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课件_第1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课件_第2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课件_第3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课件_第4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饮 酒 陶渊明 第1页,共29页。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29岁时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41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第2页,共29页。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背 景第3页,共29页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 (其五)陶渊明 第4页,共29页。1、你是如何理解“心远地自偏”的? “心远”是全诗的诗眼。“心远地自偏”说出了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可以影响人,但人也可作用于环境,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偏远。就像作者所写,虽然结庐在人境之中,但是自己不和官场来往,淡泊一切名利,就不会有仕途车马的喧闹了。第5页,共29页。2、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饮酒通过写诗人隐居南山悠闲、淡然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厌恶官场的虚伪,愿从大自然

3、中获得淡然心境的感情。即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第6页,共29页。行路难 (其一) 李白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第7页,共29页。诗仙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少年抱负宏大。天宝(742年)被召入长安,做一名文学侍臣。因与权贵不和,被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因政治集团利益,后受牵连,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逝于当途。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有李太白集。 第8页,共29页。背景: 当时,作者应召入长安已两年,但未能受到重用, “济苍生”“安社稷”的愿望无法

4、实现,使李白认识到朝廷的腐朽黑暗, 愤而写了这组诗。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是乐府旧题,多写进途艰难和离别的伤悲。李白于天宝三年(744)离于长安时,以行路难为题写了三首诗,这是第一首 , 是一首乐府体诗。第9页,共29页。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znzhs第10页,共29页。1、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比喻什么?在诗中不是写实。他心情非常苦闷抑郁,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

5、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象征手法第11页,共29页。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表达了他积极入仕的态度,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宗悫(qu)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第12页,共29页。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悲愤,但是悲愤中仍有豪迈,对理想执著追求,充满希望。第13页,共29页。己 亥 杂 诗 龚自珍 第14页,

6、共29页。 龚自珍,号定庵,浙江杭州人,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诗人。有龚自珍全集。诗风狂放不羁,体现出崭新的独创精神,代表了清诗的成熟个性面貌,被誉为古代的最后一位和近代的最初一位杰出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里程碑式的地位。第15页,共29页。龚自珍在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辞官南归。一路上,他想到哪写到哪,把杂述见闻、感想以及往事等,用鸡毛写在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 ,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背景第16页,共29页。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诗人

7、怎样的感情,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诗人以落花自喻,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是任然会关心民众的心系国家。鲜明地表达了作者以身献国的高尚情操。 今天用此来表达不畏挫折,为了美好事物勇于献身的精神。第17页,共29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第18页,共29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712770),字子美,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工部,被称为“诗圣”,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第19页,共29页。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三十五岁来到长安,本想为国家做一番事业,可是处处受到排挤,就连小儿子也活活地饿死了,这悲惨的遭遇,使他认识到了社会的黑暗,于是开始用诗歌

8、反映人民的痛苦,批判封建统治者,著名的“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也就应运而生了。 他的诗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美称,杜甫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他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公元年冬天,病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时年五十九岁。第20页,共29页。背 景 唐肃宗登基第二年,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起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常漫步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 这年秋天,一场暴风

9、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第21页,共29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 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 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秋风破屋(心情苦痛) 群童盗茅 (无可奈何) 破屋漏雨

10、(忧思不绝) 广厦庇寒( 推己及人) 写景记事 直抒胸臆第22页,共29页。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作者什思想情感?直抒感慨,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和思想上的苦痛,并推己及人,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也在此风雨中煎熬,他便顾不上“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呐喊。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宽广胸襟,抒发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第23页,共29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第24页,共29页。 岑参江陵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由于父亲早死家道中落,他从小便刻苦读书,以求出路。30岁中进士,时值西北边

11、境一带战争频繁,岑参向往建功立业,曾两度从军到西北边防军队工作,有舍身抗敌的雄心壮志。晚年迁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56岁那年,客死于成都,有岑嘉州集传世。 岑参现存诗360多首,其中以写边塞生活的诗最为出色。他曾两度出塞,边地风光,戎马生活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写出许多气势豪迈、充满报国激情的边塞诗。岑参第25页,共29页。 唐代天宝年间,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岑参在出塞的时候创作的。 背景第26页,共29页。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

12、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qiqnhnlnqingchyun第27页,共29页。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好在哪里。 “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