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完整版课件(含课后题答案)8冀中的地道战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完整版课件(含课后题答案)8冀中的地道战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完整版课件(含课后题答案)8冀中的地道战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完整版课件(含课后题答案)8冀中的地道战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完整版课件(含课后题答案)8冀中的地道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冀中的地道战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者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课文导入课文导入侵略 堡垒 任丘 搁下 陷坑 拐弯 岔道 rnliqn l gxinguich我会认1.奶奶的老家在任( )丘。2.老师向我们布置了任( )务。任 rn (任丘)(任县) rn (任务) (责任)rnrn多音字侵党陷拐堡略丘筑妨蔽我会写筑zh组词:建筑 筑造不要少写“丶”。易写错我会写丘qi组词:小丘 丘陵不要加两点。易写错蔽b

2、组词:隐蔽 遮蔽中间为一“丨”。易写错陷xin组词:陷坑 塌陷中间为两短“一”。易写错“丿”向上要出头。易写错组词:拐弯 拐骗拐gui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本课指日本侵略者对我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扫荡:词语理解使彻底失败或毁灭。粉碎:造句:敌人的阴谋 被我军彻底粉碎了。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奇迹:造句:我们聪明智慧的祖先创造了很多奇迹。没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造句:他们在战场上消灭的敌人不计其数。不计其数:近义词辨析相同点不同点侵略指对别人利益的破坏。侵略对别国主权、领土等方面的侵犯。通过各种非正常的手段,掠夺或者侵占不属于实施行为主体的利益或权利的一种行为。侵占侵占侵夺占据,使用非法手

3、段来获取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1.我们坚决反对强国对弱国的( )。2.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任何国家和个人都休想( )。侵略侵占1.课文主要介绍了地道的什么内容?地道产生的原因、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地道战的历史地位。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文描述了地道战的作用,作者一开始就说出地道战就是一个_,作者在结尾处也夸赞地道战粉碎了_,再次强调是一个奇迹。敌人的“扫荡”奇迹整体感知 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默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地道战产生的原因和作用是什么?交代地道战产生的历史背景。课文讲解课文

4、讲解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历史原因地道战是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作用总写地道战的作用。地道的数量多、形式多样。地道的作用。 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思考:地道的式样和特点是怎样的?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

5、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总写地道的式样多。地道的位置、高度、里面有许多洞。 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大洞内有许多小洞,布局多样,设备齐全,实用性全。 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

6、线呢。洞里有气孔。气孔既透气又透光。小练习:仿写句子。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这条小溪从深山发源,既不湍急,又不浑浊。 这件事老师处理得体,既解决了同学之间的矛盾,又维护了同学之间的团结。 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敌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介绍地道口的隐蔽自己和打击敌人的作用。 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7、。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解释什么是“孑口”。强调“孑口”的巨大作用。思考:地道战是如何应对敌人的“火攻、水攻和赌气攻的”? 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可以用来灭火。“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对付水攻的法子更妙了,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敌人放水的时候,水从洞口进来,就流到枯井暗沟里去了。任敌人想出什么毒辣的法子也不怕,因为各个村子的地道是相通的,大不了转移到旁的村子去。 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

8、”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无线电”“有线电”形象地说明了地道的通讯联络方法。思考:人在地面里是怎么了解地面情况的? 有了地道战这个斗争方式,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总结全文。点明地道战在我国抗战史上的地位。地雷战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式之一。抗战时期,地雷战大显神威,发挥了巨大作用。海阳的地雷战在山东是最有名的。海阳民兵在实践中发明和制造了数十种地雷,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知识拓展篇末点题法 在文章结尾处,对

9、人物、事件进行作总结、归纳,点明主题,这种结尾方法叫篇末点题法。作用使读者对全文的内容、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情感有清晰的认识。课文就是在文章的结尾对地道战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总结,点明了主题。写作方法冀中的地道战地道的产生和作用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地道战的历史地位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抗日战争史上惊人的奇迹课文结构 本文从地道战出现的原因、作用、地道的样式结构及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并对冀中地道战作了高度的评价,热情赞颂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强斗志。课文主题 1.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解析:(1)本文共1200余字,我的阅读时间约为4分钟。 (2)读完课文我了解到在抗战时期,冀中人民在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地道样式众多,设置地点巧妙,建造高度实用科学,结构坚固,出口隐蔽。地道既能躲避敌人的围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