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信实时计费系统研究 一、本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现状总结首先,本课题针对实际科研项目的实际问题,涉及目前的计费状态和OCS(Online Billing System,一种可行的实时计费系统)即将在此基础上诞生。当前,中国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灵活完善的业务支撑体系日益成为运营商竞争的有力工具之一。计费系统作为电信业务支撑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功能强大,性能强大,可为运营商不断推出新资费、新产品以及各种业务的捆绑组合营销提供有力保障。随着3G牌照发放的临近,中国电信市场将掀起更加激烈的3G市场竞争。对于正在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的中国电信来说,快速构建完善的业务运营支撑体系,可以为3G快速的网络建
2、设和3G业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G在3G业务运营支持系统中,实时计费支持的集成是核心问题。对于拥有多种现网业务的中国电信来说,必须满足3G更加灵活、多样化、个性化的业务和应用需求。其带来的计费需求还必须充分发挥现有固网、小灵通、宽带、三大转型业务(Bession、Business Pilot、ICT)和各类增值业务平台的客户资源优势。提供一体化组合营销套餐支持,为客户带来多网多业务融合的便捷和独特体验。因此,未来中国电信的计费目标架构必须支持3G移动业务与现有多网多平台业务融合带来的跨网、跨平台计费需求。根据中国电信的移动专项规划,未来3G移动用户将主要采用预付费计费模式,其中预付费占80%
3、90%。考虑到后付费用户占比不高,以及3G统一的用户体验,未来中国电信将3G支持所有移动用户实时计费模式。目前,中国电信的预付费业务发展遇到以下问题:由于智能网本身的容量限制,对容量、流量等新兴数据业务的计费方式支持不够,新的计费包支持周期长;多个预付费计费平台,组合营销难以实现,新产品支持困难;预付费平台与后付费计费系统相互分离,难以实现用户计费方式的灵活互换。上述困难导致中国电信预付费用户体验不足,在与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此外,网络的一体化发展也迫切需要一体化计费系统的大力支持。因此,未来中国电信的预付费用户迫切需要一套具备多业务融合能力的实时在线计费系统作为支撑。2 .本课题需
4、要关注的关键问题、解决思路和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关键问题:1.为未来移动服务的快速推出做准备3G解决方案:试点项目将实现与3G实验网和ISMP数据服务平台的对接工作,同时支持现网的部分业务。3G支持服务提供、服务激活、服务计费的全流程,3G为未来服务的正式上线做准备。2 、解决当前小灵通/固网智能网在预付费业务方面的不足,为全面提升中国电信预付费业务支撑能力提供技术手段解决方案:多个预付费平台相互独立,用户数据分散,业务逻辑差异很大。许多困难。在线计费系统OCS试点将适当引入部分现有预付费业务,并根据改造难度分阶段纳入其他预付费业务,最终实现预付费计费平台的整合统一,全面提供中国电信的预付
5、费业务。圆形的方式。全流程支持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3 、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适应性支撑体系,提升业务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解决方案:推进预付费业务集中化,进一步完善服务化、适应性强的支撑体系架构,增强支撑体系在提升业务和服务竞争力中的关键作用。4 、统一组织建设,建立OCS建设和维护程序,为后续在外省推广工作奠定基础解决方案:由于OCS系统本身是一个跨网络的产品,它既涉及到核心网侧,也涉及到支撑网侧。对于全球电信而言,其正式商用尚无经验,对中国电信而言也是一项新业务。要求集团公司统一组织建设,重点积累试点经验,对预付费业务开展、业务流程、支撑系统互联、网络接口开放、系统部署方式等进行试点验证
6、、维修程序、紧急情况处理等。总结经验,制定相关规定,为后续推广打下坚实基础。可行性分析:集团公司已完成采购设备测试储备大量3G配套人才集团项目资金到位3 .完成本课题的工作计划第1周第2周:收集与毕业设计相关的所有材料,整理归类;完成开幕报告并提交。第3周第4周:起草论文目录,对电信行业进行实地调研(主要针对省内几大运营商),更新分析初步数据和新收集的数据(包括部门数据)数据),并最终确定目录。第5周第10周:完成论文的初步写作。第11周第12周:导师进行初审,提出意见,帮助修改细节,定稿。第 13 周第 14 周:准备防守。4 .导师审核意见作者很认真,报道很详细。准确理解任务和要求,正确解
7、决问题的思路。导师(签名) :2007-月-日阐明:本报告必须由承担毕业论文(设计)任务的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第一周的第一个星期五之前独立撰写并完成,并提交导师审核。邮电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学生 性别男性学生卡 专业班 主题名称电信实时计费系统研究主题类型科研项目困难难的毕业设计(论文)时间 导师(职称工程师)(职称副教授)主题任务完成论文(千字);设计计算说明(千字);图纸();其他(包括配件):导师意见分项得分:研究论证点;学科质量(论文内容)分;创新点;论文写作(规则)要点;学习态度点;外语翻译点教员复习成绩:教员(签名):年月日评论读教分配观点分项分数:选题分;课题研究与论
8、证点;学科质量(论文内容)分;创新点;论文写作(规则)要点;外语翻译点评价结果:评价老师(签字):年月日验收组意见分项分数:准备分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分数; (操作)答题得分验收结果:验收老师(组长)(签字):年月日回答辩论团体意义看分项分数:准备分数;描述分数;回答问题得分;乐器乐谱答辩结果:答辩组组长(签名):年、月、日成绩计算方法(填写本部门实际比例)讲师20级(%) 复习30级(%) 验收30级(%) 回答20级(%)学生实际成绩(百分制)教师分数 评价分数 验收分数防守总分辩护委员会意见毕业论文(设计)综合评价分数(水平) :国防部国防委员会主任(署名):部门(署名)年月日准备笔
9、记邮电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估目录 TOC o 1-4 h z u HYPERLINK l _Toc169097015 摘要 PAGEREF _Toc169097015 h 1 HYPERLINK l _Toc169097016 摘要 PAGEREF _Toc169097016 h 2 HYPERLINK l _Toc169097017 1 简介 PAGEREF _Toc169097017 h 3 HYPERLINK l _Toc169097018 1.1研究背景 PAGEREF _Toc169097018 h 3 HYPERLINK l _Toc169097019 1.2术语解释 PAG
10、EREF _Toc169097019 h 4 HYPERLINK l _Toc169097020 2 中国电信计费系统现状分析 PAGEREF _Toc169097020 h 6 HYPERLINK l _Toc169097021 2.1业务状况分析 PAGEREF _Toc169097021 h 6 HYPERLINK l _Toc169097022 2.2网络现状分析(以电信为主) PAGEREF _Toc169097022 h 8 HYPERLINK l _Toc169097023 2.2.1统一预付费平台 PAGEREF _Toc169097023 h 8 HYPERLINK l _T
11、oc169097024 2.2.2 3G实验网和服务网 PAGEREF _Toc169097024 h 9 HYPERLINK l _Toc169097025 2.3支持系统现状分析 PAGEREF _Toc169097025 h 10 HYPERLINK l _Toc169097026 2.3.1计费账户 PAGEREF _Toc169097026 h 10 HYPERLINK l _Toc169097027 2.3.2 IBSS系统: PAGEREF _Toc169097027 h 11 HYPERLINK l _Toc169097028 2.3.3 客户关系管理 PAGEREF _Toc
12、169097028 h 13 HYPERLINK l _Toc169097029 2.3.4 SRD PAGEREF _Toc169097029 h 13 HYPERLINK l _Toc169097030 2.3.5 163后台系统 PAGEREF _Toc169097030 h 13 HYPERLINK l _Toc169097031 2.3.6省级计费结算系统 PAGEREF _Toc169097031 h 15 HYPERLINK l _Toc169097032 2.4承载网现状分析 PAGEREF _Toc169097032 h 16 HYPERLINK l _Toc16909703
13、3 3 3G带来的新业务需求 PAGEREF _Toc169097033 h 18 HYPERLINK l _Toc169097034 4 OCS在线计费系统方案概述 PAGEREF _Toc169097034 h 18 HYPERLINK l _Toc169097035 4.1 OCS与现有计费系统的关系 PAGEREF _Toc169097035 h 18 HYPERLINK l _Toc169097036 4.1.1计费方案一( SCP + HotBilling ) PAGEREF _Toc169097036 h 18 HYPERLINK l _Toc169097037 4.2.2计费方
14、案二( HotBilling ) PAGEREF _Toc169097037 h 19 HYPERLINK l _Toc169097038 4.2.3计费方案三( OCS + HotBilling + SRD ) PAGEREF _Toc169097038 h 21 HYPERLINK l _Toc169097039 4.2 OCS架构 PAGEREF _Toc169097039 h 22 HYPERLINK l _Toc169097040 4.3 OCS业务流程 PAGEREF _Toc169097040 h 24 HYPERLINK l _Toc169097041 4.4 OCS系统功能
15、PAGEREF _Toc169097041 h 25 HYPERLINK l _Toc169097042 5 OCS 建设方案 PAGEREF _Toc169097042 h 27 HYPERLINK l _Toc169097043 5.1初始目标 PAGEREF _Toc169097043 h 27 HYPERLINK l _Toc169097044 5.2新的OCS方案 PAGEREF _Toc169097044 h 27 HYPERLINK l _Toc169097045 5.2.1功能架构 PAGEREF _Toc169097045 h 27 HYPERLINK l _Toc16909
16、7046 5.2.2通用接口层 PAGEREF _Toc169097046 h 28 HYPERLINK l _Toc169097047 5.2.3会话控制 PAGEREF _Toc169097047 h 28 HYPERLINK l _Toc169097048 5.2.4余额管理 PAGEREF _Toc169097048 h 28 HYPERLINK l _Toc169097049 5.2.5 评级管理 PAGEREF _Toc169097049 h 28 HYPERLINK l _Toc169097050 5.2.6计费网关 PAGEREF _Toc169097050 h 29 HYPE
17、RLINK l _Toc169097051 5.2.7系统管理 PAGEREF _Toc169097051 h 29 HYPERLINK l _Toc169097052 5.2.8 OCP接口 PAGEREF _Toc169097052 h 29 HYPERLINK l _Toc169097053 5.2.9 话单接口 PAGEREF _Toc169097053 h 29 HYPERLINK l _Toc169097054 5.2.10 IF2接口 PAGEREF _Toc169097054 h 29 HYPERLINK l _Toc169097055 5.2.11 博接口 PAGEREF _
18、Toc169097055 h 29 HYPERLINK l _Toc169097056 5.2.12 SRD接口 PAGEREF _Toc169097056 h 29 HYPERLINK l _Toc169097057 5.2.13系统架构和部署 PAGEREF _Toc169097057 h 29 HYPERLINK l _Toc169097058 5.2.14网络组织 PAGEREF _Toc169097058 h 30 HYPERLINK l _Toc169097059 5.3网络配套改造建设方案 PAGEREF _Toc169097059 h 31 HYPERLINK l _Toc16
19、9097060 5.4配套系统改造方案 PAGEREF _Toc169097060 h 31 HYPERLINK l _Toc169097061 5.4.1 客户关系管理 PAGEREF _Toc169097061 h 31 HYPERLINK l _Toc169097062 5.4.2 SRD PAGEREF _Toc169097062 h 31 HYPERLINK l _Toc169097063 5.4.3统一充值平台 PAGEREF _Toc169097063 h 32 HYPERLINK l _Toc169097064 5.5新业务实施计划 PAGEREF _Toc169097064
20、h 34 HYPERLINK l _Toc169097065 5.5.1新增3G用户 PAGEREF _Toc169097065 h 34 HYPERLINK l _Toc169097066 5.5.2修改3G用户 PAGEREF _Toc169097066 h 35 HYPERLINK l _Toc169097067 5.5.3充值 PAGEREF _Toc169097067 h 35 HYPERLINK l _Toc169097068 5.6承载网解决方案 PAGEREF _Toc169097068 h 36 HYPERLINK l _Toc169097069 5.6.1承载网的一般要求
21、PAGEREF _Toc169097069 h 36 HYPERLINK l _Toc169097070 5.6.2轴承方案 PAGEREF _Toc169097070 h 37 HYPERLINK l _Toc169097071 5.7安全容灾建议 PAGEREF _Toc169097071 h 38 HYPERLINK l _Toc169097072 5.7.1容灾功能要求 PAGEREF _Toc169097072 h 38 HYPERLINK l _Toc169097073 5.7.2灾难恢复方案架构 PAGEREF _Toc169097073 h 38 HYPERLINK l _To
22、c169097074 5.8网络管理和时间同步注意事项 PAGEREF _Toc169097074 h 39 HYPERLINK l _Toc169097075 5.8.1网络管理 PAGEREF _Toc169097075 h 39 HYPERLINK l _Toc169097076 5.8.2时间同步注意事项 PAGEREF _Toc169097076 h 39 HYPERLINK l _Toc169097077 6 结论 PAGEREF _Toc169097077 h 39 HYPERLINK l _Toc169097078 7 到 PAGEREF _Toc169097078 h 40
23、HYPERLINK l _Toc169097079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169097079 h 41摘 要现在,国内电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完整的服务器支撑系统正在成为电信运营商的有力工具。随着这一天的到来3G,一场中国电信市场的大战即将打响。中国电信要努力建设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网络和良好的服务3G。最重要的电信业务支撑系统是在线计费系统。 (OCS)OCS的关键是实时计费。中国电信拥有多种网络业务,OCS不仅支持新业务3G,还支持现有的PSTN、PHS、114、ITC等业务。因此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包括移动服务和不同平台的结构3G。关键词:在线计费系统,OCS,热计费1 简介1.1
24、 研究背景未来,中国电信的计费目标架构必须支持3G移动业务与现有多网多平台融合带来的跨网、跨平台计费需求。根据中国电信的移动专项规划,未来3G移动用户将主要采用预付费计费模式,其中预付费占80%90%。考虑到后付费用户占比不高,以及3G统一的用户体验,未来中国电信将3G支持所有移动用户实时计费模式。对于中国电信现有的预付费业务,有多个独立的预付费平台,主要包括小灵通预付费平台、固网智能网预付费平台和宽带预付费计费平台,其中小灵通小灵通预付费平台收费平台主要包括中兴通讯基于SCP的综合预付费系统,UT的iPAS系统,固网智能网SCP包括中兴、华为、新方等厂商,此外还有基于小灵通的增值业务平台、固
25、网语音信息、宽带等增值业务平台基于VNET等增值业务平台都有预付费业务需求。目前,中国电信的预付费业务发展遇到以下问题:由于智能网本身的容量限制,对容量、流量等新兴数据业务的计费方式支持不够,新的计费包支持周期长;多个预付费计费平台,组合营销难以实现,新产品支持困难;预付费平台与后付费计费系统相互分离,难以实现用户计费方式的灵活互换。上述困难导致中国电信预付费用户体验不足,在与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此外,网络的一体化发展也迫切需要一体化计费系统的大力支持。因此,未来中国电信的预付费用户迫切需要一套具备多业务融合能力的实时在线计费系统作为支撑。在综合考虑入网测试结果和各省情况的基础上,中
26、国集团公司决定在、委、样、样五省(市(市)开展试点建设的省(市)省(市)省(市)计费系统OCS系统试点建设。统一由集团公司组织开展网上计费系统试点建设。在上述背景下,省电信决定启动网上计费系统OCS试点建设。1.2 术语解释在线计费:计费信息可实时影响服务提供,余额可实时更新。因此,计费机制和会话/服务控制之间需要直接交互。离线计费:计费信息不影响服务实时提供的计费机制。准实时计费(Hot billing):俗称热计费。准实时计费是离线计费的一种,其特点是计费系统以在线方式获取使用记录后立即计费,尽可能缩短用户使用与计费的时间差.OCS(Online Charging System):用于完成
27、在线计费的计费平台系统,可提供预付费定价、实时处理等功能。Content Charging Gateway (CCG):内容计费网关,一种基于3到7层协议分析提供内容分析和会话控制的网关设备。共享数据模型(SRD):共享实时数据,包括数据模型和共享信息,从电信业务、系统、实施和运营的角度分析不同BSS/OSS应用系统的领域信息。建立客户、产品、定价、会计等数据模型,然后按照统一的数据模型构建共享信息数据,建立权限矩阵等信息管理和共享机制,对数据进行创建、读取和更新。建立SRD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现状。 “信息孤岛”的状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ISMP):主要负责用户管理、SP/CP管理、内容管理、产
28、品管理、定价管理、认证/计费、订单关系管理、终端管理、统一配置管理、数据价值的用户入口增加了综合管理平台的服务、SP门户、统计分析等功能。服务控制点(SCP):负责存储和执行用户数据和业务逻辑的功能实体。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SSP致的查询信息并查询数据库,并根据SSP上报的呼叫事件启动不同的业务逻辑,并向对应的SSP致呼叫控制命令。(账户):OCS系统中管理用户等值货币信息的实体。它可以是货币或使用量。与银行相比,交易的交易记录不需要存储在OCS系统的数据中。2 中国电信计费系统现状分析2.1 业务状况分析目前,中国电信的业务主要包括PSTN业务、数据业务、小灵通业务和增值业务。从业务支付方式来
29、看,有后付和预付两种。详细业务类型及主要产品如下表所示:表2 SEQ 表格 * ARABIC s 1 1业务类型表网络类型业务类别主要产品嗓音固定线路 (PSTN)普通的声音ISDN虚拟的PSTN 虚拟、ISDN 虚拟模拟继电器专用网络本地电话线公开演讲IC卡(线上、线下)、人工(线上、线下)增值服务声音160、168(160 和 168 分开)、聊天、社交信息台固网短信每个家庭其他114 增值服务、会议等小灵通普通的声音后付,预付基本短信增值服务短消息各种短信服务、智能邮件彩铃多彩铃声无线上网小灵猫其他见多识广的合伙人,见多识广的秘书等。智能网络国家情报网800、17901(取消)、4008
30、、300本地智能网牌17908、17909(取消)、201、190(取消)非卡UPT、TCP、WAC、NP、VPN、VOT、固网预付费等数据专线电报用户电报、电报注册、计费电报端到端专线ATM、FR、DDN、ADSL、VDSL、光纤、MPLS、IPVPN、分组专线上网ATM、FR、DDN、ADSL、VDSL、光纤非专线虚拟专用网ADSL-VPDN、LAN-VPDN、窄带-VPDNIP酒店注册拨号ADSL、LAN、FTTX+LAN、WLAN、窄带来电者拨号16300、16366、96799、96766增值服务互联网内容服务巨星,流媒体服务, 21cn, 电子商务视频业务视频会议、新视野、全球眼等
31、资源租赁托管、托管出租、空间出租、域名注册、实名注册其他网元租赁电路语音(音频)租赁、数字线路租赁、数字中继线租赁纤维/管道管道租赁、光纤租赁设备机房出租、杆挂线出租、机架出租、其他网元出租、信令出租、波长出租、同步网口出租、同步时钟出租德维代营市话、终端、小型交换机、电路、线路、电话、设备目前语音预付费业务主要通过智能网平台实现,包括小灵通智能网平台和固网智能网平台,即在智能手机上实现计费、计费、扣费和管理等功能。网络平台。由于智能网络平台本身的局限性,其灵活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由于相对独立于计费系统,也难以实现业务捆绑。对于数据业务,目前在数据计费平台上实现了后付费和预付费两种方式。由
32、于计费未与语音业务融合,难以实现语音和数据业务的捆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中国电信针对个人用户可以分为三类:充值消费、上网卡、刷卡。充值消费类主要包括固话、小灵通充值卡和易付卡。易付卡是中国电信的一卡通,集通讯、支付、客服三大功能于一体。通信包括语音和互联网接入,支付包括后付费服务支付、预付费服务充值和在线支付。通讯功能即将启动。您可以购买互联网虚拟产品(仅限于已加入合作的SP提供的服务,如腾讯、21CN、世纪前线、TOM等)。易付卡可用于充值中国电信各类预付费业务,包括200、201等卡、宽带预付费、预付费(含小灵通)等。上网卡(16300卡)是一种密码计费电信卡,用于窄带拨号上网。客户使用普
33、通或ISDN拨号上网,输入16300卡密码进行认证,即可上网实时计费。卡种类较多,主要满足国际业务,包括200卡、201思家月卡、IC卡、190300卡、易通卡。2.2 网络状况分析(以电信为主)2.2.1统一预付费平台电信于2005年启动统一预付费工作,基于本地智能网平台,在统一平台上实现固话、小灵通、宽带预付费用户实时计费扣费,为用户提供多种充值方式,如96338 , PayEasy 等。截至2006年12月,中兴通讯小灵通(、揭阳、)7个本地网络的预付费业务割接已经完成,UT小灵通的13个本地网络正在进行统一预付费改造工程。预计2006年上半年可完成业务割接。由于无线本地话机采用的是中兴
34、的CDMA版本,技术体系差异较大,统一的预付费改造尚未实现。电信统一预付费平台以局域网为单位设置,各局域网的固网智能网平台在版本升级扩容后兼作统一预付费平台。统一的预付费平台提供账户管理、定价、充值和扣款功能。统一预付费平台的厂商是华为和新方。统一预付费业务主要实现固网、小灵通、宽带统一平台计费,具体业务功能包括固网预付费、小灵通语音预付费、短信、彩铃、C-Mode、ADSL、预付费开户、充值等。 ,其他业务功能详见下表。表2-2预付费服务升级详情添加的功能待开发的新功能双停用户充值开机功能短信优惠套餐实时宽带扣费支持第159段激活并报告MML命令丢失有效期管理96338充值查询市场部新业务需
35、求用于开户和充值的 BMML 命令支付和充值AMML激活增加月租减免,新业务开户指令增加开户金额功能短信通知功能(充值、余额不足)语音热线118968业务计费支持小灵通充值机卡分离激活挂失改革满足UT地区现有网络服务需求区域设置业务UT区其他未知包功能(需要市场部调查各分店业务情况)营销部门的新需求过期存储期余额管理余额查询管理新规定短信通知新规则96338. 付费易充值切入IBSS(尚需确定是否开发)统一预付费平台的网络组织和接口图如下。统一预付费平台(SCP)通过INAP信令与SSP交互,完成对预付费流量的控制和实时扣减。此外,SCP还通过不同的实时/准实时接口接入彩铃、短信中心、二级网关
36、、PayEasy、ADSL、Cmode平台等系统,实现预付费用户使用一个账户支付多项业务.图 SEQ 图 * ARABIC s 1 2-1电信统一预付费业务网络架构图2.2.23G实验网络和业务网络电信3G测试网分期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测试体系,由3G核心网、3G业务网和3G支撑系统组成。核心网为华为WCDMA R4版本,包括MSC、SGSN和SCP设备,放置在3G元钢计算机楼六楼的3G实验网络机房。3G业务系统包括爱立信ISMP、华为SMC和华为数据业务网络(MMS、WAP等),其中ISMP放置在赛马场大楼内。3GOCS测试系统是安装在元钢机房的全方位服务系统,进一步验证OCS功能和接口是
37、否兼容。系统的核心部分OCS及外围集成设备由西门子和普信提供。 OCS负责实时计费,SRD/IBSS/CRM负责与外部系统的集成。OCS计费模拟环境CRM/IBSS模拟环境华为SCP爱立信ISMP华为SMS-C中兴GGSN+CCGOCP Proxy 华为MSC/SSP华为SGSN华为CCGCTC OCPCTC OCPCTC OCPCTC OCPSMPP+CDR FTPCDR FTPGTP3GPP CAP33GPPGn 华为数据业务网络MMS WAP VS DOWNLOAD3GPPGi 华为AAA3GPP RADIUSSRD原型系统RNC/NodeB图2-2 3GOCS现网架测试构图3G在OCS
38、测试系统中,语音业务网元SCP由华为提供,增值业务网元ISMP由爱立信提供,基于内容的流量(或时长)网元CCG由中兴和华为提供,点对点短信网元SMSC由华为提供。整个测试内容包括计费接口和外部网元的接口测试和功能服务测试。2.3 支撑体系现状分析2.3.1计费电信计费系统部署在本地网络中。本地计费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采集、计费处理、计费处理、核销处理、数据管理、审计核实、查询服务、统计分析等。 ,数据管理9大功能,实现系统核心数据(参数数据、数据数据、成本数据、统计数据)的统一存储,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计费系统的功能模型如下:图2-3本地计费系统功能模型本地计费系统于2001年上线,200
39、4年扩容。计费系统在线存储时间为票据3年,清单1年。同时,可支持长途二次定价、小灵通服务、省计费结算中心各类业务数据统一分发等新型业务。局域网中心连接局域网的各种接口和业务终端,采用三层软件结构设计,引入中间件技术。系统的核心包括系统存储系统、计费主机服务器和应用软件。系统存储系统由磁盘阵列组成。所有系统应用前端通过网络访问计费主机服务器进行计费核销处理,并返回处理结果。本地计费系统作为本地网络的关键系统,与众多系统之间存在信息交互,实时和非实时交互并存。计费计费系统可完成列表计费、长途电话、市话计费、数据业务计费等功能。系统接口具有系统的安全功能。2.3.2IBS系统:省级综合业务支撑(IB
40、SS)系统按照集中式局域网构建。全省有本地网络IBSS系统21套。 2005年,全省对综合业务支持体系进行了改造,并正在向全省推广。 2006年完成推广。同时,全省将在省中心建设综合业务支撑系统,主要负责跨网业务的调度以及IBSS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传输。电信生产管理系统,满足各本地网络开展业务等生产管理系统的需要。 IBSS 数据要求。目前IBSS系统主要通过实时/准实时MML接口向统一预付费系统致用户相关激活信息,通过接口向相关网元致业务激活指令以变更用户统一预付费平台的现状; IBSS 定期将每月赠金金额致至统一预付平台。图2-4省级IBSS系统结构图本地网络IBSS实现业务受
41、理、工单管理、资源管理、客户信息管理、代理及业务管理、信息发布查询管理和统计管理等,将实现固网业务的受理。3G省中心IBSS实现业务监管、业务信息发布、客户信息管理、省跨域网业务协同调度、全省集中智能网等业务平台业务处理、跨省业务协同处理、统计管理, 省级中心 可以对分支机构的投诉和查询的处理情况进行监督。以IBSS省中心为基础,3G可直接部署全省集中CRM,支持3G业务受理和固网捆绑业务;3G本地网络IBSS和省中心IBSS相互提供信息支持,与跨本地网络的业务处理数据、客户信息、红/黑数据、报表数据、工单数据等交互。省中心CRM共享全省21个地方网络实时客户、服务、订单数据;支持3G与固网产
42、品捆绑;支持外围系统多种协议接入,支持万号、网上营业厅、座席、短信、语音平台等直接面向客户的外围系统;按照ODS-B法规和数据模型,充分整合BSS系统相关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形成统一的客户视图,作为标准数据源向其他外部系统提供非实时数据。2.3.3客户关系管理电信于2006年7月完成IBSS全省部署后,于10月在江门分公司开始从IBSS向CRM系统的过渡。在本次CRM试点项目中,在IBSS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实现了计费和CRM数据模型的统一,将计费系统中的核销和查询功能转移到了CRM中。目前电信CRM试点的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图2-5 CRM功能框架2.3.4SRD2006年10月,电信在江门分公
43、司开始实施局域网SRD试点。本次试点主要在现有计费和CRM统一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SRD数据模型,实现CRM与计费系统的共享。 SRD在CRM和计费系统中实现了三个电信数据库(产品、营销和客户)的信息共享。目前SRD试点项目中并未包含余额管理内容。2.3.5 163后台系统【163后端第2版平台改造】 2005年8月,在后端第2版上线宽带预付费业务,后端系统管理余额和回算时长,支持实时鉴权和扣除预付费服务。目前,实时宽带扣费的预付费用户分布在19个城市:,江门,揭阳,。后付费计费功能迁移到省综合计费系统后,当前163后台与省综合计费系统的主要接口关系如下图所示:图2-6 163后台与省综合计
44、费结算系统接口图2005年11月统一预付平台改造完成后,163后台系统的预付余额管理功能迁移到统一预付平台。【统一接入预付平台改造】 2005年11月,推出163后端第二版和统一预付平台接口,将163后端系统的预付余额管理功能迁移到统一预付平台,实现统一与统一的预付费平台。平衡。接口上线后,后台系统进行实时计费,通过实时接口到统一的预付费平台进行余额查询和扣费。各系统的接口关系如下:图2-7 163后台与统一预付费平台接口图163后台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充值:后台系统发行的支付卡在后台从服务系统中充值;IBSS通过后台接口充值(目前主要充值方式);后台系统管理员通过业务系统进行充值。目前,
45、江门、5个局域网的ADSL已经切入统一预付费平台。2.3.6省级计费结算系统省电信计费结算中心建设采用三层C/M/S架构,提供从原始数据采集、验证、预处理、定价、账户合并、报表统计到企业级业务分析的业务分析预测和预测。等待一整套结算处理方案。省级计费结算系统还负责省级系统清单和票据的分发,并将相关清单和票据致到各地方网点,进行地方后续处理。中国电信综合结算系统由国家综合结算系统和省级综合结算系统组成。在处理功能上,由数据采集、预处理、结算与评估、结算处理、审计验证、对账处理、查询统计、系统管理等功能组成。系统提供全国综合结算系统与省级综合结算系统、省级综合结算系统与地方计费系统的接口,以及与其
46、他电信运营商、决策分析系统、财务系统、OA系统、接口网络管理系统、CRM、ERP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系统与外界的边界如图所示:图2-8省计费结算中心功能架构图综合结算系统由结算处理和结算分析两个主要功能和一些辅助功能组成。主要包括:(1) 结算处理:负责完成原始结算数据的采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定价,并生成结算分摊结果进行数据分发。结算处理包括:数据采集、预处理、定价、结算处理、数据分发等;(2)结算分析:根据业务部门的需要,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形成统计要素,生成统计报表;提取主题信息,形成各类主题数据,展示收益分析、大客户分析、路径分析等多种分析结果。结算分析包括:提取统计要素、
47、生成分析结果、显示分析结果。(3)辅助功能:包括数据管理、安全管理、数据管理、信息查询、集中监控代理、审计验证、回滚处理、错误订单恢复处理、对账处理等。目前,部分数据业务已切入省级计费结算系统进行计费处理。 163平台将计费数据传输至省级计费结算系统,并将相关服务清单传输至省级计费结算系统进行处理。鉴定、票据也将转入做联合处理;同时,省级计费结算系统的处理结果,包括清单、票据等,也被送回163平台进行清单查询和票据审核。月末,省计费结算系统会根据当月预付费用户状态的变化,生成补单和退单,让163后台完成月末补功能。2.4承载网现状分析电信省DCN骨干网及各本地网DCN网络拓扑如下图所示。图2-
48、9省计费结算中心功能架构图省级DCN骨干网与DCN的连接为GE,省级DCN骨干网与其他本地网络DCN的连接为155Mbps。省中心BSS(包括IBSS省中心、网上营业厅、TMAS、综合计费结算系统)部署在省研究院机房,系统通过双FE链路与省DCN相连。每个本地网络核心支撑系统(计费系统和IBSS)基本上都使用双GE链路接入本地网络DCN核心交换机。33G带来的新业务需求近年来,随着电信收入增速放缓,增值业务成为运营商新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各种增值业务陆续推出,彩信、WAP、IVR均呈现快速增长势头,逐渐改变了短信早期的格局。据统计,2005年SP从运营商处获得的移动增值业务收入中,短信、
49、WAP、IVR业务收入占比最高,分别为20.1亿元、17.4亿元、9.1亿元,占比23.3% SP 收入份额,20.1%,10.6%。在增值业务类型上,3G还包括原创2G、原创2.5G图片和铃声下载、游戏、信息服务等2.5G服务。3G除了容纳原有2.5G业务外,还推出了一些多媒体业务,如视频下载转发、VOD/MOD、手机视频等。结合国外发达的增值业务和中国的实际发展,我们认为WAP上网、视频下载与传输、手机音乐、手机视频、手机游戏、行业3G应用是值得培育和发展的业务。在中国3G。4 OCS在线计费系统解决方案概述4.1 OCS与现有计费系统的关系在线计费(OCS)的提议起源于 3GPP 组织。
50、随着3G国家牌照发放的临近,为了更好地支持3G业务发展,在中国移动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中国电信集团于2005年4月开始组织力量研究新的计费方案,现在已经完成。编写中国电信移动业务在线计费系统整体技术方案1.0版。该方案主要以国外在线计费系统的实施方案为基础,根据中国电信移动业务的在线计费要求,参考3GPP、IETF等国际组织的在线计费系统规定和接口协议规定编写而成。现有电信计费主要有两种方案,即:4.1.1计费方案 1 (SCP+HotBilling)预付费用户的在线计费处理由智能网和ISMP实现,后付费用户的准实时计费处理由准实时计费系统实现;如下图所示:图4-1计费方案1 网络结构图4.
51、2.2计费方案 2 (HotBilling)准实时计费系统负责预付费和后付费用户的计费处理。如下所示:图4-2计费方案2网络结构图目前,电信采用的是收费方案一。一般来说,计费方案1(SCP+HotBilling)无法为预付费用户提供灵活的资费支持、业务捆绑和预付费/后付费转换,因此可能会失去很多市场机会,是一种机会成本高的方案;二(由HotBilling统一处理) 由于无法在线计费且时差较大,拖欠风险高,属于拖欠成本高的解决方案。此外,这两种方案都不能满足一些更高的市场需求。两种方案的主要问题如下:表4-1问题计费方案一计费方案二没有统一的客户视图无法灵活切换预付费后付费预付费用的灵活性差业务
52、适应能力弱,对市场反应迟缓无法支持数据服务无法支持捆绑业务初始成本高维护成本高漫游业务风险无法控制无法支撑高成本业务无法支撑高风险业务无法支持后付高额欠费管控不支持扩展预付费无法支持电信代理(代理虚拟操作系统)无法提供 AoC 等客户体验(注:表中表示存在此问题,空白表示不存在此问题。)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业界对新的计费系统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3GPP 组织提出了在线计费系统 (OCS) 的参考架构。该架构将设备的流量控制功能与计费功能分离,建立计费系统与会话/服务控制的直接交互,使计费可以充分参与服务的使用。在这样的系统下,可以利用独立计费系统的强大能力,提供接近准实时计费系统的灵活性,并利
53、用参与使用过程的实时特性,将成本降到最低。拖欠。中国电信在原有计费领域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BSN的概念,制定了计费模型1.0等。在此基础上,参考3GPP的OCS框架和国外运营商的经验,提出了中国电信在线计费+准实时计费+SRD的计费解决方案。4.2.3计费方案 3 (OCS+HotBilling+SRD)新的计费方案引入了独立的在线计费系统(OCS),剥离了原有的SCP、ISMP、CCG的计费功能,将它们集成到OCS中。 OCS负责预付费处理,HotBilling负责后付费处理;同时,OCS通过SRD与Hotbilling共享用户数据、余额等信息,实现预付费和后付费的自由切换。系统架构如下图所
54、示:图4-3计费方案3网络架构图虽然OCS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应对移动业务带来的挑战,但OCS法规在制定时充分考虑了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因此,也可以使用固网、小灵通等其他业务网络的计费方式。通过升级改造融入新的计费结构。4.2 OCS架构中国电信OCS由3GPP标准定义,对应中国电信实时计费业务需求。智能网和数据业务网的网元承担其核心功能,计费和计费功能由专门从事在线计费的OCS承担。系统是完整的。其架构如下图所示:图4-4 OCS 架构如上图所示,OCS周边涉及的系统主要有:SCP、ISMP、CCG等计费触发点、SRD、计费系统、网管系统等。SCP:智能网设备中的业务控制点,负责触发智能网处理的语
55、音业务在线计费和计费。CCG:实现3GPP标准中定义的流量平面功能(TPF-Traffic Plane Function),是基于内容进行流量区分的计费触发点。 CCG 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设备,也可以与GGSN 集成。ISMP:ISMP是实现对各种移动增值数据业务的公共管理,提供统一管理、统一认证等功能的功能实体。数据业务网络的服务引擎(SE)触发计费请求,ISMP判断是否需要在线计费。需要ISMP统一触发到OCS进行预约和评估,并将结果返回给服务引擎。SRD:共享信息数据库。在中国电信的计费系统中,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数据库来存储客户数据、产品数据和数据等,由计费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56、业务分析系统、结算系统组成。主要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计费处理系统:OCS通过文件接口将账单文件传送给计费处理系统,计费系统负责对这些计费文件进行后处理。网管系统:OCS的网管处理系统。其他网络:负责其他网络与OCS系统接口的网元设备,如NGN网络、IMS网络、WLAN等未来中国电信移动和固定网络。实现移动和固定在线计费的融合。4.3 OCS业务流程与基于会话的计费(SBC)相比,在线计费系统应支持基于事件的计费(EBC)。基于事件的计费:网元识别出一个计费事件后,例如用户与网元之间的信令交互,映射为单个计费事件,致给计费系统进行处理。对于在线计费,计费事件通过Ro或CAP接口传输给OCS的
57、基于事件的计费功能(EBCF),用户信用控制后对计费事件进行授权。如果计费事件未被授权,则网元将拒绝使用该事件对应的网络资源。这整个过程必须是实时的。计费过程可以是为用户预留单元,也可以直接扣费,即ECUR(Event Charging with Unit Reservation)和IEC(Immediate Event Charging)。基于会话的计费:用户会话的开始由网元通过信令交互等方式识别,然后将计费事件致给计费系统进行处理。对于在线计费,初始事件(会话开始)通过 Ro 或 CAP 接口传递给基于会话的计费功能(SBCF),在信用控制后授权给用户。由于在会话开始时无法预测整个会话的持
58、续时间或数据流。因此,在线计费的基于会话的计费必须通过对用户进行单元预约(Unit Reservation)来控制。 OCS冻结用户一定的资金,并将相应的额度返还给网元,网元将额度的网络资源使用情况提供给用户。在此过程中,当用户的配额用完时,网元可以发出中间计费事件,请求分配新的使用配额以继续会话。当会话结束时,OCS 对整个会话进行收费,并将未使用的预留资金(少于一个单位)返还给用户。这整个过程必须是实时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一个用户会话中可能有多个服务同时运行。综上所述,OCS主要有三种充电模式:IEC(Immediate Event Charging);带有单元预留的事件计费 (ECUR
59、),以及带有单元预留的会话计费 SCUR。 (带有单元预订的会话计费)。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基于会话的预约回算业务流程:图4-5基于会话的计费流程OCS的主要计费步骤如下:OCS收到计费触发点(如SCP)致的计费请求CCR后,根据用户信息获取其数据,根据服务率。当余额充足时,将 CCA 致到计费触发点,该触发点控制会话的继续。当预留数量用完时,SCP将控制重新致计费请求CCR,并通知OCS重新进行预留回计算。如果余额足够,则会话继续。当会话持续时重复此步骤。会话结束后,SCP向计费致CCR请求,通知OCS完成计费和扣费操作,并生成话单。4.4 OCS系统功能根据3GPP的定义,在线计费系统主要需要
60、满足以下要求:可为接入网/核心网元(如SGSN、GGSN、IP Flow Handler、WLAN)提供在线承载计费。可以为应用程序/服务提供在线计费。可提供IMS在线计费。可提供承载、业务和IMS的组合计费。可与充值平台、HotBilling等外部系统协同进行余额统一管理。可以提供CDR给记账系统,供后续记账处理。根据集团OCS规定,为满足上述要求,OCS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基于会话的计费、基于事件的计费、批处理、余额管理、计费网关、通用接口层和系统管理等。 ,如下图所示:图4-6 OCS系统功能通用接口层是OCS与外部系统交换计费信息的功能模块。 OCS功能模块通过通用接口层实现计费信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