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流力学试题一_第1页
渗流力学试题一_第2页
渗流力学试题一_第3页
渗流力学试题一_第4页
渗流力学试题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渗流力学试题一一填空题(本大题20分,每空1分)1油气储集层。2油气储集层的特点、和。3流体渗流中受到的力主要有、和。4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为型方程。5 油井不完善类型有、和。6等产量两汇流场中等势线方程为 。j轴是一条。平衡点是 指。7油气两相渗流中拟压力函数H的表达式为:,其物理意 义:。8气井稳定试井时,按二项式处理试井资料时,其流动方程为,绝对无阻流量表达式。二 简答题(本大题30分,每小题3分)1试绘图说明有界地层中开井生产后井底压力传播可分为哪几个时期?2试说明溶解气驱油藏气油比变化的特点。3渗流速度和真实渗流速度定义。给出两者之间的关系。4试绘图说明流变性只与剪切速率

2、有关的纯粘性非牛顿流体的分类及其流变曲线形态。5什么是折算压力?其公式和实质分别是什么?6写出导压系数的表达式。导压系数物理意义是什么?7试绘图说明平面单向流和平面径向流的压力消耗特点。8说明井干扰现象及其实质。9什么是稳定试井?指示曲线的用途是什么?10说明水驱油的活塞式和非活塞式驱动方式各自的特点。三(本大题10分)长为1 m的岩心,横截面积为4 cm2,渗透率为2.5X10-12m2,通过液体的粘度为1 cp, 流量为4 cm3/min,则需要在模型两端建立多大的压差? 四(本大题10分)某井在生产过程中产量变化如第四题图所示,试推导t2时刻井底压力公式。五(本大题10分)一均质地层中有

3、一供给边界和一条断层相交成90,中间为一口生产井,如第五题图 所示。已知地层厚度为。,渗透率为奴液体的粘度为口,井筒半径为七,井底压力为Pwf, 供给边界压力为pe。试导出该井的产量公式。(第四题图)(第五题图)六(本大题10分)根据生产气油比定义推导生产气油比公式。七(本大题10分,每小题5分)实验室有一地层模型,如第七题图所示。1导出其流量计算公式;2画出压力分布曲线示意图,并说明理由。(第七题图)答案填空题(本大题20分,每空1分)油气储集层是油气储集的场所和油气运移的通道储容性、渗透性、比表面大、结构复杂粘滞力、弹性力、毛细管压力v鸟=。,拉普拉斯打开程度不完善、打开性质不完善、双重不

4、完善r/2=C0、分流线、流场中流速为零的点H = j PKr dp0 Bo ,当油气同时从油藏内流入到井底时,油藏共消耗的能量为询=Pe - P wf的 值,而其中消耗于使油渗流的能量为AH = He- H wf的值-A + A2 + 4B(p: - p2) P 2 - P ? = Aq + Bq2qaof =2Be wfsc sc,二 简答题(本大题30分,每小题3分)生产气油比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1)在第一阶段时,生产气油比缓慢下降;在这一阶段,地层压力刚开始低于饱和压力, 分离出的自由气很少;呈单个的气泡状态分散在地层内,气体未形成连续的流动, 股自由气膨胀所释放的能量主要用于驱油。

5、(2)在第二阶段中,气油比急剧上升。因为此时分离出来的自由气的数量较多,逐渐形 成一股连续的气流,因此油气同时流动,但气体的粘度远比油的粘度小,故气体流 动很快,但油却流的很慢。气驱动油效率很低。(3)在第三阶段,生产气油比逐渐下降,这时已进入开采后期,油藏中的气量很少,能 量已近枯竭。渗流速度:流体通过单位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v = 0/A。真实渗流速度:流体通过单位 孔隙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二=0/气。两者关系:v = %祖4.i塑性流体;ii拟塑性流体;m牛顿流体;w膨胀性流体定义:油藏中任一点的实测压力均与油藏埋藏深度有关,为了确切的表示地下的能量的 分布情况,必须把地层内各点的压力折

6、算到同一水平面上,经折算后的压力称为折算压力。公式:PZm = Pm + PgDM ;实质:代表了该点流体所具有的总的机械能。K 丑=e*t,单位时间内压力传播的面积。平面单向流:在沿程渗流过程中压力是均匀消耗的。平面径向流:压力主要消耗与井底 附近,这是因为愈靠近井底渗流面积愈小,而渗流阻力愈大。在油层中当许多井同时工作时,其中任一口井工作制度的改变,如新井投产、事故停产 或更换油嘴等等,必然会引起其它井的产量或井底压力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井干扰 现象。实质:地层能量重新平衡。服从压降叠加原则。稳定试井:通过人为地改变油井的工作制度,在各个工作制度稳定的条件下测量其压力 机对应的产量等有关

7、资料,这种试井方法称为稳定试井。指示曲线的用途:确定合理的 工作制度;确定油井的生产能力;判断增产措施的效果;推算有关地层参数。(1)活塞式水驱油:水油接触面将垂直于流线并均匀的向井排移动,水将孔隙中可流动 的油全部驱出。(2)非活塞式水驱油:由于油水粘度差,毛细管现象,油水重率差以及 地层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水渗入到油区后,会出现一个油水同时混合流动的两相渗 流区,这种现象称“非活塞式水驱油”已知:L=1 m,A=4 cm2=4X 10-4m2,K=2.5X 10-i2m2,4 x 10 -6U =1cp=10-3Pa s,q=4cm3/min= 60 m3/s求: p=?KAhpAp =

8、业KA4 x 10-6 x 10-3 x1602.5 x 10 -12 x 4 X10-4=0.067 x 10-6Pa,一 一 -一一 - q =解:根据达西公式皿,得. A p=0.067 MPa四 利用等效处理的方法,将变流量问题转化为多个常流量的问题,然后再利用压力叠加原 理确定不同时刻的井底压力。01t2Ap1一01t2 -t1A p2q2t2 -t1AP3Ap = 0.183绊IgFAp = 0.183平lg2.25吧 一1)Ap = 0.183绊Ig*5吧寸 TOC o 1-5 h z 1Khr 2.2Khr 23Khr 2w ;wwp (t ) = p - (Ap +Ap +A

9、p )wf 2 i123q % 2.25中-q 口 2.25侦-1) q 口2.25侦-1 )、p (t ) = p -(0.183 lg2 + 0.183-lg2+ 0.183云恒2 )wf 2 i Khr 2Khr 2Khr 2wwwp (t ) = p - 0.183 竺(2lg= + lg2.25n(t2 -11)wf 2 iKh t -1r2五利用镜像反映法得到反映图,如图所示。利用势的叠加原理,得4 f = ln r + h ln(2a) +ln(2) + qrln(y4a2 + 4b2) + Ce = C,=qh ln 2a x 27a2 + b2e wf 2 兀 r x 2bS

10、 =K p q、=q,因为 日,辎h,所以可整理得q = 2nKh( p-pf1 2a t a2 + b2a lnbrw生产气油比是换算到大气条件下的总产气量和换算到大气条件下的产油量之比。GOR = qgJqoap q qga = qga1 +命2 = %1 +aoB(p)Rs(p)1 q = q一。Bo(p)oaqoKKroMoA业 dr代入(1)式整理得KK rgAGOR = Mg(p) dr Pdp .p * KKro A dp . Rs Mdr B (p)心A业WlM dr B (p)KGOR =七(本大题10分,每小题5分)1.据达西公式的微分形式:K dpV =M dx-dp = KAdxv = q: Aj 2dp =耍 dx + jdxp10 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