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天文_第1页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_第2页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_第3页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_第4页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10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天 文牛(牵牛星)、斗(北斗星,有七颗,形似斗):日出东山之上,徘徊牛斗之间。三光:日、月、星。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紫气:紫色的霞气,古人以为祥瑞的征兆或宝物的光气。“紫电(紫色的光芒,此处指宝剑)青霜,王将军之府库”。 也附会为帝王或贤人出现的征兆。彗星:俗称扫把星,古人以为凶兆。古有“彗星袭月”的说法北辰:北极星,古人以之喻帝王或受尊敬的人。滕王阁序:天柱高而北辰(帝王)远。宸:北极星所居,喻指帝王的宫殿。宸翰,帝王的文章或手书。宸极:喻指帝位。宸居:帝王的居处。宸枢,帝位。天狼星:是冬春时节西北天空中出现的很亮的恒星,古人以之喻贪残之人。苏

2、轼江城子:西北望,射天狼(此指辽和西夏)。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月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中科举叫蟾宫折桂)。(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姮娥(恒娥)。(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太阳的雅

3、称 赤乌 赤鸦 阳乌 金乌(金乌西坠,玉兔东升) 金轮 火轮 飞轮 赤轮 晷景 朱曦 曦和(太阳神的名字) 阳景 大明 明光 光朱 曙雀 红日 扶桑(传说东海外有神木曰扶桑,是日出的地方)春天的太阳春晖 艳阳 夏天的太阳骄阳 早晨的太阳朝阳、朝曦、朝暾、朝光、朝晕、初旭、初景 黄昏的太阳夕照、夕曛(落日的余辉)、夕晕、夕阳、残阳、斜阳赤日:红日,烈日。有时也喻指天子。赤日(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唐 杜甫 晚晴诗:“南天三旬苦雾开,赤日(红日)照耀从西来。”风与季节:东风春季;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南风(凯风)夏季;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西风(金风、

4、商风)秋季: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北风(朔风)冬天: 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天空的别称:天宇,玉宇、太清(九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太虚,云霄、丹霄、九霄、重霄、九重、九重霄、九天、云天、青冥(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碧霄、云汉、霄汉、长空、中天。迟日:指春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四季别称:春天三春、青阳、阳节、九春、艳阳、阳春、青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 夏天三夏、清夏、炎夏、炎亭、九夏、朱夏、

5、朱律。 秋天三秋、素商、金天、九秋、高商、商节、素节。 冬天三冬、严节、元冬、岁馀、九冬、青冬、安宁。古代文化常识(地理)二京(两都):东汉时称都城洛阳为东京,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京,时称二京。八荒:即八方荒远之地。古时九州指中原地带,八荒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三吴:历史上三个吴地的合称,说法不一,水经注上说是吴郡、吴兴、会稽。三辅:西汉时,在京城长安周围地区置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行政区,治所在长安,因所辖为京畿之地,史称三辅。三楚:秦汉时分战国楚地为西楚、东楚和南楚,后也用以泛指楚地。三秦:秦亡以后,项羽三分秦关中之地。后泛指陕西关中一带。山东:通称华山或崤山函谷关以东为山东,即

6、关东。又泛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领土。山西:通称华山或崤山以西为山西,即关中。玉门关:又名小方盘城,相传古代和阗玉由此输入中原,故名,10、行在所:又称行在。古代皇帝所在之地,也指京师。后专指皇帝乘车舆行幸所到之地。11、江左:古代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东又称江左。12、江表:泛指长江以南地区。在中原人看来,该地区在长江之外,故名。13、中原:即中土,中州,与边疆地区相对而言。古人视豫州为九州之中,故得名。14、江东: 长江在芜湖至南京之间作偏西南偏南、东北偏北流向,古代因称其以东及以下南岸地区为江东。15、河(黄河)东:战国至汉时指今山西省的南部,唐以后泛指今山西省。16、关外:泛指

7、关隘以外的地区。秦汉唐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外,近代称山海关以外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关外(也称为关东)。17、关西:汉唐等朝,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今陕西、甘肃)地区为关西。18、阳关:在甘肃敦煌西南,因位于玉门关之南,故名。丝绸之路从此经过。19、关内:秦都城咸阳,汉都城长安,因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为关内,亦称关中。20、河内:黄河以北。如“山河表(外)里(内)潼关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21、秦中:相当于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因战国时属秦国而得名,又名关中。22、京师:古称天子之居,即今之所言首都。明代京师附近地区直属中央,故称直隶。23、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的别称。

8、南京的别称:有“金陵”、“秣陵”、“建业”、“建康”,白下、“石头城”等。24、城郭:旧时围绕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垣,有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也叫郛)。城墙外有护城河,护城河叫“池”,如,“金城汤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25、剑外:指今四川省北部,剑门关南的蜀中地区。26、殷墟:商代后期都城遗址,在今河南省安阳西北。1899年在此发现占卜用的甲骨刻辞。27、鸿沟:古运河名,楚汉相争时,曾划鸿沟为界,东属楚,西属汉。38、维扬:旧时江苏省扬州府的别称。汴京:又称汴州、东京、大梁,即今河南开封。临安:古代的临安是指临安府,即今杭州市,是南宋首都,有临时安家之意。39、漠北:汉代以后对蒙

9、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的称呼,亦作“幕北”。30、漠南:汉代以后对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区的称呼,亦做“幕南”。31、塞北:又称塞外。古代泛称长城以北的地区,包括今内蒙古、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及河北省的一部分。32、中国:原意为中央之国。上古华夏族居黄河流域,自认为居四方之中,故称。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含义相同。文化常识(科举)一甲:科举制度殿试的第一等,元、明时一甲仅限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2、下第、及第:旧称科举考试没有被录取为“下第”或“落第”,考中叫“及第”。3、大比:周代每三年调查一次人口,考核官吏,选贤任能,叫大比。隋唐后泛指科举考试。明清称乡试为大比。大考:清朝每

10、十年左右对官吏进行一次考试,以定奖罚,叫大考。小比:科举考试中的州县考试,与大比相对而言。生员:唐代国学及州、县学规定学生员额,因此称生员。明清时,凡经过本省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叫生员(也称秀才)。同年:古代科举考试同榜及第者之互称。门生:科举考试及第者对主考官自称门生。六艺:古代教育学生的六种科目,即礼、乐、射、御、书、数。学政:提督学政的简称,又叫督学使者。清朝时下派到各省督察学校,主持考试。10、童生:明清科举考试制度,凡是没有通过考试取得秀才资格以前,不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也称文童或儒童。11、儒生:尊崇儒学,通习儒家经典的人。汉以后泛指一般诗书人。12、廪生:明清两代称由公

11、家给以膳食的生员。又称廪膳秀才、廪膳生。13、解元:唐制,参加进士考试的人皆由地方解送入京考试,故相沿称乡试第一名解元。14、琼林宴:科举制度中皇帝赐新科进士的宴会。因宋初曾赐宴新科进士于琼林苑,故名。唐时因宴于曲江亭,又叫“曲江宴”,宋人又称它为“闻喜宴”。15、县试:明清两代各县县官主持的考试。通过后,才有资格参加上一级府试的考试。16、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经府试录取的童生方可参加考试、录取者为生员(秀才),送入府县学宫,称为入学,接受学业。17、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考场叫“贡院”,因考期在秋天,故又叫“秋闱”“秋试”,考中的称为举人。18、会

12、试:明清两代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因为举行的时间是在春天的二月,所以又叫“春闱(闱,科举时代的试院)”。各省举人均可参加,考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19、殿试:科举考试中皇帝在朝廷上对贡生亲发策问的考试,也叫“廷试”。取中的统称进士,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状元(也称殿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若干名,称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称为赐同进士出身。20、举业:为应科举而准备的学业。明清时专指八股文。武举:指科举考试中的武科。也为武举人的简称。教授、教谕、训导、学正、博士、教习都是学官名。古代文化常识(军事)1、刁斗:古时行军用具。多用铜制作,方形如钵盂,有柄,能容一斗。军中白

13、天用来烧饭,晚上则敲击以巡更。2、三军:周制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如中、上、下三军,中、左、右三军,以中军之将为三军统帅。一军12500人,三军计37500人3、干将、莫邪:古代宝剑名。春秋时吴人干将与其妻莫邪所铸二剑,一名干将,一名莫邪,锋利无比。后亦作为利剑的代称。4、卫所制度:明代的军事编制制度。以112人为百户,长官是百户;1120人组成千户所,长官是千户。五个千户所(即5600人)成一个卫,长官是卫指挥。5、五刃:古代指刀、剑、矛、戟、矢五种兵器。五戎:指弓矢、殳、矛、戈、戟。6、介胄:指甲胄。介,铠甲;胄,头盔。披铠甲、戴头盔的武士称介胄之士。7、行伍: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二十五

14、人为行。也用以指军队。8、羽林:皇帝卫军的名称。还有羽林骑、羽林军的称呼,长官有羽林中将及羽林郎。9、衔枚:枚,古代行军用具,形状像筷,两端有带,可系在颈上,用竹或木制成。古代行军为防止士兵喧哗,暴露目标,常令士兵把枚衔在口中。10、狼烟:狼粪烧后的烟(很浓,而且直上),边境上用作烽火报警。11、烽火台:亦称“狼烟台”。古代为燃烧烽烟报警而设在边境上所筑的高台。12、烽燧:即烽火,边境用作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晚举火叫燧。13、楛矢:用楛木做杆的箭,长一尺八寸。14、楼车:古代的战车,上设有望楼,用以了望敌人,探察敌情。15、楼船:古代有楼的战船,船上建楼三重,高十余丈。16、蒙冲:

15、古代战船。以生牛皮蒙船覆背,有射孔、矛穴,敌不能近,矢不能穿。17、轒辒:古代攻城用的一种兵车。大木制成,四轮,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18、禁军:原指皇帝的亲兵,即宫中待卫或扈从军队。直称禁兵、禁军,还有其它的称呼,如:羽林、神武、神策、神威。主要防守京师,也会调戍各地。19、辕门:古代帝王出行止宿时,以车为屏藩,使辕(车前驾牲畜的直木)相对为门,称为辕门。后指军营之门或官方衙署。20、铁蒺藜:古代作战时用的障碍物,用尖锐的铁片联缀成串,形如蒺藜。鹿角木:阻挡马足的一种战具,选用鹿角形的坚木制成,长数尺,埋处地中,深尺余。古代文化常识(刑法)1、三尺:汉代用三尺四寸竹简书写法律,称为三尺法。

16、后作为法律条款的代称。2、反坐:对诬告者处以刑罚。诬告他人犯罪者,即以其所诬告的罪承担罪责。3、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4、枭首:一种酷刑,即斩首高悬于木上以示众。5、桎梏:拘系犯人手脚的刑具。在手称梏,在足称桎。6、株连:也称“株蔓”,指一个人犯罪,牵连无辜,使许多人同受惩罚。7、凌迟:古代最残酷死刑。亦作“陵迟”,执行死刑时,让被杀者缓慢死去,以加重死者的痛苦,也叫“剐”,即割肉离骨。8、连坐:秦时法律。一家犯法,邻里并受牵连。9、锒铛:刑具,铁链,多在捉拿犯人时用。10、族诛:一人犯罪,株连亲族一起杀戮,有诛三族、六族、九族,最残暴的有十族。11、髡钳:古代刑罚名。剃去头

17、发叫“髡”,以铁圈束颈叫钳。12、拘、系、禁、囚都是关押囚禁犯人。收、捉、执、逮是抓获犯人。13、构陷:陷害,设计陷人于罪。举案:列举罪状,一一追查。14、绳墨、绳尺、规矩:本为木工用具,古代又用以指代法度。15、当、论、决:都是古代判罪,定罪。 系(拘禁)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期(约定)秋八月,悉来京师听决。使有罪不论而无过被刑,甚大逆(反常)也。16、磔:古代分裂肢体后悬首张尸示众的一种酷刑。古代文化常识(宗法)1、七庙:古代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古人有时用宗庙被毁,不能祭祀,借指国家的灭亡。2、三党(亲族):指父党、母党、妻党。3、士族:东汉后期形成的享有政治、经济各方面特殊去得的名门

18、望族。4、大宗、小宗:古代宗法规定,嫡长子一系为大宗,其余子孙为小宗。5、门第:封建家族之间的等级,显贵之家称为“高门”“士族”,卑微之家称为“寒门”“庶族”。6、望族:有声望的世家豪族。右族:也称右姓,为望族。因居于里巷之右。7、闾左:秦代居于里巷左侧的平民,后也用于指百姓。8、嫡子:古代称正妻为嫡,正妻所生之子为嫡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长子,即嫡长子,那么,长子以外都称庶(众多)子。9、庶:和嫡相对,非正妻所生之子,家族的旁支。10、黔首:战国及秦代对百姓的称呼。据说秦时百姓以黑巾裹头,故称。黎元、苍头也是对百姓的称呼。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古代文化常识(哲学)1、七情:指喜、

19、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感情或心理作用。2、人道:古代哲学中指人事,为人之道,或社会规范,与“天道”对立。3、天道:指天的意志,与人道对立。古代宗教神学认为,人类社会一切都是由天意支配的,天道可以左右人事。哲学家也把它看作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4、天命:开始指天神,后又指主宰一切的天的意志和命令。5、大同:儒家指“天下为公”的社会,和“小康”相对。小康是指“天下为家”。6、中庸:儒家伦理道德标准。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和不及的态度。孔子认为是最高的道德标准,过和不及都不合中庸。7、方士:指从事求仙、炼丹等迷信活动的人。道教产生后,道士就继承了方士的衣钵。8、占星术:根据天象来豫卜人间事务的

20、一种方术。又叫占星学或星占学。9、四维:指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10、乾坤:周易中的两个卦名,象征阴阳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势力。乾为阳,代表刚健,乾之象为天;坤为阴,代表柔顺,坤之象为地。易传认为乾的作用是使万物发生,坤的作用在使万物生长。阴阳的交互作用是变化的根源。后来乾坤又被用作天地、日月、男女、父母的代称。11、慎独:儒家的修养方法。谓即使在个人独处时,也能按照道的要求行事,行为谨慎,不苟且。12、太极:古代哲学家指宇宙的本原。南宁朱熹认为,极是道理之极至,总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古代文化常识(礼俗)三从四德:封建社会强调的妇女遵守的首先标准。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

21、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道德关系。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也叫五伦,指仁、义、礼、智、信。常三纲五常并称,简称“纲常”。大功、小功:都是丧服名。古代有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的丧服制度,反映出男女区别和亲疏差别。五服以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六礼:古代婚姻要经过的六道手续。依次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文定:旧时指送聘礼定婚。长揖:旧时拱手高举,自上而下的相见礼。不分尊卑,都可以用。玉帛:古代祭祀、会盟时用的璧、琮和束帛等礼器。册封:古代皇帝以土封爵授给异姓王、宗族、妃嫔等,受封时要宣读册文,交付印绶

22、。归:古代指女子出嫁。执绋:古代送葬的一种礼节。送葬时亲友宾客须挽牵引柩车的绳索以帮助灵车前进。执柯:指给人介绍婚姻。 合卺:旧时婚礼饮交杯酒的仪式。饭含:古代殡葬仪式,人死后,在死者口中安放一些粮食,称作饭含;安放玉石叫做含玉。庐冢:也作“庐墓”,遇君父、师长之丧,服丧期间在墓旁筑小屋以守护坟墓。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历代王朝建国必先立社稷坛,灭人国必变置所灭国的社稷坛。青庐:古代婚俗,以青布幔搭成帐篷,新婚夫妇在此交拜。尚右:古代礼俗,在地位上以右为尊,以右为上位。右职为重要职位,右族、右姓指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封禅:古代祭天地的典礼,一般由皇帝亲自到泰山上举行。诰封:明清时对官员及先代

23、和妻室授予封典的制度。结发:1束发。古代男子自成童起即用簪子把头发束起,因以借指成童或年轻的时候。2成婚之夜,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因以借指结婚。笄:一种细长的钎子,一般用竹子做成,也有用其它材料做成的,用来固定发髻。先秦叫笄,汉代以后叫簪。古代女子十五要行笄礼,盘发成髻,用簪插住,表示年届成人。女子十五称“及笄”“笄年”,待嫁称“待字”,许嫁称“字人”。挽歌:送葬时,执绋挽车前行的人所唱的哀悼死者的歌,斋戒: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典礼之前,要沐浴更衣,戒绝嗜欲,使身心洁净,以示虔诚。殓:给尸体穿衣下棺,也称入殓。给尸体裹衣叫“小殓”,把尸体放入棺木叫“大殓”。殡:停丧待葬叫做殡。出殡是把灵柩送到埋葬的

24、地方去。祖:出行前祭祀路神。祖道:出行前祭祀路神,并饮宴饯行。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冠盖:古时贵族才能戴冠乘车,车有车盖,所以古人以冠盖为贵人的代称。冠盖又指仕宦的冠服和车盖,所以也用作仕宦的代称。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巾:“士冠,庶人巾”。可见庶人只能戴巾。巾,原用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可见庶人的巾大约就是劳动时擦汗的布,一物两用,也可以当作帽子裹在头上。帻(z):就是包发的巾。庶人的帻是黑色或青色的,庶人既不许戴冠,只许戴巾帻。帻有压发定冠的作用,所以后来贵族也戴帻,那是帻上再加冠。书信别称:尺素、尺翰、尺

25、简、书简、尺纸、尺书、八行书 、鸿雁、鲤鱼、双鱼、双鲤、鱼雁。“一春鱼雁无消息”什物几:矮小的桌子。用来吃饭、看书写字、搁放物什,也可以倚伏在上面休息。木铎:以木为舌的大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以巡行振鸣,引人注意。刀俎:刀和砧板。 毛颖:毛笔。韩愈在毛颖传中,以毛笔喻人,故后有此称。卮:古代的一种酒器。用角或玉制成,容量四升。阳燧:古人日下取火的凹面铜镜,又叫“夫燧”。角:古代酒器。由盛酒器发展为饮酒器,形状与爵相似。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形似高脚盘。 盏:古代盛主食的器具,也可作为饮器。釜甑:配合使用的蒸煮器 。旄:古代旗帜的一种。竿首以旄牛尾装饰,军中用来指挥。烛:古代先前没有蜡烛,拿在

26、手上照明的火炬叫烛,用去了皮的麻杆制成。后来有了蜡烛,又叫蜡炬。点燃的灯芯结成穗,叫“烛穗”,即烛花。烧时滴下的油称“蜡泪”。案:狭长的桌子。食案实际上是用以传送食物的托盘,有圆形、长方形,有矮足,可以放置地上。 桮:古代盛饮料的器具,可以饮酒,可以盛羹。鼎:古代煮肉盛肉的炊具和食具。 觚:上古时代常用的一种饮酒器。签:官府交给差役出外办案、捕人的凭证。觥:古代盛酒器和饮酒器。 榻:古代坐卧的用具,四足,较矮。箪:一种竹制或苇编的用以盛饭的器具,类似后来的竹篮。称谓【直称姓名】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

27、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

28、忠公。【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称官名】如: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29、。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兼称】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后一人称字和姓。【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

30、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

31、”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2)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