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史纲》读后感_第1页
2022年《中国史纲》读后感_第2页
2022年《中国史纲》读后感_第3页
2022年《中国史纲》读后感_第4页
2022年《中国史纲》读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2022?中国史纲?读后感?中国史纲?读后感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中国史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史纲?读后感1张荫麟先生一直不满当时的历史教育,说教材无穷无尽地排列着名字和史料,让青年人“被迫重温再温可厌倦的一套杂凑的机械的史实。因此这本名为?中国史纲?的课本既不重考证,也不引原文,而是用“讲故事的笔法来“画历史。这本教科书,除文笔优美之外,“运思情深意远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家范给予的另一评价。这位通史学者认为,只有钱穆的?国史大纲?可以与之媲美。这本书第一章:中国史黎明期的

2、大势中突破了以往中国史书喜欢从远古时期的炎帝、皇帝说起的做法,而是有理有据的从有文字记载的商代开始记述,商以前的历史仅略述。全书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大量严肃的语言,不注重考证,也没有大量的引用原文,而是以作者自己的语言描述历史事件。虽然仅仅是简略介绍了商至汉的历史,但是却为我们描绘这一时期历史开展的脉络,简洁明了,可读性强。从这本书中,也可以看到张荫麟先生的历史观点:第一,从价值的角度来看,价值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历史的效益问题,涉及到制约史学社会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读者。不能伤害历史的科学性。张荫麟说:“一个健全的文化就是能使一切最后的价值都得到和谐的开展,都并育而不相害的文化。因此,一个健全的

3、历史学,不但要求真,亦要求美。史学要想得到广阔读者的接受,就必须具有艺术功能。第二,张荫麟认为,客观历史本身是史学艺术功能的自然根底。第三,张氏谈到了历史的隐喻问题,即艺术性的修辞手法在史学中的地位问题。他说:以史事为直比或隐喻即狭义之所谓用典。此种修辞之技术假设用之而洽切清新,明易不诡,那么实足以沟通梦想或现实之美与史界之美,而予一意义以深远而丰富之背景。近人以典故为文病,相戒为用,此实一新式“塔布,其由来那么矫枉过正而昧于历史之美学价值也。对于这本书,出版后,好评如潮。如:熊十力说:“荫麟方在盛年,神解卓特,胸怀冲旷,与人无城府,而一相见以心。使天假之年,纵其所至,那么其融哲史两方面,而特

4、辟一境地,恢前业而开方来,非荫麟其谁属乎?王芸生称“张荫麟是中国学界的一个国宝。他的中国文学受教于静庵先生国维,西洋文学受教于吴雨生先生宓,为梁任公先生所赏识。他不仅文史淹博,哲学的素养尤深。可惜天忌英才,1942年10月24日凌晨3时,张荫麟在贵州遵义病世,享年37岁。他死后,钱锺书?伤张荫麟?诗中说:“清晨起读报,失声惊子死。天翻大地覆,波云正谲诡。绝知无佳讯,未忍置不视。赫然阿堵中,子占一角纸。陈寅恪写有?挽张荫麟二首?,曰“流辈论才未或先,著书何止牍三千。共谈学术惊河汉,与叙交情忘岁年。朱自清?挽张素痴?一诗慨叹:“妙岁露头角,真堪张一军。书城成寝馈,笔阵挟夙云。勤拾考工绪,精研复性文

5、。淋漓修国史,巨眼几挥斤。张荫麟一生温文尔雅,注重理性对学术严肃批评,受人尊重,不失为我们的典范。?中国史纲?读后感2封建社会从周开始,终结于秦政,楚汉争霸之时出现过短暂的分封,最后归于豪族社会。封建社会终结的原因是铁器、耕牛、竹简的出现,铁器、耕牛带来了新经济,使君王可以脱离贵族得到更多的资源,而竹简那么带来了新人力资源,使君王可以脱离贵族得到人才治理国家。商周之变,封建初成历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纣大家应该耳熟能详,周王联合众多国家趁着商朝大军滞留东南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朝歌守军,一举攻陷商都,占领商朝的政治中心,瓦解了商政权。当时的历史观念是天命归于族,意思就是上天选择这个族做为正统

6、,既这个族是正统,其他族是牲口,正因为此每次商对外征战得到的战俘都是直接用来祭天的。当时商族是大族,所以用这样的方式能够维持他的统治。而周国能够打败商国是众多国家一起合力的结果,而且周国本身并不算强大,那么再用天命归于族的方式,显然就是自寻死路了。周人将天命归于族改成了天命归于周王,然后将辅助周王登上大位的重臣、亲戚通过分封的方式进行拉拢。这个制度在当时的环境下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只要对周王有足够的奉献就能够得到分封,世代继承,这样就把所有的人都拉拢到了周王的阵营,大家一个共主。封建社会也就此产生,其分封制下,天下被纳入一种拟亲缘共同体的结构当中,核心是宗法制,相应的形成了嫡庶之制、祭礼、服制等

7、。而中国也从此时开始了正统性延续,直到清朝覆灭。封建的巅峰封建社会的开展,天子受制于各个分封的诸侯国,同时也受制于国内的贵族集团,诸侯国那么也有同样的问题,所以大家在一个稳态的均衡当中。当时的霸权是通过会盟的方式来确认的,而不是战国时期的灭国。楚国原来并不属于中原,在当时的中原人民眼中,楚国就是蛮夷。春秋之际,楚庄王伐陆浑之戎,兵锋抵于洛阳。周天子派遣王笋满劳军,楚王竟问到天子之鼎的轻重。王孙满对曰: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遂罢兵,这说明楚王也接受了周朝的这套逻辑,重礼,并参与到这个体系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原来蛮夷的地方也接受了周天子的节制,这也为封建王朝的崩溃埋下了伏笔。封建社会的奔溃封建制度需要不断进行分封,所以中央的权力会随着一次次的分封开始日益衰败。而随着社会的开展,耕牛和铁器的出现,让一地一年一耕成为可能。以前的生产方式是一个人占很大的地,今年用着这块,明年用那块,采用轮耕的方式,因为以前的土地恢复肥力需要几年的时间。而铁器、耕牛的出现,让土地恢复肥力变的更加快,可以每年一耕,这样就养活更多的人,同时君王也通过这些土地得到了更多税收。竹简的出现,意味文字从顶层贵族、皇室手中开始转为一般贵族子弟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