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记忆实验报告_第1页
短时记忆实验报告_第2页
短时记忆实验报告_第3页
短时记忆实验报告_第4页
短时记忆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短时记忆容量实验报告摘要:miller(1956)通过研究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大小为72个单位。本研究旨在通 过记忆广度法测定短时记忆的容量。用短时记忆瞬时记忆模式,记录被试作业的正确个数, 以验证短时记忆的容量。关键词:短时记忆容量记忆广度组块一、刖言短时记忆(short term memory, stm)在两种记忆说或多存贮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 被看作信息通往长时记忆的一个中间环节或过渡阶段。与长时记忆相比,无论是在记忆容量、 信息编码等方面,还是在信息提取或遗忘等方面,短时记忆都有其独特的一面。miller通过总结大量的对线性刺激的绝对判断、速知、以及即时回忆广度的实验研究, 发现被

2、试的感觉通道容量或者回忆项目的数量,也就是记忆的容量在一个很小范围内波动, 大概是72。但这个结论大多是在成人记忆语言文字材料的情况下得到的,未免过于笼统。 而对语言文字材料以外的其它类型材料的研究还不多见。本实验正是记忆材料方面出发,对 短时记忆容量的材料特点进行探索。二、方法(一)被试实验课随机分组,本组的5人、以及旁边组的5人,共10人。男生4人,女生6人。(二)仪器jgw-b心理实验台速视器单元,背景卡片1张,记录用纸两套;(三)材料写有3-13位数字的卡片三组,每组11张,共33张;写有3-13位英文字母的卡片三组,每组11张,共33张。(四)程序1、主试接通速视器电源,将开关选择“

3、on”,调节a、b视场,使两个视场明度基本一致。 “工作方式” a选择“定时”,b选择“定时”、选a-b顺序方式。“定时选择” a为1秒,b为5秒。然后b视场输入背景卡片1张。2、被试坐在速视器观察窗前,面部紧贴观察窗,指导语:“我将呈现一组数字,要求你 努力记住,当刺激消失后,立即将它默写下来。”主试在a视场逐个呈现3位数字卡片,每个 卡片呈现1秒钟。要求被试在每个卡片呈现后5秒钟将刚看到的3个数字全部默写出来。3、用上述方法将4位、5位、6位?数字依次进行实验,直至数字序列连续三次不能通 过为止。4、用上述程序测定英文字母的短时记忆广度。三、结果实验数据: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t检验:

4、四、讨论1、短时记忆的容量并不完全是处于7?2个单位中,有部分被试的数据是超出这个范围的, 被试存在个体差异。2、材料不同时短时记忆容量的大小不同:对数字材料的短时记忆容量显著大于英文字母 材料的短时记忆容量;信息量小的材料的短时记忆容量明显地大于信息量大的材料的短时记 忆。3、男生的短时记忆容量大于女生的短时记忆容量。本研究的验证了短时记忆容量的理论,大部分数据符合短时记忆的理论。但是,本研究中任存在许多的不足:由于实验过程为多组同时进行,所以实验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造成了无关变量的干 扰;本研究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不具有外推生态效度,样本量太少,且男女比例不为1:1;本研究没有将被试的知识经

5、验,以往的记忆方式对实验的影响独立出来,造成了实验结 果的混淆。五、参考文献1.彼得哈里斯:心理实验的设计与报告,吴艳红等译。人们邮电出版社,2009.2.戴维埃尔姆斯:心理学研究方法,马剑虹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陈辉:短时记忆容量的年龄特点和材料特点,天津大学报,1988 (4).4.王晓丽、陈国鹏:短时记忆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2002,25 (5).5.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6.刘旭峰、王小英、陈足怀等:不同刺激属性的短时记忆,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7, 18(5).篇二:短时记忆实验报告.doc短时记忆(杨一鸣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

6、院心理1102班041000)摘要:本实验以抽象图片和具体图片为实验材料,以山西师大心理系11级36名学生进 行短时记忆测试,用再认法研究短时记忆的保持量。实验目的在于学习短时记忆的研究方法, 并通过实验验证其结果是否与前人得研究相符。实验结果表明:抽象图片与具体图片之间再 认正确率差异显著,不同性别之间的再认正确率差异不显著。性别与图片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短时记忆再认法 性别抽象图形具体图形1引言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简称stm,亦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或电话号码式记忆, 是个体对注意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操作的过程。短时记忆中被试对项目的提取有三种方式:平 行扫描、

7、自动停止序列扫描和完全系列扫描。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在5秒到20 秒钟,不超过1分钟。一般人的短时记忆的广度平均值为72个,近年的研究表明,记忆广 度和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无关联的数字、字母、单词或无意义音节,短 时记忆广度72个,超过这一范围记忆就会发生错误。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有意义、有联系的 并为人所熟悉的材料,记忆广度则可增加。通过对信息的编码、再编码,以及适当扩大块(chunk) 的信息来增加记忆的广度。西蒙(h.a.simon) 1974年以自己做被试的实验表明:他能立刻正 确再现单音节的词和双音节的词都是7个;三音节词是6个;由2个单词组成的短语只能记 住4个

8、,更长些的短话只能记住3个。他认为把短时记忆的广度说成7个,从大体上说是对 的。短时记忆具有意识性。在短时记忆中,言语材料信息基本上以言语听觉形式进行编码, 动作和空间形象信息基本上以视觉形式进行编码。短时记忆的内容如经复述、编码,就进入 长时记忆。研究短时记忆的方法有顺序再现法、自由再现法、再学法和提示法等,方法不同结果可 能会有差异。其中,再认法(recognition method)把认识过的旧刺激和没有认识过的新刺 激一起呈现给被试。如先给被试依次呈现20张图片,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把20张新图片, 与已呈现过的图片混合起来呈现。要求被试对旧刺激作“是”反应,对新刺激作“否”反应, 测量

9、对旧刺激的反应率。一般用保持量(maintenance dose)和正确回忆百分数来反映短时记忆的能力。保持量 =(正确再认数一错误再认数)/总数X100%,(总数=新图+旧图。正确再认是指对旧图片 再认为“旧”和对新图片再认为“新”;错误再认是指对旧图片再认为“新”和对新图片再 认为“旧”)。影响短时记忆保持量的因素主要有:实验材料的长度、材料的性质(字母、词、图片等) 回忆方式(再认比再现好,自由比顺序回忆好)、延迟时间和个体的身心状况(情绪、疲劳等)本次实验即用再认法研究范式,通过对新旧图片的判断再认,计算其保持量,讨论影响 短时记忆的因素,并验证是否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符。2实验程序2.

10、1被试山西师范大学心理系大二本科生36人,男性5人,女性31人,平均年龄21岁,视力或 矫正视力正常;均为自愿参与实验。2.2仪器和材料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材料:抽象图片50张,其中25张作为“旧”图片先呈现,另外25张作为“新”图片; 具体图片50张,其中25张作为“旧”图片先呈现,另外25张作为“新”图片.2.3实验程序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对 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双击“电脑实验”打开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 验台主界面。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短时记忆(图形再认)”,右边呈现实验说明

11、。单击“进 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练习等,也可以单 击“开始实验”按钮直接进行实验。进入实验,屏幕先依次呈现25张图片,被试只看并牢记,不作反应。呈现完毕出现指 导语,告知被试下面将随机呈现50张图片,其中25张是前面见过(即“旧”的)其余25 张是未见过的(即“新”的)。被试要对图形做出判断,认为旧的按“+”键,新的按“-”键。 计算机记录反应时。第一次实验的指导语是:这是一个有关图片再认的实验。下面将依次呈现多张图片,请 你认真看,努力记住它们,但不作其它反应。当你明白了实验要求后,请点击下面的“开始 实验”按钮开始。第二次实验的指导语是:下面将要

12、呈现的图片中,有你刚才看过的,也有没有看过的。 请你使用1号反应盒,在图片出现后作出判断。若认为是看过的,请按“ + ”号键,未看过 的请按“一”号键。实验要做很多次。按反应盒上任意键实验就继续。实验结束,数据被自动保存。实验者可直接查看结果,也可换被试继续实验。以后在主 界面“数据”菜单中查看。3数据处理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3.1描述统计表 抽象图片具体图片男女男女mean 71.6079.0391.6093.10sd8.998.883.854.28由表3.1得到,女生的再认正确率平均值高于男生。具体图片的再认正确率高于抽象图 片。3.2.方差分析表df

13、fsig图片187.929.0001性别1171.636.123图片*性别12.670.112由表3.2得到,图片中p=0.00010.05,说明抽象图片与具体图片之间再认正确率差 异显著,性别与图片*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如图一所示。4讨论4.1图形性质对被试再认准确率的影响分析抽象图片与具体图片之间再认正确率差异显著,抽象图片的再认正确率比具体图片的再 认正确率的平均数更小,被试对抽象图片判断的再认正确率的波动更大,说明被试对具体图 片有较高的再认正确率,且判断结果更为稳定,即被试对具体图片的短时记忆更为准确。这 表明图形性质对被试的影响很大,被试在加工具体和抽象图形时投入的心理量是不同的

14、,在 同等心理量情况下,对具体图形的处理更容易些,因此记忆量更多,更准确。这一点与前人 的研究是一致的。4.2再认正确率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分析4.3影响短时记忆保持量的其他因素分析影响短时记忆最终保持量的因素包括:被试记忆组块的大小、对实验材料的熟悉性、实 验材料的长度、性质(字母、词图片等)及数量、回忆的方式(再认比再现好,自由比顺序 回忆好)、延迟时间和个体的身心状况(情绪、疲劳等)。5结论5.1被试对抽象图片和具体图片的再认正确率存在明显的差异;5.2不同性别之间的再认正确率没有明显的差异。5.3性别与图片的交互作用不显著。6参考文献郭秀艳实验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44

15、5-458.篇三:短时记忆容量 测定实验报告短时记忆容量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学习使用记忆广度法测定短时记忆的广度。实验器材:jgw-b型心理实验台速示器单元,背景卡片1张,记录用纸2套。 2.写有3-13 位数字的卡片3组,每组11张,共33张。3.写有3-13个英文字母的卡片3组,每组11张,共33张。实验步骤:主试接上速示器电源,将开关选择“on”,调节a、b视场,使2个视场的明度一致。 “工作方式” a选择“定时”,b选择“定时”、选a-b顺序方式。“定时选择” a为1秒,b为5秒。然后b视场输入背景卡片1张。被试坐在速示器观察窗前,面部贴紧观察窗,指导语:“我将呈现一组组数字,要求

16、你努力记住,当刺激消失后,立即将它默写下来。”主试在a视场逐个呈现3位数字卡片,每 个卡片呈现1秒钟。要求被试在每个卡片呈现后用5秒钟将看到的3个数字全部默写出来。用上述方法将4位、5位?数字组依次进行实验,直至数字序列连续3次不能通过 为 止。用上述程序测定英文字母的短时记忆广度。实验结果:统计被试的数字和字母的记忆广度。男女数字字母数字字母7.88 6.04 8.42 6.01实验讨论:1.根据被试的记忆广度,说明短时记忆的特点。答:短时记忆的特点是:记忆容量有限,基本上是在7加减2个组块这个范围,只能保存 少量的信息,而且信息保留的时间也不长。2.比较被试的记忆广度,分析个别差异。答:被

17、试的记忆广度受个体影响,不同的被试,短时记忆的广度也不同,但记忆的容量 基本上是在7加减2个组块这个范围,没有太大的差距。男生女生的字母的记忆广度相差不 大,但数字的记忆广度差距有点大,这或许是因为实验时注意力集中不集中所造成的。3.分析记忆材料的差异对记忆广度的影响。答: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被试(不论男生还是女生)的数字的记忆广度大于字母的记 忆广度,说明被试的记忆广度受记忆材料的影响。数字的记忆广度在79之间,而字母的记 忆广度为57之间,原因可能是,被试对数字比较熟悉(很早就接触数字,熟背数字,而且 在生活中经常要背数字,如记门牌号码、电话号码等),对数字的视觉编码比较快,而对字母 相对

18、不太熟悉;另外,因为字母的发音相对于数字的发音来说比较困难,如有些字母(如f) 的发音是2节的,而数字的发音都是1节的,所以被试对1它的声音编码相对对数字的声音编码要复杂,所以记忆材料的差异就对被试的记忆广度 产生了影响。参考文献:2篇四: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报告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报告摘要:以探究斯滕伯格的经典实验“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实验为实验目标,进一步了解这一经典实验,通过实验数据推断结果是否与经典实验一致。关键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系列扫描1、提要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 研究不仅对揭示短时记忆的规律进而揭示信息加工规律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人工智

19、能的研究有直接意义。本文论述了有关短时记忆信息 提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诸多模式(从头至尾的串行加工模式、自动 停止的串行加工模式、平行加工模式、直通一一搜寻双重模式、直通模式)进行了剖析,指 出其理论意义及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课题深化研究的思想设计。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在近几十年内始终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所谓信息提取, 又称检索,指把储存在假定的记忆系统中的特定信息取出来以 便使用(朱智贤,1989)。在短时记忆领域中信息提取研究的开先河者是心理学家s.sternberg。也正是他的研究,为本领域的深化奠基 了基础。本次实验通过测定山西师范大学22名被试对不同

20、长度识记数字的检查项目的再认,重复Sternberg著名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2方法2.1被试 山西师范大学心理系09级学生22名。2.2仪器计算机2.3程序 (1)阅读指导语:本实验为短时记忆实验。屏幕先呈现一个或几个数字(0 9)并记住,然后计算机将呈现一个字符,这时要求你判断 这个数字(0 9)之前看过。看过点击按q键;没有看过的,就用右手按p键。注意:在保 证判断正确的前提下,再进行按键反应,要求判断即快又准为好。(2)明白上述指导语后,单击“开始实验”准备实验。(3)实验结束,被试输入存放数据的文件名、被试姓名、性别和年龄等信息,输入完毕 后,按“确定”按钮,结束实验。更换被试,重复

21、以上实验。3结果数据分析3.1以不同自变量之间的差异性检验结果对反应类型与记忆集两个自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表2记忆集与反应类型两个自变量的差异性检验结果主效应反应类型(f=5.241,p=.0230.05)差异显著,表明在是反应和否反应下反应时 不同,说明了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不是平行扫描;记忆集主效应(f=6.285, p=.0000.05) 显著,表明在不同记忆集水平下反应时不同是系列扫描,反应类型和记忆集交互作用(p=.001 0.05,但是 sig只是略微大于0.05,因此可以判定correlation的值还是可靠的,因此也就是说短时记忆广度值与注意广度 值的配对还是比较合理的。paired samples testpaired samples 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