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9 木兰诗教案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9 木兰诗教案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9 木兰诗教案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9 木兰诗教案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9 木兰诗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 木兰诗 教学内容木兰诗是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视为我国南北朝诗歌中的“乐府双璧”。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虽然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的课文,但是在语言运用方面“结合课文,了解对偶、对比、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并能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进行辨认,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在文本阅读方面“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结合生活的经历和体验能明确地说出自己的体验和评价,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这些新课程目标没有变,所以将“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的魅力。”“反复诵读诗歌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作为本课教学的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力求有所突破。木兰诗有丰富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的诗歌语言。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分析既有女儿的娇美又有男子的刚健的女英雄木兰的形象,还要走进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世界,更要让学生仔细品味语言,学习各种修辞手法,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2.把握木兰的传奇形象,感受人物的魅力。3.品味诗歌语言,掌握诗中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品味诗歌语言,掌握诗中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把握木兰的传奇形象,感受人物的魅力。教

3、学准备木兰诗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课时目标1.多种形式诵读诗歌,初步感受乐府民歌的特点。2.把握故事情节,感受故事的传奇性。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并思考以下问题:视频中的主角是谁?讲的是个怎样的故事?你如何看待视频中的女子?没错,视频中的主角就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她的艺术形象也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荧屏当中,深受观众喜爱。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二、读出诗味1.了解作品及相关文体知识。(1)作品简介。(2)文体知识介绍。2.听录音朗读,生反复朗读诗歌,

4、读出诗歌特点。(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3)读出韵律。三、读懂诗意请同学们默读诗歌,对照课下注释,理解诗意,了解诗歌所讲述的故事。1.理解字词。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2.翻译句子。(1)尝试疏通句意。以小组为单位,互动合作,讨论交流,理解句意。(即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地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手法叫互文。理解互文时,不要割裂开来理解。)(2)尝试翻译全诗。3.复述故事。(复述时,不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力求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四、小结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充满了传奇色彩。在跌宕

5、起伏的故事情节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情感丰富的女英雄形象。五、布置作业1.背诵全诗。第2课时课时目标1.把握诗中木兰的传奇形象,感受人物的魅力。2.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教学过程一、检查背诵1.学生齐背全诗。2.师提主题词,生背诵二、品析形象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木兰诗讲述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诗中木兰的形象也充满了传奇色彩。请同学们研读诗歌,说说木兰的传奇形象体现在哪些地方。2.木兰不仅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英雄,还是一位淳朴的劳动女子。诗中许多情节都有所体现,请同学们继续探讨、品析。3.小结:木兰形象的传奇性体现在她集矫健、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和娇美温柔、

6、热爱亲人的女子形象于一身,既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完美女性形象。(1)诗歌是如何刻画出木兰这种传奇形象的?排比、夸张的手法,诗歌的第3、4段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奔赴战场的勇敢、军营的艰苦、战斗的激烈,生动表现出木兰英勇善战的英雄气概。形象的人物描写,诗歌的第1、2、6段对木兰的心理、神态、行为、动作进行了细致描绘,刻画出木兰孝顺、勤劳、有担当而又温柔、娇羞的女儿形象。(2)诗歌中的木兰集女英雄和普通女子双重身份于一体,仔细揣摩原诗,你觉得作者更欣赏的是哪一种?为什么?从故事情节的详略安排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诗歌虽以战争为背景,却极其详细地写了木兰当户

7、织时的心事重重、准备行装时的活动、奔赴战场时的思乡心理、回家后家人的欢乐以及恢复女儿装的欣喜,而略写了木兰征战沙场时的细节。作者不惜笔墨对木兰的生活场景和女儿情态进行描绘,就是重在突出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娇美温柔、热爱亲人的女儿形象。4.小结: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木兰这个鲜活的形象。她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普通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既有英雄气概,更有女儿情怀。她的勤劳善良、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视亲情、淡泊名利、淳朴机敏的性格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传奇的形象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三、品味语言木兰诗的北方民歌特色的语言也历来为人所称道。再读诗歌,根据提示,体会诗歌语言的北方民歌特点,并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品析。提示:1.可从选择的事物来品评。2.可从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的效果来品评。3.可以从运用民歌写法(设问、铺排、复沓、对偶)的作用来品评。小结:诗歌采用了灵活简洁的铺排、新奇幽默的比喻、气势酣畅的排比,再加上一些朴素自然的口语,既保留了民歌的形式,也很好地体现了北方民歌刚健质朴的语言风格。四、析读主题老百姓把木兰的故事编成民歌,广为传颂。在歌颂木兰的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和愿望。通过学习,你对木兰诗的主题有什么认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诗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