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追寻的语文课堂_第1页
我追寻的语文课堂_第2页
我追寻的语文课堂_第3页
我追寻的语文课堂_第4页
我追寻的语文课堂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5 -构建高质量语文课堂 武汉市光谷第二小学 方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关注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学生是充满灵性的生命体,是生动活泼的人,是发展的人,是有尊严的人,是大写的人。因此,语文教学应该紧密围绕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师与生之间、心灵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而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让他们收获体验,感受学习成功的愉悦,进而丰富、提升、彰显语文本色。一、语文本色之人文课堂。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

2、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伴随着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教例:倔强的小红军(片断)师:朗读文章最后一部分,思考:“陈赓同志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生:陈赓想起了一些很小就加入长征队伍中的孩子们,他们不怕苦,不怕累,遇到危险也不拖累大人。生:陈赓想到了小红军那发黑的硬邦邦的牛骨头,那上面的牙齿印说明小红军是多么的饿呀!生:他明白了小红军都是在做样子骗他。师:同学们体会的真好,老师从你们的话中知道了小红军是一个宁愿

3、自己挨饿受苦,也不拖累别人的好战士!(板书在黑板上)师:在长征途中,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像小红军这样的革命者也有很多很多,我们甚至还来不及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就牺牲了。可正是这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用他们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怀着无比的崇敬之情,大声读出课题倔强的小红军。从文本出发,课文结尾师生对话又一次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情感上得到升华。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心灵深处被触动,有感而发。对学生而言这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感动,人性在这里萌发。二、语文本色之对话的课堂。语文课堂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

4、问题,是“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的重要内容。师与生是学习伙伴,是学习的共同体。老师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感到老师和他们很近,老师是值得依赖的学习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审判员”或无所不能的“权威”。这就必须要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文本相互之间学会分享彼此的思考,充分对话,这样才能产生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心连心的心潮相逐;以思促思的智力引爆;以情生情的激情奔涌。教例:四季的歌(片断)师:你们在夏天里有什么发现吗?生:我总能听到树上的蝉在叫“知了,知了”。师:看出你挺会观察的,因为你用了“总能”这个词。是呀,每到夏天,金蝉就唱起了歌儿。他在唱:好热呀,我真想游泳。师:他在唱生:他在唱:妈

5、妈,我好热,我想吃冰淇淋。(师生笑)师:他在唱生:他在唱:又大又圆的西瓜熟了,我要吃西瓜。师:他在唱生:他在唱:大树上的叶子可真多,真绿呀,我好躲阴。(边说边做躲避的样子)师:看来咱们真得对夏天说声“谢谢”,感谢他给我们带来乐趣。这是一段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精彩的对话。教学的过程更是学生知识不断生成的过程。学生在教师亲切话语的引导下,全身心投入情境,展开自由的想象,从最初的文本重复到大胆地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慢慢开始洋溢出生活化的语气。三、语文本色之朗朗读书声。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是个体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培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

6、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文课堂上思考与读书是相辅相成的,读书是感知文本内容,理解文章内涵,升华情感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可以说,语文课堂缺少了读书声也就没有了生命色彩。教例:中国结(片断)师:还有哪个句子激动你的心灵?生交流。师相机出示:它们或象征着幸福,或呼唤着友谊,或赞美着生命;有的是喜庆的标志,有的是智慧的图腾;它烘托着欢乐,燃烧着热情总之,它代表着祥和,代表着幸福,代表着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师:看着这些红色的词(幸福,友谊,生命,喜庆,智慧,欢乐,热情,祥和,幸福,憧憬),体会一下它们的含义,再读一读,一

7、定有不同的感觉。生:(自由读一读)师:谁想读?能说说你的感觉吗?生:(3人读,读出自己的体会。)师:是啊!这是一些让人听着听着就忍不住微笑的词语,它们值得人用一生去追求,这些说不完,道不尽得情愫却被一个个小小的中国结无声地诠释。谁来读?读出这美好的感觉吧!生:(再读,读得声情并茂)师:同学们的激情打动了我,使我也情不自禁地想和大家一起读,让我们师生合作读,读出这美好的感觉吧!这里,教师巧妙地将这段话中的重点词先提炼出来,让学生在读词中去感受中国结蕴含着的美好,然后由词到句,丝丝入扣。“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学生读懂的过程,就是感悟体验的过程,中国结的寓意入目入耳入心,本课难点亦随之突破。四、语

8、文本色之拓展学习。树立大语文观,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如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影视报刊、网络等)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和明确要求。依据文本搜集资料,前勾后连,拓展延伸,抓住文本某空白处充分想象挖掘也是我们的常用之道。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文本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根本材料和主要凭借;文本以外,课堂以外的鲜活拓展,最宜以文本为线索去统御。教例:伯牙断琴(片断)师:从此,子期的欣赏成了伯牙演奏的动力,伯牙的琴艺不断提高。后来,钟子期不幸去世了,伯牙的心情怎样呢?生:(找文中话答)师:古文中是这样写伯牙断琴的。(出示一段古文,师配乐朗读:伯牙面对一丘黄土,悲痛欲绝,便在坟前抚琴祭奠,重弹“

9、高山流水曲”以寄托哀思,琴声惊天动地,哭声悲切,招来山中黎民百姓围观,闻琴韵铿锵,鼓掌大声而散。伯牙见此情景更为伤心,对天长吟:“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吟罢,伯牙扯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台上用力一摔,摔得玉轸抛残、金徽零乱,从此碎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师:钟子期去世了,伯牙为什么断琴?生:再也无人能听懂他的琴声了。生:他的伤心没人能够知道。师:(引导读)“知音已去,我弹琴还有什么意思呢?”师出示作家冯梦龙小说中伯牙悼子期的诗一首,体会伯牙失去知音的悲痛之情。学生谈了感想后,教师紧跟其后,声情并茂地读作家冯梦龙小说中伯牙悼子期的诗一首,再次引导学生感悟伯牙和子期的那份知音情深。这里的拓展,适时适度适切,既有文本之外的锦上添花,更致力于对文本本身感悟的升华。美丽的课堂应当是充满人性与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