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3牛顿第三定律第1页,共27页。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力其大小有什么关系? 例如,大人跟小孩掰手腕,很容易就把小孩的手压在桌面上。那么,他们施加给对方的力,大小相等吗?第2页,共27页。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左手右手力力F左对右F右对左第3页,共27页。 用手拉弹簧,弹簧受到手的拉力F,同时弹簧发生形变,手也就受到弹簧的拉力F/。弹簧手力力 坐在椅子上用力推桌子,会感到桌子也在推我们,我们的身体要向后仰。小象椅力力第4页,共27页。 我们常说,地面上及地球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重力)。其实,地球也受到它们的吸引,
2、地球和物体之间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地球卫星力力第5页,共27页。物体1物体2力F力F/施施受受 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第6页,共27页。 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作作用力,另一个力叫作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依赖、同时存在的。特点:手不拉弹簧时,弹簧还拉手吗?名称不一定:第7页,共27页。 这又是一个定量的问题,而定量的问题通常只靠观察和经验是解决不了的,它需要通过实验测量来回答。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之间、
3、方向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第8页,共27页。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阅读) 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要同时测量这两个力,你认为应该如何测量? 我们可以通过图3.3-3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是,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测力计A。如图所示,可以看到两个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这是测力计A受到测力计B的拉力F、,测力计B受到A的拉力F。F与F、有什么关系?第9页,共27页。 上面是通过弹力进行的实验,摩擦力满足上面的关系吗?如果是不相互接触的力呢? 从实验中可以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相等的,方向相反。摩擦力磁力第10页,共27页。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
4、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等大、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异物)二者的性质总是相同的(同性)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第11页,共27页。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例子是很多的F桨对水F水对桨F桨对水F水对桨第12页,共27页。F地面受到的力F车轮受到的力 汽车的发动机驱动车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的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第13页,共27页。 若把驱动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车轮虽然转动,但车
5、轮不推地面,地面也就不会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汽车就不会前进。 陷在泥泞中的汽车,尽管车轮飞转,但是如果泥和车轮之间太滑,车轮得不到足够的摩擦力,车也是出不来的。第14页,共27页。 许多越野车可以按需要分别由前轮或后轮驱动,必要时甚至可以四轮同时驱动,以便根据车轮与地面接触的不同情况来获得足够的动力。第15页,共27页。拓展学习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阅读) 力传感器可以把它受力的大小随时问变化的情况,由计算机屏幕显示出来。 把两个互相钓着的力传感器,同时连在计算机上,其中,一个系在墙壁上固定,另一个握在手中。中上下两条图线分别表示两个力传感器受力的大小。用手拉一个力传感器,可以看到
6、在一个力传感器受力的同时,另一个力传感器也同时受到力的作用,而且在任何时刻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两位同学各持一个力传感器,互相钩着。一人用力拉力传感器朝自己方向运动。从计算机屏幕可在运动的过程中,尽管力的大小随运动时间不断变化,但在运动中的任何时刻,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第16页,共27页。三、物体受力的分析初步分析物体的受力,有两条思路:一是根据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来分析和判断其受力情况。二是根据各种力的特点,从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受力。第17页,共27页。mgFNFf例如,一个物体静止在粗糙斜面上,我们按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来分析。木块受到重力mg,方向
7、竖直向下。木块和斜面接触并相互挤压,木块受到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FN。假设木块和斜面之间没有摩擦,木块就会向下滑动,由此可以判断,静止的木块相对斜面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所受的静摩擦力Ff是沿斜面向上的。从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受力第18页,共27页。明确分析哪个物体所受的力mgFNFf以木块为对象,成为作用力,相对应的就是反作用力。作用力反作用力重力mg(地球对木块的引力) 木块对地球的引力弹力FN (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木块对斜面的压力静摩擦力Ff 木块对斜面的静摩擦力受力分析第19页,共27页。受力的一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构建模型) (2)对这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顺序:ABCAGAF
8、BBGBFA FC第20页,共27页。 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不要把某个力的反作用力跟这个力的平衡力混淆。什么叫做二力平衡?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叫做二力平衡。 (初中)第21页,共27页。mgFF/F一对平衡力:同一物体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两个物体 后者一定是同一种类的力(例如F和F/都是弹力),而前者则不一定是同一种类的力(例如F是弹力,而G是重力)。力的性质也不同:第22页,共27页。一对相互作用力一对平衡力共同点不同点作用对象作用时间作用性质作用效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两个物体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性质一定
9、相同效果不能相互抵消同一物体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性质不一定相同效果相互抵消判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法:(A对B、B对A)区别与联系第23页,共27页。解:例1:油桶放在汽车上,汽车停于水平地面。涉及油桶、汽车、地球三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共有几对?这几对力中,油桶受哪几个力?汽车受哪几个力?地球受哪几个力?(1)三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4对。课 堂 练 习作用力反作用力油桶重力mg(地球对油桶的引力) 油桶对地球的引力弹力FN (汽车对油桶的支持力)油桶对汽车的压力汽车受到的重力汽车对地球的引力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判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法:(A对B、B对A)第
10、24页,共27页。(2)油桶受重力和支持力。(3)汽车受重力、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油桶对汽车的压力。(4)地球受汽车的引力和油桶的引力。mgF支F支F压第25页,共27页。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等大、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异物)二者的性质总是相同的(同性)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第26页,共27页。三、物体受力的分析初步(1)确定研究对象(构建模型) (2)对这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顺序: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语文+】《+虞美人》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 江苏省常州市昕弘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素养评价试卷(无答案)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儒林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学程调查英语试题(无答案)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医学教材 肠道传染病培训学习资料
- 经典室内设计课件
- 上津镇中心小学班级自主管理班会2015.10
- 3.6 用电路做积分
- 内科典型教学病例(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高教社新国规中职教材《英语1基础模块》英语1-U7-220905改
- 第四章 营养与烹饪 第二节厨具的认识与使用 课件 七年级劳动与技术课
- 脊柱内镜技术
- 《钳工工艺学》课件
- 三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附答案)
- 穴位注射-针灸学ppt
- 造价咨询公司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
-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制造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私董会保密协议
- 高级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中医药大学
- 刑法学(上册)(第二版) 课件 第5、6章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