口或池塘进水处)浸泡,利用泡出的药汁扩散到全池,起到杀灭病原体的作用。2. 体内用药(1)投喂法:将药物浸入或混入动物喜欢摄食的饵料中,并拌以粘合剂,制成药饵投喂,杀灭体内病原体。优点:不需要把动物捞起就可以给药,适用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缺点:对食欲丧失的患病动物无效。(2)注射法 A 肌肉注射:鱼类一般在背鳍基部,与鱼体呈30-40度的角度,向头部方向进针,注射深度应根据

8、鱼体的大小不到达脊椎骨为度。B 腹腔注射:将针头沿腹鳍斜向胸鳍方向进入,深度依鱼体的大小而定。优点:较口服法进入机体的药量准确,且吸收快、完全、疗效确实。缺点:费时、费工、费力。二、用药原则1. 对症下药:首先应准确判定病因,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 2. 合理用药:用药时根据药物的性质、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合理选药与用药。 3. 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是疗效的保证,同时也是避免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手段。耐药性:是指细菌与药物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直至消失,致使药物的疗效降低甚至无效的现象。4. 有效用药:有效的给药途径是药物治疗的重要保障,应根据患病水产动物的状况、病原体

9、的特性、药物的性质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三、药物治疗效果的判定死亡率:在投药后的3-5天内,若选用的药物适当,患病水产动物每天的死亡率会逐渐下降,甚至停止表明药物有效,反之,则无效。活动状况摄食量4 . 症状:不同的疾病具有各自不同的典型症状,若用药后其症状得到改善或消失,则药物有效。病原菌保有率:在发病的前期和发展期,水产动物中的病原菌保有率均很高,随患病症状的逐渐改善,保菌率也会下降。抗体效价的变化病理组织学检查:通过组织切片,比较正常与患病动物组织的差异,以判断药物治疗效果。四、用药注意事项在全池泼洒用药时首先应正确测量水体;对不容易溶解的药物应充分溶解后,均匀全池泼洒;泼洒药物一般在晴天上午进行,因为用药后便于观察。泼洒药物时一般不喂饲料,最好先喂后泼药,泼药应从上风处逐渐向下风处泼,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池塘缺氧、鱼浮头时不应泼药,因为易引起死鱼事故;如鱼塘有增氧机,泼药后应开动增氧机;鱼塘泼药后一般不应再认为干扰,如拉网操作、增放苗种等,宜待病情好转并稳定后进行;投喂药物饵料和悬挂法用药前应停食1-2天,使养殖动物处于饥饿状态,使其急于摄食药饵或进入药物悬挂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