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分析_第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分析_第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分析_第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分析_第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分析王鹤云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教育资源、科学资源,是世 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在国际组织的相关文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做了直接或间接的描述。笔者认为,千姿百态、 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是国家和民族赖以存在的基础和象征,是人们进行创造的源泉,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具有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而形 成了多维度、多层次的价值体系:历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从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深厚的 传统文化、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历经

2、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例如,有相当一部分民间文学 就是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反映着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变迁,是现代和传统之间流动的见证,我们可以从中活态地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结构、生活风貌、道德习俗和思想禁忌。非物质文化遗产蓄积了不同历史时代的精粹,保留了最浓缩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承载了过去,孕育着未来。人们可以通过有形的文化遗产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同 遥远的祖先沟通,看到他们的身影,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思想, 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和智慧,辨认出他们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脚印。因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同群体或不同

3、民族的文化积淀,反映了人类社会漫长历史所 形成的文化和传统,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它所代表的是鲜活的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基因。一个民族或群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含着该民族或群体的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生存方式,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或群体身份的原生状态,以及该民族或群体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体现出该民族或群体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发展踪迹,因此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成为该民族或群体存在的标志和发展的根基。不同的民族或群体具有不同的文化模式,共同丰富、充实和维系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更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

4、产生活方式,不脱离具体 的民族历史和社会环境,它蕴涵着所属民族或群体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沉淀着发展的经验、 生存的智慧,这些维系民族或群体血脉的因素反过来又世代塑造并延续了该民族或群体一脉相承 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 从而形成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群体意识,使这种文化的价值在多元化的世界中得以展示和存续,成为一个民族最基本的识别标志。因此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的 活”体现,具有传承和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是维系民族存在发展的生命动力、精神依托,是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科学价值。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多的跨学科、跨领域的文化特

5、征和 知识属性。它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 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保留和反映,是后人获取科技信息的源泉。许多民间习俗保留着原始文化的粗犷和纯真,对于研究人类历史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另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含有相当程度的科学因素和成分(如中国的传统医药、传统酿酒技艺),具有科学研究的价值, 为后人创新奠定了基础。因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本身具有较多的科学内容,还给我们提供极其丰富的史料和极有学术价值的资料,是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社会学、人种学、宗教学、文学、艺术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始源和开展研究的主要对象。审美价值。非物质文

6、化遗产中包含着丰富的表演艺术、口头文学、生活习俗、服饰礼仪、传 统工艺,它们或是纯粹的艺术,或者包含着艺术和美的成分,无论是口头文化、体形文化、口头 与体形的综合文化,还是造型文化,都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展示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生活风貌、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它们历经岁月沧桑,流传至今,充分说明其审美水平和创造能力得到不同时代人们的认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欣赏价值,其中有许多天才的艺术创造,孕育了无以伦比的艺术技巧,更能深深打动人的心灵,触动人的情感。 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储了大量的文化艺术创作原型和素材,是进行文化艺术创造取之不尽的源泉。教育价值。非物质文化

7、遗产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科学知识、传统技艺、艺术精品资源,是开展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知识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更是教育年轻一代正确地为人处事,培养社会良好风气的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 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鲜活、 生动地了解优秀的民族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熏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能力,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传授自己宝贵技能的过程,以及研究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职业的专家,在学校、社会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也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经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丰

8、富,它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信息,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不仅传递着文化特征,同时也是音乐、戏剧、电影、广播、电视、旅游、饮食、服饰制作、制药业等产业发展取之不尽的资源。 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美学、历史价值的民间艺术产品的生产已经 形成了独立的产业。许多地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项目开发,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 文化旅游经济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能影响政治进程。不论是文化的话语权,还是文化的解释权、享有文化的程度,都是和主体的权力拥有程度有关。可以说,文化的任何变动、文化存在结构的任何变动,都意味着一种权力的变动,一种政治关系的变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

9、类生存发展的精神产物,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土壤。文化环境的弱化或缺失不可避免地将在精神层面上恶,其标准不仅化甚至于摧毁人的生存环境,进而影响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一个民族存亡与否仅是政治的盛衰、战争的胜负,而且包括文化的保存与发展。正如喀布尔博物馆的大门上所写的: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存在,这个民族就存在着。”在这个由资本化、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所支撑的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互相激荡。西方国家凭借着经济上、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不断挤压发展中国家本土文化的生存空间。可以说,这是一种以民族文化为武器的政治斗争。所以,对发展中国家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国际竞争中的优势资源,起着维系民族生存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作

10、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程惠哲如何达致社会和谐?这是当今利益主体多元、生存竞争激烈、张扬个性自由的时代所无法回 避的全球性的实践和理论命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积累、传承文化并加以创造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规范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一种基本力量,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全面、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社会和谐价值与作用。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研究和发展,可以促进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

11、家、地区与地区的和谐, 调整个体的精神世界,协调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族群关系、国家关系、地区关系,以及人与社 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从而达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谐。从历史上来看,中华民族是与人为善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关于和谐的丰富思想传统。和”字常用来指家庭、国家、天下等社会单位内部井然有序、协调一致的状态;谐”字则更加强调相宜、融洽的含义。儒家思想中对此论述颇多,如孔子讲和为贵”、为政以和”、和而不同”,孟子认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主张 和则一,一则多力 他们并且提出了 大同的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从哲学上来讲,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共同生存、相互协作的亲和状态,虽有对立,

12、但更强调统一性。从社会学上来说,和谐是一个过程,是事物发展运动的善 与美的理想存在状态及其表现。一个和谐的社会应是自由、公正、诚信、友爱,富有生机、安定 有序、环境美好的社会,是一个人与心灵、他人、社会、自然和平共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核心 是人与社会的和谐, 主要是人对社会的价值认同,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通过推动价值认同而达成人与社会和谐的巨大优势和重要作用。下面就具体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的原因,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社会和谐价值。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原因1、非物质文化遗产含有大量传统伦理道德资源,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历史已经证明,一个 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向

13、善程度,决定了这个民族的伦理道德和社会文明程度。因为伦理道德为人类社会的平稳运行提供基本的秩序和保证,是协调个体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基本调节方式和手段,是促进个体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平衡机制。全球伦理宣言强调了伦理道德的这种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的价值和作用,明确指出对人的行为,已经有一些古老的准则,它们是一种可以延续的世界秩序的条件。”因此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通过撷取、展示、宣扬其中的与人为善、尊老爱幼、明礼诚信、天人合一等美好向善的伦理道德资源和内容,就会极 大地助益于我们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群体认同、民族认同、社会认同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和目标,而文化认同则是实现社会和 谐的重要基

14、础。每一个社会、族群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定文化,这些文化成了维系他们拥有共同情感经验、共同生活习俗、共同伦理准则的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些文化中重要的、鲜活的、发挥重大影响的主要部分、重要成分,因而在促进社会认同、族群凝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有很强的社会和谐价值。2、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使个体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社会就是基于共同生产活动的人类共同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人类是群居的社会化动物,个体都有一个适应集体、融入社会的过程。而社会或族群也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变成它的合格个体,标准和方法就是使所有社会成员都掌握这个社会或族群的文化。这决定了乍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遗

15、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应。每一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刻起, 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 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已成了他所从属的那种文化的小小创造物了。待孩子长大成人,能参与各种活动时,该社会的习惯就成了他的习惯,该社会的信仰就成了他的信仰,该社会的禁忌就成了他的禁忌。”因此,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其实也就是个体学习族群独特文化,接受、适应并在这种文化中成长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接受了族群的独特文化,也就是对这个社会进行了价值认同,通过个体有效地融入社会而达致社会和谐。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鲜活的、多样丰富的文化资源就有重要的社会认同、社会和谐的价值和作用。因此,人的社 会化

16、过程就是社会价值认同过程、社会和谐实现过程,就是该族群的独特文化代代相传、儿孙相继的过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亦即人的社会价值认同过程中,个体一方面要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如家庭、学校、单位、社区等;另一方面又要将社会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潜移默化地变成自己 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化,完成社会价值认同、 达致社会和谐。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社会文化资源中的重要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认同作用、社会和谐价值。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所关注、所认同的行为文化、伦理文化、风俗文化等,大多属于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范围,也正是个体在谋求社会认同中所要学会和遵守的。这再次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和谐价值。

17、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愈来愈突出,给世界文化多样性带来的压力越来 越大,不同国家、民族也越来越认识到了保持自身固有文化特性的重要性,因为这涉及到该国家、民族文化的继续存在和确立,牵涉到他们的文化主权的确立、文化价值的认可以及在世界上众多民族、国家中独特文化地位的存在和尊严。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乃至标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民族情感、精神的源泉,是民族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在现代工业文明和消费文化保持社会的安定和谐,就成为一个紧的强势冲击下,如何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维系民族凝聚力,迫而重要的普遍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并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维系民族认同、延续文化传承

18、方面的重要社会和谐价值与作用。因此,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其社会认同作用、社会和谐价值,就有助于保持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特性、文化尊严,有助于这些国 家、民族中人民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有助于保持并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形成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有助于产生社会和谐。每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都会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所保留 和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某些传统文化内容,规范着民族的群体生活方式、思想价值取向, 是维系民族团结、巩固社会和谐的粘合剂,是民族凝聚力、 社会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源泉。每个国家、民族都

19、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它们是维护民族独立、尊严,促使民族崛起、振兴 的强大精神支柱,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鲜活体现,是民族情感、民族心理的寄托;不同民族所创造、拥有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都是渗透在这些民族广大民众的骨肉血脉之中,融化到他们日常衣食住行之中的民族共有共享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大量的民族文化传统,反映和表现了民族共同思维习惯、生活风习,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共识、社会认同。因此,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 统文化、民族精神的载体和象征,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对民族文化认同、社会和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非物质文

20、化遗产社会和谐价值的主要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不仅能促进人与内心、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 与自然的和谐,还能促进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的和谐。1、就个体的人的层面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能促进自我与内心的和谐,也能促进自我与他 人的和谐,这是社会和谐价值中的人与内心、人与他人的和谐。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许多口头传说和故事的内容,主要突出的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的主旨,安分守己、恪守礼法而不是逾礼违规、悖反伦常,知足常乐、安贫乐道而不是贪得无厌、利欲熏心,明礼诚信、乐于助人而不是背信弃义、刻薄寡恩等思想,尽管有些说教在实际中会带 来一些息事宁人、没有是非的负面

21、影响,但总的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这些方面的内容在促进 人内心的平和、人际关系的友爱方面还是产生了明显效果的。由于这方面的传说和故事不胜枚举,在此就不予列举。在当今竞争高度激烈的社会条件下,人与内心的和谐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 2006年8月6日,温家宝总理向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祝贺九十五岁寿辰,二人在探讨和谐问题 时,重点谈的就是人与内心的和谐。季羡林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温家宝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 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 谐,就是主观与客

22、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人与内心的和谐问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 社会和谐价值中汲取资源,增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使人们能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误,经受得起失败的打击和考验,承受得起生活的重担、 磨练和苦难,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理坚强的人。2、就个体的人与集体、社会的层面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是非物 质文化遗产丰富的社会和谐价值在促进人与社会和谐方面的表现。例如,2005年冬本人在贵州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时了解到,该省有一个地方,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尚无刑事犯罪案件发生。这

23、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见的。这个地方就是布依族聚居的黔南州贵定县音寨。据当地有关人士分析,这一奇迹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音寨一带一直未中断当地特有的三月三”、六月六”歌会等民族民间节日文化活动有关,正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举行,很好地起到了崇尚道德、弘扬正气、凝聚民心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当地的人民平安、社会和谐。3、就人的集体与集体的层面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促进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地区与 地区的和谐。族群与族群的和谐方面,例如我国土族地区普遍流行藏传佛教,在青海省同仁县就出现了土 族、藏族共同参加当地最盛大的宗教节日六月会”的景观,这对土族、藏族人民在当地的和谐相处、共存共荣无疑具有重要保

24、护和推动作用。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的和谐方面,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国际性、共享性的特点,例 如蒙古长调、马头琴是我国和蒙古国,木卡姆是我国和哈萨克斯坦等国,柯尔克孜族口传史诗玛纳斯是我国和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等国共同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对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顺应并利用它们的这种共生共有共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并促进不同民族、国家、地区间的文化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其民族团结和国际交流的凝合剂、催化剂的作用,使跨民族、 跨国家、跨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成为共创、共有、共享这些文化财富的所 有民族、国家、地区的共同责任与义务,使这些民族、国家、地区之间形成良好的交往合作关

25、系。例如在2005年末公布的第三批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我国和蒙古国政府联合申报 的 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在这一过程及今后的共同保护中,已经并将继续发展两国在这方面的友好合作,从而加强两国的密切联系,促进两国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促进这一地区的和谐与繁荣。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成为国家间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民族间联系沟通的粘合剂。在大力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对外文化交流,让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弘扬、展现光辉灿烂、魅力独特的民族文化,既有利 于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和了解,增进友谊、培养感情,又能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26、凝 聚力。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促进地区和谐稳定、推动国际交往与合作,是有可靠的现实基础 和条件的,因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可能拥有相同或相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长调、木卡姆等。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具有人类意识和普世价值,可以成为一个 国家、民族联系世界的纽带,因此通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开展国际交往与合作,可以拓宽国际交往的渠道, 促进国际交往的发展, 维护世界和谐稳定。 例如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以建立合作和互助的国际技术、财务机制,动员国际社会履行共同的义务。此外,重视并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对我们正确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

27、义,对我们在国际化语境中进行民族民间文化的继承、保护、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进行国际交流合作,还有助于尊重人类发展中实际存在的文化普遍性,帮助弱势群体和族群防止文化破坏,这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在国际交往中的体现。4、就人的个体、集体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例如禁忌文化是藏族人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藏族禁忌文化中有许多禁忌就是为了防止人们肆意破坏自然, 保护青藏高原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藏族关于善待自然的禁忌主要有:不许在神山上乱砍乱伐乱挖乱猎,这可以防止山体滑坡、水土流失、山地生态系统

28、失衡;不许随便在神湖中游泳、捕捞,这可以防止污染水源、水域生态系统失衡;不 许随意在草原上放牧搬迁、挖土取土、猎杀鸟兽,这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草场遭受破坏、草原生 态系统失衡等。正是由于对自然的敬畏,有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有了青藏高原这地球上最后一方净土。其他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社会和谐价值中,也有许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容。 例如白族的 绕三灵”,就是在每年的特定时间里,白族人民踏苍山游洱海,融入大自然,激发起 对自然的热爱和善待之心。壮族人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则有丰富的自然崇拜文化,他们崇拜日月星辰等天体,崇拜风火雨雷等自然现象,崇拜蛙、鸟、花、树等动植物。正是基于万物有灵观 念

29、的发自内心的自然崇拜,使壮族人民把自然视为人类的好伙伴而不是对手和敌手,从而使得壮族地区较好地做到了天人和一、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其中涵盖了人与内心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族群与族群的和谐。正如前边分析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社会和谐价值,能有力地促进人与内心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

30、自然的和谐以及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地区 与地区的和谐。因此,为了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坚强,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的人,为 了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为了促进国际和平、地区安宁,我们要切实重视并发挥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与作用,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遗产保护根在教育学校教育中民俗课程的设置与构想柯玲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键在于人,在于有一批或有一代代热爱文化遗产、懂得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人。学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发扬传统文化,使我们的现代化更具有中国特色, 作者提出了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构想。文章对国内民俗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突

31、出了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过程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民俗课程提出了构想。关键词学校教育;民俗课程;课程设置中图分类号K8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214 (2007) 02-0097-06随着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举国上下对我们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或熟视无睹的文化现象开始密切关注。我们在庆贺首批五百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的同时,更应思考怎么去保护这些宝贵的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属于民俗文化范畴,笔者以为,培养具有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新一代具有更为重要、更为深远的意义。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文化课程已经迫在眉睫。、我国

32、民俗教育的现状民俗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遍而特殊的社会存在,是人类特殊的伴生物。社会中每一个心智健 全的人,都无法脱离一定的民俗圈,在他们身上,都烙有这样或那样的民俗印记。一般而言,民 俗是指那些在民众群体中自行传承或流行的不成文的规矩,一种流行的模式化的活世态生活相。民俗与一般的文化意识形态不同,它是人类文化意识的原型。在人类文化意识形态 宝塔”构制中,民俗处在最底层,如同尚未提炼的矿石,是一种综合性的原生态的意识团。在人类社会结构里, 它处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中间环节,以两栖型的形式, 跨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也许正因为如此,民俗很少被有意识地纳入学校教育的视野中,而常常被认为是一种依靠

33、民间传承(主要是口耳相传)形成的民间传统文化。但是,传统往往也有 难传”的时候,外族入侵、国内战争以及所谓的 文化革命”就曾使某些传 统失传,许多优秀传统今天只能见于典籍、方志等文献了。那些被当做四旧”破除、砸烂的有不少是平淡的绚烂。改革开放以后,西风再次东吹,人们不得不对我们民族的文化又一次深深反思, 于是有识之士惊呼: 我们的许多优秀传统已经到了濒危的境地!一个民族突然有了找不着根的忧虑,这是一件十分可怖的事情。十六大”发出了 扶持党和国与此同时,我们的党和政府也在反思我们民族的文化前途。党的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

34、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号召。这一号召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民俗文化事业的发展。自此,学校教育中也更为关注民族文化教育。这不仅表现在民族精神教育”主题的不断被强化,也表现在不少省份开始意识到地方文化以及区域民俗风情对于现代教育的特 殊意义。一些省市或学校开始编写某一区域的文化或民俗风情教材;有些学校着手开发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创编校本教材;在语文、政治、历史等课程教学内容中有意渗透一些民俗文化内容。 但如果把这个行动称之为民俗教育”的话,现状并不十分理想,主要表现在:第一,课程地位不明确。现行的教育体制虽然已在关注素质教育,但终因须过升学考试关的 压力,课时计划的限制, 以及各个学校之间激

35、烈竞争的现实,素质教育往往停留在应景甚至作秀的层次上。民俗教育无疑应该纳入素质”的范围,但因为大多是应景”,因此即使在设有民俗类课程的学校里,民俗课程也往往跟其他次要课程一样被随意取舍、占用,成为应付上级检查或展示学校素质教育实绩的一种形式。能真正认识到民俗教育课程的育人素质地位的很少。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除了大学的民俗学学科点之外),民俗教育大多呈现杂乱无序状态。几乎没有循序渐进、统筹安排的教学计划。教育部门虽然也意识到学校教育在传承民俗文化上的特定作用,但因为忙于应试,尚无余暇抽调专门力量从事民俗课程建设的研究和设计。第二,课程内容真伪混杂。因目前尚无一支专业的民俗教育师资队伍,从事民俗教

36、育者自身 的民俗理念尚待更新,素养尚待提高,民俗教育教学内容设置存在不少问题。如:真伪民俗内容往往鱼龙混杂,容易造成谬种流传、贻误子弟的消极影响。再如,把民俗”简单归结为旧时代乡下人的土特产,或大讲民俗事象中的无知、愚昧、荒谬等等陋俗成分,这在已具有一定辨析能力的学生当中,很容易造成对民俗的鄙视、误解和拒斥心理。第三,水平参差不齐。全国各地教育水平的不均衡也带来了民俗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民俗 资源丰富的地区,学校民俗教育的水平却不一定同步。有些省市喊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口号,启动了不少文化 工程”,却遗忘了学校教育这个重要阵地。高等教育中民俗文化教育的缺席也很严重:目前我国高校中的民俗文化教育

37、仅限于二十几所高校所设的民俗学学科点,而这些学科点也才刚刚开始尝试开设中国民俗通识课程。原本应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循序渐进、系统开设的民俗教育课程,却在前期缺少基本知识积累的情况下,先在大学设起学科点。 更有一些学校的民俗学学科点属于乘风上马之类,尚无深厚的学科基础。从接受教育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来看,我国的民俗教育的水平极不平衡:不同地区的民俗教育不平衡,高等教育阶段的民俗教育与基础教育阶段的民俗教育也不平衡,甚至表现出反常倒挂”。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也为了我国的民俗学科稳固地发展,我们的民俗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抓起。总之,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民俗教育缺乏调研,缺乏地位,缺乏系统,

38、缺乏学科意识。而为现实也为将来、为今人也为子孙,民俗教育不可或缺,在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已是刻不容缓二、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必要性民俗本身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民俗教育和生活常常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往的民俗教育主要是在日常的家庭、族群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实施:长幼一起活动机会较多,口耳相传,耳濡目染之中,孩子学会、领悟到了许多民俗文化知识。现在的家庭模式和教育模式早已不同于从前: 大多家长忙于自己的事情,一般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以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从3岁入幼儿园,经过小学、中学、大学等等,他们失落了众多亲身感受民俗的机会,与民俗生活 越来越疏远,以至对重要民俗事象不甚了了或一知

39、半解。从教育的全面科学发展看来,在文化教育链条上,现行的学校教育中有必要补上缺失了的人生这一课,否则,孩子长大成人后容易因先天不足”导致营养不良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将文化传承纳入学校教育环节之 中,既是适时之需,也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理由如下:首先,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是保护和传承文化的需要。学校是传承文化的主要渠道。人类的文化是有层次之分的,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形而上层面 的精英文化外,很大一部分是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是传承性的生活文化,它包括了一国或一族民众的生活技艺、承语言艺术、文化心理模式等在内的庞大内容。它是人类文化的基石,支撑并衍生出人类的整个文化大厦。国务院办公厅200

40、5年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将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都划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之内。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大半都和民俗有关,这些遗产急需保护和传承,完全可以渗透到学校教育之中,设置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民俗课程进行教学。优秀的文化传统需要接力,学校教育是文化接力的最为有效的形式。确立了民俗文化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教师就同时肩负着传授民俗文化、民俗知识的重任。保护民间文化是全民的大事,也是事关千秋万代的事业。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在我

41、国已 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2006年起,每年的6月10日,成为我国法定的 文化遗产日在第一个保护日活动中,各地、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各类民间团体纷纷以不同寻常的热情投入其间。但实事求是地讲,这一切似乎与学校发生的联系较少。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文化生态的一再被破坏,无数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正濒于消亡的境地,我们民族的精神灵魂面临着无家可归的危机。保护民间文化传统,让它们成为种子在一代代人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让它成为人生必修课走进学校,让它成为课程教材走进课堂,走进民俗传承的历史链条之中。其次,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是培养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需要在全球化

42、和现代化进程中,世界性的文化趋同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我国的文化生态也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民俗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保护民间文化遗产行动,体现了现代人对曾支撑民族精神家园的精神文明形态及价值的重新审视和认知、依恋和追寻。民族精神作为各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共同选择和人类特定的文化现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民俗传统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始终是各民族生存、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民俗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 现,显示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文化的特有标记。我国优秀民俗传统中所展示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可能蕴涵着我们国家和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万年活态

43、的文明史。民俗传统也常常是我国人民生命创造力的高度展现,是维护我国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一一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激发新一代的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 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往往是以特定的无形或有形的民俗为载体的民族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是理想信 念、人生观和价值观中的独特的我们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集体无意识和有意识构建的人格体现。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既是凸现民族个性的需要,也是塑造学生人格的有效手段。第三,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是接受民俗知识的需要。从民俗学的定义看,美国

44、当代著名的民俗学家阿伦?邓迪斯指出:自1846年威廉?汤姆斯最早使用了民俗学(Folklore )这个词语以来,关于民俗学定义的讨论,一直没有中断过。很多定 义侧重在,知识(lore)方面,也有一些侧重在,民众(Folk)方面。显然,和任何学科一样,学科的定义不免有歧义, 但是,总的倾向,大多数的意见还是明确的,主要是有关人民知识的学问。事实上,大多民俗事象确实是民众生存方式、生产、生活知识、智慧、经验的展演以及独特的民 俗思考原型的体现。民俗学国际术语Folklore ,我国学界也曾译做 民间知识”、民间智慧从本质上说,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以传授各科知识为主,现行的学校教育课程设置中,文理知 识

45、分别以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课程为依托。民俗的广延性使它 和众多的学科分支有联系,但世俗性”又常常将它的科学性和知识性遮掩。甚至有人直接将民俗等同于迷信,这是对民俗的曲解。当然,完全以科学思维的尺度衡量民俗,可能会露出某个民俗 事象形成中的无知、愚昧、荒谬。可是,它并不是个体的失误,它是一定民众群体在征服自然、 发展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同感心理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共同的选择、凝聚和升华。所以,民俗知识是生活化、技艺化或者仪式化了的知识。民俗教育的短缺,已经使今天的年轻一代常常不能很好地认读自己的胞衣文化,等到发现很多拿来”的原来竟是自产”的,才惊叹自己差点丢弃了先辈留给我们

46、的许多极其宝贵的遗产。幸而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如果马上行动起来,按知识门类来 整理我们的民俗传统,再分别纳入相应阶段的教育之中,我们的教育将更完整、更健康。三、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可行性20世纪初日本民俗学的建设和拓展,对日本的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日本民俗学鼻祖柳田国男先生因而称民俗学为济世之学”、国学”,因此,和民俗密切相关的文化学科几乎遍及日本所有的学校。日本的民俗研究和保护成为当今举世公认的完备发达的学科。欧美的民俗学研究也异彩纷呈,并越来越朝着应用的方向发展,和现实生活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民俗本身是包罗万象的,它的版图与生活一样广博,因而民俗给学校教

47、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也给学校教育中民俗课程的开设提供了诸多便利。具体地说有如下几条:.与素质教育目标的一致性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教育受众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 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也是进入新时期以后,教育部门针对弊病百端的 应试教育”而采取的举措。素质”一词有几层涵义,它可以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也可以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先 天的特点,当然也指人品、素养等等。而对于 素质教育”的内涵目前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

48、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诸方面的教育。柳斌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求知,教会学生办事,教会 学生健体。而民俗文化或民俗知识本身就是一种素质,它既有文化素质,也有技能素质,还有思想素质等等。民俗与生活的水乳交融,使得民俗具有了显著的素质”特征。从育人这一点看,民俗教育的目标与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不谋而合。.与校本课程相连的多样性校本课程作为学校三级课程之一,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校本课程的开设实质上是一个 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 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活动。它涉及学校教育经验的各

49、个方面,比如学校组织结构优化、教师在岗培训、教育资源选用和社区参与等多种相关措施。与一般的校本课程相比,民俗校本课程有着其他课程难以企及的优势。民俗的多样性使它获得了多向延展的空间,而民俗的渗透性又使它可以衍生出主题不同、内容各异、多姿多彩的校本课程。.与基础课程相通的知识性在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的便利还因为民俗具有与众多学科知识的相通性,它本身既可以 作为传统知识传授,同时也不乏现代”因子。民俗内容极为丰富驳杂,包括了有形的物质民俗、伴随人生成长的人生社会民俗、人们的心 意信仰民俗以及游艺竞技民俗等。仅物质民俗就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如各类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工具、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

50、、器用杂物、民间工艺品等等。各类民俗之和就更是天 文地理无不涉及了,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貌不惊人的民俗中包含了各科知识,且不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今天,民俗同样可以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柱。我们可以对民俗披沙拣金,按照一 定的知识体系去条分缕析,将民俗知识渗透到教学之中。.与区域文化结合的生动性俗话说: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民俗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区域性,民俗文化从属于一定的区域文化。弘扬中国文化和凸现地方特色并不矛盾。中华文化正是千姿百态的地方文化互相辉映的结果。正因为如此,针对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的国情,教育部门很难制定一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课程标准,从而不得不一再放宽要求,允许地方教材

51、的差异性的并存。这给各地根据区域文化特色编写教材提供了方便,一些乡土教材应运而生。生动有趣的地域风情不应停留在一般介绍的层面,而应深入到民俗层面进行分析,结合学校教育知识的系统性,将地域民俗有机地纳入到日常的基本素质教育之中。比如说,体育就是一门受时空条件限制规约较多的课程。各地各族可在课标的指导下融入民俗体育内容,让民俗体育更便捷地走进学校课堂。这样做,既弘扬了地方特色文化,又实现了教学目标,同时还能赢得当地学生的喜爱。从全国范围来看,这样做又使得我们的体育教学体现出更为浓重的地方文化色彩,也使得我国的体育课堂更加生动有 趣。四、学校教育中民俗课程的设置构想民俗知识作为人生必修课进入学校教育

52、体系,成为整个学校教育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自身也应构成一个相对完备的课程体系。它既可以以基础文化课程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作为研究性拓展课程开设, 还可以以实践课程或生活课程的形式实施。民俗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从课 程目标到课程内容,从实施过程到评价体系都有着比较鲜明的特点首先,关于民俗课程目标教育目标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也是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所体现的是 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它具体表现在教学设计上。现有学校教育课程或以认知目标为取向,或以行为目标为取向,还有的以人格目标为取向。民俗课程因民俗的综合性、混合性, 其课程目标也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但总体而言:学校教

53、育中的民俗课程设置的总体目标是让受教育者通过对民俗课程的学习,感知、了解和接受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认识自己在民俗传承中的义务和责任,热爱和保护我们的民俗资源。其次,关于民俗课程内容由于民俗知识的丰富驳杂,在不同程度的受教育者中,民俗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应具有较强 的针对性。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以及留学生,对象不同,要因人而异。但从教材 角度看,应该有一个通盘的考虑,使不同层次的教材、教学呈现出系统性、系列化。如:幼儿阶段的民俗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活动编排中。教师可以选择各地生动活泼而又悦耳动听的童谣配以声像或者图画,让孩子们在琅琅上口的歌谣吟颂中想象、感受、体验歌谣所述说

54、的故事或情境。许多看似简单浅显的童谣,不仅具有歌谣的诗情画意,而且还暗含了锻炼儿童认知能力的特殊功能。再如:小学阶段,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提高,民俗课程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互动色彩的主题, 让孩子在活动中习得, 在参与中接受并思考。 我们来看一个某小学的民俗采风校本课程的内容设 计,从课程内容到课程目标,配套十分完整,我们可以从中受到某种启发。课程主题:民俗采风一、课程架构二、课程目标(一)能了解家乡的来历,并能说出有关的传说。(二)能指出与传说相关的历史遗迹。(三)培养欣赏古迹之美,并知道爱护、维护古迹的原貌。(四)能主动收集并研读家乡的传说故事。(五)能说出家乡有哪些小吃。(六)能说出家乡小吃名

55、称的由来及特色。(七)能介绍并与人分享家乡的小吃。(八)认识谚语的由来,并了解其代表的意义。(九)认识过年的风俗,并了解春联的由来及代表的意义。(十)能掌握春联正确的贴法。(十一)能欣赏并体会谚语和春联之美。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活动节数:共十五节(每节40分钟)。再如:在留学生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这是新形势下全球汉语热潮掀起之后,汉语作为文化推广的形势发展的需要。 对留学生开设的中国民俗课程与对中国学生的有所不同。因为留学生了解中国民俗主要是出于兴趣或实用的需要,入乡问俗”、入境而禁”是每一个身处异域的人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因此,为留学生设置的中国民俗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主要介绍我国的一些特色民俗, 并可以配以适当的图片或利用光盘,以增强生动性和现场感。总之,民俗课程的内容会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