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题破山寺后禅院》练习_第1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题破山寺后禅院》练习_第2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题破山寺后禅院》练习_第3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题破山寺后禅院》练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上册语文题破山寺后禅院练习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题破山寺后禅院练习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2010 年二模徐汇卷诗中的“万籁”是2 分)下列正确的一个选项是()(2 分)诗人在颔联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抒发对竹径、花丛、树木等美景的赞叹。颈联写出诗人身处自然环抱的佛门,心中尘世杂念受到洗涤的空灵心境。尾联笔锋一转,点明悠扬的乐器声给如此寂静的禅院带来了灵动的生机。D.这首诗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了诗人一心参禅朝圣的愿望。 20

2、10 年市调研 B 卷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五言(2 分 )下列不正确的一个选项是()(2 分)“通幽处”写出环境的凄清,表现诗人心情的落寞。“钟磬音”是以声衬无声,突出禅院的安静。C. 这首诗描写了古寺肃静、幽深的环境氛围和美好的山水。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2011 年二模卢湾卷诗中的“万籁”是8. 下列对于题破山寺后禅院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这首诗以清晨游寺后禅院为线索,描写了古寺的曲折脱俗、鸟语花香。颔联中“幽”和“深”两字写出了后禅院因少人问津而显得荒凉冷僻。颈联中“空”字表现出诗人面对清澈潭水,俗念全消的自由、超脱之感。D.诗歌表达了诗人进入深山古寺后,时有

3、发现,流连忘返的愉悦 兴奋之情。 2011 年二模静安卷诗中的“万籁”是8.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初日照高林”一句中初升的太阳令整个画面显得活泼而富有生机。“潭影空人心”的含义是清澈的潭水能令人忘却所有的事情,内心只余空白。“但余钟磬音”,这里凸显钟磬的声响主要是为了点出“古寺”,首尾呼应。D.作品中自然界的山水花鸟与古寺禅房和谐地融为一体,给人以 清幽脱俗之感。 2012年一模松江卷诗歌中最能体现古寺环境氛围的两个字是“”“” (2 分)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 分)首联交代了时间和地点,突出了诗人出游之心切。颔联描写了后禅院的环境,禅房了花木长势茂盛。颈联借景抒情,表达诗人愉悦、宁静的内心感受。D.尾联以声衬静,营造出佛门圣地忘情尘俗的意境。2012 年一模金山卷由本诗衍化出的成语有“” (2 分)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 分)这是唐代诗人常建游历破山寺所写的一首题壁诗。全诗描写了古寺凄清、寂寥、荒凉的环境特点。全诗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D.尾联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来映衬山寺宁静的气氛。题破山寺后禅院练习答案2010年二模徐汇卷(答案:自然界一切声音、B)2010年市调研B卷( 答案:律诗、 A)2011 年二模卢湾卷(答案:自然界的一切声音;C)2011 年二模静安卷(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