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防汛墙保护施工方案2_第1页
老防汛墙保护施工方案2_第2页
老防汛墙保护施工方案2_第3页
老防汛墙保护施工方案2_第4页
老防汛墙保护施工方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标段老防汛墙保护专项方案coec中海工程建设总局2009年9月9日目录工程概况i1.1、新建护岸i1.2、现有护岸2 TOC o 1-5 h z 1.3、现场施工条件61.4、编制依据7 HYPERLINK l bookmark49 o Current Document 二、情况分析7沉降、位移观测8 HYPERLINK l bookmark57 o Current Document 3.1、观测点的布设及注意事项8观测周期9提交数据分析与整理成果:9沿线防汛墙保护措施9五、应急预案 105.1挡墙沉降、位移警戒值105.2、老防汛墙安全管理体系10老防汛墙安全管理应急领导小组11险情的分类

2、与措施11一、 工程概况杭申线(上海段)航道整治工程3标段(以下简称本标段)位于松 江区境内,起点位于沪杭铁路(桥梁标)东侧,终点位于杭申线支流北 石港以西约500m,里程桩号11+21414+100,总长2.886km。1.1、新建护岸本标段主要工程内容为:航道护岸新建工程。工程平面图详见图1。本工程护岸分3A型、3B型、3C型、3D型、3AB型、3 CB型等6种结构型式,各型护岸的挡墙结构大同小异。主要工程量见下 表。主要工程量表表1项目名称护岸结构、长度新建护岸型 式3A型3B型3C型3D型3AB型3CB型相应老护岸型式rt 万案rt 万案方案万案方案方案万案长度(m)3444. 4m4

3、50.5952.9531.9236.7180. 03A型、3B型、3C型、3D型挡墙结构基本相同,外侧设钢 筋砼镇脚和灌砌块石护坡。C30钢筋砼镇脚高0.6m,顶标高0.20m。挡 墙与镇脚之间水平距离为3.1m,采用灌砌块石护坡,护坡坡度为1:1.5。 挡墙下采用双排0.25*0.25*7m (6m)方桩,桩顶标高2.15m。C30钢筋 砼L型挡墙基础宽顶标高2.00m。墙体宽0.3m,高因结构类型不同而不 一样。3AB型、3CB型:挡墙下外侧打设一排0.25*0.49*8m钢筋砼板桩, 内排打设KFZ-AB300(150)-8型空心方桩,间距为1.5m,内外两排桩中 心距为2.20m,桩顶

4、标高1.65m。每节(10m)布置方桩7根、板桩20 根。C30钢筋砼L型挡墙基础宽2.8m,厚 0.4m,顶标高2.00m。墙体 宽0.3m,高因结构类型不同而不一样。1.2、现有护岸本工程范围内现有护岸基本为F2型,北岸有1处、南岸有4处老护岸 为堵坝段,老结构采用F3型断面。现有护岸与拟建护岸的相对位置详见图2、图3。路大蒸港606.新建护岸工程3A型护岸945.8m3f护岸杭申线(上海段)航道整治工程3标总平面图养石路 项目部新源村沪-闵塔公路杭,厂铁?;张泾施工便道港四工区-三工区薛家浜广;5新源村 庵张 路押家港-一 2I B型护岸 250.3m 200 2.小东至新浜至石湖荡桥梁

5、标件 200.2m -顾3B型护岸|顾3Ab型此 *.8:诸家浜 jmmmmmmmm修复护岸3A3B3D3-AB3444.4450.5952.9531.9236.7180.018.9753标工程量表新五公路3-CB护坡镇脚原状修复.一工区II 一一一工区II工IIHIk.泾1江1.9m .25100L型钢筋砼挡墙800五十年一遇设计低潮位一0钢筋砼镇脚115020004.200.20回填土 1皿护岸断面图 图227001200回填土4.56m五十年一遇设计高7水位3.974.00平均高潮位2.692.72平均低潮位1.971.88910.76/基坑开挖200-4.85.11:墓坑开挖4003.

6、602.00 -35,500665270033A型护岸某坑开挖护岸断面图115020004.20-0.402.0-4.85回填土 1图351004.56m500001200五十年一遇设计高水位一 3.974.003.60 一400平均高潮位2.692.72平均低潮位1.971.88五十年一遇设计低潮位一0_910 76回填土1.50墓坑开挖,500665钢筋砼镇脚80020035J1001.3、现场施工条件1.3.1 气象本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海洋的季风的控制,盛行偏南风, 天气炎热湿润,同时夏季也是一年中雨水量最多的季节。本区具有干湿 冷暖、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全区年平均气温15.7

7、C,月平均气温七八 月份最高,一月最底。年平均降水量约10501200mm。降水量根据季节变化较大,降雨 季节变化十分明显,雨量的分配也不平均,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 占全年降水量的6570%。该地区受冬夏季风影响,春夏季节盛行东南风(SE),秋冬季节盛行 西北风(NW),平均最大风速为30m/s,平均每年大于八级以上风日数 为25天,多发生在秋末及冬天,510月为台风季节。1.3.2、水文杭申线(上海段)地处太湖下游平原河网感潮区,水系复杂,地势平 坦,流速缓慢,缺乏骨干河流,同时受到太湖洪水威胁及黄浦江潮汐的 影响,形成了区内较为复杂的区域水文特征,本工程所在位置较有代表 性的是位于大蒸港

8、上的三和水文测站,主要特征水位如下:历史最高水位:3.90m (1999年)平均高水位2.63m历史最低水位:1.46m (1968年)平均低水位2.22m1.3.3、地形、地貌本工程所在地属湖沼平原地貌类型,场地沿线及附近主要为农田、涵 养林带、村庄等,场地地势低平,地面标高一般在2.64.0m左右,河 道两侧堤岸和防汛土路基略高,在3.65.7m,一般为5.2m。1.3.4、地质资料本工程现场地势较平坦,地质情况为:填土:平均层厚2.04m,主要由灰黄灰色粘性土组成,含植物根 茎、碎石等,土质松散。灰黄色兰灰黄色粘土层:平均层厚1.49m,含氧化铁斑点,土质自上而下渐软。灰色粘土夹粉性土层

9、:平均层厚6.84m,含有机质,夹少量薄层粉 土,局部为淤泥质粘土,土质软弱。1暗绿色草黄色粘土夹粉性土层,平均层厚3.49m,含锰铁质结 核和氧化斑点,土质良好。2草黄色粉质粘土夹粉性土层,平均层厚6.48m,含锰铁质结核和 氧化斑点,土质良好。1.4、编制依据设计文件(设计图、设计说明)现场情况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JTS205-1-2008)上海市防汛条例(2003年9月1日起执行)其他相适应的规范。二、情况分析根据提供施工图明示,本工程内侧老防汛墙分二种类型,分别为F2 型和F3型。F2型老防汛墙墙顶标高为5.24m,墙高4.0m,基础面标高1.24m, 宽1.9m,基础内外侧

10、齿脚底标高0.29m,比外侧需实施的挡墙基坑面 (标高1.50m)底 1.21m,比镇脚基坑面(标高-0.4m)高0.69m.,新 老防汛墙相距4.56m,镇脚与驳岸实施线相距3.65.4m。根据相对 位置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外侧挡墙的施工对内侧防汛墙影响极小。F3型老防汛墙墙顶标高为5.24m,墙高3.45m,基础面标高1.79m, 宽3.5m,基础内外侧齿脚底标高0.94m,比外侧需实施的挡墙基坑面 (标高1.50m)底 0.56m,比镇脚基坑面(标高-0.4m)高1.34m.,新 老防汛墙相距4.56m,镇脚与驳岸实施线相距3.6m。根据相对位置 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外侧挡墙的施工对内侧防汛

11、墙影响极小。在外侧挡墙施工时,必须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的施工顺序进行,根据 分析,新建防汛墙施工时对老防汛墙的影响最大时是在老防汛墙拆除和 打桩过程中。三、沉降、位移观测在施工期间,因外侧挡墙的施工,会引起现有防汛墙的沉降和位移, 因此,必须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施工时做好沉降、位移观察,及时与防汛墙监护人员联系,并做好 应急措施。如沉降不能控制时,马上停止施工,并及时回填,立即向业 主、设计、监理汇报情况,提请有关部门关注。同时一起讨论调整方案, 米取调整措施。在施工中,用监测来指导施工是十分必要的,依靠监控和数据不断、 反馈可避免盲目施工、冒险施工。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环境控制的要求, 施工监控

12、包括二项内容:沉降和水平位移,以确保绝对安全。3.1、观测点的布设及注意事项施工期间,每段护岸(10m)对应的陆域侧现有防汛墙设置固定观 测点,进行位移、沉降观测。观测过程中,各项偏差控制及内业数据处理按照国家建筑物变形测 量规程中各项规定执行。进行变形观测过程中,须遵循以下几个方面:每次观测应遵守“四固定”原则,即:观测所用仪器及水准标尺固定; 观测人员固定;观测路线固定;观测环境和条件基本相同,减少偶然误 差的产生。每次作业前,对水准仪与全站仪精度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进 行检验校正。C.布设观测路线时,前后视距不超过40m,前后视距差不超过1.0m, 以控制i角的误差影响,同时提高观测

13、时的清晰度。d.观测时间及环境:不在日出前后1小时、.午时分进行观测,更不能 在大风或有雾的情况下进行观测,以防产生光线折射误差。f.平面基准点及工作基点采用混凝土制作的观测墩应选在地基稳固、 便于监测且不受影响的地方。3.2、观测周期监测工作由专业人员是实施,各监测内容的初始值的获得,其测值次 数按施工阶段1天不少于1次,施工完成后逐渐由密变疏。3.3、提交数据分析与整理成果:监测人员对每次的监测数据及时累计数据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及时提 供沉降、位移观测曲线图。如果监测数据达到警戒值即向业主、设计、 监理提出警告。提请有关部门关注。同时一齐参与补救方案的制定和研 究。有关部门得到报警口头通知

14、后或接到书面通知后,应立即汇集监测 单位和各方人员进行情况分析,必要时召开专家讨论会,调整方案,采 取调整措施。建筑变形测量在完成后,对数据记录进行检查、平差计算和处理分析, 并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成果的整理:1、观测记录手簿的内容完整、齐全;2、平差计算结果和分析资料完整、清晰;3、观测点平面布置图;4、观测点沉降、位移量曲线图;5、各次沉降量、总沉降量及位移量观测成果统计表;6、变形观测分析报告。四、沿线防汛墙保护措施老防汛墙拆除时只允许将块石、钢筋砼基础、压顶拆除并将拆除物运 至墙后堆放,然后进行拆除位置的土方整平,不允许将土方挖除。老防汛墙拆除的块石堆放点离开二级防汛墙需大于5m。老墙拆

15、除后立即进行沉桩施工,不能将工作面长期闲置,以免发生意 外事件。桩基础完成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抓紧时间将挡墙基础 及以下部分工作完成。施工船舶严禁在防汛墙上带缆。挡墙土方开挖明确按设计开挖线进行,不能超范围开挖,如有发现, 立即采取抛填块石等进行补救。防汛墙内侧的施工便道运输车辆不能超过2吨。在拆除老墙的同时,密切关注地下土质情况,如发现土质极差,马上 停止拆墙,立即进行打设钢板桩保护和采用压密注浆加固土体保护。五、应急预案51、挡墙沉降、位移警戒值派专业测量人员每天进行施工区域防汛墙的沉降、位移观测,一旦发 现位移、沉降达到警戒值,立即向业主、监理、设计汇报,并研究处理 方案。沉降、位

16、移偏差报警值见下表。挡墙沉降、位移报警值序 号项目名称日变形 值累计变 形值备注1挡墙位移报警值N4mmN50mm2挡墙沉降报警值N5mmN50mm3墙后1530m范围沉降 报警值N5mmN30mm52、老防汛墙安全管理体系老防汛墙安全管理体系图453、老防汛墙安全管理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及通讯录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姓名职务联系电话沈坤海组长1306170 4134单志祥组明副组昆金组建荣组鑫明组员1379521383854、险情的分类与补救措施老防汛墙险情一般可分为:沉降和位移、倾斜等。正确判断,才能进 行科学、有效的抢护,取得抢险成功。当老防汛墙产生沉降或位移超过警戒值时必须立即停止工程施工,然 后继续跟踪观测,并研究原因。当老防汛墙沉降或位移超过警戒值后继续变形,将立即启动应急预 案,具体措施如下:1、在离开防汛墙基础0.5m处打入一排6m长钢板桩,然后进行挡墙内外侧压密注浆加固土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