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文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_第1页
【海外华文文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_第2页
【海外华文文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_第3页
【海外华文文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_第4页
【海外华文文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外华文文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绪论部分海外华文文学概论1、海外华文文学生成原因海外华文文学的作家绝大多数是从中国移居海外的华人,在他们进行文 学创作时,他们体验着异域文化与本族文化的对比,他们在异域生存面 临种种挑战,于是他们提起笔进行文学创作,他们采取文学创作的方式目的:(1)思乡抒怀:如野生植物、春天,遂想起(2 )记录生存现状:如野生植物、春天,遂想起(3)感受异国文化:如伦敦爱情故事逐渐地,创作作家越来越多,作品也越来越多,进而成为一定的文学现 象,故而生成了海外华文文学。2、海外华文文学定义海外华文文学,是指中国以外其他国家、地区用汉语写作的文学,是中 华文化外传以后,与世界各种民

2、族文化相遇、交汇开出的文学奇葩。3、海外华文文学主要特征 内容梗概:我是个混血,拉仔种,父亲从小就看不起我,在唐山有妻儿, 这里的女人不过是个陪宿。吃饭我和印代从来不能上桌。二十五年后父亲撇下这里的家回了唐山。我出去华人学校上学,看不起 母亲,担心被同学歧视。上学工作后再也没有回去看过母亲。婚后有了 孩子才想起母亲,回来已经晚了,母亲去世。小说中凸显了华人的大种族主义,华人对其他土著的种族歧视。即使是 父子之间都不可避免。作为混血的我处境尴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伊班 身份。婚后生子才得以回味母亲对自己的关爱。细节:阿爸一向就处处显得比我和印代优越。吃饭时,他一个人在桌上 开饭。我和印代却坐在桌子

3、脚边的草席上,匍匐着匐着铁盘内的食物。 我不止一次要上那桌子,阿爸却一再把我喝住:下去,下去,跟你印 代吃去,弄得一桌子饭粒,脏死了。中学期间,打篮球摔断手臂,印代得知赶了两天的路来看我。我居然不 愿意她在宿舍多呆一分钟,也不愿承认是自己的母亲,因为她属于异族。然而在父亲离开后,所有的生活费用都由母亲负担,母亲善良的心全部 寄托于我。(5)李永平拉子妇,生于马来西亚,现居台湾拉子妇(1968成稿,1972年出版)原名土妇的血,是李永平 在台湾文坛初试啼声之作。选择马来西亚砂捞越地区的达雅族妇女作为表现对象,小说背景的书写 也让台湾文坛感受马来亚的异域热带风景画。拉子:是东马华人对达雅 族人的称

4、呼,充满了轻蔑与歧视。小说内容:一个异族女子如何在华人家庭中失语并度过一生的故事。叙 述人我的三叔不顾家人反对,执意娶了拉子妇回来。在充满嘲谑的 眼光与气氛下强行将她拉入家庭结构中,在中国色彩浓厚的传统家庭中, 拉子妇受尽侮辱与歧视。而后三叔另娶唐人女子,将拉子妇及其所生的 三个子女送回森林长屋中,拉子妇委顿而死。小说的关键:高贵的华人家庭对待拉子妇的态度三叔的改变我 与二妹对拉子婶感到的同情与愧疚异族通婚中最大的焦虑是对“种”的纯正性的维护在马来西亚的现实情境中,族群身份与族群认同总是联系在一 起,这与血统纯正与文化纯正的意识纠缠在一起,异族他者要获得族群 内部的认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

5、文荣,2001 )拉子婶在进入唐人家庭之后,表现出强烈的自卑感。虽然能讲唐人话,却掩饰不了其种族带来的地位差异。行为举止小心翼 翼、慌慌张张、红着脸回答、低声回答等表现。拉子婶也跟大家急促 地笑着,但她的笑容难看极了,倒像是哭丧着脸一般”拉子婶这个角色代表着一种怯羞、卑微、哑静、被动、消极的特质。而华人家庭在接纳拉子婶时表现十分粗暴。刚从中国来到砂捞越的祖父 暴怒,要赶走儿子。听说三叔娶了一个土女,赫然震怒,认为三叔沾 辱了我们李家门风。我还约略记得祖父坐在客厅拍桌子、瞪眼睛,大骂 三叔是畜牲的情景。她婢之间的轻视;喂奶、吃饭;吃呀就大大 口的扒着吃,塞饱了,抹抹嘴就走人,从没见过这样子当人家

6、媳妇的, 拉子妇摆什麽架势文化冲突在拉子妇敬茶的那一幕表现得最为激烈 对外族文化入侵的焦虑,同时也因为需要顽强抵抗和拒绝外来人的“闯 入”而采取的行为。老祖父泼茶的举动呈现出华族文化内部对维持根性 传统的强大内蕴。第二天早上,祖父出来了。他板着脸坐在大椅子里,闷声不响。大人都 坐在一旁,一点声息也没有。拉子婶站在妈身边,头垂得很低,两只臂 膀也下垂着。她的脸色好苍白,拉子婶慢慢地走向茶几,两只腿隐 隐地颤抖着。她举起手一手也在颤抖着一很困难地倒了一杯茶,用盘 子托着,端到祖父的跟前,好象说了一句话(现在想起来,那句话应该 是:阿爸,请用茶),祖父脸色突然一变,一手将茶盘拍翻,把茶 泼了拉子婶一

7、脸.祖父骂了几句,站起来,大步走回房间去.大家面面 相觑,谁也不作声;只有拉子婶怔怔地站在大厅中央。多年彳麦听妈 妈说,当时祖父发脾气是因为三婶敬茶时没有跪下去。作者李永平对拉子妇表达了同情和怜悯,于是通过两个家族的年轻Y我和二妹来呈现这种情感。二妹在信中很激动地说:二哥,我现在什都明白了。那晚家中得到拉 子婶的死讯,大家都保持缄默,只有妈说了一句话:三婶是个好人, 不该死得那麽惨。二哥,只有一句怜悯的话啊!大家为什麽不开腔? 为什麽不说一些哀悼的话?我现在明白了。没有什麽庄严伟大的原因, 只因为拉子婶是一个拉子,一个微不足道的拉子!对一个死去的拉子妇 表示过分的哀悼,有失高贵的中国人的身份啊

8、!在砂劳越,我们都唤土人拉子。一直到懂事,我才体会到这两个字 所带来的轻蔑的意味。但是已经喊上了,总是改过不来;并且,倘若 我不喊拉子,而用另外一个好听点、友善点名词代替它,中国人会感到 很别扭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大伙对小时候的胡闹都感到一点歉意。尤其是二妹 我和其他的男孩子又何尝不是有同样的想法,只是身为男人,不好说出 口罢了。我和二妹已经见到了梦寐以求的三婶。我看看二妹,我明白她的心意。 她恨不得立刻便去向三婶说,我们对不起她,我们爰护她。可是我们之 问到头来谁也没有开口。可怜的二妹,每一次她总是说:这回我一定要说了,不然会憋死我的 可是每一次她总是说不出口我们何止不知怎样开口,我们后来还

9、怕见到三婶的身影。那一个笼罩着我们两兄妹心头的阴影日渐扩大,迫使我们呐喊我和二妹却没有这个勇气,而且连呐喊的力气也没有。二妹哭着说:她那麽爱我,我却一直没有对她说我爱她。”谁叫她是个拉子呢?我冲口说出这句不该说的话,它伤了二妹的心。 但是,这是一句最实在的话:谁叫她是个拉子呢?同情和愧疚并无济于事,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这种种族隔绝和歧视没有 任何的改变。拉子和唐人之间的距离遥远而真实。三叔起先执意与拉子妇成亲,表现出一种大无畏的反抗精神。然而为何 他会改变?或因拉子妇因生育而色衰?或者因为三叔年纪越大种族成见逐渐复活? 还是因为拉子妇天生贱种,怎好做一世老婆?甚至连自己的三个孩 子都不要蠢东西、

10、半唐半拉的杂种子,人家看了就吐口水,送 他们一起回了森林长屋。期间所体现出来的纯种/野种、城镇/森林、野蛮扃贵的对立。纯粹中国性的本质恐怕离不开种的血缘坚持,不论是宗族的“种 或民族的种。因而异族通婚,尤其与森林的野种的结合, 就是对中国性的伦理体系最大的挑战。拉子的天生贱种源於大 中国情结的视野。尽管海外华人都已身处异域,但中国性的坚守,始终 有着强烈的排他性。故而,拉子最终的出路只能遣返森林。作者通过一个拉子妇的故事,来展现马来西亚各式复杂的族群关系:种 族歧视与迫害。作者并不仅仅是要指出华族对达雅族人的歧视,同时也 要思考作为弱势群体的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处境。在艺术手法上该小说显得一般,语

11、言浅白,但在当时他写出了南洋风光, 较有特色。I龙吐珠和拉子妇共同的主题:汉族对异族的俯视态度;第二代华人对自我的反思 形象学1对异国形象或描述的研究,就是形象学。这是一种跨学科的反 思。由法国比较文学家让玛丽卡雷首先倡导后来被法朗索瓦基亚重新 提出。与人种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工作相交汇的一门学科。 文学形象就是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运作过程中对异国看法的总 和。一切形象都源于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 中,即使这种意识是十分微弱的。形象即为对两种类型文化现实间的差 距所作的文学的或非文学的且能说明符指关系的表述。我注视他者, 而他者形象同时也传递了我这个注视者、言说者、书

12、写者的某种形象。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北大出版社2001年。萨义德东方学绪论。东方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在大部分的时间里, the orient (东方)是与the accident(西方)相对而言的,东方 学的思维方式即以二者之间这一本体论与认识论意义上的区分为基础的。正是由于东方学,东方过去不是现在也不是一个思想与行动的自由 主体。东方学是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6 )黎紫书烟花季节原名林宝玲,马来西亚人。周笑津与安德鲁,相识于英国,亲近感却是超越了说汉语的人。同样来 自热带雨林,虽然一个是马来人一个是华人,但他们相爰了。面临回国, 两人在机场分开,从此陌路。安德鲁成了政客,笑津

13、成了家庭主妇。笑 津离家出走,去看那一场似乎为她而举办的全民烟花表演。爰情的凄美, 相爰却不能在一起,马来亚种族隔绝的现状。马来亚华人文化认同的特殊和复杂。笑津、父亲与丈夫的认同各自不同。记忆与现实的穿插、意识流、断裂的叙述语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因为种族、宗教的隔离而被迫分开。在英国两人 是乔和安德鲁;回到马来西亚是周笑津和阿卜杜奥玛。一个出走的故事。小说的开始,笑津作为一个女人再次出走。高中会考 后,考得不理想不想回家,独自乘火车离家出走,在两年前与同学曾到 过的海滨旅舍躲了一晚。离家去英国留学是一种出走,虽然害怕那里的 气候,最后却不舍得回国,因为爱情。她与安德鲁的30天出走。作为 母

14、亲和妻子的她再次坐火车旅行,是为了看烟花表演,因为那个人剥橙 子的手法唤醒了内在没有消失的爰。因此,小说情节在时空中转换,随 着数次旅行渐次清晰笑津和安德鲁的爰情,笑津的性格。小说的叙述也是如此不稳定,忽而过去,忽而现在,充满断裂却又如此持续地缝合她 个人的历史。黎紫书:尽量在文字、风格、题材上切近马来西亚,与留台作家区别。(7 )亚蓝的英治吾妻,菲律宾培叔,英治(唐山原配),宾娜(黑番婆) 培叔来到菲律宾30年没有回去过,在菲律宾辛苦奋斗,经历悲惨。但 仍不忘家人,每年寄钱回家。菲律宾入境放宽,英治要来看培叔。培叔 一再反对。一方面舍不得钱,另一方面也不愿意两个妻子见面。英治在 大陆独自抚养

15、儿子,赡养老人,含辛茹苦,等待丈夫,未老先衰。强行 到菲,遭到老公的责骂。看到培叔对黑番婆好,内心不平不甘,最后凄 然离开。宾娜当地人,在培叔艰难时嫁给他,同甘共苦,现在境况转好, 自然不愿与人分享。小说写出了出洋打工者培叔、留守家园的英治和当地黑番婆宾娜各自的 苦楚,突出了早期华人移民在异国奋斗的艰辛。作者并不刻意批判某人, 只是将此状态呈现出来。小人物的悲哀。表达作者对为生活和现实所苦,分离几十年的“番客”夫妻相逢时的尴 尬痛苦深表同情。(8)黄锦树死在南方流泪的树鱼骸(9)钟怡雯小女生垂钓睡眠,广东梅县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川I垂钓睡眠以细致、感性的语言呈现一个失眠者对睡眠的渴望,面对 安

16、眠药的诱惑,对失眠者群体的同情与领悟。具有知性散文和女性散文 的共同特点: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灵性且带有温情。小女生写猫伙伴,感情细腻,动人。具有知性散文和女性散文的共 同特点: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灵性且带有温情。I东南亚化文文学的文化母题:(1)“望乡:乡愁主题在东南亚华文文学中常见;回唐山,对故土 对中国的留恋(2)异族交往:俯视歧视;和谐沟通第三章北美华文文学9、北美华文文学的主要特征P140(1)移植性:台湾留学生赴美,本质上是移植的文学。其一,从发生 学角度,这一文学的出现在北美没有太多的传统积累,是中国台湾、大 陆向北美的进发而移植到北美大陆的;其二,从这一文学发展过程看, 文学的移植

17、在代代留学生和移民中延续。北美华文文学中的作家几乎都 是第一代移民而极少波及第二代移民。(2)跨国度存在:作家虽然身在北美从事创作,但他们的作品却主要 发表在台湾(80年代后还包括大陆),他们的创作实践和文学活动参 与了中国大陆文学和台湾地区的历史进程。(3)“双重性与流动性:双重性指许多作家在没有去北美 之前已经颇有成就,到了北美后继续创作,有大量作品问世。他们的作 品既曾经属于中国台湾文学(或大陆文学),后又位列于北美华文文学.流动性是指作家的生活地点在北美及世界上其他地区之间变更流动, 因此他们的作品对北美华文文学的介入和参与不可能自始至终,而具有流失性和回流性同在的流动性”。(4 )表

18、现文化冲突:留学生萌在留学时所面临的不可避免的文 化冲突,在这些留学生作家的笔下得到充分而又持久的表现。留学生 内心的文化大战。(5 )“中、融汇:中国文学传统为核心基础,吸收采纳西洋文学的思想、观念和手法。对中西文学的双重接纳和有机融汇终使其成 为海外华文文学中最有成就的部分。u北美华文文学典型主题:故国回望主题生存困境主题异族交往主题同胞互看主题10.美国排华法案加拿大人头税(1) 1882年美国颁布排华法案,禁止华人移民入境。(1)故土性(故乡性):展现中国经验与世界性的结合回望故土,失根漂泊,回归的渴望:余光中乡愁云鹤野生植物文本中体现对中华传统的固守:龙子齐人老康(2)融合性,沟通中

19、外文化异族交往、生存困境等题材的写作语言的混杂性出世仔、番仔婆艺术技巧上的学习欧美华文文学(3)本土性:融入异域文化对当地景观、民族风俗、价值观、审美观、语言、服饰等方面的表现。语言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德士、巴士、波立(警察)、沙越哩(你好)、 娘惹(侨生女子)等。4、中国意识指什么,有何具体表现(1)海外华人的“中国意识”中国意识涵盖所谓的爰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 祖国、传统、炎黄文化等词语群所包含的意义。背景:该法案是针对大量华人因中国的内部动荡和有机会得到铁路建设 工作而迁入美国西部所作出的反应。它是在美国通过的第一部针对特定 族群的移民法。时间:1882年发布(后经修正强化)内容:

20、禁止华人移民入境、它要求每一个华人居民登记和获得居住证明, 没有证明的华人将遭到驱逐。影响:华人四处逃散出加州,前往偏僻地带垦荒、捕鱼,从事最艰苦的 洗衣、餐馆业。唐人街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以烟馆、妓院作为消遣之地。白人暴徒多次围攻各地唐人街,烧杀抢掠,要将华人赶走。到处散发“黄祸论。(2 )加拿大增加人头税时期1885-1923铁路完工后不需要华工,开始对华工增收50加元每人的人头税1900年100加元,1903年增至500加元。1885-1923年间,华人付 给加拿大政府的人头税共达2600万加元。此时华人开始转向洗衣业、餐馆、工厂、从事农业等。11、美华文学的主要作家作品:白先勇、於梨华、

21、聂华苓、严歌苓、陈 若曦、张翎、李彦等。白先勇(游园惊梦谪仙记谪仙怨芝加哥之死台北人 孽子)於梨华(又见棕榴,又见棕榴考验傅家的儿女们)聂华苓(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严歌苓(少女小渔栗色头发扶桑第九个寡妇)陈若曦(二胡纸婚)张翎(金山)李彦(红浮萍雪百合)(1)白先勇:芝加哥之死、安乐乡的一日、谪仙记、谪 仙怨、火岛之行。P113 :白先勇在芝加哥之死和安乐乡的一日中表现海外中国 人的处境和命运时,挖掘更深,思考更广,更艺术地把握了海外中国人 的社会处境和历史命运。白先勇还以他者身份回望过去,反思历史。由十四个短篇小说构成 的台北人,艺术地再现了 忧患重重的时代。“大人物中人 物和“小人物

22、大都被历史边缘化的人物,他们或从历史的创造者转 变为历史的遗忘者,或从历史的参与者变为历史的旁观者。作家从他们 身上,体现出一种浓重的孤臣孽子心态和被放逐的意识,被塑造的历史 人物和书写者本身,共同酿成了 他者的忧患。白先勇的小说世界弥漫着一种历史的苍凉感,并能通过文学艺术而不受 限于时空,以达到融汇今昔的境界。正因如此,他的台北人 成为北美华文文学在历史题材中显现他者属性的典型代表。PPT:纽约客总体而言所写的人物均没有台北人中的人物那么 深刻细描,除了李彤外,其他人物都属于白描手笔写就。人物的内心世 界呈现较少,因而有种隔阂。写出飘荡在美国土地上形形色色的中国人 情状,他们的生存境遇。李彤

23、、黄凤仪,在上海都是官宦小姐,离开中国后到了纽约成了谪仙, 被贬到人间尝尽酸甜苦辣。在上海他们是公主,到了纽约成为风尘女子。由主人成为消费品。中国人来到美国,进入西方,落魄失根沉沦放荡。黄凤仪对以往日子的迷恋:妈妈去舅妈家跟阔太太打牌;黄凤仪在纽约郊区被一栋别墅吸引 黄凤仪:吸血鬼,喜欢血腥玛丽、喜欢钱;李彤:留学生中的五 月皇后家国两失,沦落为孤儿。李彤辗转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 朋友们都结婚生子,安家落户,而李彤一直单身。象征:李彤身上颜 色的变化,从火红-紫红-绛红-黑色蜘蛛位置的变化。(2)於梨华,又见棕桐,又见棕桐,祖籍浙江镇海,1931年出生 于上海,抗战期间随家人辗转各地,19

24、48年全家迁往台湾,1953年前 往美国留学。PP115 :於梨华留学生题材小说中一再出现的受挫感与她自己的个 人经历密切相关,代表的是哪国时代所有在北美的华人的共同体验:受 挫感和分裂感。这种“融入的困难事实上成为他们生存形态的时代 标志一他们是北美社会文化中的“他者和边际人,这种他 者生存和边际人状态,使他们的内心始终处于剧烈的冲突之中。人物:牟天磊、眉立(初恋情人)、佳利(少妇)、意珊(通信恋人)、 天美(妹妹)、邱尚峰(老师)牟天磊的境况:到美国前,他朝气蓬勃倔强、任性,有时还有点野;而 十年后却变成了另一个人。他的心灵的苍老、早衰主要来源于在美国独 自“打天下痛苦的留学生生活。两边都

25、是客人,在美国无法扎根,在 台湾也是客人。没有根是这代人深深寂寞的最终根源。此后,流浪漂泊的无根一代成为 广泛流传的名词,而又见棕相,又见棕植几乎成为每个留美学生的 必读书。於梨华敏锐抓住了时代的心理特征,成功塑造了牟天磊的形象。构思与写作技巧: 小说顺着牟天磊回台后的应酬、交往、游历等行踪顺时针推进,却时时 穿插着他对已逝岁月的逆时针回忆。“断碎的时间顺序、故事中的故事,把台湾、美国、大陆三个不 同地方,现在、过去、未来三个时间,精巧地编织在一起。考验,主题:华人知识分子在美国学术圈内所遭受的歧视和不公正 待遇。批判华人知识分子的软弱无为的性格特征,自我封闭、不与外界 接触、独善其身的行为原

26、则。肯定犹太人团结、勇于斗争的精神。女性 的自我反省。梦回青河,民国时期的红楼梦,大家族的变迁和内部矛盾,人 性的反省。(3 )聂华苓,湖北应山人,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 1949年抵台湾并从事创作。桑青与桃红:一部典型的乱世流离小说。主题:困与逃。逃离家庭(抗战时期的避难)一从北平逃往台湾(躲 避共产党)从台湾流亡美国(逃离孤岛)美国流浪(逃避有 关身份的追问)。第一部:桃红给移民局的第一封信桑青日记(瞿塘峡1945年7月27日-8月10日)瞿塘峡被困:桑青 背叛母亲离家后,与朋友史丹坐船逃往内地,船搁浅被困。桑青爰上流 亡青年。日本投降结束被困境况。船上乘客:老先生桃花女

27、桑青史丹流亡青年被战争拔了根扶乩卜 雨杜甫孔明均来现身第二部桃红给移民局的第二封信桑青日记(北平1948年12月-1949年3月)北平之困:抗战胜利后回到家中,奉父母之命往北平结婚,夫家是个大 家庭,沉闷抑郁,加之北平将被解放,对未来恐慌,于是逃离。其中对 北平的革命运动有所表现。第三部第三封信桑青日记(台北1957年夏-1959年夏)台湾之困:丈夫因为挪用公款被警察通缉,一家人被迫在阁楼里隐匿。 外面世界风雨飘摇,吃人的僵尸、山上寻宝的诡秘传说盛行一时,真可 谓乱世之时,妖孽横行,这一切都象征性地隐喻了处于戒严状态下的台 湾的封闭和可怕,给人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和窒息感。桑青无法忍受阁楼 躲藏,

28、晚上在院子里行动,并且有了情人。警察发现,桑青逃亡。第四部第四封信桑青日记(美国独树镇1969年7月-1970年元月) 美国独树镇:桑青逃亡到美国,在这个自由的国度,桑青不断被移民局 官员追踪查问,仍旧受困于身份、名字和行为的意义追问中。于是她性 格分裂,桑青变成桃红,抱着无所畏惧的心态永远在路上漂泊游荡。桑青在美经历情人江一波怀孕打胎车祸有关小说的几种阅读方法民族寓言阅读法;身份认同危机阅读法;精神分析法阅读;女性主义阅 读1身份认同危机阅读法:小说选取瞿塘峡、北平、台北和唐勒湖四 个场景分别与抗战、解放战争、台湾戒严、美国的麦卡锡时代联系在一 起,反映桑青在不同时空中困与逃的人生经历。身份

29、认同的困扰:有关桑青/桃红的一体两面,李欧梵认为这是自我 认同的困扰,它所代表的正是双重个性所涵蕴的双重文化和语 言。桑青代表传统中国女性的特点,保守、含蓄、道德意识强烈,不 断自省。桃红则抛弃历史文化的重负,轻松自由地面对人生。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对桃红而言并不重要,她放弃了源头之说,而关注的 是我在哪里的空间定位。书中出现的几幅地图就是为桃红定位的工 具。桃红跨越边界,试图使自己成为国际漫游者。对未来充满期待,获 得新生后的希望。2精神分析的阅读:桃红(本我)对桑青(超我)的扼杀,本我象 征原欲动力,超我象征了道德教化。桃红不断拒斥桑青的存在,实际上 是本甥口超我的斗争,桑青还不时清

30、醒过来,反省自己的行为。这部小说的独特意义不仅仅在于它以寓言的手法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 会历史的变迁象征性地表现出来,必须强调的是作者从女性的个人记忆 出发,建立了一个观察历史变迁、民族兴亡的特定角度。桑青的经历隐 喻着一代海外中国人的命运,而桃红的无处可归则指向现代人的普遍境 遇。小说艺术特色:运用日记体形式回忆桑青的经历;选取人生的四个时空 点;象征手法的运用;混杂性较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本。I千山外,水长流:莲儿文革后去美国寻亲。母亲凤莲在40年代与美国记者彼尔成婚,父 亲在学运中受重伤,遗留圣经一本及腹中胎儿。文革中莲儿因美 帝爸爸,备受折磨,文革后一心想逃离是非窝,在父亲家乡接触美

31、国亲人,却有文化隔阂。莲儿在美留学期间,因受美国人的种种偏见极 力维护中国,同时,从母亲与自己的通信中重新认识中国历史。在沟通 中达到理解,并且也开始融入美国亲人的家庭。主题:表现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史;中美接触后产生的相互了解;中国 两代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创作特色:笔力广阔,对社会历史的把握相当准确;运用书信形式展开 历史叙述;个人成长与历史交叉。(4 )严歌苓,1958年生于上海,12岁入伍,198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 作。作品:中短篇小说(集)栗色头发、少女小渔,长篇小说:小姨多鹤、扶桑、人寰等。P132 :严歌苓在“文化认同”观念上具有开放性,其笔下人物身份包含属性:厚重、本源的“中国背

32、景,鲜活的美国背景,混杂、 新生的异质背景。这一方面使严歌苓作品消解了因为对“文化认同(身 份)的本质主义追求而引发的东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另一方面也为她 在多元文化的对接中揭示人性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舞台。更重要 的是,严歌苓在她作品中的人物身上重建了一种新的“文化认同(身 份)在文化渗透日趋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些人物已经 具有世界性的“人的身份,“文化认同”(身份)已由对本性的民族 主义的追求,转而对“杂交倾向的“拼合”认可。一种变化的、相对 主义的、新的、全球性的“文化认同”观念已经诞生。严歌苓在第九个寡妇和一个女人的史诗中,以北美华文作家的身份书写纯粹的大陆故事身在北美,

33、书写大陆,探寻人 性写作特点之一。.两大题材:移民生活”呆下来,活下去“大陆题材:人性舞台.主题:表现人性的各种状态。I主要作品分析:-)移民的特殊经历1)“失语症”或语言的错位栗色头发:对语言背后的文化的失望,中美之间的隔阂,美国人的 优越感,对其他民族的俯褥口人格的蔑视。2)异族通婚少女小渔:小渔、江伟、马里奥 假结婚获取身份,小渔对马里奥的同情与改造,边缘人之间的互助3)同胞相煎大陆妹:大陆妹到美国投奔远亲台湾人唐太太一家。做女佣,被告 诫要手脚干净,逐渐改变语言,向台湾话靠拢。被客人称不像大陆妹”。娜拉喜欢大陆妹,跟她学中文。然而娜拉头上的虱子怪到了大陆妹身上。大陆妹是个带菌者,性的象

34、征。4)扶桑:移民史的创作,开放型叙事,对话体展开,重塑华人形扶桑:弱者的宣言,善良、包容、母性 身份批评:来源于外界的压力,首先是西方的入侵导致中国人的民族意 识增强,拯救中华的理想由此生发。移民海外更敏感于自己的民族身份;二战后各国或地区逐渐经历华侨到 华人的身份变动;华侨更多民族意识,与爱国联系在一起;华人则更多 趋向落地生根,与居住国紧密关联。在海外用汉语写作也是一种中国意识的体现。(2 )文学中“中国意识”的表述对乡土中国的书写:思乡、故土回忆、家园记忆、童年忆往等。个人性的故乡图景:有的是作家记忆中真实的故土,有的则是父辈 祖上口述流传的故乡图景。大量的人文景观:出现乡土中国的符号

35、书写,比如长江、黄河、长城、 江南、唐山等。对现实中国的关切:体现海夕卜华人作家的知识分子责任感,对中国的变乱、前途表现出关注 和焦虑。欧美华文文学偏重这一类型,东南亚则较少,战后几乎完全没 有。作家将自己视为中国人,从中国人的角度看中国现状和社会问题, 体现出他们强烈的现实关怀。作家:聂华苓、於梨华、白先勇、陈若曦、张系国、严歌苓等。大勇:多面性,充满阳刚之气,抗击白人,领导华人罢工,充满霸气的江湖浪人,功夫了得;贩卖女性,玩弄女性,凶残的一面 重新审视东西方爱情:克里斯对扶桑的爰情充满西方对东方的神秘感和 窥探欲。充满爱意却又背叛。扶桑最后选择大勇,将克里斯作为记忆永 存。作者对东西方爰情

36、作了质疑,但对其中模糊的情感依然感到矛盾。二)故国回望题材1)边缘的文革叙事白蝶标本儿童视角叙写文革,文革时期人性的沉沦,穗子与偷窥者 的对峙,儿童与成人之间的斗争,纯真与猥亵的对抗。白蝶标本意象凄 美惨烈拖鞋大队12岁的穗子大院子女,叛逆、散漫、粗俗,帮助大院子 女,引发她们青春期的性骚动,合谋对耿荻进行性别辨认,少女们学会 了背叛,学会了暴力,被文革所影响。天浴:文秀为回城出卖身体,老金喜欢同情她,但自己是被阉割的 男性对比突出人性的善与恶2)史诗般的女性生存小姨多鹤:日本女人多鹤,张俭、朱小环 日本战败,东北许多日本村庄面临生死关头。纷纷迁徙,途中遭遇战争。 多鹤被卖给张俭作生育机器,身

37、份不敢公开。以小姨身份存在。此成为 秘密。文革中,多鹤的身份被逐渐揭开,家人离散。张俭入狱,朱小环 与多鹤相依为命。一个在夹缝中寻求生存的敌方女子,隐身却倔强地维 持日本民族的习性。隐秘的爰情世界。伟大的母性。(5)陈若曦:耿尔在北京留学归来人员:耿尔,两次恋爰的失败;工人阶级小晴;寡妇小金 出身差异、高不成、低不就,孤身一人、灰心失意,文字清新自然,生 活气息浓厚。(6 )张翎,浙江温州人,现居加拿大。长篇小说:邮购新娘金山,中短篇小说:尘世忙约。P135 :惯用的结构方式:中国大陆和北美两条线索的并列展开。故事 核心落脚点在中国大陆,小说基本形貌:有北美介入的“开放的大陆。金山的创作通过一

38、个方氏家族的盛衰流变,写出了近代以来中国人 的坎坷历史和血泪人生,上下百余年,纵横几万里,创造了一幅近代中 国人如何走过历史和“走向世界”的图景。作品总体体现了张翎创 作的两大变化:首先,张翎将自己的笔触从长期注目的现实拉向了历史身处,展现了她对20世纪华人历史的全面思考。其次,在金 山中,张翎写作侧重点转变为将北美和中国整合成一个有着内在联系 的整体,借助于方氏家族的家族史,来展示太平洋两岸的中国人,在历 史多变和走向异邦的过程中,虽然形态不同,表现出来的悲惨和悲壮是 一致的。站在更高层次上,从中国和北美(加拿大)两个方面同时呈现、 说明20世纪华人在全球范围内的处境和遭遇。张翎小说的深厚和

39、丰赡除了体现在主题是,还体现在人物和文字上。人 物大都生动形象,心理幽深,情感丰沛。她的文字是古典白话和现代语 言的优化组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金山内容梗概:方得法(第一代华工)15岁跟随同乡红毛出洋, 做过帮工、筑铁路、开洗衣店、支持康梁革命、开荒种植、晚年落魄不 归。在红毛的遗物中发现金子,开了洗衣店。31岁回开平老家娶妻关 淑贤(六指),能写能画。在温哥华开了洗衣店,遇到修铁路时的监工 亨德森,多有关照。1903年康梁访加,方得法卖掉洗衣店捐资支持革 命。1907年重新开店,遭遇排华暴动。转到郊区种菜以卖菜为生。阿 法三次回乡,六指生锦山、锦河和锦绣。儿子锦山、锦河均被接往金

40、山。 国内时事动乱,家里遭劫,于是阿法决定修碉楼。1913年修成,取名 得贤楼。锦山在农场帮助父亲,父子不和离家出走,被印第安女孩桑丹 斯所救,两人生情。锦山逃婚回唐人街与猫眼生活。锦河被送到亨德森家做佣人照料太太,被亨德森太太引诱。亨德森女儿 撞见后出门遇车祸葬身。锦河悉心照顾。成年后被六指召回家乡成亲,娶妻区氏。因愚笨不得六指欢心,在家庭 中受压。生子耀楷,9岁淹死。二战时锦河将亨德森太太的遗产捐给加 拿大,并赴战场,身亡欧洲。锦山与猫眼生女儿方延龄,青少年时期逃 离唐人街私奔在外。后带女儿艾米回唐人街生活。方锦绣在国内受过新 教育,参与了共产党的地下活动,嫁给谢阿元,夫妻二人开办学校。生

41、 子怀国、女儿怀乡。在抗战期间,怀国被炸死,锦绣遭强奸。解放后土 改,区氏带领百姓来抄家,管家墨斗开枪打死贫协领导,后打死家中所 有人,自己跳楼身亡。最终小说以第五代艾米的寻根历程翻开历史篇章,谢阿元与艾米的接续 将家族历史补充完整。小说复杂之处在于写一个家族的五代发展历程, 将两个国家的历史发展编织进去,交错横陈。在细节描写上依然是细腻 感人的。比如六指和阿法的情感。缺点在于:野心过大,过于借助历史事件来安排人物命运的发展。充满 戏剧性,比如方得法的发家、小说中人物死亡的安排也太集中。有部分 描写过于浪漫,比如方得法和六指的内心,文人腔浓了点。张翎写作特点:惯于两线或多线交错的方法。交错的彼

42、岸望月 等;情感描写细腻,长篇可以裂变为多个中篇。结构上表现不佳。中短 篇较为出色,如雁过藻溪等。(7 )李彦红浮萍:1995年英文版在加拿大出版,2009年作者将 其翻译成中文出版。平的身份是在加拿大给一个老太太当女佣的留学生,由她隔岸回忆追叙 中国往事,从外祖母到母亲再到自己的三代女性命运探讨。外祖母被军 阀相中做了小妾,外祖父去世之后,母亲雯承当了祖母的保护者。雯的 经历是小说的着重点。强势、积极具有十分强烈的自我意识,参与革命, 一切都服从党,对党无比忠诚,无怨无悔。爰情、亲情和友情都可以被 取代。女儿平作为反思者来看待雯的经历,为何母亲会这样?革命理想、政治 追求对中国人的改变,对人

43、性的扭曲。伤痕文学的印记非常清晰,对时 代的控诉也较为明显。第二部长篇雪百合同样获得好评,以英文写作呈现新移民的艰难扎 根。女主人公江鸥如何克服困难带着女儿在加国扎根并获得认同的历程。 海外新移民知识分子的心灵挣扎。写作特色:擅长还原生活现场,描写生动。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大篇幅 地对主要人物内在情感的表现具有感染力。冷静思考历史或现实中的问 题,比如基督教。第四章欧洲华文文学12、代表作家作品:虹影、赵淑侠、程抱一等。(1)虹影:k饥饿的女儿P170 :虹影的女性叙事有着强烈的探索意识,小说有智性,更有诗性。饥饿的女儿 :六六, 私生女出生于1962年,食饥饿、性饥饿。在没有粮食,没有爰的饥饿

44、中, 少女六六只能献身历史老师,以此抗拒恐怖的、虚无的、绝望的饥饿深 渊。有自传色彩,语言灵动,充满想象力,有些魔幻味道。K(英国情人)朱利安(伍尔夫的外甥,28岁)林(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夫人,36岁) 程(林的丈夫,新月派健将)朱利安英俊多才,在父辈自由浪漫精神的鼓舞下,1936年夏天来中国 从事革命冒险活动。受聘于武汉大学,结识林,之后引发跨国恋、生死 恋。革命+恋爱模式,但革命只是点缀,小说中朱利安的革命生涯成为浪漫 氛围的营造。传记+传奇结构,穿插点染真人真事,趣味十足。林(凌淑华)、程(陈 源)、徐志摩、齐白石、伍尔夫等不断闪现其间。情欲、性爰才是主题。 尤其在北京,林与朱利安的恋爱

45、更为炽烈。激情做爱,放浪形骸,夜访 鸦片馆,共试狎邪秘戏。尤其对玉房经的作用加以烘托,林的功夫 来自此书真传,下体无毛更令其充满神秘色彩。虹影大胆将冰清玉洁的 新月派女作家颠覆,把她写成中国的查泰莱夫人,此种反差令人瞠目。对性的神秘描写是虹影的兴趣点所在,诸如历史、革命等不过为之提供 乱世氛围。通过此种女性欲望的释放话题来表达她自身的性爱观。女性 的主动占有与出击导致男性的逃避与弱势。语言依然热烈、充满蛊惑力, 但有强烈的自恋色彩。(2)赵淑侠(塞纳河之王我们的歌)塞纳河之王王南强在巴黎呆了 17年,是个穷画家,但却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将 中国艺术的精神介绍给世界,让中国画的美糅进西方的艺术里。

46、由于 这种追求使得他沉迷自己的艺术世界,不愿意改动,因此穷困潦倒。当 成功之时,却生命将尽。欲扬先抑,成功塑造人物。塑造了一个为艺术和理想而献身的艺术家形 象,坚守困境,傲然独立。在作者塑造的多个海外人物之中,王南强代 表了最高境界。着重于对人物精神的肯定,君子固穷,有理想,没有因 为现实的窘困而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我们的歌江啸风:有天赋、有才华的音乐家江啸风:有天赋、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理想回到台湾,要以音乐唤起民族自尊和自信。离开德国,辞别恋人,在寂寞的环境中创作自己的歌, 推广我们的歌。在一次台风袭击中因救人而身亡。余织云:理论上反对崇洋媚外,行动上却不愿意回到台湾,虽然爰江啸 风却不愿意

47、跟他回台湾受苦,嫁给何过安逸的日子。然空虚无聊使她决 心将中国歌曲推广到世界。何绍祥:优秀的科学家,在德国享有名誉和地位。但试图抛掉自己的中 国人身份,不跟中国人交往,不让孩子学中文,反对给孩子灌输中国观 念等。最终却因种族歧视清醒意识到自己的中国人身份。三个人最终都成为愿意为祖国建设付出努力的新一代中国人,过去留学 生文学中的悲苦意识被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正气所取代。对当时的台湾 社会有种激励作用。小说对海外华人进行全景式的描写,生动描绘了异 地求生的跋涉与艰难,对民族自尊的呼唤和对理想的歌颂和向往,对现 实描写的细腻深刻以及浪漫情怀的书写和咏叹都是其动人的魅力之所 在。小说突破了一般留学生文

48、学苦闷、孤独、寂寞的框架,给人一股积 极进取的新鲜气息。语言质朴秀丽典雅。(3 )程抱一:长篇天一言回归的神话,祖籍江西南昌,生于山东济南,法国籍 作品天一言( 1999 )解读,获得当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三个部分: 第一部出发的史诗:天一在战乱中的成长、迁徙,与东北青年孙浩 郎、川戏女演员卢玉梅的友情和爱情。第二部转折的历程:1948年天一到法国学画的漂泊生涯。天一和 法国女子薇荷妮可的爰情。第三部回归的神话:1957年初,天一得知投身革命的浩郎死于政 治运动,玉梅身陷困境,他离开法国回到中国,玉梅已经自杀,又意外 得知浩郎在东北死而复生的消息,开始了他与浩郎的通信。天一回归中 国,也似乎获得

49、了元气。在死亡和等待中,人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人性 的至尊和中国人灵魂的深邃。作者语言带有东方哲学的空灵和深邃,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融汇着中西 文化的沟通。明显的法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融合,哲理性较强,散漫空 灵。P160 :天一言的叙事流畅动人,有着语言回归大地的至美,而随处可见、由叙事引发的思考更给小说增添了罕见的魅力,在人物思绪中 流淌出来的种族想法自然、清爽、亲切,有丰富的想象力,更有穷究后 的柳暗花明之感,融汇着中西文化深度沟通的智慧。第五章澳大利亚华文文学13、白澳政策的实施白澳政策(White Australia Policy),限制有色人种入境和在境。时间:1901年澳大利亚立国,白

50、澳政策正式确立为基本国策,只 许白人移居。此政策首先针对的就是华人半人半兽的东西,匍匐在地的可怜虫,浸透了鸦片,腐化堕落,愚昧无知而且迷信。二战后华人移民才逐步恢复,70年代白澳政策废除后,才形成一定规模。14、代表性作家作品:抗凝、施国英、刘观德等。(1)抗凝(天黑之前回家)I家族故事(外公外婆、父母亲的、我的)I我的出洋故事(新恋情与旧情人)I工作与游戏(母亲是法医,解剖尸体,戏弄身份)I赎罪与忏悔神学与医学I偶然与必然(外婆经历的偶然性命运的必然性)偶然性:小说从外婆带领大家逃难日本的经历一直叙述到自己出洋闯荡 的历程。在逃离战争的过程中,由于外婆的偶然决断改变了人生的命运, 而我的离家

51、出洋也是一种偶然的决定。小说揭示了一个主题就是命运是无法预知的,人通常要走到死亡才会明 白自己的一生并未掌握在自己手中OP192 :天黑之前回家是把移民文学的“死亡”母题挖掘得最深的澳华作品。致力于探索彻头彻尾的外乡人结构上的悲剧,突出的是 其死亡思维内在地贯穿于整个作品和主人公为什么要在澳大利亚居题材:1949年之后的两岸分裂,文革内耗 情感:家国感未能泯灭,无法为国家分忧而自责,去留抉择成为叙事的 主要线索,牵动人物行为。 对“文化中国或美学中国”的渴求与向往 这是一种美学乡愁,抽象的精神追求。要回到永恒的古典审美情趣中, 或者说永驻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中。与政治爰国主义并非完全一致, 不能

52、决定作家价值。美学风格:感伤、悲剧、回忆、焦虑5、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的关系海外华文文学的兴起,整合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拓展了中国现当代文学 的研究视野。20世纪80年代以前,台港澳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 是缺席的,因而这个文学史的版图是不完整的。近二十多年来,作 为海外华文文学引桥的台港澳文学的研究成果,已不同程度地被运 用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中,使中国现当代文学有了完整的形态。 此外,海外华文文学的早期发展,受到了中国五四”新文学的影响和 激发,有些国家海外华文文学的拓荒者就是移居海外的中国现代作家, 所以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间,常常有一些共同或相似的命 题、话语和主

53、题。在其早期,甚至有彼此呼应和同步的现象。20世纪 下半叶,随着世界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崛起,在新的语境下,海外华文留下来的人生意义疑难紧张地搅缠在一起。法医母亲故意对尸体身份错产,隐喻了所有活着的人的生存故事,最终都将得到由别人任意 注解而无缘自辩的可悲结局。人的经历之所以充满混乱是因为其中的原 因和意义缺乏有效的解释,无法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结局作出满意解释 的人,就是处在无名实体那样随人搬弄、失去身份、任凭误读的状态。 这个凄厉的象征,构成了对一切活着并正在逝去的人生是否真有意义的 质疑。于此,作品找到了一种艺术象征的方式,去面对并力图化解澳大 利亚新移民生活的意义矛盾、文化混乱、身份焦虑带

54、来的沉重压力,同 时也丰富和深化了澳华文学中的死亡母题。P195 :抗凝小说的特色: 其一,有较高的语言资质和风格化程度,语感颇具吸引力。她的小说结合了机智的隐喻、镇静的反讽、要言不烦的感慨和点到即止的描摹,配 合着时空交错的多线索故事和被无数小段分隔、断续跳跃而勾连自如的 叙述结构,使读者在任何一个地方开始阅读都会感觉兴味盎然。其二,抗凝的小说有较为深远的体旨,抗凝的故事从不粘滞于具体场景, 而是渗透了关于命运、时间、土地、全球化等重大疑难的这些领悟。抗凝小说中多有一个介入故事然而往往并非核心角色的叙述人,强调叙 述的从容性和弥漫感。(2)施国英,错爱 写了一系列白人形象的作品,是华文作家中

55、探析西人生活和性格中最细 致和最有深度的少数几个作家之一。女主人公李琳,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与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熟悉 或陌生的各种男人交往 用一次次疯狂的性爱来宣誓新女性的诞生: 视自由为至尊,肆无忌惮地享受青春,抗拒任何可能失去自由的因素, 甚至分不清情人与朋友的界限。从小感受孤独的她,最承受不起的恰恰是爱与温情。在男人的忠诚、专一、刻骨铭心的爰恋中泪流满面,但骨子里的悲观主 义和现实中的享乐主义时时提醒她:生命是一种无奈的存在,不要希望 有什么美好的未来。这篇小说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刻意瓦解和颠覆传统男权文化所制造出 来的情感至上的乌托邦幻觉,以此拓展女性拯救自身的可能。(3)刘观德:

56、我的财富在澳洲:真切的海外打工体验的概括我悉尼改名易姓为罗伯特牛我醒悟到什么叫做资本主义:在这个世界上单单把名字改为罗伯特 牛是远远不够的,我应该由表及里地尽可能罗伯特化。一个 非中国的发现和体验,成为我在澳洲的真正财富。这个长篇作 品糅合了后现代黑色幽默风格和澳大利亚经历的“洋插队”故事,有关 寻工、打工之苦的五苦论(4 )毕熙燕长篇小说绿卡梦,对澳大利亚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迎来大批中国留学生时的社会状况(包括教育界的氛围),有相当全面和 生动的描写。作品以“中国学生问题”为轴心,写了四个不同背景的女 留学生的人生悲喜剧,情节辐射到澳大利亚社会各阶层、各种来源的居 民生态和性格脸谱,有着同类

57、题材作品中鲜见的世态广度,且语言相当 洗练、生动,是澳华长篇小说中不可忽略的作品。文学有着更加广阔的空间,文学母题的演进、更新,艺术模式的多样化, 文学中文化内涵的丰富性等,体现出自己鲜明的文学特点。近20多年 来,不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者,特别是中青年学者,已通过有效的学术 研究,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外传及其影响;同时,还吸取不同语境下 不同国家华文文学创作与批评的经验,互动互惠,拓展了自身的研究视 野,为营造该学科新的学术语境作出了突出的成绩。第二章东南亚和东北亚华文文学6、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支柱有哪些?(1)华文教育的兴办:兴办华校,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2)华文报纸副刊的推动:作家们的精神劳动产品最终得以面世的最 重要的物质载体之一(3)华文文艺社团的发展:有效地聚集和维系同仁之间对华文文艺的 向心力7、二战后东南亚华文文学有哪些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