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盘龙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_第1页
昆明盘龙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_第2页
昆明盘龙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_第3页
昆明盘龙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_第4页
昆明盘龙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昆明盘龙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一、单选题1在甲、乙试管中各加入2 m1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甲试管中加入2滴新鲜动物肝脏匀浆,向乙试管中加入2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甲试管比乙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快B甲试管比乙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慢C甲试管不产生气泡。乙试管产生气泡D甲试管产生气泡,乙试管不产生气泡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酶的高效性。FeCl3溶液与新鲜动物肝脏匀浆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催化过氧化氢释放氧气产生气泡,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所以甲试管比乙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快。故选A。 2下列生物实验中实验材料的选择

2、,不正确的是( )。 A.利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B.利用花生子叶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C.利用新鲜的藓类叶片观察叶绿体的形态D.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答案:D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性真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可以利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A正确;花生子叶富含脂肪,可以作为鉴定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材料,B正确;藓类叶片仅有一层叶肉细胞,韩哟叶绿体,是观察叶绿体形态的理想材料,C正确;过氧化氢酶在较高温度下也能加快分解,不能用过氧化氢酶作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反应物,D错误。故选D。 3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唐氏综合症患

3、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猫叫综合症患者细胞中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 A.B.C.D. 答案:D解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属于基因突变。由定义可以判断是染色体变异

4、,属于基因重组,属于基因突变,故选D。 4在植物细胞周期中,与染色体的运动和细胞板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A.叶绿体和线粒体B.线粒体和高尔基体C.中心体和线粒体D.内质网和核糖体 答案:B解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子染色体由纺锤体拉向两极,该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该过程与高尔基体有关。因为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故B正确;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不能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故A错误。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故C错误;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核糖体是合成

5、蛋白质的场所,与染色体运动和细胞板形成无关,故D错误。 5下列过程不属于克隆的是( )。A.利用柳树枝条繁殖植株B.壁虎断尾后长出新尾巴C.PCR扩增抗除草剂基因D.单个大肠杆菌形成单菌落 答案:B解析:知识点:克隆技术。克隆原指以幼苗或嫩枝插条,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扦插和嫁接。现在一般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壁虎断尾后长出新尾巴是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不属于克隆,B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A项:利用柳树枝条繁殖植株属于无性生殖,相当于克

6、隆,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PCR技术的原理是DNA 复制,其扩增基因的过程即DNA 的复制过程,属于克隆,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单个大肠杆菌通过二分裂增殖逐渐形成大肠杆菌单菌落,二分裂是无性生殖,属于克隆,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6与酵母菌相比,大肠杆菌细胞中不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B.核糖体C.细胞膜D.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D解析: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相关知识。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细胞壁,只含有核糖体、质粒,没有细胞核、有拟核。酵母菌是真核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因此答案选D。 7下列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的是( )。 A.

7、21-三体综合征B.猫叫综合征C.特纳氏综合征D.苯丙酮尿症 答案:D解析: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遗传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患者体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猫叫综合征是由于患者体内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所引起的染色体缺失综合征,是最典型的染色体缺失综合征。性腺发育不良也叫特纳氏综合征,患者缺少一条X染色体,属于性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 8下列叙述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一个校园中的所有乔木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苗、小鱼和大鱼C.一座山上的大型黑蚂蚁和小型黄蚂蚁

8、D.一块棉田中的幼蚜、有翅和无翅成熟蚜等全部棉蚜 答案:D解析:知识点:种群的概念相关知识。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A、B、C项:均未体现“同种生物”。 9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 )。A.保持相等B.逐渐减少C.逐渐增多D.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D解析:知识点: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变化。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10关于二倍体生物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B.细胞中的DNA数目可能会加倍C.染色体DNA一定由两条链组成D.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

9、是其体细胞的2倍 答案:C解析: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个时期可以是有丝分裂后期。也可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DNA复制是在分裂问期。B错误。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由两条链组成,C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D错误。 11线粒体内不具有的化学物质是( )。 A.DNAB.磷脂C.色素D.蛋白质 答案:C解析: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具有DNA。线粒体有两层膜,磷脂是生物膜的组成部分。线粒体内膜中有催化反应的酶,由于大部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可以说线粒体中也有蛋白质。但线

10、粒体中不含有色素,因此答案选C。 12下列关于生物学教科书及使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一种教学资源 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工具 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可以同时在课堂上使用 教科书上的内容都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 教师要教师要忠于教科书,在教学中不能对其内容进行增加和删减 ABCD 答案:A解析:生物学教科书是一种学校资源;教科书既是支持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书籍,又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正确排除C、D选项。教科书上的内容不是都要在课堂上完成,生物教科书上有很多探究问题、模型制作、资料搜集等模块,需要学生课下完成,错误,故选A。 13关于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样方法可用于估算某些动物的

11、种群密度B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的出生率最大C迁入大量同种个体会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D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的种群属于衰退型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对于不活动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可用样方法估算该种动物的种群密度,A正确。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B错误。K值是环境允许动物生存的最大容纳量,迁人大量同种个体不会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C错误。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的种群属于增长型,D错误。14生长素的作用特点”的课程内容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 ) A.归纳概括B.演绎推理C.批判性思维D.模型与建模 答案:A解析:“理性思维”是

12、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可以通过分析。 生长素浓度与植物不同器官生长反应的关系总结得出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思维。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演绎得出个别结论的过程。批判性思维是以提出疑问为开始,最终得出有说服力的解答的思维过程。模型与建模是指学生尝试建立生物模型,在建立的过程中体验这一思维过程, 并最终获得或加强对有关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与学习。故本题选A。 15下列不属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理念的是()。 A面向全体学生B提高生物科学素养C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

13、系D关注科学技术与方法的相互关系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理念。高中生物课程理念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故本题选择D选项。 16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B强刺激b点,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C强刺激c点,a、b点都会测到电位变化DA可能与感受器连接 答案:C解析:突触是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形成的结构。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A正确。静息状态细胞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刺激后,电位变为内正外负,B正确。兴奋的传递在一个神经元内部是双向的,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是单向的,只能从一个神经

14、元的轴突传给树突或细胞体,故刺激c点,测到电位变化的点只有d、g两点,C错误;由图像可知,A神经元的兴奋可以传给B、C神经元,故A可能与感受器相连接,故D正确。 17豌豆子叶的颜色黄色(A)是显性,绿色(a)是隐性,绿色子叶植株的基因型是()。 AAABAaCaa DAA和Aa 答案:C解析:双隐性表现出绿色的性状。 18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18%,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A36%,64%B92%,8%C18%,82%D57%,43% 答案:D解析:基因A的频率=18%+1278%=57%;基因a的频率=4%+1278%=43%。 19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中生物课程目标的制订体现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B教师在理解宏观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订具体教学目标C教师在制订具体内容标准时,要使用行为动词D知识性目标各水平要求包括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和领悟(内化)水平 答案:D解析:知识目标的水平要求原则上划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基本层次;能力目标的水平要求原则上划分为模仿、独立操作和迁移三种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水平分为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和领悟(内化)水平三个层次。20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血液、组织液和淋巴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葡萄糖、

16、CO2和胰岛素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喝牛奶,进入胃中口服抗菌药物肌肉注射青霉素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BCD 答案:A解析: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也叫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部分。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的物质有:(1)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血浆蛋白等;(2)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3)细胞代谢物:CO2、水分、尿素等。故符合条件的有,选A。21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目的是( )。A.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流动C.保持生态平衡D.保持生物群落单一

17、性 答案:A解析:清除田间杂草、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的目的是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以减少杂草与农作物、“黑鱼”与其他鱼类的竞争,从而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和其他鱼类。 22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原理是切断血糖的来源B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C激素能使靶细胞中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且在发挥作用后灭活D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传递给下一个细胞是双向的 答案:C解析: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原理主要是减少血糖的来源,增加血糖的去路,A项错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能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B项错

18、误;激素的调节作用,能使靶细胞中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且在发挥作用后灭活,C项正确;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传递给下一个细胞要经过突触,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D项错误。 23下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变草原放牧为圈养等,以保护生物多样性C.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D.禁止利用生物技术辅助珍稀动植物繁殖 答案:D解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A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A正确。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变草原放牧为圈养等,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目的

19、是满足后代的需要,B正确。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C正确。利用生物技术对珍稀动植物进行保护和利用才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而不是禁止,D不符合,因此答案选D。 24细菌通常都具有的结构是( )。 A.鞭毛和核膜B.质粒和荚膜C.内质网和线粒体D.细胞膜和核糖体 答案:D解析:细菌是原核生物,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只有DN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有荚膜,有的细菌有鞭毛。 25教师在“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教学完成之后,邀请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做了相关的专题讲座。教师利用的课程资源属于( )。A.学校课

20、程资源B.社区课程资源C.家庭课程资源D.生成性课程资源 答案:B解析:社区资源包括博物馆、少年宫、医院、卫生防疫站、社区中的生产实践人员、生物科研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等。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工作人员属于社区课程资源故本题选B。 26图4为温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主要制约植物光合作用的暗反应B.温度可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光合速率C.温室栽培时,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白天应尽量提高温度D.低于40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高于40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B解析: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实现的,植物的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均有酶的参与,故温度可制约植

21、物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A项错误、B项正确。通过图示可知超过一定温压时,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促进作用减弱,因此,温度的提高应适当。另一方面,温度不仅会影响光合作用还会影响呼吸作用,温度过高,可能会抑制光合作用而促进呼吸作用,不利于植物的生长,C项错误。抑制和促进有一个相对值,通过图示可知,40为一个峰值,此时光合速率最大,低于40和高于40时有光合速率相同的点,故不能说低于40时全为促进而高于40时全是抑制D项错误。 27某种群迁入一个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种群在前 5 年的增长速率最快 B该种群数量在 10 年左右达到最大值 C20 年间该种群数

22、量变化呈“S”型增长 D20 年后如果天敌消失,该种群按“J”型增长 答案:C解析:图中纵坐标表示的是种群的增长率,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先 增大后减小,在第 10 年时达到最大值,在第 20 年时减小至 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K 值),故 A、B 两项错误。 该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后减,20 年问该种群数量变化呈“S”型增长,C 项正确。第 20 年时,该种群数量达到 K 值, 即使此后天敌消失,也还存在其他环境阻力,如生存空间、食物等,故该种群不会按“J”型增长,D 项错误。 28图4示意了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发展过程,学生开始中学生物学课程学习的起点和完成课程学

23、习的终点分别对应的点是( )。 A.a,bB.a,cC.b,cD.b,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的有关知识。学生在开始中学生物学课程学习之前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认知积累(a),以此为基础进行生物学习。学生开始中学生物学课程学习,其生物科学素养的发展以b为起点,完成课程学习之后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实现了极大的提升(c)。但课程结束后,随着知识的迁移、实践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发展还会有持续的提升(d)。因此,在图示的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发展进阶图中,学生开始中学生物学课程学习的起点和完成课程学习的终点分别对应的是b、c。C项正确。 29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

24、的是( )。 A.两者均有核糖体,都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和酶系统B.真核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线粒体,都能进行有氧呼吸D.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答案:A解析:真核细胞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方式,原核细胞是二分裂方式,B错误;原核细胞无线粒体,而且有的原核细胞如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也是DNA,能以RNA为遗传物质的只能为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等,D错误。 二、问答题30材料:问题:(1)分析该教师结束本节课的特点。(8 分)(2)结合材料分析教学语言的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25、。(12 分) 解析:(1)结束技能是教师结束教学任务的方式,是通过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系统化和巩 固,使新知识有效地融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该教师以诗歌作为结束的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水到渠成,自然妥帖。该教师结束本节课的方式恰当,小结精要,抓住了关键知识点。诗歌突出了重点,帮助学 生强化所学知识,紧扣教学中心。 语言精美,激发学习。该教师用诗歌进行结课,方式新颖,语言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使教学更有深度,让学生 的思维进入积极状态,主动地求索知识的真谛。 内外沟通,立意开拓。结课时教师没有局限于课堂中,而是与语文学科相结合。这样,结课既指导了课堂学习, 又加强了学科

26、联系,成为学生走向更广阔天地的推动力。 结构完整,首尾照应。该教师在结课时将零散的知识用诗歌的形式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做到了首尾 相连、前后照应,使课堂教学变得完美。 (2)教学语言是课堂上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在教学中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教学语言要保证准确、清晰地传递教学信息。材料中教师运用诗歌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表述,概括了各细胞器的 功能,语言简洁准确,紧扣中心,概括性极强,做到了画龙点睛,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语言要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材料中教师使用优美的语言总结知识点, 并没有直接将知识点呈现给学生,而是用拟人

27、化的形式进行表达,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又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总结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使用教学语言时要注意学科性。教师没有将思路只集中于本学科方向,而是利用语文中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述,同 时也准确地运用本学科的专门术语来进行教学,立意新颖,富有创意,体现了学科性。 使用教学语言时要注意科学性。材料中教师对于知识的总结精炼,思想无谬误,知识没差错,清晰准确地概括了各细胞器的功能,具有科学性。 使用教学语言时要注意简明性。教师的语言要简明扼要,干净利落。材料中教师的结课语言高度浓缩,抓住重点, 言简意赅。 使用教学语言时要注意启发性。材料中教师通过诗歌启迪学生的思

28、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拟人化的形 式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生动形象,趣味盎然。 31材料:以下是教师在“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过程片段:师:你还记得我们初中学习过的几种激素吗 这些激素分别是由什么器官分泌的 有什么功能 (投影教材中图28,要求学生归纳介绍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师:激素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是怎样调节生命活动的呢 我们先讨论一下生活中熟悉的例子:工厂生产某种产品时对其产量是怎样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教师归纳。)师:人体中的激素是如何进行反馈调节的呢 我们来分析两个实例,第一个是血糖平衡的调节。(1)在初中我们学习过哪种激素能影响

29、血糖的含量 (2)胰岛素对血糖含量有什么影响 生:除了胰岛素外,胰高血糖素也与血糖的调节密切相关。(师投影胰岛细胞图片,示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说明它们所分泌的激素,让学生猜测一下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并作简要归纳。)引入活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如何调节血糖的平衡的呢 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的活动介绍,然后四人为一组,组内讨论交流设计出模型,并共同思考“分析与讨论”里的问题:(1)马拉松运动中,胰岛是怎样进行分泌调节的 饭后胰岛又是怎样进行分泌调节的 (2)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当身体产生的胰岛素过多时,又会怎么样呢 (3)现在市场上有一种为糖尿病病人

30、设计的人工胰岛素,可以随身携带,用以调节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你觉得这种人工胰岛素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哪些主要的问题 (分组活动结束后,请各小组代表交流模型构建的过程和结果,在黑板上绘图或用实物投影,展示小组绘制的血糖调节机制示意图。并共同分析交流以上讨论题。)问题:(1)本材料中运用了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简述合作学习的原则。(8分)(2)材料中多处需要教师进行讲解,简述讲解时应注意的要点。(12分) 解析:(1)合作学习是在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并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合作学习的原则包括:积极主动、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成员负起责任来;适当运用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过程监控和评

31、价。(2)讲解应注意的要点有:注意语言技能的运用,如语速适当语音清晰,语义准确、精炼和有趣,语调亲切抑扬动听,音量适中并富于变化等。注意讲解的阶段性,对于年级较低的学生,一次讲解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以10分钟以下最好,长的讲解可分几段进行。注意突出主题(重点),在讲解中要对难点和关键加以提示和停顿。注意变化技能的运用,这样会提高记忆效果。注意反馈、控制和调节。注意讲解与其他技能的合理配合。 三、简答题32ABL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若发生图8中甲图所示的现象会导致白血病。ABL基因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又会导致甲种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用D、d表示),其临床表现为先天性心脉动能障碍或骨

32、髓发育异常。图8中乙图为该遗传病的基因图。问题:(1)据甲图判断,导致白血病的变异类型是_。(3分)A易位B交叉互换C缺失D突变(2)乙图中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呈_(填“显性”或“隐性”),5号和6号如果再生一个孩子,为了降低生出患者的概率,应做_。(6分)A遗传咨询B染色体分析CB超D基因检测(3)为了筛选致病基因,对乙图中个体进行基因测序,一定会出现两种碱基序列的是_,原因是_。(6分) 答案:解析:(1)A(2)显性;D(3)5号和6号;基因D和d有不同的碱基序列,5号和6号的基因型是杂合子,同时含有基因D和d(1)由甲图可以看出,该变异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易位。(2)5号和6号均患病,而7号不患病,“有中生无为显性”,因此甲病为显性遗传病。又因为5号患病而7号不患病,所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无法通过遗传咨询和染色体分析来避免,所生男孩和女孩得病概率都是一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