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昌都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昌都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昌都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昌都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昌都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生理活动中,发生ATP转化成ADP的是()。 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B光合作用中碳的还原C呼吸作用中丙酮酸的分解D叶肉细胞吸收CO2 答案:B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协同运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中碳的还原过程,需要光反应形成的ATP供能。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呼吸作用中丙酮酸的分解过程产生ATP而不是消耗ATP。叶肉细胞吸收CO2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ATP。故本题选择B选项。 2水稻种子在萌发时,长时间缺氧会引起“烂芽”的主要原因是( )。 A.酒精中毒B.乳酸中毒C.丙酮酸中毒D.二氧

2、化碳中毒 答案:A解析:水稻种子在萌发时,由于长时间缺氧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能导致植物腐烂,即“烂芽”。另外,植物种子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一般只能产生乳酸。 3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在F1中选择杂交的个体最好是( ) A.野生型(雄)突变型(雌)B.野生型(雌)突变型(雄)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答案:B解析:从题干信息中有野生型和突变型可知:突变个

3、体为杂合体,突变性状为显性。可通过用野生型雌鼠和突变型雄鼠杂交,若是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后代中雄鼠均表现野生型,雌鼠均表现突变型;若为常染色体基因,则后代的性状和性别无关。 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发生的是( )。A.等位基因分离B.同源染色体分离C.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答案:C解析:知识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是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形成四分体,中期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部位排列,后期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所以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项错误。A项:减数第一次分后期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位于

4、同源染色体上,所以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减数第一次分后期是同源染色体分离,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量的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到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答案:C解析:由于大象粪便是大象消化后没有吸收的能量,所以不属于大象同化的能量,所以这

5、种专以大象粪为食的蜣螂,不能从大象同化的能量中获取能量,其从大象粪便中获取的能量应该属于大象的上一营养级,A错误。食物链是从生产者开始的,所以第一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生产者,而兔子应该属于第二营养级,所以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B错误。绿色植物(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从而使能量和碳元素进入了生物群落,C正确。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而能量是单向传递不循环的,D错误。故选C。 6高中生物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属于( )。 A.观察实验B.验证性实验C.探究性实验D.设计和制

6、作实验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实验的类型。验证性实验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先讲授知识,后组织学生实验让学生用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来验证已学过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是在教师讲解完糖类相关知识后做的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故本题选B。 7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裂间期,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B.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C.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单细胞内的DNA数目不变D.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答案:D解析: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完成了D

7、NA分子的复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A正确。有丝分裂前期时,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B正确。有丝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细胞内的DNA数目不变,C正确。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分裂末期时,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而在植物细胞中,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D错误。故选D。 8下列关于神经元中突触小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小体是轴突末梢的膨大部分B.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器C.突触小体能与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D.一个神经元有多个突触小体 答案:B解析:突触小体是轴突末梢的膨大部分,A项正确。突触小体中有线

8、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B项错误。突触小体能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相接触形成突触,C项正确。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会出现许多分支,每个分支末端膨大成杯状的突触小体,D项正确。故本题选B。 9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生存的地点B.生物周围的非生物因素C.同种生物的生活环境相同D.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答案:D解析:知识点:生态系统中环境的定义。环境既包括空气、水、土地等非生物因素,也包括动物、植物等生物因素。同种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一定相同。 10狼体内含有a种蛋白质,兔子体内含有b种蛋白质,狼捕食了兔子之后,狼体内的蛋白质种类最可能是( )。 A.aB.a+bC.少于

9、aD.多于a 答案:A解析:无论吃进什么种类的蛋白质,都会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狼体内有多少种蛋白质是由狼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捕食兔子后,狼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故不会改变体内蛋白质的种类。故选A。 11下列关于生物学教科书及使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一种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工具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可以同时在课堂上使用教科书上的内容都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师要忠于教科书,在教学中不能对其内容进行增加和删减 A.B.C.D. 答案:A解析:知识点:生物教科书使用的相关知识。生物学教科书是一种学校资源教科书既是支持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书籍,又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正确,排除C、D选项。教科书上的内容不是

10、都要在课堂上完成,生物教科书上有很多探究问题、模型制作、资料搜集等模块、需要学生课下完成,错误,A项正确。 12在“群落的演替”一节中,教师想要展示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应选用直观教具中的( )。 A.实物B.标本C.挂图D.模型 答案:C解析:挂图是绘有生物图像的纸制品。图像是平面的,且传递面宽;既有写实性,又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准确、规范和全面地表现出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可将复杂结构简约化、模式化;可将抽象过程具体化;可演示生命活动阶段性流程;可呈现生物体内、外部各种联系。“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根据其本身特性,实物、标本、模型都无法应用,故应选用挂图。 13根据普通高中生物

11、课程标准(实验)的界定,下列行为动词用于表述能力目标的是( ) A.运用B.说出C.排列D.简述 答案:A解析:说出、排列、简述属于知识性目标动词,选项中只有运用属于能力性目标动词,故选A。 14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B.丙酮酸彻底分解C.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D.浆细胞合成抗体 答案:A解析: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发生在组织液中,组织液属于人体内环境,A项正确。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基质(属于细胞内液),B项错误。食物中的糖类在消化道被消化为葡萄糖,消化道不属于内环

12、境,C项错误。浆细胞合成抗体的场所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抗体再通过胞吐分泌到内环境中,D项错误。 15玉米和小麦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 )。 A.胚芽B.胚轴C.胚乳D.子叶 答案:C解析:玉米和小麦都是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胚乳。 16下图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单个基因可以控制和影响多个性状B.多个基因可以控制和影响一个性状C.图中的产物可以是酶,也可以是结构蛋白D.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都能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答案:D解析:知识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相关知识。当某一基因是隐性基因,跟它同源的染色体上有等位的显性基因时,就不会表现出其所控制的

13、相应性状,D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A项:图中第一个基因产物对a、b、c、d四种性状都有影响,说明单个基因可以控制和影啊多个性状,A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图中e性状由三个基因控制,说明多个基因可以控制和影响一个性状,B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产物可以是酶也可以是结构蛋白,C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17对微生物细胞数目进行检测时,不属于总细胞计数法的方法是()。 A比浊法 B涂片计数法C涂布平板法D血球计数板法 答案:C解析:微生物细胞数目的检测总细胞计数法包括:血球计数板法,涂片计数法,比浊法。 18某 tRNA 的反密码子是 CUG,则它运载的氨

14、基酸是( )。 A精氨酸(密码子为 CGA) B亮氨酸(密码子为 CUG) C缬氨酸(密码子为 GUC) D天冬氨酸(密码子为 GAC) 答案:D解析:密码子位于 mRNA 上,决定氨基酸的种类。密码子和反密码子之问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已知反密码子为 CUG,则对应的密码子为 GAC,故该 tRNA 运载的氨基酸为天冬氨酸。 19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杂草、田鼠和鼬构成了生物群落B用样方法可以调查某种田鼠的种群密度C草鼠鼬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有的能量最少D同种田鼠的不同个体通过生存斗争实现共同进化 答案:C解析: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生境中

15、的全部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各种方式彼此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整体。杂草、田鼠和鼬,无微生物成分,故不能组成完整的生物群落,A错误;田鼠是四处活动的动物,调查某种田鼠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记重捕法,B错误;草一鼠一鼬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故第三营养级含有的能量最少,C正确;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关系,D错误。 20图2表示叶肉细胞在某一环境条件下的部分生理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条件下类囊体薄膜上不能合成ATPB该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C在光照适宜条件下不可能出现图示的生理状态D该条件下线粒体基质中的CO2浓度大

16、于叶绿体基质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运输的方式等相关知识。分析题图可知,来自线粒体的一部分CO2进入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说明此时类囊体薄膜上能进行光反应合成ATP,A错误。该图中线粒体产生的CO2一部分进入叶绿体,一部分释放到细胞外,说明该图显示的过程是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B错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温度、CO2、水分、矿质元素等,光照适宜的条件下,其他因素不适应,可能会使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C错误。CO2的跨膜运输属于自由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图中CO2由线粒体向叶绿体运输,说明线粒体基质中CO2浓度比叶绿体基质中高,D正确。21“形成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17、基本观点”是“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该教学目标属于()。 A知识目标B肩皂力目标C过程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答案:D解析: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之一是:初步形成生物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强化技能的类型不包括()。 A演示强化B语言强化C动作强化D活动强化 答案:A解析:强化技能的类型包括语言、标志、动作、活动、变换方式进行强化。 23以下教学活动中,体现了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是( )。 A.课前组织

18、学生观看动物求偶视频片段B.将学生分小组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永久装片C.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D.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组分别进行实验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并交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答案:D解析:合作学习是在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并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简单地说,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符合要求的是D项。 24最新研究表明,玉米茎叶夹角由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如玉米茎叶夹角由A(a)、B(b)、C(c)三对基因控制,且基因型为aabbcc植株的茎叶夹角度数为x,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茎叶

19、夹角度数减小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选择茎叶夹角最大为x-3y的植物自交,有可能培养出最适于密植的植株B如玉米的夹角为x-3y,则植株的基因型有7种C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自交,子代的夹角有7种表现型D如AA与aa杂交得到F1,F1自交,F2有3种表现型,说明A与a问有明显显隐性关系 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基因型为aabbcc植株的茎叶夹角度数为X,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茎叶夹角度数减小Y,所以AABBCC植株的夹角度数最小,为x-6y,所以最适合密植的植株是AABBCC。根据自交法获得AABBCC的个体,则亲本的3对基因中,每对基因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即至少有3个显性基因,所以

20、做亲本的植株夹角最大的个体为AaBbCc,夹角为x-3y,因此A正确。玉米的夹角为x-3y,即植株的基因中有三个显性基因,具体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7种基因型,因此B正确。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自交,子代的夹角有7种表现型,即显性基因个数为0,1,2,3,4,5,6共7种,C正确。AA与aa杂交得到的F1(Aa)自交后的F2有三种表现型,即显性基因个数为0,1,2,该表现型是由A的个数决定的,不能说明A与a之间有明显显隐性关系,D错误。 25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是( )。 A蘑菇、马铃薯、菠菜 B酵母

21、菌、水绵、棉铃虫 C硝化细菌、苔藓、黑藻 D大肠杆菌、乳酸菌、蚯蚓 答案:C解析:生产者包括可以进行光能合成或化能合成的生物。A 项,蘑菇是真菌,属于分解者;马铃薯和菠菜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B 项,酵母菌是真菌,属于分解者;水绵是藻类的一种,属于生产者;棉 铃虫是一种蛾的幼虫,属于消费者。C 项,硝化细菌利用 NH3和 HNO2氧化所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苔藓、黑藻分别是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属于生产者。D 项,大肠杆菌、乳酸菌、蚯蚓都属于分解者。26科学家通过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 卵细胞,此卵细胞与二倍体

22、个体所产生的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若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 体为例,上述过程中四种细胞染色体行为与细胞名称相符的是( )。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所以初 级卵母细胞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进而导致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 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因染色体数目加倍,减数分裂后得到的卵细胞应与体细胞 染色体数目一致,含两对同源染色体,而 c 图所示细胞中只有三条染色体,故 C 项错误。二倍体卵细胞与二倍体个 体产生的精子结合得到的胚胎细胞是具有两组同源染

23、色体的三倍体,而 D 图所示细胞中有三对同源染色体,且为二 倍体,故 D 项错误。 27图4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灵敏电流计连接在坐骨神经表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电刺激处或处均可引起腓肠肌的收缩B.电刺激处,电流计指针能记录到两次电位变化C.电刺激处,电流计会发生反向的两次偏转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答案:B解析:电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都会引起收缩,腓肠肌为效应器,A正确。电刺激肌肉,因为神经和肌肉接头处相当于突触,突触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电流计不会发生偏转,B错误。电刺激神经纤维,兴奋会进行传递,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递是双向的,电流计会

24、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正确。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D正确。 28血液正常凝固基因H对不易凝固基因h为显性,则图1中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 )。 答案:C解析:甲为隐性XhY,把Xh传给乙,而乙为正常,故为携带者XHXh。 29细胞内外Ca2+分布具有外高内低的特点,那么Ca2+从细胞内向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吐作用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细胞内外Ca2+分布是外高内低,Ca2+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运输是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二、问答题30材料:高三复习时,某教师通过如下试题考查学生

25、的概念掌握情况。问题:(1)利用这道试题可以考查学生对哪些知识主题(如种子的萌发条件)的掌握情况?(2)简要分析利用这道试题考查学生掌握相关概念情况的利与弊。 解析:(1)利用这道试题可以考查的知识主题主要有: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包括:充足的水分、足够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种子必须具有完整的、有生物活性的且度过休眠期的胚。种子的结构:绿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而胚又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两片子叶。其中,主要由子叶储存营养物质供种子萌发。种子萌发的过程: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胚轴的细胞也相

26、应生长和伸长,把胚芽或胚芽连同子叶一起推出土面,胚芽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子叶随胚芽一起伸出土面,展开后转为绿色,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待胚芽的幼叶张开进行光合作用后,子叶也就枯萎脱落。至此,一株能独立生活的幼小植物体也就全部长成,这就是幼苗。【答出前三个即可得满分】有丝分裂与细胞分化: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不断增殖的一种方式。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在由绿豆种子长成绿色幼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有丝分裂大量增殖细胞,也需要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进而形成不同的器官(如根、茎、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指绿色

27、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是指活细胞在有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绿豆种子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之后形成的绿色幼苗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作用又可以进行光合作用。(2)这道题目属于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是与封闭性试题相对的、没有固定答案或唯一结论的一种试题形式。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利:一方面,开放性试题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封闭性试题的种种不足,特别在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泛性,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

28、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封闭性试题所无法取代的优点。开放性试题更符合新课程发展性评价,在新课程的模块学业评价中应提倡适量使用开放性试题;另一方面,概念图的制作有利于学生对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整合,有利于知识网络的建构。弊:开放性试题的主要弊病在于其评分带有比较明显的主观随意 3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的内容要点如下:某教师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本节内容的教学。在第二课时“酶的特性”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下图选自其教学设计中的一幅图。注:溶液A、B、C分别为三种糖溶液,酶溶液为乳糖酶;教学过程中还使用到葡萄糖检测试纸。要求:(1)确定第二课时的知识目标。(2)确定第

29、二课时的能力目标。(3)设计利用上图进行教学的过程(写出主要教学环节),从而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解析:(1)“酶的特性”知识目标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特性,能结合实验说明影响酶活性的条件。(2)“酶的特性”能力目标通过参与探究实验过程,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等实验设计方法;锻炼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交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能力。(3)提出问题:酶是否具有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作出假设:酶具有专一性。设计实验:实验原理乳糖酶只能催化乳糖进行水解,得到1分子半乳糖和1分子葡萄糖。葡萄糖可以用葡萄糖检测试纸检测,试纸由浅蓝色变为红棕色。乳糖

30、溶液中滴加适量乳糖酶反应一段时间以后可以使葡萄糖检测试纸变红棕色,其他糖溶液中滴加等量乳糖酶反应一段时间以后不能使葡萄糖检测试纸变色。实验组6号:乳糖+乳糖酶溶液;对照组1号:葡萄糖溶液,2号:乳糖酶溶液,3号:乳糖溶液,4号:麦芽糖,5号:蔗糖,7号:麦芽糖+乳糖酶溶液,8号:蔗糖+乳糖酶溶液。实施实验:全体学生按照既定实验组,准备实验材料。8个试管分别编号,按照方案加入等量的糖溶液和酶溶液。轻轻震荡,充分混匀,然后把试管放入37温水中保温5-10分钟。吸取8个试管的反应液,分别滴加到葡萄糖检测试纸上,观察实验结果。思考讨论:问题:做好本实验的关键是什么?(葡萄糖、乳糖的纯度要高,避免污染;

31、试纸保证清洁,有效)问题:为什么要放在37的温水中保温?(乳糖酶催化乳糖分解的最适温度就是37)问题:保温5-10分钟以后,分别吸取8个试管中的溶液,滴在葡萄糖检测试纸上,观察分别有什么现象发生?并说明为什么?(1号、6号试管中的反应液均可以使葡萄糖检测试纸变红棕色,其他的试管中的反应液不可以,说明乳糖酶只能催化乳糖分解)得出结论:酶具有专一性。表达交流:对比各组的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略有差异的原因并分享,并提出进一步的优化解决方案。 三、简答题32(1)人类遗传病一般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和_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的发病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与_有关,所以一般不表现典型的_分离比例。(6分)(2)系谱法是进行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传统方法。通常系谱图中必须给出的信息包括:性别、性状表现、_、_以及每一个体在世代中的位置。如果不考虑细胞质中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单基因遗传病可分成4类,原因是致病基因有_之分,还有位于_上之分。(9分) 答案:解析:(1)染色体异常;环境因素;孟德尔(2)亲子关系;世代数;显性和隐性;常染色体和X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