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卫生职称药师201基础知识讲解第九单元 中枢兴奋药和利尿药一、中枢兴奋药2类型:按作用分类:用于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药物 反射性兴奋药 脊髓兴奋药延髓兴奋药大脑皮层兴奋药 咖啡因 (Caffeine)化学名:1, 3, 7三甲基黄嘌呤作用: 中枢兴奋药,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 同时又有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作用。用途: 用于中枢性呼吸衰竭、循环衰竭以及麻 醉药、催眠药等中毒引起的中枢抑制。 4黄嘌呤的酸性酸碱性5咖啡因的碱性极弱,与强酸不可生成稳定的盐。C 常用其制成注射剂安钠咖 临床常用的咖啡因复盐注射剂,是咖啡因与 苯甲酸钠所生成的复盐。B 有机酸或其碱金属盐复盐,增加水中溶解度。A 强酸如盐酸
2、、氢溴酸不稳定的盐,水中立即水解。 稳定性 具有的酰脲结构,碱性下易水解。其水解产物为咖啡啶失活。石灰水无影响。67区别反应 为生物碱,但又与生物碱不同:a.饱和水溶液+碘试液无 +稀HCl 红棕色 +过量NaOH 沉淀溶解。紫脲酸铵反应: +盐酸、氯酸钾/H2O,加热蒸干残渣遇 氨气显紫色+NaOH试液数滴色消失。8二、延髓兴奋药 机理:直接作用于延脑内的呼吸中枢而使呼吸兴奋 主要药物:尼可刹米作用:中枢兴奋药用途:中枢性呼吸及循环衰竭特点:安全范围较大,不良反应少 理化性质:溶解性:能与水任意混合 易溶于EtOH 、Et2O 、 CHCl3 、 Acetone 稳定性 1. 对光不稳定。
3、2. 酰胺结构,虽可被水解,但在一般条件下稳定。 9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利尿药按化学结构分类13醛固酮拮抗剂类含氮杂环类苯氧乙酸类磺酰胺及苯并噻嗪类苯并噻嗪类利尿药的构效关系143、4位为饱和键 不饱和键化合物疗效6位Cl,CF3等吸电子基团, 疗效。 -NH2,无利尿。环外磺酰胺基: 利尿的必要基团, 7位时疗效最好 利尿药 1517二、多羟基化合物 甘露醇醛固酮拮抗剂基础知识基础知识A基础知识D基础知识B第十单元 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一、抗过敏药分类:H1受体拮抗药、过敏介质释放抑制药 白三烯拮抗药和缓激肽拮抗药含哌嗪环、羧基、醚键、二苯亚甲基。有一个手性中心,左旋体活性强。有叔胺特征反
4、应:与枸橼酸-醋酐共热产生红紫色;与苦味酸生成黄色沉淀。具有不饱和双键,使高锰酸钾褪色,生成二羟基丁二酸。基础知识D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基础知识E基础知识E二、抗溃疡药1.组胺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罗沙替丁2.质子泵抑制剂(H+-K+-ATP酶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分类第二节 质子泵抑制剂米索前列醇为淡黄色油状物。为消旋体,不易代谢失活。前列腺素类胃黏膜保护剂,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基础知识B基础知识基础知识A第十一章 降血糖药二、口服降血糖药磺酰脲类(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双胍类(二甲双胍)、葡萄糖苷酶抑制药(阿卡波糖)、噻唑烷二酮类(
5、吡格列酮)第二节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第一代第二节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降血糖药 2)结构特征与作用胰岛素增敏剂药物结构特征作用二甲双胍双胍母核,二甲基取代降低血糖、血脂、血压,控制体重,成为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药吡格列酮噻唑烷二酮类2型糖尿病,降低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基础知识D基础知识第十二章 甾体激素药物二、肾上腺皮质激素二、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目前使用的抗感染作用最强的糖皮质激素之一。基础知识基础知识A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三、性激素第一节 雄激素类相关药物第二节 雌激素类及相关药物第三节 孕激素类及相关药物米非司酮:1.性质:白色或类白色结晶2.用途:孕激素拮抗药、与前列腺
6、素药物合用抗早孕。基础知识B基础知识C基础知识基础知识C第十三单元 抗恶性肿瘤药物按作用机制和来源分:烷化剂 抗代谢物抗肿瘤天然药物及其半合成衍生物基于肿瘤生物学机制的药物烷化剂氮芥类作用机制:氮芥类化合物分子由两部分组成。烷基化部分是抗肿瘤的功能基。载体部分的改变可改善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性质根据载体的不同可分为脂肪氮芥和芳香氮芥作用机制脂肪氮芥:氮原子碱性较强,双-氯原子可离去,生成高度活泼的乙撑亚胺离子,成为亲电性的强烷化剂,与细胞成分的亲核中心起烷化作用芳香氮芥:失去氯原子,形成碳正离子中间体,与亲核中心作用。引入的芳环与N上孤对电子产生共轭,减弱了N的碱性。氮芥类美法仑美法仑烷化部
7、分是-氯乙胺,载体部分是L-苯丙氨酸,人体必须氨基酸,有茚三酮和氨基酸显色反应。用于各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的治疗芳香氮芥氮芥类环磷酰胺脂肪氮芥金属配合物顺铂二、抗代谢药物作用机制:通过抑制DNA合成所必需的叶酸、嘌呤、嘧啶及嘧啶核苷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复制所必需的代谢途径,导致肿瘤细胞死亡。抗代谢药物仍以杀死肿瘤细胞为主。但其选择性也较小,对增殖较快的正常组织如骨髓、消化道粘膜等也呈现毒性特点:抗代谢药物的抗瘤谱相对烷化剂较窄。由于抗代谢药物的作用点各异,交叉耐药性较少。抗代谢药物结构上与代谢物很相似,大多数抗代谢物正是将代谢物的结构作细微的改变而得的。抗代谢药物分类尿嘧啶 抗代谢物5
8、-FU尿嘧啶抗代谢物卡莫氟胞嘧啶抗代谢物盐酸阿糖胞苷嘌呤抗代谢物设计思路:腺嘌呤和鸟嘌呤是的组成部分,次黄嘌呤是二者生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嘌呤拮抗剂主要是次黄嘌呤和鸟嘌呤的衍生物。嘌呤抗代谢物巯嘌呤 巯嘌呤 6-MP作用机制:体内经酶促转变为有活性的6-硫代次黄嘌呤核苷酸(即硫代肌苷酸),抑制腺酰琥珀酸合成酶,阻止次黄嘌呤核苷酸(肌苷酸)转变为腺苷酸(AMP);还可抑制肌苷酸脱氢酶,阻止肌苷酸氧化为黄嘌呤核苷酸,从而抑制DNA和RNA的合成。抗肿瘤天然药物及其半合成衍生物按来源不同分:抗生素和植物药有效成分抗肿瘤抗生素代表药物: 盐酸多柔比星(阿霉素)、盐酸柔红霉素、 盐酸表柔比星、盐酸米托蒽
9、醌抗肿瘤的植物药有效成分及其衍生物:羟喜树碱、盐酸伊立替康、盐酸拓扑替康、依托泊苷(依托泊苷磷酸酯)、替尼泊苷、硫酸长春碱、硫酸长春新碱、硫酸长春地辛、酒石酸长春瑞滨、紫杉醇、多西他赛基础知识A基础知识B基础知识C基础知识A第十四单元 抗感染药物分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内酰胺酶抑制剂类非经典-内酰胺抗生素类第一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一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结构特征含有四个原子组成-内酰胺环是该类抗生素发挥生物活性的必需基团因-内酰胺由四个原子组成,分子张力较大,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发生开环导致失活。第一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一、青霉素及半合成青霉素类青霉素G6-氨基青霉烷酸四氢噻唑环6-酰胺侧链-内
10、酰胺环第一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G1)溶解性:略溶于水2)酸性:-COOH,可成盐,溶于水,注射给药PG-Na易分解 PG-K引起局部疼痛3)稳定性:-内酰胺键水解临床用粉针剂,现用现配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生素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窄谱抗生素:主要用于革兰阳性菌感染不耐酸:不可口服,只可注射不耐酶:易产生耐药性严重过敏反应第一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半合成青霉素类1耐酸半合成青霉素:侧链具有吸电子基团 (青霉素V )第一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半合成青霉素类2耐酶半合成青霉素:侧链酰胺上引入体积较大的基团 (苯唑西林:第一个耐酸耐酶,可口服与注射)第一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半合成青霉素类3广谱半
11、合成青霉素:侧链含亲水性基团-NH2(氨苄西林为第一个口服广谱、阿莫西林)阿莫西林1.6位是2-氨基-4-羟基苯基苯乙酰胺2.广谱、耐酸,可口服。不耐碱3.可发生降解反应和聚合反应生成无效的聚合物4.分子内成环反应,生成2,5-吡嗪二酮5.用其三水合物第一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二、头孢菌素及半合成头孢菌素类结构分析母体:6-氨基青霉烷酸(6-APA)-内酰胺环与四氢噻唑环并合母体:7-氨基头孢烷酸(7-ACA )-内酰胺环和氢化噻嗪环并合第一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结构分析1)均含有-内酰胺的四元环,这是保持其生物活性的基本结构2)均含有羧基,与碱金属离子形成有机盐,使稳定性提高3)均含有多个不对称
12、碳原子,因而均具有旋光性第一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二、头孢菌素及半合成头孢菌素类理化性质-内酰胺环对酸较稳定张力较青霉素小,稳定C-3位的乙酰氧基易离去代谢主要发生在3位,首先被代谢为活性较低的去乙酰基物,进而脱水并失活。第一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构效关系第一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三代头孢头孢曲松的C-3位上引入酸性较强的杂环,1,2,4-三嗪-5,6一二酮 第一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第四代头孢头孢哌酮C-3位甲基上为硫代甲基四氮唑杂环第一节 -内酰胺类抗生素三、-内酰胺酶抑制剂1.氧青霉烷类(克拉维酸钾:第一个,常合用) 2.青霉烷砜类(舒巴坦钠:不可逆竞争-内酰胺酶抑制剂性)第一节 -内酰胺类抗
13、生素四、非经典的-内酰胺类抗生素1.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广谱)2.单环-内酰胺类(氨曲南:治疗呼吸道、尿道、软组织和败血症)母体:氢化并四苯两性化合物:酚羟基、烯醇基显酸性 二甲氨基显碱性 二、四环素类抗生素注意事项四环素类药物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烯醇羟基及羰基,在近中性条件下能与多种金属离子(钙镁铁铝离子)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四环素类药物能和钙离子形成黄色螯合物,可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上,小儿和孕妇应慎用或禁用。四环素类抗生素结构特征氨基糖与氨基醇形成的苷碱性:含有氨基和其他碱性基团极性化合物:含多个羟基,水溶性较高,脂溶性较低,口服吸收较少,须注射给药。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代表药物:硫酸链霉
14、素:第一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用于各种结核病,对尿道、肠道感染、败血症也有效阿米卡星:为卡那霉素半合成衍生物,注射给药。主要用于对卡那霉素及庆大霉素耐药的G-所致的尿路感染、下呼吸道、生殖系统感染及败血症。毒性:耳、肾毒性 耐药性:易产生,细菌产生钝化酶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结构特征母体:大环内酯碱性苷:内酯环上的羟基和去氧氨基糖或6-去氧糖缩合而成稳定性1)内酯键:易水解对酸、碱都不稳定,在体内易被酯酶分解2)苷键:易水解用途:对G+作用强,对阴性菌也有作用。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类(依据内酯环大小)十四元环: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十五元)
15、作用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水溶性小,只能口服,但在酸中不稳定,易被胃酸破环。结构改造均在红霉素6位和9位进行。结构改造:耐胃酸的衍生物 克拉霉素:6位羟基甲基化 罗红霉素:C-9肟的衍生物阿奇霉素:含N的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结构特征作用红霉素14个原子内酯环G+很强,G-有效。耐药金葡菌和溶血链球菌首选克拉霉素C-6羟基甲基化需氧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有效阿奇霉素含氮的15元环多种病原,特别性病,淋球菌。比红霉素强抗菌药一、喹诺酮类抗菌药第一代:抗菌谱窄,对G-有效。对G+和铜绿无效。:萘啶酸、吡咯酸,因疗效不佳,副作用大,已淘汰第二代:抗菌谱有所扩大,因
16、吸收代谢后在尿液和胆汁中浓度很高,故对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前列腺炎等尿路感染及胆道感染、菌痢和肠炎等疗效更好。代表为吡哌酸(PPA)、西诺沙星等。大多已淘汰。第三代:抗菌作用更强,较低浓度即显抗菌活性。对G-、G+有效。均含氟原子,故称又“氟喹诺酮类”。用于治疗重感染及反复发作的慢性感染,特别是泌尿系统感染。主要品种有: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甲氟沙星、恩诺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等等。这一代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沙星类药物。第四代:如莫西沙星、克林沙星和吉米沙星等。超广谱抗感染药(一)基本结构:吡啶酮酸的衍生物作用机制:抑制DNA回旋酶(二)类型:喹诺
17、酮类抗菌药(三)构效关系1、吡啶酮酸的A环是抗菌作用必需的基本药效基团。 3位-COOH、4位C=O与DNA促旋酶和拓朴异构酶IV结合,为抗菌活性必须部分。2、B环可以是苯环、吡啶环、嘧啶环等。3、1位取代基为烃基或环烃基活性较佳,其中以乙基或与乙基相近的氟乙基或环丙基取代活性较好。4、6位引入F,可使抗菌活性增大。5、7位引入五元或六杂环、抗菌活性增加,以哌嗪基最好。 6、8位以F,-OCH3取代或与1位以氧烷苯成环,活性增加。7、5位引入-NH2可提高吸收能力或组织分布选择性。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四)理化性质(1) 3,4位分别为羧基和酮羰基,极易和金属离子如钙、镁、铁、锌等形成螯合物
18、。(2)光毒性:在室温下相对稳定,但光照可分解,分解产物具有毒性在酸性下回流可发生脱羧,生成的脱羧产物活性消失。(3)7位的含氮杂环在酸性条件下,水溶液光照可发生分解反应。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五)代谢特点喹诺酮类药物口服吸收迅速,在体内分布较广,多数药物在尿中能保持高于对病原微生物的最小抑制浓度大多数喹诺酮类药物的代谢物为3位羧基与葡糖醛酸的结合物,其次的代谢反应发生在哌嗪环上。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六)毒性喹诺酮类药物结构中3,4位分别为羧基和酮羰基,极易和金属离子如钙、镁、铁、锌等形成螯合物,不仅降低了药物的抗菌活性,同时也使体内的金属离子流失,尤其对妇女、老人和儿童引起缺钙、贫血
19、、缺锌等副作用。如果在喹诺酮的8位有氟原子存在,则有光毒性。喹诺酮类药物可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少数喹诺酮类药物还有中枢渗透性,增加了中枢毒性。喹诺酮类药物还有胃肠道反应和心脏毒性。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七)典型药物*诺氟沙星:最早的第三代化学名:1-乙基-6-氟-4-氧代1,4-二氢-7-(1-哌嗪基)-3-喹啉羧酸又名氟哌酸,在室温下相对稳定,但在光照下可分解,得到两种7-哌嗪环开环产物,从而产生光毒性。在酸性条件下回流可进行脱羧得到3-脱羧产物,失去抗菌活性。极易与金属离子螯合,降低疗效同时金属离子流失。本品具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20、特别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大于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一)基本结构母体:对氨基苯磺酰胺(二)作用机理与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产生争性拮抗,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第二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三)构效关系(四)理化性质磺酰氨基的性质1.酸性2.重金属离子取代反应 芳伯氨基的性质1. 弱碱性2. 自动氧化反应3. 重氮化偶合反应4. 与芳醛缩合反应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五)典型药物磺胺甲恶唑磺胺嘧啶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六)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机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复方新诺明: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按5:1比例配伍,用于泌尿道、呼吸道、外伤及软组织感染等。第二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六) 作用机制A.磺胺类药物结构与细菌生长必需物质对氨基苯甲酸分子形状、大小、电荷分布相似,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B.甲氧苄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四氢叶酸不能生成,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增效。第二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三、 抗结核药常合用,以延缓耐药性的产生。(一)类型1.抗生素类 氨基糖苷类:链霉素 *大环内酰胺类:利福平 利福喷汀2.合成类对氨基水杨酸钠 *异烟肼 *盐酸乙胺丁醇 吡嗪酰胺利福平结构特点:1.27个碳原子的大环内酯胺2.含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市松江区2025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二)数学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2025届高三月考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2025年初三2月份自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济宁嘉祥县联考2025届初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三)物理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摸底考试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工程材料与构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喀什职业技术学院《试验设计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理工大学《建筑模型制作与造型设计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自贡市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 信阳师范大学《专业英语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骨折病人的情志护理
- 【公开课】功率++课件+-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 眼睑外伤手术缝合技巧
-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阅读分享会
- 疗养院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答案
- 国开电大《儿童心理学》形考任务+大作业
- 小学生劳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专题02全等模型-一线三等角(K字)模型(原卷版+解析)
- 医学伦理学人卫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人力资源服务》赛项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