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表现手法里的虚与实课件_第1页
中国艺术表现手法里的虚与实课件_第2页
中国艺术表现手法里的虚与实课件_第3页
中国艺术表现手法里的虚与实课件_第4页
中国艺术表现手法里的虚与实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宗白华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中国艺术:包括绘画、书法、戏剧、舞蹈等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回答下列问题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论述重点在哪里? 主要观点是中国的艺术表现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特点。 重点在“虚”“虚灵的空间”。何为虚?何为实?钱塘洪昉思,久于新城之门矣。与余友。一日,在司寇(渔洋)宅论诗,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而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余曰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若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

2、是,雕绘者反有辞矣!意思是,浙江杭州人洪昉思很久以来就在山东桓台人王渔洋门下,同我是朋友。有一天,洪昉思与刑部尚书王渔洋一起议论诗,他痛恨当时流行的诗歌没有章法,说:“诗好像龙,头、尾,身上的鳞片,颈上的长毛,一个不具备,就不是龙。”刑部尚书笑他说:“诗好像神龙,见头不见尾,或者在云雾中露一个爪子一个鳞片而已,怎么会露出全体?那是雕塑绘画!”我说:“神龙屈伸变化,固然没有固定的身体,恍惚望见它的只是它的一鳞一爪,而龙的头尾完整,所以好像都在。假如拘泥于所看到的,以为龙的全体都在这里,那么雕塑绘画者反而有话说了!” 所阐释的观点是: 精粹的诗是从丰富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也就是精粹从全体中来。但就

3、诗的本身说,又要求完整。要写一鳞一爪而没有支离破碎之感,且能给人以完整的龙的感觉,这就要求作者的心目中先有一条完整的龙在。 虚实结合是中国艺术表现里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我国古代艺术创作的一条重要原则。 一般来说,所谓实,就是艺术家所创造的形象,所谓虚,就是艺术作品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 艺术家创造的形象真实,则能充分表现人的精神世界,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而其形象的真实性,又来源于艺术家精神和情感对物象的提炼。虚和实的相互结合、相互为用、相互生发,才能构成艺术的最高境界,达到美的要求。 徐悲鸿天马图八大山人 鱼张大千吹箫仕女图李可染 春牧图吴作人 大漠图齐白石 无量寿佛图 寒江独钓图宋 马远 这些

4、画有何共同点?能否用课文中的理论来进行分析?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虚空本来就难以画出来,实在的景物清晰,那么虚空的景就显露出来了。精神、神气很难画出来,实在的境界逼真了,神奇的境界就产生了。虚和实位置相反,画的景物不和谐,有画的地方大多属于累赘。虚和实互相作用、生发,没有画的地方也能构成奇妙的境界。所阐释的观点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中国绘画处理空间的方法。 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

5、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 二零零八年北京奥运会徽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6)提出文章观点,即“全”和“粹”、“虚”和“实”辩证地统一、结合,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第二部分(712),阐述中国绘画、戏剧中的空间表现方法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第三部分(13、14),说明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出来展示虚灵的空间的。宗白华 你想要了解春么? 你的心情可有那蝴蝶翅的翩翩情致? 你的歌曲可有那黄莺儿的千啭不穷? 你的呼吸可有那玫瑰粉的一缕温馨? 你想要了

6、解光么? 你可曾同那疏林透射的斜阳共舞? 你可曾同那黄昏初现的冷月齐颤? 你可曾同那蓝天闪闪的星光合奏? 艺境再见 第 二 课 时蛙声十里出山泉 满 幅 是 水满 幅 是 水无 限 空 间一 片 神 境 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 画鉴析览 空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独特的、没有笔墨的语言,它与笔墨相互生发。产上着神秘的魅力。虚 实 相 生趟 马 秋江剧照春 色 如 许宝钗扑蝶虚实相生 优点:实景清而空景现, 真境逼而神境生, 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传统艺术除了绘画,戏剧,还有一个重要的艺术形式诗歌由 实 入 虚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

7、上一层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实景,语语如在眼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由实见虚,把读者的目光引向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把景物与心胸打成一片,从视野的开阔,可以想见抱负和气度的远大。人们从这两句诗中还可以悟到站的高才能看的远的哲理。化 虚 为 实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什么是诗歌中的“虚”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

8、麻”。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的存在。但此时并不眼前,也是虚景,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3、设想的或者未来之境。例如杜甫月夜 柳永雨霖铃二、什么是诗歌中的“实” 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三、“虚

9、”与“实”的关系(1)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扬州慢梦游天姥吟留别念奴娇赤壁怀古(2)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如雨霖铃月夜踏莎行总结归纳1、我们学习虚实的关系离不开诗词的主题,所以在试卷上碰到类似问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的问题时,只答虚实相生是不够的,必须和主题或者是作者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常用的表术方式是:虚景与实景相对照,使某地和某地的不同景物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某种的感慨。虚实相生,虚实相应,虚景与实景融合,互相映衬,泻染出一种浓浓的某种情感,或者是烘托出某种气氛。2、我们所说的实写虚写是针对景物描写而言的

10、,实际上是实景和虚景的描写的意思,区别于从审美角度上所言的“虚与实”的关系问题,就是说我们在试卷上首先考虑的仍然是景物的描写是否虚实的问题。迁移训练从下面给出的诗中找出描写景物在表达技巧上可以用虚实结合来概括的几首来。并分析一下这种结合与主题的关系。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寻隐

11、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四句皆实,而过访不遇跌宕变化,“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仅写出隐者的品格,抒发了未见其人的怅惘之情和揣想其人风采的敬恭之意,而且从中还可以引申出某种哲学的意蕴:人们在探讨真理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会刚感到某种困惑,即知觉地感到所探索和追求的事物就在近处,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发现或得到。这也是由实见虚,虚实结合。月夜 今夜鹿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雨霖铃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扬州慢 姜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