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SM的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基于ISM的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基于ISM的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基于ISM的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基于ISM的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基于ISM的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关晓婷 刘增勇 吴京朋 张光颖Summary:影响装备保障力量建设的因素有很多,针对其复杂、多样的影响因素,选取主要的指标,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的方法,将各指标要素间的关系转化为邻接矩阵,通过矩阵的布尔运算,总结出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各要素间的机构关系模型,由此来揭示出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理清评估工作设计思路,为后续各因素对装备保障建设的权重计算奠定基础。Key:ISM 装备保障 力量建设 影响因素本文对可能影响装备保障力量建设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研究,不但可以使影响装备保障力量建设的各相关要素的关系更加清晰,而且对优化装备保障力量建设方案具有

2、重要意义1。1 裝备保障力量建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装备保障力量可以理解为执行装备保障任务的各种力量。由具体实施装备保障的机构、人员和保障装备、设施、设备、器材等构成2。朱闵3从装备保障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力量、保障设施设备力量以及政策制度力量等要素上进行因果分析;尹国明4从器材筹措、人才储备等方面分析装备保障能力。这些相关领域的研究为分析装备保障力量建设的影响因素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了更加贴合部队的实际情况,找出影响基层部队的装备保障力量建设主要因素,本文采取与部队相关专业人员电话调研、与院校专家讨论分析等手段,筛选出了以下装备保障建设的影响因素指标,具体如图1所示。2 运用ISM分析各影响因素的关

3、系华费尔教授在1973年提出解释结构模型(ISM)5是系统工程领域常用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可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6,它能够将影响因素复杂、结构层次不清的问题转化成为清晰、有条理的结构模型。因此,本文将ISM模型引用到装备保障能力建设中,利用ISM 模型来分析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型构建如下。(1)确定邻接矩阵。设n个要素组成的系统。经和部队装备保障相关领域专业人员及与院校专家讨论而后确定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之间的直接关系,建立邻接矩阵A。A=(a_11&a_12&a_(1n)(a)_21&a_22&a_2n?&?&?&?a_n1&a_n2&a_nn )其中:a_ij=(1,

4、当s_i 对s_j 有关系时0,当s_i 对s_j 无关系时)(i,j=1,2,3,n)同时,将各要素对自身的影响记为1。通过与基层部队沟通,咨询院校专家经过讨论后,确定出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邻接矩阵A如下:(&s_1&s_2&s_3&s_4&s_5&s_6&s_7&s_8&s_9&s_10&s_11&s_12&s_13&s_14&s_15s_1&1&0&0&0&0&0&0&0&1&0&1&0&0&0&0s_2&0&1&1&1&0&0&0&0&0&0&0&0&1&0&0s_3&0&1&1&0&0&0&0&1&0&0&0&0&1&0&0s_4&0&0&0&1&0&0&0&0&0&0&0&

5、0&0&0&0s_5&0&0&0&0&1&0&0&0&0&0&0&1&0&0&0s_6&0&0&0&0&0&1&0&0&0&0&0&0&0&0&0s_7&0&0&0&0&0&0&1&0&0&0&0&0&0&0&0s_8&0&0&0&0&0&0&0&1&0&0&0&0&0&0&0s_9&0&0&0&0&0&0&0&0&1&1&0&0&0&0&0s_10&0&0&0&0&0&0&0&0&0&1&0&0&0&0&0s_11&1&0&0&0&0&0&0&1&0&0&1&0&0&0&0s_12&0&0&0&0&0&0&0&0&0&0&0&1&0&0&0s_13&0&1&1&1&0&0&0&0&0&0&0

6、&0&1&0&0s_14&0&0&1&0&0&0&0&0&0&0&0&0&0&1&1s_15&0&0&0&0&0&0&0&0&1&0&0&0&0&0&1)(2) 求解可达矩阵。为减少认识上的模糊性对要素间关系的判断造成影响,通常需要将邻接矩阵A运用Matlab转化为可达矩阵7M。公式为:M=AA2An。具体表示为:M=(m_11&m_12&m_1nm_21&m_22&m_2n?&?&?&?m_n1&m_n2&m_nn )其中:m_ij=(1,当m_i 对m_j 有关系时0,当m_i 对m_j 无关系时)(i,j=1,2,n)M满足条件,M=Ar =A(r-1),rn-1(n为要素个数)。(3)

7、可达矩阵的划分。根据求出的可达矩阵M,确定出各影响因素的可达集R( Si )、先行集A( Si )和可达集与先行集的交集R( Si )A( Si ),R( Si )A( Si ) 进而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具体公式如下:R(s_i) = s_j |s_j S,m_ij=1A(s_i) = Sj | Sj S,m_ij= 1Q(s_i) = s_i |s_i S,R/S) A(s_i) = R(s_i) 经计算得出结果如下:(&s_1&s_2&s_3&s_4&s_5&s_6&s_7&s_8&s_9&s_10&s_11&s_12&s_13&s_14&s_15s_1&1&0&0&0&0&0&

8、0&0&0&0&0&0&0&0&0s_2&0&1&0&0&0&0&0&0&0&0&0&0&0&0&0s_3&0&1&1&0&0&0&0&0&0&0&0&0&0&0&0s_4&1&1&0&1&0&0&0&0&0&0&0&0&0&0&0s_5&1&1&1&1&1&1&0&0&0&0&0&1&0&0&0s_6&1&1&1&1&0&1&0&0&0&0&0&0&0&0&0s_7&1&1&1&1&0&0&1&1&1&0&0&0&0&0&0s_8&1&1&1&1&0&0&0&1&0&0&0&0&0&0&0s_9&1&1&1&1&0&0&0&1&1&0&0&0&0&0&0s_10&1&1&1&1&0&0&0&

9、1&1&1&1&1&1&0&0s_11&1&1&0&0&0&0&0&0&0&0&1&0&1&0&0s_12&1&1&1&1&0&0&0&1&1&0&0&1&1&0&0s_13&1&0&0&0&0&0&0&0&0&0&0&0&1&0&0s_14&1&1&1&1&0&0&0&1&0&0&0&0&0&1&1s_15&1&1&1&1&0&0&0&1&0&0&0&0&0&0&1)(4)解释结构模型。级位划分如表1所示。通过级位划分表可以将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划分为五级。整理后可得到解释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影响因素体系是一个五层递接结构的复杂系统,其内部构成要素相

10、互作用,邏辑关系复杂。3 结语本文通过引入ISM模型法对影响装备保障力量建设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使得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为后续深入研究在影响装备保障建设力量中,各因素产生的影响大小奠定了基础。Reference1张君彪,沈延安,王海涛.基于ISM的装备安全管理质效影响因素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19,27(1):71-76,97.2全军军事术语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560.3朱闽,杨清文,戴栋森,等.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合成旅装备保障力量分析J.指挥控制与仿真,2020,42(6):74-78.4尹国明,张仕新,樊志伟,等.合成旅实战化装备保障能力问题与对策研究J.国防科技,2021,42(4):138-142.5韩晏羽,郭海滨,张军丹,等.基于ISM的装配式建筑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