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教案_第1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_第2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_第3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_第4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主要特点本册教材充分体现新课标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为使学生在小学毕业后能够适应中学教材,缩短升入中学后的不适应期,结构和思路体现与前面的教材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又向初中教材的平稳过渡。二、教材内容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的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9篇可供教师期末复习时使用的复习资料。(一)人生感悟平凡的小事,常常使人有所感悟,收到启发。本单元有五

2、篇课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匆匆紧扣“匆匆”这个“神”,把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写的形象生动。桃花心木启示我们: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顶碗少年让学生领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手指阐明了一个人生道理:团结就是力量。(二) 民风民俗本组北京的春节再现了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温馨和美好。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各居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和田的维吾尔介绍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的豁达乐观的性格特点及饶有趣味的风俗。(三)深深的怀念本组有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四篇课文,主要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

3、: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开国总理周恩来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毛泽东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学习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四)外国名篇名著本组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和精彩片段。其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分别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的名篇;另两篇是外国的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片段,它采用了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段。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令人关注的不同命运。(五)科学精神本组跨越百年的美丽赞美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和精神;千年梦圆在今朝热情赞扬中国航天人的热爱祖国,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真理诞生于一百

4、个问号之后用事实强调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我最好的老师告诉我们要有独立思考和怀疑的精神。(六)难忘的小学生活本组内容分两部分:一是成长足迹;二是依依惜别。这次综合性学习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继续前进。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中阅读,在写讲演稿、给母校老师写信、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三、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编排体系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要求来考虑的,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入手,完成教学目标。(一)写字1、教学目标:能会写80个字。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2、具体做法:(

5、1)正确写字。在教学中,采用学生预习与反馈强调的方法来完成。在学习每篇精读课文前,会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生字,然后在当天晚上把本课的生字2+1+1+!,就是两个生字加一个读音加课本上出现的词语加字典中的一个词语。经过这样的预习,字的外形就留在孩子的脑海里,个别出现问题的字再经过老师的批改,找到共性的并在课堂上加以反馈纠正。总之,以学生记忆习惯和识记兴趣为突破口,牢牢把握住课堂学习兴趣,在最短时间内强化生字在学生脑海里的印象,这样,写字教学就得心应手了。本册中容易写错的字有:蒸、勃、熬、榛、籍、屉、鼎、蘸、撇、搅、誉、械等、(二)阅读1、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六年级

6、要达成的任务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快默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本册课文文体多样,但通俗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说话等训练。 2、具体做法: (1)正确把握“读”与“讲”的关系。高年级的“读”重点是默读,是有一定速度的,能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默读。朗读要讲究层次和实效。不是所有的文章、所有的段落都适合朗读,选取值得积累和体验的段落朗读。“讲”主要是方法的引导和渗透。导在关键处,疑难处。重视文本的研究,不同类型(文体)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2)注重对课文的形象感受 充分发挥朗读的熏陶感染功能,但“读”并不

7、是体验和感悟的唯一方法。“形象大于思想”,感受形象比抽象特点更重要。文学用形象反映生活,潜移默化地起着对人的熏陶感染作用,特别是对一些革命传统教育类的旧课文。阅读文学作品,应当多感性少理性,尽量避免过早抽象“人物特点”“思想品质”的做法。学生在内容的理解上困难并不是很大,关键的还是要引领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走进文本;在理解内容、品味语言文字过程中,实现教师、学生、作者、教科书编者之间的对话,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感受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文章的表达方法。 (3)掌握提问的技巧要设计好关键性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思维训练,能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又可以给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8、。譬如说,跨越百年的美丽进入本节课学习的时候,一开始,老师就问:居里夫人能够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人们的心中,仅仅因为是她美丽的容颜吗?在引导学生建构人物形象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一些重点的词句时,从这里你读懂了什么?你感悟到什么?而不是问学生:你从哪里感受到居里夫人奉献科学,淡泊名利的品格的? (4)注意以下几类课文的教学:文言文教学: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处理好朗读和理解的关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范读课文,提示学生如何断句、停顿。指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最后达到背诵。在理解方面,大体理解词句的意思即可。对一些传统课文的教学例如:外国名篇名著这单

9、元里的两篇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两篇课文的难点在于,如何让今天中国的小孩子体会到当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与辛酸,这是培养孩子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的着力点。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把读、思、议结合起来,不要人为地割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重点部分两个“卖火柴”和“擦火柴”,对五次擦火柴可以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进行自读自悟,体会想象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写作方法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凡卡教学中要突出凡卡写信的内容,文章主旨内容是凡卡写给爷爷的信。教学时,在学生找出信的内容之后,让学生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找出凡卡给爷爷写信最主要的目的和原因,采取自读和讨论的方式,弄清凡卡过着怎样

10、的学徒生活,设身处地地体验凡卡内心难以生建构人物形象的时候,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写。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文言文两则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应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和无奈,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桃花心木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该经受考验,学会独立自主。顶碗少年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手指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2、引导抓住重点语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蕴含的哲理,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引导学生在把握

11、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二、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三、教学措施 引导抓住重点语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蕴含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四、教时安排 1315课时 课题:1、文言文两则教学内容:1、文言文两则教学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重难点: 重点: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难点: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

12、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执教教师备课意见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

13、归纳整理并板书: (1)谁学下棋? (2)怎么学下棋? (3)学得结果怎么样?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

14、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 1、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 2、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七、作业设计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请生背诵

15、学弈。 2、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1)读准字词,读通课文。(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 (2)他们

16、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4)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3)学生背诵课文。三、作业设计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2、搜集资料,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板书设计: 课题:2.匆匆教学内容:2.匆匆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认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激发爱惜时间的情感。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自主正音,积累叠词。 3、引导学生从课题想开去,整体把握全文内容,借助资料

17、初步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落实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学生能够借助资料,丰富自己的理解。教学准备: 冬去春来的乐曲、学生的相片、学习资料。教 学 过 程执教教师备课意见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整体感知,自主读书 1、重视体验,激发兴趣。 教师:(音乐声起。)同学们,你们现在听到的是一首名为冬去春来的轻音乐。(出示学生的照片)你们看到的是咱们班几位同学在儿时留下的美好瞬间。在一次又一次冬去春来之后,他们长成什么样子呢?请看(请这几位同学站起来。)他们真是越变越可爱。那么,他们,不,还有你们,包括老师在内的未来会怎样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请先

18、生写的散文匆匆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把握现在,开创未来。 2、感知课题,激发联想。 (板书课题)请看文题,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3、感知资料,激发情感。 你们在课前收集到哪些关于这篇文章和作者的资料呢?请同学交流、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二、整体感受,自主积累 1、学生自读全文,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找出读得不准确或不流利的词语和句子,一会儿请同学自主汇报。 2、小组内轮读课文,学生互相听读,要求读得既准确又流利。 3、同学汇报朗读各段。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可以随时画下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是自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三、整体感悟,自主交流 1、请同学说一说喜欢某句话的原因以及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还可以进行质疑。

19、 2、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要抓紧时间,有所作为的感情。四、作业设计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试着整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第二课时一、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篇散文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作者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二、自主诵读、感悟体验 (一)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并思考: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2、作者发出了什么人生感慨?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3、找出你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和同学们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4、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 (二)集体交流: 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

20、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2、找出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交流:谈体会,朗读,说理由。三、总结全文 1、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作者认为不能虚度此生,应该有所作为,他是在告诫自己,更是在唤醒人们。让我们带着这种体会,一起来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过渡:作者以优美的笔触描述了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请同学们想一想读了这篇课文,使你想到些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四、作业设计 1、认真去读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 2、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板书设计: 课题:3、桃花心木教学内容:3、桃花心木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体会种

21、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提炼出人生格言,感受作家作品的魅力。 2、在阅读、交流、想象的过程中理解、积累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段,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提炼出人生格言。教学准备: ppt课件、林清玄作品。教 学 过 程执教教师备课意见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22、”. 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

23、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4.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第二课时一、品读课文,领悟道理 1、在林清玄的记忆中,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它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可当看到它的树苗却仅及膝盖时,林清玄和我们一样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默读课文第4到第10自然段,思

24、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 2、学生汇报交流,种树人的做法: 3、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 4、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 5、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读出“语重心长”, 在读中感受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 6、“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为什么非常感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课文第14自然段的重点句子:“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会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7、思考:“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

25、枯萎了?(桃花心木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适应环境,自主的生长,这证实了种树人说得话是正确的) 8教师小结: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他善于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成长,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存活的办法。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二、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作者林清玄是怎样写出这样文辞隽永、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的呢? 1、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本文是围绕“三到”来写的。一是“看到

26、”引发思考(产生疑问);二是“听到”找到答案(种树人言);三是“想到”明白道理(由树及人) 2、借物喻人:作者由种树想到育人,借种桃花心木来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四、作业设计 推荐阅读吉祥鸟。板书设计:课题:4、顶碗少年教学内容:4、顶碗少年教学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重难点: 重点: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

27、功的道理。 难点: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 1、课前选读哲理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课文最后一段的课件。教 学 过 程执教教师备课意见设计意图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谈你的感受。 2、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板题:顶碗少年)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字音后练习读熟。 3、默读课文分段,看看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三、自学感悟,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一摞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

28、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 2、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四、汇报交流,朗读体会 1、指名交流讨论结果。 2、结合汇报让学生朗读相应的部分,朗读第一部分让学生充分地在读中去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及观众的心情。 3、白发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4、反复读,反复品味“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从文中的省略号你读出了什么? 5、有感情朗读全文。五、畅谈感受,明确哲理 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六、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课文中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写白发老者,但正是这位老者的出现,使故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29、,他给少年的仅仅是几句话,但他给少年的也许是能启迪少年一生的哲理。作业设计 请你按提示改写课文: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那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想起板书设计:课题:5、手指教学内容:5、手指教学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重难点: 重点:理解五根手指的特点以及作者为了表现这些特点所运用的表达方法。难点:领悟其中的道理。教学准备: 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

30、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学题的课件。教 学 过 程执教教师备课意见设计意图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板题:手指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已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把字音读准。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 1、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2、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 3、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两遍

31、。 4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四、检查自学,深化理解 1、学生汇报对自学题中前三题的理解。 2、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五、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基本悟到了读文明理的方法,下面有一篇短文,请你读一读,想想短文蕴含一个什么道理?五个手指的故事(作者:王凡选自:福州日报)六、作业设计 我们每人都有五官,有一个相声曾经讲了五官争功的故事。你有兴趣写写它的故事吗?请你以五官的为题,编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设计: 课题:口语交际 习作一教学内容

32、:口语交际 习作一教学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重难点: 重点:叙事具体 难点:要说出从“第一次”中受到的启示,感悟到的人生道理。教学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教 学 过 程执教教师备课意见设计意图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

33、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二、充分准备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三、小组演练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

34、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四、班内交流 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五、总结点拨 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 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

35、仅有难忘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和品味,我们同样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 2、指生朗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可以记写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要写清楚经过和启示。 可以学习手指一文的写法,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可以描写一幅漫画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这幅,也可以是自己带来的),要写清楚图意和自己的想法。二、自选内容,分组交流 1、学生各自选择自己习作的内容,思考写什么,怎么写? 2、根据所选择的习作内容把学生分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员及时质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三、全班交流,拓宽

36、思路 1、每一个内容选择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 2、师生评议: 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 表述是否具体、流畅。 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四、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学生习作 1、再次明确写作每一个内容的具体要求。 2、写作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生各自习作。 4、修改草稿。自己或同学互相修改写作草稿。 5、誊写习作,努力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第三课时 写作讲评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总结本次习作总体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明显的同学。 2、提出评议重点: 是不是把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漫画的图意写具体了。 是不是真实的写出了

37、自己的启示、感悟和想法。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的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三、小组交流,互议互评 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老师和同学对修改提出的意见。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一件平凡的小事常常使我们因有所感悟,受到启发而难以忘怀。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就一定会有许多感动、启示使我们的生活丰

38、富多彩。 2、把自己的习作重新修改一遍后,誊抄后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 课题:回顾 拓展一教学内容:回顾 拓展一教学目标: 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重难点: 重点:回顾、总结、梳理读写知识和学生的体会感悟。 难点:理解“日积月累”中的格言和成语故事。教学准备: 1、查阅、搜集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五句名言的出处、作者和含义。 2、阅读成语故事书。教 学 过 程执教教师备课意见设计意图一课时一、交流平台 1、

39、小结引入。 本组课文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都能给我们一定的感悟,或都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启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到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试着运用了。本组课文学完了,你有没有总结过每一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2、体会表达方法。、 (1)回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文章的例子。 表达方法例文。打比方、一连串的问句、一连串的格式工整的话语、把事物人格化的写法。借物喻人:写一件事情、物件,从中产生感悟、受到启迪。 (2)除了课文以外,你在课外书上读到的文章还体会到了怎样的表达方法?二、学习“日积月累”

40、 1、读读文中的古文名句,读不准字音的字问问老师和同学。 2、反复读读这些名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同桌进行交流。 3、主动在班级谈谈自己的理解,接受师生提出的意见,把句子理解正确。 4、练习把这些名句背诵一下,再背给同学们听。 5、你还背过哪些古文名句,背给大家欣赏。三、学习“成语故事” 1、默读两遍成语故事邯郸学步,试着把故事的寓意讲清楚。 2、你还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大家一起想想帮事中的道理是什么? 3、课下搜集成语故事,准备开个成语故事会。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本组围绕着“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主题选入了四篇课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每篇课文都能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北京的春

41、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这篇课文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和田的维吾尔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口语交际及习作围绕着不同的民族不同德风俗这个主题进行,让学生收集整理自己的亲身经历及自己通过一定的方式了解到的风俗风情并形成的作文。回顾拓展二提供了学生了解到的不同的风俗风情及对课文写作方式的讨论的话题,让学生更加深入的

42、围绕本组课文进行交流。日积月累中的两首古诗也展示了不同的风俗风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趣味语文以清明这首诗为题,告诉了学生标点的不同标法会有不同的意思,可以以这个为一个点,拓展一些另外的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单元总体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积累优美词句。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族民情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民俗民风的兴趣。3、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单元教学建议】阅读抓住重点段落是本组的难点,所以在本单元教学中,老师要想方设法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

43、学生一起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所以建议老师做到以下几点:1、老师要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2、抓住重点段落,感受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3、运用多种方式阅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详写和略写的好处。4、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民俗风情的材料以扩展知识面;另一方面与“品德与社会”“艺术”学科内容或学科老师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5、加强教学内容整合。把课文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有机整合起来,统筹设计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比如,课前搜集民俗的材料,兼顾4篇课文的不同方面;学

44、习每篇课文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或制作卡片,总结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为“交流平台”中的单元小结做好准备。6、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品德与社会课或艺术课。对于课文中涉及宗教、建筑艺术、戏剧艺术等知识,在语文课上不宜做过多过深的探究,应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上。【单元教学时间】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2课时,精读课文2课时,略读课文45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课题:6、北京的春节教学内容:6、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

45、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重难点: 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教 学 过 程执教教师备课意见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

46、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

47、受。)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2、认真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 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今夜无眠。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 4、配恭喜乐曲

48、朗读,体现“除夕真热闹”。五、作业设计,抄写词语:色味双美零七八碎万象更新男女老少灯火通宵日夜不绝万不得已截然不同张灯结彩各形各色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重温过年的热闹气氛 1、听歌曲恭喜,回顾除夕。 2、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二、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 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的多。 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 3、通过朗读

49、,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三、领悟表达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3、对比写法: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四、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交流有关年的传说。板书设计:课题:7、藏戏教学内容:7、藏戏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 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

50、艺术形式。 难点:体会写法,感受语言特点。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教 学 过 程执教教师备课意见设计意图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

51、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

52、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

53、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六、作业设计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

54、戏的形成及特色。板书设计: 课题:8*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内容:8*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重难点: 重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 难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教学准备: 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教 学 过 程执教教师备课意见设计意图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

55、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三、了解民居特点 1、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民居特点相关语句。 2、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 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4、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教师出示八卦图,请学生参考比较。)五、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六、自读傣家竹楼部分

56、1、自己设计一张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介绍傣家竹楼。3、评议。七、拓展阅读: 这篇文章在介绍永定土楼的特点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八、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爸爸、妈妈介绍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板书设计:课题:9*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内容:9*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酷热、铺天盖地、美不胜收”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 2、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重难点: 重点: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 难点:领悟表达方法。教学准备: 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教

57、 学 过 程执教教师备课意见设计意图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动漫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说说对维吾尔族的了解。(如能歌善舞、热情、漂亮等) 2、对维吾尔族除了我们所知道的这些,还有着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现在,我们就走进和田的维吾尔。(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说一说你了解到了维吾尔族哪些风俗习惯。2、速浏览,画出能够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 3、讨论:最能集中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三、深读品悟,感受地域与民族风情 1、默读课文,结合画出的句子,与小组同学交流:和田维吾尔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

58、从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指导。(1)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2)酷爱土地的维吾尔族(3)爱美的维吾尔族(4)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 3、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地域风情和民族风俗的?(全文和每段都有中心句子,使文章脉络清晰,易于把握;描写细腻,语言优美。) 4、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或语段抄写下来。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本文的好词佳句。板书设计:课题:口语交际 习作二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习作二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重难点:

59、 重点: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难点:抓住要点充实内容。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教 学 过 程执教教师备课意见设计意图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 1、小组内交流(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