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的安全基础知识和预防_第1页
防火、防爆的安全基础知识和预防_第2页
防火、防爆的安全基础知识和预防_第3页
防火、防爆的安全基础知识和预防_第4页
防火、防爆的安全基础知识和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防火、防爆的安全基础知识和预防2022/8/4WHP 名词、术语.安全技术措施的分类1、安全技术措施按照行业可分为:煤矿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2、按照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可分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锅炉与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措施、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措施、电气安全技术措施;3、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可分为: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等。2022/8/4WHP 名词、术语.为什么要编制安全措施计划主要是为了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安全措施计划是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财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改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条件,有效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保证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的核心是什

2、么?安全技术措施的核心是安全技术措施。2022/8/4WHP 名词、术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应遵循的原则1、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2、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3、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的原则。4、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2022/8/4WHP 名词、术语.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是指为了防止事故发生,采取的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它包括: 1、消除危险源。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3、隔离(既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也可以防 止事故的扩大,减少事故的损失。)4、故障安全设计5、减少故障和失误2022/8/4WHP 名词、术语.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3、防止意外释放的能量引起人的伤害或物的损坏,或减轻其对人的伤害或对物的破坏的技术措施称为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该类技术措施是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局面,防止事故扩大,避免引起二次事故的发生)它包括 :1、隔离。隔离是把被保护对象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等隔开。隔离措施按照被保护对象与可能致害对象的关系可分为:隔开、封闭和缓冲等。2、设置薄弱环节。3、个体防护。4、避难与救援。2022/8/4WHP 名词、术语.安全监控系统的作用安全监控系统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是系统发现故障和异常的重要手段。安装监控系统,可以及早发现事故,获得事故发生、发展的数据,避免事故的发

4、生或减少事故的损失。2022/8/4防火防爆篇2022/8/4一、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及分类2022/8/4WHP 名词、术语.化学品: 是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包括天然的或者人造的。危险化学品: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坏污染环境的均属危险化学品。2022/8/4WHP 名词、术语.危险化学品分类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按主要危险特性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把危险化学品分为七类1、爆炸品;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3、易燃液体;

5、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6、有毒品;7、放射性物品;8、腐蚀品。2022/8/4WHP 名词、术语.爆炸品的特性(1)爆炸性强(2)敏感度高敏感度:热感度、机械感度、静电感度、起爆感度等决定敏感度的内在因素:化学组成、结构决定敏感度的外在因素:温度、杂质、结晶、密度等1、爆炸品2022/8/4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气体的特性:易燃易爆性扩散性 可缩性和膨胀性 带电性 腐蚀性、毒害性和窒息性氧化性2022/8/43、易燃液体易燃液体的特性:高度易燃 蒸气易爆 受热膨胀性 流动性带电性 毒害性 2022/8/4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一项:易燃

6、固体 :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赤磷第二项:自燃物品是指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黄磷第三项: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可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其特点是:遇水、酸、碱、潮湿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气体和热量。2022/8/4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强烈的氧化性 受热被撞分解性 可燃性 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燃性 与酸作用分解性 与水作用分解性 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作用的分解性腐蚀毒害性2022/8/46、有毒品指进入肌体后

7、,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产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2022/8/47、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品的危险特性:放射性易燃性 氧化性2022/8/48、腐蚀品本类货物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a的固体或液体。2022/8/4二、防火防爆技术基础2022/8/4WHP 名词、术语.1、燃烧的定义 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发出热和光的现象称为燃烧。它具有发光、发

8、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最常见最普遍的燃烧现象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2、火灾的定义 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一、物 质 的 燃 烧2022/8/42022/8/43、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燃烧三要素)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氯酸钾)、点火源。这三个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或持续。获得三要素是燃烧的必要条件。在火灾防治中,阻断三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2022/8/4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氧气和其它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 可燃固体:煤、木材、硫磺、金属娜、纸张等 可燃液体:汽油、酒精、苯、乙醇汽油、润滑油等可燃气体:氢气、

9、一氧化碳、乙炔、液化石油气等2022/8/4助燃物(氧化剂)凡是有较强氧化性能,能帮助和维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或氧化剂。如空气(氧)、氯气、氯化钾、高锰酸钾、过氧化物等。2022/8/4点火源(着火源)具有一定温度和热量的能源或者说能引起可燃物着火的能源,称为着火源。 如明火、摩擦、撞击、高温表面、电火花、静电、雷电、聚集的日光、强光、射线、化学反应热等。2022/8/4可能诱发火灾的情况电气设备超负荷、短路、接触不良以及雷击、静电火花、撞击火花等,可能使可燃气体或可燃物燃烧。 靠近火炉或高温管道的木板、积聚在蒸汽管道上的可燃粉尘、纤维等。某些物质接触,可能引起自燃。(黄磷、有机过氧

10、化物-能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而着火。乙炔与氯气混合、甘油遇高锰酸钾、甲醇遇氧化钠、松节油遇浓硫酸)2022/8/4WHP 名词、术语.着火 可燃物质受到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而开始的持续的燃烧现象。闪燃 这是可燃液体的特性之一,当火焰炽热物质接近易燃和可燃液体时,其液体上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阴燃 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燃烧。爆燃 伴随爆炸的燃烧波,以亚音速传播。(是火炸药或燃爆性气体混合物的快速燃烧。)自燃 可燃物质虽没有受到外界点火源的直接作用,但受热达到一定温度,或由于物质内部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反应过程所提供的热量聚集起来使其达到一定的温度,从而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根据

11、热源的不同,物质自燃分为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两种。燃 烧 的 分 类2022/8/4燃 烧 类 型闪 燃 着 火 自 燃在一定温度下,可燃液体表面所产生的蒸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产生瞬燃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当可燃物质达到某一定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发生燃烧可燃物质不需要接触火源,便能自行着火的现象称为自燃2022/8/4物质的燃烧过程 固 体 液 体 气 体溶化蒸发 蒸 发 氧 化 分 解 着 火 燃 烧2022/8/4WHP 名词、术语.闪点: 在规定条件下试样被加热到其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接触火焰时,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燃点

12、: 在规定条件下试样被加热到它的蒸汽能被接触的火焰引燃并燃烧不少于5秒似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不用任何辅助引燃源而达到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自燃点。火灾的基本概念及参数2022/8/4典型火灾的发展规律2022/8/4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建规(GB50016-2006)分五类甲类(火灾危险性的特征有6点) 闪点28的液体。(丙酮闪点-20 、乙醇闪点12 ) 爆炸下限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气体的固体物质。【气体丁烷1.9%、甲烷5.0%;固体物质碳化钙(电石)遇到水发生反应产生爆炸下限10%气体乙炔(电石气)2.8%】

13、2022/8/4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硝化棉、黄磷) 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金属钠、金属钾)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氯酸钾、氯酸钠、)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五硫化磷、三硫化磷等 ) 2022/8/4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特征有6点) 闪点28至60的液体。松节油闪点35、异丁醇闪点28 爆炸下限10%的气体。如:氨气、液氨等。 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如:重铬酸钠、铬酸钾 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如:硫磺

14、、工业萘 助燃气体。如:氧气、氟气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 自燃的物品。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建规(GB50016-2006)分五类2022/8/4丙类(火灾危险性的特征有2点) 闪点60的液体。(糠醛闪点75、环己酮闪点63.9、苯胺闪点70、动物油、植物油、沥青、机油等) 可燃固体。天然橡胶及其制品。(化学 、人造纤维及其织物,天然橡胶及其制品)丁类难燃烧物品 (自熄性塑料及其制品等)戊类非燃烧物品 (钢材,铝材,玻璃及其制品;不然气体,石膏及其无纸制品)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建规(GB50016-2006)分五类2022/8/4WHP 名词、术语.三、火灾的分类 按

15、物质的燃烧特性,火灾分为6类(GB49682008)。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3、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2022/8/4WHP 名词、术语.三、火灾的分类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镁合金、锆火灾等。5、E类火灾带电火灾。 指带电物质燃烧的火灾。6、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燃烧引起的火灾。2022/8/4WHP 名词、术语.A类火灾:选用水、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B类火灾:选用干粉、泡

16、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应选用抗溶性灭火器。C类火灾: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D类火灾:灭火器材应由设计部门和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协商决定也可选择粉状石墨灭火器、专用干粉灭火器,也可用干砂代替。E类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F类火灾:应选择动植物专用灭火器。 2022/8/4常用灭火器适用范围2022/8/4WHP 名词、术语.五、灭火的基本原理根据灭火的基本条件,任何可燃物产生燃烧或维持燃烧都必须具备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因此火灾发生后,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灭火的基本原理可归纳为4种:冷却灭火法-

17、降温法 窒息灭火法-缺氧法 隔离灭火法-移走搬离法 化学抑制灭火法-化学中断法2022/8/4WHP 名词、术语.1、灭火的基本措施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燃烧的3个条件同时存在、相互作用,所采取的基本措施 控制可燃物 隔绝助燃物消除点火源(防火的基本措施)阻止火势蔓延(防止形成新的燃烧条件) 2022/8/4WHP 名词、术语. 2、人体着火处理方法1.立即在地上打滚熄火。2.酌情用水或其它灭火物质熄灭。3切勿乱跑或用手去扑打。2022/8/43、扑救化学品火灾注意事项灭火人员不应单独灭火;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的安全。2022/8/44、扑救火灾的

18、原则边报警,边扑救;先控制,后灭火;先救人,后救物;防中毒,防窒息;听指挥,莫惊慌;2022/8/4WHP 名词、术语.六、建筑灭火器的配置 建筑灭火器的配置主要依据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灭火有效程度、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设置点的环境温度、使用灭火器人员的素质。 一般规定: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 2022/8/4 消防的基本规定 (1)灭火器配置要求 厂房:甲、乙类251只,丙类301只,丁戊类501只。库房:甲、乙类301只,丙丁戊类501只。配电房:101只。 (2)其他要求 安全出口一般不少于2个,疏散楼梯宽度不少于1.1米

19、,疏散门的宽度不少于0.9米。 甲、乙类仓库禁用普通日光灯照明,门窗玻璃要用花玻璃。 电力架空线与建筑物的水平距离,是其电线杆高度的1.5倍(甲、乙类)或1.2倍(丙类)以上。2022/8/4WHP 名词、术语.初起火灾扑救的方法和原则 1)断绝可燃物;2)冷却;3)窒息;4)扑打;5)断电;6)阻止火势蔓延。 火场人员疏散及逃生路线 1)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设施逃生; 2)不同部位、不同条件下人员的逃生方法; 3)自救、互救逃生; 4)火灾逃生时的注意事项。2022/8/4企业单位防火检查的内容1.火灾隐患的整改及防范措施;2.疏散通道、标志、应急照明;3.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4.灭火器;5

20、.违章用火用电;6.消防知识掌握情况;7.防火防爆措施落实情况;8.安全标志的设置、完好、有效情况。2022/8/4WHP 名词、术语. 1、爆炸的定义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为爆炸。二、物 质 的 爆 炸2022/8/42、爆炸的特征爆炸过程高速进行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多数爆炸伴有 温度升高 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的物质遭到破坏 爆炸最主要的特征是爆炸点及其周围压力急剧升高2022/8/43、发生爆炸的主要因素温度 压力 爆炸物的浓度 着火源2022/8/44、爆炸的三种形式1)核爆炸:指由核反应引起

21、的爆炸,如原子弹或氢弹的爆炸。2)物理爆炸:物理爆炸前后,只发生状态变化,物质的化学成分及性质均不发生变化。3)化学爆炸:指由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爆炸。化学爆炸的主要特征是,反映速度极快,放出大量热量,产生大量气体。2022/8/4 常见的爆炸 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有物理性因素如状态、温度、压力等变化而引起的爆炸物质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是压力急剧上升而引起的爆炸 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 化学成分均不发生变化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爆 炸 性 混合 物 爆 炸 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 化学成分均发生了根本变化压力容器、气瓶、锅炉等超压发生的爆炸爆炸所需热量是由爆炸物体本身分解产生燃烧反应。爆炸时

22、伴有燃烧反应,燃烧所需的氧是由本身分解时供给,所有炸药均属此类。可燃气体、蒸汽、薄雾、粉尘或纤维状物质等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比例遇火源引起的爆炸。2022/8/4(1)按照爆炸扩散传播速度分类1、轻爆:爆炸传播速度为每秒数10厘米数米的爆炸过程。2、爆炸:爆炸传播速度为每秒10米数百米的爆炸过程。3、爆轰:爆炸传播速度为每秒1000米数千米的爆炸过程。2022/8/4(2)化学爆炸按爆炸时所发生的化学变化的不同分为3类1、简单的分解爆炸。引起简单的分解爆炸再爆炸时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爆炸所需的热量是由爆炸本身分解时产生的。属于这一类的物质有叠氮铅、乙炔银、碘化氮等。这类物质受到震动即可引起爆炸。

23、2、复杂分解爆炸。这类爆炸物质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低。所有炸药的爆炸都属于这一类。这类物质爆炸时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要的氧是由本身分解产生的。3、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所有可燃气体、蒸气及粉尘同空气(氧)的混合物所发生的爆炸均属于这一类。在化工生产中,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能性很大。物料从工艺装置中,管道里泄漏大厂房里,或空气进入有可燃气体的设备里,都有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便会造成事故。 I)气体混合物 II)蒸汽混合物 III)粉尘混合物 IV)遇水爆炸的固体物质2022/8/4(3)爆炸的危害直接的破坏作用 (爆炸后碎片飞裂)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冲击波产生震

24、荡作用)造成火灾(点燃爆炸后泄露的可燃材料)2022/8/45、爆炸极限(LEL) 爆炸极限是表征可燃性气体、蒸气和可燃粉尘危险性的主要参数。当可燃性气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或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遇到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通常用体积百分数表示)爆炸下限: 爆炸混性合物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爆炸上限: 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 2022/8/4部分易燃气体或蒸汽的爆炸浓度范围(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越宽,爆炸下限越低越危险 !2022/8/4(1)影响爆炸极限的主要因素爆炸极限值不是一个物理常数,它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1.原始温度(爆炸前系统的温度)爆炸性混合物的原始温度越高, LEL扩大,即爆炸下限降低 ,上限升高。压力升高,LEL扩大,压力降低,LEL 缩小,当压力降至一定数值时,爆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