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 习题_第1页
3.2 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 习题_第2页
3.2 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 习题_第3页
3.2 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 习题_第4页
3.2 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 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63.2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基础巩固】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北部地区都有了自己的“特区”,出现了老“特区”与新“特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读我国部分“特区”或开发区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O国家垛合绥收革试验区譎岛i為促使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大力推进工业化B.改革开放的政策C.大量的外来民工D.香港的产业转移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新“特区”,宜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与物流业B.都市农业和创汇农业C.原材料加工业和能源工业D.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读某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变化图,完成34题。8040020022fXH200620

2、02010年龄第产业产值比笛第一产业就业比塑第二产业产値比巫第二产业就业比至第三产业产值出电第三产业就业比审对该地区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11亍汽车产业基地A石化产业耳地机戚产业慕地陶瓷产业基地、河流省级界8题。口踮一产业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变化幅度最大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并得到优化对该地区就业比重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最快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D.第二、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到,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港口条件,

3、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装备、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造等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读图,完成56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是()市场广阔,海运便利B.政策优惠C.科技发达D.土地资源丰富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重化工业发展举措的叙述,合理的是()积极开发水电,为广东省提供重化工业所需的原料和能源加强区域间资源调配,积极实施产业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培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图。读图完成77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地区产业变化的共同特点是()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C.第三产业比

4、重变化最大D.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8目前,为了实现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两地优势互补,珠江三角洲地区应积极从香港()A.引进资金技术B.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C.调入能源资源D.输入传统工业制成品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910题9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由资源密集型f技术密集型f资金密集型转变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f中度污染f轻度污染的过程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10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

5、影响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下图为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三次产业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题。11.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分别对应图中的()B.C.D.12.图示时期内()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最高B.第一产业总产值持续下降C.三次产业均表现出衰退D.第二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最大就业区位商(LQ)可以用来衡量产业集群状况,其公式为:LQ=(Ej/Ej)/(Ein/En)。其中,Ej指区域j里面产业i的就业人数,Ej指区域j的总就业人数,Ein指整个国家产业i的就业人数,而En是指国家的总就业人数。读我国近年电子信息产

6、业省际就业区位商示意图,完成下题。13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最明显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省B.上海市C.北京市D.江苏省14.与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该省级行政区吸引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独特优势是()A.毗邻港澳B.市场广阔C.环境优美D.人才充足15.上海在“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将继续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地区竞争力。阅读相关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上海重点淘汰的行业包括纺织印染、家具制品、化学原料及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非金属和金属制品、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四大工艺(冲压、焊装、涂装、装配)等。材料二2015年上海六大支柱产业发展状况。指标绝对值(亿元)

7、比上年增长(%)六大支柱产业总产值20769.440.2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6159.551.8汽车制造业5168.222.3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3375.317.1钢铁制造业1159.537.6成套设备制造业4001.940.3生物医药制造业904.892.0材料三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按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要求,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归纳上海重点淘汰的行业具有哪些特点。概括2015年上海六大支柱产业发展的特点,分析造成钢铁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发展差异的主

8、要原因。上海2015年的外来常住人口较2014年减少14万,降幅1.5%。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原因。结合产业结构优化的原理,评价上海“十三五”产业转型升级的合理性。素养提升】读2015年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第一产业201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1:55.3:40.6,图中可以表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是()B.C.D.目前发达国家的许多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据此判断,我国产业结构在近期变化趋势是()A.第一产业比重会有所上升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产值继续上升下图示意江苏省2000年和2012年

9、各县市产业结构分异。读图完成34题。加12年m农业主导划乞皿工业主导型国第三产业主异型丁附仔均衡发展利吒3江苏省内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A.苏中地区产业结构升级B.苏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C.苏南地区产业结构稳定D.全省产业结构变化不大42012年江苏省内的产业分布和经济特点是()农业集中在苏北,苏南、苏中以均衡发展型为主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苏南地区落后于苏北和苏中地区苏南以工业为主导,苏北、苏中以均衡发展型为主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苏北地区落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产业同构系数是对产业相似程度的一种测度,指数越低,代表两区域产业结构相似度越小,反之,两区域产业结构有趋同现象。下表为泛珠三角部分

10、省区产业同构系数。据此回答下题。2001年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2006年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东10.270.470.760.58广东10.240.450.750.57云南0.2710.890.690.77云南0.2410.790.630.75贵州0.470.8910.910.94贵州0.450.7910.900.91四川0.760.690.9110.96四川0.750.630.9010.93湖南0.580.770.940.961湖南0.570.750.910.9315与广东省存在最强互补关系的省级行政区是()A.云南B.贵州C.四川D.湖南2001年2006年,产业同构系数的变化,说明泛珠三

11、角地区()A.产业结构趋于一致B.经济发展速度在加快C.产业分工逐步深化D.内部竞争更加激烈读中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的比较(2008年)图,完成下题。中国与美国相比,在产业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第一产业比重太大第二产业比重太小第三产业比重太小第三产业比重太大上述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了()A.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美国相差较大中国发展商业和服务业的地理条件较差中国的人口素质较美国低中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好,农业较发达依托于广州市天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河软件园在1999年正式成立。经过多年的发展,广州市形成了以软件和信息产业基地为核心的多园区集群化发展模式。下图为2010201

12、3年广州市天河软件园与广州市软件企业数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I天阿软件岡企业数倉墙氏率加(X(XDO(X(XOTU1K529632訐S-国9.天河软件园的发展主要依托厂州帀(A.广阔的市场B.先进的技术C.充足的劳动力D.政策的支持10.20102013年,天河软件园企业数量(占广州市软件企业数量的比重不断下降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与广州市软件企业数量变化率完全相同20102011年减少最多天河软件园今后的发展重点是()A.加大科技投入与创新力度加大对软件产品的宣传力度扩大软件园区的用地规模大量引进电子产品组装企业一个城市的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

13、特大城市2000年和2010年R值随距市中心距离远近的分布曲线。读图,完成下题。RffiKb郊後远郊区R的最大值出现在近郊区,与其关系最小的因素是A.环境B.地租C.交通D.技术距市中心距离该特大城市为进一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植树种草,大力发展城市绿化整治市区河流,减少污水排放实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综合利用使用无铅汽油,逐步淘汰燃油机动车A.B.C.D.(拓展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下,充分利用自身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江三角洲模式,如下图所示。国际产业国际市场珠江三角洲材料二随

14、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其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材料三长江三角洲扼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早期的珠江三角洲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完成的生产环节是加工,以型产业为主;1990年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主导产业。根据材料二,简述1980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能源紧张的问题,应怎样解决?有一位深圳网民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些跨国公司

15、将驻华总部从深圳迁往上海。请你分析其原因。(2020全国高三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铜川是药王孙思邈故里,有着悠久的药材种植历史,自然环境独特,土壤种类多样,共有中草药600多种。铜川市因煤而兴、因煤而殇,在产业转型过程中,该市深入挖掘药王孙思邈中医药文化,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发展中药材产业,使全市中医药种植、加工、流通、研发、文化、服务全面发展,中医药产值突破1000亿元。近年来,铜川积极开展林下套种中药材,借助“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进一步扩大药王文化的对外影响力,让中医药走向世界。下图示意铜川及周边地区。対N城市图例匸丽P爭陆水.脚mm-51H扃鋼(mP亠何流(

16、1)简析铜川中草药品种丰富的自然原因。;叫g呱加”盘歯河”501时E分析铜川在产业转型中选择中医药产业的原因。说出铜川开展林下套种中药材带来的经济价值。说明铜川产业转型对我国资源转型城市发展带来的启示。3.2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答案基础巩固答案1.B2.D解析第1.题,深圳是我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的“特区”,政策优惠有利于发挥其自身优势,率先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第2题,上海、天津是我国经济发达、技术先进的省级行政区,但原料、燃料短缺,应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答案3.D4.D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比较平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稳步提高,这些说明了产业

17、结构逐步升级并得到优化。第4题,读图可知,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略有提高,第一、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变化不大,A、B错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始终高于第二产业,C错误;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变化都不太明显,说明第二、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D正确。答案5.A6.D解析第5题,石化产业为市场导向型产业。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人口稠密,对石化产品的需求量大,同时海洋运输便利,为石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第6题,广东省地处珠江下游,水能资源有限,A错误;实施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重化工业的发展无关,B错误;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对重化工业的发展作用不大,C错误;培育品牌,积极开拓国内

18、外市场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重化工业的发展,D正确。7D8A第7题,图示图例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升高;香港第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升高说明两者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8题,经济发达地区可以为经济落后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为经济发达地区提供资源、劳动力等。所以,为实现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两地优势互补,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应积极从香港引进资金技术。9A10B第9题,据示意图的工业类型判断,珠三角发展的企业类型依次为:资源密集型f劳动力密集型f技术密集型,这种转变是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的过程。第10题,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

19、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如印染厂对水资源的污染。答案11.C12.D解析第11题,我国处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所占份额最大,故对应第二产业的增长率;第一产业的增长比较平稳,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所占份额最小,故对应第一产业的增长率,则对应第三产业的增长率,C正确。第12题,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最高,不是生产总值最高,A错误;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所占份额逐渐减少,但总产值不一定持续下降,B错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下降,不能说明三次产业出现衰退,C错误;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所占份额最高,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最大,D正确。答案13.A14.A解析第1

20、3题,由题意可知,就业区位商越高,产业集聚越明显。读图可知,选项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广东省的就业区位商最高,故其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最明显。第14题,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省利用毗邻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优势,较早开始产业转移,因而其电子信息产业起步早、发展快、集聚明显,A正确。15.解析第(1)题,上海重点淘汰行业的特点可从能耗、污染、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2015年上海六大支柱产业发展的特点根据与上年增长率进行比较判断;造成钢铁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可分别从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比较。第(3)题,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原因可从产业结构调整、

21、产业升级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上海“十三五”产业转型升级的合理性可从地理位置、劳动力素质、环保要求、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特点:能耗高、污染大、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发展特点:六大产业总产值大致与上年持平;石化、生物医药增长较显著,钢铁、汽车、电子产业产值下滑(减少、负增长),成套设备业大体与上年持平。钢铁产业属于传统产业,由于上海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内外竞争激烈,利润下降,产能过剩;生物医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上海技术力量雄厚,市场广阔,产品竞争力强,利润高。上海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周边城市和地区转移,导致对外来普通劳动力岗位需求的减少;上海产业升级

22、后需要更多高端技术人才;一般劳动力就业竞争大,就业困难,生活成本上升,从而离开上海,导致外来常住人口减少。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技术力量雄厚;劳动力素质高价格高,土地资源有限且地价高昂;对环保的要求高;市场需求大,消费能力强,追求产品的高质量。因此上海产业调整朝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产业方向发展,可以实现高利润、无污染和集约化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上海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是合理的。&素养提升1C2B第1题,由材料分析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1:55.3:40.6,说明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较高,而且第二产业的比重稍大于第三产业,结合图

23、示坐标判断,符合题意的选择为。第2题,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其大量迁入会使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相对下降。3B4D第3题,根据图例判断,苏北地区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增加,均衡型增加,说明产业结构升级。第4题,读图可知,2012年,江苏省农业集中在苏北,苏中以均衡发展型为主,苏南是第三产业为主,A错;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苏南地区领先于苏北和苏中地区,B错;苏南以第三产业为主导,C错;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苏北地区落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D对。5A6C第5题,根据表格分析广东省和云南省的产业同构系数最低,两区域产业结构相似度最小,产业互补关系明显。第6题,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从

24、20012006年,产业同构系数在变小,说明区域产业相似度降低,区域产业分布明显,产业分工逐步深化。答案7.C8.A解析第7题,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只有33.4%,远低于美国的73.5%,是三次产业比重差距最大的。第8题,产业活动是经济活动的表现,地区产业结构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答案9.B10.B11.A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天河软件园依托于广州市天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建立,其发展主要得益于先进的技术。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2013年,天河软件园企业数量占广州市软件企业数量的比重并不是一直下降,其与广州市软件企业数量变化率也不完全相同;20102013年,天河软件园企业数量增长率不断下降,说明其企业数量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20102011年,天河软件园企业数量增长率下降最快,但增长率仍为正值,说明该时段天河软件园企业数量仍在增加。第11题,天河软件园的企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在今后发展中需要加大科技投入与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