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文单元的第四课3《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文单元的第四课3《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文单元的第四课3《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文单元的第四课3《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文单元的第四课3《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湖心亭看雪是部编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文单元的第四课,作者明朝张岱,既有明代小品文的普遍特征,又有作者极其鲜明的个人情怀。它篇幅短小,语言洗练,在叙事、写景、抒情等方面自成一格,部编教材将之由八年级调到九年级,和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这样的大作放在一起阅读,足见本文的重要性。文中展现的古代士子眼中的独特山水和情怀,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也有一定作用。学情分析 经过小学高段和七八年级的文言文学习和积累,九年级的学生通过预习理解文本的字面意思不会存在什么障碍,但是因为本文特殊的文体特质和文化背景,绝大部分的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以及同类文章的阅读经验,所以未必能

2、体会本文的写法和内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更定、毳衣”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2.在朗读文本中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过程与方法1.揣摩文中借助白描手法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感受白描手法之美。2.体会课文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解读作者的精神世界,理解其精神追求。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理解文章运用白描来写景的手法。教学难点解读作者的精神世界,解读作者独特的精神追求。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今年央视热播剧觉醒年代有一处经典片段:陈独秀约钱玄同、刘半农雪中游陶然亭,被大家盛赞。让我们一起观看视屏片段,一探究竟。 教师提问导入:通过观看视频,我们感受

3、到了雪中游陶然那份别样的 “雅致”。自古以来,读书人对雪可谓情有独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雪中游西湖的。二、自主预习展示(课前测评) 1.作者简介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个人经历: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作品简介: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2.检查预习 (1)

4、订正字音更(gng)定毳(cu)衣雾凇(sng) 沆(hng)砀(dng)一芥(ji)喃(nn)喃课下词语释义齐读绝:消失。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完了,结束。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拥 HYPERLINK /zi/2626.html t /wenxue/huxintingkanxue/_blank 毳(cu)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 HYPERLINK /zi/2626.html t /wenxue/huxintingkanxue/_blank 毳衣,细毛皮衣。 HYPERLINK /zi/2626.html t /wenxue/huxintingkanxue/_blan

5、k 毳,鸟兽的细毛。雾凇 HYPERLINK /zi/5571.html t /wenxue/huxintingkanxue/_blank HYPERLINK /zi/5571.html t /wenxue/huxintingkanxue/_blank 沆 HYPERLINK /zi/2948.html t /wenxue/huxintingkanxue/_blank 砀:冰花一片弥漫。惟:只有。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及:等到。 舟子:船夫。喃喃:低声嘟哝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更:还。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

6、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齐读)(设计意图:感知其大意)(1)自由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课文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交代了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和赏雪的具体经过。第二部分(2):写湖心亭奇遇。研读分析(精读) 1.突破重难一 赏雪(设计意图:贴近文本,发挥联想、想象感受美)(1)请找出写景句,齐读。(对比两张照片)(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白描手法的运用。参考解析: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景色,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

7、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 文学常识:白描手法就是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神的一种写作手法。全文一百多字,写湖、写雪、写人,又交代游湖的始末,文字极其简练。 如本文中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景物的形与神,长与短,点与线,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物我合一。 (3)美读写景句,再次感受天地苍茫下的西湖雪景。 教师范读与学生跟读结合:读出气势,前半句大气,后半句渺小。2

8、.突破重难二 痴人的“故国”之思(设计意图:梦中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如梦中人。 先情景创设:同学们,大雪夜,你会选择做什么? 窝在温暖的被窝,或者倚靠窗前,看雪。课文里的张岱呢? (1)示例:作者在写景时用白描手法,文字极其简练,为何开头交代时间及看雪背景却极费笔墨? 开头作者用明代年号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他以明代遗民的视角来看世界,自然会有一种孤标傲世,遗世独立

9、的情怀和风致。“大雪三日”一句,以听觉表现出西湖在大雪后一片静寂的情景,而作者偏要选这最静寂的凌晨时分去看雪景,以示自己的孤怀雅兴。 (2)预设:从“独往湖心亭”中的“独”字可见是一人前往,为何又写“舟中人两三粒”,结尾又写舟子?是否矛盾? 教师小结: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茫茫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这反映了他文人雅士的孤傲,也是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自我情怀的一种写照。 (3) “问其姓氏”,“客”却未答姓氏,仅写其籍贯及来由,何故? 教师小结:回答时故意语焉不详,只答“是金陵人氏,客此”。也可能他也是明代遗民,客居在这里,不便明言。同是天涯

10、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共同的雅趣,独特的追求。四、结构梳理与课堂小结 教师结语:本文文字浅近,淡雅,形象直观、鲜明,像一首秀美隽永的山水诗,又像一幅淡墨描绘的山水画,使人身临其境,目睹其形而拍案叫绝。 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邦犹是,人民复非。“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应该能够理解作者的“痴”了吧!他痴迷于雪中的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更痴于雪中的情及俗之外的雅情雅趣。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字里行间,又体现着作者的故国之思,寄托着人生渺茫的慨叹。 让我们一起背读课文,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再次体味作者的雅情雅趣,感悟作者的故国之思。五、作业设计将觉醒年代的“陶然亭赏雪”片段 ,与本课进行比较,说一说异同,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