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作用001_第1页
生命教育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作用001_第2页
生命教育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作用001_第3页
生命教育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作用001_第4页
生命教育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作用00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5浅谈生命教育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记得台湾散文家林清玄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我的清明之湖泊,有一只时常起飞的天鹅,我看它凌空而起,用敏锐的眼睛看世界,心里充满了对生命探索的无限热诚。这句话就象钟鼓的鸣乐,时常响在耳畔,涤荡着我的心灵;如浩月升腾,照彻我对生命探索的蔚蓝天空;如浩瀚天际闪闪发光的星子,颗颗似珍珠晶亮剔透,启迪我的心智,引我走向无限美好的前程;我愿做那只孜孜以求、不懈努力的天鹅,去关注每一个鲜活的生命。生命如天使,在你我的眼中,正如北大教授萧川所说:你把学生看作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里;你把学生看作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中。我为我的天使们歌唱,在他们为我营造的天堂里

2、快然自足! 郭思乐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旨趣的教育,它明确地把生命教育和人的生命发展联系起来,表现了教育活动的根本意义。”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学校教育应以生命教育为基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生命,走进生命教育。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怜爱,让每一个人都活得有尊严、有价值。显然,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需要在整个教育体制的精神上有所更新。教育应当设立一种终极目标帮助教育对象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完美的生命。它不是用一种超强的社会化标准去要求学生,而是关注到个人的生命本身,关注学

3、生的内在需要。通过生命教育的实施,使学生能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捍卫生命的尊严,实现生命的价值。下面我就对生命教育如何应用在课堂中,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谈谈我的几点感悟:一、寓理育人,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文学巨匠鲁迅说过:“教育要先立人”,因此我们应以生命的视界来重新审视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关注个体作为生命的存在,关注其外显的活生生的生命崭露,关注其内隐的、活泼的、流动的生命情感的化育,探索精神心灵,开启希望之光。而在我们的课堂上,任何的教育首先要做的是先树立学生良好的心态,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什么样的大理论都不过是纸上谈兵,我们所设立的完美教法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在

4、我的课堂之初,我总是先给学生上一节思想课,我告诉他们我是思想政治老师,思想政治要先解决思想问题,再来关注政治知识,思想问题不解决,政治知识未必能学好,听此一说,学生们都轻松的笑了,我想这便是民主和谐的开端,是生命教育的渗透与铺垫,当然我的思想课并不是给他们讲大道理,只是一节心灵动员课,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社会受多元文体的冲击,学生的心大多处于浮躁与不安中,人在教室里,心在教室外,为了让他们静下一颗心,来面对从今天开始的三年高中学习,我先给他们播放了一段优扬的古琴曲归去来辞,让他们震撼于脱离世俗、远离喧嚣至纯的空灵与人性的回归,让这千年的琴音穿越时空,涤荡他们浮躁的心灵、让他们回归本真,

5、走进课堂、走进知识,接着我给他们朗读了一首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静静地坐:静静地坐吧,我的心,不掀起一丝尘土,让世界寻路,向我走来!通过播放音乐与诗歌的形式把学生飞了的心收回来,让一颗心真正坐在课堂上。为了趁热打铁,让他们把定力变为行动,接着我给他们讲了两个小故事:蚌病成珠外表晶莹剔透、璀璨夺目的珍珠为无数人所青睐与欣赏,但你们知道吗?珍珠的形成只是缘于“伤”与“痛”;学生听后便都陷入了深思的状态中,还有一个是石头与石像的故事在一座山上居住着石阶与石像,他们是同一座山上采来的花岗岩制成的,但命运是却是截然不同的,人们每天踩踏着石阶去膜拜石像,终于有一天石阶忿忿不平地问石像这是为什么,石像听后很平淡

6、的告诉它,因为你在成材之前只经过了四刀的切割就可以完成了,所以你每天被人踩在脚下,而我在成为石像之前要受尽千刀万刮的折磨,所以我才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这两个故事虽然简单,却足以启发学生的心智,让他们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勇敢地去面对未来的挫折与挑战,我想此时学生已整装待发,做好了“宝剑锋从磨砺起,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准备,最后我告诉他们:英雄不问出处,成功离你们不远,当你走向清华、北大校门的那一刻,没有人去关注你是呼兰三中还是哈三中毕业的学生,只要你努力,三中就是你们成长的舞台,三中就是你们心灵的加油站,终有一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二、创设情境,营造课堂的良好氛围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

7、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取得的,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教师应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利用好的情境导入新课就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以无比的好奇心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其中政治中哲学比较枯燥难学,但同学们又对它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为了打消学生的顾虑,我告诉他们哲学就是智慧之学,学好了哲学就会有一颗智慧的头脑,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看人生。每天当我们走进三中教学大楼时,所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孔子,两千多年的孔子是一位教育家,更是一位哲学家,他的“因材施教”仍为我们当今社会的教育所推崇,当然这只是一座铜像,我想这个铜钱像不仅只是一个摆

8、设,更重要是在彰显我校的文化氛围,告诉同学们要拥有一颗智慧的头脑,而每一名教师见到它时则会有一种见贤思齐的感受,这对同学们是一种教化,而对教师来说它更是一种激励,因为它通身散发着的是智慧的光芒。在孔子的一生中,有许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深思,我给他们讲了在他身上发生的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有一个人来拜访孔子,在门口遇到了孔子的一位弟子,他想孔子是一位大圣人,他的弟子也一定不会差,就想来试一试这个弟子的才能,于是就问了他一个问题:“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弟子一听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就脱口而答“四个”,这个人却说是“三个”,第子琢磨着一年中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这是一个连小孩子都知道的常识,他怎么

9、会说是三个呢,然后来人说那咱们打赌吧,如果是三个算我赢,四个你就胜,第子胸有成竹地说“行”,之后他们一路争吵着来问孔子答案,可让弟子万万没想到的是老师给出的答案却是一年有三个季节,并让这位弟子向来访者道歉,弟子很不情愿的这样做了,等这位客人走后,弟子不服,问其中原因,孔子对他说:大自然中有一种昆虫,他们春天生,秋季死,从来不知道世间还有四季,你没看见他穿着绿色的衣服吗,你又何必跟这位昆虫先生计较呢?弟子这才恍然大悟。虽然孔子最注重的是“仁”和“礼”,但他从不拘泥于事物的表面,他能从对立中把握统一,掌握好处理问题的合理度,这是一种极为高明的哲学思维和生活智慧;在新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有这样一位受人

10、尊敬的铁腕总理朱镕基,他是一位经济学家、政治家,也是一位哲学家。在一次答日本记者问时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个哲人的智慧,一日本女子问到日本有一家失窃后怀疑是中国人干的,朱总理用一个中国成语:“南桔北枳”回应了她,朱总理说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中国人都是守法公民,所以贵国更应重视的是本国的民风问题,对日本人不承认侵略中国的历史,他说这叫“掩耳盗铃”,日本北海道的鱼受环境污染,他们说这个地方离中国最近是受中国影响,朱总理用了中国一个哲理小故事“智子疑邻”:有一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邻人所偷,便越看越象,后来在自己家的后院找到了这把斧子。用这个成语故事有力地回应了他们的质疑。 而有一日本人说到

11、台湾问题时,朱总理则义正严辞地说这是一部分人“居心叵测”,中国与台湾是母亲与儿子的关系,母亲含辛茹苦的把儿子抚养成人,儿子现在长大了,要吃烧饼,便抛弃了母亲,但是儿子最终还是会回到母亲的怀抱的,台湾是中国的内政,任何人都无权干涉中国内政。朱总理的回答不卑不亢,机智巧妙又不失总理的风度,表现了泱泱大国的风采,也尽展了中华五千年璀璨的文化。我在讲哲学中自然界的物质性时,我给他们播放了地球的起源短片,引起了他们对探索自然界本质的极大兴趣,在认识运动一课给他们讲古希腊的神话故事: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和芝诺的飞矢不动,讲意识的能动作用时给他们再现神七发射的激动场面,而在讲世界是发展的,我用了成语故事吕蒙的

1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成语,在课堂上我给他们讲解不同的哲理故事,成语典故,以及他们身边生活的鲜明实例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哲学,在热爱中生活。实践证明:把抽象的理论寓生动形象的事例之中,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枯燥的理论趣味化,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多种多样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从而完成知识的转换。实践证明:把抽象的理论寓生动形象的事例之中,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枯燥的理论趣味化,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理解教材内容,从而生成知识。三、激发情感,发掘智慧的情智教学情感是教学艺术的

13、核心,用真情谱写教学艺术的篇章,是教学艺术的生命,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发掘学生的智慧,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思想是人类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正如恩格斯所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政治课就是与学生在交流情感的过程中传递智慧、碰撞智慧、产生智慧,在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中发展智慧、丰富智慧。智慧不是知识,不是外在,智慧首先要从思考开始,我们的学习应该养成思考的好习惯,因此在政治课中我引导学生学思结合,浮想联翩、思接千载,思考从问题开始,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善于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让学生深入思考,刨根问底,穷追不舍,不水落石出,拨云见日绝不罢休,要引导学生

14、求异地思,让学生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通俗地讲,思考产生智慧,政治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用孔夫子的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识的魅力来自深邃的思想,在我们的课堂上就是让学生思考起来,聪明起来,智慧起来。如在讲质变与量变的关系时,我提出“马尾上拔出一根毛,会不会使马尾变秃”的问题,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即产生了兴趣,兑相表态,有的说“当然不会”,有的说“那不一定”,也有的说,“会”,这时,抓住学生思维启动的契机,进一步设问:“如果一根一根地拔下去,会不会拔到某一根时,马尾就变秃了呢?”学生们一下子深思起来,当学

15、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我进行了适当的点拔,便可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良好效果。四、成长自我,诠释终极生命教育我们在关注对学生生命教育、素质教育的时候,同时也要更关注我们自身的生命成长,因为,生命教育的对象首先应该是教师,只有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再学习,树立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关爱生命,呵护生命之花的成长。作为生命化的教育,生命教育强调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在生命的根基上确定起人的内在的不可让度的尊严,树立起生命神圣的观念。因此,它理应充分体现人的生命活力美,使人生美好而高尚,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使人的生命之树茁壮成长,生命之花灿烂开放,生命之火熠熠燃烧,生命之水欢畅奔流,从而使自己的生命世界呈现出光彩夺目的景象,拥有一个无比美好的人生。既然如此,政治课堂就不是窒息学生灵性与健康发展的地方,而应当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使其生命的活力充分地涌流,智慧之花尽情地绽放。真正高扬起生命的价值,反复吟唱生命的礼赞,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生命积极的存在状态投入、倾注、热力四射、兴味盎然。贴近生命的需要,揭示生命的真相,引领成长的方向,探寻生命的意义,成全生命的价值,应该成为全部教育的追求。生命是上天赐给我们最丰盛的礼物,我们应当珍惜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