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 - 44 -初三物理电学教案怎么设计篇1:初三物理电学怎么学 把握基础电学学问 电学基础学问特别重要,同学力求做到“四会”:会表述:能正确地叙述并熟记概念、规律的内容,明确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会理解:能把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洁的推断、推理和计算。 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简单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把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明确欧姆定律应用于某一电阻还是整个电路。另外还必需依据现成的图形学
2、会识图,要学会在简单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 重视试验 重视试验,还应留意把所学的物理学问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试验现象的结合,由于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篇2:初三物理电学怎么学 1、串联、并联 学校物理中要求同学把握最基本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并联。能否正确分析辨别他们对后面内容的学习至关重要。识别电路的类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依据定义:“逐个顺次连接”为串联,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的两点间,(“首”为电流流入用电器的哪一端,“尾”指电流流出用电器的那一端)此电路为并联电路; (二)依据电路路径法,此法为识别两
3、种电路最常用的方法。让电流从正极动身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为一条路径,则连接方式为串联,若电流在某处分流,且每条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则连接方式为并联; (三)拆除法,拆除其中的一个用电器,若其余用电器都不工作,则用电器为串联连接。(由于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工作之间相互影响),若其余用电器照样工作,则用电器为并联连接; (四)开关作用法,并联有干路、支路之分,且开关的位置不同,其掌握作用各异,而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的变化不影响掌握的作用,所以掌握作用相同时简单串联,掌握作用不同则为并联;(注:开关只掌握与之串联部分的电路) (五)去表法,在识别电路时,若电路中
4、有电压表或是电流表而影响我们推断电路,则可把电压表和电流表去掉。详细方法就是:将电压表看做是断路而直接擦掉(电路图多余的线头也完全擦掉);将电流表看做是短路而擦掉(电路图中电流表部分的导线直接连接起来) 2、通路、开路、短路 有许多同学搞不清三者之间的关系。电路中消失的这三种状态,其中通路为到处相通的电路,开路为电路中有处断开的电路,这两种状态易于接受,便于分清。但是同学对于短路的辨别显得力不从心,不知道何处短路,为什么短路。 其实只要留意分析的要点即可辨出何处短路。电流具有走捷径的特点,捷径是指这条路径中电阻很小,小到可以忽视不计、即为空导线,当一根空导线,或开关、或电流表(电阻小到可以认为
5、没有)与某个用电器并联时,电流只走空导线,开关或电流表而不走用电器,使该用电器被短路,从而不能工作。 在整个电路中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从正极流向负极就是短路,这个是不被允许存在的(实际生活中危害很大),还有一种叫做局部短路,即在整个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用电器,而只有部分用电器被短路了,这种状况允许存在(比如楼道红外开关) 3、电表示数变化及故障推断 在电路中,通过转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或通过转变开关的闭合与打开来转变电路中用电器的电流及电压示数这种题对许多同学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其实这种题只需要用两步就可以完成:(1)推断串并联、(2)运用串联分压或者是并联分流的公式对应进行分析。 电路故障
6、推断一般也就是用电器的短路或者是短路问题,往往会通过电流表或者是电压表有无示数来体现;记住电压表无示数的缘由:电压表短路;电压表所测的用电器短路;电压表所测的用电器以外的其它地方断路。 电流表无示数的缘由:电流表短路;电流表所在的电路断路;电路的电阻过大(如电流表与电压表串联) 初三物理综合电路的计算 (一)几个重要的公式 (1)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及电阻规律 串联时:I=I1=I2U=U1+U2 R=R1+R2(若有几个等阻值为R0的电阻串联则R=nR0) 串联分压: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多)并联时:I=I1+I2U=U1=U21/R=1/R1+1/R2
7、(若有几个阻值为R0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RO/n ) 并联分流:I1:I2=R1:R2 (2)欧姆定律:I=U/R 此公式中只有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但它的作用特别重要。在使用公式时要留意:三个物理量都要针对同一段导体,或同一个电路而言;三个物理量的单位都要使用国际单位,即分别为A、V、;已知其中的任意两个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3)电功公式:W=UIt电功率公式:P=UI电功、电功率这两个物理量的计算由于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影响,使计算电功率公式特殊多,在选择使用时很难选择,所以要留意选取的技巧和方法,要求的问题所在电路为串联时:电功选用公式:W=I2 Rt,电功率选用P=I2
8、R;而当要求所在的电路为并联时,则分别选用W=U2/R.t,P=U2/R,这样的选择都利用了所在电路的特点(电流相等或电压相等)加快解题。 (4)焦耳定律:Q=I2 Rt 焦耳定律的公式与电功公式的形式基本一样,使用时同样要留意公式的选择问题,当所求问题的电路为纯电阻(除了电能转化为内能外,别无其他形式的能产生)电路时,几个公式可以任意选取;若不是纯电阻电路只可使用公式Q=I2 Rt不然的话计算有误。 (二)单位的换算 只要牵扯到计算的地方就少不了遇到单位换算,这部分内容完成的正确与否,直接确定最终计算的是否有效,因此肯定要留意单位及换算。 单位换算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记住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及
9、表示符号;二是要牢记各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其中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较多,留意每个物理量的任何两个相邻的单位间的换算进率都为1000。还要留意一点,由于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影响,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较多,产生的单位同样许多,使用时各物理量均使用国际单位。 最终还有两点建议,盼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有所关心; 1.加强训练,巩固学问:物理学科学问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练习去巩固所学的学问。同样电学学问的巩固理解,娴熟运用都要加大训练的力度,同时也要留意训练的题型,做题的策略培育。 2.擅长总结,归纳要领:解决问题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懂得“吃一堑,长一智”的道
10、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总结错误的缘由,归纳解题的规律,留意解题举一反三,融会贯穿,准时查漏补缺,成果的提高确定很快。 篇3:初三物理电学学问点 1.电压瞬时值e=Emsint/电流瞬时值i=Imsint;(=2f) 2.电动势峰值Em=nBS=2BLv/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 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 ;I=Im/(2)1/2 4.抱负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U1/U2=n1/n2;I1/I2=n2/n2;P入=P出 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纳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削减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P损=(P/U)2R;
11、(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见其次册P198) 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篇4:初三物理电学学问点 电炉丝 电炉丝热得发红,但跟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都不怎么热,为什么? 答:由于铜导线和电炉丝串联,依据Q=I2Rt,通过的电流是相等的,但铜导线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得多,所以电炉丝热得发红,而铜导线却不怎么热。 上面对电炉丝物理试题的讲解学习,盼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把握,信任同学
12、们会学习的很好的。 中考试题练习之欧姆定律 下面是对中考欧姆定律的题目学问学习,同学们仔细完成下面的题目练习哦。 欧姆定律 (,乌鲁木齐)如图2-2-46所示的电路中,当ab两点间接入4的电阻时,其消耗的功率为16W。当ab两点间接入9的电阻时,其消耗的功率仍为16W。求: (1)ab两点间接入4和9的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 (2)电源的电压。 上面对欧姆定律学问的题目练习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完成了吧,盼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果哦,加油。 中考试题之欧姆定律下面是对中考欧姆定律的题目学问学习,同学们仔细完成下面的题目练习哦。 欧姆定律 (2022,安徽)实际的电源都有肯定的电阻,如干
13、电池,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U 和电阻r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抱负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2-2-45甲所示: 在图2-2-45乙中R1= 14W , R2= 9W。当只闭合S1时,电流表读数I1=0.2A ;当只闭合S2时,电流表读数I2=0.3A,把电源按图甲中的等效方法处理。求电源的电压U 和电阻r。 通过上面对物理中欧姆定律学问的题目练习学习,信任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完成了吧,盼望同学们对上面涉及到的学问点都能很好的把握。 欧姆定律计算题练习 关于物理中欧姆定律的学问点同学们还熟识吧,下面我们来完成下面的题目学问。 欧姆定
14、律 如图2-2-43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0不变,初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但由于滑动变阻器某处发生断路,合上电键后滑片P向左滑过一段距离后电流表才有读数。且电压表读数U与x、电流表读数I与x的关系如图2-2-44所示,则 (1)依据图象可知:断点位置在x等于 cm处,电源电压U0等于 V; (2)电阻R等于多少欧姆? (3)从断点处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该滑动变阻器滑片P每滑动1cm的阻值变化为多少欧姆?该滑动变阻器电阻丝没有断路时的总电阻值是多少欧姆? 信任上面对欧姆定律题目的学问练习学习,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把握了吧,盼望同学们很好的完成上面的学问点。 学校物理电学公式:并联电路 对
15、于物理中并联电路学问的学习,我们做了下面的介绍,盼望同学们仔细学习。 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通过上面对物理中并联电路公式学问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把握了吧,信任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果哦,加油。 学校物理电学公式:串联电路下面是对物理中串联电路公式的内容讲解,盼望同学们很好的把握下面的学问哦。 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1)、W=UIt=Pt=U
16、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篇5:初三物理电学学问点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到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供应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
17、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需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简单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缘由:导体中有自由 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不简单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纯油(自由电荷大部分被原子核束缚住了,所以才不导电的),纯水等。 缘由: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篇6:初三物理电学课件 一、地位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与教学评价方式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近年来中考试题越来越注意对试验探究的考查,考查方式、内容呈现多样化且臻于合理、科学。经分析可知这些探究题能联系基础学问点,不随便拔高,部分题目源于教材,但突
18、出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考查同学设计方案、数据处理、分析论证和科学表达力量,增加了评价功能。由于同学对所学学问不能敏捷变通、运用,故探究题也成为了同学的主要失分点之一,所以初三二模复习进行探究题型的专题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探究专题复习时间一般为5课时(时间安排略),本节课为电学专题。 二、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通过探究题常见题型的训练让同学把握解决电学探究题的一般思路,通过巩固性训练提升解题力量。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法对探究性习题进行训练,同学通过主体参加模式争论、互动、释疑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育同学的互帮互学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培育
19、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 通过几道例题的讲解让同学了解中考探究题的几种常见题型,主要还是围绕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进行命题,归纳一下主要有四种: (1)对科学问题提出猜想的力量。 (2)考查同学设计和实施科学试验的力量。 (3)考查同学解释和表达科学探究结果的力量(分析与论证)。 (4)评价与反思的力量。 四、课型特点 专题复习课,特点是课堂容量大,例题讲解,习题训练交叉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无所不在。 五、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设计优点:可以省出抄题的麻烦,节约时间完成更有意义的事情)。 六、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现电学部分的主要学问考点: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以及
20、电功、电热的相关公式等等,然后由易及难分别就常见的四种探究题型进行举例训练,教法是先投影例题,同学自行思索解决,不能解决的小组(四个人)争论,得出解题思路,将答案写到学案上,最终老师点拨并将正确答案投影,老师进行点评,然后进行第一次反馈练习,这样做的好处是:小步伐,快节奏、多反馈、勤校正。通过多层面的反馈校正,不失时机地练习巩固每个学问点,准时反馈教学信息,准时调整教学过程。在练习过程中,教者的工作是高密度的,要进行巡察并准时发觉暴露的问题,然后集体订正,予以评分,让同学学有收获,学有成就感,对于成果不抱负的同学进行鼓舞,以备再次挑战下一题。 (例题)扬州中考卷第31题“测量小灯泡功率”的试验
21、(题目略) 析:(1)源于课本,不任意拔高,考查了基本学问点:电路连接,P=UI,R=U/I的应用。 (2)探究题特征明显:对试验进行评价,考查同学的实施科学探究的力量,同时还考查了同学对学问的迁移力量等等。本题讲解结束用一条类似的中考题(淮安08中考卷)进行巩固练习,强化了教学效果。限于时间,其余例题不在一一加以说明。 最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再次从习题回归理论,哪道题是对应的哪种探究题型或包含哪几种探究题型,让同学从理论上把握物理学问。 总之,这节课的支配是:通过学问点的再现(同学重视学问);例题探讨(同学巩固学问);习题训练(同学应用学问);课时小结(同学升华学问);布置作业(同学凝固学问)
22、。层层递进、步步为营,让同学一步步把握电学探究题的解题思路,将同学引入探究题解析的轨道,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七、几点反思(留意五共性) 1.例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针对性。难度要适中,要仔细学习课程标准、考试要求、仔细讨论08年13市中考试卷。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视器,只有仔细分析命题动向才能避开选题的盲目性,提高有效性。例如08南通卷、杭州卷都加大了试验探究的考查,既有课堂探究活动的考查又有课外活动小试验,既有器材的选择又有试验方法的选择,既有探究过程的考查又有对现象的分析论证等等。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今年中考探究题将重视过程考查而轻其结果考查,不会将高中的内容下放考同学,难度不会太深
23、,不会超出同学的认知水平,同时会体现适当开放的原则。 2.留意选题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有所收获,体验到胜利的快感,从而让教者的教学更具吸引力,让你的口号更富影响力,利于打破沉闷气氛,提升教者形象。 3.留意组织的协调性。只有同学充分发挥主动性,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务实的,否则只能流于形式,所以小组编排时要做到好中差搭配,要有领头雁,才能互动起来,争论起来,只有组织协调到位,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4.注意课堂教学的完整性。要将探究题型的主要考查形式进行投影,让同学从整体有所感知,有所把握,否则单个习题当时可能会做,但没有整体印象,简单遗忘,甚至会有瞎子摸象,只见一斑不见全部的圆满。 5.加
24、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老师要锤炼自己的语言,幽默风趣,一扫传统物理课堂的沉闷气氛,让每一个同学都随着你转,让同学的每一个神经都处于兴奋状态,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实在的,只有这样的复习才是有效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减负、增效,提升质量。 篇7:初三物理电学课件 初三电学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大(35%45%),假如没有充分把握那么要在中考中取得高分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我们把学问点归纳如下:一条主线,二个规律,三串公式,一条主线概括为“3721”,详细数字表示如下: “3”指3个基本电学试验仪器电流表(安培表)、电压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7”指7个电学物理量(学校)电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
25、率、电热。“2”指2个基本电路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1”指1种最为典型的电学试验方法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等)。 二个规律指: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内容、公式、适用范围)。 三串公式指:基本公式(定义式)、导出式、比例式。 现在就各要点进行具体说明:(一)对3个电学仪器要求把握如下:电流表、电压表(作用、电路符号、量程、最小刻度值、使用规章),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电路中的作用)。电流表可用“二要二不”加以记忆,电压表可用“二要一不”加以记忆,滑动变阻器可用“串联接在电路中,接线一上加一下。AC、AD接线柱,P左R小反则大。BC、BD接线柱,P左R大反则小。AB接线阻值定,CD接线阻值无
26、。”加以记忆(其中各符号如课本P88 图711所表示)。(二)对7个物理量要求把握定义(意义)、物理量符号、单位(国际、常用)、公式(导出式)、串并联电路中的特点。 1、电量:(1)定义:物体含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用符号“Q”表示。(2)单位:库仑(库),用符号“C”表示。(3)检验:验电器(结构、原理、使用)。 2、电流: (1)定义: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电流)。用符号“I”表示。(2)公式:I=Q/t (定义式)式中I表示电流强度(电流),Q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t表示通电时间。 (3)单位:国际单位安培(安)(A) 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A)。(4)测量
27、:电流表。(5)电路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到处相等,即: I1=I2=I3=In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 I总=I1+I2+In 3、电压:(1)电压的作用: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缘由。用符号“U”表示。 (2)电源的作用:电源的使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压,是供应电压的装置,它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了电能,而在对外供电时,却又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3)单位:国际单位伏特(伏)(V)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V)。(4)几种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U=1.5伏 、对人体的平安电压不高于36伏(U36伏)(5)测量:电压表。(6)电路特点
28、: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n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均相等。即U=U1=U2=Un 4、电阻: (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符号“R”表示。(2)单位:国际单位欧姆(欧)()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兆欧(M)。(3)打算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打算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4)测量:伏安法(电压表和电流表)。(5)等效电阻: a.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即R总=R1+R2+Rn 若各电阻均为r,则R=nrb.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
29、/R=1/R1+1/R2+1/Rn若各并联导体的电阻均为r,则1/R=n/R即得:R=r/n 5、电功:(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用符号“W”表示。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3)单位:国际单位焦耳(焦)(J)其它单位千瓦时(kwh),生活中也用“度”来表示。(4)公式:定义式W=UIt=Pt 导出式W=I2Rt W=(U2/R)t W=UQ (Q在这指电量)(5)测量:用电能表(电度表)测量。应把握它的读数方法(最终一位是小数)。 电能表上铭牌上通常有以下内容: “220
30、V”表示电能表的额定电压是220伏“5A”表示这只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安.“kwh”表示电功的单位,即“度” “3000R/kwh”表示每消耗1度电,电能表的转盘就转过3000转。(6)电功特点:a.电功特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所做的总功等于各部分用电器电流所做功之和。即W总=W1+W2b.串联电路中电功安排关系:串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其电阻成正比,即W1:W2=R1:R2c.并联电路中电功安排关系:并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其电阻成反比,即W1:W2=R2:R1 6、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用符号“P”表示。意义:它是表
31、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单位:国际单位瓦特(瓦)(W)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瓦(kW) (3)公式:定义式P=W/t 打算式P=UI (由于W=UIt=Pt) 导出式P=U2/R=I2R (由于P=UI、I=U/R、U=IR)(4)测量:伏安法(电压表和电流表)另也可以用电能表和秒表测量。(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用电器铭牌上标的通常为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如某灯上标有“PZ22060”、“220V 60W”等,要懂得从当中求出R(由于P=U2/R所以R=U2/P),也可以从中求出该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由于P=UI所以I=P/U)。灯的亮暗打算于它的实际功率。(6)电功率特点: a.电功率特
32、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都等于各用电器所消耗的功率之和。即P总=P1+P2b.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与它的电阻成正比。即P1/P2=R1/R2 c.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与它的电阻成反比。即P1/P2=R2/R1 7、电热:(1)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热量叫电热。即电流的热效应。用符号“Q”表示。 (2)单位:国际单位焦耳(焦)(J)(3)公式:定义式Q=I2Rt (焦耳定律) 导出式Q=W=UIt Q=(U2/R)t 这两个导出式成立的前提是,电路为纯电阻电路,也就是这时电流通过导体时
33、,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电流所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 (4)电热器的发热体电阻率大、熔点高。 保险丝电阻率较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丝。 (5)电热特点: a.电热特点:不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路中所产生的总热量都等于各用电器产生的热量的总和。即Q总=Q1+Q2b.串联电路中电热与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阻)产生的电热与其电阻成正比。即Q1/Q2=R1/R2c.并联电路中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阻)产生的电热与其电阻成反比。即Q1/Q2=R2/R1 (三)对2个基本电路联接方式要求把握典型电路图的画法、实物电路图的连接、电流特
34、点、电压特点、等效电阻、电功特点、电功率特点、电热特点。 (四)对1个重要电学试验伏安法,应把握在测电阻和测电功率的详细试验中的常规处理方法,包括它的试验仪器、试验原理,电路图、操作方法等。 篇8:怎么重学初三物理电学 学校物理电学学习方法 理解性记忆公式及定律大多数同学认为学校物理是理科,只要会做就行,但不知会做的前提是记忆公式、定律。当同学刚刚接触电学觉得简洁,一旦到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及综合运用时,对公式、定律就不知如何运用。当然,首先是公式、定律的记忆。 怎样把公式、定律长时间记住?就是理解记忆。电学中的公式比较的散乱,理解性的记忆尤为重要。分析把握电路依据定义:“逐个顺次连接”
35、为串联,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的两点间,(“首”为电流流入用电器的哪一端,“尾”指电流流出用电器的那一端)此电路为并联电路;依据电路路径法,此法为识别两种电路最常用的方法。 让电流从正极动身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为一条路径,则连接方式为串联,若电流在某处分流,且每条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则连接方式为并联。 电表示数变化及故障推断在电路中,通过转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或通过转变开关的闭合与打开来转变电路中用电器的电流及电压示数这种题对许多同学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其实这种题只需要用两步就可以完成: (1)推断串并联、(2)运用串联分压或者是并
36、联分流的公式对应进行分析。 2学校物理电学部分重要公式 一、电流强度I=Q电量/t二、电阻R=L/S三、欧姆定律I=U/R四、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学好学校物理电学的6大秘籍 1、多多动手,多多动脑,培育习惯: 学习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校电学的学习更不例外,有了学习爱好就胜利了一半。由于电学内容贴近我们生活实际,许多现象同学在学校中已初识,或在自己的四周生活中见过,有一个好的氛围,有利于同学爱好的培育。 2、辨析概念,夯实基础 任何学问的学习把握都离不开基础学问。电学部分的基础学问多、散、要辨析清晰、固记脑中。对于基础
37、学问和概念要背会。 3、理解规律,把握关键 有的同学感到电学学习困难,有的老师也说电学太难讲了,其实缘由在于我们头脑中的学问点散、乱不成体系,没有规律。所以要熟记规律,加深理解,形成一个完整的学问体系,那解起题目来方可得心应手。 4、疏通关系,构建框架 在把握了上述理论学问的基础上,还要想法疏通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熟识各物理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能够快速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列式解答。 5、加强训练,巩固学问 物理学科学问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练习去巩固所学的学问。同样电学学问的巩固理解,娴熟运用都要加大训练的力度,同时也要留意训练的题型,做题的策略培育。 6、擅长总结,归纳要领 解决问题不仅要“知
38、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懂得“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总结错误的缘由,归纳解题的规律,留意解题举一反三,融会贯穿,准时查漏补缺,成果的提高确定很快。 总之,只要上课仔细学习,联系实际生活,并结合实际,勤动手。把握学习方法,就能学好物理。 篇9:初三物理电学怎么学好 把握基础学问 牢牢把握基本学问(原理、物理现象及公式),初三物理电学高频考点包括欧姆定律公式、电功和电功率公式、各种拓展公式、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等等。电学学问点多,许多同学即使在整理完学问框架之后,还会消失漏忘现象。好在电学内容贴近我们生活实际,许多物理电学现象在四周生活中可见,这有利于同学爱好的培育、查找学问记
39、忆点。初三物理电学在学习中有许多的试验,可以关心同学理解记忆。 整理做题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把握学问在考试中的运用。同学需要在练习中自己概括一些解题思路及应付电学的分析方法。一些高分学员的做题阅历是首先依据电路的不怜悯况画出电路图,并化简电路,这是最关键的。 画图的主要技巧:遇到电流表看成短路,画成导线;遇到电压表看成断路,把该条线从两节点处擦去。串并混弄清晰之后,再把电流表或电压表接上去。其次是依据不同的电路图,分析各用电器的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和电源电压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结合公式找到解题入口。在求解过程中,用不着把每一个物理量都求出来,要依据所给的已知物理量找一种最简洁的解题方法。
40、整理错题集巩固学问 错题集就是自己学问漏洞的题典,平常要留意准时整理与总结。初三同学在中考复习过程中,“错题集”就是你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在整理错题集的时候,就象模块一样,让“错”变得特别清楚。比如:标注出“学问把握错误”、“思路错误”、“题目理解错误”、“做题马虎”等错误缘由,标注出错误学问点、假如有同类错误要在特殊标注等等。 篇10:初三物理电学怎么学好 把握基础电学学问 电学基础学问特别重要,同学力求做到“四会”:会表述:能正确地叙述并熟记概念、规律的内容,明确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会理解:能把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41、;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洁的推断、推理和计算。 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简单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把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明确欧姆定律应用于某一电阻还是整个电路。另外还必需依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要学会在简单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 重视试验 重视试验,还应留意把所学的物理学问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试验现象的结合,由于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初三物理综合电路的计算 (一)几个重要的公式 (1)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及电阻规律 串联时:I=I1=I2U
42、=U1+U2 R=R1+R2(若有几个等阻值为R0的电阻串联则R=nR0) 串联分压: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多)并联时:I=I1+I2U=U1=U21/R=1/R1+1/R2(若有几个阻值为R0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RO/n ) 并联分流:I1:I2=R1:R2 (2)欧姆定律:I=U/R 此公式中只有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但它的作用特别重要。在使用公式时要留意:三个物理量都要针对同一段导体,或同一个电路而言;三个物理量的单位都要使用国际单位,即分别为A、V、;已知其中的任意两个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3)电功公式:W=UIt电功率公式:P=UI电功
43、、电功率这两个物理量的计算由于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影响,使计算电功率公式特殊多,在选择使用时很难选择,所以要留意选取的技巧和方法,要求的问题所在电路为串联时:电功选用公式:W=I2 Rt,电功率选用P=I2 R;而当要求所在的电路为并联时,则分别选用W=U2/R.t,P=U2/R,这样的选择都利用了所在电路的特点(电流相等或电压相等)加快解题。 (4)焦耳定律:Q=I2 Rt 焦耳定律的公式与电功公式的形式基本一样,使用时同样要留意公式的选择问题,当所求问题的电路为纯电阻(除了电能转化为内能外,别无其他形式的能产生)电路时,几个公式可以任意选取;若不是纯电阻电路只可使用公式Q=I2 Rt不然
44、的话计算有误。 (二)单位的换算 只要牵扯到计算的地方就少不了遇到单位换算,这部分内容完成的正确与否,直接确定最终计算的是否有效,因此肯定要留意单位及换算。 单位换算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记住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及表示符号;二是要牢记各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其中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较多,留意每个物理量的任何两个相邻的单位间的换算进率都为1000。还要留意一点,由于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影响,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较多,产生的单位同样许多,使用时各物理量均使用国际单位。 最终还有两点建议,盼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有所关心; 1.加强训练,巩固学问:物理学科学问的学习,离不开大量
45、练习去巩固所学的学问。同样电学学问的巩固理解,娴熟运用都要加大训练的力度,同时也要留意训练的题型,做题的策略培育。 2.擅长总结,归纳要领:解决问题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懂得“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总结错误的缘由,归纳解题的规律,留意解题举一反三,融会贯穿,准时查漏补缺,成果的提高确定很快。 篇11:初三物理电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谈初三物理电学教学 一、引导同学做好试验,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爱因斯坦说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同学只有对物理感爱好,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由于中同学的年龄特征,打算了他们好动、好问,喜爱实际操作,宠爱看不平常的现象,急于
46、想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多给同学动手机会,让同学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探究物质的导电性”教学中,先引导同学,猜想老师事先预备的:玻璃、塑料尺、铅笔芯、盐水等,哪些能让电流通过使小灯泡发光?每当验证的结果与他们的猜想相违反时,他们就急于想知道为什么,同学探究的热忱一浪接一浪,这不仅满意了同学的求知欲,还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 二、展现物理的趣味性,进展同学思维中同学学习物理的爱好,大致处于直接爱好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处理都具有深厚爱好。在教学中,鼓舞同学敢于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可有意制造“冲突”,把同学
47、置身于徘徊中,引导同学从不同角度思索问题,发挥其制造性。 例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学问”后,利用串联电路只有一条通路的特点,以及电键与用电器一般串联的学问,向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电路中有一个电源,一个电键K,两个灯泡L1和L2,且这两个灯泡串联,当电键K断开时,L1、L2均发亮,但K闭合后,L1不发光,L2发光,这种状况是否存在?若存在画出可能的电路图。由于已有学问的干扰,将同学置于“冲突”之中,同学只有敢于想象,冲出电键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定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既加深了学问的理解,又熬炼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宽阔性。 三、引导同学做好综合应用题电学学问头绪多,综合性强,做综合应用题时,同
48、学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稍有疏忽就会酿成错误。在教学中,老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导、引路两方面。 1、教导同学在解题过程中由于物理学问理解不透,常会消失生搬硬套的现象,这时,老师要找准症结,赐予教导。 例如,在学过“电功率学问”后,笔者让同学争论“220 V,40 W”和“220 V,100 W”两盏灯串联在电路中,哪个更亮?大多数同学会认为:100 W的灯泡比40 W的灯泡更亮,这说明同学被灯泡的额定功率所迷惑,而忽视了灯泡的明暗程度与灯泡的实际功率有关,找到症结后,老师让同学思索“220 V,40 W”和“220 V,100 W”的两个灯泡,哪个电阻大?将他们串联起来,通过他们的电流大小怎
49、样?最终引导同学利用公式“P=I2R”来推断哪个灯泡会更亮。2、引路 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老师应采纳降低梯度,分设疑点的方法,将同学引向正确轨道。 例如,同学在做“电阻R1和R2串联接入电路后,两端所加电压为24 V,假如R1=80,通过R1的电流为0.2 A,求电阻R2”,由于刚学过欧姆定律学问,许多同学无法解题,笔者采纳“分解肢体,化难为易”的方法,先引导同学分析题意,将每个电阻元件对应的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量排列出来,并将它们对应的关系式或数值标出来,未知量用“x”标明,最终对比排列出来的数据,应用学过的电学学问作答,由于分层降低梯度,同学在老师搭桥引路下,顺当实现了熟悉的飞跃。 四、
50、给同学制造胜利的机会,增加同学的学习信念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猎取胜利的愿望,胜利时会心情昂扬,爱好倍增;多次努力仍旧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心情,影响乐观性,因此,为同学制造胜利的机会,是提高同学学习乐观性、增加同学自信念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结合同学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让每个同学都能取得学习上的胜利,获得心理上的满意。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对象时,可依据不同的同学提出不同的问题,难的问题不提问学困生,以免他们答不出来而处于尴尬的境地,继而产生自卑感。在布置作业时,要依据不同同学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获得胜利的喜悦。在每单元学习结束后,要仔细进行单元复
51、习,细心设计测试题,对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要进行一些示意,使他们在复习时有针对性,在测试时获得肯定的胜利,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念。 五、注意学用结合不少同学对物理这门课感爱好,觉得好玩,但是当他们利用所学学问去解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时,他们经常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理论和实际脱节的原因,因此老师应重视培育同学学用结合的力量。 电学学问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了电学学问后,老师可支配指导同学在家观看电路,利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灯头线接法,会读电表指示数,会依据家用电器铭牌上的数值,算出家中每天或每月的耗电量等,同时还鼓舞同学,课余时间到工厂和建筑工地去观看哪些地方用到了物理学问。 总之,在
52、学校物理教学中,把老师的教和同学的学、传授学问与激发爱好结合起来,最大限度调动同学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乐学、会学;同时,作为主导的老师,在教学中还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同学的学法统一起来,实现优化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物理电学学问点总结 一、 电荷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摩擦起电的缘由:在摩擦过程中,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带上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上等量的正电荷。 两种电荷: 1、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负电荷:被毛
53、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正电荷。 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验电器: 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检验物体是否 带电的方法: 1、是看它能否吸引轻小物体,如能则带电; 2、是利用验电器,用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假如金属箔张开则带电。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符号:C。 元电荷:电子(汤姆生发觉)是带有负电最小电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元元电荷。e=1.610-19 C。 导体;擅长导电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石墨等。 导体导电缘由: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金
54、属中导电的是自由电子) 绝缘体:不擅长导电的物体如:橡胶、陶瓷、塑料、干燥的空气、油等。 绝缘体绝缘的缘由: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二、 电流和电路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中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 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电路中电流: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电路构成: 1、电源:供应电能的装置,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发电机、电池。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开关:掌握电路的通断。 4、导线:连接
55、电路输送电能。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状况的图。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发光二极管还可发光)。 三、 串联和并联串联: 1、连接特点:逐个顺次,首尾相接。 2、电流路径:只有一个。 3、开关作用:能同时掌握全部的用电器,开关位置变了掌握作用不变。 4、用电器工作:相互影响。 并联: 1、连接特点:并列连接,首首尾尾。 2、电流路径:至少2个。 3、开关作用:干路:总开关,掌握整个电路。支路:只掌握本支路。 4、用电器工作:互不影响。 四、 电流的强弱 电流表示电流的强弱。 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A); 1A=1000mA,1mA=1000A。 电流表: 1、测量电流。 2、
56、两个量程:00.6A(大格0.2A,小格0.02A)03A(大格1A,小格0.1A)。 使用: 1、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确定时用大量程试触。 4、肯定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 五、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学校物理电学公式总结 欧姆定律部分,它是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电功,电功率部分,是用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它
57、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W)。 电学公式,主要包括串联、并联的主要电路原理公式。对电路画图的理解比较重要。 学校物理电学定理公式的主要总结,在地磁学方面的部分学问也需要把握。 在地磁学方面的学问也进行一个具体的总结,有利于对电磁学的整体理解水平的提高。 篇12:初三物理电学教案怎么设计 初三物理电学教案 设计意图:初三物理在其次轮复习时,假如仅仅是把学问重新学习一下,同学爱好不大,也不能起到把全部学问进行类比、迁移和重组整合的作用,所以,我把学校物理学问体系分作20多个专题进行复习。对与电学试验学问,许多学问都隐蔽在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测电功率中,复习关键在于敏捷把握学问,理解题目意思,
58、应对详细问题努力尝试学问的总结和迁移。详细来说:对于电学试验,我分类排列了全部的电学试验器材,先让同学回忆各类器材使用的留意点,可讨论哪些试验,这样可使同学乐观开动脑筋,乐观参加到教学中去。然后,就某一个详细的试验(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画电路图,该电路图还可讨论什么;对某一个详细的试验数据和故障进行分析,引申到解决一类问题,来进行学问类比、迁移和重组。 教学目的: 1、让同学把握各种电学试验器材的使用方法,使用留意点。能过就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能用已有的物理学问解决一类问题。 2、让同学探究几种典型故障电路,使同学把握常见电路故障的类型,领悟分析和排解电路故障的方法; 教学器材:各种电学试验器材,
59、分组试验用故障电路、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 回忆与争论:分类投影各种试验器材,提问:下列试验器材使用时要留意什么?利用下列器材可讨论哪些问题? 二、 请画出测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思索它的试验原理。然后再提问:该电路图还可用来讨论什么? 三、 分析某一详细试验(讨论欧姆定律的数据:(投影数据表格,引导同学分析 1、从小赵的试验数据中,能得到什么试验结论? 2、该试验的多次测量与伏安法测定值电 阻的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否一样? 3、小赵在完成第一组试验后,要完成其次组试验时,请你告知他要留意什么? 4、这种讨论方法是什么?这种讨论方法还可讨论哪些问题? 5、投影小马在讨论欧姆定律时记录的试验数据
60、,然后提问:他发觉第2次试验时电阻变为第1次的2倍,但电流却没有变为原来的1/2,于是他认为电流与电阻不成反比。他消失这种现象的缘由是什么? 四:就某一详细试验测小灯泡的电功率,让同学探究几种典型故障电路,使同学把握常见电路故障的类型,领悟分析和排解电路故障的方法; 1. 小王同学连接电路后,发觉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不变,且灯泡发光很暗,缘由可能是什么?若灯泡很亮,缘由可能是? 2、闭合开关后,发觉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缘由可能是什么?若发觉电压表示数为零,电流表有示数,缘由可能是什么? 3.经过深刻的反思,小马同学重新调整后,闭合开关后却发觉灯不亮,而电流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工厂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A卷】
- 2025年车间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套
- 第16课 你会设计邮票吗(教学设计)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 航运合同纠纷解决-全面剖析
- 灯饰照明:户内照明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纳米光学材料进展-全面剖析
- 人才竞争与行业壁垒-全面剖析
- 机器视觉测量系统-全面剖析
- 微服务架构下的自动化部署策略-全面剖析
- “绳”奇之旅班本课程
- 2024年山西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03月双鸭山市“市委书记进校园”引才活动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1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春季校园招聘2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农业机械设备使用与操作指南
- 2025年03月春季甘肃临夏州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4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考点剖析附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州省气象部门第二批公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34人(第6号)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考点剖析附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图书管理员的岗位技能要求与试题及答案
- 自体输血管理制度与技术规范
- 燃气管道管道吹扫方案
- 上海市第一至十八届高一物理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