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农村路建设指南DB41-T 1935-2020_第1页
美丽农村路建设指南DB41-T 1935-2020_第2页
美丽农村路建设指南DB41-T 1935-2020_第3页
美丽农村路建设指南DB41-T 1935-2020_第4页
美丽农村路建设指南DB41-T 1935-202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220.01

R04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935—2020

美丽农村路建设指南

2020-01-21发布2020-04-21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1935—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工程技术..........................................................................2

6绿化美化..........................................................................4

7服务设施..........................................................................5

8路域环境..........................................................................5

9路域文化..........................................................................5

10其他.............................................................................5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公路绿化美化示例................................................7

附录B(资料性附录)公路服务设施示例................................................8

附录C(资料性附录)公路路域环境示例................................................9

附录D(规范性附录)公路路域文化示例...............................................10

I

DB41/T193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漯河市公路管理和养护中心、河南交通职业技术

学院、河南交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牛永亮、宋文卿、卢旺林、韩军强、王奎生、张军、徐涛、贺倩倩、牛易嘉、

娄新凤、金涛、吴沙沙、楚永红、魏琳、杨飞、李安定、王永、王智博、王轩、吴亚启、褚耀程、薛宝

贵、张涛、苏晓芳、李庆、肖晓民、牛应理、徐红岩。

II

DB41/T1935—2020

美丽农村路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美丽农村路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程技术、绿化美化、服务设施、路域环

境和路域文化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美丽农村路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D2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TD3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3370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D8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

JTG/TD8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JTGH10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TGH1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H12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JTG2111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T5190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美丽农村路

技术状况优良,安全设施齐全,路域环境良好,文化氛围浓厚,服务设施完善,助力宜居宜业宜游

“美丽乡村”建设的农村公路。

3.2

公路驿站

提供停车、休息、如厕等基本服务的设施。

1

DB41/T1935—2020

3.3

观景台

设置在路侧供车辆停靠及人们观看风景的设施。

3.4

客运汽车停靠站

设置在路侧供客运汽车停靠、乘客上下的设施。

3.5

路田分家

采取措施,将公路与沿线田地予以有效隔离。

3.6

路宅分家

采取措施,将公路与沿线房屋建筑物予以分隔。

3.7

绿化廊道

沿公路呈线性或带状布局的景观生态系统。

3.8

景观节点

景观系统中比较突出、能够吸引视线的景观点。

4基本要求

4.1应符合国家以及行业关于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相关标准、规范、规定的要求。

4.2应以达到技术状况优良,安全设施齐全,路域环境良好,文化氛围浓厚,服务设施完善为目标。

4.3规划建设应遵循“安全、协调、绿色、集约、服务”的发展理念,与当地城乡总体发展规划、国

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及交通、旅游、城镇、产业等相关专项规划相结合,服务乡村振兴与美丽乡

村建设。

4.4应采用“美丽农村路+旅游(产业、扶贫)”等模式,构建自然风景线、历史人文线、生态富民线,

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4.5应具备必要的服务、管养设施,保持高水准、常态化的管理养护,保持公路及沿线设施、绿化等

具有优良的技术状况和服务质量。

4.6应做到路域范围内无垃圾、无污染,路肩及边坡无高杂草、农作物种植。

4.7应做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

4.8道路景观应与地域生态环境、沿线历史文化相适应。

4.9应集约使用土地资源。

5工程技术

5.1公路等级

“美丽农村路”应为等级公路,县、乡道宜为三级以上公路。

5.2路线

应符合JTGB01、JTGD20、JTG2111等标准、规范的有关要求,保持线形连续均衡。

2

DB41/T1935—2020

5.3路基

5.3.1应符合JTGD30、JTG/TD33等规范的有关规定,做到路基稳定、防护到位、排水畅通。

5.3.2四级公路采用单车道时,应在不大于300m的距离内选择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设置错车道路

段的路基宽度应不小于6.5m,有效长度应不小于20m。

5.3.3路肩宽度应结合占地条件合理设置。

5.3.4路基边坡宜尽量放缓,与地面自然过渡。

5.3.5路基边坡防护应以植物防护为主。

5.3.6应设置完善、通畅的防排水系统,并与自然沟渠、农田排灌设施相协调。过村镇路段排水系统

应与沿线村镇建设相结合,宜采用暗埋或盖板型式,并与村外排水系统相连接。

5.3.7公路与路侧田地之间可采用边沟、绿化带、隔离墙、栅栏等形式进行隔离,实现路田分家。

5.4路面

5.4.1应符合JTGD40、JTGD50等规范的有关规定,保证路面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5.4.2应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状况达到优良。

5.5桥梁、涵洞、隧道

5.5.1应符合JTGD60、JTG3370等规范的有关规定,保证结构物使用安全、可靠。

5.5.2桥梁技术状况应保持在二类以上,宽度不小于路基宽度。

5.5.3涵洞应排水顺畅、无积水。

5.5.4桥梁涵洞应设置完善的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应顺直美观、完整无缺损。

5.5.5隧道技术状况应保持在二类以上,并应按规范要求完善照明、通风、安全设施等。

5.6安全设施

5.6.1应符合GB5768、JTGD81、JTG/TD81等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保障交通安全。

5.6.2交通标志的设置应总体布局、突出重点、合理设置。

5.6.3交通标线应采用反光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滑性和夜间可视性。

5.6.4护栏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完善、完整。

5.6.5应合理设置轮廓标、线形诱导标、示警桩、示警墩、道口标柱等视线诱导设施。

5.6.6交通量较大的平面交叉路口,宜设置信号灯、减速带或震荡标线,信号灯等不应被遮挡。

5.7平面交叉

5.7.1公路平面交叉口应有足够的视距,通视三角区内不得存在任何有碍通视的物体。

5.7.2平面交叉宜为直角。斜交时,其锐角应不小于70°;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应不

大于45°。

5.7.3平面交叉范围应进行加铺转角、渠化。

5.7.4平面交叉处两侧引道为等外公路时,应分别设置不小于10m的缓坡段,纵坡应不大于2%。

5.7.5机耕道等未铺装路面道路与公路平面交叉时,未铺装路面道路距交叉口一定范围内应硬化路面,

长度应不少于20m。

5.8养护

5.8.1应按照JTGH10、JTGH11、JTGH12、JTG/T5190等规范的有关规定,加强日常巡查和养护,

及时修补各种破损。

3

DB41/T1935—2020

5.8.2路基应保持稳定、无病害,排水设施无淤塞、无损坏,排水畅通,防护良好。

5.8.3路面应保持整洁和优良的技术状况。

5.8.4桥梁应做到外观整洁,桥面铺装平整,桥头顺适,排水、伸缩缝、支座、护坡、护栏、标线等

设施齐全良好,结构无损坏,基础无淘空。

5.8.5涵洞洞口、洞内应保持整洁、无杂物堆积、无淤塞。

5.8.6隧道洞口应保持稳定、整洁,洞内无渗漏水、路面无病害,安全设施和附属设施状况良好。

5.8.7路线交叉范围内应保持设施良好、排水畅通、通视良好。

5.8.8安全设施应保持完善、无缺损。

5.8.9公路两侧绿化应及时进行补植、修剪等作业。

6绿化美化

6.1公路绿化美化应与沿线自然、植被、人文景观等协调统一。

6.2采用“露”“透”“诱”“封”的设计手段,突出自然景观。近景好的要“露”,远景好的要“透”,

景色不好的通过绿化“封”,景色不好的又无法“封”的要“诱”开视线。

6.3公路绿化应体现地方特色,乔灌木、花草宜选择乡土植物。绿化植物的树形、色彩与季相的搭配

等应考虑绿化功能与视觉效果,做到横向有厚度、层次分明,竖向有高度、错落有致,色调有亮度、色

差和谐。

6.4沿线绿化应覆盖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可绿化用地,通视区范围内的绿化不应遮挡视线、交通标志。

6.5景观节点

6.5.1结合道路交叉口渠化,宜通过种植草皮、低矮花草、摆设景观石等进行美化。

6.5.2宜在村镇进出口处修建景观节点广场。

6.5.3可利用沿线空闲地块营造微地形景观。

6.5.4公路驿站宜进行场地景观营造。

6.6路肩、边坡

6.6.1路肩宜采用花草绿化或铺设透水砖等。

6.6.2碎落台可通过设置花池等进行植物美化。

6.6.3边坡宜采用花草、灌木等植物防护,并与周围环境景观协调一致。

6.6.4护坡道、边沟外侧区域范围可采用乔灌木绿化,宜采用常绿树种、观赏树种。

6.6.5道路绿化宜达到四季有绿,两季或三季有花的效果。

6.6.6路堑支挡结构物应予以美化。

6.7视域景观

6.7.1廊道绿化应具有一定规模,形成景观效果。

6.7.2沿线有荒山、荒沟、荒滩、荒地的,应尽可能连片绿化。

6.7.3路侧遇水库、水塘、山岗、优美建筑等自然、人文景观地段,路侧绿化带应适当断开,增加通

透,改善视觉景观变化。

7服务设施

4

DB41/T1935—2020

7.1服务设施应根据沿线村镇、旅游景区(点)分布以及自然和人文景观特色等情况合理设置。服务

设施包括公路驿站、观景台、客运汽车停靠站等。

7.2按照因地制宜、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综合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沿线公路管养站、客运站、旅

游服务中心等进行改造和拓展功能。

7.3公路驿站应设置停车场、公共厕所、休息区等设施。公共厕所应采用水冲式。

7.4观景台应设置在风景优美地段,并配置停车场地和安全防护设施。

7.5客运汽车停靠站应根据区域公路客运规划、村镇及旅游点分布等设置,并配建避雨遮阳、坐凳等

设施。

7.6服务设施应设置规范统一的指路标志,站区内宜系统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标识。

8路域环境

8.1加强公路沿线建筑控制区管理,沿线建筑控制区内无违法建筑物或构筑物(含临时建、构筑物)

或未经许可埋设的管道、电缆等设施,无柴草、垃圾等堆积物。

8.2规范非公路标志、标牌设置,无违法设置的非公路标志、标牌。

8.3维护路产路权,严禁在公路上随意摆摊设点、打场晒粮。

8.4村镇路段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将美丽农村路建设与沿线村镇的综合治理相结合,加强村

镇路段标准化建设。

b)应采用绿化带、花池、栅栏、护栏等措施实现路宅分家。

c)房屋外立面应保持美观、整洁。

d)应禁止私搭乱建,对沿线厕所、猪圈、鸡舍等建筑予以整治。

e)主车道、慢车道、人行道及绿化带应规整,绿化带苗木修剪整齐划一。

9路域文化

9.1路域文化建设以“一路一主题、一路一特色、一村一景观”为理念,打造体现地域特色的美丽农

村路。

9.2应充分利用沿线管理及服务设施、文化广场、景观节点等,通过设置画廊等方式,讲述当地人文

历史、展示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以及宣传国家法规、政策、公路文化等。

10其他

10.1实行路长制,明确管养责任单位、责任人,将养护、监管、路域环境监督责任落实到位。

10.2应制定相应的扬尘防治方案,采取有效的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设置清扫保洁路段责任人告示牌。

10.3采取有效措施,禁止非法超限超载车辆驶入。

10.4根据路段实际情况,可新建或利用老路修建骑行道、步道。

5

DB41/T1935—2020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公路绿化美化示例

A.1路肩、边坡绿化

路肩宜采用花草绿化或铺设透水砖等;碎落台可通过设置花池等进行植物美化;边坡宜采用花草、

灌木等植物防护,并与周围环境景观协调一致;护坡道、边沟外侧区域范围可采用乔灌木绿化,如图A.1

所示。

图A.1路肩、边坡绿化

A.2景观节点

在村镇进出口处修建景观节点广场;结合道路交叉口渠化,宜通过种植草皮、低矮花草、摆设景观

石等进行美化;利用沿线空闲地块营造微地形景观,如图A.2所示。

图A.2景观节点

6

DB41/T1935—2020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公路服务设施示例

B.1公路驿站

公路驿站应设置齐全停车场、公共厕所、休息区等设施,如图B.1所示。

图B.1公路驿站

B.2骑行道、步道

可根据路段实际情况,新建或利用老路修建骑行道、步道,如图B.2所示。

图B.2骑行道、步道

B.3观景台

观景台应设置在风景优美地段,并配置停车场地和安全防护设施,如图B.3所示。

图B.3观景台

7

DB41/T1935—2020

CC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公路路域环境示例

C.1路宅分家

采用绿化带、花池、栅栏、护栏等措施实现路宅分家,如图C.1所示。

图C.1路宅分家

8

DB41/T1935—2020

DD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公路路域文化示例

D.1公路路域文化

充分利用沿线管理及服务设施、文化广场、景观节点等,通过设置画廊等方式,讲述当地人文历史、

展示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以及宣传国家法规、政策、公路文化等,如图D.1所示。

图D.1公路路域文化

9

DB41/T1935—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工程技术..........................................................................2

6绿化美化..........................................................................4

7服务设施..........................................................................5

8路域环境..........................................................................5

9路域文化..........................................................................5

10其他.............................................................................5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公路绿化美化示例................................................7

附录B(资料性附录)公路服务设施示例................................................8

附录C(资料性附录)公路路域环境示例................................................9

附录D(规范性附录)公路路域文化示例...............................................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