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鉴赏与珠宝文化》课件第10讲:儒雅隽永的文人用石:印章石和砚石_第1页
《珠宝鉴赏与珠宝文化》课件第10讲:儒雅隽永的文人用石:印章石和砚石_第2页
《珠宝鉴赏与珠宝文化》课件第10讲:儒雅隽永的文人用石:印章石和砚石_第3页
《珠宝鉴赏与珠宝文化》课件第10讲:儒雅隽永的文人用石:印章石和砚石_第4页
《珠宝鉴赏与珠宝文化》课件第10讲:儒雅隽永的文人用石:印章石和砚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讲儒雅隽永的文人用石:印章石和砚石研究印章石主要成员张守亮甘怡绚孙旎牟莉付玉红徐湘一、印章石(一)概述1、命名印章石色彩瑰丽,石质温润,易于雕刻,多用于制作工艺品和图章,故在中国称印章石。印章石产地繁多,多以产地命名,如产于福建省福州北郊寿山乡印章石称为“寿山石”;产在浙江省青田县阳平和宁波的印章石分别称为“青田石”、“阳平石”和“宁波石”等。此外在广东兴县、北京门头沟、福建峨嵋以及山东、广东和安徽等地均有产出。 2、简史中国最著名的寿山石,用其制作工艺品,历史悠久。据考古资料,福州地区有新石器时代的寿山石箭镞,福州南朝墓中出土有寿山石石雕工艺品等,这些为研究利用寿山石发展史和艺术风格提供

2、了依据。3、定义印章石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达到玉石级、主要由迪凯石和高岭士和/或叶蜡石等矿物组成的集合体。这个定义强调了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及其矿物组成,与蚀变高岭石质等岩石及其他玉石相区别。(二)矿物及化学成分过去一般认为印章石以叶蜡石矿物为主,所以有的书中称为叶蜡石质玉。根据近年研究表明,印章石矿物成分以叶蜡石、高岭石和迪凯石等矿物为主,有时含有水铝石,石英和绢云母等质矿物。叶蜡石Al2Si4O102, 化学成分理论值为SiO2 66.70%,Al2O3 28.30%, H2O+ 5.0%。高岭石、迪凯石和珍珠陶土晶体结构式均为Al4Si4O108,化学成分理论值:Al2O3 41

3、.2,SiO2 48.0,H2O 10.8%。三者主要因晶体结构不同,分为三个矿物种。由于高岭石,迪凯石和珍珠陶土化学成分相同,颗粒细小,只能用多晶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等测试手段,才能确切定名。(三)形态及物理性质1.形态:多为致密块状。2.颜色有白、绿、红、灰、紫红、黑、粉红和褐色等各种颜色,单一色和杂色均有出现。一般认为产生各种颜色的原因与含有FeO、Fe2O3和MnO和MgO等氧化物有关。3.其他物理性质:密度2.652.90g/cm3,耐火度16101730,蜡状或油脂光泽,比较脆,有滑腻感,近透明(冻石)半透明至不透明。寿山石在紫外线长波照射下有弱的乳白色荧光。(四)品

4、种1、寿山石(Shoushan stone) 产于福建省福州北郊寿山乡的印章石,矿物成分主要为迪凯石、高岭石和叶蜡石。细分为很多品种,分别以产地、坑洞和质地命名,概括为“山坑石”、“水坑石”和“田坑石”三大类(据方宗圭,1978)。都成下坂善伯坑头尖上坂高山马背中坂寿山石的产况寿山村上坂中坂寿山村猴柴谭山(1)山坑石(山石)山坑石(山石):指分布在寿山、月洋两乡方圆十几公里内山坑中的寿山石。按具体产地、质地、透明度和颜色等划分70多个品种。主要品种如下:产于高山矿的,把白色、晶莹透明者,称“高山晶”;把质地细腻、透明如胶冻者,称为“高山冻”;把质地稍硬,以杂色为主者称为“大洞”。产于高山旁的,

5、把不透明、黄色者,称为“水黄”;把不透明,白色、有时略带黄或绿色调者,称为“水白”。寿山村中坂上坂水洞下坂河 都有成某坑口马背产山石,价值五万元古兽:高山石花果累累,高山石渔归善伯石蔬园新雨,善伯洞石渔公,旗降石布袋弥勒佛,连江黄归雁,鹿目石桃源行,芙蓉石拼搏,老岭石仙人吟鹤,善伯石飞天,荔枝洞石马上封猴,芙蓉石 举杯邀明月,月尾紫石(1)山坑石(山石)产于都城坑的,质地温润、晶莹透明者称为“琪源冻”。产于都城坑山坳土中的把微透明、赭黄色、有白或黄色叶皮者,称“鹿目格”。产于虎岗山的,把有虎皮斑纹者,称“虎岗石”。产于月尾山的,质地细嫩,微透明者称为“月尾石”,有紫、绿两色;把近于透明色如艾叶

6、者,称为“月尾艾绿”。把产于金狮公山,质地粗硬,黄或红色者,称“金狮峰”。(1)山坑石(山石)产于吊笕山透明度较高、有虎皮斑纹者,称为“虎皮冻”。产于猴潭山老岭透明有豹皮花纹者,称为“豹皮冻”。产于老岭质地坚硬且脆、透明度较差、青翠或赭黄色者,称为“老岭石”。产在老岭旁质地较纯正、近于透明者,称为“大山通”。产于老岭山麓质地细嫩、半透明、豆青色者,称为“豆叶青”。产于旗山溪泥中质地细腻,不透明、色黄、形如卵者,称“牛黄蛋”。产于芙蓉山质地纯正、微透明,颜色红、白或黄者,称为“芙蓉石”。产于月洋山北质细嫩,色灰或粉黄者,称为“峨嵋石”。(2)水坑石(水石)水坑石(水石):指寿山乡南面的坑头矿脉产

7、出的寿山石,亦称“坑头石”。坑头所产水坑石,由于地下水丰富,矿石多年受水浸蚀,多呈半透明,而且石质光泽较强,故石中的许多“冻”,“晶”品种多产于此地。海底世界:水洞高山石(2)水坑石(水石)一般按透明度和花纹分为许多品种。透明如水晶者称为“水晶冻”,有白、黄和红三个品种;微透明,油状者称为“冻油石”;凝腻如鱼脑者称“鱼脑冻”;黄灰色、半透明、质似膳鱼背者称“膳鱼冻”;黑灰色、半透明、质似牛角者称“牛角冻”;色蔚蓝、质纯、半透明者称“天蓝冻”;白色、半透明,其上有鲜红色点者称“桃花冻”;半透明、似玛瑙者称“玛瑙冻”,有红、黄两个品种;有泡状小圆圈者称“环冻”。(3)田坑石(原野石)田坑石(原野石

8、):指在田里零散产出的寿山石。其中黄色品种最为珍贵,称为“田黄石”,简称“田黄”或“黄田”。迄今,田黄仅产于寿山田坑砾石层中,原生矿脉一直未被发现,当地采工世代相传都说,“山上无田黄,只有田坑有田黄。”其特征为黄色,不透明至半透明,石质均细,有时见萝卜纹。一般把半透明或接近透明的田黄石称为“田黄冻”,是田黄中最上品。田黄石以颜色可细分为田黄、白田、红田和黑田四个品种。(3)田坑石(原野石)田黄中又可细分黄金黄、桔皮黄、枇杷黄、 熟栗黄、桂花黄和桐油地等多种品种。白田是略带黄或蛋青色的白色,萝卜纹明显可见浓如红筋。红田色近于桔皮,鲜艳通明称“桔红田”;另有“煨红田石”,是田黄石经人工煨烩,形成表

9、皮的红色层,肌里则仍保持黄色。黑田细分为黑皮、纯黑和灰黑三种。黑皮是指田黄石表面包裹的黑色皮层。因似癞蛤蟆之皮肤或乌鸦之颈,故又称“乌鸦皮”、“蛤蟆皮”。纯黑则通体墨黑。灰田则呈灰黄色。此外,把外裹白色皮、内为黄色者称为“银裹金”,把外裹黄色皮内为白色者,称为“金裹银”。香山九老,田黄石桃花源记,田黄冻铁杆成针,都成坑石情满西厢,银裹金田黄冻2、青田石(Qingtian Stone)(1)名称青田石(Qingtian Stone):因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境而得名。具体产地在县南郊约十几公里的方山,山口一带。已知有氏山、图书山、白羊山、凤门山、西山和麻坑山矿,所产图章石统称“青田石”。(2)矿物组成

10、根据范良明等(1985)研究,不同颜色青田石主要由叶蜡石组成,但含有少量K、Mn、 Ti、 Fe2+和Fe3+等元素。(3)品种青田石质地细腻,微透明至不透明,多呈油脂光泽,颜色有白、黄、绿、青、灰、褐和黑等,其中粉绿色调最为普通。纯净者,似寿山石中的“水晶冻”或“鱼脑冻”;黄色者,有的也近似寿山石中的“田黄”,并有萝卜纹。红色者,有的可与寿山石中“桃花冻”媲美。但在青田石中最珍贵的品种有“封门青”、“灯光冻”和“五彩冻”三种(3)品种封门青封门青(Fengmen绿色石):亦称风各青,因产于青田县封门山而得名。质地细腻、透明度高,而且象竹叶一样翠绿,润如淡色碧玉。灯光冻灯光冻(灯光Steati

11、t):又名灯明或灯光绿。产于青田县的图书山。质地似牛角。在灯光照射下完全透明。五彩冻五彩冻(颜色滑石):质地细腻,近于透明或半透明,在一块标本上呈现数种颜色,鲜丽多彩,故称“五彩冻”。青田灯光冻:高节凌云,28x23cm,徐巧永封门青,丰收,28x18x9cm,张爱廷青田五彩,春,43x24x12cm,周佰琦3、昌化石(Qingtian Stone)昌化石因产于浙江省临安县昌化境内而得名。质地多砂,有时常出现尚未完全蚀变的硬质石块,但也偶尔产出质地细嫩者和各种颜色的“冻石”,颜色有白、黑、红、黄和灰各色。白色者称“白昌化”;灰色基底上夹杂有紫色块者称为“黑昌化”;各种不同颜色相间出现者称“花昌

12、化”。昌化鸡血石 海市蜃楼 昌化鸡血石 九龙壁4、阳平石(Yangping Stone),宁波石(Ningbo Stone),宝花石(Baohua Stone)浙江省除著名的青田石和昌化石外,还有阳平石、宁波石和宝花石。阳平石因产浙江省阳平县而得名,质地细嫩,有灰、白、黄、红等色。宁波石因产于浙江宁波市郊而得名,质地细嫩,多有黑色斑点,亦称“大松石”。宝花石产于浙江省天台县,故又称“天台石”。质地细嫩,有红、黄白等色。5、巴林石(Balin Stone)巴林石因产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而得名,它同寿山石,青田石和昌化石齐名,同属中国著名的印章石。颜色有白、红、黄、灰等色。不含辰砂的普通巴

13、林石颜色可划分出许多品种。瓷白色、质地类似无釉的瓷器者,称“瓷白色巴林石”;乳白色、质地细嫩、色似奶油白者,称“乳白色巴林石”;白色、质地细嫩有时带有其他杂色斑点者,称“白色巴林石”;把半透明微透明、白、黄和浅褐等色者,称“巴林冻石”或“透明巴林石”。紫色、有时具不均匀的色纹者,称“紫红色巴林石”;淡紫色调有时向紫红色调过渡、有时也具不均匀色纹者,称“紫色巴林石”;色深黄至褐色者,称“褐黄色巴林石”,颜色从绿灰色至蓝灰、常有黑灰斑点者,称“青灰色巴林石”;各种颜色相间出现的多色者,称“杂色巴林石”。 巴林冻石 济公巴林石 七仙女巴林石 印章 辽代6、东兴石(DungsingStone)产于广西

14、壮族自治区东兴县而得名。颜色有粉白、土红、赭黄等色,质地细腻、微透明,但常夹有“石丁”。7、京西石(BeijingStone)产于北京门头沟区而得名,为块状叶蜡石。颜色灰白,质地细润。除可刻石章外,也用于人造金刚石衬料。8、鸡血石(Chicken-blood Stone)(1)名称和历史鸡血石是中国特有的珍贵玉石,是一种上等的雕刻材料。因其中的辰砂色泽艳丽,红似鸡血而得名。因主要产于浙江昌化和内蒙巴林,据产地不同又分别称为昌化鸡血石和巴林鸡血石。昌化鸡血石发现于明朝(13681644年),后受清朝政府重视,解放前由于战乱,昌化鸡血石一直停采。解放后一度将昌化鸡血石当作汞矿开采,1978年以后,

15、因国内市场的需要,当地群众自发开采。巴林石的开采始于民国初年。1937年张守范所编矿物学曾称为林西石,首次将其定为叶腊石,归于印章石类。在抗日战争时期,巴林鸡血石曾被日寇进行过掠夺性开采。1981年巴林石被轻工业部定为中国印章石重要原料产地之一,其产品销往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和台湾、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产量、销量、创汇等均超过昌化鸡血石。8、鸡血石(Chicken-blood Stone)(2)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鸡血石中的“血”主要为辰砂和少量黑辰砂。其矿物成过去多认为主要是叶蜡石,本世纪80年代初,浙江省地质工作者研究认为鸡血石质地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石、迪凯石。鸡血石质地的化

16、学成分无论是昌化鸡血石还是巴林鸡血石,其化学成分变化范围为:SiO2多在42.3148.56%之间;Al2O3在37.0339.82%之间,烧失量多数在13.2715.34%之间,与高岭石族矿物成分接近,与叶蜡石矿物化学成分相差甚远。但根据我们对两地鸡血石X射线分析,均为迪开石,而不是高岭石,所以今后还需进一步工作。(3)鸡血石的颜色根据邓燕华研究(1991),鸡血石中的“血”并非全是辰砂,而是辰砂和迪凯石的集合体。因此集合体中辰砂的大小、含量及其中迪凯石的颜色等,对“血”的颜色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把鸡血石中“血”的颜色分为鲜红,朱红和暗红几种。以鲜红最佳,朱红次之,暗红最差。“血”的形态

17、有块血,条血和点血三种。(3)鸡血石的品种以地的不同颜色来划分。主要有:白冻鸡血石、乌冻鸡血石、黄冻鸡血石、灰冻鸡血石、红冻鸡血石、绿冻鸡血石,紫色鸡血石和彩冻鸡血石。牛角冻鸡血石方章鸡血石大红袍方章康熙宝玺:随形雕龙云纹,篆刻阴文“惟几惟康”。面7厘米见方,通高14厘米。(据故宫博物院明清帝后宝玺)咸丰宝玺:年号玺,高15.7厘米。咸字玺, 圆面, 直径4cm, 篆刻阳文, 有万字回文,“丰字玺”, 面4cm见方,篆刻阴文,亦有万字回文。一圆一方连珠驵合使用。(据故宫博物院明清帝后宝玺)俏色地鸡血石;随形环“鸡血”雕九螭.相传螭为龙之第九子.题名九九归一黄冻鸡血石“弥勒佛”羊脂冻鸡血石“双鲤

18、朝阳”白玉地鸡血石,丹阳与牡丹,题名“国色天香”(五)印章石经济评价依据1、质地要求质地均一,原石中无硬度大于刻刀的石英或岩块等砂丁,无疏松极易松散成粉末的斑块或斑点,因硬度太大或太软都不适于刀法。但现在火山岩质地的鸡血石有这些不足的也被利用了。2、颜色最佳者为田黄石的黄色,次为艾绿色,再次为半透明到近于透明的各种颜色的冻石品种。其中有辰砂者的“鸡血石”,要求色鲜而正,以全红最佳,次为脉状红到滴血红,较差者斑点红;后二者又依“血”的分布形象论高低。3、透明度不论何种品种,透明度高者俗称“冻石”,一般为上等珍品。田黄石中田黄冻是所有寿山石中最上等的珍品,极难获得。近于透明艾叶绿色的艾绿冻,是仅次

19、于田黄的珍品也极难获得。4、块度一般块度越大越好,大于10公斤者为一等品,能达到印章石的块度就可利用。对田黄的评价对于田黄石的评价要从质地、色泽、石形和重量四个方面考虑。1、质地:洁净、细腻、温润为上,以莹澈为贵。鉴赏家总结石质有细、洁、润、腻、温和凝六德,能具六德者,称“神品”。2、色泽:以黄金黄为贵,桔皮红为罕,枇杷黄最普遍,桐油地则属下品。白田不多见,黑田多粗劣。银裹金、金裹银稀少为珍品。3、“乌鸦皮”为田黄所独有,雕刻者多留其最美处,以辨真伪,凡色泽纯洁者为佳品。浑浊或混杂者逊之。4、石形:田黄石的石形多呈自然块状,能略带方正者难得,丰满者为上品,扁平露棱角者为下品。5、重量:不及30

20、克者,称“田黄仔”,不能列品。30克以上者方可成材,越重越难得。能达250克者,称“大田黄”,个别也有发现500克以上的“超级田黄石”。但大的田黄石,又往往质地欠纯洁,若能兼备质、色、形、村者,乃稀世奇珍。(六)鉴别与印章石类似的有滑石和某些微密的绢云母岩,可靠的鉴别方法之一是进行化学分析,因它们化学成分有显著差异。对其用X光衍射多晶分析、差热分析、红外光谱等方法鉴定也为较好方法。这些方法不仅能区别化学成分不同的滑石和绢云母岩,而且能鉴别出化学式相同的高岭石族矿物不同亚种,这是化学分析方法无能为力的。(七)印章石矿的分布及工业一成因类型中国印章石矿床广泛分布在福建、浙江、山东、广东、广西、内蒙

21、、安微、北京门头沟等地。福建寿山石矿体赋存在中生代酸性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和石英斑岩中,其围岩已遭强烈次生石英岩化、高岭土化。矿体呈脉状和透镜状,不规则状。长约300米,宽平均25米,控制深度为80米以上。矿床是热液交代蚀变成因。由于机械风化作用,破碎的矿石分散于山麓砂土中,或随溪水迁移、坠入溪底或埋入水田中。因受水分、土壤的长年浸蚀,质地润净,特别是田黄石,颜色是适度氧化润色的结果,那些超微混溶的铁,经氧化而变成红色,但与白色透明矿物相混合则产生一种黄色冻。浙江省昌化鸡血石主要赋存于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中,岩石受交代蚀变作用与鸡血石的形成及其质量有密切关系,以硅化为主而迪开石化、明矾石化及

22、黄铁矿化的发育程度对鸡血石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鸡血石矿床明显受地层和构造裂隙双重控制,成矿具有多阶段性,是典型的火山热液矿床。 巴林鸡血石矿体在空间上分布于侏罗系火山岩内,火山活动强烈,因此一般认为成矿作用与火山期后热液活动有关。二、砚石中国的“文房四宝”名扬四海。它包括笔、墨、砚、纸。著名上品有:笔:湖笔(产于浙江省湖州,今称善琏镇产的羊毫和狼毫)。墨:徽墨(安徽徽州出产者)。纸:宣纸(安徽宣州出产者)。砚:是这里重点讲的内容。(一)简史“砚”原作“研”,指研墨用的研磨器。我国利用砚石制作石砚历史悠久,约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就已有石砚的雏形石制的研磨器。在秦代石砚已定型,唐宋是石砚繁荣

23、昌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各地相继发现了多种优质制砚石料,使石砚的品质和石砚的浮雕艺术,有了相当的发展,明清时期,砚石精雕细刻,讲求自然美,注重砚石的石质和花纹,加之文房四宝中唯有砚是易于保存和传代,因此大量名砚遂演变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文化艺术品。近年来,砚价不断上扬,从1963年以来,名砚价格上扬了10-30倍。目前我国12个省市的30多个厂家生产砚,品种繁多。产品畅销国内外。(二)石砚的基本性质1、砚石的岩石类型:有板岩、粘土岩和灰岩三类岩石。板岩的矿物成分主要有绿泥石、绢云母、石英和黄铁矿等;粘土岩主要矿物为粘土矿物,如高岭石等,含有石英;灰岩的主要矿物是方解石,含有绢云母和石英等,有的含

24、有化石。2、颜色:以灰黑色为主,还有苍黑、灰褐、紫红、青绿、青紫、灰紫、土黄、灰黄等各种颜色。可呈单色或杂色。含有黄铁矿或白铁矿者,抛光后有美丽的金星或银星效应。3、结构构造(质地):质地细腻,呈泥晶结构、显微鳞片变晶结构,具片理构造及块状构造。结构及构造决定了其贮墨特征。砚石要求组成矿物细小均匀,一般要求粒径在0.05mm以下,硬度3-4。密度及其它物理性质随石质不同而变化。(三)砚石的一般评价标准1、石质要好:岩性以板岩最佳,砚石组成矿物要细,粒径在0.05mm以下,结构致密,水不易透过,能“贮墨不涸”,颜色深,击之声音轻脆。2、砚石上没有裂隙,没有矿物充填的矿物细脉,如石英脉等;3、砚石

25、的板要平整,不允许有明显的挠曲和褶皱,但若有美丽花纹者则可起锦上添花的作用,是砚石中的上品。4、砚石的硬度要适中,一般要求3-4。太硬则不适刀法,使墨汁粗而无光;太软则发墨慢。5、砚石的雕琢加工将影响其工艺价值,因此要求对石材必须因材施艺,使其具有各地或各品种的独特风格。砚名及古人传递之迹影响着砚的文物价值。(四)砚石的鉴别1、砚石的原石鉴别构成砚石的原石主要是板岩、粘土岩和灰岩。肉眼很难鉴别其特征,常常仅凭经验观察其石质是否细腻;用水滴试之,不吸水者说明其石质均细致密,用小刀刻划试其硬度,以确定是否适于加工;根据其金星和花纹,可直一步鉴别其品种。要进一步认识其性能可切片研究,用显微镜分析矿物

26、成分、含量结构和构造特征。发墨快而不损毛的石砚,多含水,且有带棱角的石英,其粒径在0.05mm0.1mm之间。石灰岩不含水和石英,发墨慢。结构细腻的砚石不吸墨,可使墨“三日不涸”。2、石砚成品的鉴别主要是对其不同类别的品种的划分。其一,根据石砚制作时间可分为古砚和新砚两大类,区分它们可据石质、石品、刀法及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征。对其进行年代的鉴别,常借鉴考古的方法,如出土的旁证和C-14等方法。其二,据产地划分了很多品种,区别主要依据石料的特征和主要元素与微量元素进行对比的方法。(五)石砚的产状和产地砚石产于沉积岩、火山沉积岩或浅变质的沉积岩中,主要岩性是板岩、粘土岩和灰岩三种,实际上,砚石所取

27、的就是其中的局部。据统计资料,我国砚石已开发出63个品种。分布于21个省市。产地可划分三个大的产区。1、由正常沉积岩构成的砚石区:主要包括山东省、河北省。这类砚石产于寒武系、奥陶系岩层中,以泥灰岩和生物灰岩为主。2、由火山沉积岩构成的砚石区:主要包括闽浙火山岩区及广东省肇庆泥盆系滨海火山沉积带,以泥灰岩和生物类岩为主。3、由区域变质岩构成的砚石区:该类型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如安徽、山西、江西等地的前寒武纪一套浅变质岩云母板岩和千枚岩,还有甘肃、四川等到地的绿泥石板岩。(六)常见砚石品种及其特征在已开发的63个品种中,著名者是少数。这里首先介绍四大名砚。1、端砚:端砚是指分布于广东省肇庆市(古

28、为瑞州)东北、西江羚羊峡端西河畔的烂柯山等地方圆近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端砚呈青灰、深灰、紫、紫蓝等色,主要由水云母粘土矿物组成,另含有赤铁矿、石英、碳酸盐类矿物。砚石呈微鳞片结构,硬度3-4。端砚具有石质优良、质地细腻、发墨不伤笔的特色。端石因此而成为四大名砚之一。应用历史悠久,发现于唐朝武德年间(公元618627年),晚唐时便被列为贡品。池头雕花砚-端砚 最大的端砚台“端溪龙皇巨砚”端砚-九龙戏宝砚,砚膛内有鱼脑冻 端砚2、歙砚歙石因产于安徽南部的歙州而得名,以安徽婺源龙尾石最有名。但现在此地已划归江西管辖。江西生产的称龙尾砚,而安徽生产的称为歙砚。从地质角度看,歙石产于江南古陆东段前震旦系

29、上溪群浅变质海相泥、砂质沉积岩中,为灰色含绿泥石的云母板岩-灰色千枚板岩,具显微鳞片变晶结构,板状构造,粒径在0.1-0.05mm,主要由多硅白云母和蠕绿泥石组成,含有少量石英、黄铁矿等。硬度3-4。石质坚实致密。因石英使砚石显得柔中带刚、细中带峰。所以歙石而具发墨易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贮墨久而不涸等优良品质,因而成为四大名砚之一。歙石发现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2年),南唐时便成为御用之物;宋元时期,因开采过度而“石尽山颓”,现在古玩市场上很难见到真正的龙尾石歙砚。近年来又有些恢复。开发出一些品种。歙砚 歙砚3、洮砚(洮河砚)洮砚又称洮河砚,因产于甘肃省卓尼县洮河沿岸而得名。洮石是一类青绿色板岩,其时代为石炭纪。矿物成分主要为多硅白云母和叶绿泥石。另含有少量石英和长石。具显微鳞片变晶结构,板状构造,粒径在0.01-0.0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