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管理制度汇编_第1页
信访管理制度汇编_第2页
信访管理制度汇编_第3页
信访管理制度汇编_第4页
信访管理制度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信访管理制度汇编目 录TOC o 1-2 u 畅通信访渠道制度 PAGEREF _Toc25771 h 1信访信息互动制度 PAGEREF _Toc11524 h 1信访事项提出制度 PAGEREF _Toc21836 h 2群众逐级上访程序 PAGEREF _Toc2344 h 2信访事项提出制度 PAGEREF _Toc5485 h 4信访人走访行为规范 PAGEREF _Toc12102 h 5关于非正常信访的处理办法 PAGEREF _Toc17199 h 7信访事项受理制度 PAGEREF _Toc19138 h 10来访接待工作首问负责制度 PAGEREF _Toc294

2、59 h 10信访事项受理制度 PAGEREF _Toc25145 h 12来访接待登记制度 PAGEREF _Toc11499 h 14信访事项不予受理、不再受理制度 PAGEREF _Toc21273 h 16当场答复制度 PAGEREF _Toc8625 h 18信访事项转送、交办制度 PAGEREF _Toc13999 h 19重大信访事项报告制度 PAGEREF _Toc26834 h 22来访接待工作通报制度 PAGEREF _Toc25794 h 23信访事项办理制度 PAGEREF _Toc18653 h 25督促检查信访事项制度 PAGEREF _Toc10235 h 25协

3、调会议联合处理信访事项制度 PAGEREF _Toc28356 h 26来访事项三级终结制度 PAGEREF _Toc6829 h 28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 PAGEREF _Toc20497 h 31信访接待岗位职责 PAGEREF _Toc5819 h 32来访接待制度 PAGEREF _Toc6065 h 33来访登记统计制度 PAGEREF _Toc14752 h 35信访事项办理程序 PAGEREF _Toc14928 h 36信访情况分析报告制度 PAGEREF _Toc17909 h 38重大、紧急信访信息报告制度 PAGEREF _Toc30297 h 39信访事项不予受理告知制

4、度 PAGEREF _Toc13796 h 40信访事项听证会暂行办法 PAGEREF _Toc25868 h 41信访情况分析报告制度 PAGEREF _Toc11878 h 47信访工作目标考核制度 PAGEREF _Toc11606 h 48来访接待工作目标量化考核办法 PAGEREF _Toc16703 h 48来访接待工作接受社会监督制度 PAGEREF _Toc11848 h 52来访接待工作奖励制度 PAGEREF _Toc7190 h 54来访接待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PAGEREF _Toc26205 h 55三级领导包保制度 PAGEREF _Toc29986 h 57三级诫勉

5、谈话制度 PAGEREF _Toc17914 h 59三级通报制度 PAGEREF _Toc18992 h 60PAGE PAGE 62畅通信访渠道制度信访信息互动制度一、通过国家、省、市信访信息系统和现有的政务网,以及来访接待工作统计办公系统,实现信访信息资源共享。向社会公布信访工作机构的通信地址、电子邮箱、投诉电话、信访接待的时间和地点、查询信访事项处理进展及结果的方式等相关事项。二、利用信访接待大厅的电子屏幕和宣传板公布与信访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以及其他为信访人提供便利的相关事项。三、与各区、县(市)人民政府政务办公系统对接,有关委办局也可利用现有网络,实现信

6、访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四、利用来访接待处统计系统平台,实现对各区、县(市)及市直有关委、办、局目标考核和业务检查指导。五、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的信访工作机构或者有关工作部门应当及时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输入信访信息系统,信访人可以持行政机关出具的投诉请求受理凭证到当地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或者有关工作部门的接待场所查询其所提出的投诉请求的办理情况。信访事项提出制度群众逐级上访程序一、上访人反映问题应首先到所在地有直接管辖权的单位和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上访人所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信访问题的直接管辖部门,是受理来访的第一责任单位。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或部门的信访事项,由所涉及的单位或

7、部门协商受理,受理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主管部门会同有关单位或部门协调处理。责任单位对上访人反映的问题已做处理的,要出具书面处理意见,并答复上访人。二、上访人对责任单位或部门的处理意见不服,持处理意见向其上一级机关或主管部门反映。(一)对村、社区居委会处理不服的,应到所在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反映。(二)对乡(镇)、街道办事处或企事业单位处理不服的,应到所在县区或企事业单位的上一级主管部门反映。(三)对所在地政府管辖的职能部门处理不服的,可到当地政府或上一级业务主管部门反映;对上级垂直管理的部门和单位处理不服的,应到其上一级主管部门反映。(四)对县(区)或市直单位处理不服的,到市及有关综合职

8、能部门反映。三、上访反映的问题可通过诉讼、仲裁程序或行政复议管辖处理的,应按照有关法律程序办理。凡属控告、检举、申诉的事项,应向有管辖权的单位或部门提出依法处理。四、对受理单位或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作出处理又不说明情况的,可向其上一级主管单位或部门反映。五、上访反映问题,应到受理部门指定的接待场所。表达群众意愿的应选派3-5名代表反映,不得组织、串联集体上访。在信访案件处理期间,不得越级上访。信访事项提出制度为进一步明确信访事项提出的范围,根据国务院新颁布的信访条例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信访人反映的职务行为的组织和人员包括: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2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

9、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3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4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派出的人员;5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二、信访人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三、信访人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四、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不得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信访人走访行为规范为

10、进一步规范信访人走访行为,根据国务院新颁布的信访条例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范。具体内容如下:一、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二、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三、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对其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四、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1信访人不得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

11、。2信访人不得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3信访人不得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4信访人不得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5信访人不得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6信访人不得有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为五、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不得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关于非正常信访的处理办法第一条 为了保持社会持续稳定,保证经济建设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生活安定,维护我市各级党政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保证信访工作有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12、国国务院须布的信访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对于非正常信访,信访部门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职权范围内采取措施,果断处理,防止不良影响的发生、扩大。第三条 信访部门发现信访人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或可疑传染病人或有自伤、自残、自杀等倾向和行为的,应通报市、区(县)卫生部门,由卫生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对于信访人为精神病人的,信访部门应通知其所在区、县、单位或监护人将其接回。对不能控制自己行为、妨碍信访秩序的精神病人,信访部门可以请求所在地的公安部门将共带离接待场所,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或者通知其所在区、县、单位或者监护人将其带回。第四条 对于信访事项经信访部门处理完结,信访人不服,未按信访条

13、例规定申请复查缠访;经上级机关复查,信访事项处理正确,决定不再处理而缠访的;信访人不按规定的法律程序、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申诉而缠访的;信访事项不属于本市管辖和处理范围,信访人无理缠访的等情况,视其情节轻重,可依照下列办法处理:(一)对信访人进行批评教育。(二)通知信访人所在单位或所在地政府或民政部门将其带回,共同处理。(三)建议信访人所在单位或党组织给予纪律处分。(四)由于缠访而影响党政机关正常办公秩序的,按本办法第三条二款处理,仍不能及时带离的,可暂送信访分流服务中心。第五条 对于信访人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信访部门对信访人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并与信访人所在单位或所在地政府取得

14、联系,共同进行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的,应及时向有关政法机关报告。第六条 对于未经允许,携带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等进入接待场所的人员,信访部门要进行劝阻,对于不听劝阻者、信访部门有权暂时收缴信访者的有关器材。第七条 对于以下情祝,信访部门和保卫部门应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批评教育无效或情节严重的,信访部门和保卫部门可与公安部门联系,由公安部门视情节予以训诫,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处理。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信访人谩骂党政机关工作人及纠缠、侮辱、殴打、威胁信访工作人员的。(二)信仿人不听从劝导,不到指定场所信访、影响党政机关工作秩序的。(三)信访人在信访问题上无理取闹

15、影响社会洽安,阻碍交通,拦截车辆、拦访领导的。(四)煽动、策划、组织、要挟群众集体上访,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及各级党政机关召开会议的。(五)携带危险品、爆炸品以及管制器械进入接待场所的。第八条 信访部门、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发现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时,可就近向党政机关报告。必要时,应直接向市委、市政府办公厅政务值班室报告。市、县区出现50人以上的上访时,信访部门应及时报告分管领导,并要求主管领导及时到现场做疏导和劝返工作。第九条 继续实施处置突发性群体上访事件预案及其补充意见。对突发性群众上访事件,可视势态发展动用警力,维持秩序或强行带离。信访事项受理制度来访接待工作首

16、问负责制度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及时、妥善解决好群众反映的各类信访问题,自觉维护信访部门“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更好地为来访群众服务,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首问责任人,是指与到来访接待处接待窗口上访的上访群众接触的第一位接待人员。首问责任人从接触上访人员开始,全权负责该上访案件的受理、交办、督办、结案、回告、归档工作。第三条 首问责任人在接待中,要做到热情接待,细心倾听,耐心解释,认真办理,及时回复。具体要求:(一)热情接待。做到“对来访群众主动打招呼。一律不准以“不知道”、“不清楚”、“不归我管”、“我还有事”等为由推

17、拖首问责任或来访群众。(二)细心倾听。做到认真、耐心地听取上访群众的陈述,认真记录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搞清群众上访产生的原因和处理过程,明确解决问题的症结、责任单位及稳定单位。(三)耐心解释。认真做好上访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告知上访群众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时限,缓解矛盾,取得群众的理解。(四)认真办理,及时回复。接待人员能当面解答和处理的,当场予以解答处理;不能当面解答处理的,要按照信访条例规定,积极协调落实承办单位和承办人限期解决。同时做好督办工作。不准对上访群众提出的问题敷衍搪塞,推诿扯皮。(五)遇到对政策理解有差异或无理取闹的上访群众,首问负责人或具体承办人员要坚持原则,耐心

18、说服,做好工作。第四条 凡因违反本规定,受到服务对象投诉、经调查情况属实的和被领导检查发现的,应追究其责任,并视情节轻重,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信访事项受理制度一、对属于市信访部门职能职责受理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情况重大、紧急的,应当及时提出建议,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二、信访工作机构或行政机关对条例规定不予受理的信访事项,只登记,不受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三、对已经三级终结的信访事项,只登记,不再受理,并明确告知信访人。四、属于下一级的信访事项,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直接转送有权处理的部门,并抄

19、送下一级信访部门。县级以上政府信访部门要定期向下一级信访部门通报转送情况,下级信访部门要定期向上一级信访部门报告转送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五、对转送信访事项中的重要情况需要反馈办理结果的,可以直接交由有权处理的部门办理,要求其在指定办理期限内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报告。有关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并按要求通报信访部门。六、信访人按照信访条例规定直接向各级信访部门以外的行政机关提出的信访事项,对符合条例有关信访受理范围的规定,并属于本机关法定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受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对不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

20、权的机关提出。有关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但是,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不清的除外。有关行政机关应当相互通报信访事项的受理情况。七、信访工作人员不得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及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八、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部门的信访事项,由所涉及的行政机关协商受理;受理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级部门决定受理部门。九、对信访事项做出处理的部门分立、合并、撤销的,由继续行使其职权的部门受理;职责不清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的部门受理。十、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

21、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时,可以就近向信访部门报告。信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信访部门;必要时,通报有关主管部门。区、县(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主管部门;必要时,通报有关主管部门。十一、对于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有关信访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不良影响的产生、扩大。来访接待登记制度为全面贯彻落实信访条例中“信访人按照本条例规定直接向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以外的行政机关提出的信访事项,有关行政机关应当予以登记。”的要求,在来访接待工作中,更好地体现党和政府全心全

22、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着对信访人负责的原则,结合我处接待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一、坚持实事求是,按照信访条例和有关政策要求接待和登记信访人反映的情况、问题以及提出的建议、意见和要求。二、登记人员在查看来访人的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核实来访人数,确认来访类别后发放来访人员登记表。登记人员必须在来访接待办公管理系统中如实登记信访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单位或详细住址、联系电话、反映的主要问题以及上访要求等项目,并登记确切来访人数,做到登记项目全面、内容具体。三、登记人员应随时将办公系统的登记表单分配、流转到接待人员。接待人员的受理和办理情况表单应按时通过微机系统返回登记人员备案。四、对信访事

23、项不按规定登记的,责令其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五、对不予(再)受理来访事项实行另类登记,单独统计、单独说明、单独备案。信访事项不予受理、不再受理制度根据信访条例对信访事项受理的规定,特制定信访事项不予受理、不再受理制度。一、信访工作机构对以下事项不予受理(一)对信访人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工作机构不予受理,应告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二)信访人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包括正在受理和受理后不服的

24、),工作人员可口头告知信访人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引导通过法律渠道解决。(三)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的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可向来访人出具不予受理告知单,并告知其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处理期限完结后或对其处理意见不服的情况下,可申请上一级复查。(四)按照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人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的信访事项以外的其它事项,信访工作机构不予受理。二、信访工作机构对以下事项不再受理(一)来访人不服处理、复查意见,又没有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复查、复核请求的,向上访人出具不再受

25、理告知单,不再受理。(二)经过三级终结的信访事项,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向上访人出具不再受理告知单,并劝导其息诉罢访。当场答复制度一、对信访人提出的政策咨询类事项,能够准确依政策、法规答复的,应当当场答复;对相关政策、法规把握不准确的,能够当场向相关职能部门咨询或查找相关资料的,应当立即当场咨询或查找,做到准确把握后,当场答复信访人;对于不能当场联系到相关职能部门和查找到相关资料的,可以告知信访人到相关职能部门咨询或约定期限待查清后告知。二、根据信访条例规定,属于不予受理、不再受理的信访事项,能当场认定的,应当当场答复不予受理或不再受理,并应告知信访人不予受

26、理、不再受理的理由。信访人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可以向有关机关提出的,应当当场告知。三、对于请求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据的,应当对信访人做好解释工作。四、信访人按照信访条例规定,直接向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以外的行政机关提出的信访事项,不属于该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的机关提出。有关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信访事项转送、交办制度一、内容发函办理分为交办和转办。对领导同志批示的、按法律政策规定应该解决的、久拖不决的、需要几个部门协调的、有关地方或部门处理意见明显不当的来访事项作交办处理;对需要有关地方或部门一般掌握、了解或处理的来

27、访事项作转办处理。二、方式转送和交办可通过发文、电传、电话、约谈等方式进行,其中通过电话、约谈交、转办的,事后需补发正式函件。也可以对多个问题一并交、转办,发综合交、转办函。三、通报和报告对于信访部门直接转送、交办到下一级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的信访事项,应当同时抄送下一级信访部门。信访部门要定期(一个月)向下一级信访部门通报转送信访工作情况,下级信访部门要定期向上一级信访部门报告转、交办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四、办结报告的报送和审核(一)对交办的信访事项中,需要反馈办理结果的,可以直接交由有权处理的有关部门办理,要求其在指定办理期限内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报告。(二)对国家、省直接交办有权处理行政机关

28、的信访事项,该行政机关可直接将办结报告报送交办机关,同时抄送同级和上一级信访部门。(三)对办结报告的审核工作,按照办结报告要达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规范、手续完备的要求,重点审核所报事项与交办事项、呈报单位与交办的承办单位是否一致,适用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否正确,处理意见是否恰当并落实到位,有无来访人的意见,有无责任人签字,有无单位公章等。如来访人提出不同意见,应附承办单位对这些不同意见的说明。特殊的案件按“十有四清”要求报结,对不符合要求的报告材料,退回原承办单位重新查报。不予受理事项告知单:你关于意见(建议、请求),(1)行政机关已经受理或正在办理且未超办理时限。(2)信访事项投

29、诉请求不清;(3)。依据信访条例第十六条、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我办不予受理。特此告知。XXX信访办公室年月日重大信访事项报告制度根据信访条例关于重大信访事项报告的规定,特制定以下制度:一、对属市信访部门受理范围的信访事项,情况重大、紧急的,应及时提出建议,报请市政府决定。二、信访部门和有关单位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报告的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应当立即报告本级政府。必要时,通报有关主管部门和市信访办。三、对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不得隐瞒、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六、对于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信访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及

30、时采取措施,防止不良影响的产生和扩大。七、区、县(市)信访部门对于信访人反映的有关政策问题,应当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并提出完善政策、解决问题的建议。来访接待工作通报制度为了及时让有关部门了解群众来访情况,督促检查有关地方和部门的信访工作行为,有效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规定,制定本制度。一、通报内容和形式来访工作情况通报以我处信访情况通报的形式反映,按内容分为情况性通报、问题性通报、预测性通报三类,内容如下:(一)对一个区、县(市)一个时期内的群众来京上访情况进行通报,内容包括群众来访简况、反映的主要问题、群众来访的主要特点和对来访事项的处理情况及工作建议等。(二)对地方各级人民政

31、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在信访工作中工作措施不到位、工作不力等有关情况及改进意见、建议进行通报。(三)对某一地区政策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行分析预测通报。二、通报办法按时间分为定期通报和不定期通报。情况性通报一般定期进行,对各区、县(市)每年至少通报1次。问题性通报和预测性通报,根据情况不定期进行。三、通报范围来访工作情况通报的发文范围是: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各区、县(市)信访工作机构;抄送给有关部门。通报同时抄送给有关区、县(市)党委组织部门;来访工作情况通报有关区、县(市)政府和其它有关责任单位。对来访事项的处理情况,将以来访接待处的名义每个月向各区、县(市)信访工作机构通报1次。四

32、、通报的反馈各区、县(市)信访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要将涉及本辖区、本部门通报中涉及本地区本部门处理的来访事项的处理情况,定期向市信访办反馈,对通报的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将整改情况反馈市信访办。信访事项办理制度督促检查信访事项制度一、发现有关行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督办,并提出改进建议:(一)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的办理期限办结信访事项的;(二)未按规定反馈信访事项办理结果的;(三)未按规定程序办理信访事项的;(四)办理信访事项推诿、敷衍、拖延的;(五)不执行信访处理意见的;(六)其他需要督办的情形。收到改进建议的行政机关应当在30日内书面反馈情况;未采纳改进建议的,应当说明理由。二、

33、对在信访工作中推诿、敷衍、拖延、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给予行政处分的建议。协调会议联合处理信访事项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大解决群众信访问题的工作国力度,提高对复杂信访问题的办理效率和质量,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特制定制度如下:一、协调信访事项的范围为提高办理信访事项的效率和质量,以下情况可以召开协调会议处理信访事项:(一)对于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各部门之间就信访事项相关问题存在争议的。(二)按照“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于信访事项不隶属本级政府垂直管理的单位,需要由地方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处理的。(三)无主管部门、异地交叉或者涉及政策方面

34、的共性问题。(四)对于政策性、业务性、技术性强或案情复杂,有必要召开协调会议才能弄清的。(五)对于信访人情绪激烈,如不立即做稳定工作可能引起越级上访或造成其他不良影响的。二、工作程序(一)协调会议以市信访办名义召集。由首问责任人填写协调会议审批单,由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召开。对上级交办和领导批示的信访事项,由主管领导决定是否召开协调会议。(二)召开协调会议的时间和地点由市信访办决定,会议由市信访办或市信访办委托的单位通知。(三)协调会议应由信访接待工作主管领导或信访事项首问责任人主持,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必要情况可以请信访人参加。(四)与会人员应填写会议签到表。协调会议应形成会议纪要。三、协调

35、事项的办理和督办(一)协调会议确定的责任单位应会议纪要确的期限向市信访办报告办理情况,逾期未结的应向市信访办说明情况。(二)由协调事项首问责任人或参加协调会议的市信访办领导指定人员进行督办。(三)协调事项应按会议纪要议定的精神落实,相关单位必须遵守,对推诿不负责任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来访事项三级终结制度为了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保证信访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做好信访事项终结工作,特制定本制度。一、内容和程序(一)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经调查核实,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分别做出予以支持、不予支持的处理决定,并书面答复信访人,对于请求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据的,应

36、当对信访人做好解释工作。(二)信访人对行政机关做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收到复查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予以书面答复。(三)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收到复核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复核机关可以举行听证,经过听证的复核意见可以依法向社会公示。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四)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

37、再受理。(五)凡做出终结结论的信访事项,信访人就同一问题再到上级机关进行信访活动的,由发案单位和责任单位负责接回并做好思想教育和稳定工作。在信访活动中有违法违规行为的,由信访事项属地的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罚。二、登记和备案(一)对终结之后上访人仍然来访的,信访部门只登记、不交办,并出具不予(再)受理告知单,不予(再)受理告知单只出具一次。(二)对已终结的来访事项,各级信访工作机构要向上一级信访工作机构备案。备案材料既包括上访人的基本情况,反映的基本问题,有关行政机关处理、复查和复核的意见,上访人的签字意见,主管责任人的签字意见和单位公章等。(三)信访工作机构对收到的终结来访事项的备案材料,及时录

38、入信访接待办公系统,并严格审核处理、复查、复核意见适用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否正确、是否落实到位,有无上访人的意见,有无责任人的签字意见,有无单位公章,特别上访人有不同意见的内容。三、责任追究(一)对来访事项的处理意见、复查意见发现确有错误的,责令有关部门做出复核,纠正错误;错误严重或导致出现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或责任单位视情况做出以下处理:(一)对做出错误决定的部门予以通报批评。(二)对有关领导予以通报批评,并做出书面检查,取消其年内评先评优、晋职晋升资格。(三)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领导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

39、1196760785515.html信访接待日制度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工作精神,维护社会稳定,结合高新区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接待形式高新区两委领导轮流主持接待日工作,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办周斌同志参加,并做好记录。对需要有关部门予以解决的问题,由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办进行督查办理工作。二、接待时间每周星

40、期二上午10:3012:00三、接待范围(1)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2)接受违法违纪案件的举报;(3)接受群众反映的其它问题;(3)需要领导协调解决的有关事项。四、接待地点:数码港911HYPERLINK /docs/zwgk_zfhy/20071127/1196159130890.html会议室五、接待电话:3678915六、接待人员工作要求接待人员应态度和蔼,讲文明、讲礼貌,认真耐心地听取来访人意见;承办单位要及时办理,及时上报,对不能办理的要及时向有关方面说明情况。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接待

41、岗位职责一、负责接待来访群众;二、负责调查处理上级交办、领导批示的来访案件;三、负责向领导呈阅重要来访案件,反馈案件处理情况;四、负责向领导及时汇报重要集体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情况。五、负责向有关单位交办来访案件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六、负责分析来访动态及时向领导提供来访信息;七、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排查调处,对可能发生越级上访,做好超前工作;八、做好每月来访统计,及时汇总上报;九、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来访接待制度一、来访接待工作应坚持文明热情,接待礼貌,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服务原则,认真接待来访群众

42、,细心听取其中申诉意见和建议,认真做好接待记录;二、认真做好来访登记工作。请来访人填写来访登记表,问清上访人的姓名、单位及反映的主要问题,向来访人索取书面材料两份。属于集体上访的,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参加接待上访群众;三、坚持文明接待,按来访程序办理。接待过程中,接待人员应使用文明用语,不得与上访人争吵,始终坚持说服教育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群众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达到宣讲政策、正确引导、做好工作稳定情绪的效果和目的;四、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人提出HYPERLINK /docs/wjzc

43、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等书面形式;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人提出投诉请求的,应当载明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人的姓名(单位)、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机构应当记录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

4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人的姓名(单位)、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五、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人。六、HYPERLINK /docs/wjzc_z

45、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人提出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对其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七、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人在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46、和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秩序,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的;(二)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的;(三)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四)在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

47、.html信访接待场所的;(五)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或者以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为名借机敛财的;(六)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为。来访登记统计制度一、群众来访首先进行登记。做到来访一起,登记一起,来访一次,登记一次。登记工作应做到项目齐全、内容准确,字迹清晰、不重登、不漏登。对没有书写能力的上访人或残疾人,接待人员应帮助其做好登记表的填写工作;二、接待人员应做好

48、接谈笔录、将上访人员反映的问题详细记录清楚,并将归口单位、问题性质、接待处理意见、建议及接待人员姓名填写到登记表上;三、做好群众来访统计工作,做到日清月结。每天接待群众来访量应登记清楚;每月各部门来访总量进行统计,并将各部门上访总量、重访率计算准确;四、统计报表应及时、准确、齐全。月报表于第二个月1日前上报,季报表于下季度第一个月1日前上报,半年报表于7月1日前上报,年底报表于下年元月1日前上报,上报地点:数码港811办公室;报表内容包括:来访起、次、人数、重访率、立案数、结案数、结安率、按期结案率、年终结案率。在上报接访情况的同时,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正确分类和分析,并上报分类统计报表。HYP

49、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事项办理程序一、登记、转办:对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人的书信、电话、电传、走访和上级行政机关,有关部门转办,交办的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事项,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完善各项登记手续;及时转交给有关责任单位办理。二、呈批、

50、立案:对上级行政机关或本级行政机关负责人交办的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事项,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机构应当立案处理;对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人提出的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事项,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

51、96760785515.html信访工作机构应在15日内以书面告知是否受理,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工作机构认为需要经本级行政机关负责人阅批的,应当及时呈批,并根据阅批意见转办或立案交有关责任单位办理;对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人提出的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事项,认为需要立案交办的可以自行立案并交有关责任单位办理。立案交办HYPERLIN

52、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事项应当用本级行政机关或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工作机构的公函发出。三、催办:对交办的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案件,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及时催办,对大案、要案、难案可以派人下去协调处理,或者HYPERLINK /docs/wjzc_

53、zfwj/20071205/1196823322515.html通知有关职能部门派人处理,也可以责成下级行政机关协调处理。四、上报:对上级行政机关和本级行政硬骨头负责人交办的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事项,承办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之日起90日内办结,并将办理结果报告交办的行政机关;不能按期办结的应当向交办的行政机关说明情况。五、答复:对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人提出的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

54、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事项,直接输的行政机关应当在30日内输完毕,并视情况将办理结果答复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人。情况复杂的,经本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同意可以适当延长。六、复查: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人对行政机关做出的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事项处理决定不服的,除依照法律,法规申请复议或者提出行政诉讼外,可以自收

55、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办理的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请求,办理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予以答复;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自收到复查意见书之日起30日内请求上级行政机关复查,上级行政机关应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答复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人。经复查,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

56、访事项处理正确的,不再处理。上级行政机关发现下级行政机关对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事项的处理复查确有错误的,有权直接处理或者责成下级行政机关重新处理。七、结案、归档: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案件经审核可以结案的,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及时办理结案手续,并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整理归档。HYPERLINK /docs/wjzc

57、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情况分析报告制度为了及时向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提供决策服务和相关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信息,特制定本制度:一、定期分析高新区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信息动态,防止不良影响的产生、扩大;二、受理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事项的数据统计、HYPERLINK /docs/w

58、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事项涉及领域以及被投诉较多的部门;三、转送、督办情况以及各部门采纳改进建议的情况;四、提出的政策性建议及其被采纳情况;五、每季度各局(办)负责人集中开一次会,由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办组织实施,总结各局(办)工作情况,讨论下一步工作思路和解决办法,将每季度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工作情况综合汇报,以HYPERLINK /docs/wjzc_zfwj

59、/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简报形式印发。六、每次开会前,各局(办)负责人须提前做好汇总准备,高新区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办组织实施;七、各承办局(办)负责人可根据问题侧重点,将综合情况以书面形式交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办公室。重大、紧急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信息报告制度紧急重大HYPERLINK /d

60、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信息的基本界定标准:(一)HYPERLINK /docs/wjzc_zfwj/20071204/1196760785515.html信访部门接待的20人以上集体访且上访群众有过激行为,影响当地稳定的;(二)集体访人数在10人以上到乌鲁木齐市政府且有可能进京上访的;(三)上访人数不多,但反映的问题尖锐、突出、敏感的;(四)上访人员有跨地区、跨行业、跨单位进行串联倾向的;(五)涉及人数较多、易引发群众集体上访的重大事故;(六)特殊背景、特殊情况下的来信、来访;(七)携带枪支、爆炸物等危险品上访或对在上访中扬言制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