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商隐梦诗的意象与美学特征_第1页
论李商隐梦诗的意象与美学特征_第2页
论李商隐梦诗的意象与美学特征_第3页
论李商隐梦诗的意象与美学特征_第4页
论李商隐梦诗的意象与美学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李商隐梦诗的意象与美学特征意象的构成不仅包括作为主体的“意和被主体意识到了的 作为客体的“象”,更包含由众多独立的意象组合而成的审美意象 体系,在诗学研究的范畴中,意象研究是直接指向诗的内在本质 所做的探索,对于文学研究与美学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中国诗歌的殿堂里,有梦意象点缀出的那一份绮丽。或以 简练的形式勾勒出蕴含无限深情的梦意象,或以丰满的梦意象刻 画表达出丰富的审美蕴藉;或以多个梦意象组合而成具有冲击力 的梦意象审美体系,或将经典梦意象引入拓展作品的审美空间。 诗词中的梦意象有着各自不同的存在方式、美学风格与审美功用。 李商隐以其形形色色、斑斓多姿的梦意境及其语言优美、表达情

2、志幽渺深婉的梦幻诗篇,塑造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一、李商隐的幻梦与诗章李商隐是晚唐社会怀才不遇的分子,半生漂泊于各大节镇幕 府以卖文为生,卑微与悲剧性的政治地位以及艰难困苦、备受驱 使、压抑的生活锤炼了他的艺术才能。从他因才思俊逸而受知于 天平节度使令狐楚,学得今文章奏的技巧之后以欢快的笔调写下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牡丹),萌生出“十年长 梦采华芝”(东还)的奢望;到他获得中原节度使王茂元赏识并 成为王家女婿,新婚宴尔得意扬扬之时在漫成三首(其三) 中:“露夕咏芙蓉,何郎得意初。此时谁最赏,沈范两尚书。”以 何逊受知沈范典故畅写自己否极泰来的欢快心情;再到他卷争从 此仕途

3、滞阻潦倒终生,诗词创作再也没有欢快的色彩,只有“玉盘 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其二)的 悲怆。一生的漂泊起伏玉成了李商隐精湛高超的诗歌艺术,他异 常敏感、想象力丰富又有着极强的创造力,可以细腻地捕捉生活 的微风,而又深刻入微地将心灵的波动转换成用语言显示的意象, 形成文字优美、表达情志幽渺深婉的梦幻诗篇。“虚负凌云万丈 才,一生襟抱未曾开”的李商隐约存诗六百余首,写到“梦”的有近 80首之多,诗境之清丽凄婉,幻象之瑰奇空灵,写春梦、秋梦, 写别梦、归梦,写晓梦、夜梦,写思索历史的楚国梦、思念佳人 的婚恋梦,斑斓多姿、形形色色的梦幻境,按其内容主要有以下 几类。一类是思乡归

4、家之梦。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四处作幕,凌云 壮志不得施展,幼年丧父、中年丧妻,羸弱多病,思乡与归家是 萦绕在诗人心灵深处的强烈愁情,李商隐梦诗中刻画此类梦象的 数量最多,思之不得,故思乡归家之情缠绵悱恻、悲怆苍凉。思 乡归家诗中有“故山归梦喜,先入读书堂”所表现的“行李愈南极”、 长时间远离家乡的游子返回家中的狂喜,但更多的却是表现思乡 的苦况与惆怅:“归期过旧岁,旅梦绕残更”(五言述德抒情 诗);“京华他夜梦,好好寄云波”(西溪);“星汉秋方会,关河 梦几还”(戏赠张书记)。在对其妻子王氏和家人的思念中,归 家的梦意象更加惆怅凄凉感伤,端居诗:“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

5、,雨中寥落月中愁。”远书、归 梦杳邈难期,希望两皆落空怅然若失,只有独卧空床抵敌泠泠秋 风,清苔”与“红树”,触景伤情,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 落的意态,“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两两互文错举,营造出 回环流动的满怀愁绪梦意象。一类是婚恋之梦。李商隐的一生有过短暂的快意,但大多是 在感伤与失落中度过,如果说获得中原节度使王茂元赏识并成为 王家女婿是他仕途苦闷的开端,好在苦闷的背后有与王氏的情投 意合聊以慰藉,但很快情感慰藉就随着王氏的病逝而消散了。在 流落异乡写下不少缠绵悱恻的思妻诗作后,更令人哀恸的就是诗 人的涉梦悼亡诗。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写道:剑外从 军远,无家与寄衣

6、。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短短二十字,切 切思妻情跃然纸上。诗人丧妻未久,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撇下孤 儿千里从幕,远行遇雪,想起家中已无人给自己寄寒衣,不禁悲 从中来。无人寄寒衣是一个细节,以小见大是义山诗歌常用的表 现手法,当读者读到此处心中黯然伤神时,作者笔锋一转,现实 中的漫天大雪犹如一个梦境,在这个温暖的梦中,爱妻犹在旧鸳 机旁赶制寒衣。将普通生活场景带入文本之梦,清新朴实的梦意 象使诗的层次即刻丰富与立体起来,寒与暖的强烈对比张力令人 嘘唏。时隔多年,他在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中发出“悠扬 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的悲吟,梦意象将诗人对爱妻的哀 悼之情深化到恸哭无泪的痛苦中。一类是

7、理想之梦。李商隐生逢末世,但他早在街西池馆 中用西晋王潜之典暗暗透露出了诗人自己的抱负,所以在坎坷仕 途中有很多涉梦感遇诗、干情诗与赠别诗述说着他的理想之梦。 如在送从翁东川弘农尚书幕里借用两个典故,以才华出众的 司马相如自许,悲愤交加地倾诉自己横遭排挤、名落孙山的痛苦 心情。后卷争,满怀失落的诗人悲从中来,发出“斯文虚梦鸟”(失 题)、“梦好更寻难”(晓起)之哀音。在梦令狐学士中巧 妙地通过描绘寄宿“荒凉山骤”的失意人梦见“银台当值”的得意人 这个情节,一方面表明自己不忘旧谊,另一方面微露自己期盼援 引;在寄令狐学士中以“阊阖门多梦自迷”作结,委婉透露出期 盼援引和怨恨令狐绝情的复杂心情;在

8、钧天诗中,“上帝钧天 会众灵,昔人因梦到青冥。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 诗人引用改写经典钧天梦,以“昔人”暗喻牛党显贵,以“伶伦”暗 喻那些被牛党排忌的贤才,绵里藏针暗讽排斥异己的牛党。二、李商隐梦意向的美学特征(一)作为审美理想的梦意象营造一种与所要抒发的情感相类似的意象,是中国传统文人 抒发情感的惯用手法,梦意象是这些意象中常见的部分。梦意象 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情愫,这种有意味的形式所负载的情感具有一 定的特指性与感染力。作为审美理想的梦意象既不同于具体精致 的梦境,又有别于一字之梦的简约晦涩,而是用相对简约含蓄的 形式特点塑造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李商隐的梦意象在形式上有别

9、于前人所描述的妖鬼神气梦 意象,开始将舒缓真切的日常生活与情感写入作品中,以精致婉 约、清新朴实的梦意象和真挚的审美心态独树一格;他的梦意象 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是广泛借用前人所创造的经典梦意象,融 入诗中,浑然一体。“神女梦”“蝴蝶梦”“钧天梦”等都能在李商隐的 诗作中找到,他对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切合诗作的融合、改 造与创新,了无痕迹,又使梦意象呈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和美学 蕴藉。如在李商隐备受令狐楚赏识的时期,他以为数不多的欢快 笔调写下的“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表达了他的感 遇并抒发了他的壮志豪情。这首诗里没有具体的梦境,却引用“彩 笔梦”和“神女梦”两个经典梦意象来抒发情

10、怀,用简约的字眼和最 短的篇幅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才情飞扬、文采过人的自 信与豪迈,又有知遇之恩的感激与庆幸。(二)梦意象的美学特征李商隐诗词中的梦意象,总是作为“这一个”而出现,但它作 为意象的一种类型,拥有鲜明的美学特征,散发着自己独特的价 值与魅力。批判性特征。从整体而言李商隐诗作的梦意象细腻婉约, 与晚唐的柔凄之美的美学不谋而合。他的诗作的批判性不似匕首、 投枪那样锋芒逼人,但也正如张采田所说“愤语却无痕迹”。梦意 象的批判性即是以梦意象为载体,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丑恶现象 进行揭露与抨击批判,以警醒世人,这是梦意象美学特征的体现。 在李商隐含蓄梦意象的深处,有着诸多与晚唐日益走向

11、灭亡的趋 势相呼应的感伤,他一再利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对当局进谏。如思 贤顿: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用华胥梦的神话和登徒子好 色赋的典故,追述安史之乱的惨痛教训,警告时君不可重蹈覆 辙。又如咏史诗用“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蟠? ”再 次警示时君。理想性特征。梦意象的理想性特征是指梦意象所具有的可 以自由抒发理想,能虚拟地达成现实中难以实现或不能实现的愿 望,展现另外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一样的完满存在。李商隐的 一生充满悲剧色彩,来自仕途的、来自生活的遗憾和不足令他难 以释怀,或许他不能在真实的梦境中虚拟地实现所有的愿望,但 可以在作品中根据自己的心愿和心情塑造出各种梦意象,由梦意 象所带来

12、的短暂满足与愉悦,以及非实体性的理想的达成对于李 商隐而言同样重要,聊以慰藉,情绪得到纾解。七月二十八日 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是李商隐写“白日梦,的名作,从入 梦写到悠悠醒来,梦里时间在流逝、情境在转换,有错觉、有幻 觉、更有现实生活的变形象征和内心复杂纠结感情的具象表现, 这首梦意象便是他压抑感的宣泄,是他灵魂的挣扎,更是他的政 治理想在梦意象中的虚拟的实现。超越性特征。梦意象的超越性是指梦意象所具有的超越时 空、超越文化意识、超越客观现实之局限的特殊美学属性,有着 某种虚拟的实践色彩。在这种梦意象中,想象的翅膀可以自由翱 翔。李商隐诗作中有很多超越现实的梦意象,如悼亡诗悼伤后 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眼前漫天飞舞的大雪是客观现实,由寒 境切入温暖的房中,爱妻正坐在旧鸳机前为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