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侧面碰撞保护一动态性能要求( FMVSS 214)侧面碰撞保护一动态性能要求(FMVSS 214 )1前言FMVSS 214法规实施的对象为轿车以及整备质量小于4536kg的多功能乘用车、卡车、公共汽车。通过对侧面碰撞试验中假人的伤害、车辆侧门强度等规定了车辆防侧面碰撞性能的要求, 以减小侧面碰撞对乘员造成严重损伤和致命伤害。本法规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静态的侧门抗侧向侵入强度试验规范与要求;第二部分 为动态的侧面碰撞的实验规范及其乘员保护、车辆结构的要求,此部分法规有了新的修订,新法 规于2009年9月1日开始实施;第三部分为侧面撞柱的实验规范及其乘员保护、车辆结构的要求,此部分为 FM
2、VSS 214新增的要求,将于 2011年9月1日实施。本文提取了新法规中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参见侧面碰撞保护一侧门强度(FMVSS214),第三部分的内容暂未收录。2车辆要求车辆质量试验车辆的质量按以下要求调整:试验车辆质量为其空载车辆质量加上136kg的货物和行李配重,如果该车辆额定的载货质量小于136kg ,则按照额定载货质量配重,配重质量的重心应该在规定的行李放置区域。将车辆放置在水平面上,抽掉燃油箱中所有的燃油,并且启动发动机,直到发动机停止运转,然后向油箱中加注不少于燃油箱容积92%不超过燃油 94%的溶剂,供油系统中也应该充满溶剂,溶剂应该有相当于燃油的黏度和密度。车辆状
3、态“即将交付”状态将车辆置于水平的板上来测定车辆的状态,用同样的水平面和车辆上的同样的标准点来判定车辆的交付状态。“满载质量”即包括假人和行李配重时的车辆状态。“试验状态”分别测定以上两种状态的前后、左右与水平面的角度,即纵倾角和侧倾角。纵倾角为驾驶员处门槛与前排乘客位置门槛所形成的平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在车辆前后部分 别选取两个在车辆纵向中心面上的点,这两个点所组成的直线与纵向铅锤面所成的角度即为侧倾 角。试验前车辆状态的纵倾角必须为“交付状态”、满载状态”的纵倾角或两纵倾角中间的某个状态,试验前车辆状态的侧倾角必须为交付状态”、蹒载状态”的侧倾角之一或两侧倾角中间的某个状态。内部资料第1
4、页共13页侧面碰撞保护一动态性能要求( FMVSS 214)车辆调整试验车辆姿态按以下方式调节:侧门的窗玻璃处于关闭状态。活动顶棚与天窗处于关闭状态。车门应关上但不能锁。如果为手动变速,变速操纵杆置于二档,如果为自动变速,变速操纵杆置于空档。手制动处于工作状态。将转向盘调整至可调范围的中间位置,如果棘爪不能保证中间位置,将棘爪调整到向下 的一个位置,如果转向柱为可压溃式,转向柱处于中间位置。3座椅调整与假人放置假人布置2009年9月1日以后的 FMVSS 214侧面碰撞假人的尺寸和质量有两种,分别代表了50%(ES-2re)成年男性和5% ( SID-IIS )的女性,放置在撞击侧的前、后外侧
5、座椅上,且每一排座椅都需要测试两种假人的情况。2009年9月1日以前的FMVSS 214侧面碰撞假人可以为2009年9月1日以后的法规要求的假人,也可以用 DOT-SID的50%的男性假人,假人放置在被碰撞侧的前、后外侧座椅上。如果座椅上提供有安全带约束系统,该座椅上的试验假人必须被该系统或其他约束系统约束,如果座椅上有扶手,必须处于折叠位置。以下是实验中调整座椅与假人所用到名称的定义:假人对称面(midsagittal plane ):将假人分成左右对称两部分的垂直平面。纵向铅 锤平面(vertical longitudinal plane ):指平 行于车 辆纵向 中心线(vehicles
6、 longitudinal centerline )的垂直平面。铅锤面(vertical plane ):指任意的铅锤平面,无须平行于车辆纵向中心线。座垫参考点( Seat cushion reference point, SCRP):用于调节座椅位置,指在水平位置分别从座椅外侧和前侧向座椅中间测量的150mm和250mm所确定的点。座垫参考线(Seat cushion reference line):过座垫参考点,平行于车辆纵向铅锤面,在纵向 垂直平面内的投影与水平面成的夹角。座椅参考点( seating reference point, SgRP ) : R 点。大腿(thigh ):指大
7、腿骨,不包括膝盖和骨盆。小腿(leg ):指腿的下部分包括膝盖。脚(foot):指脚,包括脚踝。头部传感器安装平面(transverse instrumentation platform ):指头部横截面放仪器的平台。斗式座椅的纵向中心线:在通过座椅参考点的垂直平面内,平行于车辆纵向中心线。座椅的调整前座椅50%的男性假人将可调整的座椅靠背调至最低位置。内部资料第2页共13页侧面碰撞保护一动态性能要求( FMVSS 214)座椅上其它可调的附属装备处在最低位置,可调的头枕都处于最低位置并且最靠前的位置。如果乘客座椅不可独立于驾驶员座椅而调整,驾驶员座椅的位置将决定乘客座椅的最终位置:1)首先移
8、动座椅并且独立于靠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座垫,使座垫的参考点至可调的最后 位置。用之前没有调节过的座椅调节部件来控制座垫参考线的角度,并且将座垫参考 线的角度调至可调范围的中间位置,用除先前使用过的调节座椅和座垫的方法以外的 任何部件和任何方法来调节,保持参考线的角度不变且使座椅参考点处于可调的最低 位置。2)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座椅,移动座垫参考点至座椅可调范围的中心位置,如果不能调到 中心点的位置,则将参考点调至离中心点靠后的最近的可调位置。3)如果座椅或座垫都是可调的,不在前后方向上调整座椅和座垫,调整座垫参考线尽量 接近上面1中调好的座垫参考线角度,调整座垫使其为最低高度,标记座椅此时的位 置
9、。前座椅5%的女性假人将可调整的座椅靠背调至最低位置。座椅上其它可调附属装备处在最低位置,可调头枕处于最低位置并且最靠前的位置。如果乘客座椅不可独立于驾驶员座椅而调整,驾驶员座椅的位置将决定乘客座椅的最终位置:1)首先移动座椅并且独立于靠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座垫,使座垫的参考点至可调的最后 位置。用之前没有调节过的座椅调节部件来控制座垫参考线的角度,并且将座垫参考 线的角度调至可调范围的中间位置,用除先前使用过的调节座椅的装置和座垫的方法 以外的任何部件和任何方法来调节,保持参考线的角度不变且使座椅参考点处于可调 的最低位置。2)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座椅,将座椅的参考点调至最靠前的位置。3)如果座椅
10、或座垫都是可调的,不在前后方向上调整座椅和座垫,调整座垫参考线尽量 接近上面1中调好的座垫参考线角度,调整座垫使其为最低高度,标记座椅此时的位 置。后排座椅的50%的男性假人和5%的女性假人将可调的座椅靠背调至最低位置。座椅其它的可调的附属装备处在最低位置,可调的头枕处于最低位置并且最靠前的位置。移动座椅并且独立于靠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座垫,使座垫的参考点至可调的最后位置。用先前没有调节过的座椅调节部件来控制座垫参考线的角度,并且将座垫参考线的角度 调至可调范围的中间位置。用除先前使用的调节座椅和座垫的方法以外的任何部件和任 何方法来调节,保持参考线的角度不变且使座椅参考点处于可调的最低位置。标
11、记座椅 此时的位置。座椅靠背的位置对于50%的男性假人,调整靠背使其处在制造商所规定的保持正常的坐姿的角度,如果没有规定这一个位置,将靠背调至与垂直方向后成25o的方向,如果不可调到该角度,则将棘爪向后调整至靠背最接近25o角的位置。对于 5%的女性假人,靠背的调整在假人的放置和调整中规定。内部资料第3页共13页侧面碰撞保护一动态性能要求( FMVSS 214)假人的放置与调整驾驶员位置的 ES-2re的50%男性假人调整使假人的对称面与座椅的垂直中面重合。向前弯曲假人的躯干,然后向后转动使其 靠在座椅靠背上。调整假人骨盆使过H点的横向线垂直于座椅的纵向中心面,允许误差为上o,在假人的胸腔与盆
12、腔内装有传感器,这些仪器可以帮助确定该位置。骨盆的正确位置可以通过相对于H点的位置来确定,骨盆上的M3洞的中心位置必须在以H点为中心半径为 10mm的范围之内。假人的上臂中心线在其对称面上白投影与脊椎中心线成40 5o的角。不移动骨盆与躯干的条件下:将假人的右脚放置在非压缩状态的油门踏板上,脚跟尽可 能在前地板上;左脚垂直于小腿并且脚后跟在过右脚的脚后跟的横向水平线上;调整假人的膝盖使其最外表面到假人对称面的距离为15010mm ,如果可能,尽量使小腿与座垫接触。驾驶员位置的 SID-IIS的5%的女性假人躯干、头、靠背角度的调整1)完全收起靠背,将假人放置在座椅上使大腿与小腿成120。的角,
13、并且小腿肚不与座椅发生接触。2)对于斗式座椅,将假人放在座垫上,使得假人的对称面铅锤并过座椅R点,误差不超过 0mm。3)对于长条座椅,使假人的对称面铅锤并且平行于车辆的纵向中心线,并且与转向盘中 心重合的误差为 :d0mm。4)向下按住假人的大腿并且向后推胸部使胸部与骨盆所成的角度最大。5)调整使大腿与小腿的夹角为120。,保持大腿和小腿在铅锤面内的情况下调整使两膝盖初始的横向距离为160到170mm ,向后推假人的膝盖使骨盆与座椅靠背之间没有间隙,并且直到小腿肚与座垫发生接触时停止推动膝盖。6)相对于胸的下部横向摇动胸的上部,摇动角度的幅度为 5,距离的幅度不超过51mm。7)如果需要,可
14、以缓慢延伸小腿使脚不与地板接触。保持大腿在座垫上不动使脚延伸至最大的程度,保持大腿与小腿在铅锤面内,将假人的右脚位于过油门踏板中心线的纵 向平面内,转动外侧的大腿直到左膝盖与右膝盖的中心到假人中心面的距离相等,误 差5。只前后移动座椅,试着将座椅调到最靠前的位置,如果假人的两腿首先接触到 转向盘,若转向盘可调,然后向上调整转向盘直到可以避开假人的双腿,如果转向盘 不可调,则张开假人的双腿直到可以避开转向盘,然后继续按照这种方法向前调整座 椅,直到假人双腿与车内饰发生接触或者是座椅调到最靠前的位置(右脚可能会碰到油门踏板并且向下压油门踏板,则要改变脚的角度避开油门踏板)。如果需要避开制动踏板,绕
15、着小腿转动左脚,如果仍然有接触,绕着雕骨向外侧转动大腿最小的角度避开接触。如果假人的小腿在完全达到最靠前之前接触到车辆的内表面,则将座椅棘爪 移到下一个避开接触的位置。如果座椅是动力调节,前后移动座椅,调节座椅消除接 触并且确保到车辆内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不超过5mm,如果小腿在完全达到最靠前之前与转向盘接触,将转向盘向上调到下一个棘爪的位置,直到消除接触并且小腿与转向盘之间的最小距离不超过5mm。8)对靠背不可调的座椅,则将颈部支撑尽可能的调到和头部传感器安装平面相齐的位置。对靠背可调的座椅,保持大腿不动,向前转动靠背直到头部传感器安装平面处于水平,内部资料第4页共13页侧面碰撞保护一动态性能
16、要求( FMVSS 214)误差为i0.5o,并且保证骨盆与座椅靠背没有接触。检查腹部是否处于合适位置。如果 躯干与转向盘发生接触,调整转向盘按照以下步骤直到无接触:可以进行伸缩调整, 前、后调整,如果方向盘不可调或者通过调方向盘不能消除接触,就将座椅棘爪调向 下一个可以消除接触的位置,如果座椅有动力调节装置,调节座椅消除接触并且确保 到与转向盘之间的最小距离不超过5mm。9)如果头部传感器安装平面的水平度达不到0.5o,尽量使误差最小。10)使假人的骨盆角202.5o,如果不可能,调整骨盆角尽量接近20o,同时要求头部传感器安装平面保持以上调节的状态。11)如果经过以上调整,假人接触到车内表
17、面,将座椅向后调整直到不接触并保持与该表 面的最小距离不超过5mm ,如果为人工调节,则调到后一个棘爪的位置直到不接触。如果经过这样的调整后,假人与接触表面的最小距离超过5mm,并且座椅不在它的最靠前的位置,向前移动座椅直到假人与接触表面的最小距离不超过5mm ,如果有手动调节,在不使假人与车内表面接触的情况下,向前调座椅直到最靠前的位置。假人脚的调整1)如果油门可调,将其调到最靠前的位置。如果右脚脚后跟能够接触到地板,按照以下a的方法调整,如果不可调,则按照以下b的方法调:a)、脚后跟在地板上,将右脚放置在没有压下的油门踏板上,脚底在踏板表面所在的表 面内。如果右脚不能放在油门踏板上,在初始
18、时使右脚垂直于小腿,脚后跟放置在地 板上,然后在油门踏板中心线的方向上尽可能使右脚的位置靠前。如果油门踏板可调,按照以上的方法不能使右脚接触到油门踏板,则向后调整踏板直到接触到右脚,如果 油门踏板调到最后位置不能接触到右脚,油门踏板保持在最靠后的位置;b)、通过延伸小腿和脚减小膝盖的弯曲程度,直到右脚完全与没有压下的踏板接触或者 右脚的最高部分与踏板的最高位置齐平。如果油门踏板可调并且按照以上的步骤右脚 没有接触到踏板,向后移动油门踏板直到接触到右脚。2)如果右脚上的大拇指球不能与油门踏板接触,增大其角度以便脚尖与未踩下的油门踏 板接触或尽量的靠近。3)如果右脚后跟的位置离开了地板,要用一个垫
19、块将脚后跟最靠后的部位垫起来,垫块的表面与脚后跟的接触面与水平面成30o的倾角。4)将左脚放在歇脚板上,脚后跟最靠后的点放在尽量靠近地板与歇脚板的搭接处的地板 上,保证脚与制动踏板、离合器踏板没有接触。5)如果左脚不能放到歇脚板上,使左脚与小腿中心线垂直并将脚放置在地板上尽量靠前 的位置。6)如果左脚不能与地板接触,将脚放置使与地板平行并尽可能使小腿与大腿垂直,如果有必要避开与制动踏板、离合器的接触,可以按照下a-c的步骤进行调整。如果不能避开所有这些接触,则优先考虑避开离合器踏板:a)、绕着小腿转动左脚;b)、将脚放平;c)、绕着雕骨向外转动左小腿。假人手臂的位置假人的上臂中心线在其对称面上
20、白投影与脊椎中心线成405o的角。前排外侧乘客位置的ES-2re的50%男性假人调整使假人的对称面与座椅的垂直中面重合。向前弯曲假人的躯干,然后向后转动使其 靠在座椅靠背上。内部资料第5页共13页侧面碰撞保护一动态性能要求( FMVSS 214)调整假人骨盆使过 H点的横向线垂直于座椅的纵向中心面, 允许误差为 立0。在假人的胸 腔与盆腔内装有传感器,这些仪器可以帮助确定位置。骨盆的正确位置可以通过相对于H点的位置来确定,骨盆上的M3洞的中心位置必须在以H点为中心半径为 10mm的范围之内。假人的上臂中心线在其对称面上白投影与脊椎中心线成05o的角。不移动骨盆与躯干的条件下:尽量在地板上向前调
21、整假人的脚后跟,并且确保调整后座垫的压缩量不能增加,调整假人的膝盖使其最外表面到假人对称面的距离为150 0mm。前排外侧乘客位置的SID-IIS的5%女性假人躯干、头、靠背角度的调整1)将假人放置在座椅上使大腿与小腿成120。的角,并且小腿肚不与座椅发生接触。椅将假人放在座垫上,使得假人的对称面铅锤并过座椅R点,误差不超过+0mm。3)长条座椅使假人中心面铅锤,并且与车辆纵向中心面平行,并且到车辆纵向中心面的距离与驾驶员位置假人的对称面到车辆纵向中心面的距离相等,误差为10mmo4)向下按住假人的大腿并且向后推胸部使胸部与骨盆成角度最大。5)调整使大腿与小腿的角度为 120。,保持大腿和小腿
22、在铅锤面内的情况下调整使膝盖初 始的横向距离为 160到170mm ,向后推假人的膝盖使骨盆与座椅靠背之间没有间隙, 并且直到小腿肚与座垫发生接触时为止停止推动膝盖。6)相对于胸的下部横向摇动胸的上部,摇动角度的幅度为5,距离的幅度为大约51mm。7)如果需要,可以缓慢延伸小腿使不与地板接触。使大腿静止在座垫上能够使脚延伸至 最大的程度。使脚垂直于小腿,脚跟在地板上。如果脚跟部与地板接触,尽可能使脚 跟与地板相接触。前后移动座椅,尝试使座椅到最靠前的位置。如果假人的一条腿在 座椅移到最靠前的位置之前碰到了车体的内表面,则将座椅置在接触前的棘爪位置。如果座椅是动力调节,将座椅向前调到车体内表面最
23、近的距离不超过5mm的位置。8)对靠背不可调的座椅,则将颈部支撑尽可能的调到和头部传感器安装平面相齐的位置。对靠背可调的座椅,保持大腿不动,向前转动靠背直到头部传感器安装平面处于水平, 误差为i0.5o,并且保证骨盆与座椅靠背没有接触。检查腹部是否放置的合适。9)如果到头部传感器安装平面的水平度达不到3.50,尽量使这个误差最小。10)使假人的骨盆角20 2.50,如果不可能,调整骨盆角尽量接近 200,同时要求头部传感器安装平面保持以上调节好的状态。11)如果经过以上调整假人接触到车内表面,将座椅向后调整直到不接触并保持与该表面 的最小距离不超过 5mm,如果为人工调动,则调到后一个棘爪的位
24、置直到不接触。如 果经过这样的调整后,假人与接触表面的最小距离超过5mm,并且座椅不在它的最靠前的位置,则向前移动座椅直到假人与接触表面的最小距离不超过5mm ,如果有手动调节,在不使假人与车内表面接触的情况下,向前调座椅直到最靠前的位置。假人脚的调整1)将假人的双脚平放在地板上。2)如果双脚不能平放在地板上,使双脚垂直于小腿的中心线,并且使脚后跟放在地板上 的尽可能靠前的位置。3)将后座椅的座垫放在前座椅的下面尽可能与前座椅没有接触。乘客手臂的调整假人的上臂中心线在其对称面上白投影与脊椎中心线成05o的角。内部资料第6页共13页侧面碰撞保护一动态性能要求( FMVSS 214)3.3.5后排
25、外侧乘客的ES-2re的50%男性假人调整使假人的对称面与座椅的铅锤中面重合。向前弯曲假人的躯干,然后向后转动使其靠在座椅靠背上。调整假人骨盆使过H点的横向线垂直于座椅的纵向中心面,允许误差为 立0。在假人的胸腔与盆腔内装有传感器,这些仪器可以帮助确定位置。骨盆的正确位置可以通过相对于H点的位置来确定,骨盆上的 M3洞的中心位置必须在以H点为中心半径为 10mm的范围之内。假人的上臂中心线在其对称面上白投影与脊椎中心线成05o的角。不移动骨盆与躯干的条件下:尽量在地板上向前调整假人的脚后跟,并且确保调整后座垫的压缩量不能增加,调整假人的膝盖使其最外表面到假人对称面的距离为150 0mm。3.3
26、.6后排外侧乘客的 SID-IIS的5%女性假人1)完全收起靠背,将假人放置在座椅上使大腿与小腿成120。的角,并且小腿肚不与座椅发生接触。2)调整使假人的中心面铅锤并且与通过座椅R点的纵向铅锤面重合,误差不可超过士0mm。3)保持假人的大腿不动,使躯干与骨盆间的夹角最大。4)使假人的小腿与大腿间的夹角为1200,保持大腿和小腿在铅锤面内的情况下调整使膝盖初始的横向距离为 160到170mm ,向后推假人的膝盖使骨盆与座椅靠背之间没有间 隙,并且直到小腿肚与座垫发生接触时为止停止推动膝盖。5)相对于胸的下部横向摇动胸的上部,摇动角度的幅度为5,距离的幅度为大约 51mm。6)如果有必要,稍微延
27、伸小腿使脚不与地板接触:大腿在座垫上不动,通过移动双脚来 延伸。双脚垂直与各自的小腿的情况下,脚后跟放在地板上,如果脚后跟不能放在地 板上,尽可能的使脚靠近地板。7)对靠背不可调的座椅,则将颈部支撑尽可能的调到和头部传感器安装平面相齐的位置。对靠背可调的座椅,保持大腿不动,向前转动靠背直到头部传感器安装平面处于水平, 误差为S.50,并且保证骨盆与座椅靠背没有接触。检查腹部是否放置的合适。8)如果到头部传感器安装平面的水平度达不到3.50,尽量使这个误差最小。9)使假人的骨盆角20+2.50,如果不可能,调整骨盆角尽量接近200,同时要求头部传感器安装平面保持以上调节好的状态。10)脚的调整方
28、法为,将脚平放在地板上,如果双脚不能平放在地板上,使双脚平行于地 板,并且尽可能使小腿垂直于大腿。假人手臂的调整假人的上臂中心线在其对称面上白投影与脊椎中心线成050的角。3.3.7驾驶员位置的 DOT-SID的50%男性假人躯干1)对于长条座椅,假人坐在座椅中间,假人的对称面是垂直的,与车辆纵向中心线平行, 并且通过转向盘的中心,躯干与座椅靠背有接触作用;2)对于斗式座椅,假人躯干靠在靠背上,使假人对称面铅锤且平行于车辆的纵向中心线, 并且与座椅的纵向中心线重合。骨盆1) H点。试验假人的H点应按照SAE J826规定的第50%的3DH装置和程序来确定,该点应位于 3DH装置的H点下方6.4
29、mm的点的水平方向 12.7mm和铅锤方向12.7mm的内部资料第7页共13页侧面碰撞保护一动态性能要求( FMVSS 214)范围之内。3DH装置的大腿和小腿长应分别调整到414mm和401mm;2)骨盆角。用插入假人H点仪器孔中骨盆角仪测量骨盆角,腹-骨盆连接件朝车辆方向上滑动的平面同水平线的夹角应为23到25。腿通过调整假人的双脚使大腿尽量贴着座垫,左膝转轴的外表面到假人中分面的距离为152.4mm ,外侧乘员的双腿应该尽可能在铅锤纵向平面内。双脚右脚放在没有踩下的油门上,脚后跟放在地板尽量靠前的地方,左脚与左小腿成90。角的姿势放在地板上,并且后脚跟与右脚后跟在同一条横向线上。前排外侧
30、乘客位置的DOT-SID的50%男性假人躯干1)对于斗式座椅,假人的对称面与试验车辆的纵向中心线平行,躯干与座椅靠背有接触 作用;2)对于长条座椅,假人坐在座椅中间,假人的对称面是垂直的,与车辆纵向中心线平行, 躯干与座椅靠背有接触作用。骨盆H点。试验假人的H点应按照SAE J826规定的第50%的3DH装置和程序来确定,该点应位于3DH装置的H点下方6.3mm的点的水平方向12.7mm和铅锤方向12.7mm的范围之内。3DH装置的大腿和小腿长应分别调整到414mm和401mm;2)骨盆角。用插入假人H点仪器孔中骨盆角仪测量骨盆角,腹-骨盆连接件朝车辆方向上滑动的平面同水平线的夹角应为23到2
31、5。腿通过调整假人的双脚使大腿尽量贴着座垫,假人膝部U形凸缘外表面之间的初始距离为292mm,外侧乘员的双腿应该尽可能在铅锤纵向平面内。按照以下条件放置双脚,允许对 假人腿部作最后调整。双脚假人的脚放在前挡板的踏脚板处,脚后跟放在尽量靠近地板和前挡板的搭接处,如果脚不 能够平放在前挡板的踏脚板处,应将其调整至与小腿垂直使脚后跟放在地板上,并且尽可 能使脚向前放。后排外侧乘客位置的 DOT-SID的50%男性假人躯干1)对于长条座椅,假人的对称面是铅锤的,与车辆纵向中心线平行,如果可能,使该面 到车体纵向中心线的距离与驾驶员位置假人对称面到车体纵向中心线的距离相等,如 果不可能,假人某些部位刚好
32、与座椅表面的位置或座椅表面上方的车辆侧面接触,试 验假人的躯干与座椅靠背有接触作用;2)对于斗式座椅,假人的对称面与试验车辆的纵向中心线平行,并且与座椅的纵向中心 线重合,躯干与座椅靠背有接触作用。骨盆H点。试验假人的H点应按照SAE J826规定的第50%的3DH装置和程序来确定,该点应位于3DH装置的H点下方6.4mm的点的水平方向12.7mm和铅锤方向12.7mm的范围之内。3DH装置的大腿和小腿长应分别调整到414mm和401mm;2)骨盆角。用插入假人H点仪器孔中骨盆角仪测量骨盆角,腹-骨盆连接件朝车辆方向上内部资料第8页共13页侧面碰撞保护一动态性能要求( FMVSS 214)滑动
33、的平面同水平线的夹角应为23到25。腿通过调整假人的双脚使大腿尽量贴着座垫,假人膝部U形凸缘外表面之间的初始距离为292mm,外侧乘员的双腿应该尽可能在铅锤纵向平面内。根据不同的乘客舱构形,按照以下条件放置双脚,允许对假人腿部作最后调整。脚假人的脚在前排座椅的下方平放,并且与座椅无干涉,为了能使双脚能在座椅下方,可以调节膝盖之间的距离。t 12513632,由口山口田BARRIER FACETOPVIEWnRIGHTSOEVIEWNHTSA VEHICLE SIMULATORAll dimensions In rndlkmeters (mm)七包 Alum. Hoiwyeomfci Block
34、-310 kPa +17 kPa caitu strungtriQW Alunip Back Plate 17MPa5052-H34.叫AJimr Faces, 179 MPa 9久用科Aluin, Honeycomb Bumper, kPa + 103 KP& crush 宇Iren0mI,A41 W76HONEYCOMBDo Not Bond This Surface;F ROHT VIEW之9I-*-AGROUND4碰撞条件内部资料N HI SA BARRIER FACE3.2 即um. Face, 345 MPa 2024 T3SECTION A4图 1 MDB第9页共13页侧面碰撞保
35、护一动态性能要求( FMVSS 214)碰撞速度法规要求碰撞时被撞击车辆静止,碰撞小车( MDB ,即moved deformable barrier )的速度为 53.9 寸km/h ( 33.5mile/h )。但是,如果试验以更高的碰撞速度进行且车辆满足要求,则试验应被 认为是满足要求的。MDB及其位置MDB尺寸满足如图1所示,MDB前端为可变形部分,材料为蜂窝铝,在蜂窝铝表面覆盖有 薄的铝板,此部分在碰撞中回发生变形;MDB后部为刚性小车,在碰撞试验中为不可变形部分,可变形部分是安装在小车前端的,有关MDB详细定义见 49 CFC part587 。如图2所示,试验车辆静止,MDB向前
36、运动线与试验车中心线成63二角,当MDB撞击试验车时,MDB的纵向中心线垂直与试验车的纵向中心线。在试验中,MDB撞击试验车左(右)侧时,壁障所有轮子与其纵向中心线向右(左)方向成271 :角,壁障左(右)侧的纵向切面通过碰撞基准线,其误差不能超出51mmoWhMlba5 号(W)of Travel 33.5 mph图2碰撞方式按下面的要求标定一条铅锤线作为碰撞参考线:轿车对轴距为 2896mm或更小的轿车,碰撞参考线在轮距中心向前940mm的位置。对轴距大于 2896mm的轿车,碰撞参考线在前轴中心线向后508mm的位置。客车、卡车、公共汽车对于轴距为 2489mm或更小的车,碰撞参考线在前
37、轴中心线向后的305mm的位置;对于轴距大于 2489mm但不超过 2896mm的车,碰撞参考线在轮距中心向前940mm内部资料第10页共13页侧面碰撞保护一动态性能要求( FMVSS 214)的位置;对于轴距大于 2896mm的车,碰撞参考线在前轴向后508mm的位置;4)有多种选择的车,即有不同的轴距。选择轴距最小的车,用以上三种方法之一来确定 碰撞参考线,测量最短轴距车辆R点与碰撞参考线的距离,其他轴距的车辆的碰撞参考线到其 R点的距离也相同。5数据测量与记录对车辆的测量试验前需要做一些提取碰撞过程中的数据和动画方面的准备工作。车辆结构方面数据的提取如表1 :表1对车辆的测量数据车辆的数
38、据测量位置被碰撞一侧测量点Y方向侵入量(mm)Y方向速度(mm/ms)B柱内侧顶部区域腰线等高区域H点等高区域前门内侧腰线等高的门中间区域腰线等高靠近B柱区域H点等高的门中间区域H点等高的门中间区域扶手区域扬声器区域后门内侧腰线等高的门中间区域腰线等高靠近B柱区域扶手区域门槛内侧前座椅中部门槛区域B柱中心线门槛区域后座椅中部门槛区域MDB的数据测量MDB重心左纵梁右纵梁对假人的测量ES-2re的50%男性假人头部合成加速度所有肋骨变形脊椎的加速度内部资料第11页共13页侧面碰撞保护一动态性能要求( FMVSS 214)腹部的前、中、后处的受力之和耻骨处骨缝的受力SID-IIS 的5%女性假人头部合成加速度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航空运输合同集锦
- 人工智能算法开发与应用合同
- 幼儿园植树节策划方案2021【五篇】
- 桉树造林工程承包合同书
- 新企业之间借款合同范本
- 采购法务与合同管理1
- 咨询培训服务合同模板
- 校车租赁合同书
- 2025-2030年中国清真食品行业运行状况及投资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文
- 2025年河南洛阳市孟津区引进研究生学历人才5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临床提高脓毒性休克患者1h集束化措施落实率PDCA品管圈
- 汽车车身密封条设计指南
- 2024建安杯信息通信建设行业安全竞赛题库(试题含答案)
- JBT 14727-2023 滚动轴承 零件黑色氧化处理 技术规范 (正式版)
- 术后谵妄及护理
- 医药行业的市场营销与渠道拓展
-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