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题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证题)】_第1页
高三语文专题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证题)】_第2页
高三语文专题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证题)】_第3页
高三语文专题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证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语文专题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证题)(时间:30分钟满分: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19分)材料一 景德镇制瓷史上具有特色的产品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宋代的青白瓷,第二是元明清的青花瓷, 第三是清代的粉彩瓷。青白瓷是北宋初景德镇窑工在五代青瓷和白瓷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原料特点和广大民众审美需 求的变化,模仿青白玉质和玉色的效果而创造出来的。这种风格独特的单色釉瓷器使景德镇在宋代 进入了中国名窑的行列。景德镇这个响亮的名称,就是因为宋真宗赵恒偏爱青白瓷,而于公元1004年 的景德元年用自己的年号来命名的。一个皇帝将自己的年号赐予一个城镇,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 的,这自然促进了

2、景德镇青白瓷的发展。青花瓷是一种运用钻料进行釉下装饰的瓷器。它虽早在唐代河南的巩县窑就已萌芽,但真正成 熟来自元代中后期景德镇窑工的贡献。景德镇元代青花瓷的烧制成功,既得益于宋代青白瓷的烧制 基础,又得益于磁州窑、吉州窑釉下黑彩瓷的生产技术,同时还得益于此前波斯对青花钻料的运用。 元代青花瓷对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青白瓷。由于青花瓷具有素雅大方、纹饰丰富、 彩料不易磨损、无铅毒等优点,很快赢得了国内外各阶层的普遍青睐,并成为明清景德镇瓷器生产数 量最多的品种。元代以后,以青花为主的彩瓷逐渐统治了明清时代整个世界瓷器的市场,景德镇开始 真正成为中国及世界的制瓷中心。粉彩瓷是一种釉上彩瓷,

3、它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从康熙玦琅彩瓷器蜕化而来的。粉彩瓷器到 了雍正、乾隆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但很快地取代五彩瓷成为景德镇釉上彩瓷的主流,而且也成 为能够与青花瓷器抗衡的景德镇竟器的主要品种。粉彩瓷的色彩丰富,有立体感,形象刻画生动细腻, 给人以华丽富贵的艺术感觉,正好迎合了清代追求华丽丰满的审美思潮。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瓷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景德镇的瓷业发展空前繁盛。然而,随着 近代工业的发展,世界制瓷业逐渐进入了多元争霸的时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景德镇瓷业的国际 地位每况愈下,昔日陶瓷霸主的地位怎么也恢复不了。(摘编自曹建文、余志琴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元青花瓷的创烧成功是

4、传统制瓷业由素瓷向彩瓷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给景德镇的制瓷工 业带来空前的繁荣,为景德镇成为中国瓷都奠定了基础。青花瓷青白相间的色彩体系蕴含了一种传统审美的意趣。在古代,受道家朴素主义色彩观的影 响,素色契合了大众的心理,而青花瓷是一个从素色到彩色过渡的瓷器品种,它以青白二色的协调处理 让这一过渡变得温和而不至于过激。在青白之间,有一种宁静之感:白色的纯洁如皑皑白雪,给人无限 遐思;而青色则让人的灵魂超逸。这种审美意趣,使青花瓷的色彩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简净雅逸之气。 青花中的白色不是苍白,这种色彩是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成,所以这种白色有一种白里泛青如玉般莹润的色泽;青花中的青色是以氧化钻为

5、着色剂,加入铭、镒、铜等元素调配而成的,蓝得深 邃、沉静。历史上,有不少优秀的青花瓷作品通过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将青花雅逸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是乾隆官窑摹古创新的珍品器物。它在参照传统抱月瓶器型制作的 基础上又有很多创新,整体造型端庄隽秀,束口圆腹,张弛有度。瓶口为蒜头式样,上绘青花缠枝莲纹; 腹部前后台面以青花卷草纹饰钩边,并将豆青釉填于其中。主体画面大量留白,打破了官窑青花“布局 繁密”的陈规,彰显了画面的肃穆之感。从整体来看,它在青白相间的色彩空间里展现了艺术家独有的 东方神韵,青花画面透出的那种淡淡的禅意,使人顿感幽雅清逸的仙风道骨之美。(摘编自应海燕的

6、相关文章) 材料三 青花瓷装饰艺术的创新,是以一种与当今内容相适应而具有浓厚民族色彩和时代精神的新 青花形式。这种形式的“推陈出新”,不是对传统的割裂,而是通过向传统学习,向民间美术借滋补剂,把 各个阶段的青花瓷装饰艺术,蕴藏在民间艺术中固有的特色风貌艺术和表现手法,并加以择取和保留, 并有机地运用到青花装饰创新实践中来,同时剔除消极过时的因素,根据当今内容的需要和现代工艺 的表现手法,对旧的艺术形式进行加工、改造和创新,从而变化发展为来源于传统,而高于传统的现代 青花装饰艺术形式。如宝珠瓶渔娃是传统“连年有余”纹饰图案和民间剪纸童男童女莲花下抱着 刚捕到的大鱼的生动情景,开面三处突出主题,料

7、分五色衬托主画面。从构图上要求精确对称,布局细 腻、强调突破传统,具有现代装饰风格韵味。青花的继承和创新,使青花瓷这一装饰艺术形式和日益 丰富而有活力的内容之间,由不适应到适应,不断推动青花瓷装饰艺术变化和发展。景德镇历届国际陶瓷博览会都吸引了国内外的陶瓷艺术家,他们带来了本国、本民族、本地区 的陶瓷艺术品、日用工艺品等,在陶瓷博览会期间现场技艺表演和参加陶瓷论坛、拍卖等等多项活 动,广泛交流学习。(摘编自中国论文网,有删改).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历史上景德镇曾经是中国及世界的制瓷中心,宋代的青白瓷、元明清的青花瓷、清代的粉彩瓷 是景德镇制瓷史上具有

8、特色的产品。B.青花中的白色是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成的,青花中的青色是以氧化钻为着色剂,加入铭、 钵、铜等元素调配而成的。C材料一对青花瓷的艺术成就进行了介绍,材料二对青花瓷又从审美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阐述。D.材料三提到陶瓷艺术的广泛交流学习,其本质与材料一论及的青花瓷也得益于此前波斯对青花钻 料的运用是一致的。Sgc解好C项,“材料一对青花瓷的艺术成就进行了介绍“有误,应为“材料一对青花瓷的发展史进行了介 绍”。.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白瓷是在五代青瓷和白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风格独特的单色釉瓷器,景德镇这个响亮的名称 是因宋真宗偏爱青白瓷而产生。

9、B.清代粉彩瓷代表中国彩瓷发展的又一个高峰。鸦片战争后冲国景德镇瓷业的国际影响日渐式微。C.在元代之前,中国的传统制瓷业以烧制素瓷为主。而青花瓷的青白二色协调温和,具有简净雅逸之 美。D.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表现青花瓷之美,官窑青花瓷的主体画面布局繁密,彰显肃穆之感。解析1“官窑青花瓷的主体画面布局繁密,彰显肃穆之感有误,原文为“主体画面大量留白,打破了官窑 青花布局繁密的陈规,彰显了画面的肃穆之感”。3b寸点题|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在继承传统青花瓷技艺的基础上,将徽州雕刻、水墨画、书法、篆刻等传统艺术融入青花瓷。B.“枫香染”是贵州省惠水民

10、间的一种染织工艺,其印染品颜色和花纹古朴、雅致,被誉为“画在布上的 青花瓷”。C.那蓝,仿佛是魂,深深揉在了瓷里。那白里,透出了我,透出了蓝,这样的着色,大气,凛然,端静,却又透 着十二分的书卷气。D.明朝早期,青花瓷花鸟山水题材的造型和纹饰都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还是以象征富贵吉祥的花卉为 主,永乐年之后,花卉题材才渐渐丰富起来。解好D项可以作为材料二“有不少优秀的青花瓷作品通过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将青花雅逸之美 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论据。4卜寸点题|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参考答案材料二采用总分式的结构。第一段先总写;第二段先提出“传统审美的意趣”的观点,再进行 阐述,运

11、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第三段先提出“优秀的青花瓷作品通过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将青花 雅逸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观点,然后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详细论述,并回应了第二段的观点。 解相要指出总的论述结构以及所用的论证方法,条理要清楚。5.对于青花瓷,有人主张要坚守传统,有人主张要全面创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既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青花瓷的发展史就是千百年来人们 智慧的结晶,是吸取传统文化元素的集大成,也是瓷器业不断创新的结果。进入新时代,青花瓷要引进 新的技术手段,面向新的消费群体,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不断创新,推动青花瓷艺术的发展。 解析先要明

12、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再阐述理由,要整合材料,言之成理。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9分)春天万物复苏,面对烂漫春光,有人在“红杏枝头品味春意,于“拂堤杨柳”陶醉氤如春雾,有人却语 竭词穷、词不达意,停留在“哇”“超赞”的简单感叹。尽管众人眼中的景色“远近高低各不同工但网络 语言风靡、文化内涵缺失的现象,不经意间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日常交流和情感表达。汉语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在表达上有简洁、生动、意蕴深长的特点。不说古诗词,单说日常用语 就是如此。比如,单就一个“笑字,就有前仰后合的大笑、勉为其难的苦笑、忍俊不禁的微笑、尖酸 刻薄的嘲笑等区分,仅形容笑声就有“哈哈”“嘻嘻”“嘿嘿”“咯咯”

13、“呵呵”“扑哧”等区别。可以说,多样的 表达折射出多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而善用语言,不仅可以更好地说出个人的故事、自己的想法, 而且能够以百花齐放的语言实践,营造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围。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主要表现在不会用复杂、 微妙且精确的修辞,以及基本不会引用乃至创作诗句。正如网友所说,“有时候脑子里想一件事,无法很利索、饱满地说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一套固定句式或者很多夸张的语气词,看似个性实则 雷同,既钝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是我们的语言贫乏了吗?并不尽然。从存量上来说,我们的词汇、句子、

14、典故等语料的多少,可能 并没有太大变化。从增量上说,网络语言等已有新的迅猛增加。与其说语言贫乏,不如说是表达上的 一种偏爱。语言娘变的风向,也是时代发展的走向。互联网时代争分夺秒,自然要求更直接的信息、 更简洁的表达。信息洪流的湍急,也让同质化信息唾手可得,随手复制粘贴称得上高效。网络语言所 创造的大量流行词、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因 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语言的力量。语言的活力来自常用常新。在一个新词汇层出不穷的时代,准确说出所思所想,比不假思索套用 流行词汇更有价值。很多时候,网络用语的风头正盛只是暂时的,真

15、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总会在时间 的沉淀下大浪淘沙。只有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才能生机勃勃,经久不衰,造就语言的经典。更进一步看,身处网络时代和自媒体时代,我们或许更需要“咬文嚼字一段时间以来,从教科书 上的“姥姥”“外婆”的称谓之争,到“远上寒山石径斜”“乡音无改鬓毛衰”等诗词的古音讨论,如今的语 言生活空前活跃也空前复杂。在语言的吐故纳新中,倒映着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文化与生活的互动。 如何对待语言,如何更好表达,其实也是如何善待文化、对待生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丰富的表达 去认清自我、认识生活,在创新与守正的辩证中感悟过去、探索未来,语言的河流就会奔腾不息,交流 与沟通就能心心相印。(选

16、自盛玉雷善用我们的语言宝库, 人民日报2019年4月3日)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对美好的春色,人们的表达是不尽相同的,这与人们驾驭语言的能力有较大关系。B.语言折射的是人们的情感,反映的是人们的生活,感情越丰富的人,语言越丰富。C.时代在进步,互联网也发展迅猛,许多人在语言表达上更偏爱表达简洁的网络用语。D.语言的活力来自常用常新,如果某个事物消失了,与之相应的词语也会随之消亡。fgB解析|b项,“感情越丰富的人,语言越丰富”表述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在文中没有依据。7卜寸点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笑”为例

17、意在表达汉语博大精深,表达上有简洁、生动、意蕴深长的特点。B.姥姥”“外婆”的称谓之争,及诗词的古音讨论,反映出如今语言生活的活跃和复杂。C.作者通过对比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得出语言表达贫乏的原因在于网络语言的冲击。D.文章先指出语言表达贫乏这一现象,然后分析产生的原因,最后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解析|c项,作者并没有对比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也没有得出“语言表达贫乏的原因在于网络语言的 冲击”的结论。8b寸点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76.5%的国人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表达时不会使用修辞,更不会引用或者创作诗句。 B.一些固定句式或者夸张的语气词,钝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不利于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