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答题方法与技巧_第1页
中考记叙文答题方法与技巧_第2页
中考记叙文答题方法与技巧_第3页
中考记叙文答题方法与技巧_第4页
中考记叙文答题方法与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叙文答题方法与技巧1该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从五种里面选,有几种写几种:(1)记叙(2)说明(3)议论(4)描写(5) 抒情2、某句段对人物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或描写手法)? 有什么作用?第一问,从五种里面选,有几种写几种:(1)外貌描 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4)语言描写 (5) 心理描写。第二问,一般最后都要从情感、性格上分析(如果是动 作描写、语言描写,要先说其动作、语言上的特点)。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准确)写出了某某人的某某性格, 表达了的某种感情(或心理)。3、自然环境描写(或称为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般是两点以上:(1)点明故事发 生的背景(如点明某

2、某季节/某某时间/某某地点/某某天 气);(2)渲染某某气氛或突出某某环境的特点;(3) 反衬(或烘托)某某人的某某心情/品质。(4)为下文 某某情节(下文具体的情节要写出来)开展作铺垫(或 预示了下文的某某情节,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开展)。4、该文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明确:记叙顺序常用三种:(1)顺叙;(2)倒叙(在 开头)(3)插叙(4)补叙。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 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方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 子。规范答题格式:这篇文章充分表达了语言准确 (或/生动形象或简明平实)的特点,如“” 一句,准确/生动

3、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对策:答:1加点词的意思.2某某词准确/(生动形 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3oo词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 何改变,就不符合实际。原词表达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严密性。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 如:“比拟”“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 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4、说明。情况。(3)假设删去,原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 xx词表达了语言的准确性、密性。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 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局部。六、说明语段的作用: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 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结合说明方法谈。规范答题格式:通过的说 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 明(作用)。常见的中考题型1、题目有什么妙处/作用/好处?答题格式:(

5、1)点明了说明对象;(2)突 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3)吸引读者阅 读兴趣。2、结合文意,给本文加个标题。答题要点:(1)要点明说明对象;(2)要点明 说明对象的特征:(3)要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 读兴趣。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本文介绍了什么内 容?答题思路;(1)从题目中找;(2)从文中找, 般开头即点明。常见病句、否认不当例:.这悲壮的故事,怎能不使我不感动得流泪?.春运期间,为了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有 关部门应加大督查力度。(改:去掉红色字) 二、前后项不对应例:.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 国家前途的大事,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去掉 红字).艺术作品语言的好坏,不

6、在于它(是否)用了一 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些专业术语,在于它的 词用的是地方。(加上红字)三、成分残缺例:.听了校长的话,使我受到极大鼓舞。(去红字).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的学习水平有了提高。(去红字).我们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强国(而奋 斗)。(加红字).市政府处理了水泥厂擅自提价。(的问题) 四、搭配不当(一)主谓搭配不当.他崇高的革命品质(改为:形象)经常浮现 在我眼前。.狂风和暴雨哗哗的下着。(狂风后加:刮着,去掉“和”)(二)动宾搭配不当.上海开发中心聚集了 一些热心为科技开发服 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队伍O (队伍改为人才).几声鸟叫从幽谷传来,打破了寂静的环境(气 氛)(三)主宾

7、搭配不当L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有意义 的一天。2.西湖的秋天是最美丽的地方。(季节)(四)修饰词和中心词搭配不当L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心血。(很多) (五)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六)降低、下降不能用倍数。五、语序不当 特别要注意并列短语的逻辑顺 序 例:L数学对我不感兴趣。.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发现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我们要发扬和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六、注意不能连用的词 连续一一蝉联胜利一一凯旋归来付诸于一 一行动突然怅然大悟忍俊不禁一一不禁笑起来当初一一始料不及 思虑一一想法 截止日期一一最后一天 万一一一假设非常一一罕见过去一一往事目前一一现状亲口目睹十分一一酷爱活着一

8、一幸存 现在一一当务之急 妄自菲薄自己无数一一莘莘学子(1)最常见的在前半局部文段,是插叙,答题格式是:A交代了内容,B为下文。事做铺垫。(如果正好是 插叙加过渡,那么按过渡回答B)(2)如果是最后一段,那么是补叙,答题格式:a补充交代某某情节(要根据文意概括);b照应上文,解开 悬念,让故事真相大白。(3)如果在开头第一段,多为倒叙,答题格式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5、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可从以下方面考 虑:(1)题目;(2)时间或空间的变化;(3)具体 的人、事物 或某句话;(4)某某人物感情的变化;(5) 以作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作用:贯穿全文,结合文中的人物、事,使文

9、章条理 清晰。6、为什么某某事情表达得详,某某事情表达得略?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照应题目的要详写;(2)最能 表达某某中心思想的要详写;7、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1)时间 (2)地点(3)人物(4)事件起因(5)经过 (6)结果。8、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1)比喻;(2)拟人;(3)夸张;(4)排比;(5)反复;(6)对偶或 对仗;(7)反问;(8)引用等。9、比喻修辞有何作用?(1)把某某比成某某,生动形象地写出某某本体的某某特点;(2)表达了某某人的某某感情。10、拟人修辞有什么作用?(1)将某某描写对象人格化(或赋予某某以动感, 化静为动)(2)生动形象地写出某某的某某特点;(3)

10、表达了某某人的某某感情。11、该文段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称为写作手 法)?(1)比照、衬托;(2)欲扬先抑;(3) 象征;(4)铺垫;(5)设悬念;(6)前有伏 笔后有照应。12、开头语段有何作用?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开门见山,点明题目; (2)引起下文(或总领全文、或为下文做铺垫); (3)奠定某某的感情基调;(4)吸引读者阅读兴趣。13、结尾语段有什么作用?结构上:(1)照应题目或开头或上文,结构严谨;(2)总结全文或收束 出了某某中心;(2)引起读者思考,发人深省, 启迪读者去怎么怎么做。如果是结尾揭示故事真 相,作用那么还应加上:(1)揭示故事真相,给读者 强烈震撼力和冲击力;(

11、2)取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的艺术效果;(3)给读者无限的回味和想象的空间。全文。内容上:(1)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突14、过渡句作用是什么?回答:1承上启下,2承 接上文的某某意思,引起下文的某某意思。15、如何一句话概括文段意思或主要故事? 答题 思路:什么人物(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或 发生了什么事)其结果怎样。16、题目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以某某为题目,或 把题目变成某某好不好,为什么?)从以下角度考虑:(1)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B)点明了某某中心;(C)设置悬念(或新颖), 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4)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 或季节或天气或地点景物等;(5)点明主要人物;(6)点明

12、主要事件;(A)题目有双关义,外表 指某某,实质指某某;(或不是双关,就说题目 的意思是。O O )17、设悬念有什么作用?(1)引起读者注意思考;(2)暗示情节发 展;(3)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4)与下文 某句相互照应。18、排比句的效果或作用是什么?(1)句式整齐,增强气势;(2)抒发了某某人的某某强烈情感;(3)从不同方面突出了某某 内容。19、该句使用反问的句式,作用是什么?(1)加强语气(2)强调某某的感情20、如何品味赏析记叙文的语句,或这些句子有什 么表达效果?答题思路:(1)找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或描 写方法或表现手法,如果都没有,就找一两个关键 词语,一般都是富有表现力的动词

13、、形容词或副词、 拟声词等;(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人的某某性格或 心情或精神(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物某某的特 点)。21、该句照应了上文哪一句?思路:往该句上面找,找关键词一样的语句 或者找提出疑问的语句。2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中人物的性格先写性格词,再写“从某某人物经历的事件或 某某人物描写”可以看出(要么概括人物经历的事 件,要么摘录人物描写的地方)。要注意人的性格 往往不止一点,至少找两点。23、结合文中情节或人物谈谈自己的感悟。结合情节:(1)文中某某人做了某件事:(2) 我也要像他那样去做一个某某某某优点的人(或我 不能像他那样有某某某缺点,而是应该怎样怎样)。结合人物:(

14、1)文中某某人有某某性格;(2) 我也要像他那样去做一个某某某某优点的人(或我 不能像他那样有某某某缺点,而是应该怎样怎样)。 24、试发挥想象,揣摩某某人的某某心情或心理活动。解题思路:实际上就是让补充一段心理描写,注意人称、语气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意思要顺着 作者的意思去写。25、设问句式有什么作用?(1)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2)强调某某内 容;(3)突出某某人的某某心情。26、比照有什么作用?与某某形成鲜明比照,突出了主要人物某某的 某某方面的优秀品质。27、主旨或中心如何总结?正面的常常是:歌颂了(或赞美了)某某人一 类人的某某优秀精神或品质,(或者是表达了作者 对某某一类人的某某精

15、神品质的歌颂赞美)o反面的常常是:挖苦(或批判)了某某一类人 的某某不良品质,某某不良的社会现象,(表达了 作者对某某一类人的某某不良品质、某某不良社会 现象的挖苦挖苦)。28、写景类文章的写作(或观察)顺序是什么?观察角度是什么?一般都是游览的先后顺序,也可以写具体的游踪,如从远到近、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静到动 等等,与说明文的空间顺序基本相同(但不能写成 空间顺序),都要抓住具体的词句分析。观察角度 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分类: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 文。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 文。二、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

16、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一一次、原因一一结果、 现象一一本质、特征一一用途、一般一一个别、概 括一一具体、整体一一局部。典型考题:本文使用 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规范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 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 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 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 言表述。) 三、说明的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 方、列数字、列图表、引资料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具体真切地说 明了。的。特点,更有说服力。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条理清晰地加以说 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拟:把和加以比拟,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 /事理。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 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的。特点。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 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 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 示事物的特征/事理。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