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优秀教学课件_第1页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优秀教学课件_第2页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优秀教学课件_第3页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优秀教学课件_第4页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优秀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程目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历史必修2 第七单元第21课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思考:苏联的改革结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赫鲁晓夫的改革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把苏联搞“死”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搞“垮”了。苏联经过自身的改革为什么没有变得更加强大,反而在改革中走向解体,其原因是什么?苏联的解体,对我们有哪些启示?斯大林时期的集体农庄 农业情况非常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年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

2、1.4公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 (苏联)农、轻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尤其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 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地位日益稳固. 项目 内 容 农业工业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

3、米(玉米运动)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2.措施:重点放在农业方面3.结果:收效甚微失败4.评价:积极作用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局限性在于: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自己也搞个人崇拜,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赫鲁晓夫的墓碑 墓碑上半白半黑的对比,“其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因素之间的斗争。在彼此斗争中相互咬合”墓碑的设计者 涅伊兹维斯特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 “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联的党政大权又集中到

4、他一人身上,对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也开始了,例如: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1.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B.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C.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D.斯大林的逝世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

5、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 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即时练习1、内容 (1)在企业管理方面: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2)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重点在工业方面项目年份美国苏联洲际导弹19681054858197810541400坦克196885003240019781050050000飞机19685100400019

6、7845004600战舰19683603201978172240(1)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2、改革的结果 苏联为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军费开支。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世界现代史(2)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国家面临新的困境。 苏联的国防开支:1955年,是324亿美元, 1979年则高达1480亿美元。3、改革的失败的原因(1)改革仍

7、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修补性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弊病;(2)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3)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 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合作探究】:试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有何异同?异:改革重点有所不同, 前者的重点在农业, 后者的重点在工业。同: 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结果:都在短期内取得一些成果;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没有解决。 失败主要原因: 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3.勃列日涅夫改革 注意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 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建成了发达社会主义 前期有一定效果,后期经济停滞 A、 B、 C、

8、D、4.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主要目的是A、成为超级大国 B、增强综合国力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5. 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归于失败的共同原因是A、政治上没有进行改革 B、经济上措施不符合国情C、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D、与美国争霸消耗了国力即时练习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出生于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附近,1985年至1991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为此他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材料一: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

9、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1/4,背上沉重的包袱。同时四处伸手,加重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还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其形象大损,同时每年还要花掉几十亿卢布。 材料二: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无论是沙皇,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造成很多问题。斯大林之后,高压政策被怀柔政策所取代,民族问题日益显露,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材料三:苏联社科院一次关于苏共性质的调查显示: 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只占4%; 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 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 而认为仅仅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关工

10、作人员的,竟高达85%。材料四: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2、内容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府还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的合资企业。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开始

11、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3、结果: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4、失败的原因:缺乏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仍未放弃苏联传统做法,优先发展重工业 材料:首先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在实践中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多元化”这些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民族主义势力泛滥,民族矛盾激化。苏共内部产生严重分歧,各派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和公开化,苏联的政治经济形势迅速恶化。 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从宪法中删去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苏共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未能得到人民包括1000多万苏共党员的积极响

12、应,军队也拒绝执行命令,甚至发生倒戈。八一九事件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俄罗斯国旗升起1991年月12月25日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改革的重点成果(后果)问题赫鲁晓夫 农业一度促进 农业发展对原有经济体制的修补勃列日涅夫 重工业国防工业成为超级大国戈尔巴乔夫经济领域 转 向政治领域苏联剧变并最终解体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苏共领导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 同:1.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 2.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3.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 4.结果都失败了 异:1 侧重点不同,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重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侧重所有制和商

13、品经济入手;2 成效不同,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3 败因不同,前两次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但后者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 我调整和自我完善。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6.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先进行经济改革,后进行政治改革C、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 D、反对派的

14、崛起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7、从十月革命至20年代,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 中可以得出结论A、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B、要使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C、要为工农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D、要把市场和计划结合起来即时练习回顾:苏联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历程勃列日涅夫改革(趋于停滞)赫鲁晓夫改革(探索开始)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新经济政策(新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阶段戈尔巴乔夫改革(深化、失败)启示教训 苏共“二十大”的召开 会议概况: 赫鲁晓夫做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造成的严重

15、后果。 会议的影响:会后苏联开展了批判斯大林的活动,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 大清洗是从斯大林一件小小的礼仪失崇开始的。1934年1月召开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按规定对总书记斯大林的鼓掌可达10分钟,对其他政治局委员鼓掌不能超过2分钟,可是政治局委员兼列宁格勒州书记基洛夫出现时,鼓掌长达10分钟之久。选举总书记时基洛夫得的票数超过了斯大林,由于基洛夫不愿意担任此职,斯大林才得以连任。大祸随之临头,基洛夫在散步时莫名其妙被人枪杀了, 此后,参与该案侦察工作和见证的人不是死于车祸就是永久失踪。由此开始,和斯大林意见不一致的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也被指控为犯有谋杀罪和叛国罪而被害。接着,

16、内务部的部长们和主要局长被杀, 参加十七次代表大会的1966人中被捕、被杀的有1108人,大会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有近80人被捕、被杀。在军队中,大约有2万名军官遭到清洗,全军5名元帅中有3名被杀害,10多位副国防人民委员中,无一人得以幸免,15名集团军司令中有13名被清洗。同时,在经济建设部门,大批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进行。1939年,大清洗运动才逐渐平息。 各州、市都进行类似的清洗,把一切敢于揭露特权和官僚主义,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视为政敌加以逮捕或消灭肉体。在斯大林时代有2000多万人遭到杀戮,这个骇人听闻的数字已占当时苏联人口近19。赫鲁晓夫在农场

17、视察赫鲁晓夫参观肉联厂 种植玉米的面积从1954年的430万顷扩大到1962年的3700万顷。扩种玉米对畜牧业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许多地方的气候不宜种玉米,产量很低。也有些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结不了穗。还有些地区因扩种玉米影响了小麦生产。扩种玉米的计划最终失败了。开展种植玉米运动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

18、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71、瓜是长大

19、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

20、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

21、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

22、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

23、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

24、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