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蛛形纲课件_第1页
人体寄生虫学蛛形纲课件_第2页
人体寄生虫学蛛形纲课件_第3页
人体寄生虫学蛛形纲课件_第4页
人体寄生虫学蛛形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蛛形纲1医学课件第1页,共44页。蛛形纲 蛛形纲的虫体特征是头、胸、腹融合成一囊状体,无触角,无翅。幼虫足3对,若虫和成虫足4对。蛛形纲可分11个亚纲,如蝎亚纲、蜘蛛亚纲和蜱螨亚纲等,其中蜱螨亚纲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蜱螨属小型节肢动物,外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小者仅0.1mm,大者1cm以上。虫体可分为颚体和躯体两部分。颚体位于躯体前端或前端腹面。2医学课件第2页,共44页。蛛形纲 颚体:由螯肢、口下板、须肢和颚基组成。口下板居颚体中央,腹面有纵列的倒齿,背面有螯肢1对。须肢居颚体两侧,其基节融合成颚基,须肢分节,有感觉功能。躯体呈囊状体,表皮为膜质、革质或形成骨板,上具有刚毛、皮刺、各种条纹

2、等。大多数蜱螨有12对单眼,气门或有或无。躯体腹面有生殖孔、肛孔,成虫足4对,每足分基、转、股、膝、胫、跗6节,跗节末端有爪和爪间突或爪垫。 3医学课件第3页,共44页。颚体躯体4医学课件第4页,共44页。二、形态(蜱螨亚纲)虫体圆形、卵圆形或长形等,大小0.110mm不等,虫体分为颚体(假头)和躯体两部分 颚体:由口下板、螯肢、须肢及颚基组成躯体:呈袋状,有的虫种有背板,表皮上可有条纹,刚毛等。足4对分6节(基、转、股、膝 、胫、跗节),气门或有或无,腹面有生殖孔、肛孔等。5医学课件第5页,共44页。口下板螯肢颚基须肢孔区颚体:6医学课件第6页,共44页。硬蜱模式图:7医学课件第7页,共44

3、页。三、生活史卵 幼虫 若虫 成虫特点:生活史过程中有卵、幼虫、若虫和成虫等发育阶段。幼虫有前幼虫期,若虫有些虫种有多个龄期。有些种类可行孤雌生殖。8医学课件第8页,共44页。四、传病特点1、传播人兽共患病2、病原经卵传递普遍3、既是传播媒介,又是贮存宿主4、所传疾病通常呈散发性流行9医学课件第9页,共44页。蜱 蜱分硬蜱和软蜱,皆营寄生生活,是多种人兽共患病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10医学课件第10页,共44页。形态 硬蜱:颚体显露,位于躯体前端。螯肢从颚基背面中央伸出,呈长杆状,顶端有向外的锯齿状倒钩,是重要的刺割器官。口下板位于螯肢腹面,上具有纵列倒齿,是吸血时穿刺和跗着器官。须肢短

4、,吸血时起到固定和支持虫体的作用。躯体长圆形,背面为背板,雄虫背板几乎覆盖整个躯体背面;雌虫背板仅覆盖躯体背前部的一部分。成虫足4对,第1对足跗节近端部背缘有1个囊状感器,称为哈氏器,有嗅觉功能。主要种类有全沟硬蜱、草原革蜱等。11医学课件第11页,共44页。硬蜱:雄 雌返回12医学课件第12页,共44页。哈氏器肛孔气门13医学课件第13页,共44页。形态 软蜱:颚体小,隐于躯体腹面前部,近似正方形。螯肢与硬蜱的相似,口下板齿较小。须肢长。躯体背面无背板,体表为皱纹状或颗粒状,或有乳状突或有圆陷窝。雌、雄外观相似,但雄虫生殖孔为半月形,雌虫为横沟状。多数无眼,有眼者,眼位于第1、2对足基节外侧

5、,气门位于第3、4对足基节外侧。主要种类有乳突钝缘蜱、波斯锐缘蜱等。14医学课件第14页,共44页。软蜱:基节腺开口15医学课件第15页,共44页。生活史过程卵 幼虫 若虫 成虫24w14w14w软蜱若虫可经过16期不等16医学课件第16页,共44页。生态 栖息地:硬蜱多栖息于森林、牧场、草原,一生产卵1次。软蜱栖息于家畜的圈舍、洞穴、鸟巢等隐蔽的场所。 宿主:蜱类宿主广泛,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等,有些种类侵袭人。硬蜱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多达数天,吸血量大。软蜱常在夜间侵袭宿主,吸血时间短,一般数分钟至1小时,吸完血即离开宿主,寿命约5 6年。 活动范围:蜱的活动范围不大,但宿主

6、的活动与迁移,对蜱的散布起重要作用。17医学课件第17页,共44页。危害 直接危害:蜱叮刺吸血时可损伤宿主局部组织,可致组织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等;某些硬蜱唾液内含有麻痹神经的毒素,释入人体可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严重时可导致蜱瘫痪。18医学课件第18页,共44页。 传播疾病:蜱是人兽共患病的重要传播媒介,所传播的病原体有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我国已知蜱媒性疾病主要有: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媒回归热、Q热、北亚蜱媒斑疹伤寒、莱姆病等。值得注意的是蜱不仅作为传病媒介,而且蜱能将多种病原体整合到卵内,经卵传递给下一代,在流行病学上起到贮存病原的作用。19医学课件第19页,共44页。防

7、制原则环境防制 利用垦荒,清除杂草和灌木丛。清理家畜、家禽厩舍,堵洞嵌缝等防止蜱孳生越冬,牧区可采取轮换牧场放牧,使蜱失去寄生吸血机会而死亡。药物防制 用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合成菊酯、伊维菌素、三氯杀螨醇等喷洒蜱孳生地,牧畜可定期药浴杀蜱。个人防护 进入林区、草原、荒漠地区等蜱的孳生地,应涂搽驱避剂,着五紧服,离开蜱孳生地时要互检,以防蜱侵袭。20医学课件第20页,共44页。 疥螨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皮肤表层内,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螨,可引起疥疮。寄生在人体的为人疥螨。 疥螨21医学课件第21页,共44页。 成虫类圆形,背面隆起,虫体长0.30.5mm,乳白色或淡黄色。颚体短小,颚基陷于躯体

8、颚基窝内,螯肢似钳状,尖端具小齿。须肢分3节。无眼和气门。躯体背面具许多横皱纹、皮棘、刚毛等;腹面光滑,有足4对,足粗而短,似圆锥形,前2对足末端具带长柄,端部具吸垫,第3对足末端均为长鬃,第4对足末端雌雄螨不同,雌螨为长鬃,而雄螨为吸垫。疥螨形 态22医学课件第22页,共44页。人疥螨雌 雄23医学课件第23页,共44页。雌疥螨返回24医学课件第24页,共44页。生活史:寄生部位:人体皮肤表皮角质层间卵 幼虫 前若虫 后若虫 成虫35d34d2d34d完成一代生活史约817天雌虫寿命56周25医学课件第25页,共44页。 寄生部位:疥螨寄生于人体皮肤薄嫩处,常见于手指间、肘窝、腋窝、腹股沟、

9、外生殖器等处。婴幼儿可波及全身皮肤。虫体在皮下开凿一条与体表平行的隧道。 食性:以角质组织和淋巴液为食。 交配及产卵:疥螨一般是雄虫与雌性后若虫之间在人体皮肤表面交配,交配后雄螨不久死亡,雌性后若虫在体表爬行,此时最为活跃,这时亦最易感染新宿主。当找到适宜部位,即开掘隧道钻人皮内,蜕皮为雌虫,23天后,雌虫即在隧道内产卵,每天产卵24个,生产卵4050个。产卵后雌螨死于隧道中。生态26医学课件第26页,共44页。皮下隧道27医学课件第27页,共44页。致病皮肤剧烈搔痒是疥疮最突出的症状,夜晚尤甚。皮损为小丘疹、小疱,搔破后可继发感染,发生脓疱、毛囊炎或疖肿。1 228医学课件第28页,共44页

10、。疥疮29医学课件第29页,共44页。病原诊断:消毒针挑破隧道尽端,取出疥螨;用消毒的矿物油涂于患部,用刀片刮取皮垢,镜检;解剖镜直接检查皮损部位,寻找隧道,找出疥螨 。1 2 330医学课件第30页,共44页。流行病学疥螨所致的疥疮,遍及世界各地;感染方式为接触感染;直接感染:握手,同床睡眠等 ;间接感染:通过衣物,被褥,存衣柜等。31医学课件第31页,共44页。 防:疥螨多为直接传播,此外亦可通过患者的衣物、用具等间接传播。预防感染的措施主要是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和疥疮患者直接接触及使用其衣物。患者的衣物要用蒸汽或煮沸消毒。 治:治疗疥疮常用510硫磺软膏、10苯甲酸苄酯、

11、疥宁霜、菌疥散、优力肤、伊维菌素,疗效均较好。用药前用温水将患处洗净,或全身用温水淋浴,除去患处脓痂,然后搽药效果更好。一般治疗2个疗程,即可痊愈。防治原则32医学课件第32页,共44页。 蠕形螨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螨。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有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和皮脂蠕形螨(D.brevis)两种。 蠕形螨 33医学课件第33页,共44页。形 态蠕形螨 成虫细长呈蠕虫状,长0.10.4mm,乳白色,半透明,环纹明显。颚体呈梯形,位于虫体前端。躯体分足体和末体两部分,足体约占虫体14,腹面有足4对,足粗短呈牙突状。末体细长,尾状。毛

12、囊蠕形螨形较细长,末体占躯体长度的2334,末端钝圆。皮脂蠕形螨略粗短,末体占躯体的12,末端尖细呈锥状。 34医学课件第34页,共44页。足体颚体末体毛囊蠕形螨 皮脂腺蠕形螨35医学课件第35页,共44页。生活史两种蠕形螨生活史相似卵 幼虫 前若虫 若虫 成虫60h36h72h60h完成一代生活史约需半个月;雌螨寿命约4个月以上。36医学课件第36页,共44页。虫卵幼虫若虫成虫37医学课件第37页,共44页。生态各期必须在人体发育;寄生部位以头面部为主,鼻部为甚;毛囊螨具群居性,皮脂螨单个寄生;蠕形螨的发育最适温度为37度;蠕形螨 以夏季寄生数量最多。1 2 3 4 538医学课件第38页,共44页。从皮脂内检出的蠕形螨虫卵39医学课件第39页,共44页。致病:蠕形螨吞食毛囊上皮细胞,引起毛囊扩张肿胀(毛囊肿大,皮肤粗糙);可引起皮肤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真皮层毛细血管扩张(痤疮,酒糟鼻);可引起皮脂腺分泌障碍或分泌旺盛(脂溢性皮炎);虫体携带病原体而继发感染(毛囊炎)。40医学课件第40页,共44页。肿大的毛囊1、毛囊2、汗腺41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