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以及其影响因素_第1页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以及其影响因素_第2页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以及其影响因素_第3页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以及其影响因素_第4页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以及其影响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第一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学习目标: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几种经典理论;识记精神分析、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特点。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难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 第二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节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埃里克森梦的解析 性欲理论三讲 精神分析引论 自我和伊特、抑制、症状和焦虑 第三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弗洛伊德的人

2、格构成观点本我处于潜意识中,主要通过遗传获得,包括先天的本能与欲望。本我中所有的本能都收“快乐”原则支配,活动不受理智与逻辑法则的约束。自我人格中多半能意识到的、理性和适应的部分,介于现实世界和本我之间,其作用既能满足本能的需要,又使其符合现实的社会规则,以免自身受到损害。超我以道德性和理想主义占支配地位为特征,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 第四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荣格的人格构成观点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原型原型包括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第五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集体无意识(荣格的创新)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

3、沉淀物,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正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人格面具指人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在不同情景下戴上不同的面具,扮演不同角色以及维持与别人的良好关系。 阿尼玛与阿尼姆斯阿尼玛是男子个性中女性的成分。 阿尼姆斯是女子个性中男性的成分。 他们分别使人具备了异性的特征,并提供了理想化的异性形象与恰当的交往模式。 阴影是人格中最隐蔽、最黑暗的部分,与本我类似(本能与欲望)包含着人类远祖具有的一切兽性冲动,人格面具就是为了与它对抗才产生的。 第六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人处于种种矛盾的生存状态中;人类产生了与动物生理需要不同的社会性的五

4、大心理需要关联的需要 ;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第七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埃里克森的人格观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怯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统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生殖对停滞自我整合对绝望第八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埃里克森对弗洛伊德的创新不把人格与道德品质的形成仅限于生理的驱力,而是注意了自我作用与社会文化的影响;其发展也不决定与早期经验,人的心理社会发展是伴随终身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要面对的主要问题,这提示每一阶段的教育要关注自己的核心问题。第九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三对主要矛盾:信任

5、对不信任婴儿认为他们周围的世界是安全且充满关爱的,或是相反。自主对羞愧幼儿学会把自己看做一个个体,或因为自己渴望独立的冲动而感到羞愧。儿童通过说“是”或“不是”来确立自己的权力。如果儿童没有获得情感的自主性,他们获得的就是羞愧感。主动对内疚儿童学会检验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或会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感到内疚。第十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观点 :1、认为人格完善与儿童内在的动机与情感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 2、认为各种需要的满足与冲突的解决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动力 3、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连续并有阶段性的 4、儿童早期的生命经验对其终身有重

6、要影响 第十一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启示: 1、社会教育应致力于完整人格的培养2、尽可能给予幼儿良好的早期生命经验 3、尽可能妥善满足幼儿的各种生理与心理需要,帮助他们面对种种成长冲突,促进其发展。第十二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沃尔特斯他们认为儿童的社会行为并不是以“强化惩罚”方式学到的,而是通过强化为中介的直接学习与模仿而获得的。即儿童社会行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体验自己的行动后果或通过观察别人的行动及他们所引起的后果而进行学习的。 第十三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主要概念:直接强化学习者

7、的行为本身受到强化。 替代性强化班杜拉的重要概念。通过观察别人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 (如榜样学习,标兵)幼儿园里就是贴小红花,小贴片。自我强化人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并以自己确定的奖励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个人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能加以控制的信念。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与自我能力感同义。与人的行为动机有密切的联系,因为人们通过判断自己的能力来对自己将来的行为做出期待。 第十四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直接学习是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学习模式是刺激

8、反应强化。 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获得新行为的过程。 第十五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观点 1、强化是儿童获得社会行为的重要机制 (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2、自我认知在儿童的社会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自我效能感)3、直接学习是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基本途径 4、观察学习是儿童获得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 第十六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启示: 1、重视恰当的行为强化。2、为儿童提供展示自我能力与成就的机会与舞台(提高自我效能感)。3、为儿童提供值得模仿的环境

9、与榜样(为了有利于儿童的观察学习)。第十七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三、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Jean Piaget,、柯尔伯格L.Kohlberg 皮亚杰指出了儿童如何从我向主义转变为自我中心主义。我向主义唯我论,儿童把世界看做是由自己的感觉、情感、想象和经验组成的。 自我中心主义一种以自己为中心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儿童把他人感知为存在的、有意志的、和他们自己是分开的。认为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行为和观点上这现象,称为自我中心主义(或称自我主义)。 第十八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皮亚杰的道德发展三阶段论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3岁)第二阶段:他律

10、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712岁) 第十九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皮亚杰对学前儿童教育的观点教育者应当帮助儿童从经验中学习,并从对这些经验的反馈中学习。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接受幼儿不成熟的思维,也要为他们走向成熟搭建桥梁,帮助儿童向更高的理解水平发展。第二十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柯尔伯格儿童面向道德秩序的发展:道德思维发展的第一个序列、道德性格和道德意识形态的发展、认知阶段和学前教育、早期教育:认知发展的探讨第二十一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的道德发展被柯尔伯格看做

11、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儿童道德成熟的过程就是道德认知发展的过程。 道德判断是人类道德要素中最重要的成分,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前提。 道德判断就是个体在一定道德情境下进行形式与内容的“道德运算”。第二十二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三水平六阶段:水平一:称为“前习俗水平” 阶段一: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 阶段二: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水平二:习俗水平 阶段三:好孩子定向 阶段四:维护社会秩序与权威定向水平三:后习俗水平阶段五:社会制度和良心的定向阶段阶段六:普遍道德原则定向阶段第二十三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认知发展理论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

12、主要观点: 1、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道德发展的机制就是道德判断的认知结构的变化和改组。 2、道德发展作为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由于认知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他们分别提出了道德发展三阶段和三水平六阶段论。 3、道德发展的动力是来自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儿童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建构着自己的道德经验,形成和改变着自己的道德认知结构。 第二十四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对学前儿童道德教育的启示: 1、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适应并促进儿童的发展水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接受幼儿不成熟的思维,也要为他们走向成熟搭建桥梁,帮助儿童向更高的理解水平发展。 2、道德经验

13、的丰富是儿童道德认知结构变化的基础,教育者应当为儿童提供积累道德经验的机会,并引导儿童从对这些经验的反馈中学习。第二十五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四、现代生物学与生态学理论习性学:代表人物洛伦茨Konrad Lorenz 、廷伯根Niko Tinbergen概念:研究动物在其自然环境中的习惯或行为的科学,又称为行为学。第二十六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洛伦茨主要著作:鸟类的社会行为、 所罗门王的戒指、人与狗、攻击与人性动物与人类行为的研究等。第二十七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习性学观点: 动物的固定行为模式是通过空间的接近,与父母产生依恋而发展起

14、来的。在这一基础上,后来的研究者进一步发展了儿童的依恋和同伴关系的研究,认为儿童的健康发展与早期依恋的形成有重要关系,而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化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十八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发展心理生物学发展心理学与心理生物学 相交叉的一个新学科。正式形成的标 志是1968年美国一批心理学家创办 的发展心理生物学杂志。研究内容主要 包括四个方面:(l)幼儿的能力。(2) 智力的遗传性问题。(3)气质的生物学 基础。(4)非人类种系的智力水平问 题。 第二十九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发展心理生物学关于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观点:1、行为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其中成熟

15、和经验是融合在一起的。2、在社会性发展中,生物成熟引起并保持经验,同时经验的变化又会改变有机体的行为生物状态和行为潜能。3、对物种不同进化阶段之间的比较必须依据行为的组织原则。4、有机体在其整个一生中都具有适应性和主动性。第三十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生态学(Ecology) 代表人物:布朗芬布伦纳观点: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影响。建构儿童发展的环境需注意的五点原则。第三十一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观点 :1、儿童的健康发展与早期依恋的形成有重要联系,同

16、伴关系在儿童社会化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人类行为有生物基因的继承性。 3、在社会性发展中,生物成熟引起并保持经验,同时,经验的变化又会改变有机体的行为、生物状态和行为潜能。有机体在其整个一生中都具有适应性和主动性。4、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其影响。 第三十二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启示: 1、重视建构儿童良好的早期依恋与同伴关系。2、引导儿童社会行为发展时要考虑到成熟水平与经验的匹配性。 3、注意建构有教育意义的教育生态环境。第三十三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学

17、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1、儿童社会认知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区分人与物的不同,区分照顾者的不同情绪,区分不同的意图与行为等。2、儿童社会认知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同步、非等速的。3、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遵循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影响。4、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水平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第三十四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内容1、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2、对他人认知的发展3、对社会环境和规范的认知 第三十五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1、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发展内容 发展特点自我认知 由主

18、客不分到将自己与外在事物分离,代词“我”的使用标志自我意识的形成。其认知有外在化的特点。 自我评价 从轻信和运用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与外在性。 自我控制 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第三十六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2、对他人认知的发展 发展内容 发展特点 对他人外形认知 2岁以后,幼儿能逐步发现与他人在外形上的差异。准确地使用“你”、“他”这两个人称代词时,标志幼儿已把他人当作独立个体。 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认知 能通过行为特征与结果来理解他人内在情绪与推断他人在集体中的地位。

19、 第三十七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3、对社会环境和规范的认知 发展内容 发展特点 对社会环境的认知 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扩展和深化。 对社会规范的认知 幼儿的自我中心思维使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规则的真正目的。在游戏和行为中往往按照自己的规则进行。他们往往首先在别人的行为中发现违规。 第三十八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学前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特点:容易变化,情绪呈现出两极化的特征;容易受感染;具有冲动性。学前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内容:学前儿童情绪的社会化、依恋的发展、道德情感发展。第三十九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学前儿

20、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及发展阶段产生阶段:初始阶段对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亲社会行为意图确定阶段;意图和行为建立联系阶段。发展阶段:享乐主义的、自我关注的推理阶段;需要取向的推理阶段。第四十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2、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内容发展内容 发展特点 助人与分享 儿童很早就表现出利他行为,但这种行为是随着儿童社会化的认知的发展而变化的。儿童的利他规范是一个逐步确立的过程。 合作 在出生后的第二年,合作行为开始发生并迅猛发展。而研究也表明儿童合作行为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的。 安慰与保护 儿童早期就会对他人悲伤情感作出不同反应,并逐步发展出复杂的亲社会性干预意图与行为。 第四十一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儿童自身因素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生理成熟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气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认知发展水平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第四十二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思考:幼儿园对儿童的社会性影响有哪些?教师对儿童的社会影响幼儿园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有哪些?家庭、社区与大众媒体对学前儿童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