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讲 萨特与加缪萨特加缪第1页,共91页。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两位号称“精神领袖”的人物,一是萨特,一是加缪。 他们都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他们都不愿当个纯粹的学院哲学家,都积极参加社会正义的斗争。两人相比,萨特的影响更大一些。萨特卓尔不群的品格与言行,给悲剧的20世纪增添了英雄的色彩,也给以后世代的人们,留下了值得珍惜和缅怀的东西。萨特逝世时,法国舆论说“我们失去了我们时代的良心”。第2页,共91页。而加缪则知道了解的人要少得多,其实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加缪在法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不多,而其中蕴含的精神价值和魅力仍然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他认为,一个文
2、学家必须同时是哲学家,他虽然不是职业哲学家,但他的文学作品富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并写作短小的哲学作品表达他的理念。他的每一步主要文学著作都有一本意义与之相应的哲学作品。第3页,共91页。存在主义一词的拉丁文,意为存在、生存、实存。存在主义哲学论述的不是抽象的意识、概念、本质的传统哲学,而是注重存在,注重人生。但也不是指人的现实存在,而是指精神的存在。存在主义反映的是人面对世界感到的一种情绪,孤立无援,个人承担无意义的世界,荒谬而没有尽头,人处于一种被抛的境地,把那种人的心理意识(往往是焦虑、绝望、恐惧等病态的心理意识)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对立起来,把它当作唯一的真实的存在。第4页,共91页
3、。一、让保罗萨特其人第5页,共91页。1905年1980年让保罗萨特法国哲学家、文学家、政论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人类的良心”。第6页,共91页。萨特 我注定成为英杰,我死后将埋在拉雪兹公墓,也许在先贤祠已选好位置,在巴黎有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在外省、在外国有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街心花园和广场。但即使在最乐观的时候,我也看不到自己。 第7页,共91页。萨特和他标志性的烟斗 萨特与波伏娃第8页,共91页。萨特与波伏娃第9页,共91页。 萨特漫画 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勒松拍摄的萨特著名照片(1946年) 第10页,共91页。萨特 (19051980) 法国作家、哲学家。 萨特出生于巴黎,父亲是海军军官
4、,在他一岁多时去世。萨特的童年是在外祖父母家度过的。 1915年,他考入亨利中学,学习成绩优异,期间他接受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影响。1924年于1928年萨特在具有现代法兰西思想家摇蓝之称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 。第11页,共91页。1928年,萨特以一篇论想象的论文从高师毕业,但论文并不成功,名列倒数第一。不过他后来以此为基础写的想象一书却并不差。 1929年,他在全国大中学哲学教师资格考试中获得第一名,并结识了一同应试、获得第二名的西蒙娜德波伏娃。此后的岁月中,波伏娃成为萨特的终身伴侣与战友,是萨特后50年生活和思想历程中的见证人。 第12页,共91页。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萨
5、特成为一所中学的哲学教员 。1933年萨特赴德留学,在柏林法兰西学院哲学系学习,悉心研读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体系,这就是一切从人、人的意识出发来研究人和这个世界,把人的主观意识的存在看成是一切存在的根本。 第13页,共91页。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萨特应征入伍,1940年在洛林地区被德军俘虏,随后在战俘营中度过了10个月的铁窗生涯。回到被纳粹占领的巴黎后,参加了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思想发生了彻底的转变)1943年完成了他最重要的一部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 1945年与他人合作创办了现代杂志,评论当时国内外重大事件,并从此成为职业
6、作家。第14页,共91页。1946年发表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亦译为“存在主义与人道主义”) 1960年,他的另一著作辩证理性批判则以人学辩证法为结构框架,以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构筑出一门新的学科人学,在西方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15页,共91页。主要的文学作品有:萨特于193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恶心开了无神论存在主义文学的先河1944年上演的戏剧密室加强了存在主义文学的影响。后来有发表了死无葬身之地(1946)、恭顺的妓女(1947)、肮脏的手(1948)等第16页,共91页。1、特立独行的人(1)、拒领诺贝尔文学奖最让萨特名声大噪的是他拒领诺贝尔文学奖
7、一事。1963年,萨特完成了自传体小说词语。这是萨特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笔调优美而又思想深刻,很好地体现了他的作家于哲学家的特质。1964年,萨特凭词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是历史上唯一自愿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第17页,共91页。(2)、与波伏娃建立契约式爱情让萨特更加出名的是他和另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波伏娃的关系。西蒙娜德波伏瓦()生于巴黎,父亲是律师。中学毕业后进入巴黎(索尔邦)大学学习哲学,成绩优异。一九二九年跟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的萨特有了交往。他们两人在这一年通过法国教师学衔考试;波伏瓦是法国历史上通过该项素以严格著称的考试的最年轻女学生。 第18页,共91页。 波伏瓦是一位作
8、家和社会活动家。著作丰富,态度鲜明,同情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她和萨特都对中国怀有极为良好的感情。她是国际著名的女权主义活动家,她写的第二种性别多年来一直是影响西方女权运动的一部重要著作。波伏瓦在妇女问题上也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己变成的。”她在中国访问后,“妇女要顶半边天”这句话也一时成为女权主义者的战斗口号。第19页,共91页。(3)、萨特是一个写作非常勤奋的人 。(4)、萨特天生乐善好施,他似乎对于金钱没有概念也没有要求。 第20页,共91页。 2、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哲学著作虽然充满了术语,但他的思想可以变成价值观应用于日常生活,应用到每一个普通人身上。而且他的哲学思想广泛地蕴含在
9、他的小说、戏剧以及传记作品中,这使得他的学说更加深入人心,也为他赢得了能够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师比肩的地位。第21页,共91页。3、锲而不舍的文学家。萨特是法国战后重要文学流派存在主义的倡导者。 第22页,共91页。4、积极的政治活动家 萨特同情和信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但没有参加共产党,只做共产党的同路人。20世纪50年代初,萨特成为法共的坚定支持者。第23页,共91页。1980年4月15日,萨特逝世于巴黎鲁塞医院,终年75岁。萨特生前,人们称颂他卓越的才华与富有正义感的人格,但也一直有人抨击他的政治信仰,并在他的生活作风上大做文章。如今,法国人纪念萨特,更多的是对逝去时光的一种留恋和
10、向往。在一篇纪念萨特的文章中一位受访者说道:“我怀念萨特生活的那个时代,当时的法国只有两张面孔,那就是戴高乐和萨特。”第24页,共91页。二、萨特的主要思想:人的存在与自由萨特的哲学能使你重新认识世界与他人。第25页,共91页。我们分析萨特的哲学,先要来分析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这两个概念。1、对两种存在之分析萨特最早是在他的影像论中提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的 第26页,共91页。(1)自在的存在“就是它自己”所谓自在的存在就是那些不能被知觉或意识所显现而成为现象的存在。 这个自在的存在在萨特那里具有以下的特征:一是这个自在的存在“就是它自己”。 二是这个自在的存在是“不透明的”。 三是它是
11、静止的。 四是它没有创造者。 第27页,共91页。(2)自为的存在就是意识这个自为的存在在萨特那里具有以下的特征:一是这个自为的存在是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的。 二是自为的存在乃是一种“虚无”。 三是,自为的存在具有时间性。 自为的存在是一种不断的否定,它“永远相异于自身”。这便是自为的存在的根本的特性,也是它与自在的存在的根本区别所在。第28页,共91页。2、“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最主要的思想为什么“存在先于本质”?我们必须先分析存在与本质这两个概念。萨特认为,“存在”并不是作为万物的存在,即存在物,而是人的存在,使具有意识的人的存在,更具体地说,指的是个人的存在,是自我;至于“本质”,萨特所说
12、的本质就是显现,而这些显现也就是现象,结合起来我们前面所说的:现象就是本质。(也就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第29页,共91页。存在先于本质在萨特这里有两种含义:一是时间性。所谓存在先于本质,用更通俗的表达就是:先存在,然后才有本质。也就是人先存在,然后人才有本质。萨特认为,人刚刚存在时,是一无所有,更没有本质而言,在此后,人才有了其它的东西,例如本质,而且,人之具有本质等其它东西,是人根据自己的意志而来,是由人自己的意志造成的。在这里,人自己的意志是至关重要的,其决定性的作用。第30页,共91页。由此我们又可以知晓存在先于本质的另一重含义:人的本质是人自己在存在之后赋予自己的,而不假其它存在之手
13、。萨特认为,只有人才是存在先于本质,而人之外的其它存在则只能是本质先于存在。第31页,共91页。“存在先于本质”这是他的名言: 一个人应该自己去创造自己的人生目标,自己赋予自己的人生价值,自己去追求,自己去实行,自己去体验酸甜苦辣,自己去承担后果。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环境。简言之:自创造,自赋予,自追求,自实行,自体验,自承担。第32页,共91页。近日,由亚洲女性发展协会、北京大学中外妇女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亚洲女性论坛在京召开,而据该妇女研究中心对一份涉及30个省市2493不同性别人次的当代中国性别期待调查的分析表明,除有34.5%女性表示中立态度外,有40.5%的女性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14、的观念表示了认同。对此现象,有专家认为值得警惕。(见新京报2004年11月10日报道) 第33页,共91页。专家分析:反对这个观念的男性比例比女性多,女性中有34.3%的人持中立态度。这种观念的流行反过来又会对女性的发展形成制约。 第34页,共91页。3、人生而自由,别无选择萨特的自由观是他最著名、最有特色的理论之一。 第35页,共91页。萨特自由的第一特征:自由是无限制的、无条件的自由。自由的第二个特征:自由指的是一种精神的独立性。自由的第三个特征:自由具有排他性。正是看到人的自由受到他人的威胁,萨特才提出了著名的口号:“地狱,就是他人”。自由的第四个特征:自由乃是一种选择的自由。第36页,
15、共91页。可以说,自从我们被抛到这个荒谬的世上,我们就不得不享有自由,于是不得不自由地选择,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自由的选择之中,我们造就了自己的本质,决定了自己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人就是他自己所要求的那种人,是他计划在未来所要成为的那种人。除去他自己所造成的人之外,他不是什么别的。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由此看来,这个自由的选择在萨特的哲学里是何等的重要。第37页,共91页。那么,这种自由和自由选择带来的是什么?是责任。萨特认为,人可以自由选择,而且必需做出某种选择,并且,无论这种选择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选择者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全部的职责。这种负责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他甚至要对整个世界
16、负责。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因为任何选择不是孤立的;在为本人选择的同时,也影响到他人选择的地位,因而也应对他人负责。第38页,共91页。既强调自由又强调随之而来的责任是萨特哲学的核心之一,就像他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所言:“存在主义的核心是什么呢?是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通过自由承担责任。以上就是萨特的自由观。第39页,共91页。央视短信竞猜事件的反思 社会责任是永恒主题2004年9月6日晚,央视4套今日关注栏目在关于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市人质危机的报道中,滚动播出有奖竞猜信息,猜测人质危机死亡人数:“俄罗斯人质危机目前共造成多少人死亡?选项:A、402人;B、338人;C、322人;D
17、、302人。答题请直接发短信至:移动用户发答案至;联通用户发答案至。” 第40页,共91页。中央电视台竟然对俄罗斯人质事件死亡人数进行有奖竞猜此举引起观众的极大愤慨,不少观众在网上留言指出“传媒应有道德底线,不应借人质事件发财”。人民网-江南时报讯(特约记者 易东方) (2004年9月14日)昨日,中央电视台对以俄罗斯人质事件为背景,借人质危机死亡人数进行有奖竞猜的相关责任人做出惩处,在宣传例会上通报批评今日关注,两名制片人被免职,值班编辑被开除。 第41页,共91页。第42页,共91页。2005年6月18日,南昌晚报头版,女贪官安惠君被判15年的标题旁赫然附着“当代女包公”任长霞的照片,举国
18、震惊!第43页,共91页。江西严肃查处南昌晚报618重大政治性事故2004年6月18日,南昌晚报在一版刊发的导读标题“深圳罗湖区女公安局长受贿被判15年”中,错误地配发任长霞同志的照片,在社会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对南昌晚报发生的这一重大政治性事故,江西省委、南昌市委领导高度重视,有关部门迅速对事故进行调查并作出严肃处理: 给予该报一版责任编辑赵婷珑解聘处理,省内新闻出版系统三年内不得录用;撤销朱朝旺总编室主任职务,予以解聘;撤销陈豪副总编辑职务,予以解聘;给予南昌晚报总编辑黄洪涛行政记过处分。同时对南昌晚报实行停刊整顿。第44页,共91页。为富婆拉皮条的人也有资格办报?第45页,共91页。西哲
19、说报纸和太阳一样,它们共同的使命就是给人带来光明。可我们现在的有些报纸,给公众带来的又是什么呢?2005年11月29日的华商晨报有消息说,“富婆借种”和类似“富婆找地下情人”的广告近日登在葫芦岛一家平面媒体上,民警表示最近已经接到很多类似的报警,都是把广告登在外地报纸上。 另据南京晨报此前披露,9月21日重庆共有13名“富豪女子”在报纸上刊登了“借种”广告。这给读者带来的是光明吗?这样的报纸,分明铜臭熏心,辱没了传播载体应有的功能和地位,为读者展现的是扭曲的视野!第46页,共91页。在社会大转型时期,种种困扰公众的社会问题接踵而来,稍有社会责任感的报人,此时应该首先想到的是激浊扬清,自觉承担起
20、该肩负的社会责任。在报社从事广告工作的男女虽然不用采编新闻,但也应该近朱者赤,怎能在利益的驱动下,俨然不顾了传媒该有的矜持和庄严?发布此等广告,是典型的道德失范,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导致公众认识环节的错位。职业操守产生严重偏移的报人,有什么资格办报! 第47页,共91页。2005年十大假新闻候选篇 2005年,虽然中国新闻界上上下下齐心协力贯彻“打假”,可是从年头到年尾,大小媒体制造出的各色令人瞠目结舌的假新闻依旧不时映入我们眼帘。前车之鉴乃后事之师。为此,人民网传媒频道、新闻记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推出“2005年十大假新闻评选”活动。全面审视2005年假新闻事件,从中遴选出15篇“经典之作
21、”,张榜网上,请广大网友投票评选出影响最为恶劣的10篇,以此为据推出“2005年十大假新闻”,届时还将同时公布于人民网传媒频道、新闻记者,以提请新闻界同仁自重自律。 第48页,共91页。 中科院资深院士陈家镛两度“逝世”假新闻再现:2005年1月26日,中华读书报刊载文章及照片,称陈家镛院士于2004年8月15日逝世。点击真相:2005年2月2日,中华读书报刊登致歉声明表示:“本报2005年1月26日第5版内容,未经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审核,发生了严重错误。这一错误,对陈家镛先生及家人造成了严重伤害。为此,我们向陈家镛先生及家属致以深深的歉意。”并刊登文章陈家镛:无火炼真金,全面介绍陈家镛老先生
22、,第一句话就是:“春节将至,陈家镛院士依然很忙碌。”第49页,共91页。假新闻再现:谁曾料想,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在2005年第3期2004:陨落的巨星(续)一文中以文字配发照片再次报道陈家镛去世。随后在第期刊登致歉声明,并刊发点石成金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家镛一文。 点击真相:随后,陈家镛将光明日报社(中华读书报的上级主办单位)、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告上法庭。2005年6月23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向陈家镛赔偿精神抚慰金3万元。7月12日上午,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光明日报社赔偿原告陈家镛精神抚慰金2.5万元。第50页,共91页。著名新闻人普利策
23、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地发出警告。”第51页,共91页。4、“地狱,就是他人”(他人是地狱)在萨特的人生哲学中,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这个“地狱,就是他人”,表达了他人对于我的自由是一种威胁,而且像地狱一样可怕。这就是萨特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结论。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描写得如此阴暗,如此险恶,如此残酷,对人生的这种看法未免太悲观了。第52页,共91页。1950年在禁闭剧本灌成唱片时,萨特重新解释了 “地狱,就是他人” 这一命题。“他人就是地狱我的意思是说,要
24、是一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恶化了,弄糟了,那么,他人就是地狱世界上确有相当多的人生活在地狱里,因为他们太依赖于别人的判断了。正因为许多人因循守旧,拘于习俗,别人对他们的评论,他们感到不能忍受,但他们又不想设法去改变这种情况。这种人虽生犹死。他们不能把自己从偏执和习惯的束缚中彻底地挣脱,他们往往因而成为别人议论的受害者我通过这荒诞的戏表明:我们争取自由是多么重要,也就是说,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是极其重要的。不管我们生活的地狱是如何禁锢我们,我想我们有权利来砸碎它。”第53页,共91页。显然,这种新解释增加了不少乐观色彩。这里,“地狱”已不是一般的人生处境,而是某些人的一种特殊处境,并且是由于这些人本身的
25、缺陷因循守旧、拘于习俗、不能忍受别人的评论,但又无力挣脱,才陷入这种处境。似乎这种“地狱”的处境,不是由于人们相互不能理解、互不融洽、互不同情,甚至互相敌视、互相算计、互不相容造成的,而是由于意识和情感上的不适和困扰而造成。然而,统观萨特的思想,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他人就是地狱”乃是一个主旋律。第54页,共91页。萨特关于“他人就是地狱”的论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实状况。但把这个命题说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般状况,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应当相信,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人间固然有冷淡、阴暗的一面,但必定也有温暖光明的一面,即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等等,正所谓
26、“人间自有真情在”。我们的责任就在于使这种真情发扬光大,让爱充满人间!第55页,共91页。5、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萨特试图将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联系起来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1960年出版的巨著辩证理性批判第一卷这4的内容。这本书是萨特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在萨特哲学著作中的地位仅次于存在与虚无。萨特本来早就预告要出两卷,但第二卷直到他去世后才出版。第56页,共91页。(1)萨特高度地评价了马克思主义。(2)人的最终自由要在集团中实现。第57页,共91页。总结萨特与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 ,我们得出结论:存在主义所要强调的是:活在世界上,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而我们不能预设任何条件(如:我要依靠神明、依靠
27、社会、依靠群体等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人必须自己作出抉择。第58页,共91页。抉择之前必须想清楚,而一旦决定了就勇往直前。在实践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压力及挑战,当我们进入到临界点的时候,必须设法平静下来,进行自我调节。如果一个人的目标非常明确,他自然就会调整自己的实力,在特定的时间内做出一些安排,这就是所谓的人生规划。一个人如果没有完整的人生规划,很可能一开始非常努力,而在不久之后就感到耗尽心力,无以为继。第59页,共91页。存在主义所强调的,就是要求我们直接面对及承担人生中的各种狂风暴雨。它让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就自己与生俱有的愿望,成为一个真实的人!第60页,共91页。2012
28、2013学年第一学期现代西方哲学考试题1、叔本华对哲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30分)2、你是如何理解尼采的“上帝死了” (30分)3、如何理解海德格尔的“此在的本质在于他的存在” (40分)第61页,共91页。三、阿尔伯特加缪其人加缪认为:“伟大的作家必是哲学家。”“小说从来就是形象的哲学”。第62页,共91页。阿尔伯特加缪:法国著名文学家和评论家(19131960)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 第63页,共91页。阿贝尔加缪(19131960)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和评论家。1913年,他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一个工人家庭。祖籍是法国的阿尔萨斯。父亲是管酒窑的工人 。加缪后由母亲和外祖母养大,家境贫寒。 加
29、缪依靠奖学金和勤工俭学而得以受到正规教育,在阿尔及尔大学哲学系毕业,并获得哲学学士学位。 以后,他从事过各种职业,主要是记者。第64页,共91页。1934年加缪就加入了法国共产党,第二年由于法共对阿尔及利亚民族主义运动的立场改变而退出,但仍与法共合作,宣传民主思想。 1937年在他的好友帕斯卡皮亚主办的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倾向的报纸阿尔及尔共和报担任记者,在报上发表文章抨击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并积极从事文学活动。 第65页,共91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来到法国,他积极参加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1942年他出版了局外人,一举成名。1944年法国获得解放后,他任战斗报主编,成为法国知识分子抵抗运动的代表人
30、物。1947年,他出版的鼠疫引起轰动,成为法国销量最大的书籍之一。第66页,共91页。1957年加缪的作品局外人鼠疫获诺贝尔文学奖 。加缪时年44岁,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获奖理由: “由于他重要的著作,在这著作中他以明察而热切的眼光照亮了我们这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 1960年,他死于车祸,年仅47岁。第67页,共91页。主要作品有剧本误会、正义;小说局外人、鼠疫;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等。第68页,共91页。四、加缪的主要思想第69页,共91页。1、思想的关键:“荒谬”(1)什么是荒谬?加缪的思想关键是“荒谬”一词。荒谬就是不合理,也就是不能用理性去解说的事件。 加缪认为,荒谬是
31、人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把握, 是由于人对世界的合理期望与世界本身不按这种方式存在之间的对立而产生的。第70页,共91页。荒谬感的产生:(154155页)通过日常经验而生成的荒谬感:在日常的单调的令人窒息的生活中,我们免不了会在忙碌中停下来问一句:如此生活为什么?我们忽然感到日常生活毫无目的,我们的存在顿时失去了意义,世界显得黯然无光。红楼梦中的好了歌表达的就是这种荒谬感。第71页,共91页。红楼梦第一回里有一首好了歌(跛足道人),此歌云: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
32、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第72页,共91页。这首好了歌宣扬了一种逃避现实的虚无主义思想。从宗教的观点看,人们活在世上,建功立业,发财致富,贪恋妻妾,顾念儿孙,全都是被情欲蒙蔽尚不“觉悟”的缘故。这首歌就是用通俗浅显的语言来说明这一切都是靠不住的。跛足道人说:“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又把“好”和“了”的涵义引申一层,说只有和这个世界斩断一切联系,也就是说只有彻底的“了”,才是彻底的“好”。所以他这首歌就叫好了歌。第73页,共91页。跛足道人的好了歌应该算是红楼梦的精髓之一,表现了“浮生若梦”的意境。但是,古今中
33、外又有多少人能看破红尘、淡泊人生,彻底断绝功名、利禄和家庭的杂念呢?曹雪芹的悲观心态影射到贾宝玉身上,到最后贾宝玉领悟到“繁华过后一场空”的心境,而遁入空门了。第74页,共91页。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中生成的荒谬感:我们看到自然对人的价值和知识的漠视。世界的无理性和存在的神秘性无视我们的愿望,甚至充满着敌意,我们的知识却无能为力。第75页,共91页。对生命有限性的认识,更会产生荒谬感:人在面对着死亡的时刻,生命成了世界惟一价值,死亡将至的现实与希望活下去的对立,让人陷入不可自拔的荒谬感之中。第76页,共91页。2、荒谬的形态(1)荒谬是一种遭遇加缪认为,荒谬是一种遭遇,来自理性与世界的对峙。世界
34、本身一起规律运作,虽然谈不上是“非理性”,但是人总是要求理解,想知道这样的世界“有何意义”。其次,荒谬是一种“关系”,当人们面对世界时,觉得自己与世界是既相联又相异。人是生物之一,无法离开世界而生存,但是人处于世界中,又自觉是个陌生者。加缪说:“世界不荒谬,人生也不荒谬,人活在世界上才荒谬。”于是,人生的荒谬成为不可避免。第77页,共91页。(2)人我之间的误会比如,我常以为别人了解我,而事实上别人所了解的只是他所了解的我,而不是真正的我。换言之,人与人之间无法完全了解,我们了解的都只是被我们了解的部分,而我们所了解的和对象本身一定有些落差,这就是我们和别人之间所产生的一种误会。第78页,共9
35、1页。(3)我与自己之间的隔阂要了解自己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希腊戴尔菲神殿上第一句话就刻着“认识你自己”。这些说明了,加缪的想法的确有他的道理,人活在世界上,到最后会发现自己四处碰壁,完全孤单。这时候就会知道,所有的一切本来就是荒谬的,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个样子,所以要重新调整自己的想法。第79页,共91页。3、以荒谬为出发点(面对荒谬的反应)如果荒谬是思考的结果,等于是以荒谬作为目的,变成荒谬主义;然而加缪并非如此,他是以荒谬为方法。二者的差别很大。 以荒谬为方法是指:即使我们知道真实的情况是荒谬的,但仍然接受这种情况,并且以它作为出发点,把我们原先建立的一切虚幻知识与价值观全部打破,再重新
36、开始建立人生观。第80页,共91页。面对着荒谬感,有下面三种不同的反应:(155页)一是生理上的自杀。二是精神上的自杀(哲学上的自杀) 。在人的生活之外寻求意义,这是大多数哲学家的态度。三是在生活之中创造意义。这是加缪的意见。西西弗代表了这种态度。第81页,共91页。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这篇哲学散文中,第一句话就是:“真正的严肃地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问题时要思考宇宙与人生的真相,追求人生的根本智慧。我们如果不想通人为什么要活着,那么活在世界上只是过一天算一天。用这种态度面对生命是不认真的。 加缪透过西西弗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人要以认真的态度面对生命。第82页,共91页。西西弗的神话节选诸神处罚西西弗不停地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去,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听评课记录
-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4课时利率等其他问题听评课记录(新版浙教版)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2《垂线》听评课记录2
-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孙权劝学》听评课记录
-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课题不等式听评课记录
- 听评四年级音乐课记录
- 听评课记录七年级历史
-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听评课记录新湘教版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 《有理数的除法》听评课记录
-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巴西》听课评课记录2
- 对医院领导的批评意见怎么写更合适范文(6篇)
- 《网络安全防护项目教程》课件项目4 网络病毒和恶意代码分析与防御
- 账期协议书账期合同书
-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阶段
- 2024年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工程防渗漏培训课件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
- 牛津3000核心词汇表注释加音标1-4 完整版
-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