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生死观课件_第1页
中国人的生死观课件_第2页
中国人的生死观课件_第3页
中国人的生死观课件_第4页
中国人的生死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人的生死观第1页,共23页。活着要庆祝生日,死了要过期数,头七、三期、五期、百天、周年、三年、五年、十年等。生死人生大事第2页,共23页。研究对象主要通过研究儒释道教统对中国人生死观产生的影响,来说明中国人的生死观念。第3页,共23页。儒家生死观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道出了儒家对生死问题的基本态度。在人活着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弄清如何活着的道理,懂了活着的道理,死的道理也自然会清晰。第4页,共23页。从表面上看甚至对这个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但实际上,儒家学说作为在整个中华民族漫长发展的历史中最主要的一种思想形式,对国人产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儒家对社会生活对人伦的广泛关注恰恰是对生死问

2、题理性感悟的结果。这种感悟使得儒家学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成为促进中国社会稳定发展,教化百姓、影响人心的重要思想。儒家的这种理性的生死观,既让人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又使人保持精神上的宁静、平和,不为死亡的降临所烦扰。而这些恰恰是浮躁、喧嚣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所缺失的。第5页,共23页。(一)对必死命运的平静接受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生命的长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人生在世,只要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则生事已毕,虽死无憾,这实际上是以闻道的人文精神消除了对死亡的焦虑。第6页,共23页。(二)家庭亲情的陪伴可以弱化死亡的痛苦儒家对死亡超越的途径有三:生理性生命的传承;三不朽的理想追

3、求;还有对乐生安死的理解。在对死亡的理解上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最基本的大众选择就是通过生命的传递,可以把后代的成长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续,视为生活的继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对死亡的恐惧。第7页,共23页。儒家最注重的就是人伦关系,重视个体在世间为家庭家族尽了多少义务。每个人的死亡过程如果都在亲人尤其是后代的陪伴下经历,对当事人将是个极其大的安慰。因为在临终前,如果是亲人在旁边,对自己在人生曾经的生命轨迹是个直接的彰显。情感的表达能醒目地传达给将逝之人。亲人的悲痛尽管引发对生命的留恋,但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无声慰藉。表明自我在人生旅程中存在的情感收获。这种感受实际上来自人类最原始的目标和动力通过宗族的延

4、续、精神的不死,让子孙代替自己“活”下去。既然有后代子孙替自己活下去,那么我目前的死亡状态只是暂时的离开。生命还将通过血脉的传承继续下去,永无止息。生命通过血缘的绵延其实一直都在进行,由子孙后代的延续而感知自己的血脉流传,自己并没有真正的完全消失,还在人间继续自己的生命。因此,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死亡的痛苦获得了某种缓和。第8页,共23页。(三)超出个人生活层次,摆脱死亡恐惧如果人们超出个体生活的限宥,立于生命存在普遍性的基点,那么,面对死亡,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和恐惧。在儒家看来,除了生活层面的物质性生命,人还有精神生命文化生命。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则在面对必死的人生结局时,刻意于追求“杀生

5、成仁”舍身取义”,或者去求得“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认为崇高之道德品格、伟大之功业、完美之诗文可以传之后世,个人之生活虽然中止了,而生命却借助于立德立功立言的中介永恒且不朽了。由此,他们便在精神上超越了死亡,可以在临终前消解死亡的恐惧与痛苦,如文天祥就义前留下的衣带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从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是精神超越死亡的真实写照。第9页,共23页。(四)复归天地,死而不亡死亡只是个人的生活的中止,而非生命的终结。儒家讲:“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太虚不能无气,气

6、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正蒙太和篇)。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和万物一样,生死只不过是气的变化形态,人的生命是宇宙这个大生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个人之亡,意味着着复归于气,人的生命回归于宇宙的生命洪流之中,参与到整个宇宙大生命的创生过程中去了,从而趋于永恒,并没有真正的消亡。第10页,共23页。庄子的生死随顺观庄子力图透过生死的现象之异而揭示其本质之同,力图超越一般人乐生恶死的生死情怀,在老子高扬“生”的价值之后,转而深究“死”的价值,并通过对死亡价值的挖掘而使人生死通达、生死释然,从而启示人们以一种随顺的态度对待生死问题。第11页,共

7、23页。(一)生死物化。庄子将人的生命现象看作宇宙自然中的一种物质现象,生命现象中的生死之变也仅仅被视作一种物质之变。在他看来,生命形态从生到死或从死到生,都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化而已,这就像活人的形体有健全者、也有残疾者一样,生死之异与形体之异一样,在本质上都只是物质形态之异。天道篇说:“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宗师说:“(道)特犯人之形而犹善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善天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这是说,宇宙万物都是“道”的不同表现形态,人是其表现形态之一。第12页,共23页。(二)生死命定。庄子认为

8、,生死作为一种物化现象,究竟什么时候化而为生,什么时候化而为死,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有多长,生死大限是多少,这一切都不是人自己所能决定得了的,而是有一种客观必然性在起作用所谓“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第13页,共23页。(三)生死一体所谓生死一体,其一是指生死不可分割,有生则有死,有死则有生,生死相互依存,首尾相连,构成生命的完整过程,任何一个生命都不可能只有生没有死或只有死没有生。知北游:“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有待”即是相互依存,生依赖于死,死依赖于生,生死因此而结成一体。其二是说生死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这就是“气”;又有相同的终极根源,这就是“道”。相对于。道”或“气”来说,生与死只

9、有形态之异,没有本质区别,所谓“万物一府,死生同状”。第14页,共23页。(四)生死为徒所谓生死为徒也就是生死相转,它们是生命体在其运动流逝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阶段,生为生命之始,死为生命之终。但生死物化是一个“始卒若环”的无限循环过程,死既是整个生命现象之某一段行程的终点,又是其下一段行程的起点,生转化为死,死又转化为生,生死总是相互转化、互为邻徒的。第15页,共23页。(五)生死俱善在庄子看来,对每一个体生命来说,生有生的意义,死有死的意义。尽管乐生恶死是人之常情,但从一定意义上说,死比生更轻松。他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口肤“。这是

10、说,人生天地间,大地赋予形体使我有所寄托,赋予生命使我操劳,赋予暮年使我安逸,赋予死亡使我安息。所以,以我活着为乐事,也就应该以我死去为乐事。第16页,共23页。(六)生死顺化庄子认为,既然生死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既然生必然要转化为死,死也要转化为生,既然生有生的意义,死也有死的价值,那么人们对生死的态度就应该是坦然地面对它,安然地顺从它。在庄子看来,生是时机,死是顺化,人只有能够坦然地随顺生死之化,才算是真正领悟了生命的真谛。第17页,共23页。(七)生死通达。”在庄子看来,真正能通达生死之理的人很少,常人都不免为生死之变所动而产生悦生恶死之情,只有窥透人生之究竟、达到人生极高境界的人,才

11、能做刘这一点。要达到通达生死的境界就必须超越个体生命的生死现象本身,站在宇宙大化的高度来观照生死将个体的生死之变纳入宇宙的大化流行之中。第18页,共23页。佛教生死观由于众生不能直接体悟本无生死的寂灭心性,而乱起种种妄想、颠倒、执著,导致了迷惑、造业、受报,轮回生死,受尽苦厄,无有了期。因此诸佛菩萨,以及历代祖师大德们,秉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愿力,运用方便和究竟的般若智慧,揭开了“生死大事”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看到了“生死”那丰富多彩和玲珑剔透的本来面目。第19页,共23页。生死是痛苦人一生下来,便是要受苦的,世界到处充满着苦难。他们认为苦难有八种,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12、、五盛阴(色、受、想、行、识)。那么造成苦的原因是什么?他们认为是集,即人们对外物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有苦。因此有种种行为和烦恼,从而处于生死轮回之中,而得不到解脱。所以要灭此种种欲望,灭苦即达到解脱,这就是佛教所说的灭。道即是实现灭苦的方式。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四谛。第20页,共23页。生死轮回佛教认为人要达不到解脱,就永远处于轮回之中。他们认为产生轮回的原因主要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指无明(愚昧无知)、行(意志活动)、识(心识、精神活动)、名色(精神和形体),六处(眼、耳、鼻、舌、身、意)、触(触觉)、受(感受)、爱(爱欲、贪欲)、取(执取)、有(思想行为)、生(来世之生)、老死。丛生在此十二环节所组成的因果链条中生生于老,轮回周无穷。处于生死轮回不已的苦海之中,丛生应该灭除产生苦果的原因,以求解脱。第21页,共23页。死后的世界只有神与形离,超脱轮回才能解脱。所以他们主张形尽神不灭。神灭与神不灭是南北朝时讨论的重要的问题,佛教认为身体虽然是有尽的,但精神可以永存,如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